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农业生产标准化流程指南TOC\o"1-2"\h\u3994第1章生产准备与规划 467091.1土壤准备与改良 4313701.1.1土壤翻耕 4282961.1.2土壤改良 4213231.1.3土壤调理 491521.2农田基础设施建设 4131421.2.1灌溉设施 5189741.2.2防旱排涝设施 571301.2.3农田道路 5287681.2.4农田防护林 5127531.3农业生产资料筹备 571381.3.1农药 5205331.3.2化肥 588601.3.3农膜 5185481.3.4农业机械 5323081.4生产计划与布局 5112081.4.1作物选择 6103681.4.2种植模式 631151.4.3生产周期 6217981.4.4生产规模 623026第2章品种选择与种子处理 6146592.1品种选择原则 6274912.2种子质量鉴定与处理 6228442.3育苗技术与设施 7260381.1育苗基质选择:选用通气、保水、保肥、无病虫害的优质育苗基质。 7220551.2播种:根据品种特性、育苗时间和苗龄,确定适宜的播种量、播种深度和播种方法。 7152041.3苗期管理:合理调控温、光、水、肥等条件,促进幼苗生长。 7162402.1育苗盘:选用适合育苗的塑料育苗盘,规格一般为540mm×280mm×40mm。 7209162.2育苗棚:采用钢架结构,覆盖透光、保温、抗老化功能良好的塑料薄膜。 7211532.3灌溉设备:配备微喷、滴灌等节水灌溉设备。 7122572.4其他设备:根据需要配置加温、通风、遮阳等设施。 78825第3章耕作技术与播种 7277353.1耕作方式与深度 7101703.1.1耕作方式 7288773.1.2耕作深度 744293.2播种时间与方法 8133913.2.1播种时间 858133.2.2播种方法 8170093.3播种密度与深度 8263413.3.1播种密度 8248983.3.2播种深度 8243063.4播后管理 8296283.4.1土壤水分管理 8202883.4.2除草与培土 8257903.4.3病虫害防治 828343.4.4肥料管理 81754第4章灌溉与水分管理 975944.1灌溉水源与水质 9305794.1.1水源选择 964924.1.2水质要求 9184404.2灌溉方式与设备 9225904.2.1灌溉方式 916954.2.2灌溉设备 98634.3水分需求与灌溉制度 9180864.3.1水分需求 973384.3.2灌溉制度 1055774.4节水措施与水资源利用 10268414.4.1节水措施 10257414.4.2水资源利用 1016946第5章肥料施用与管理 10268025.1肥料种类与选择 10250485.1.1有机肥 10285805.1.2无机肥 10238005.1.3生物肥 1024415.1.4肥料选择 11153915.2施肥原则与时期 11311505.2.1施肥原则 1116585.2.2施肥时期 11326065.3施肥方法与用量 11101875.3.1施肥方法 11251905.3.2施肥用量 1139325.4有机肥与生物肥应用 11186495.4.1有机肥应用 1159435.4.2生物肥应用 1218382第6章病虫害防治 12323606.1病虫害监测与预报 12284606.1.1监测方法 12220446.1.2预报技术 12206766.2防治策略与方法 122116.2.1防治原则 12177346.2.2防治方法 1271656.3生物防治与物理防治 1214946.3.1生物防治 13122256.3.2物理防治 13100576.4化学防治与农药使用 1376186.4.1农药选择 13113516.4.2农药使用技术 1320236第7章农作物栽培与管理 13200317.1栽培模式与结构 13252517.1.1选择适宜的栽培模式 13224507.1.2确定合理的栽培结构 13269457.1.3土壤管理与改良 1330817.2农事操作规范 13246477.2.1种子处理与播种 1394717.2.2育苗与移栽 14278847.2.3水肥管理 149197.2.4病虫害防治 1487497.3植株调整与修剪 14217167.3.1植株调整 14120547.3.2修剪技术 14126397.4采收与储藏 14767.4.1采收标准 14141747.4.2采收方法 14304757.4.3储藏条件 14225357.4.4储藏管理 1410486第8章农产品质量安全 1478568.1质量安全标准与法规 14305618.2生产环节质量控制 1595738.3食品安全风险防控 155148.4质量检测与追溯体系 1519290第9章农业机械化与自动化 16225819.1农业机械设备选型 1691309.1.1设备选型原则 1695149.1.2主要农业机械设备 1618549.2机械化作业与操作 16140089.2.1机械化作业流程 16191629.2.2操作规范与安全 16316669.3自动化技术与智能农业 16252479.3.1自动化技术概述 16158519.3.2智能农业发展 16180489.4农业信息化与大数据应用 17156919.4.1农业信息化建设 17182999.4.2大数据应用 17155269.4.3农业信息服务 1717311第10章农业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 172207010.1农业生态环境保护 172229910.1.1农业生态保护概述 172377510.1.2农业生物多样性保护 172327510.1.3农业生态功能区划分与保护 173089210.1.4农业生态补偿机制 171789610.2农业资源循环利用 182461710.2.1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 182744910.2.2农业水资源循环利用 182393410.2.3农业土壤养分循环利用 181062410.2.4农业生物质能源利用 18140310.3农业面源污染防控 183077310.3.1农业面源污染概述 183071310.3.2农业投入品管理 182791310.3.3农业生产过程污染防控 183179510.3.4农业生态环境监测与评价 182491510.4可持续农业发展模式与实践 18846010.4.1生态农业模式 182451810.4.2循环农业模式 18213810.4.3绿色农业模式 18128810.4.4精准农业模式 183217310.4.5农业产业化经营 18第1章生产准备与规划1.1土壤准备与改良土壤是农作物生长的基础,土壤质量直接关系到农作物的产量和品质。在进行农业生产前,必须对土壤进行充分的准备和改良。1.1.1土壤翻耕根据不同土壤类型和作物需求,选择适宜的翻耕时间、深度和方式,以利于土壤通气和水分保持,提高土壤肥力。1.1.2土壤改良针对土壤存在的酸碱度、盐分、有机质等问题,采取相应的改良措施,如施用石灰、有机肥、生物菌肥等,改善土壤结构,提高土壤肥力。1.1.3土壤调理通过深翻、旋耕、镇压等措施,使土壤达到适宜的松紧度、孔隙度和保水性,为作物生长创造良好的土壤环境。1.2农田基础设施建设农田基础设施是保障农业生产顺利进行的重要条件。加强农田基础设施建设,有助于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1.2.1灌溉设施根据当地水资源状况,合理规划灌溉系统,包括水源、渠道、管网等,保证作物生长所需水分。1.2.2防旱排涝设施加强防旱排涝设施建设,提高农田的抗旱排涝能力,降低自然灾害对农业生产的影响。1.2.3农田道路合理规划农田道路,提高农田通行和运输效率,降低农业生产成本。1.2.4农田防护林加强农田防护林建设,改善农田生态环境,提高农田抗风沙、保持水土等功能。1.3农业生产资料筹备农业生产资料是保障农业生产顺利进行的关键因素。筹备好农业生产资料,对提高农业生产效益具有重要意义。1.3.1农药根据作物病虫害防治需求,选择高效、低毒、低残留的农药,保证农产品质量安全。1.3.2化肥根据土壤肥力和作物需求,合理搭配氮、磷、钾等化肥,促进作物生长,提高产量和品质。1.3.3农膜根据作物种植模式和气候条件,选择适宜的农膜,提高地温,保持土壤湿度,促进作物生长。1.3.4农业机械根据农业生产需求,配备适宜的农业机械,提高农业生产效率,降低劳动强度。1.4生产计划与布局合理制定生产计划和布局,有助于提高农业生产效益,优化资源配置。1.4.1作物选择根据当地气候、土壤、市场需求等因素,选择适宜的作物种类和品种。1.4.2种植模式结合作物生长特性和当地农业生产条件,确定适宜的种植模式,如单作、间作、套作等。1.4.3生产周期根据作物生长周期,合理安排播种、施肥、灌溉、病虫害防治等生产环节,保证作物生长需求。1.4.4生产规模根据市场需求、生产条件和投资能力,合理确定生产规模,提高农业生产效益。第2章品种选择与种子处理2.1品种选择原则品种的选择是农业生产中的环节,关系到作物产量、品质及抗逆性。在进行品种选择时,应遵循以下原则:(1)适应性原则:根据当地气候、土壤、水资源等条件,选择适应当地生态环境的品种。(2)高产性原则:选择具有较高产量潜力、稳定性和良好丰产性的品种。(3)优质性原则:选择品质优良、符合市场需求、具有较高商品价值的品种。(4)抗逆性原则:选择抗病、抗虫、抗逆性强的品种,以降低农业生产风险。(5)熟期适中原则:根据当地生产条件,选择适宜的早、中、晚熟品种,以满足市场需求和茬口安排。(6)资源节约原则:选择对水、肥、药等资源利用效率高的品种,降低生产成本。2.2种子质量鉴定与处理种子质量对作物生长和产量具有重要影响,因此,在播种前应进行种子质量鉴定与处理。(1)种子质量鉴定:检查种子纯度、净度、发芽率和水分。纯度要求在98%以上,净度要求在99%以上,发芽率要求在90%以上,水分含量应符合国家标准。(2)种子处理:对合格的种子进行药剂处理,以防病虫害的发生。常用的药剂处理方法有包衣、拌种、浸种等。2.3育苗技术与设施育苗是保证作物全苗、壮苗的重要措施,对提高作物产量和品质具有重要意义。(1)育苗技术:1.1育苗基质选择:选用通气、保水、保肥、无病虫害的优质育苗基质。1.2播种:根据品种特性、育苗时间和苗龄,确定适宜的播种量、播种深度和播种方法。1.3苗期管理:合理调控温、光、水、肥等条件,促进幼苗生长。(2)设施设备:2.1育苗盘:选用适合育苗的塑料育苗盘,规格一般为540mm×280mm×40mm。2.2育苗棚:采用钢架结构,覆盖透光、保温、抗老化功能良好的塑料薄膜。2.3灌溉设备:配备微喷、滴灌等节水灌溉设备。2.4其他设备:根据需要配置加温、通风、遮阳等设施。第3章耕作技术与播种3.1耕作方式与深度3.1.1耕作方式在选择耕作方式时,应根据土壤类型、作物种类及当地气候条件进行合理选择。常见的耕作方式包括翻耕、旋耕、深松耕等。每种方式都有其特点,如翻耕可改善土壤结构,增加土壤透气性;旋耕有利于保水和保持土壤肥力;深松耕则适用于深层土壤的改良。3.1.2耕作深度耕作深度应根据作物根系分布、土壤质地和气候条件等因素来确定。一般情况下,耕作深度宜在1525厘米范围内,以保证作物根系得到良好的生长环境。对于不同作物,耕作深度可适当调整,以满足其生长需求。3.2播种时间与方法3.2.1播种时间播种时间应根据当地气候条件、作物种类和生育期来确定。要充分考虑气温、降雨等因素,保证作物在适宜的生长季节播种。过早或过晚播种都可能影响作物生长和产量。3.2.2播种方法常见的播种方法有撒播、条播、点播等。应根据作物种类、土壤条件、播种量等因素选择合适的播种方法。撒播适用于小粒种子,如小麦、豆类等;条播适用于玉米、棉花等作物;点播则适用于蔬菜和部分经济作物。3.3播种密度与深度3.3.1播种密度播种密度应根据作物种类、品种特性、土壤肥力等因素来确定。合理密植有利于提高作物产量和品质。播种密度过低会导致资源浪费,过高则可能造成作物生长不良。3.3.2播种深度播种深度直接影响种子发芽和根系生长。一般而言,播种深度宜在35厘米范围内,具体深度应根据作物种类、土壤质地和气候条件来确定。播种过浅可能导致水分蒸发过快,影响种子发芽;播种过深则可能导致种子发芽困难。3.4播后管理3.4.1土壤水分管理播种后,应保持土壤湿润,以满足作物发芽和生长的需求。根据天气状况和土壤湿度,适时进行灌溉或排水。3.4.2除草与培土及时清除田间杂草,防止其与作物争夺水分、养分和光照。同时适时进行培土,以利于作物根系生长。3.4.3病虫害防治加强病虫害监测,根据作物生长情况和病虫害发生规律,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保证作物健康生长。3.4.4肥料管理根据土壤肥力和作物需求,合理施用化肥和有机肥,保证作物生长所需营养,提高产量和品质。第4章灌溉与水分管理4.1灌溉水源与水质4.1.1水源选择农业生产中,灌溉水源的选择。应根据地理位置、水资源分布及气候条件,合理选择河流、湖泊、水库、地下水等水源。同时需关注水源的可持续性和稳定性。4.1.2水质要求灌溉水质直接关系到作物生长和农产品质量。应保证水源符合以下水质要求:(1)pH值:6.08.5;(2)电导率:小于1000μS/cm;(3)总溶解固体:小于1000mg/L;(4)有害物质:如重金属、有机污染物等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4.2灌溉方式与设备4.2.1灌溉方式常见灌溉方式包括地面灌溉、喷灌、滴灌、微灌等。应根据作物种类、地形地貌、水资源状况等因素选择合适的灌溉方式。4.2.2灌溉设备灌溉设备的选择应考虑设备功能、投资成本、运行维护等因素。主要设备包括:(1)水泵:根据水源类型、灌溉面积等选择合适的水泵;(2)输水管道:合理选用管道材料,保证输水安全、高效;(3)灌溉系统:根据灌溉方式选择相应的灌溉系统,如喷灌设备、滴灌设备等。4.3水分需求与灌溉制度4.3.1水分需求作物水分需求应根据作物种类、生长阶段、气候条件等因素进行确定。可通过土壤湿度、作物蒸腾、气象数据等指标进行监测和评估。4.3.2灌溉制度制定合理的灌溉制度,保证作物水分需求得到满足,同时避免水分浪费。灌溉制度包括:(1)灌溉时期:根据作物生长周期和水分需求规律,确定适宜的灌溉时期;(2)灌溉水量:根据作物需水量、土壤特性等,合理确定每次灌溉的水量;(3)灌溉频率:根据作物生长速度、气候条件等因素,合理安排灌溉频率。4.4节水措施与水资源利用4.4.1节水措施(1)改进灌溉技术:采用喷灌、滴灌等节水型灌溉方式;(2)提高灌溉水利用效率:通过改善土壤结构、优化灌溉制度等手段,提高灌溉水利用效率;(3)合理调控土壤湿度:根据作物水分需求,合理调控土壤湿度,避免水分浪费。4.4.2水资源利用(1)雨水收集与利用:通过建设集雨设施,收集和利用雨水资源;(2)再生水利用:合理利用污水处理后的再生水进行灌溉;(3)跨区域水资源调配:根据水资源分布,实施跨区域水资源调配,优化水资源配置。第5章肥料施用与管理5.1肥料种类与选择肥料是农业生产中不可或缺的物质基础,对提高作物产量和改善品质具有重要作用。肥料主要分为有机肥、无机肥和生物肥三大类。5.1.1有机肥有机肥主要包括农家肥、绿肥、作物秸秆、动物粪便等。这类肥料富含有机质,能改善土壤结构,提高土壤肥力。5.1.2无机肥无机肥主要包括氮肥、磷肥、钾肥和复合肥。这类肥料含有的营养元素易于作物吸收,肥效快,但过量使用易造成土壤板结。5.1.3生物肥生物肥是利用微生物、微生物代谢产物和植物生长调节物质等制成的肥料,具有促进作物生长、提高抗病能力等作用。5.1.4肥料选择根据作物种类、土壤条件和肥料特性,合理选择肥料种类,进行科学施肥。5.2施肥原则与时期5.2.1施肥原则施肥原则包括适量、适时、适法和因土施肥。(1)适量:根据作物需肥量、土壤肥力和肥料利用率,合理确定施肥量。(2)适时:根据作物生长周期和需肥特点,选择合适的施肥时期。(3)适法:采用合理的施肥方法,提高肥料利用率。(4)因土施肥:根据土壤类型和肥力状况,选择适宜的肥料种类和施肥量。5.2.2施肥时期施肥时期主要包括基肥、追肥和叶面肥。(1)基肥:在作物播种或移栽前施用,提供作物生长初期所需的养分。(2)追肥:在作物生长过程中施用,补充作物生长过程中消耗的养分。(3)叶面肥:在作物生长中后期施用,直接喷施在作物叶片上,提高作物光合作用和抗逆能力。5.3施肥方法与用量5.3.1施肥方法施肥方法包括撒施、冲施、穴施、条施等。(1)撒施:将肥料均匀撒施于土壤表面,然后翻耕入土。(2)冲施:将肥料溶解在水中,随水冲施到作物根部。(3)穴施:在作物种植穴内施用肥料。(4)条施:在作物种植行间开沟施用肥料。5.3.2施肥用量根据作物需肥量、土壤肥力和肥料利用率,合理确定施肥用量。避免过量施肥,以免造成肥料浪费和环境污染。5.4有机肥与生物肥应用5.4.1有机肥应用有机肥具有改善土壤结构、提高土壤肥力的作用。在施肥过程中,应注意以下几点:(1)有机肥要充分发酵,减少病虫害传播。(2)有机肥与无机肥配合施用,提高肥料利用率。(3)根据土壤肥力状况,合理确定有机肥施用量。5.4.2生物肥应用生物肥具有促进作物生长、提高抗病能力等作用。在施肥过程中,应注意以下几点:(1)选择正规厂家生产的生物肥,保证产品质量。(2)按照产品说明书推荐的用量和方法施用。(3)避免与杀菌剂混用,以免影响生物肥效果。(4)生物肥与无机肥配合施用,提高肥料利用率。第6章病虫害防治6.1病虫害监测与预报6.1.1监测方法采取田间调查、诱捕器监测、远程遥感等手段,对病虫害发生情况进行全面监测。定期收集和分析病虫害数据,为防治提供科学依据。6.1.2预报技术运用病虫害发生发展规律,结合气象资料,进行病虫害发生趋势预报。建立病虫害预测模型,提高预报准确率。6.2防治策略与方法6.2.1防治原则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原则,优先采用生物、物理防治方法,合理使用化学农药。6.2.2防治方法选用抗病、抗虫品种,加强栽培管理,提高作物抗病虫害能力。采取轮作、间作、套作等农业防治措施,降低病虫害发生率。6.3生物防治与物理防治6.3.1生物防治利用天敌、病原微生物等生物资源,对病虫害进行有效控制。选用生物农药,降低化学农药使用量。6.3.2物理防治采用诱杀、捕杀、隔离等物理方法,降低病虫害种群密度。利用物理屏障、覆盖、修剪等手段,阻止病虫害传播。6.4化学防治与农药使用6.4.1农药选择根据病虫害种类、发生时期和作物生长阶段,合理选择农药种类。优先选用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减少对环境和人体健康的危害。6.4.2农药使用技术严格按照农药使用说明,控制用药剂量、次数和安全间隔期。改进施药器械,提高农药利用率,减少农药浪费。避免长期单一使用一种农药,防止病虫害产生抗药性。第7章农作物栽培与管理7.1栽培模式与结构7.1.1选择适宜的栽培模式根据不同农作物的生长特性和当地自然条件,选择适宜的栽培模式,包括露地栽培、保护地栽培、立体栽培等。7.1.2确定合理的栽培结构合理规划作物种植布局,优化作物种植结构,充分考虑作物之间的相互作用,提高土地利用率和产量。7.1.3土壤管理与改良加强土壤水分、养分和微生物的管理,提高土壤肥力,保证作物生长所需的基础条件。7.2农事操作规范7.2.1种子处理与播种选用优质种子,进行消毒、浸种、催芽等处理,按照适宜的播种时期和密度进行播种。7.2.2育苗与移栽根据不同作物的生长需求,进行育苗或移栽,保证幼苗健壮,提高成活率。7.2.3水肥管理制定合理的水肥管理方案,根据作物生长阶段和土壤状况进行灌溉和施肥,提高水肥利用效率。7.2.4病虫害防治遵循“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原则,选用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及时防治病虫害。7.3植株调整与修剪7.3.1植株调整根据作物生长特点,进行合理的植株调整,包括摘心、打顶、疏枝等,促进作物生长和产量形成。7.3.2修剪技术掌握修剪时机和修剪方法,去除病弱枝、徒长枝等,保持树体结构合理,提高光合作用效率。7.4采收与储藏7.4.1采收标准根据作物成熟度和市场需求,制定合理的采收标准,保证农产品品质。7.4.2采收方法采用科学的采收方法,减少采收过程中的损伤,降低农产品损失。7.4.3储藏条件根据农产品特性,控制适宜的温湿度、氧气浓度等储藏条件,延长农产品货架期。7.4.4储藏管理定期检查储藏农产品,及时处理病腐、霉变等问题,保证农产品安全。第8章农产品质量安全8.1质量安全标准与法规农产品的质量安全是关乎国计民生的大事,我国对此高度重视。本章首先介绍农产品的质量安全标准与法规。质量安全标准主要包括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地方标准。这些标准对农产品生产的各个环节提出了明确的要求,以保证产品质量安全。法规方面,主要包括《食品安全法》、《农产品质量安全法》等相关法律法规,为农产品质量安全提供了法律保障。8.2生产环节质量控制生产环节是农产品质量安全的关键环节。以下是生产环节质量控制的主要内容:(1)产地环境控制:选择适宜的产地环境,保证土壤、水源和空气质量符合国家标准。(2)种子和种苗选择:选用优质、高产、抗病、抗逆性强的种子和种苗。(3)种植和养殖技术:采用科学的种植和养殖技术,规范操作,保证产品质量。(4)投入品管理:合理使用农药、兽药、肥料等投入品,严格遵守使用规定,防止农药残留和兽药残留。(5)生产记录:建立完善的生产记录制度,记录生产过程中的关键环节,为追溯提供依据。8.3食品安全风险防控食品安全风险防控是农产品质量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以下措施有助于降低食品安全风险:(1)风险监测:建立风险监测制度,定期对农产品进行检测,及时发觉和处理风险隐患。(2)风险预警:建立风险预警机制,对潜在的风险进行预警,提前采取措施。(3)风险评估:对农产品生产、加工、销售等环节进行风险评估,为制定防控措施提供依据。(4)应急处置:建立食品安全应急预案,提高应急处置能力。8.4质量检测与追溯体系质量检测与追溯体系是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的有效手段。(1)质量检测:对农产品进行定期检测,保证产品符合国家标准。(2)追溯体系:建立农产品生产、加工、销售等环节的追溯体系,实现产品来源可查、去向可追、责任可究。通过以上措施,有助于提高我国农产品的质量安全水平,保障消费者“舌尖上的安全”。第9章农业机械化与自动化9.1农业机械设备选型9.1.1设备选型原则在选择农业机械设备时,应遵循适用性、先进性、经济性和安全环保原则。根据我国农业生产的实际需求,合理配置各类机械设备,提高农业生产效率。9.1.2主要农业机械设备(1)耕作机械:包括拖拉机、旋耕机、深松机等;(2)种植机械:包括播种机、插秧机、植保机械等;(3)收获机械:包括联合收割机、玉米收获机、花生收获机等;(4)农产品加工机械:包括粮食烘干机、饲料加工机械、茶叶加工机械等;(5)其他辅助设备:如灌溉设备、施肥设备、植保无人机等。9.2机械化作业与操作9.2.1机械化作业流程根据农业生产环节,制定合理的机械化作业流程,包括耕作、种植、管理、收获等环节,保证农业生产高效、有序进行。9.2.2操作规范与安全(1)操作人员应具备相应的操作技能,严格按照设备说明书进行操作;(2)定期对机械设备进行维护保养,保证设备功能稳定;(3)加强安全生产培训,提高操作人员的安全意识,预防发生。9.3自动化技术与智能农业9.3.1自动化技术概述自动化技术是农业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运用传感器、控制器、执行器等设备,实现农业生产过程的自动化控制。9.3.2智能农业发展(1)智能监测:利用物联网技术,对农业生产环境进行实时监测,为决策提供数据支持;(2)智能控制:通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生物课件】 免疫组化基本技术
- 2025版瑜伽馆线上课程直播合作协议3篇
- 二零二五年度城乡实体地域划分与新型城镇化建设合同3篇
- 二零二五年度房产车辆买卖与子女未来权益保障合同3篇
- 二零二五年度农业项目担保合作合同协议书范本23篇
- 2025版市政护栏安装与景观一体化设计合同范本3篇
- 二零二五年度房地产自由经纪人佣金结算及服务质量保证协议3篇
- 2025年度男方出轨离婚财产分割与子女抚养及赡养及监护及债务承担及子女教育及财产管理及子女就业指导协议2篇
- 二零二五年度建筑工程公司资质借用合作框架协议3篇
- 二零二五年度新能源储能技术集成与应用技术服务合同
- 艺术漆培训课件
- 建德海螺二期施工组织设计
- 山东省菏泽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测试物理试题(解析版)
- 2024年学校后勤日用品采购合同范本2篇
- 中建中建机电工程联动调试实施方案范本
- 新《安全生产法》安全培训
- 山东省济南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月期末考试 物理 含答案
- 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知识培训
- 上海教育出版社 艺术 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 乡音乡韵 京腔京韵系乡情 教学设计
- 人教版(2024新教材)七年级上册数学第一章《有理数》单元测试卷(含答案)
- 《色彩基础知识》PPT课件(详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