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农基础设施建设指导手册_第1页
三农基础设施建设指导手册_第2页
三农基础设施建设指导手册_第3页
三农基础设施建设指导手册_第4页
三农基础设施建设指导手册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三农基础设施建设指导手册TOC\o"1-2"\h\u18070第1章三农基础设施建设概述 4130901.1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意义与目标 435071.1.1优化农业生产条件。通过改善农业生产性基础设施,如农田水利、土地改良、农业机械化等,提高农业生产效率,促进农业现代化。 452671.1.2提升农村生活环境。加强农村生活性基础设施建设,如供水、供电、通信、交通等,改善农民生活质量,缩小城乡差距。 458011.1.3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完善农村基础设施,有利于吸引投资,发展特色产业,拓宽农民就业渠道,提高农民收入。 4319931.1.4保障农村社会稳定。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有助于缓解农村社会矛盾,维护农村社会和谐稳定。 4128641.2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现状与发展趋势 440831.2.1现状:我国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果,农业生产条件不断改善,农村生活环境逐步提升。但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仍存在不少问题,如投入不足、分布不均、质量不高、管护机制不健全等。 470881.2.2发展趋势:未来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将更加注重以下几个方面: 4290951.3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政策与法规 433711.3.1政策层面:国家高度重视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制定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如《关于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意见》、《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三年行动方案》等,明确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发展目标、重点任务和政策措施。 519421.3.2法规层面:我国相关法律法规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进行了规范,如《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等,规定了基础设施建设用地、项目审批、资金保障等方面的要求。 54741.3.3地方实践:各级地方根据国家政策和法规,结合本地实际,出台了一系列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实施方案和政策措施,推动了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快速发展。 59524第2章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 5226972.1农田水利设施规划与设计 5107362.1.1设计原则 5262652.1.2规划内容 512362.1.3设计要点 5154702.2农田水利设施建设技术要求 6291682.2.1工程选址 6171342.2.2工程设计 6102652.2.3施工技术要求 6107732.3农田水利设施管理与维护 686632.3.1管理制度 6191742.3.2运行维护 6170002.3.3保障措施 622721第3章农村交通基础设施建设 6246493.1农村道路规划与设计 7262133.1.1道路规划原则 7186023.1.2道路分类 792213.1.3道路布局 7111723.1.4道路设计要点 7100183.2农村道路建设技术要求 780033.2.1路基工程 7209933.2.2路面工程 760343.2.3道路附属设施 7245633.3农村道路管理与养护 7256723.3.1管理制度 712303.3.2养护措施 822663.3.3养护人员培训 8167153.3.4社会参与 810732第4章农村能源基础设施建设 8233254.1农村能源利用现状与规划 8254684.1.1能源利用现状 879364.1.2能源规划 8136284.2农村新能源开发与利用 810504.2.1新能源类型 8243164.2.2新能源开发与利用措施 8172344.3农村能源基础设施建设与管理 953894.3.1基础设施建设 9190954.3.2能源管理 929950第5章农村通信与信息化建设 9294825.1农村通信网络规划与设计 995225.1.1通信网络规划原则 9233985.1.2通信网络设计要点 976995.2农村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 919515.2.1信息基础设施分类 10209785.2.2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要求 10192065.3农村通信与信息化技术应用 10206915.3.1通信技术应用 10165745.3.2信息化技术应用 1012217第6章农村供水与排水设施建设 1078116.1农村供水排水规划与设计 11305086.1.1设计原则 11137076.1.2规划内容 11151176.2农村供水排水设施建设技术要求 11234476.2.1供水设施建设技术要求 11199616.2.2排水设施建设技术要求 1113476.3农村供水排水设施管理与维护 11217006.3.1管理制度 12256216.3.2运维管理 12253026.3.3保障措施 1211748第7章农村公共卫生设施建设 12200847.1农村公共卫生设施规划与设计 1283277.1.1规划依据 1292677.1.2设计要求 12112477.2农村公共卫生设施建设技术要求 1269567.2.1建筑设计 12158947.2.2给排水设计 13142487.2.3供暖与通风设计 13182857.2.4环保与节能设计 13308177.3农村公共卫生设施管理与维护 139397.3.1管理制度 1326967.3.2维护与保养 13128487.3.3人员培训与宣传 139003第8章农村教育基础设施建设 135968.1农村学校规划与设计 14206658.1.1选址原则 14233878.1.2学校布局 14280828.1.3建筑设计 1494498.2农村教育设施建设技术要求 14260518.2.1土建工程 1472058.2.2设备工程 14186588.3农村教育设施管理与维护 15253278.3.1管理制度 15174468.3.2设施检查与维护 1586658.3.3资金保障 1557358.3.4人员培训 1568448.3.5社会参与 151777第9章农村文化体育设施建设 15146259.1农村文化体育设施规划与设计 15222299.1.1规划原则 15222369.1.2设施类型 15106409.1.3设计要求 15241979.2农村文化体育设施建设技术要求 1520869.2.1土建工程 166929.2.2设施设备 16312069.2.3施工管理 16143839.3农村文化体育设施管理与维护 16185389.3.1管理制度 16210939.3.2人员配置 16288289.3.3维护保养 16237939.3.4资金保障 1642829.3.5社会参与 1625076第10章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资金筹措与管理 162552810.1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资金来源与筹措 17320910.1.1投资 17727810.1.2社会资本 172039110.1.3国际金融组织及外国贷款 171828910.1.4农村集体及农民自筹 171565110.2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资金管理 172062410.2.1资金筹集与管理原则 172193810.2.2资金管理机制 172899310.3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项目评估与监管 18873510.3.1项目评估 181422410.3.2项目监管 18第1章三农基础设施建设概述1.1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意义与目标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是实现农村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农民生活水平提高的重要前提。其意义与目标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1.1优化农业生产条件。通过改善农业生产性基础设施,如农田水利、土地改良、农业机械化等,提高农业生产效率,促进农业现代化。1.1.2提升农村生活环境。加强农村生活性基础设施建设,如供水、供电、通信、交通等,改善农民生活质量,缩小城乡差距。1.1.3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完善农村基础设施,有利于吸引投资,发展特色产业,拓宽农民就业渠道,提高农民收入。1.1.4保障农村社会稳定。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有助于缓解农村社会矛盾,维护农村社会和谐稳定。1.2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现状与发展趋势1.2.1现状:我国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果,农业生产条件不断改善,农村生活环境逐步提升。但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仍存在不少问题,如投入不足、分布不均、质量不高、管护机制不健全等。1.2.2发展趋势:未来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将更加注重以下几个方面:(1)加大投入力度,提高基础设施建设水平。(2)优化基础设施布局,促进区域协调发展。(3)创新投融资机制,引导社会资本参与农村基础设施建设。(4)强化基础设施建设与管护,保证工程质量和效益。1.3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政策与法规1.3.1政策层面:国家高度重视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制定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如《关于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意见》、《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三年行动方案》等,明确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发展目标、重点任务和政策措施。1.3.2法规层面:我国相关法律法规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进行了规范,如《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等,规定了基础设施建设用地、项目审批、资金保障等方面的要求。1.3.3地方实践:各级地方根据国家政策和法规,结合本地实际,出台了一系列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实施方案和政策措施,推动了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快速发展。第2章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2.1农田水利设施规划与设计2.1.1设计原则农田水利设施规划与设计应遵循以下原则:科学合理、经济实用、环保节能、易于管理。充分考虑地形、地貌、土壤、水资源等因素,保证农田水利设施的合理布局和高效利用。2.1.2规划内容(1)调查分析区域水资源条件,评估水资源供需状况;(2)明确农田水利设施建设目标,制定合理的建设规模和标准;(3)确定水源工程、输配水工程、灌排工程等建设项目;(4)优化农田水利设施布局,保证水源、灌排、道路等基础设施的协调发展;(5)制定农田水利设施建设投资估算和施工组织设计。2.1.3设计要点(1)根据作物需水量、土壤特性等因素,合理选用灌溉方式;(2)充分考虑水源可靠性、水质要求、取水设施等因素,合理设计水源工程;(3)优化输配水系统布局,降低输水损失,提高输水效率;(4)合理设计灌排工程,保证农田排水畅通,防止土壤盐渍化;(5)注重农田水利设施与生态环境保护相结合,减少对生态环境的影响。2.2农田水利设施建设技术要求2.2.1工程选址(1)水源工程选址应充分考虑水源地保护、取水方便等因素;(2)输配水工程选址应尽量沿现有道路、沟渠布局,减少对农田的占用;(3)灌排工程选址应便于排水,防止农田内涝和土壤盐渍化。2.2.2工程设计(1)水源工程设计应满足灌溉需水量、水源可靠性等要求;(2)输配水工程设计应考虑输水损失、运行维护等因素,保证输水效率;(3)灌排工程设计应结合土壤特性、作物需水量等,合理确定灌排设施规模和布置。2.2.3施工技术要求(1)严格按照设计图纸和施工规范进行施工;(2)加强施工现场管理,保证施工质量;(3)合理安排施工进度,保证工程按时完成;(4)注重安全生产,防止安全的发生。2.3农田水利设施管理与维护2.3.1管理制度建立健全农田水利设施管理制度,明确管理职责、管理人员和经费保障。2.3.2运行维护(1)定期检查农田水利设施,发觉问题及时处理;(2)加强水源保护,保证水源工程安全运行;(3)做好输配水系统的清淤、检修工作,保障输水畅通;(4)定期对灌排设施进行维护,防止农田内涝和土壤盐渍化。2.3.3保障措施(1)加强农田水利设施建设项目的立项、审批、实施等环节的监管;(2)加大农田水利设施建设投资力度,保证工程质量和效益;(3)开展农田水利设施建设技术培训,提高管理水平;(4)建立健全农田水利设施建设激励机制,鼓励农民参与建设和管护。第3章农村交通基础设施建设3.1农村道路规划与设计3.1.1道路规划原则农村道路规划应遵循安全、经济、实用、美观的原则,结合地形地貌、人口分布、产业发展等实际情况,科学合理地进行。3.1.2道路分类农村道路可分为主干道、次干道和支路三个等级,根据不同等级道路的功能和需求,确定道路宽度、路面结构等设计参数。3.1.3道路布局道路布局应充分考虑村庄布局、农田分布、产业发展等因素,形成便捷、高效、安全的交通网络。3.1.4道路设计要点(1)平面设计:合理选择线路走向,降低工程成本,减少对耕地的占用。(2)纵断面设计:保证道路排水畅通,减少坡度,提高行车舒适性。(3)横断面设计:合理确定车道、人行道、排水沟等宽度,满足交通、排水、绿化等需求。3.2农村道路建设技术要求3.2.1路基工程(1)路基填筑:选用合格的路基填料,分层填筑,保证路基稳定。(2)路基排水:设置合理的排水设施,防止路基病害。3.2.2路面工程(1)路面结构:根据道路等级、交通量和气候条件,选择合适的路面结构。(2)路面材料:选用合格的原材料,保证路面质量。3.2.3道路附属设施(1)交通安全设施:设置合理的标志、标线、护栏等,保障行车安全。(2)绿化设施:结合当地气候、土壤条件,选择适宜的绿化植物,美化道路环境。3.3农村道路管理与养护3.3.1管理制度建立健全农村道路管理制度,明确管理职责,保证道路安全、畅通。3.3.2养护措施(1)定期检查道路设施,发觉问题及时处理。(2)合理安排养护资金,保证道路养护工作的正常开展。(3)推广预防性养护技术,延长道路使用寿命。3.3.3养护人员培训加强养护人员的技术培训,提高养护水平,保证道路养护质量。3.3.4社会参与鼓励村民和社会力量参与农村道路管理与养护,形成共建、共管、共享的良好局面。第4章农村能源基础设施建设4.1农村能源利用现状与规划4.1.1能源利用现状我国农村地区能源利用以传统能源为主,主要包括生物质能源、煤炭和石油等。这些能源在使用过程中存在效率低、污染重、资源枯竭等问题。农村地区能源消费结构单一,对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利用程度较低。4.1.2能源规划针对农村能源利用现状,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规划:(1)优化能源消费结构,提高清洁能源比重;(2)提高能源利用效率,降低能源消耗;(3)加强农村能源基础设施建设,保障能源供应;(4)推动农村能源产业发展,促进经济增长。4.2农村新能源开发与利用4.2.1新能源类型农村新能源主要包括太阳能、风能、水能、生物质能等。这些能源具有清洁、可再生、分布广泛等特点。4.2.2新能源开发与利用措施(1)加大政策扶持力度,鼓励农村新能源产业发展;(2)推广新能源技术和设备,提高新能源利用水平;(3)加强新能源技术创新,提高新能源利用效率;(4)加强新能源产业人才培养,为新能源发展提供人才保障。4.3农村能源基础设施建设与管理4.3.1基础设施建设农村能源基础设施建设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新能源发电设施:如太阳能光伏发电、风力发电、小水电等;(2)能源输配设施:如电网、燃气管道、生物质能源输送等;(3)能源储存设施:如蓄电池、储气罐等;(4)能源利用设施:如节能炉具、清洁供暖设备等。4.3.2能源管理(1)建立健全能源管理体系,制定能源管理规章制度;(2)加强能源监测与统计,提高能源数据准确性;(3)开展能源审计,提高能源利用效率;(4)加强能源政策宣传与培训,提高农民能源意识。通过以上措施,有利于改善农村能源利用现状,促进农村能源基础设施建设和新能源产业发展,为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有力支撑。第5章农村通信与信息化建设5.1农村通信网络规划与设计5.1.1通信网络规划原则农村通信网络规划应遵循以下原则:统筹规划、分步实施、优化配置、适度超前、保证质量。充分考虑农村地理环境、人口分布、经济发展等因素,科学合理地确定网络建设目标和实施方案。5.1.2通信网络设计要点(1)网络拓扑结构:根据农村地形地貌、人口密度等因素,选择合适的网络拓扑结构,如星型、环型、树型等。(2)传输技术:采用光纤、无线、卫星等多种传输技术,实现农村通信网络的高速、稳定、可靠传输。(3)接入网设计:根据农村用户需求,选择合适的接入技术,如FTTH、DSL、无线接入等,提高接入带宽和用户体验。5.2农村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5.2.1信息基础设施分类农村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主要包括:通信设施、计算机网络设施、信息服务设施、安全设施等。5.2.2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要求(1)通信设施:提高农村光纤、移动通信网络覆盖率,实现宽带接入,满足农村居民日益增长的信息需求。(2)计算机网络设施:构建农村局域网、广域网,实现信息资源共享,提高农村信息化水平。(3)信息服务设施:建设农村信息服务站点,配备必要的信息服务设备,为农村居民提供便捷的信息服务。(4)安全设施:加强网络安全防护,保证农村信息化基础设施的安全稳定运行。5.3农村通信与信息化技术应用5.3.1通信技术应用(1)固定通信技术:推广光纤、DSL等固定通信技术,提高农村家庭宽带接入率。(2)移动通信技术:加大4G、5G网络覆盖力度,提升农村移动通信服务水平。(3)卫星通信技术:利用卫星通信技术,解决偏远农村通信覆盖问题。5.3.2信息化技术应用(1)农业信息化:应用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提高农业生产智能化水平。(2)农村电子商务:发展农村电子商务,拓宽农产品销售渠道,促进农民增收。(3)农村教育信息化:推广远程教育、在线学习等信息化教育手段,提高农村教育质量。(4)农村医疗信息化:推进远程医疗、电子病历等信息化应用,改善农村医疗服务水平。第6章农村供水与排水设施建设6.1农村供水排水规划与设计6.1.1设计原则农村供水排水规划应遵循安全、卫生、节能、环保的原则,结合当地水资源、地理环境、人口分布及经济社会条件,合理确定供水排水规模、设施布局和建设标准。6.1.2规划内容(1)水资源调查与评价:分析区域水资源总量、分布、水质及可利用程度,保证供水水源的稳定性和安全性。(2)供水排水系统布局:根据地形地貌、人口分布等因素,合理布局供水排水网络,提高供水排水效率。(3)设施规模与建设标准:依据人口预测、用水量标准等,确定供水排水设施规模,并参照相关规范制定建设标准。6.2农村供水排水设施建设技术要求6.2.1供水设施建设技术要求(1)水源工程:水源选择、水源保护、取水设施建设等应符合相关规范要求。(2)输水工程:合理选择管材、管径、管道布局,保证输水安全、减少损耗。(3)净水工程:根据原水水质,选用合适的净水工艺,保证供水水质达到国家标准。(4)配水工程:合理设置配水管网,保证供水范围全覆盖,满足用水需求。6.2.2排水设施建设技术要求(1)排水管道:合理选择管材、管径、管道布局,保证排水畅通、降低内涝风险。(2)污水处理设施:根据当地污水特点,选择合适的处理工艺,实现污水资源化利用。(3)雨水收集与利用:充分利用雨水资源,减轻排水系统压力,提高水资源利用率。6.3农村供水排水设施管理与维护6.3.1管理制度建立健全农村供水排水设施管理制度,明确管理部门、职责和权限,保证设施正常运行。6.3.2运维管理(1)定期检查:对供水排水设施进行定期检查,发觉问题及时处理。(2)设施维护:制定设施维护计划,保证设施处于良好状态。(3)应急处置:制定应急预案,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6.3.3保障措施(1)资金保障:合理安排资金,保证设施建设、管理与维护的资金需求。(2)技术培训:加强技术培训,提高管理人员和运维人员的业务水平。(3)公众参与:加强宣传,提高农民对供水排水设施的认识,引导公众参与设施保护与监督。第7章农村公共卫生设施建设7.1农村公共卫生设施规划与设计农村公共卫生设施规划与设计应遵循合理布局、科学配置、环保节能、便于管理的原则。本节主要介绍农村公共卫生设施规划与设计的相关内容。7.1.1规划依据(1)国家及地方相关政策法规;(2)农村公共卫生需求及现状;(3)当地自然、经济、社会发展状况。7.1.2设计要求(1)卫生设施布局合理,符合村庄规划;(2)设施规模与人口规模相匹配;(3)设施类型满足农村公共卫生需求;(4)设施设计符合环保、节能、卫生要求。7.2农村公共卫生设施建设技术要求农村公共卫生设施建设技术要求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7.2.1建筑设计(1)建筑结构安全可靠,符合国家建筑标准;(2)内部空间布局合理,满足使用功能需求;(3)建筑外观与周围环境协调,体现地方特色。7.2.2给排水设计(1)给水系统保证水质安全,满足生活、生产需求;(2)排水系统合理布局,防止污染环境;(3)雨水、污水分流,提高水资源利用率。7.2.3供暖与通风设计(1)供暖系统节能环保,满足冬季供暖需求;(2)通风系统合理布局,保证室内空气质量。7.2.4环保与节能设计(1)采用环保材料,降低环境污染;(2)利用可再生能源,提高能源利用率;(3)合理设计绿化,改善生态环境。7.3农村公共卫生设施管理与维护农村公共卫生设施管理与维护是保障设施正常运行、提高使用寿命的关键。以下是管理与维护的主要内容。7.3.1管理制度(1)建立健全卫生设施管理制度,明确管理责任;(2)制定设施操作规程,保证设施正常运行;(3)加强设施使用监管,提高使用效率。7.3.2维护与保养(1)定期检查设施运行状况,发觉问题及时处理;(2)定期对设施进行清洁、保养,延长使用寿命;(3)制定应急预案,应对突发事件。7.3.3人员培训与宣传(1)加强对管理人员和操作人员的培训,提高业务水平;(2)开展公共卫生知识宣传,提高农民健康意识;(3)引导农民参与设施管理与维护,形成共治共享格局。第8章农村教育基础设施建设8.1农村学校规划与设计农村学校的规划与设计应充分考虑地理环境、人口分布、教育资源需求等因素。本节主要阐述以下内容:8.1.1选址原则(1)交通便利,便于学生上下学;(2)地势较高,避免洪水威胁;(3)环境优美,有利于学生身心健康发展;(4)预留发展空间,满足未来教育需求。8.1.2学校布局(1)教学区、生活区、运动区等功能区布局合理,互不干扰;(2)建筑朝向宜采用南北向,保证充足采光和通风;(3)设置适宜的绿化带,提高校园环境质量。8.1.3建筑设计(1)建筑风格宜简洁大方,体现农村特色;(2)建筑结构安全可靠,符合抗震设防要求;(3)充分考虑无障碍设计,满足特殊需求;(4)建筑内部空间布局合理,提高使用效率。8.2农村教育设施建设技术要求农村教育设施建设应遵循以下技术要求,保证工程质量:8.2.1土建工程(1)基础工程:根据地质条件选择合适的基础形式,保证基础稳定;(2)主体结构工程:采用合格的建筑材料,保证结构安全;(3)防水工程:加强屋面、卫生间等部位的防水处理,防止渗漏;(4)装饰工程:选用环保材料,保证室内空气质量。8.2.2设备工程(1)给排水系统:保证给水水质,排水畅通,避免污染;(2)供电系统:满足教学、生活需求,保证用电安全;(3)供暖制冷系统:合理选择设备,提高能源利用效率;(4)通信网络系统:实现校园内通信网络全覆盖。8.3农村教育设施管理与维护为保证农村教育设施的正常使用和长远发展,应加强管理与维护工作:8.3.1管理制度建立健全设施管理制度,明确管理人员职责,规范使用和维护流程。8.3.2设施检查与维护定期对教育设施进行检查,发觉问题及时维修,保证设施安全、可靠。8.3.3资金保障设立教育设施维护资金,保证日常维护、维修及更新改造的经费投入。8.3.4人员培训加强管理人员和维修人员的培训,提高其业务水平和服务意识。8.3.5社会参与鼓励社会各界参与农村教育设施建设与维护,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良好局面。第9章农村文化体育设施建设9.1农村文化体育设施规划与设计农村文化体育设施规划与设计应充分考虑当地农民的实际需求、地理环境、经济发展水平以及社会文化特色。本节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阐述:9.1.1规划原则(1)以人为本,满足农民群众多样化、多层次的文化体育需求;(2)合理布局,充分利用现有资源,避免重复建设;(3)注重环保,减少对自然环境和资源的破坏;(4)体现地方特色,弘扬传统文化。9.1.2设施类型农村文化体育设施主要包括文化站、农家书屋、村史馆、体育健身场所等。9.1.3设计要求(1)功能布局合理,空间利用高效;(2)建筑风格与周边环境协调,体现地方特色;(3)充分考虑无障碍设计,满足各类人群的使用需求;(4)节能环保,采用适宜的绿色建筑技术和材料。9.2农村文化体育设施建设技术要求农村文化体育设施建设应遵循以下技术要求:9.2.1土建工程(1)选址合理,地势较高,排水良好;(2)基础工程符合规范要求,保证建筑物稳定安全;(3)建筑结构合理,抗震设防标准不低于当地要求;(4)施工过程中严格把控质量,保证工程顺利进行。9.2.2设施设备(1)文化设施:配置必要的图书、报刊、电子阅览设备等;(2)体育设施:设置适宜的运动场地、健身器材等;(3)其他辅助设施:如照明、音响、消防等设备。9.2.3施工管理(1)建立健全施工管理体系,保证施工进度和质量;(2)加强对施工人员的培训,提高施工技能;(3)严格执行施工安全规定,保证工程安全。9.3农村文化体育设施管理与维护农村文化体育设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