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百家争鸣课件- 2024-2025学年统编版历史七年级上册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4/M04/36/38/wKhkGWcXrduAN7J7AANRL12fCYw066.jpg)
![历史百家争鸣课件- 2024-2025学年统编版历史七年级上册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4/M04/36/38/wKhkGWcXrduAN7J7AANRL12fCYw0662.jpg)
![历史百家争鸣课件- 2024-2025学年统编版历史七年级上册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4/M04/36/38/wKhkGWcXrduAN7J7AANRL12fCYw0663.jpg)
![历史百家争鸣课件- 2024-2025学年统编版历史七年级上册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4/M04/36/38/wKhkGWcXrduAN7J7AANRL12fCYw0664.jpg)
![历史百家争鸣课件- 2024-2025学年统编版历史七年级上册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4/M04/36/38/wKhkGWcXrduAN7J7AANRL12fCYw0665.jpg)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从孔子那里我读到一颗爱心;在孟子那里我读到一股正气;从墨子那里我读到一腔热血;在韩非那里我读到一双冷眼。”
春秋战国是社会大动荡的时期,也是学术思想非常活跃的时期,各种学说蓬勃兴起。诸子百家争相发表自己的见解,那么孔子的“爱心”、韩非的“冷眼”、墨子的“热血”、韩非的“冷眼”各体现在什么地方呢?第7课
百家争鸣010203
老子和《道德经》
孔子和儒家学说
百家争鸣一、老子和《道德经》老子名片老子要顺应自然呀姓名李耳国籍楚国出生年代春秋后期地位道家学派创始人经历做过周朝的史官,管理王室典籍作品《老子》(又称《道德经》)1.老子简介简介地位作品老子,即老聃,春秋后期楚国人。他做过周朝的史官,掌管王室的典籍,学识渊博道家学派创始人《老子》又称《道德经》老子(前571年—前471年),李氏,一说姓老,一说姓利,名耳或贞,字聃。一称老聃,一字伯阳。世人尊称为“老子”,生于东周的楚国苦县厉乡曲仁里(原属陈国,今河南省鹿邑县),师从商容,于东周春秋时周朝守藏室任柱下史。中国春秋时代思想家,隐居邢台广阳山。其著作被人们广泛称为《道德经》,为道家和道教的经典。人们依据于大地而生活劳作,繁衍生息;大地依据上天而寒暑交替,化育为物;上天依据于大“道”而运行变化,排列时序;大“道”则依据自然之性,顺应自然而成。要顺应自然呀老子的核心思想是什么?材料反映老子什么观念?老子思想的核心是“道”。他认为“道”是孕育万物的总根源,也是万事万物运行的总规律,人们要顺应事物内在规律来行事。材料一:道可道也,非恒道也。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老子》思想主张材料二: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老子》①主张顺应自然②世间事物有其对立面,对立双方可以相互转换失马得马活着摔腿祸福福祸塞翁失马“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这两幅图片及图中文字反映老子什么政治主张?主张“无为而治”,追求“小国寡民”的理想社会老子在描绘一个祥和美好、理性的国度。在老子的理想国度中,没有军队和衙役,百姓对生活现状很满足,食物、衣服、房屋都能自己拥有,无所多求,不会冒生命危险进行远途迁徙,因此相邻的国家近在咫尺,也会老死不相往来。小国寡民的理想社会二、孔子和《儒家学说》孔子名片姓名国籍出生年代地位经历思想收录孔丘鲁国春秋后期儒家学派创始人年轻时做过小吏,后收徒办学中年时在鲁国从政,后周游列国晚年时从事教育,整理编订文化典籍《论语》个人简介姓名年代国籍职业孔门弟子整理的书籍:地位孔丘/孔子春秋后期鲁国《论语》儒家学派创始人教育家、政治家修书育人逝世
前479(73岁)55—68岁68岁孔子周游列国宣传自己的思想,但是没有得到国君的重用,这是为什么呢?出生明志教学从政周游列国前55115岁37—50岁51岁速读教材P42,完善孔子的个人简介。思想主张材料一:“仁者爱人,泛爱众,而亲人”。材料二: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颜渊曰:“请问其目。”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材料三有一天,孔子家的马棚失火了。孔子从朝廷下班回家,他看见马棚烧没了,就问家人:“马棚失火伤着人了吗?”他却不问马怎么样了。——《论语》仁人与人关系的最高行为准则和道德规范核心思想以仁爱之心对待他人克制自己,使自己的行为符合外在的道德规范关心他人生命安危政治主张材料三:有一天,孔子去齐国,路经泰山,见一妇人在坟前痛哭,他叫住学生子路去询问,得知是苛政逼得他们背井离乡,来到这里,亲人又被老虎咬死,既然这样,他们仍不愿返回故乡。孔子感叹:“残暴统治比老虎还厉害呀!”。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论语·为政》你认为孔子提倡“为政以德”“道之以德”有什么积极意义?反对苛政,主张以德治国孔子在政治上主张恢复西周的礼乐文明,提出“为政以德”,要求统治者爱惜民力、体察民意。他反对苛政,认为统治者只有实行德政,使民众心悦诚服,社会才会稳定。材料一:养国子以道。乃教之六艺:一曰五礼,二曰六乐,三曰五射,四曰五御,五曰六书,六曰九数。——《周礼·地官司徒·保氏》材料二:《论语》记载:“孔子对学生不分贫富贵贱,比较贫寒的学生只要交得起十条干肉就可以接受教育。”学在官府学在民间意义:打破了贵族和王室垄断教育的局面,促进了教育在民间的发展①兴办私学,主张“有教无类”教育成就材料三:学生冉求胆小,遇事退缩,孔子有针对性的教育他,凡事要抓紧,马上去做。学生仲由敢作敢为,但不够稳重。孔子怕他冒失,就叮嘱他凡事要请教父兄后再做。②发现和总结出许多教育规律,提出了一系列教学原则和方法。因材施教材料四:“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矣。”“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实事求是温故知新学思结合谦虚好学材料三:学生冉求胆小,遇事退缩,孔子有针对性的教育他,凡事要抓紧,马上去做。学生仲由敢作敢为,但不够稳重。孔子怕他冒失,就叮嘱他凡事要请教父兄后再做。教育成就②发现和总结出许多教育规律,提出了一系列教学原则和方法。因材施教材料四:“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矣。”“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实事求是温故知新学思结合谦虚好学儒家学说孔子的思想由其弟子整理成《论语》一书。孔子学说对中国古代文化的发展有非常重要的影响,他提出的一些道德规范对中国社会发展具有深远影响。孔子晚年致力教育,修《诗》《书》《礼》《乐》,序《周易》(称《易经》十翼,或称易传),撰《春秋》。后人合称之为《六经》。儒家学说孔子终生热衷于从事政治,有一腔报国之热血,也有自己的政治见解,但14年周游列国的政治游说中,东奔西走,屡次碰壁,多次遇到危险,险些丧命。孔子政治主张是否获得统治者认可?为什么?孔子以“仁”为核心的儒家思想不适应春秋争霸战争的时代需要。代表奴隶主旧贵族的利益我要当王,要变强大这里不需要我,我们走三、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百家争鸣什么是百家争鸣?为什么会形成百家争鸣局面?百家争鸣争的是什么?百家争鸣的主要学派与思想百家争鸣的影响“百家”泛指数量多,并不指100家。“争鸣”指争论和辩难。“百家争鸣”是指春秋战国时期知识分子中的不同学派的涌现及各流派争芳斗艳的局面。百家争鸣原因
随着私学教育的出现,普通人也可以接受教育,知识传播面更加广泛,直接催生了“士”阶层的兴起,促进了学术思想和知识文化的广泛传播,刺激了思想文化的重组与更新。……
列国在兼并形势下,竞相颁布优惠的人才政策,对不同的学说采取宽松政策,意图实现富国强兵的目标。——《战国史》铁制农具和牛耕①经济上:铁制农具和牛耕为文化繁荣提供了物质基础③政治上:诸侯为富国强兵网罗人才②思想上:私学兴起,学术思想活跃③政治上:士阶层崛起
代表人物——孟子和荀子三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孟子约公元前372年-公元前289年荀子,约公元前313年-公元前238年实行“礼治”,明确尊卑等级,以维系社会秩序战国时期儒家代表人物著作《荀子》《孟子》著作
孟子在与人探讨什么是“大丈夫”时说:“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在孟子看来,不会被富贵扰乱心智,不会因贫贱改变操守,不会被威武屈服意志,这才是其正的大丈夫。这种精神对后人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有重要影响。学史崇德孟子
夫天未欲平治天下也,如欲平治天下,当今之世,舍我其谁也?——《孟子卷四·公孙丑下》主张实行仁政,要求统治者不要过分盘剥人民。提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思想,认为得民心者得天下。拥护政治之战,强调“仁者无敌”。主张实行礼治,提倡礼法并用,明确尊卑等级,以维系社会秩序。荀子孟子在与人探讨什么是“大丈夫”时说:“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在孟子看来,不会被富贵扰乱心智,不会因贫贱改变操守,不会被威武屈服意志,这才是其正的大丈夫。这种精神对后人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有重要影响。墨子《墨子》总计53篇,大多为墨翟弟子及其后世门人对墨翟言行的记述。主张“兼爱”“非攻”要求人们互爱互利,反对各国互伐兼并、残害生命。选贤能的人治理国家,批判贵族的奢侈生活,提倡节俭。《墨子》一书中包含许多科学理论。其中,《经上》《经下》等篇目被合称为《墨经》,论述了数学、力学、光学等相关的许多基本要素,记载了杠杆、小孔成像等方面的研究。《墨子》书中的《城守篇》详细介绍了城门结构、城池防御设施构造、弩机等器械制造工艺,对我国古代军事技术的发展产生较大影响。治国要顺应自然和民心;追求精神自由,保持独立人格庄子韩非,法家集大成者反对空谈仁义,强调以法治国,树立君主的权威,建立中央集权专制统治。
韩非(约前280年-前233年),后世人尊称其为“韩非子”或“韩子”,战国时期韩国都城新郑(今河南省郑州市新郑市)人。法家的主要代表人物和集大成者。后人收集其作品整理编纂成《韩非子》一书
韩非身为韩国的公子,多次向韩王上书进谏,希望韩王励精图治,但韩王置若罔闻,始终都未采纳。这使他非常的悲愤和失望,遂著书多篇阐述了其法治思想,秦皇读后推崇备至,仰慕已极。为了见到韩非,下令攻打韩国。韩王被迫派韩非出使秦国。然而韩非在秦国却未被信任和重用,后被李斯离间而下狱,不久死于狱中。孙武
兵家也是当时诸子百家中比较活跃的一个学派。兵家的创始人是春秋末期的孙武,他的《孙子兵法》一书,奠定了我国古代军事理论的基础。
战国时期,由于战争持续不断,军事理论有了进一步发展,兵家著述丰硕,如吴起、孙膑等都撰有兵法著作。阅读教材P40-41,完成下表:人
物学
派
思
想
主
张墨子孟子荀子庄子韩非孙武墨家兼爱、非攻、尚贤、节俭儒家实行“仁政”;提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思想即“民贵君轻”;拥护正义之战,强调“仁者无敌”。实行“礼治”,明确尊卑等级,以维系社会秩序道家要顺应自然和民心;人生应追求精神自由,保持独立人格。法家以法治国,确立君主权威;建立中央集权制度兵家著《孙子兵法》,奠定了我国古代军事理论的基础(关注重点:如何治国)
材料
“百家争鸣”的局面形成了中国古代历史上文化繁荣的鼎盛时代。诸子学说的不少命题成为后代学说的萌芽形态,后来的学者大都从这里吸取思想材料或理论形式,进行改造和发展的工作。——摘自侯外庐《中国思想史纲》4.影响思想文化:促进了思想和学术的繁荣,成为中国古代第一次思想文化发展的高峰;文化传承:奠定了中国思想文化发展的基础,对后世有十分重要而深远的影响。议一议
古为今用,一起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薪酬福利调整说明书与实施方案解读
- 绿色能源供应协议书
- 兄妹共同出资购房合同
- 全新绿化工程协议书
- 电力行业电力供应稳定性免责协议
- 员工年度工作总结与未来发展规划报告
- 项目合作方案设计建议书
- 购买公司股份协议书十
- 第二单元 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与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 大单元教学设计 2023-2024学年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下册
- 第二单元4《古诗三首》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
- 《物理学的发展史》课件
- 2025年广东广州市海珠区官洲街道办事处政府雇员招聘5人高频重点提升(共500题)附带答案详解
- 《道路交通安全法》课件完整版
- 《小肠梗阻的诊断与治疗中国专家共识(2023版)》解读
- 2024届广东省广州市高三一模考试英语试题讲评课件
- 切削加工中的刀具路径规划算法考核试卷
- 《推拿学》期末考试复习题库(含答案)
- 2024年经济师考试工商管理(中级)专业知识和实务试卷及解答参考
- 10kV配电室工程施工方案设计
- 2025年中国洗衣凝珠行业市场现状及投资态势分析报告(智研咨询)
- DB41T 2466-2023 浸水电梯使用管理规范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