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地表形态变化的内外力作用 课时2 内力作用及地貌 课件 高二地理中图版(2019)选择性必修1_第1页
2.1地表形态变化的内外力作用 课时2 内力作用及地貌 课件 高二地理中图版(2019)选择性必修1_第2页
2.1地表形态变化的内外力作用 课时2 内力作用及地貌 课件 高二地理中图版(2019)选择性必修1_第3页
2.1地表形态变化的内外力作用 课时2 内力作用及地貌 课件 高二地理中图版(2019)选择性必修1_第4页
2.1地表形态变化的内外力作用 课时2 内力作用及地貌 课件 高二地理中图版(2019)选择性必修1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1地表形态变化的内外力作用(课时2:内力作用及地貌)课程标准结合实例,解释内力和外力对地表形态变化的影响,并说明人类活动与地表形态的关系。1.结合具体案例,分析褶皱的特点、形成过程及实践意义。(地理实践力)2.结合具体案例,分析断层的特点、形成过程及实践意义。(综合思维)学习目标地质构造概念:岩层的变形和变位,也是地壳运动留下的“痕迹”。岩层在形成时一般是水平的。岩层因受力而发生弯曲,形成褶曲。如果发生一系列的弯曲变形,称为褶皱。褶皱是形成地貌形态的基础。褶皱的基本形式分为背斜和向斜。地壳运动的一般模式Generalmodelofcrustalmovement褶皱基本形态Basicformoffold背斜向斜形态:背斜岩层向上拱起;向斜岩层向下凹陷岩层新老关系(主要依据):背斜中间老两翼新;向斜中间新两翼老地貌:一般情况下背斜成山,向斜成谷判断甲、乙两地何处是背斜,何处是向斜?解释甲地成为山岭、乙地成为谷地的原因。背斜向斜褶皱基本形态Basicformoffold褶皱基本形态Basicformoffold向斜槽部受到挤压,岩石坚硬,不易被侵蚀而形成山岭背斜成谷向斜成山地形倒置(差别侵蚀)背斜顶部受到张力,岩石破碎,易受侵蚀而形成谷地加拿大班夫国家公园BanffNationalParkCanada生产实践,学以致用开采油气资源、地下水分别应选背斜or向斜?如果开采过程中开采出的油或者气减少,为了继续开采,你会采取什么措施?向井内注水,抬高油或气的地下高度石

油天然气地下水生产实践,学以致用开挖隧道,应选择背斜or向斜?欲开挖一条东西向的隧道,应选择甲地还是乙地?为什么?(提示:稳固性、排水条件、开挖难易程度)褶皱结构地质学意义Significanceoffoldgeology地下水石油天然气工程应用背斜:挖隧道向斜:修建大坝找矿应用背斜:天然气、石油向斜:地下水【活动探究】——结合自然景观分析褶皱和断层的形成过程

岩层的变形、变位往往是地壳运动的反映。下图所示变形的岩层出露在美国圣安德列斯断层所经区域的公路旁。1.在图中找出褶皱,并判断背斜和向斜。背斜向斜【活动探究】——结合自然景观分析褶皱和断层的形成过程

岩层的变形、变位往往是地壳运动的反映。下图所示变形的岩层出露在美国圣安德列斯断层所经区域的公路旁。

2.在图中找出断层,判断断层两侧岩层的相对运动方向。【活动探究】——结合自然景观分析褶皱和断层的形成过程

岩层的变形、变位往往是地壳运动的反映。下图所示变形的岩层出露在美国圣安德列斯断层所经区域的公路旁。

3.分析褶皱和断层的形成过程。褶皱形成过程:岩层受压力发生变形,产生波状弯曲。断层形成过程:岩层受压力、张力断裂,发生明显位移。挤压力张力断层岩层断裂构造Faults,rockfracturestructure断层岩层断裂构造Faults,rockfracturestructure错位断层逆断层正断层当岩层受到强大的压力、张力作用力超过岩石的承受能力时,岩层就会破裂。岩层发生破裂后,两侧的岩块沿破裂面发生明显的位移,就形成了断层。断层岩层断裂构造Faults,rockfracturestructure断层判断依据:岩层是否受力断裂;是否沿断裂面有明显的位移地垒地堑地堑地垒地垒块状山地狭长洼地

断层的组合类型地垒地堑地貌地貌如华山、庐山、泰山……如东非大裂谷、渭河平原、汾河盆地、宁夏平原……(地壳断裂抬升)(地壳断裂下陷)成因成因(1)断层面处易形成陡崖(2)断层面处岩石破碎、易受外力侵蚀补充:断层地垒与地堑Faults,Faultsandgrabens断层断块山体示意图Faultblockmountainblockdiagram断块山体F-blockmountain陕西华山ShanximountHua自古华山一条路华山的成因?地壳断裂抬升形成断块山渭河泾河渭河岩石层泥沙层西安咸阳秦岭渭河平原(八百里秦川)银川兰山贺宁夏平原黄河宁夏平原的成因?

地壳断裂下陷形成洼地黄河携带大量泥沙沉积在洼地中形成土壤肥沃的平原断层上不应修建大型工程,如不宜在断层上修建大型水坝河流在山地,断层沿线岩石破碎,易受风化侵蚀,常常发育成沟谷、河流。【案例分析】——秦岭与渭河平原

材料一华山是我国著名的五岳之一,它是由一块完整硕大的花岗岩体构成的,北临坦荡的渭河平原,南依秦岭,海拔2154.9m,壁立千仞,以险峻称雄于世。下图为秦岭、渭河平原剖面示意图。材料二据考证,现今的渭河平原在地质构造形成后,不仅有黄土堆积其间,渭河及其两侧支流也携带大量泥沙填充淤积其中。这里自古灌溉农业发达,是我国重要的农业区。(1)指出秦岭与渭河平原岩层的相互运动关系。(4分)(2)指出组成华山的岩石类型及其形成过程。(6分)(3)推测华山的地质构造类型,并分析其挺拔险峻的原因。(8分)(4)据上述材料,以渭河平原为例说明地质作用与地表形态的关系。(10分)材料一华山是我国著名的五岳之一,它是由一块完整硕大的花岗岩体构成的,北临坦荡的渭河平原,南依秦岭,海拔2154.9m,壁立千仞,以险峻称雄于世。下图为秦岭、渭河平原剖面示意图。材料二据考证,现今的渭河平原在地质构造形成后,不仅有黄土堆积其间,渭河及其两侧支流也携带大量泥沙填充淤积其中。这里自古灌溉农业发达,是我国重要的农业区。(1)指出秦岭与渭河平原岩层的相互运动关系。(4分)秦岭所在岩层相对上升,渭河平原所在岩层相对下降。材料一华山是我国著名的五岳之一,它是由一块完整硕大的花岗岩体构成的,北临坦荡的渭河平原,南依秦岭,海拔2154.9m,壁立千仞,以险峻称雄于世。下图为秦岭、渭河平原剖面示意图。材料二据考证,现今的渭河平原在地质构造形成后,不仅有黄土堆积其间,渭河及其两侧支流也携带大量泥沙填充淤积其中。这里自古灌溉农业发达,是我国重要的农业区。(2)指出组成华山的岩石类型及其形成过程。(6分)侵入型岩浆岩。形成过程:地下深处的岩浆侵入地壳上部,冷却凝固形成花岗岩(岩浆岩)。材料一华山是我国著名的五岳之一,它是由一块完整硕大的花岗岩体构成的,北临坦荡的渭河平原,南依秦岭,海拔2154.9m,壁立千仞,以险峻称雄于世。下图为秦岭、渭河平原剖面示意图。材料二据考证,现今的渭河平原在地质构造形成后,不仅有黄土堆积其间,渭河及其两侧支流也携带大量泥沙填充淤积其中。这里自古灌溉农业发达,是我国重要的农业区。(3)推测华山的地质构造类型,并分析其挺拔险峻的原因。(8分)断块山。原因:华山位于秦岭北部,所在岩体相对上升,其北坡是大断崖。材料一华山是我国著名的五岳之一,它是由一块完整硕大的花岗岩体构成的,北临坦荡的渭河平原,南依秦岭,海拔2154.9m,壁立千仞,以险峻称雄于世。下图为秦岭、渭河平原剖面示意图。材料二据考证,现今的渭河平原在地质构造形成后,不仅有黄土堆积其间,渭河及其两侧支流也携带大量泥沙填充淤积其中。这里自古灌溉农业发达,是我国重要的农业区。(4)据上述材料,以渭河平原为例说明地质作用与地表形态的关系。(10分)

①地表形态的塑造是内力和外力共同作用的结果;②内力作用使渭河平原断裂陷落形成谷地(低地);③外力作用(风力、流水等)将沉积物搬运来填充其中,形成肥沃的平原。内力作用与地表形态能量来源表现形式地表形态地壳运动变质活动岩浆活动地震山地谷地水平运动升降运动地质构造褶皱断层背斜向斜地垒地堑侵入喷出火山断块山褶皱山陡崖地球内部下图为我国某地质勘探队依次钻取的地下岩芯示意图1.图示甲、乙、丙三个岩芯是沿一直线钻取的,据此可以判断该地质构造是()A.背斜 B.向斜 C.地垒 D.地堑2.下列关于图示甲、乙、丙三个岩芯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甲处地表可能发生过侵蚀现象B.乙处可能储存地下水C.丙处地表岩层有缺失D.乙处适宜开挖隧道塞拉比斯古庙遗址位于意大利那不勒斯海岸,这座古庙早已倒塌,只剩下三根大理石柱子,每根石柱中间都有“百孔千疮”的一段,它的上截和下截保存得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