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高中历史第二单元中国古代文艺长廊第9课诗歌与小说课时作业含解析岳麓版必修3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7/M00/0C/2E/wKhkGWcVPcyAd8VHAAIkNC08MAk815.jpg)
![2024-2025学年高中历史第二单元中国古代文艺长廊第9课诗歌与小说课时作业含解析岳麓版必修3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7/M00/0C/2E/wKhkGWcVPcyAd8VHAAIkNC08MAk8152.jpg)
![2024-2025学年高中历史第二单元中国古代文艺长廊第9课诗歌与小说课时作业含解析岳麓版必修3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7/M00/0C/2E/wKhkGWcVPcyAd8VHAAIkNC08MAk8153.jpg)
![2024-2025学年高中历史第二单元中国古代文艺长廊第9课诗歌与小说课时作业含解析岳麓版必修3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7/M00/0C/2E/wKhkGWcVPcyAd8VHAAIkNC08MAk8154.jpg)
![2024-2025学年高中历史第二单元中国古代文艺长廊第9课诗歌与小说课时作业含解析岳麓版必修3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7/M00/0C/2E/wKhkGWcVPcyAd8VHAAIkNC08MAk8155.jpg)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第9课诗歌与小说[课时作业]一、选择题1.有学者指出:《诗经》里的“国风”作为民歌,体现了“饥者歌其食,劳者歌其事”。由此可见,“国风”最显著的艺术特色是()A.浪漫主义 B.现实主义C.诗情画意 D.雅俗共赏解析:《诗经》里的“国风”作为民歌,体现了“饥者歌其食,劳者歌其事”,反映劳动人民的生产生活,最显著的艺术特色是现实主义,因此选B项。答案:B2.“余既滋兰之九畹兮,又树蕙之百亩。畦留夷与揭车兮,杂杜衡与芳芷。”这段文字的创作文体属于()A.楚辞 B.唐诗C.宋词 D.元曲解析:楚辞想象力丰富,其作品带有文辞华美、风格绚丽的浪漫主义色调,其语句参差,富有变更,常用语助词“兮”,A项符合题意。答案:A3.景帝时,司马相如的赋没有引起天子留意。武帝时,“相如既奏大人之颂,天子大悦,飘飘有凌云之气,似游天地之间”“言语侍从之臣……朝夕论思,日月献纳”。成帝时,奏御者千有余篇。由此,对赋的理解不正确的是()A.契合时代的文化需求B.为统治者“润色鸿业”C.宣扬道家的无为思想D.为阅读者“铺陈气概”解析:西汉司马相如是汉赋的代表人物,汉赋辞藻华丽,手法夸张,表现出大一统时代恢弘的文化气度,与“武帝时”相符,故A项正确,不符合题意;“武帝时……相如既奏大人之颂,天子大悦”“侍从之臣……朝夕论思,日月献纳”“成帝时,奏御者千有余篇”,表明为统治者服务,故B项正确,不符合题意;“武帝时”加强中心集权,已变更道家的“无为”思想为主动有为,故C项错误,符合题意;赋多用铺陈叙事的手法,故D项正确,不符合题意。答案:C4.安史之乱(755—763)是唐朝由盛而衰的转折点,有位诗人在这场战乱中写了一首诗:“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写出了千古以来斗争中妻离子散的悲伤。这位诗人应当是()A.杜牧 B.孟浩然C.杜甫 D.白居易解析:杜牧是晚唐诗人,与题干时间不符,故A项错误;孟浩然是山水田园诗人,与材料内容强调现实不符,故B项错误;材料“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内容是史实的真实反映,属于现实主义诗歌的特点,符合杜甫的特点,杜甫正是生活于安史之乱时期,经验了唐朝由盛转衰的时期,故C项正确;白居易在安史之乱之后诞生,与材料时间不符,故D项错误。答案:C5.有人认为,杜甫之所以成为“诗圣”,关键是他有宽广、宏大的“诗圣的襟怀”。这在“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南国旱无雨,今朝江出云”等诗句中得到了明显的体现。据此分析,“诗圣的襟怀”的含义是()A.对社会动乱的感伤B.爱国忧民的情怀C.对农业生产的关切D.酷爱和平的看法解析:据材料“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和“南国旱无雨,今朝江出云”可知杜甫爱国忧民的情怀,故B项正确。答案:B6.李泽厚在《美的历程》中评价某位诗人的成就,认为“盛唐艺术在这里奏出了最强音,痛快淋漓,天才极致,好像没有任何约束,好像毫无规范可循……却都是这样的奇妙奇异、层出不穷和不行思议。”获此评价的这位诗人应当是()A.孟浩然 B.杜甫C.李白 D.王维解析:结合材料中信息“盛唐”“好像没有任何约束,好像毫无规范可循”反映的是盛唐时期浪漫主义艺术,符合上述特点的是李白,所以答案选C项。答案:C7.她是诗歌的一种,是和乐的歌词,是中国古代文学皇冠上光辉夺目的一颗巨钻,在古代文学的阆苑里,她是一座芳香绚丽的园圃。她以万紫千红、千姿百态的丰神,与唐诗争奇,与元曲斗艳,代表一代文学之盛。“她”是()A.北方民歌 B.骚体C.宋词 D.明清小说解析:依据材料中的关键信息“歌词”“与唐诗争奇,与元曲斗艳”“一代文学之盛”即可推断为宋词,故C项正确。答案:C8.“凡有井水饮处,即能歌柳词”。北宋词人柳永的词之所以在宋代能得到广泛的传播,主要是因为他的词()A.洋溢着剧烈的爱国激情B.擅长描绘雄浑壮丽的景物C.蕴涵着对国家兴亡的沉痛感慨D.反映市民生活,有深厚的生活气息解析:柳永的词迎合、满意市民大众阶层的审美需求,用他们简单理解的语言、易于接受的表现方式,着力表现他们所熟识的人物、所关注的事情;故本题选D项。答案:D9.元代堪称中国戏曲黄金时代,后人评价元曲“文而不晦”“俗而不俚”“明白如话”,这主要确定元曲的艺术风格是()A.以市民自然本色为主流B.以文人雅士抒情写志为主流C.体现凝重与沉郁的特征D.体现浪漫主义风格解析:“文而不晦”“俗而不俚”说明元曲通俗易懂,面对大众,适应了市民阶层的须要,因此选A项。答案:A10.某高校老师撰写了一篇《论明清小说对宋明理学的超越》的历史论文。下列材料不能用作该论文论据的是()A.《红楼梦》:“我见了女儿便清爽,见了男子便觉浊臭逼人。”B.《西游记》:“皇帝轮番做……只教他搬出去,将天宫让与我,便罢了。”C.《三国演义》:“臣安敢不竭股肱之力,尽忠贞之节,继之以死乎!”D.《聊斋志异》:“(女)儿已委身乔郎矣,更无归理。如有变动,但仍一死!”解析:宋明理学强调三纲五常、等级名分,同时留意气节、品德,强调人的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感,主见忠孝,C项符合题意;A、B、D三项均体现了明清小说反传统的特点,故均解除。答案:C11.从汉赋、唐诗、宋词到明清小说,文学表达由词藻华丽、对仗工整到句式敏捷,这种现象反映了中国古代文学()A.大一统的时代背景 B.多元化的创作风格C.理性化的思想诉求 D.通俗化的发展趋势解析:材料信息体现出其内容出现通俗化的趋势,故D项正确。答案:D12.明末文人袁宏道说,江南地区出版业旺盛,不少书籍“原板未行,翻刻踵布”。与这一现象干脆相关的因素是当时()①商品经济旺盛②市民文学兴盛③印刷工艺提高④专制政治强化A.①②③ B.①②④C.①③④ D.②③④解析:题干设问限制词是“干脆相关的因素”。商品经济旺盛,市民文学兴盛,印刷工艺提高,有利于明末江南地区出版业的旺盛,④专制政治强化不利于文化发展,应解除。答案:A二、非选择题1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离骚》材料二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杜甫材料三“三言”内容困难,从各个角度反映了当时的市民生活,亦反映了专制势力、传统礼教对人民的迫害与人们的抗争。闻名的篇目有《白娘子永镇雷峰塔》《杜十娘怒沉百宝箱》等。(1)材料一、二表达的思想感情的共同点是什么?二者在时代背景上有何不同?(2)材料三中的“三言”指的是什么?“三言”反映了明清时期我国文学发展的什么趋势?解析:解答时留意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留意答案要简练、全面。第(1)问,要特殊留意屈原生活的时代特点和安史之乱这一大背景。第(2)问,第一小问属于基本学问,联系所学学问回答即可;其次小问要留意结合当时的社会发展阶段回答。答案:(1)都表达了作者对人民生活疾苦的关切之情。不同:材料一:战国时期面对激烈的社会变革,屈原的改革遭到旧贵族的排挤,他把满腔的悲愤化为诗歌,抒发忧国忧民的情感。材料二:安史之乱前夜,唐朝危机四伏,诗人在经验了颠沛流离和啼饥号寒之后,满怀忧国忧民之情。(2)“三言”:《警世通言》《喻世明言》《醒世恒言》。趋势:文学以反映人民大众的生活为主题,具有现实性和通俗性的特点;冲击了传统的重农抑商思想,具有确定的创新性。14.文学艺术来源于生活,文学作品往往是确定时期社会生活的反映。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在当时文人看来,“这种文学形式”是“小道”,不是载道的工具、治国平天下的手段,但是,在诗歌走上“雅正”道路而较少表现纯粹的个人生活情感特殊是男女恋情的状况下,它正是以其消遣艺术的性质、不够堂皇正大却也较少拘谨的地位,而弥补了诗的不足,获得意外的兴盛。——摘编自内藤湖南《宋代文化特征》材料二宋代之后起源于吴地(今日苏州、上海一带)水上人家的“吴歌”被士大夫们改编传唱……从“劲歌狂舞”逐步变为“浅吟低唱”……明朝万历首辅沈一贯陈述1598年的社会情景说:“往时私议朝政者不过街头巷尾口喃耳语而已,今则通衢闹市唱词说书之辈,公然编成套数,抵掌剧谈,略无顾忌。”——摘编自刘志琴《吴歌与人文启蒙》(1)材料一中被称为“小道”的文学形式是什么?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学问,指出这一文学形式“兴盛”的缘由。(2)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学问,归纳宋代以后中国文学创作的特点。解析:第(1)问,第一小问依据所学学问可知是宋词。其次小问据材料一“在诗歌走上‘雅正’道路而较少表现纯粹的个人生活情感特殊是男女恋情的状况下,它正是以其消遣艺术的性质、不够堂皇正大却也较少拘谨的地位,而弥补了诗的不足”得出词有利于表达个人情感;形式活泼有利于消遣传播;依据所学学问得出商品经济发展,市民阶层扩大。第(2)问,据材料二“宋代之后起源于吴地(今日苏州、上海一带)水上人家的‘吴歌’被士大夫们改编传唱”得出平民化;据材料一“但是,在诗歌走上‘雅正’道路而较少表现纯粹的个人生活情感特殊是男女恋情的状况下,它正是以其消遣艺术的性质、不够堂皇正大却也较少拘谨的地位,而弥补了诗的不足”和材料二“从‘劲歌狂舞’逐步变为‘浅吟低唱’”得出消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3-2024学年西师大版(2013)小学信息技术六年级下册 第五单元活动4 创意游戏设计(教学设计)
- 5走进科学家 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道德与法治三年级上册统编版
- 《饮食与健康》(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五年级上册综合实践活动皖教版
- Unit 7 What's the matter (Fun time) (教学设计) -2023-2024学年译林版(三起)英语四年级下册
- 消防员安全员培训
- Unit 3 Lesson 5 Grammar in Use 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仁爱科普版英语七年级上册
- 公共卫生服务知识
- 5 健康游戏我常玩 (教学设计)-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二年级下册
- 幼儿119消防安全知识
- 13 我爱家乡山和水(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统编版道德与法治二年级上册
- 产后康复课件完整版
- 监理专题安全例会纪要(3篇)
- GB/T 17374-2024食用植物油销售包装
- 高级烟草制品购销员(三级)职业资格鉴定理论考试题及答案
- 河道清淤疏浚投标方案(技术方案)
- 护理部工作总结
- 2017年湖北省黄冈市中考语文(有解析)
- 幼儿园数学《比较物体的大小》课件
- 住院证明模板
- 中国水利水电第十二工程局有限公司招聘笔试真题2023
- 工业机器人系统运维员(中级)课件全套 宋永昌 项目1-3 机械系统检查与诊断-工业机器人运行维护与保养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