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灾事故现场处置预案_第1页
火灾事故现场处置预案_第2页
火灾事故现场处置预案_第3页
火灾事故现场处置预案_第4页
火灾事故现场处置预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火灾现场处置预案TOC\o"1-2"\h\u2628第一章现场评估与报警 4185961.1现场评估 4267481.1.1评估目的 4152231.1.2评估内容 483691.1.3评估方法 4136841.1.4报警原则 4197251.1.5报警步骤 523303第二章紧急疏散与救援 5285311.1.6疏散原则 52741.1.7具体疏散路线 54451.1.8疏散指示 5144871.1.9救援设备 674681.1.10救援设施布局 6309611.1.11救援操作 667301.1.12应急照明与通信 625781第三章灭火设施与操作 6216961.1.13灭火器类型及适用范围 6180911.1.14灭火器操作步骤 6232791.1.15注意事项 739731.1.16消防栓类型及适用范围 7203061.1.17消防栓操作步骤 787531.1.18注意事项 712785第四章现场隔离 7276561.1.19划分原则 7149591.1.20区域划分 8284531.1.21隔离设施设置 8285331.1.22隔离措施实施 822686第五章应急通信与协调 9201041.1.23通信设备配备 9188201.1.24通信设备使用要求 9121801.1.25消防部门 9288741.1.26应急管理部门 9106621.1.27公安部门 9178001.1.28卫生健康部门 10109291.1.29环保部门 1027702第六章调查与分析 10169851.1.30现场勘查 10263171.1.31原因分析 10245861.1.32人员伤亡及财产损失 10284071.1.33环境及社会影响 1117771.1.34警示及整改措施 1147861.1.35教训及建议 1120110第七章现场清理与恢复 11120491.1.36现场评估 11319851.1火灾扑灭后,由现场指挥人员组织专业评估团队,对火灾现场进行全面的评估,确认无复燃风险。 115141.2评估内容包括:建筑结构安全、电气设备状况、有毒有害物质残留、环境污染程度等。 11122711.2.1现场清理 1149262.1根据评估结果,制定现场清理方案,明确清理范围、方法、时间及人员分工。 11298892.2清理工作遵循以下顺序: 11301642.2.1清除废墟、建筑垃圾,保证现场通道畅通; 11271272.2.2对建筑结构进行安全加固,保证施工安全; 11120112.2.3检查电气设备,对损坏设备进行拆除、更换; 1196352.2.4清除有毒有害物质,对污染区域进行消毒、清洗; 11132312.2.5收集、整理火灾相关资料,为调查提供依据。 12107833.1现场清理过程中,要设立专门的监督人员,对清理工作进行实时监督,保证清理质量。 12162603.2监督人员负责对清理进度、质量、安全等方面进行把控,发觉问题及时整改。 12178963.2.1设备检查与维修 1233141.1对火灾中损坏的设备进行详细检查,确定修复方案。 12244141.2对可修复的设备进行维修,保证设备正常运行。 1238251.2.1人员培训与调整 12295402.1对涉及人员进行心理疏导,保证其恢复正常工作状态。 12300672.2对全体员工进行安全生产培训,提高员工安全意识。 1215992.3根据实际情况,调整人员岗位,保证生产秩序的正常运行。 12244172.3.1生产流程优化 12313.1分析火灾原因,对生产流程进行优化,消除安全隐患。 12280073.2重新制定生产计划,保证生产任务按时完成。 12315423.2.1安全监控系统完善 12174784.1对火灾中暴露出的安全监控系统不足之处进行改进,提高安全监控水平。 12305414.2定期对安全监控系统进行检查、维护,保证系统正常运行。 12170264.2.1应急预案修订 12182285.1根据火灾经验,对应急预案进行修订,完善应急响应措施。 1232325.2组织开展应急预案演练,提高应急预案的实用性。 1228289第八章应急预案修订与培训 12277435.2.1修订原则 1267771.1修订预案应遵循科学性、实用性、前瞻性和可操作性的原则,保证预案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1288311.2预案修订应充分考虑火灾的发展趋势、特点以及处置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 13304931.2.1修订内容 1320812.1对预案中的人员职责、组织架构、应急响应流程、资源配置、通信联络、安全防护等方面进行全面审查和修订。 13270502.2根据实际情况,调整预案中的应急响应级别、预警等级、处置措施等。 139632.3结合新技术、新设备、新方法的应用,优化预案中的应急处置手段。 13174212.3.1修订流程 13141713.1收集和分析火灾案例,总结经验教训,为预案修订提供依据。 13248673.2成立预案修订小组,明确修订任务、分工和时间节点。 13143753.3召开修订会议,对预案进行讨论、修改和完善。 13224533.4将修订后的预案提交相关部门审批。 13261573.5审批通过后,发布新预案并组织宣贯。 1388463.5.1培训目标 13267501.1提高应急队伍的火灾应急处置能力。 13200071.2保证各级管理人员和员工熟悉应急预案,明确各自职责。 13155361.3提升全体员工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131801.3.1培训对象 13315482.1应急队伍成员。 1360422.2各级管理人员。 13162762.3全体员工。 13116682.3.1培训内容 13230953.1火灾应急预案的制定与修订。 13141043.2应急预案的宣贯与落实。 13256083.3火灾的预防、预警、应急响应、应急处置和恢复重建等环节的操作流程。 1337623.4火灾应急处置所需的技能培训,如灭火器材的使用、疏散逃生、自救互救等。 13178393.4.1培训方式 14229024.1理论培训:通过讲座、视频、资料等形式,对应急预案、应急处置流程等进行系统讲解。 1468744.2实践培训:组织应急演练,模拟火灾现场,提高应急队伍的实战能力。 14111864.3互动培训:开展问答、讨论等互动环节,增强员工对应急预案的理解和掌握。 14226684.3.1培训时间 14226655.1每年至少组织一次全面培训。 1458565.2对新入职员工进行岗前培训。 14274295.3对应急队伍成员进行定期培训。 1486805.3.1培训效果评估 14324076.1对培训效果进行评估,保证培训内容、方式和效果达到预期目标。 14211426.2对培训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和改进,不断提高培训质量。 144515第九章安全生产责任制 14306696.2.1组织领导责任 1476926.2.2部门职责 1464086.2.3岗位责任 14141066.2.4考核 15264326.2.5奖惩 1520846第十章信息发布与舆论引导 1556196.2.6初步信息收集与确认 1598296.2.7信息发布准备 15259826.2.8信息发布实施 16306116.2.9信息发布渠道 16125836.2.10舆论引导原则 16233296.2.11舆论引导措施 1698616.2.12舆论引导策略实施 16第一章现场评估与报警1.1现场评估1.1.1评估目的现场评估旨在迅速、准确地对火灾现场的危险性、火势发展情况、周边环境、人员伤亡及财产损失等关键信息进行了解,为后续的火灾处置提供决策依据。1.1.2评估内容(1)火势情况:评估火势大小、蔓延方向、燃烧物质种类及燃烧速度等,以便确定火灾等级和扑救策略。(2)人员伤亡:了解现场是否有人员伤亡,及时进行救援和救治。(3)周边环境:评估火灾现场周边建筑、设施的安全状况,以及可能受到火灾影响的区域。(4)交通状况:评估火灾现场周边道路交通状况,为救援力量调度提供参考。(5)消防设施:了解现场消防设施情况,评估其可用性和有效性。(6)其他相关信息:如气象条件、风向、周边单位及居民情况等。1.1.3评估方法(1)现场观察:通过现场观察,了解火势、人员伤亡、周边环境等情况。(2)询问了解:向现场知情人员了解火灾发生原因、火势发展过程等相关信息。(3)沟通协调:与消防、医疗、交通等相关部门沟通,获取相关信息。第二节报警程序1.1.4报警原则(1)及时性:在发觉火灾后,应立即进行报警,以便及时启动救援程序。(2)准确性:报警时应准确描述火灾的地点、火势、人员伤亡等情况,为救援部门提供准确信息。(3)连续性:在报警过程中,应保持与救援部门的沟通,及时更新现场情况。1.1.5报警步骤(1)确认火灾:在发觉火情后,首先确认是否为火灾,避免误报。(2)报警方式:选择合适的报警方式,如拨打火警电话119、向附近消防站报警等。(3)报警内容:报警时,应详细描述火灾的地点、火势、人员伤亡等情况,并告知报警人姓名和联系方式。(4)报警后续:在报警后,应保持通讯畅通,随时更新现场情况,并协助救援部门开展救援工作。(5)备用报警:在报警过程中,如遇到通讯障碍,应立即采取备用报警方式,如寻求他人帮助、使用手机等。第二章紧急疏散与救援第一节疏散路线1.1.6疏散原则为保证火灾现场人员的安全,疏散路线的设置应遵循以下原则:(1)保证疏散路线畅通,无障碍物。(2)保证疏散路线远离火源和烟雾区域。(3)保证疏散路线有明显标识,易于识别。(4)保证疏散路线与安全出口、消防通道相连。1.1.7具体疏散路线(1)根据建筑物的布局,划分多个疏散区域,明确各区域疏散路线。(2)设置主疏散路线和备用疏散路线,以应对不同火灾情况。(3)保证各楼层疏散路线相互连通,形成疏散网络。(4)对于特殊区域(如地下室、电梯井等),设置专用疏散路线。1.1.8疏散指示(1)在疏散路线沿途设置明显的疏散指示标志,包括疏散方向、距离、安全出口等。(2)利用应急照明和声光报警设备,引导人员快速、有序地疏散。第二节救援设施1.1.9救援设备(1)消防器材:包括灭火器、消防水枪、消防水带、防烟面具等。(2)救生设备:包括救生绳、救生梯、救生垫、救生衣等。(3)医疗救护设备:包括急救包、担架、氧气瓶等。1.1.10救援设施布局(1)救援设施应合理布局,保证火灾发生时能够迅速投入使用。(2)救援设施应设置在易于寻找、易于操作的位置。(3)救援设施应定期检查、维护,保证设备完好、功能正常。1.1.11救援操作(1)救援人员应熟练掌握救援设备的使用方法,提高救援效率。(2)救援人员应遵循救援操作规程,保证救援安全、有序进行。(3)救援人员应加强与消防、医疗等部门的协作,共同完成救援任务。1.1.12应急照明与通信(1)在火灾现场设置应急照明设备,保证疏散和救援过程中的照明需求。(2)建立应急通信系统,保证救援人员之间的信息沟通畅通。(3)定期检查应急照明和通信设备,保证设备正常运行。,第三章灭火设施与操作第一节灭火器使用1.1.13灭火器类型及适用范围(1)干粉灭火器:适用于扑灭一般固体物质火灾、液体火灾和气体火灾。(2)二氧化碳灭火器:适用于扑灭电气火灾、液体火灾和气体火灾。(3)泡沫灭火器:适用于扑灭一般固体物质火灾和液体火灾。(4)卤代烷灭火器:适用于扑灭电气火灾、液体火灾和气体火灾。1.1.14灭火器操作步骤(1)提取灭火器,拔掉保险销。(2)用力按下灭火器把手,使干粉、二氧化碳、泡沫或卤代烷喷出。(3)对准火源根部,左右摆动喷射,直至火源完全扑灭。(4)使用过程中,保持灭火器正立,避免喷射中断。1.1.15注意事项(1)使用前应检查灭火器压力指示器,保证压力正常。(2)使用过程中,避免直接喷射火源附近的易燃物品。(3)使用后,及时更换灭火器,并做好记录。(4)保证灭火器放置在易于取用、明显位置。第二节消防栓操作1.1.16消防栓类型及适用范围(1)室内消防栓:适用于室内火灾扑救。(2)室外消防栓:适用于室外火灾扑救。1.1.17消防栓操作步骤(1)打开消防栓箱门,取出消防水枪和水带。(2)将水带与消防栓连接,打开消防栓阀门。(3)拉开水带,将水枪对准火源根部,喷射水流。(4)控制水流方向,左右摆动喷射,直至火源完全扑灭。1.1.18注意事项(1)使用前应检查消防栓是否完好,阀门是否灵活。(2)使用过程中,避免直接喷射火源附近的易燃物品。(3)使用后,及时关闭消防栓阀门,整理水带和水枪。(4)保证消防栓箱门关闭,避免损坏和丢失设备。(5)定期对消防栓进行检查和维护,保证设备正常运行。第四章现场隔离第一节隔离区域划分1.1.19划分原则(1)根据火灾现场的具体情况,遵循安全、科学、有序的原则,合理划分隔离区域。(2)隔离区域应包括火灾发生地点、周边建筑、易燃易爆物品存放区、人员密集区等。(3)考虑到风向、火势蔓延方向等因素,保证隔离区域能够有效控制火势蔓延和有毒气体扩散。1.1.20区域划分(1)核心隔离区:火灾发生地点及其周边10米范围内,禁止一切人员进入。(2)紧急隔离区:核心隔离区外围50米范围内,限制人员进入,只允许救援人员及相关部门工作人员进入。(3)安全观察区:紧急隔离区外围100米范围内,设立为安全观察区,人员可在此区域活动,但需保持距离,避免火势蔓延。(4)疏散区域:根据火势和人员分布情况,合理划分疏散区域,保证人员安全有序疏散。第二节隔离措施实施1.1.21隔离设施设置(1)设置隔离带:在隔离区域边界设置隔离带,采用警戒线、隔离网等设施,明确隔离区域界限。(2)设置警示标志:在隔离区域显眼位置设置警示标志,提醒人员注意安全,避免误入隔离区域。(3)实施交通管制:对进入隔离区域的交通道路实施管制,禁止无关车辆和人员进入。1.1.22隔离措施实施(1)紧急疏散:启动紧急疏散预案,组织人员迅速撤离火灾现场,保证人员安全。(2)人员管控:对进入隔离区域的人员进行严格登记和管控,保证人员安全。(3)火源控制:切断火灾现场周边的电源、气源等火源,防止火势蔓延。(4)环境监测:对隔离区域进行环境监测,实时掌握火势、有毒气体等变化情况,为救援决策提供依据。(5)救援力量调度:根据火势和人员分布情况,合理调度救援力量,保证救援工作有序进行。(6)信息发布:及时向公众发布火灾相关信息,保障公众知情权,稳定社会秩序。第五章应急通信与协调第一节通信设备使用1.1.23通信设备配备为保证火灾现场应急通信的顺畅,现场应急指挥部应根据实际情况,配备以下通信设备:(1)甚高频无线对讲机:用于现场应急指挥部与消防、救援队伍之间的通信。(2)集群调度电话:用于现场应急指挥部与各相关单位之间的通信。(3)短波无线电台:用于现场应急指挥部与外部救援力量的通信。(4)卫星电话:用于现场应急指挥部与上级部门及外部救援力量的通信。(5)光纤通信设备:用于现场应急指挥部与周边单位的信息传输。1.1.24通信设备使用要求(1)通信设备操作人员应具备相关专业知识和技能,保证设备正常运行。(2)通信设备使用前,应进行调试,保证通信质量。(3)通信设备使用过程中,应保持频道畅通,避免干扰。(4)通信设备使用完毕后,应及时归还,并做好设备维护保养。第二节协调部门1.1.25消防部门(1)负责火灾现场灭火救援工作的组织与指挥。(2)负责与现场应急指挥部、其他相关部门的沟通协调。(3)负责火灾调查、原因分析及责任追究。1.1.26应急管理部门(1)负责火灾现场应急指挥部日常工作。(2)负责协调各相关部门,保证火灾救援工作的顺利进行。(3)负责火灾善后处理及信息发布。1.1.27公安部门(1)负责现场秩序维护,保证救援工作顺利进行。(2)负责火灾现场周边交通管制,保障救援车辆快速通行。(3)负责火灾现场安全警戒,防止无关人员进入。1.1.28卫生健康部门(1)负责火灾现场伤员救治及卫生防疫工作。(2)负责协调医疗资源,保证伤员得到及时救治。(3)负责火灾现场卫生清理及消毒工作。1.1.29环保部门(1)负责火灾现场环境监测,评估火灾对环境的影响。(2)负责协调相关部门,采取有效措施减轻火灾对环境的影响。(3)负责火灾现场环保设施的恢复与修复。第六章调查与分析第一节原因调查1.1.30现场勘查发生后,应立即组织专业人员进行现场勘查,全面收集火灾现场的相关证据,包括火灾发生地点、燃烧物质、火灾蔓延路径、火灾现场损坏情况等。现场勘查应遵循以下原则:(1)保证现场安全:在进入火灾现场前,必须确认现场已无明火,消除潜在安全隐患。(2)保持现场原貌:在勘查过程中,应尽量保持现场原貌,避免破坏现场证据。(3)全面收集证据:对火灾现场进行全面、细致的勘查,收集与原因有关的各类证据。1.1.31原因分析(1)直接原因:根据现场勘查结果,分析火灾的直接原因,如电线短路、火源失控、易燃物品泄漏等。(2)间接原因:分析导致火灾的间接原因,如安全意识不足、安全措施不到位、应急预案不完善等。(3)责任人:根据原因分析,确定责任人,并对其责任进行界定。第二节影响分析1.1.32人员伤亡及财产损失(1)人员伤亡:统计火灾中的人员伤亡情况,包括死亡、重伤、轻伤等。(2)财产损失:评估火灾造成的财产损失,包括建筑、设备、原材料等。1.1.33环境及社会影响(1)环境影响:分析火灾对周边环境的影响,如大气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等。(2)社会影响:评估火灾对社会的影响,如交通拥堵、居民生活受影响、企业生产停滞等。1.1.34警示及整改措施(1)警示:针对火灾,提出针对性的警示,提醒相关部门和单位加强安全管理。(2)整改措施:根据原因分析,制定整改措施,包括加强安全培训、完善应急预案、提高安全意识等。1.1.35教训及建议(1)教训:总结火灾教训,提高相关人员的安全意识。(2)建议措施:针对原因和影响,提出改进建议,为防范类似提供参考。第七章现场清理与恢复第一节清理流程1.1.36现场评估1.1火灾扑灭后,由现场指挥人员组织专业评估团队,对火灾现场进行全面的评估,确认无复燃风险。1.2评估内容包括:建筑结构安全、电气设备状况、有毒有害物质残留、环境污染程度等。1.2.1现场清理2.1根据评估结果,制定现场清理方案,明确清理范围、方法、时间及人员分工。2.2清理工作遵循以下顺序:2.2.1清除废墟、建筑垃圾,保证现场通道畅通;2.2.2对建筑结构进行安全加固,保证施工安全;2.2.3检查电气设备,对损坏设备进行拆除、更换;2.2.4清除有毒有害物质,对污染区域进行消毒、清洗;2.2.5收集、整理火灾相关资料,为调查提供依据。三、现场清理监督3.1现场清理过程中,要设立专门的监督人员,对清理工作进行实时监督,保证清理质量。3.2监督人员负责对清理进度、质量、安全等方面进行把控,发觉问题及时整改。第二节恢复生产3.2.1设备检查与维修1.1对火灾中损坏的设备进行详细检查,确定修复方案。1.2对可修复的设备进行维修,保证设备正常运行。1.2.1人员培训与调整2.1对涉及人员进行心理疏导,保证其恢复正常工作状态。2.2对全体员工进行安全生产培训,提高员工安全意识。2.3根据实际情况,调整人员岗位,保证生产秩序的正常运行。2.3.1生产流程优化3.1分析火灾原因,对生产流程进行优化,消除安全隐患。3.2重新制定生产计划,保证生产任务按时完成。3.2.1安全监控系统完善4.1对火灾中暴露出的安全监控系统不足之处进行改进,提高安全监控水平。4.2定期对安全监控系统进行检查、维护,保证系统正常运行。4.2.1应急预案修订5.1根据火灾经验,对应急预案进行修订,完善应急响应措施。5.2组织开展应急预案演练,提高应急预案的实用性。第八章应急预案修订与培训第一节修订流程5.2.1修订原则1.1修订预案应遵循科学性、实用性、前瞻性和可操作性的原则,保证预案的针对性和有效性。1.2预案修订应充分考虑火灾的发展趋势、特点以及处置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1.2.1修订内容2.1对预案中的人员职责、组织架构、应急响应流程、资源配置、通信联络、安全防护等方面进行全面审查和修订。2.2根据实际情况,调整预案中的应急响应级别、预警等级、处置措施等。2.3结合新技术、新设备、新方法的应用,优化预案中的应急处置手段。2.3.1修订流程3.1收集和分析火灾案例,总结经验教训,为预案修订提供依据。3.2成立预案修订小组,明确修订任务、分工和时间节点。3.3召开修订会议,对预案进行讨论、修改和完善。3.4将修订后的预案提交相关部门审批。3.5审批通过后,发布新预案并组织宣贯。第二节培训计划3.5.1培训目标1.1提高应急队伍的火灾应急处置能力。1.2保证各级管理人员和员工熟悉应急预案,明确各自职责。1.3提升全体员工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1.3.1培训对象2.1应急队伍成员。2.2各级管理人员。2.3全体员工。2.3.1培训内容3.1火灾应急预案的制定与修订。3.2应急预案的宣贯与落实。3.3火灾的预防、预警、应急响应、应急处置和恢复重建等环节的操作流程。3.4火灾应急处置所需的技能培训,如灭火器材的使用、疏散逃生、自救互救等。3.4.1培训方式4.1理论培训:通过讲座、视频、资料等形式,对应急预案、应急处置流程等进行系统讲解。4.2实践培训:组织应急演练,模拟火灾现场,提高应急队伍的实战能力。4.3互动培训:开展问答、讨论等互动环节,增强员工对应急预案的理解和掌握。4.3.1培训时间5.1每年至少组织一次全面培训。5.2对新入职员工进行岗前培训。5.3对应急队伍成员进行定期培训。5.3.1培训效果评估6.1对培训效果进行评估,保证培训内容、方式和效果达到预期目标。6.2对培训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和改进,不断提高培训质量。第九章安全生产责任制第一节责任划分6.2.1组织领导责任(1)单位主要负责人是安全生产第一责任人,对单位的安全生产负全面领导责任。(2)分管安全生产的负责人协助主要负责人,负责组织、协调、监督本单位的安全生产工作。6.2.2部门职责(1)安全生产管理部门负责组织制定安全生产规章制度、操作规程和安全措施,并对执行情况进行监督、检查。(2)人力资源部门负责组织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保证从业人员具备必要的安全生产知识。(3)技术部门负责对生产工艺、设备设施进行安全评估,保证生产安全。(4)财务部门负责安全生产费用的保障和合理使用。(5)其他部门按照各自职责,共同做好安全生产工作。6.2.3岗位责任(1)各岗位从业人员应严格遵守安全生产规章制度、操作规程,对自己岗位的安全生产负责。(2)岗位负责人对所属岗位的安全生产负直接责任,应保证本岗位从业人员遵守安全生产规定。(3)班组长对班组内的安全生产负管理责任,应组织、协调、监督班组内从业人员的安全生产行为。第二节考核与奖惩6.2.4考核(1)安全生产管理部门应定期对各部门、各岗位的安全生产情况进行考核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