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内部控制手册_第1页
企业内部控制手册_第2页
企业内部控制手册_第3页
企业内部控制手册_第4页
企业内部控制手册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企业内部控制手册TOC\o"1-2"\h\u13418第1章内部控制概述 4300591.1内部控制的基本概念 491681.2内部控制的目标与原则 5150001.3内部控制的基本要素 528102第2章组织结构与职责分工 654652.1组织结构设计 692732.1.1设计原则 6194582.1.2设计流程 6265862.2职责分工与授权 6269842.2.1职责分工 6310892.2.2授权体系 739482.3人力资源政策与程序 7119442.3.1招聘与选拔 7212752.3.2培训与发展 7118372.3.3绩效考核与激励 757812.3.4员工离职管理 714017第3章风险评估与管理 8141643.1风险识别与评估 831453.1.1风险识别 8234383.1.2风险评估 8196503.2风险应对策略 8163273.2.1风险规避 8101833.2.2风险降低 8117243.2.3风险转移 877113.2.4风险承受 9206553.3风险管理体系建设 9200573.3.1风险管理组织 9300763.3.2风险管理流程 9161593.3.3风险管理制度 917273.3.4风险管理信息系统 9238573.3.5风险管理培训与文化建设 916662第4章货币资金管理 9210324.1货币资金内部控制制度 9208284.1.1建立货币资金内部控制制度的目的在于保证货币资金的安全、完整和合理运用,防范货币资金风险,规范货币资金管理行为。 9170144.1.2货币资金内部控制制度应包括以下主要内容: 9207894.1.3企业应制定货币资金内部控制制度的具体操作流程,并定期进行审查和修订,以保证其有效性。 10133734.2现金管理 10320094.2.1现金收支应遵循以下原则: 10117544.2.2现金管理的主要措施如下: 1057984.3银行存款管理 10211894.3.1银行存款管理应遵循以下原则: 10169314.3.2银行存款管理的主要措施如下: 1013515第5章采购与付款循环 10222075.1采购与付款业务流程 1037265.1.1采购申请 11112145.1.2采购审批 11278955.1.3采购寻源 11271225.1.4采购合同签订 11204975.1.5采购执行 11274395.1.6收货与验收 11172355.1.7采购发票处理 11185945.1.8付款申请 11125365.1.9付款审批 11273565.1.10付款执行 1144605.2供应商管理 11230925.2.1供应商选择 11242855.2.2供应商评估 12139685.2.3供应商档案管理 12139195.2.4供应商关系维护 12149545.3价格与合同管理 1269975.3.1价格管理 1228525.3.2合同签订 12140715.3.3合同变更 12268605.3.4合同归档 12320455.4付款审批与执行 1288905.4.1付款审批流程 12105185.4.2付款方式 1259285.4.3付款执行 12222595.4.4付款后审核 124412第6章销售与收款循环 13282466.1销售与收款业务流程 1321406.1.1销售流程 13262966.1.2收款流程 13176696.2客户管理 134956.2.1客户信息管理 13143216.2.2客户信用评估 13130776.2.3客户关系维护 13327336.3价格与信用政策 14240286.3.1价格管理 14148596.3.2信用政策 14147006.4收款审批与执行 14235956.4.1收款审批流程 14151616.4.2收款执行 142654第7章存货与成本控制 14208487.1存货管理 14129027.1.1存货分类与编码 14127847.1.2存货采购管理 14156837.1.3存货存储管理 14271127.1.4存货领用与发放 15293897.2成本控制 15316367.2.1成本核算体系 15181877.2.2成本控制策略 156887.2.3成本分析与改进 15182647.3存货盘点与核算 15239497.3.1存货盘点流程 15198597.3.2存货核算方法 1520487.3.3存货盘点与核算的监督与检查 154590第8章会计与财务报告 15323748.1会计政策与准则 15143608.1.1本节主要阐述企业在会计政策与准则方面的内部控制要求。企业应依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会计准则以及行业规范,制定并实施统一的会计政策和准则。 15294248.1.2企业应明确会计政策和准则的制定、修改、审批和发布的程序,保证会计政策和准则的适用性和时效性。 1668728.1.3企业应定期对会计政策和准则进行评估,以保证其符合国家法律法规、会计准则及企业实际情况的变化。 16109478.2会计核算与报告 16290058.2.1本节主要阐述企业在会计核算与报告方面的内部控制要求。企业应按照会计政策和准则,对经济业务进行准确、完整的会计核算。 16213088.2.2企业应建立健全会计科目体系、会计分录和账簿登记等会计核算制度,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准确和完整。 168868.2.3企业应实施合理的财务报表编制程序,保证财务报表真实、公允地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 16196238.2.4企业应按照规定及时对外提供财务报告,保证财务报告的准确性、完整性和合规性。 1640118.3财务分析 1697978.3.1本节主要阐述企业在财务分析方面的内部控制要求。企业应建立健全财务分析制度,对财务报告进行分析,以评价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 16207848.3.2企业应采用适当的财务分析方法,对财务数据进行比较、分析和评价,为决策提供依据。 1669658.3.3企业应定期进行财务分析,并结合企业经营特点,关注关键财务指标,以便及时发觉和解决潜在问题。 16225378.4会计信息系统 1680258.4.1本节主要阐述企业在会计信息系统方面的内部控制要求。企业应建立健全会计信息系统,实现会计信息的收集、处理、存储和传递。 1693928.4.2企业应保证会计信息系统的安全性、可靠性和有效性,防止信息泄露、篡改和丢失。 16176058.4.3企业应定期对会计信息系统进行评估和优化,提高会计信息系统的运行效率和服务质量。 16200768.4.4企业应制定会计信息系统应急预案,保证在突发事件发生时,会计信息系统能够正常运行,保障企业财务报告的及时编制和提供。 1717716第9章信息科技与数据安全 17290069.1信息科技治理 1762979.1.1概述 17187209.1.2信息科技治理策略 1722479.1.3信息科技组织架构 17186369.1.4信息科技制度与流程 17296329.2数据安全与保护 17148569.2.1概述 17146489.2.2数据安全策略 1739089.2.3数据保护措施 18300119.2.4数据安全事件应对 1887549.3信息系统开发与运维 18310179.3.1概述 18111029.3.2信息系统开发 18157119.3.3信息系统运维 18255189.3.4信息系统变更管理 196461第10章内部监督与评价 19173410.1内部控制监督 191548210.1.1监督机制 192601710.1.2监督流程 193170410.1.3监督结果处理 192940610.2内部控制评价 192168910.2.1评价标准 191602110.2.2评价方法 192615110.2.3评价周期 191784010.3内部控制缺陷整改 192132110.3.1缺陷识别 202280310.3.2整改措施 202518510.3.3整改跟踪 201719010.4内部控制持续优化 20121310.4.1优化机制 201803610.4.2创新与改进 20596410.4.3培训与沟通 20第1章内部控制概述1.1内部控制的基本概念内部控制是企业为合理保证实现组织目标,在经营管理过程中采取的一系列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制度、措施和方法的有机整体。它涵盖企业运营的各个环节,包括但不限于财务报告、资产保护、工作效率、法律法规遵守等方面。内部控制旨在通过有效的制度和流程,提升企业管理水平,降低经营风险,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1.2内部控制的目标与原则内部控制的主要目标如下:(1)保证财务报告的可靠性、真实性、完整性和及时性;(2)保护企业资产的安全、完整,防止盗窃、损失和浪费;(3)提高经营效率和效果,促进企业实现发展战略;(4)保证企业遵循法律法规和内部规章制度。内部控制应遵循以下原则:(1)全面性原则:内部控制应涵盖企业所有部门和业务环节;(2)重要性原则:针对重要业务环节和风险领域,采取更为严格的控制措施;(3)制衡性原则:通过设置相互制约、相互监督的岗位和流程,防止权力滥用;(4)适应性原则:内部控制应与企业规模、业务性质、管理模式等相适应,并外部环境变化进行调整;(5)成本效益原则:内部控制应在保证有效性的前提下,力求降低成本,提高效益。1.3内部控制的基本要素内部控制的基本要素包括以下五个方面:(1)控制环境:为企业内部控制提供良好的基础,包括管理层对内部控制的重视程度、员工的职业道德观念、组织结构、权责分配等;(2)风险评估:对企业面临的内外部风险进行识别、评估和应对,保证企业目标的实现;(3)控制活动:根据风险评估结果,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包括业务授权、职责分离、资产保护、会计记录等;(4)信息与沟通:建立有效的信息收集、处理和传递机制,保证相关信息在企业内部及企业与外部之间的及时、准确沟通;(5)监督与评价:对企业内部控制体系的运行情况进行监督和评价,及时发觉并纠正存在的问题,持续改进内部控制。第2章组织结构与职责分工2.1组织结构设计组织结构设计是企业内部控制体系的基础,旨在明确企业内部各部门、各岗位之间的关系,以及信息的流通路径。合理的组织结构有助于提高企业运营效率,降低经营风险。2.1.1设计原则组织结构设计应遵循以下原则:(1)合法性原则:符合国家法律法规及企业章程;(2)高效性原则:提高工作效率,降低运营成本;(3)适应性原则:适应企业发展战略及市场环境;(4)制衡性原则:实现各部门、各岗位之间的相互制约与平衡。2.1.2设计流程组织结构设计流程包括以下步骤:(1)明确企业战略目标;(2)分析业务流程及关键控制点;(3)划分部门及岗位;(4)制定岗位职责及任职资格;(5)构建组织结构图;(6)评估组织结构设计的有效性。2.2职责分工与授权明确的职责分工与合理的授权体系是保证企业内部控制有效运行的关键。2.2.1职责分工职责分工应遵循以下原则:(1)相容性原则:保证各部门、各岗位之间的职责相互补充,避免职责重叠或缺失;(2)独立性原则:保证关键岗位的独立性,防止利益冲突;(3)明确性原则:明确各部门、各岗位的职责范围,便于考核与监督。2.2.2授权体系授权体系应包括以下内容:(1)明确授权层级,保证各级管理人员在授权范围内行使职权;(2)制定授权清单,明确授权事项、权限和期限;(3)建立授权审批流程,保证授权的合规性;(4)加强对授权执行的监督,防止滥用职权。2.3人力资源政策与程序企业应制定人力资源政策与程序,以保证员工具备相应的专业能力、道德素养和合规意识。2.3.1招聘与选拔(1)制定招聘计划,明确招聘条件、岗位要求和招聘流程;(2)采用多元化的招聘渠道,提高招聘效果;(3)建立选拔标准,保证选拔过程的公平、公正;(4)加强背景调查,防范招聘风险。2.3.2培训与发展(1)制定培训计划,提升员工的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2)开展内部培训,加强企业文化建设;(3)鼓励员工参加外部培训,拓宽知识面;(4)建立员工职业发展通道,激发员工潜能。2.3.3绩效考核与激励(1)制定绩效考核体系,保证考核的公平、公正;(2)实施定期考核,关注员工绩效变化;(3)建立激励机制,激发员工积极性和创造力;(4)根据考核结果,实施奖惩措施,提升员工执行力。2.3.4员工离职管理(1)规范离职流程,保证离职手续的完整性;(2)开展离职面谈,了解离职原因,提高企业管理水平;(3)建立离职员工档案,防范离职风险;(4)关注离职员工动向,维护企业利益。第3章风险评估与管理3.1风险识别与评估3.1.1风险识别企业应建立完善的风险识别机制,对内部和外部环境中可能影响企业目标实现的风险进行识别。风险识别应涵盖以下方面:(1)战略风险:分析企业战略规划及市场竞争环境,识别潜在风险;(2)财务风险:对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活动及投融资活动进行风险识别;(3)市场风险:分析市场需求、竞争对手、供应链等环节的风险;(4)运营风险:识别企业内部管理、生产、销售、人力资源等方面的风险;(5)法律风险:对企业法律法规遵守情况进行评估,识别潜在法律风险。3.1.2风险评估企业应采用适当的风险评估方法,对已识别的风险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确定风险的大小、可能性及影响程度。风险评估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风险概率:评估风险发生的可能性;(2)风险影响:分析风险发生后对企业目标的影响;(3)风险等级:根据风险概率和影响程度,对风险进行排序,确定优先处理的风险;(4)风险阈值:设定企业可接受的风险水平,以便于风险控制。3.2风险应对策略3.2.1风险规避企业应采取措施避免或减少风险的发生,如退出高风险业务、调整投资策略等。3.2.2风险降低企业应采取有效措施降低风险的影响,如优化管理流程、加强内部控制、提高员工素质等。3.2.3风险转移企业可通过保险、合同等方式将部分风险转移给第三方,降低企业承担风险的压力。3.2.4风险承受对于无法避免或转移的风险,企业应制定相应的风险承受策略,保证在风险发生时能够有效应对。3.3风险管理体系建设3.3.1风险管理组织企业应建立健全风险管理组织架构,明确各级管理层和部门的风险管理职责,形成全员参与的风险管理氛围。3.3.2风险管理流程企业应制定风险管理流程,包括风险识别、评估、应对、监控等环节,保证风险管理工作的有序进行。3.3.3风险管理制度企业应建立健全风险管理制度,规范风险管理行为,保证风险管理工作落实到位。3.3.4风险管理信息系统企业应建立风险管理信息系统,实现风险信息的收集、分析、共享和监控,提高风险管理效率。3.3.5风险管理培训与文化建设企业应加强风险管理培训,提高员工风险管理意识和能力,同时培育良好的风险管理文化,形成企业风险防范的内在动力。第4章货币资金管理4.1货币资金内部控制制度4.1.1建立货币资金内部控制制度的目的在于保证货币资金的安全、完整和合理运用,防范货币资金风险,规范货币资金管理行为。4.1.2货币资金内部控制制度应包括以下主要内容:(1)货币资金收支与核算的职责分工;(2)货币资金收支的审批程序;(3)货币资金的安全保管;(4)定期盘点与对账;(5)货币资金风险防范与监控。4.1.3企业应制定货币资金内部控制制度的具体操作流程,并定期进行审查和修订,以保证其有效性。4.2现金管理4.2.1现金收支应遵循以下原则:(1)合法合规原则:严格按照国家法律法规和企业内部规定进行现金收支;(2)真实准确原则:保证现金收支的真实性和准确性;(3)及时性原则:及时办理现金收支业务,防止资金闲置;(4)安全性原则:保证现金安全,防止现金丢失、被盗等风险。4.2.2现金管理的主要措施如下:(1)设立专门的现金保管人员,实行现金保管责任制;(2)制定现金收支预算,控制现金支出;(3)加强对现金收支业务的审批与监督;(4)定期进行现金盘点,保证现金账实相符;(5)严格执行现金收支登记制度,详细记录现金收支情况。4.3银行存款管理4.3.1银行存款管理应遵循以下原则:(1)统一管理原则:企业应将银行存款集中管理,避免多头开户;(2)合规性原则:严格遵守国家有关银行存款管理的法律法规;(3)安全高效原则:保证银行存款的安全,提高资金使用效率。4.3.2银行存款管理的主要措施如下:(1)加强对银行账户的管理,严格执行开户审批程序;(2)制定银行存款余额管理制度,合理配置资金;(3)定期与银行进行对账,保证银行存款账务准确;(4)加强对银行存款业务的内控监督,防范操作风险;(5)严格执行银行存款收支审批程序,保证资金安全。第5章采购与付款循环5.1采购与付款业务流程采购与付款业务流程是企业内部控制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保证采购活动的合理性和付款业务的有效执行。以下是采购与付款业务流程的关键环节:5.1.1采购申请各部门根据实际需求提交采购申请,明确所需商品的名称、规格、数量、预算等信息。5.1.2采购审批采购部门对采购申请进行审核,保证采购需求的合理性、合规性,并对预算进行控制。5.1.3采购寻源采购部门根据审批通过的采购申请,进行市场调查,选择合适的供应商,并开展采购活动。5.1.4采购合同签订与供应商达成一致后,签订采购合同,明确双方的权利和义务。5.1.5采购执行采购部门按照合同约定,跟踪订单执行情况,保证按时、按质、按量完成采购任务。5.1.6收货与验收验收部门对到货商品进行验收,确认商品质量、数量无误后,办理入库手续。5.1.7采购发票处理财务部门收到供应商开具的发票,进行审核、认证,保证发票真实、合法。5.1.8付款申请采购部门根据合同约定和验收结果,提交付款申请。5.1.9付款审批财务部门对付款申请进行审批,保证付款金额、时间和方式的合理性。5.1.10付款执行财务部门根据审批通过的付款申请,按时足额支付款项。5.2供应商管理供应商管理是企业内部控制的重要环节,以下是供应商管理的关键内容:5.2.1供应商选择采购部门应建立供应商评价体系,从供应商资质、产品质量、价格、交货期等方面综合评价,选择合适的供应商。5.2.2供应商评估定期对供应商进行评估,保证供应商持续满足企业需求。5.2.3供应商档案管理建立供应商档案,记录供应商的基本信息、交易记录、评估结果等,以便对供应商进行有效管理。5.2.4供应商关系维护与供应商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共同提高产品质量、降低成本。5.3价格与合同管理价格与合同管理是企业内部控制的重要环节,以下是价格与合同管理的关键内容:5.3.1价格管理采购部门应建立价格管理制度,保证采购价格的合理性、竞争性。5.3.2合同签订签订合同时应明确双方的权利和义务,包括但不限于商品质量、数量、价格、交货期、售后服务等。5.3.3合同变更合同执行过程中如需变更,应按照规定程序进行审批,保证变更合规。5.3.4合同归档合同签订后,应及时归档,便于查询和管理。5.4付款审批与执行付款审批与执行是企业内部控制的关键环节,以下是付款审批与执行的关键内容:5.4.1付款审批流程建立明确的付款审批流程,保证付款申请经过必要的审核和审批。5.4.2付款方式根据合同约定和企业规定,选择合适的付款方式,保证付款安全、高效。5.4.3付款执行财务部门根据审批通过的付款申请,按时足额支付款项,并做好相关记录。5.4.4付款后审核对已付款项进行后审核,保证付款无误,及时发觉并纠正问题。第6章销售与收款循环6.1销售与收款业务流程6.1.1销售流程销售流程是企业获取收入的核心环节。企业应根据市场需求,制定合理的销售策略,保证销售目标的实现。具体流程包括:(1)市场调研与预测:分析市场趋势,预测产品需求,为销售策略提供依据。(2)客户开发与维护:积极拓展新客户,同时维护现有客户关系,提高客户满意度。(3)合同签订:与客户签订销售合同,明确双方权利和义务。(4)订单处理:根据合同要求,及时处理订单,保证产品按时交付。(5)发货与物流:合理安排发货,保证产品安全、及时到达客户手中。(6)销售核算:对销售数据进行核算,为管理决策提供依据。6.1.2收款流程收款流程是销售循环的收尾环节,关系到企业资金的安全和流动性。具体流程包括:(1)开具发票:根据销售合同和订单,及时为客户开具发票。(2)应收账款管理:对客户应收账款进行有效管理,保证款项按时收回。(3)收款核销:收到客户款项后,及时核销应收账款。(4)坏账处理:对长期未收回的应收账款,进行坏账处理,降低企业损失。6.2客户管理6.2.1客户信息管理企业应建立健全客户信息档案,包括客户基本信息、交易记录、信用状况等,以便于分析客户需求,提高客户满意度。6.2.2客户信用评估企业应建立客户信用评估体系,对客户信用进行动态评估,合理确定信用额度,降低坏账风险。6.2.3客户关系维护企业应通过定期回访、满意度调查等方式,了解客户需求,解决客户问题,提高客户满意度。6.3价格与信用政策6.3.1价格管理企业应制定合理的价格政策,保证产品价格具有竞争力,同时保障企业利润。6.3.2信用政策企业应制定合理的信用政策,包括信用期限、信用额度等,以降低坏账风险,提高资金流动性。6.4收款审批与执行6.4.1收款审批流程企业应建立严格的收款审批流程,明确审批权限和责任,保证收款活动的合规性。6.4.2收款执行企业应加强收款执行力度,保证款项按时收回,降低坏账风险。具体措施包括:(1)定期对账:与客户定期进行对账,保证应收账款数据的准确性。(2)催收管理:对逾期未收款项,采取电话、邮件、上门催收等方式,督促客户及时付款。(3)法律手段:对长期未收回的应收账款,采取法律手段予以追讨。第7章存货与成本控制7.1存货管理7.1.1存货分类与编码本节主要阐述企业存货的分类及编码体系,以实现存货的有效识别与追溯。根据企业实际情况,将存货分为原材料、在产品、半成品、成品等类别,并建立相应的编码规则。7.1.2存货采购管理本节主要阐述企业存货采购的管理流程,包括供应商选择、采购申请、审批、合同签订、验收、付款等环节。保证存货采购的合理性和经济性。7.1.3存货存储管理本节主要阐述企业存货的存储管理,包括存货的摆放、标识、防护、保养、安全等方面。以保证存货的质量和安全。7.1.4存货领用与发放本节主要阐述企业存货领用与发放的管理流程,包括申请、审批、出库、登记等环节。规范存货领用与发放,防止存货流失。7.2成本控制7.2.1成本核算体系本节主要阐述企业成本核算体系的建立与运行,包括直接成本、间接成本、固定成本、变动成本等核算方法。保证成本核算的准确性。7.2.2成本控制策略本节主要阐述企业成本控制策略,包括预算控制、标准成本控制、作业成本控制等。通过实施有效的成本控制策略,降低企业成本,提高经济效益。7.2.3成本分析与改进本节主要阐述企业成本分析的方法和流程,以及针对成本分析结果采取的改进措施。通过持续的成本分析与改进,优化企业成本结构,提高成本竞争力。7.3存货盘点与核算7.3.1存货盘点流程本节主要阐述企业存货盘点的工作流程,包括盘点计划、盘点实施、盘点差异分析、盘点结果处理等环节。保证存货账实相符。7.3.2存货核算方法本节主要阐述企业存货核算的方法,包括先进先出法、后进先出法、加权平均法等。根据企业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存货核算方法,保证存货价值的准确性。7.3.3存货盘点与核算的监督与检查本节主要阐述企业对存货盘点与核算工作的监督与检查机制,包括定期检查、不定期抽查、内部审计等。保证存货盘点与核算工作的规范运行。第8章会计与财务报告8.1会计政策与准则8.1.1本节主要阐述企业在会计政策与准则方面的内部控制要求。企业应依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会计准则以及行业规范,制定并实施统一的会计政策和准则。8.1.2企业应明确会计政策和准则的制定、修改、审批和发布的程序,保证会计政策和准则的适用性和时效性。8.1.3企业应定期对会计政策和准则进行评估,以保证其符合国家法律法规、会计准则及企业实际情况的变化。8.2会计核算与报告8.2.1本节主要阐述企业在会计核算与报告方面的内部控制要求。企业应按照会计政策和准则,对经济业务进行准确、完整的会计核算。8.2.2企业应建立健全会计科目体系、会计分录和账簿登记等会计核算制度,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准确和完整。8.2.3企业应实施合理的财务报表编制程序,保证财务报表真实、公允地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8.2.4企业应按照规定及时对外提供财务报告,保证财务报告的准确性、完整性和合规性。8.3财务分析8.3.1本节主要阐述企业在财务分析方面的内部控制要求。企业应建立健全财务分析制度,对财务报告进行分析,以评价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8.3.2企业应采用适当的财务分析方法,对财务数据进行比较、分析和评价,为决策提供依据。8.3.3企业应定期进行财务分析,并结合企业经营特点,关注关键财务指标,以便及时发觉和解决潜在问题。8.4会计信息系统8.4.1本节主要阐述企业在会计信息系统方面的内部控制要求。企业应建立健全会计信息系统,实现会计信息的收集、处理、存储和传递。8.4.2企业应保证会计信息系统的安全性、可靠性和有效性,防止信息泄露、篡改和丢失。8.4.3企业应定期对会计信息系统进行评估和优化,提高会计信息系统的运行效率和服务质量。8.4.4企业应制定会计信息系统应急预案,保证在突发事件发生时,会计信息系统能够正常运行,保障企业财务报告的及时编制和提供。第9章信息科技与数据安全9.1信息科技治理9.1.1概述本节主要阐述企业在信息科技治理方面的策略、组织架构、制度及流程,以保证信息科技资源的有效利用和风险控制。9.1.2信息科技治理策略(1)明确信息科技治理目标;(2)制定信息科技战略规划;(3)保证信息科技与业务战略的一致性;(4)优化信息科技投资结构;(5)推动信息科技创新。9.1.3信息科技组织架构(1)设立信息科技治理机构;(2)明确信息科技相关部门职责;(3)建立信息科技人才队伍;(4)制定信息科技岗位责任制。9.1.4信息科技制度与流程(1)制定信息科技政策;(2)制定信息科技管理制度;(3)建立信息科技风险管理体系;(4)实施信息科技内部控制;(5)开展信息科技审计。9.2数据安全与保护9.2.1概述本节主要阐述企业在数据安全与保护方面的措施,以保证数据在全生命周期内的安全性、完整性和可用性。9.2.2数据安全策略(1)制定数据安全政策;(2)明确数据安全目标;(3)制定数据安全分类标准;(4)实施数据安全分级保护。9.2.3数据保护措施(1)物理安全措施;(2)网络安全措施;(3)数据加密技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