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贸企业有限空间作业安全规定》新规解读_第1页
《工贸企业有限空间作业安全规定》新规解读_第2页
《工贸企业有限空间作业安全规定》新规解读_第3页
《工贸企业有限空间作业安全规定》新规解读_第4页
《工贸企业有限空间作业安全规定》新规解读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有限空间之新规解读1《工贸企业有限空间作业安全规定》目录2有限空间事故案例有限空间的安全风险《工贸企业有限空间作业安全规定》有限空间重大事故隐患判定标准工贸企业易出现的有限空间管理问题1有限空间事故案例3某环保公司“8·12”中毒和窒息事故42023年8月12日14时许,某环保公司3名作业人员在进行污水泵更换作业,1人跌入井内,另2人先后进入井内救援时遇险,事故造成3人死亡,直接经济损失约334万元。事故经过某公司与某环保公司签订《污水管道维保服务合同》,明确由某环保公司负责对污水泵站进行管道检查、疏通、清理,双方未另行签订安全管理协议。2023年8月12日中午13时左右,某环保公司3位作业人员进入围栏区域打开污水池盖板,约10分钟后,人员A进入污水池检查确定潜水泵损坏。经商议后决定使用三脚架更换潜水泵。人员A进入污水池操作,人员B站在池边传递工具,人员C旁站监护。潜水泵更换完成开机调试后,人员A发现潜水泵接口未安装好,遂再次进入污水池操作。4-5分钟后人员B和C也先后进入污水池。14时许,3人被发现躺在污水池内。事故现场情况1.事故现场污水池长3米、宽2米、深3米,四周设有黄色二层围栏(6.1米x4.4米X1.5米),东西向有7块钢制盖板(1.75米x4.4米)。围栏内北侧有2组不锈钢操作台及配电箱等设备。周围未见明显警示标志。2.事故现场周围留有钢制三脚架,蓝色潜水泵、包装木箱及部分工具。围栏外部东侧通道上停留有1台小型厢式货车和1台泵车。厢式货车内存放有焊接机、切割机、线缆等工具和一个白色铝合金手提箱(未打开),外部有“多参数气体检测报警器;型号:X-4电商;检测气体:CO、H2S、O2、EX”等字样。现场未见空气呼吸器等防护用品。事故发生前现场情况(事故后复原)事故现场示意图(事发时状态)5事故原因分析6现场存在有毒气体。事发当日下午,事故调查组委托上海化工院检测有限公司专家对作业现场(多点位)气体进行检测,其东侧(盖板未打开位置)3个点位的数据均超出检测仪上限(硫化氢含量大于99.99ppm),西侧(盖板已打开位置)1个点位硫化氢检测数据为15ppm,超出国家标准值7ppm。调查组委托的司法鉴定研究院对作业人员A、B进行尸表检验和毒物检验,鉴定意见均为“符合吸入硫化氢等气体中毒死亡”。作业人员未规范穿戴个人劳动防护用品。作业人员A、B被消防救援人员救出污水池时上身赤裸,人员C被救出时身着深色常服,污水池内未见其他防护用品。作业前未进行气体检测。事故调查人员对放置在事故现场周边厢式货车内的气体检测仪(放置在手提箱内)进行检查,发现检测仪外观无使用痕迹,且因缺电无法打开。盲目施救导致事故扩大。现场其他人员发现后,未采取有效防护措施盲目施救,导致事故扩大,造成3人死亡。事故暴露出的主要问题71.某环保公司未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未教育和督促从业人员严格执行安全操作规章制度,未向从业人员告知作业场所和工作岗位存在的危险因素、防范措施和事故应急措施;未针对有限空间作业规范开展教育和培训,未能保证从业人员熟悉有关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安全操作规程,了解事故应急处置措施。主要负责人履职不到位。未能建立健全并落实本单位全员安全生产责任制;未认真开展本单位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未督促、检查本单位的安全生产工作,及时消除生产安全事故隐患。3作业人员安全意识淡薄。未按照使用规则佩戴、使用劳动防护用品;未按操作规程进行有限空间作业和救援。2.某公司对承包单位缺乏统一协调管理。1将生产经营项目发包后,未与承包单位签订专门的安全生产管理协议,仅在合同中明确乙方的安全责任,对外来人员进场作业情况失管。主要负责人安全生产履职不力。未落实本单位全员安全生产责任制,未督促、检查本单位安全生产工作,及时消除生产安全事故隐患。3各级管理人员未有效落实有限空间管理工作。未按企业管理规定有效落实有限空间作业许可审批工作;作业现场未按规定设置明显的安全警示标志;未按规定落实重大隐患排查工作的相关要求。事故暴露出的主要问题81.某环保公司未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未教育和督促从业人员严格执行安全操作规章制度,未向从业人员告知作业场所和工作岗位存在的危险因素、防范措施和事故应急措施;未针对有限空间作业规范开展教育和培训,未能保证从业人员熟悉有关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安全操作规程,了解事故应急处置措施。主要负责人履职不到位。未能建立健全并落实本单位全员安全生产责任制;未认真开展本单位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未督促、检查本单位的安全生产工作,及时消除生产安全事故隐患。作业人员安全意识淡薄。未按照使用规则佩戴、使用劳动防护用品;未按操作规程进行有限空间作业和救援。2.某公司对承包单位缺乏统一协调管理。将生产经营项目发包后,未与承包单位签订专门的安全生产管理协议,仅在合同中明确乙方的安全责任,对外来人员进场作业情况失管。主要负责人安全生产履职不力。未落实本单位全员安全生产责任制,未督促、检查本单位安全生产工作,及时消除生产安全事故隐患。各级管理人员未有效落实有限空间管理工作。未按企业管理规定有效落实有限空间作业许可审批工作;作业现场未按规定设置明显的安全警示标志;未按规定落实重大隐患排查工作的相关要求。时间事故地点作业初始受害情况盲目施救受害情况2021年6月13日污水处理站接触氧化间抽排污水作业3人中毒3人施救,导致6人死亡92021年8月21日污水处理站维修曝气池2人中毒1人施救,导致3人死亡2021年9月11日污水处理站污泥池检修污泥潜水泵1人中毒5人施救,导致6人死亡2019年2月15日污水处理站调节池清理作业3人中毒6人施救,导致7人死亡,2人受伤2018年6月1日 污水处理站 收集池清理作业 3人中毒 0人施救,导致3人死亡2023年12月应急管理部公布6起工贸行业有限空间生产安全事故典型案例纵观2013-2022年工贸行业有限空间作业较大以上事故统计数据:10有限空间较大以上事故起数占全国较大以上事故起数的比例从2016年的4.5%上升至2019年的7.5%。无论是从事故起数还是死亡人数,从有限空间作业较大以上事故类型的分布情况看,绝大部分是中毒和窒息事故。从有限空间作业事故分析,造成人员中毒和窒息的主要危险物质是硫化氢和一氧化碳。从作业环节上看,较大以上事故涉及清理清淤环节和检维修作业环节的占比接近70%。从发生部位看,较大以上事故主要在污水处理系统,占比43.1%。绝大多数有限空间作业较大以上事故的初始受害人员数量较少,大部分受害人员是因为后续盲目施救造成的。2有限空间的安全风险1112有限空间,是指封闭或者部分封闭,未被设计为固定工作场所,人员可以进入作业,易造成有毒有害、易燃易爆物质积聚或者氧含量不足的空间。有限空间作业,是指人员进入有限空间实施的作业。有限空间定义13有限空间的安全风险类别有限空间作业存在的主要安全风险包括中毒、缺氧窒息、燃爆以及淹溺、高处坠落、触电、物体打击、机械伤害、灼烫、坍塌、掩埋、高温高湿等。在某些环境下,上述风险可能共存,并具有隐蔽性和突发性。中毒:有限空间容易积聚高浓度有害物质,引起中毒。有害物质可能是原来就存在于有限空间的,也有可能是在作业过程中逐渐积聚形成的。生产、储存、使用危险化学品或因生化反应(蛋白质腐烂)呼吸作用等,产生有毒有害气体,容易积聚,一段时间后会形成较高浓度的有毒有害气体,如硫化氢(H2S)、一氧化碳(CO)、苯和苯系物、氰化氢(HCN)、磷化氢(PH3)等。窒息:空气中氧气浓度过低会引起缺氧窒息。有限空间氧气被细菌消耗导致缺氧;在有限空间中进行焊接、加热、切割作业会消耗氧气,导致缺氧;氧气被惰性气体置换,如二氧化碳、甲烷、氮气、氩气等,导致缺氧。火灾、爆炸:有限空间积聚了易燃易爆气体,易燃易爆气体浓度达到爆炸极限,遇火源会引起火灾、爆炸。有限空间作业中常见的易燃易爆物质有甲烷、氢气等可燃性气体以及可燃性粉尘。其他危害:有限空间除了以上三种主要危险有害因素外还存在:淹溺、坍塌、触电、坠落、机械伤害、灼烫、高温等危险有害因素。气体危害辨识:中毒、缺氧窒息、气体燃爆风险14有限空间的安全风险辨识内部存在(产生)有毒有害气体窒息气体耗氧性化学反应易燃易爆气体长期封闭、通风不良作业产生物料挥发或产生有毒有害、易燃易爆气体作业消耗大量氧气或引入单纯性窒息气体产生明火或潜在的点火源外部环境影响产生与有限空间相连或接近的管道内单纯性窒息气体、有毒有害气体、易燃易爆气体扩散、泄漏到有限空间内其他安全风险辨识3《工贸企业有限空间作业安全规定》15《工贸企业有限空间作业安全规定》16前言《工贸企业有限空间作业安全规定》(应急管理部令第13号)于2023年11月6日应急管理部第28次部务会议审议通过,自2024年1月1日起施行。原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2013年5月20日公布的《工贸企业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管理与监督暂行规定》(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另第59号)同时废止。此次修订是依据事故导向性原则进行的,修订后的《规定》原文有31条精简为22条。《工贸企业有限空间作业安全规定》强调作业监护制,必须配备作业监护人有限空间台账、风险告知、物理隔离建立有限空间作业审批体系发包作业统一进行协调管理,实施安全检查防护用品和应急救援装备配备检查专题培训&应急演练高风险的有限空间,实行目录管理1718有限空间,是指封闭或者部分封闭,未被设计为固定工作场所,人员可以进入作业,易造成有毒有害、易燃易爆物质积聚或者氧含量不足的空间。有限空间作业,是指人员进入有限空间实施的作业。有限空间定义有限空间作业基础管理工作有限空间辨识&台账第8条:工贸企业应当对有限空间进行辨识,建立有限空间管理台账,明确有限空间数量、位置以及危险因素等信息,并及时更新。鼓励工贸企业采用信息化、数字化和智能化技术,提升有限空间作业安全风险管控水平。安全责任&管理制度第4条:工贸企业主要负责人是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第一责任人,应当组织制定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管理制度,明确有限空间作业审批人、监护人员、作业人员的职责,以及安全培训、作业审批、防护用品、应急救援装备、操作规程和应急处置等方面的要求。有限空间作业监护制第5条:实行有限空间作业监护制,配备专职或者兼职的监护人员,专门负责监督有限空间作业安全措施的落实。监护人员应当具备相应的安全知识和应急处置能力,能够正确使用防护用品和应急救援装备。19发包管理第8条:工贸企业将有限空间作业依法发包给其他单位实施的,应当与承包单位在合同或者协议中约定各自的安全生产管理职责。工贸企业对其发包的有限空间作业统一协调、管理,并对现场作业进行安全检查,督促承包单位有效落实各项安全措施。安全培训20第9条:工贸企业应当每年至少组织一次有限空间作业专题安全培训,对作业审批人、监护人员、作业人员和应急救援人员培训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知识和技能,并如实记录。未经培训合格不得参与有限空间作业。有限空间作业基础管理工作第11条:工贸企业应当在有限空间出入口等醒目位置设置明显的安全警示标志,并在具备条件的场所设置安全风险告知牌。安全警示和风险告知来源:北京市有限空间作业安全技术规范(DB11/T852—2019)。有限空间作业基础管理工作21防护用品和应急救援装备第13条:工贸企业应当根据有限空间危险因素的特点,配备符合国家标准或者行业标准的气体检测报警仪器、机械通风设备、呼吸防护用品、全身式安全带等防护用品和应急救援装备,并对相关用品、装备进行经常性维护、保养和定期检测,确保能够正常使用。便携式气体检测报警仪呼吸防护用品坠落防护用品其他个体防护用品:安全帽、防护服、防护服、防护手套、防护眼镜、防护鞋安全器具:通风、通讯、照明现场处置方案&演练第10条:工贸企业应当制定有限空间作业现场处置方案,按规定组织演练,并进行演练效果评估。缺氧危险作业安全规程(GB8958-2006)22第5.3.3条:作业人员必须配备并使用空气呼吸器或软管面具等隔离式呼吸保护器具。严禁使用过滤式面具。第5.3.4条:当存在因缺氧而坠落的危险时,作业人员必须使用安全带(绳),并在适当位置可靠地安装必要的安全绳网设备。第5.3.5条:在每次作业前,必须仔细检查呼吸器具和安全带(绳)。发现异常应立即更换,严禁勉强使用。有限空间作业基础管理工作第16条:存在硫化氢、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等中毒和窒息风险、需要重点监督管理的有限空间,实行目录管理。工贸企业有限空间重点监管目录(2023年发布)四、机械行业工艺设备:石灰式干式喷房漆雾收集系统。槽罐:电镀(氧化)槽、酸碱槽、电泳槽、浸漆槽。公辅设备设施:污水收集处理池(井、罐)。五、轻工行业工艺设备设施:发酵池(发酵物储存、周转池)、腌制池、纸浆池(储浆池、废浆池)、皮浆池、转鼓。槽罐:发酵罐(槽)、浸出罐、贮糖罐(糖浆箱)、酸碱罐(槽)、电镀(氧化)槽、酸碱槽、电泳槽、浸漆槽,干酪素的溶解罐、点酸罐、缓存罐,超纯水氮封水箱,加入含硫添加剂的物料罐。公辅设备设施:污水收集处理池(井、罐)。说明:本目录中列出的有限空间,易发生中毒和窒息事故,作为工贸安全监管部门监督检查和企业日常安全管理的重点。本目录未列出的有限空间,企业也应当按规定落实相应的安全风险管控措施。经辨识分析存在硫化氢、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等中毒和窒息风险的其他有限空间,应当纳入重点范围。23有限空间作业基础管理工作作业审批&物理隔离第7条:工贸企业应当根据有限空间作业安全风险大小,明确审批要求。对于存在硫化氢、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等中毒和窒息等风险的有限空间作业,应当由工贸企业主要负责人或者其书面委托的人员进行审批,委托进行审批的,相关责任仍由工贸企业主要负责人承担。未经工贸企业确定的作业审批人批准,不得实施有限空间作业。第12条:工贸企业应当对可能产生有毒物质的有限空间采取上锁、隔离栏、防护网或者其他物理隔离措施,防止人员未经审批进入。监护人员负责在作业前解除物理隔离措施。24有限空间作业现场管理工作25有限空间作业现场管理安全作业条件第14条有限空间作业应当严格遵守“先通风、再检测、后作业”要求。存在爆炸风险的,应当采取消除或者控制措施,相关电气设施设备、照明灯具、应急救援装备等应当符合防爆安全要求。作业前,应当组织对作业人员进行安全交底,监护人员应当对通风、检测和必要的隔断、清除、置换等风险管控措施逐项进行检查,确认防护用品能够正常使用且作业现场配备必要的应急救援装备,确保各项作业条件符合安全要求。有专业救援队伍的工贸企业,应急救援人员应当做好应急救援准备,确保及时有效处置突发情况。“先通风、再检测、后作业”作业人员站在有限空间外上风侧,打开进出口进行自然通风。作业前应在有限空间外上风侧,使用泵吸式气体检测报警仪对有限空间内气体进行检测。有限空间内仍存在未清除的积水、积泥或物料残渣时,应先在有限空间外利用工具进行充分搅动,使有毒有害气体充分释放。作业前应根据有限空间内可能存在的气体种类进行有针对性检测,但应至少检测氧气、可燃气体、硫化氢和一氧化碳。有限空间内气体浓度检测合格后方可作业。经检测,有限空间内气体浓度不合格的,必须对有限空间进行强制通风。再次进行气体检测。检测结果合格后方可作业。气体检测结果合格后,作业人员在进入有限空间前还应根据作业环境选择并佩戴符合要求的个体防护用品与安全防护设备。《特低电压限值》(GB/T3805) 、《爆炸性环境第一部分:设备通用要求》(GB3836.1)安全作业条件氧气含量(体积分数)应在19.5%~23.5%。可燃气体浓度应低于爆炸下限的10%。26有限空间作业现场管理工作安全作业27第十五条监护人员应当全程进行监护,与作业人员保持实时联络,不得离开作业现场或者进入有限空间参与作业。发现异常情况时,监护人员应当立即组织作业人员撤离现场。发生有限空间作业事故后,应当立即按照现场处置方案进行应急处置,组织科学施救。未做好安全措施盲目施救的,监护人员应当予以制止。作业过程中,工贸企业应当安排专人对作业区域持续进行通风和气体浓度检测。作业中断的,作业人员再次进入有限空间作业前,应当重新通风、气体检测合格后方可进入。异常情况:作业人员出现身体不适。安全防护设备或个体防护用品失效。气体检测报警仪报警。监护人员下达撤离命令。其他可能危及安全的情况有限空间作业现场管理工作28人员4.出现异常时立即中断作业,撤离有限空间。主要安全职责审批人员填写有限空间作业审批材料,办理作业审批手续。确认作业人员上岗资格、身体状况符合要求。掌控作业现场情况,作业环境和安全防护措施符合要求后许可作业监护人员对作业人员进行安全交底。在作业前,监护人员负责解除有限空间物理隔离措施,对通风、检测等各项风险管控措施进行检查,并确认防护用品能够正常使用且作业现场配备必要的应急救援装备。全程进行监护,与作业人员保持实时联络。不得离开作业现场或者进入有限空间参与作业。发现异常情况时,立即组织作业人员撤离现场,制止未做好安全措施盲目施救。警告并劝离未经许可试图进入有限空间作业区域的人员。作业完毕,清点作业人数作业人员接受安全交底。遵守安全操作规程,正确使用有限空间作业安全防护设备与个体防护用品。接受现场安全监督,配合监护人员的指令,作业过程中与监护人员保持实施联络。有限空间作业涉及人员的安全职责一是落实安全责任。企业主要负责人是第一责任人,应当结合企业实际制定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管理制度,确保作业审批人、监护人员、作业人员能够各负其责。要配备专职或者兼职的监护人员,并能够正确使用气体检测、机械通风、呼吸防护、应急救援等用品装备。二是加强基础管理。企业应当每年至少组织一次有限空间作业专题安全培训,对作业审批人、监护人员、作业人员和应急救援人员培训有限空间作业知识和技能。企业应当制定现场处置方案,每半年至少组织一次演练,确保一旦有人遇险,能够及时有效处置,伤亡不再继续扩大。发包给其他单位实施的,工贸企业要进行统一协调、管理,对现场作业进行安全检查,督促各项安全措施落实到位。三是做好现场管理。严格实施作业审批制度,未经审批人批准,不得实施有限空间作业。作业前,应当组织对作业人员进行安全交底,严格按照“先通风、再检测、后作业”程序开展作业,监护人员应当对通风、检测和必要的风险管控措施逐项进行检查。发生有限空间作业事故后,应当立即按照现场处置方案进行应急处置,组织科学施救。参与应急救援的人员未做好安全措施盲目施救的,监护人员应当及时予以制止。29落实重点4有限空间重大事故隐患判定标准30新版《工贸企业重大事故隐患判定标准》31第十三条 存在硫化氢、一氧化碳等中毒风险的有限空间作业的工贸企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判定为重大事故隐患:(一)未对有限空间进行辨识、建立安全管理台账,并且未设置明显的安全警示标志的;(二)未落实有限空间作业审批,或者未执行“先通风、再检测、后作业”要求,或者作业现场未设置监护人员的。第十四条 本标准所列情形中直接关系生产安全的监控、报警、防护等设施、设备、装置,应当保证正常运行、使用,失效或者无效均判定为重大事故隐患。新版《工贸企业重大事故隐患判定标准》32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2021年修订)第四十一条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建立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制度,按照安全风险分级采取相应的管控措施。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建立健全并落实生产安全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制度,采取技术、管理措施,及时发现并消除事故隐患。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情况应当如实记录,并通过职工大会或者职工代表大会、信息公示栏等方式向从业人员通报。其中,重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情况应当及时向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和职工大会或者职工代表大会报告。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应当将重大事故隐患纳入相关信息系统,建立健全重大事故隐患治理督办制度,督促生产经营单位消除重大事故隐患。第四十六条第二款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在检查中发现重大事故隐患,依照前款规定向本单位有关负责人报告,有关负责人不及时处理的,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可以向主管的负有安全生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