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2017年秋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2单元-检测题_第1页
部编2017年秋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2单元-检测题_第2页
部编2017年秋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2单元-检测题_第3页
部编2017年秋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2单元-检测题_第4页
部编2017年秋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2单元-检测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七上语文第二单元检测题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班级:______姓名:______卷Ⅰ一、积累与运用(40分)(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D)A.侍弄(sì)讷讷(nè)脚踝(huái)B.拆散(chāi)熬过(áo)并蒂(tí)C.攲斜(qī)菡萏(dān)步履(lǚ)D.分歧(qí)徘徊(pái)搁下(gē)【解析】A项“侍”应读shì;B项“蒂”应读dì;C项“萏”应读dàn。2.下列词语书写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A.祷告霎时花瓣猜得出B.遮拦絮叨绝别翻来覆去C.瘫痪谯悴温馨罗摩衍那D.豌豆仿膳匿笑暴努无常【解析】B项“绝”应为“诀”;C项“谯”应为“憔”;D项“努”应为“怒”。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B)A.闻一多先生从唐诗下手,目不窥园,足不下楼,兀兀穷年,沥尽心血。B.聂老师对待工作认真负责,在教学上常常吹毛求疵。C.在创造的宇宙里,爱因斯坦是光辉灿烂的明星,这是不言而喻的。D.学校开展的“安全教育”活动,让广大师生受益匪浅。【解析】“吹毛求疵”使用错误,此处不能贬义褒用。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A.杨绛先生学贯中西,著述丰硕,成就非凡,享誉海内外。B.是否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是维护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关键。C.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使得我们周围出现了大量的“低头族”。D.为了提高同学们的语文素养,我市学校很多都在开展“读经典作品,建书香校园”的活动。【解析】B项,主宾搭配不当,主语“是否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设置“是”“否”两种情况,而宾语部分“维护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关键”只对应“是”的部分,改法:去掉前句的“是否”,或在后句“是”后面加“能否”二字。C项,缺主语,去掉“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做主语部分,或去掉“使得”,“我们”做主语。D项,词序不当。“很多”修饰“学校”,应改为“我市很多学校”。5.依次填入下列句子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D)选择简单、宁静生活的人,无意追逐物质层面的________,只在精神的高地兀自风雅。他们选择简单、宁静,不是远避尘世,而是远避________。他们不愿在众人面前________,只愿低调平和行事。他们的生活是单调的,但单调得干净、纯粹。A.奢华喧闹发扬B.繁华喧嚣发扬C.繁华喧闹张扬D.奢华喧嚣张扬【解析】(1)“奢华”意为奢侈浮华,多用来形容有钱人的生活,也用来形容爱慕虚荣的人所渴望的生活,经常用作贬义;“繁华”意为繁荣热闹,多用来形容某种场面。这里强调物质层面的对象,故选“奢华”。(2)“喧闹”意为喧哗、热闹、声音非常大,“喧嚣”意为吵闹、不清静,与“尘世”相对,故这里选“喧嚣”。(3)“发扬”意为发展、提倡,后面须搭配表示积极含义的词语,如发扬风格、发扬民主、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张扬”意为宣扬、声张,含有宣传或夸张的意思,多指宣扬个人性格,有时含有贬义。这里的文意是说这类人不愿在人前过于高调,故选“张扬”。6.下面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合乎规范的一项是(C)A.对待一切善良的人,都应该做到真和忍:真者,真诚相待,不虚情假意。忍者,宽容忍让,不针锋相对。B.“变动犹鬼神,不可端倪”。这是韩愈盛赞同时代书法家张旭的话。C.“海啸”究竟是一种什么现象?它是如何产生的?又该如何去预测?我们应该尽快搞清楚这些问题。D.毕业50周年同学会现场,昔日的少年,今天的老人,你拉着我的手,我搂着你的腰,说啊、笑啊、哭啊……那场面真的是太感人了。【解析】A项,“不虚情假意”后的句号应改为分号,因为冒号统领到句子结尾;B项,句号应在引号内,因为这个引用的句号是整个句子的一个部分;D项,“说啊、笑啊、哭啊”中间的顿号应改为逗号,这是并列的谓语。7.对下列各句使用的修辞手法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C)A.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夸张)B.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对偶)C.要是你能够叫这个犹太人的心变软——世上还没有什么东西比它硬呢?——那么还有什么难事不可以做到?(设问)D.汉字,犹如一支支闪光的画笔,用篆、隶、楷、草、行不同的书法,在写生、在作画;标点,就像一个个七彩的音符,用赤、橙、黄、绿、蓝不同的颜色,在叙述、在抒情。(比喻、拟人)【解析】C项中使用的修辞手法应该是反问。8.依次填入下面文段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C)影响物候的第三个因素是高下的差异。________。在华南丘陵区把热带作物引种在山腰很成功,在山脚反不适宜,就是这个道理。①例如秋冬之交,天气晴朗的空中,在一定高度上气温反比低处高。②这叫逆温层。③植物的抽青、开花等物候现象在春夏两季越往高处越迟,而到秋天乔木的落叶则越往高处越早。④不过研究这个因素要考虑到特殊的情况。⑤这种现象在山地秋冬两季,特别是这两季的早晨,极为显著,常会发现山脚有霜而山腰反无霜。⑥由于冷空气比较重,在无风的夜晚,冷空气便向低处流。A.③⑥⑤④①②B.④①②③⑥⑤C.③④①②⑥⑤D.④③①②⑤⑥【解析】第一句是中心句“影响物候的第三个因素是高下的差异”,然后接③,具体说明植物有怎样的高下差异。为了说明的严密,再接④,说明“特殊情况”。接下来①举出例子,②进行诠释,再由⑥解释原因,最后⑤说明这种现象的分布。9.下列关于本单元文学常识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A)A.莫怀戚的作品贴近生活、关注现实、注重细节,描写入情入理,可读性强。B.冰心是现代著名诗人、翻译家、儿童文学家。代表作有散文集《繁星》《春水》等。C.史铁生,中国作家、散文家。自称“职业是生病,业余在写作”。代表作有《白鹿原》《病隙碎笔》等。D.刘义庆组织编写了《世说新语》,主要记载汉末到西晋士大夫的言谈、逸事。【解析】B项《繁星》《春水》是诗集;C项《白鹿原》的作者是陈忠实;D项《世说新语》主要记载汉末到东晋士大夫的言谈、逸事。10.选出下列句子内容表述有误的一项(A)A.郎朗在27岁时就成为了世界钢琴界的领军人物之一,那年他刚过而立之年。B.“清明”是我国传统节日,在清明时节人们有上坟和踏青等习俗。C.“文房四宝”指“笔、墨、纸、砚”,是书房中常备的四种文具。D.生肖包括鼠、牛、虎、兔、龙、蛇、马、羊、猴、鸡、狗、猪十二种动物。【解析】A项“而立之年”是指“三十岁”,前面说“27岁”,自相矛盾。卷Ⅱ(二)诗文填空(每空1分,共10分)11.(1)日中不至,__则是无信__;对子骂父,__则是无礼__。(2)母亲啊!你是荷叶,我是红莲。__心中的雨点来了__,__除了你__,__谁是我在无遮拦天空下的荫蔽__?(3)杨花落尽子规啼,__闻道龙标过五溪__。(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4)《观沧海》中特写大海之景,突出惊涛拍岸景象的句子是:__秋风萧瑟__,__洪波涌起__。(5)__枯藤老树昏鸦__,小桥流水人家,__古道西风瘦马__。(马致远《天净沙·秋思》)二、阅读与理解(40分)(一)古诗赏析阅读杜甫的《江南逢李龟年》,完成第12题。(共5分)江南逢李龟年杜甫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12.(1)前两句诗人在追忆什么?流露了怎样的感情?(2分)__追忆的是往昔与李龟年的交往;流露出来的是对盛世生活的怀念。__(2)有人说,诗歌第四句中“落花时节”的含义一语“三”关,你认为有哪“三”层意思?(3分)__自然的景色;国家的衰败;作者和李龟年的颠沛流离。__(二)文言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3~16题。(共12分)咏雪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13.解释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2分)(1)谢太傅寒雪日内集__把家里人聚集在一起__(2)撒盐空中差可拟__大体可以相比__14.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4分)(1)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__不久,雪下得急了,谢太傅高兴地说:“大雪纷纷扬扬的像什么呢?”__(2)未若柳絮因风起。__不如比作柳絮乘风满天飞舞。__15.“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一句总述谢太傅家人咏雪的背景,极精炼地交代了时间“__寒雪日__”、地点“__内集__”、人物“__谢太傅与儿女__”、事件“__讲论文义__”等要素。(4分)16.用“撒盐空中”和“柳絮因风起”来比拟“白雪纷纷”,你认为哪个更好?为什么?(2分)__“柳絮因风起”比“撒盐空中”好。因为柳絮给人春天即将到来的感觉,有一种意境美,而“撒盐”的比喻过于直接,缺乏令人遐想的美感。__(三)散文阅读阅读下面这篇文章,完成17~20题。(共11分)佐纪【日】北野武①小学六年级生日那天,母亲要去买东西,突然叫住我:“小武,快去穿衣服!”那是除了远足以外,我第一次坐电车,而且还是要去买东西,这令我兴奋不已。一路上,我盘算着是买棒球手套好呢,还是电动火车好呢。最后,我们在神田站下了车,我被带进一家大书店,才刚嘟囔一句“买书啊”,后脑勺立刻挨了一巴掌。如果是《世界名著》全集,也就罢了。当母亲买下算术以及什么什么的总共十本《自由自在》系列儿童专用参考书时,我头都昏了。哪有什么自由自在?明明是不自由不自在的日子。那天晚上,一回到家,母亲立刻要我翻开“自由自在”,我稍微偷懒就一巴掌打过来,或者用扫把柄戳我,逼我读书。小学时,母亲是如何逼我读书,而我又是如何不肯读书、老想着打棒球,一直是我最深的记忆,也是我们母子之间的较量。后来,我考上明治大学工学院。对母亲来说,这是个小小的胜利。不过,我却以退学这个最坏的结果,来结束母子俩在读书领域的较量。但是,我们母子的较量,并非只限于读书这个领域。母亲还有更大的目标,简言之,就是要我出人头地,至少和哥哥姐姐一样。这也是这场战争的主要矛盾点。因此,对于总算考上大学的儿子,母亲的干涉并未停止。另一方面,我认为考上大学是凭自己的实力,毫无感谢母亲的心情,反而有点厌烦她。没办法,不仅如此,我甚至认为,母亲可能会是毁掉我人生的、我最亲的人。我开始打工,自信可以赚到房租和零用钱,于是决定搬出来住。那是大学二年级的春天。趁着母亲外出在附近工作的时候,我开着向家具店朋友借来的货车,把行李搬出来。真不凑巧,只见母亲拐过前面的街角,迎面而来。“小武,你干什么?”“我要搬出去。”我别过脸去,听见雷鸣般的怒吼:“想走就走,都读大学了,又不是小孩子。绝对别给我回来,从今天起,我不是你妈,你不是我儿子!”尽管如此,她还是一直站在门外,茫然地看着货车消失在荒川对面。我心里也难过,可是我坚信,不这样做,我就无法自立。啊!新生活!起初几天,我的确是早上六点起床做广播体操,然后精神抖擞地度过一天。但很快,我又陷入自甘堕落的日子里。别说是学校,连打工的地方都爱去不去的,每天游手好闲。一回神,发现房租已拖欠了半年。我不好意思面对房东,偷偷摸摸爬窗出入。窗外寒风呼啸的季节里,我照例快中午时还躺在被窝里。房东来敲门:“我有话跟你说。”我呆呆站着,只有一句“对不起”。混沌的脑袋认识到半年不缴房租,只有滚蛋一条路,却突然听到怒吼:“给我跪下!”我心想:这房东想干什么?但还是露出一点反省的样子,乖乖跪在地板上。“欠了这么多房租,你以为还住得下去吗?半年前你搬来的时候,你母亲紧跟着过来,是坐出租车跟来的。”我一惊,满脸通红。“她说:‘这孩子傻傻的,肯定会欠房租,如果一个月没缴,就来找我拿。’就这样,你母亲一直帮你缴房租,你才能一直住在这里。我是收到了房租,但没有一毛钱是你自己掏的。你也稍稍为你母亲想想吧。”房东走后,我瘫坐在棉被上许久。些许感谢的心情,混杂着永远躲不开母亲的懊恼……这次交手,我又彻底输了。乖乖听母亲的话,洗心革面,好好读完大学,像哥哥一样当个学者搞搞研究,不是很好吗?处在这个屡屡被母亲“算计”的世界,我总是感到有些不满,但具体不满在哪里,又怎么也说不上来。我想起小时候的玩伴,现在不是工人、出租车司机,就是黑道混混。他们和我哪里不同?没有。不,只有母亲不同。【注释】①北野武,日本著名导演、编剧、笑星、主持人,1997年凭《花火》获威尼斯电影节金狮奖最佳导演。佐纪是北野武的母亲。17.本文通过哪几件事来写“我们母子之间的较量”?请简要回答。(2分)__小学时“我”想买棒球手套(电动火车),母亲却让“我”买学习参考书;读大学二年级时“我”搬出去住,却是母亲替“我”交了房租。__18.联系上下文,品味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味。(4分)那天晚上,一回到家,母亲立刻要我翻开“自由自在”,我稍微偷懒就一巴掌打过来,或者用扫把柄戳我,逼我读书。__既指以此为名的参考书,又反讽“我”被逼读书的状况,与下文母亲“一巴掌打过来”“用扫把柄戳我”形成对比,显得风趣幽默。__19.文中写房东训斥“我”的片段有什么用意?(2分)__借房东之口交代母亲一直为“我”交付房租,说明母亲了解“我”懒散、不负责任的个性;连房东对“我”的自甘堕落都看不下去,可见“我”当时的表现很糟糕,从侧面写出了母亲对“我”的关爱;“我”自以为独立了,而实际上母亲却无所不在,这让“我”又羞又恼。__20.作者曾经认为“母亲可能会是毁掉我人生的、我最亲的人”,而他又说“他们和我哪里不同?没有。不,只有母亲不同”,看似矛盾的话流露出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3分)__示例:作者眼中的母亲非常严厉,教育方式有些粗暴,不允许孩子有自己的爱好,她希望孩子能够出人头地。作者总觉得生活在母亲巨大的阴影下,即使想反抗,也无济于事。但当作者把自己与儿时玩伴对比时,发现自己在家庭条件、自身资质、顽劣性格等方面与他们都没有太大的不同,他能获得今天的成就,母亲的管教、关爱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是他这位与众不同的母亲让他这匹野马终成良驹。因此,他对母亲有过不满,有过畏惧,但他内心深处对母亲有更多的感激和敬爱。__(四)散文阅读阅读下面这篇文章,完成21~25题。(共12分)草帽是父亲的徽饰段奇清①回首数十年前的父亲,虽然对父亲的容颜模样已不再十分清晰,但象征父亲精神家园的草帽,常常从麦梢的朝朝暮暮里走来。永远的父爱,携带阳光、汗水,淌过我思念的河。②几阵春阳暖照,麦苗儿开始吐穗扬花,太阳的威力也一天比一天大起来。这时父亲说,是该去买一顶草帽了!父亲平时购买物什,对好与坏并不很在意,唯独对草帽的要求几近苛刻:一定得是麦子的穗秆儿编织的,因为这样的草帽一绺绺圈绕着,细密非常,也白亮得耀眼。③草帽买回后,父亲还要拿了细密的白布,给草帽的圈沿缝上,要缝上的还有帽肚儿,因为这些地方是最容易破损的。但是,一顶草帽总也敌不过岁月的敲打侵蚀。雨来时,雨水敲响出流逝的音符,“噗噗噗”,草帽的韶华被敲得有几分苍老起来;收割间,火辣辣的太阳穿不透草帽的故事和寓言,却把帽檐敲出了龙钟之态……④村人们都说,父亲是村里手最巧的。一天,父亲对我说:“清儿,和我一起去弄一些麦秸来。”是的,父亲要自己来编织草帽。对那些韧性十足的麦秸秆儿进行一番整理修饰后,父亲便拿起它们,像拾掇起一绺绺柔韧苍劲的时光,在手指间绕过来,绕过去,不上半天工夫,一顶草帽就编出来了。初始时,父亲编出的草帽还略显粗糙,编上几顶后,那草帽就非常结实漂亮了,嗬,简直就是一件精美无比的工艺品!【A】⑤父亲编出的草帽,除了自己和家人戴,大多数送给了乡亲们。要是乡邻们夸父亲“心好手巧”,父亲黝黑的脸庞上会绽放出璀璨的笑容。那时乡村是大集体,有一年天大旱,从春到夏,一连百天没下雨。有一天,天空中终于飘来了一大片墨一般的云,雨夹裹着烟雾滚落了下来。【B】但不到一顿饭的工夫,云儿就如同孙悟空翻了一个筋斗,远去十万八千里。⑥雨过地皮湿,太阳又开始亮晃晃地炙烤着大地。乡人们这时要做的是如何保住这点儿雨水,让它成为墒土。乡亲们纷纷走进地头,人们知道,夏日下雨的时间太短,太阳又火爆地出来,上烤下蒸,人会感到更加炎热。但父亲等乡人们顾不了这些,在荒野之地,或泥水沟中,扯来青草覆盖于地表。可久旱之后,哪里能找到那么多青草呢?⑦此时,父亲将刚刚编织好的一百多顶草帽从家中一股脑儿搬到农田中来,戴在庄稼的根部。为减缓地里的水分蒸发,父亲甚或把头顶上的最后一顶草帽也摘了,光着头任凭烈日烤晒着……【C】那一百多顶草帽就似一顶顶钢盔,抵挡住了烈日之箭镞的攻击,在太阳下闪闪发着光,宛然父亲闪光的心灵。⑧由此,在我幼小的心中,明白了父亲为什么一直喜欢与珍惜草帽,只因为草帽是一种荣誉,而唯有父亲才最有资格佩带村庄这无上荣耀的徽饰。【D】⑨父亲50多岁时,在一次抗击旱魔中不幸去世,永远离开了他钟爱的家人,亲近的乡邻,还有牵挂着的麦浪。父亲编织的草帽清香了大地宽厚的胸脯,把麦子的思想气息随着南来北往的风雨四处传送。于是,那一顶顶草帽吐纳尽了生命的亘远与辽阔,也芳香明丽着我对生命及人生的认识与感悟。21.根据文章的内容和思路,在下面横线上填写合适的语句。(3分)__父亲买草帽,要求苛刻__→父亲护草帽,经不住侵蚀→__父亲编草帽,堪称工艺品__→__父亲献草帽,全力救庄稼__22.下面这句话是从原文中抽出来的,应还原到文中(B)(2分)乡人们欢呼着!A.【A】处B.【B】处C.【C】处D.【D】处23.从修辞手法的角度赏析文中第⑦段画横线的语句。(2分)__运用比喻,将草帽比作钢盔,将闪光的状态比作父亲的心灵,形象、生动地表现出父亲为救庄稼而献出草帽的可贵精神。__24.结合文章内容,说说文章标题“草帽是父亲的徽饰”的作用。(2分)__①交代写作对象,全文自始至终写父亲的草帽,是全文的叙事线索。②采用比喻的手法,形象表现出父亲无私奉献、淳朴善良的精神品格,语言生动、耐人寻味。__25.文章结尾写道:“于是,那一顶顶草帽吐纳尽了生命的亘远与辽阔,也芳香明丽着我对生命及人生的认识与感悟。”这里的“认识与感悟”包含了哪些内容?(3分)__①做人就应该有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