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农村振兴实施方案_第1页
三农村振兴实施方案_第2页
三农村振兴实施方案_第3页
三农村振兴实施方案_第4页
三农村振兴实施方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三农村振兴实施方案TOC\o"1-2"\h\u15147第1章总论 5129431.1背景与意义 5182461.2指导思想与基本原则 5210351.3目标与任务 626963第2章农村产业振兴 68972.1农业产业结构优化 6164962.1.1优化作物结构和品种布局。结合各地资源禀赋,发展高产、优质、高效的农作物,提高农产品市场竞争力。 7102182.1.2调整农业生产布局。按照产能、资源和市场需求,优化农业生产区域布局,推动农业向优势产区集中。 752732.1.3发展特色农业。充分利用各地资源优势,发展特色农产品,提高农业附加值。 7111132.1.4推进农业标准化生产。建立健全农业标准化体系,提高农产品质量,降低生产成本。 7158282.1.5提高农业科技创新能力。加大农业科研投入,推动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提高农业技术水平。 7311562.2农村产业融合发展 7178222.2.1延伸农业产业链。发展农产品加工、储藏、物流等产业,提高农产品附加值。 762532.2.2拓展农业功能。发展休闲农业、体验农业、创意农业等新型业态,提高农业综合效益。 773682.2.3促进农村产业协同发展。加强农业与服务业、制造业等产业的深度融合,实现产业协同发展。 7307352.2.4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农村交通、通信、能源等基础设施水平,为产业融合发展提供支撑。 7207722.2.5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鼓励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新型经营主体发展,提高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 7228792.3农村产业扶贫 7188632.3.1发挥产业扶贫资金作用。合理分配和使用产业扶贫资金,保证资金精准投向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 7213532.3.2培育贫困地区特色产业。结合贫困地区资源优势,发展特色产业,提高贫困地区自我发展能力。 713222.3.3加强贫困地区基础设施建设。提高贫困地区基础设施水平,为产业发展创造良好条件。 898022.3.4推进贫困地区就业培训。提高贫困人口就业技能,助力贫困人口稳定就业。 8302592.3.5落实扶贫政策。严格执行扶贫政策,保证政策惠及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助力脱贫攻坚。 810577第3章农村人才培育 8126323.1农村教育改革与发展 8223463.1.1完善农村教育基础设施 812303.1.2优化农村教育体系 8209673.1.3提高农村教育质量 837423.1.4深化农村教育改革 8157773.2农村人才培训与引进 8198553.2.1加强农村实用人才培训 885933.2.2建立健全农村人才培训体系 9189693.2.3引导城市人才向农村流动 948723.2.4加强农村人才激励机制 982193.3农村青年创业支持 9294243.3.1加强农村青年创业培训 9141343.3.2提供农村青年创业资金支持 9295073.3.3优化农村青年创业环境 999703.3.4搭建农村青年创业平台 93347第4章农村基础设施改善 9279294.1农村交通设施建设 951124.1.1完善农村路网规划 940834.1.2加强农村道路建设 9148264.1.3优化农村公共交通服务 10213124.2农村水利设施建设 10119694.2.1农田水利设施建设 1077154.2.2农村饮用水安全 1084454.2.3防洪减灾体系建设 10249314.3农村信息基础设施完善 10208644.3.1农村通信网络覆盖 1022184.3.2农村信息化应用推广 10149414.3.3农村电子商务发展 1057914.3.4农村信息服务体系建设 102291第5章农村生态环境治理 10192305.1农村生活垃圾处理 10281235.1.1建立健全农村生活垃圾收集与转运体系 10276045.1.2推广农村生活垃圾处理技术 1065365.2农村生活污水处理 11192045.2.1完善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 11129215.2.2强化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监管 11177405.3生态农业发展 11149625.3.1推广生态农业技术 11303565.3.2构建生态农业产业链 11169265.3.3加强生态农业政策支持 1110141第6章农村公共服务体系建设 1117886.1农村医疗卫生服务 11165736.1.1完善农村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加大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建设力度,提升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服务能力,保证农村居民享有便捷、高效的医疗卫生服务。 11137106.1.2加强农村医疗卫生人才队伍建设。通过培训、引进等方式,提高农村医疗卫生人员的业务水平和服务能力,保证农村居民就医需求得到满足。 12132646.1.3推进农村医疗卫生信息化建设。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实现农村医疗卫生信息的共享,提高医疗卫生服务的质量和效率。 1266856.1.4加强农村公共卫生服务。做好预防接种、慢性病防治、妇幼保健等公共卫生工作,提高农村居民健康水平。 1277856.2农村养老服务 1273206.2.1建立健全农村养老服务体系。发展居家养老、社区养老和机构养老等多种形式的养老服务,满足农村老年人的养老需求。 12119706.2.2加强农村养老服务设施建设。合理布局养老机构,提高养老服务质量,保证农村老年人安享晚年。 1221256.2.3提升农村养老服务人才素质。加强养老服务人员的培训和管理,提高养老服务水平和质量。 12268826.2.4扶持农村养老产业发展。鼓励社会资本投入农村养老产业,提供多样化、个性化的养老服务,促进农村养老产业繁荣发展。 12262586.3农村文化体育服务 1260916.3.1加强农村文化体育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农村文化体育设施,为农村居民提供良好的文化体育活动场所。 12111606.3.2丰富农村文化体育活动。开展形式多样的文化体育活动,提高农村居民的文化素养和身体素质。 12189976.3.3加强农村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挖掘、传承和弘扬农村优秀传统文化,促进农村文化繁荣发展。 12120346.3.4提高农村文化体育服务水平。通过购买服务等方式,引入专业文化体育团队,为农村居民提供高质量的文化体育服务。 1247666.3.5推动农村文化体育产业发展。发挥农村文化资源优势,培育特色文化产业,促进农村文化体育产业与旅游业等产业融合发展。 1230193第7章农村基层组织建设 1253667.1农村组织建设 13170547.1.1完善组织架构 13103527.1.2提升员素质 13158167.1.3发挥员作用 13122287.2农村民主管理制度 13287917.2.1完善民主决策机制 1393097.2.2加强民主监督 13145597.2.3推进村务公开 13297427.3农村社区治理创新 13316017.3.1构建共建共治共享格局 1338477.3.2推广社区服务模式 1364897.3.3加强农村社区文化建设 14101347.3.4创新农村社区治理手段 1416374第8章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完善 1434568.1农村社会保险 142768.1.1建立健全农村养老保险制度 14289818.1.2完善农村医疗保险制度 14250678.2农村社会救助 14100908.2.1加强农村最低生活保障 14161848.2.2健全农村特困人员救助供养制度 14290238.3农村社会福利 1458598.3.1发展农村教育福利事业 14144288.3.2加强农村养老服务体系建设 1530888.3.3提升农村残疾人福利水平 15240728.3.4推进农村文化福利事业发展 1524723第9章农村金融创新与服务 1542329.1农村金融产品与服务创新 15141059.1.1推广农村产业链金融模式 15185689.1.2发展农村电商金融 15193359.1.3创新农村保险产品 1522039.2农村信用体系建设 15315779.2.1建立健全农村信用信息系统 15288279.2.2推广农村信用评价体系 1515559.2.3加强农村信用环境建设 1633019.3农村金融风险防范 16281469.3.1完善农村金融监管制度 16186049.3.2建立农村金融风险预警机制 16254839.3.3加强农村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 16255309.3.4推动农村金融风险分担机制 1615095第10章政策措施与保障 16392310.1政策支持与优惠 16811810.1.1完善政策体系。根据农村振兴战略要求,修订完善相关政策,形成有利于农村振兴的政策体系,包括财税、金融、土地、人才等方面的支持政策。 161308010.1.2财政支持。加大财政投入,支持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公共服务、产业发展等方面,保证资金落实到位,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16934210.1.3税收优惠。对农村产业项目给予税收减免,鼓励企业和社会资本投资农村,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16873210.1.4金融支持。推动金融机构加大对农村的信贷支持力度,优化金融服务,创新金融产品,降低融资成本,为农村振兴提供资金保障。 163033710.1.5土地政策。合理调整土地政策,保障农村产业发展用地需求,提高土地资源配置效率。 16244110.1.6人才政策。实施人才强农战略,加大人才引进和培养力度,鼓励优秀人才到农村创业、就业,为农村振兴提供人才保障。 173071110.2组织实施与监管 172804210.2.1加强组织领导。建立健全农村振兴领导机构,明确责任分工,加强统筹协调,保证政策措施落实到位。 172558510.2.2制定实施方案。各级要结合实际,制定具体的农村振兴实施方案,明确目标、任务、措施和进度安排。 172823510.2.3加强监督考核。建立健全农村振兴考核评价体系,对政策措施落实情况开展定期检查和评估,保证各项工作有序推进。 172809210.2.4创新管理模式。鼓励各地摸索符合实际的农村振兴管理模式,提高政策实施效率。 17777110.2.5强化部门协同。加强各部门之间的沟通协调,形成工作合力,保证政策措施落到实处。 17828310.3预期成果与评估考核 171553510.3.1预期成果。通过实施农村振兴战略,预期实现以下成果:农村基础设施明显改善,公共服务水平显著提高,产业发展取得重大突破,农民收入持续增长,农村生态环境明显好转,乡村治理体系更加完善。 17996110.3.2评估考核。以农村振兴战略目标为导向,建立完善评估考核机制,对政策措施实施效果进行科学评估,及时发觉问题,推动整改落实。 173073410.3.3结果运用。将评估考核结果作为政策调整和资源配置的重要依据,对工作成效显著的地区和部门给予表扬和奖励,对工作不力的进行问责。 17第1章总论1.1背景与意义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农村地区面临着诸多问题和挑战,如农业生产效率低下、农民收入增长缓慢、农村基础设施落后等。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实现农村全面振兴,国家提出了农村振兴战略。农村振兴实施方案旨在贯彻落实这一战略,通过深化改革、创新发展,推动农村经济、社会、文化、生态等领域全面振兴,提高农村居民生活水平,促进城乡融合发展。1.2指导思想与基本原则(1)指导思想农村振兴实施方案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的十九大精神,坚持新发展理念,落实高质量发展的要求,以农村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发挥农村资源优势,推动农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等领域全面振兴,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奠定坚实基础。(2)基本原则①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把农村振兴作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大战略任务,强化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地位,加大政策支持力度,优化资源配置。②坚持农民主体地位。充分尊重农民意愿,发挥农民主体作用,保障农民合法权益,调动农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③坚持绿色发展。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推动农业绿色发展,保护农村生态环境,提高农村可持续发展能力。④坚持融合发展。推动农村产业深度融合,加强城乡互动,促进农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等领域协同发展。⑤坚持因地制宜。根据各地实际情况,分类指导、分区施策,发挥比较优势,突出特色发展。1.3目标与任务(1)目标农村振兴实施方案的总体目标是:到2022年,农村振兴取得重要进展,制度框架和政策体系基本形成;到2035年,农村振兴取得决定性成就,农业农村现代化基本实现;到2050年,农村全面振兴,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全面实现。(2)任务①推进农业现代化。提高农业生产效率,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发展绿色农业,提升农业竞争力。②改善农村基础设施。加强农村道路、水利、能源、通信等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农村公共服务水平。③促进农民增收。拓宽农民就业渠道,提高农民收入水平,缩小城乡收入差距。④加强农村生态文明建设。保护农村生态环境,推进农村生活垃圾和污水治理,提高农村生态环境质量。⑤深化农村改革。完善农村土地制度、金融制度、集体产权制度等,激发农村发展活力。⑥培育乡村人才。加强农村人才队伍建设,提高农民素质,培养新型职业农民。⑦传承发展农村文化。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提升农村文明程度。通过以上措施,全面推动农村振兴,为实现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目标奠定坚实基础。第2章农村产业振兴2.1农业产业结构优化农业产业结构优化是实现农村振兴的关键环节。为提高农业综合效益和竞争力,应采取以下措施:2.1.1优化作物结构和品种布局。结合各地资源禀赋,发展高产、优质、高效的农作物,提高农产品市场竞争力。2.1.2调整农业生产布局。按照产能、资源和市场需求,优化农业生产区域布局,推动农业向优势产区集中。2.1.3发展特色农业。充分利用各地资源优势,发展特色农产品,提高农业附加值。2.1.4推进农业标准化生产。建立健全农业标准化体系,提高农产品质量,降低生产成本。2.1.5提高农业科技创新能力。加大农业科研投入,推动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提高农业技术水平。2.2农村产业融合发展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是提高农民收入、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有效途径。以下是推动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措施:2.2.1延伸农业产业链。发展农产品加工、储藏、物流等产业,提高农产品附加值。2.2.2拓展农业功能。发展休闲农业、体验农业、创意农业等新型业态,提高农业综合效益。2.2.3促进农村产业协同发展。加强农业与服务业、制造业等产业的深度融合,实现产业协同发展。2.2.4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农村交通、通信、能源等基础设施水平,为产业融合发展提供支撑。2.2.5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鼓励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新型经营主体发展,提高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2.3农村产业扶贫农村产业扶贫是助力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脱贫致富的重要手段。以下为农村产业扶贫的相关措施:2.3.1发挥产业扶贫资金作用。合理分配和使用产业扶贫资金,保证资金精准投向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2.3.2培育贫困地区特色产业。结合贫困地区资源优势,发展特色产业,提高贫困地区自我发展能力。2.3.3加强贫困地区基础设施建设。提高贫困地区基础设施水平,为产业发展创造良好条件。2.3.4推进贫困地区就业培训。提高贫困人口就业技能,助力贫困人口稳定就业。2.3.5落实扶贫政策。严格执行扶贫政策,保证政策惠及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助力脱贫攻坚。第3章农村人才培育3.1农村教育改革与发展为推动农村振兴,首要任务是加强农村教育改革与发展,提升农村人力资源素质。本节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讨论:3.1.1完善农村教育基础设施加大投入,改善农村学校硬件设施,提高农村教育资源配置水平,保证农村学生享有与城市学生相当的学习条件。3.1.2优化农村教育体系调整农村教育结构,推进学前教育、义务教育、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协调发展,满足农村各类人才成长需求。3.1.3提高农村教育质量加强农村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待遇,吸引优秀人才投身农村教育事业;推广现代教育技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3.1.4深化农村教育改革推进课程内容与教学方法改革,注重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创新精神和综合素质,使农村教育更好地服务于农村振兴。3.2农村人才培训与引进农村人才培训与引进是农村振兴的关键环节。以下措施将有助于提高农村人才素质:3.2.1加强农村实用人才培训针对农村产业发展需求,开展各类实用技术培训,提高农民职业技能,培养农村产业发展急需的人才。3.2.2建立健全农村人才培训体系整合各类培训资源,构建多层次、多形式的农村人才培训体系,为农村人才提供全面、便捷的培训服务。3.2.3引导城市人才向农村流动制定优惠政策,鼓励城市人才到农村创业、就业,引导城市人才资源向农村流动,助力农村振兴。3.2.4加强农村人才激励机制完善农村人才评价体系,建立激励机制,鼓励优秀人才在农村发挥积极作用。3.3农村青年创业支持农村青年是农村振兴的生力军,以下措施旨在支持农村青年创业:3.3.1加强农村青年创业培训开展农村青年创业培训,提高其创业能力和综合素质,为农村青年创业提供人才保障。3.3.2提供农村青年创业资金支持设立农村青年创业基金,为农村青年创业提供贷款、贴息等金融支持,降低创业成本。3.3.3优化农村青年创业环境简化行政审批流程,提供政策咨询、技术指导等一站式服务,营造良好的农村青年创业环境。3.3.4搭建农村青年创业平台建立农村青年创业孵化基地,提供技术、市场、信息等支持,促进农村青年创业项目落地生根。第4章农村基础设施改善4.1农村交通设施建设4.1.1完善农村路网规划根据农村地理环境及产业发展需求,科学规划农村路网布局,提高农村道路的覆盖率、通达率和便捷性。4.1.2加强农村道路建设推进农村道路硬化、拓宽和改善,提高道路质量,保证农村道路的安全、畅通和耐用。4.1.3优化农村公共交通服务加强农村公共交通设施建设,提高公共交通服务水平,方便农村居民出行。4.2农村水利设施建设4.2.1农田水利设施建设加大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完善灌排体系,提高农田灌溉保证率和排水能力。4.2.2农村饮用水安全加强农村饮用水源保护和设施建设,保证农村居民饮水安全。4.2.3防洪减灾体系建设加强农村防洪设施建设,提高防洪能力,减少自然灾害对农村的影响。4.3农村信息基础设施完善4.3.1农村通信网络覆盖加大农村通信网络基础设施建设力度,提高农村地区通信网络覆盖率。4.3.2农村信息化应用推广推进农村信息化应用,提升农业生产、经营、管理和服务的信息化水平。4.3.3农村电子商务发展加强农村电子商务基础设施建设,促进农村电子商务发展,拓宽农产品销售渠道。4.3.4农村信息服务体系建设构建完善的农村信息服务体系,提高农村信息服务能力,助力农村振兴。第5章农村生态环境治理5.1农村生活垃圾处理5.1.1建立健全农村生活垃圾收集与转运体系(1)加强农村生活垃圾收集设施建设,提高收集设施的覆盖率和使用效率;(2)推广分类收集制度,引导农民积极参与垃圾分类,提高垃圾资源化利用率;(3)优化垃圾转运体系,降低运输成本,提高转运效率。5.1.2推广农村生活垃圾处理技术(1)采用生物降解、焚烧、填埋等多元化处理技术,保证垃圾处理的无害化、减量化、资源化;(2)加强垃圾处理设施建设与改造,提高处理能力,降低处理成本;(3)开展农村生活垃圾处理技术培训,提高从业人员素质。5.2农村生活污水处理5.2.1完善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1)加大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力度,提高处理能力;(2)推广适宜农村的污水处理技术,如生物处理、人工湿地、土地处理等;(3)加强污水处理设施的运行维护,保证设施正常运行。5.2.2强化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监管(1)建立健全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监管制度,明确责任主体;(2)加强污水处理设施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严格审批程序;(3)加大执法力度,严厉打击违法排污行为。5.3生态农业发展5.3.1推广生态农业技术(1)发展绿色、有机农业,提高农产品品质和安全性;(2)推广农作物病虫害生物防治、物理防治等技术,减少化学农药使用;(3)加强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如秸秆还田、畜禽粪便发酵等。5.3.2构建生态农业产业链(1)鼓励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促进农村产业结构调整;(2)推动农业与旅游、文化、教育等产业融合发展,提高农业附加值;(3)加强农业品牌建设,提升农产品市场竞争力。5.3.3加强生态农业政策支持(1)完善生态农业补贴政策,激励农民发展生态农业;(2)加大生态农业科技研发投入,推广先进适用技术;(3)加强农业生态环境保护,严格农业资源保护制度。第6章农村公共服务体系建设6.1农村医疗卫生服务6.1.1完善农村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加大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建设力度,提升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服务能力,保证农村居民享有便捷、高效的医疗卫生服务。6.1.2加强农村医疗卫生人才队伍建设。通过培训、引进等方式,提高农村医疗卫生人员的业务水平和服务能力,保证农村居民就医需求得到满足。6.1.3推进农村医疗卫生信息化建设。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实现农村医疗卫生信息的共享,提高医疗卫生服务的质量和效率。6.1.4加强农村公共卫生服务。做好预防接种、慢性病防治、妇幼保健等公共卫生工作,提高农村居民健康水平。6.2农村养老服务6.2.1建立健全农村养老服务体系。发展居家养老、社区养老和机构养老等多种形式的养老服务,满足农村老年人的养老需求。6.2.2加强农村养老服务设施建设。合理布局养老机构,提高养老服务质量,保证农村老年人安享晚年。6.2.3提升农村养老服务人才素质。加强养老服务人员的培训和管理,提高养老服务水平和质量。6.2.4扶持农村养老产业发展。鼓励社会资本投入农村养老产业,提供多样化、个性化的养老服务,促进农村养老产业繁荣发展。6.3农村文化体育服务6.3.1加强农村文化体育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农村文化体育设施,为农村居民提供良好的文化体育活动场所。6.3.2丰富农村文化体育活动。开展形式多样的文化体育活动,提高农村居民的文化素养和身体素质。6.3.3加强农村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挖掘、传承和弘扬农村优秀传统文化,促进农村文化繁荣发展。6.3.4提高农村文化体育服务水平。通过购买服务等方式,引入专业文化体育团队,为农村居民提供高质量的文化体育服务。6.3.5推动农村文化体育产业发展。发挥农村文化资源优势,培育特色文化产业,促进农村文化体育产业与旅游业等产业融合发展。第7章农村基层组织建设7.1农村组织建设7.1.1完善组织架构加强农村基层组织的领导班子建设,优化组织设置,保证组织在行政村、自然村、村民小组的全面覆盖。提升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为农村振兴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7.1.2提升员素质加强农村员教育培训,充分利用员远程教育、员夜校等平台,提高员的政治觉悟、科技文化素质和带头致富能力。严格员发展程序,保证员队伍的纯洁性和先进性。7.1.3发挥员作用充分发挥员在农村振兴中的先锋模范作用,引导员在产业发展、村庄整治、乡风文明等方面发挥带头作用,助力农村振兴。7.2农村民主管理制度7.2.1完善民主决策机制加强农村基层民主决策制度建设,规范村民会议、村民代表会议等决策程序,保障村民对重大事项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7.2.2加强民主监督完善村务监督委员会等监督机构,加强对村务公开、村级财务管理等事项的监督,保证农村基层民主管理落到实处。7.2.3推进村务公开深化村务公开,完善公开内容、形式和程序,保障村民对村级事务的监督。加强村务公开信息化建设,提高公开透明度。7.3农村社区治理创新7.3.1构建共建共治共享格局推动社会组织、村民等多方参与农村社区治理,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治理格局,提升农村社区治理水平。7.3.2推广社区服务模式借鉴城市社区服务经验,创新农村社区服务模式,提升农村社区服务能力,满足村民多元化需求。7.3.3加强农村社区文化建设挖掘和传承农村优秀传统文化,培育社区文化队伍,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提升农村社区的文化软实力。7.3.4创新农村社区治理手段运用大数据、云计算等现代科技手段,提高农村社区治理的精细化、智能化水平,为农村振兴提供有力支撑。第8章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完善8.1农村社会保险8.1.1建立健全农村养老保险制度(1)加大政策宣传力度,提高农民参保意识。(2)优化养老保险制度设计,保证制度的公平性和可持续性。(3)鼓励农民参加个人储蓄性养老保险,提高养老金替代率。8.1.2完善农村医疗保险制度(1)深化医疗保险制度改革,提高农民医疗保障水平。(2)扩大医疗保险覆盖范围,实现农村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全覆盖。(3)加大医疗救助力度,减轻困难家庭医疗负担。8.2农村社会救助8.2.1加强农村最低生活保障(1)合理确定最低生活保障标准,保证困难群众基本生活。(2)完善最低生活保障申请、审核、审批流程,提高救助效率。(3)加强最低生活保障与其他救助政策的衔接,形成合力。8.2.2健全农村特困人员救助供养制度(1)明确特困人员救助供养范围和标准,保证特困人员得到及时救助。(2)加强特困人员救助供养机构建设,提高集中供养水平。(3)鼓励社会力量参与特困人员救助供养工作,形成多元化救助格局。8.3农村社会福利8.3.1发展农村教育福利事业(1)加大农村教育资源投入,改善农村学校办学条件。(2)实施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营养改善计划,提高学生健康水平。(3)推进农村学前教育发展,提高农村幼儿入园率。8.3.2加强农村养老服务体系建设(1)建立健全农村养老服务政策体系,推动养老服务事业发展。(2)加大农村养老服务机构建设力度,提高养老服务能力。(3)鼓励发展农村互助养老,提高农村老年人生活质量。8.3.3提升农村残疾人福利水平(1)完善农村残疾人康复服务体系,提高康复服务水平。(2)加大农村残疾人教育、就业扶持力度,提高残疾人生活质量。(3)加强农村残疾人权益保障,消除社会歧视。8.3.4推进农村文化福利事业发展(1)加强农村文化设施建设,丰富农民文化生活。(2)扶持农村特色文化产业,促进农民增收。(3)开展农村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提升农村社会文明程度。第9章农村金融创新与服务9.1农村金融产品与服务创新9.1.1推广农村产业链金融模式为更好地服务农村经济,金融机构应积极推广农村产业链金融模式,通过整合农业产前、产中、产后各环节的资金需求,提供一揽子的金融产品和服务。9.1.2发展农村电商金融鼓励金融机构与农村电商平台合作,为农村电商提供贷款、结算、保险等金融服务,支持农村电商发展。9.1.3创新农村保险产品加大农业保险创新力度,开发符合农村实际需求的保险产品,扩大保险覆盖范围,提高保险保障水平。9.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