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重庆市七校联盟高一下学期7月期末考试化学试题(解析版)_第1页
2023-2024学年重庆市七校联盟高一下学期7月期末考试化学试题(解析版)_第2页
2023-2024学年重庆市七校联盟高一下学期7月期末考试化学试题(解析版)_第3页
2023-2024学年重庆市七校联盟高一下学期7月期末考试化学试题(解析版)_第4页
2023-2024学年重庆市七校联盟高一下学期7月期末考试化学试题(解析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级中学名校试卷PAGEPAGE1重庆市七校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7月期末考试试题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4小题,共42分。1.某同学通过系列实验探究硫及其化合物的性质,实验现象正确且能达到目的的是()A.点燃硫磺.产生刺激性气味气体,该气体可以漂白纸浆B.向蔗糖中加入浓硫酸,蔗糖变黑色,说明浓硫酸具有强的吸水性C.将气体通入溶液生成沉淀D.将片加入浓硫酸中,反应剧烈,说明浓硫酸具有强的氧化性〖答案〗A〖解析〗【详析】A.硫磺燃烧生成SO2,该气体具有漂白性,可以漂白纸浆,A正确;B.蔗糖中加入浓硫酸后变黑色,此时浓硫酸表现出脱水性,B错误;C.H2S是弱电解质,只所以能够与CuSO4溶液反应,是因为两者反应生成了难溶于水和酸的CuS沉淀,C错误;D.Al常温下遇浓硫酸发生钝化,加热下持续反应,现象描述不正确,D错误;故〖答案〗为:A。2.下列关于硅单质及其化合物的说法不正确的是()①硅是构成一些岩石和矿物的基本元素②水泥、玻璃、陶瓷都是硅酸盐产品③高纯度的硅单质广泛用于制作光导纤维④普通玻璃是氧化物,成分可表示为⑤粗硅制备单晶硅不涉及氧化还原反应A.①② B.①②③ C.①②③④ D.③④⑤〖答案〗D〖解析〗【详析】①硅元素在自然界以化合态存在,主要是硅酸盐,是构成一些岩石和矿物的基本元素,①正确;②制水泥、玻璃、陶瓷都是传统无机非金属材料,主要是硅酸盐产品,制备原料都需要用到含硅元素的物质,②正确;③光导纤维的成分是二氧化硅,高纯度的硅单质广泛用于制作硅能电池以及半导体等,③错误;④玻璃是混合物不是氧化物,主要是硅酸钠、硅酸钙、石英的混合物,成分可用氧化物的形式表示为Na2O•CaO•6SiO2,④错误;⑤粗硅制备单晶硅的反应是Si+2Cl2SiCl4,SiCl4+2H2Si+4HCl,过程中涉及氧化还原反应,⑤错误;综上,不正确的有③④⑤;故选D。3.现有一瓶乙二醇和丙三醇的混合液,已知它们的性质如下表:物质分子式熔点/℃沸点/℃密度/(g∙cm−3)溶解性乙二醇C2H6O2−11.51981.11易溶于水和乙醇丙三醇C3H8O317.92901.26与水和乙醇以任意比互溶据此,将乙二醇和丙三醇分离的最佳方法是()A.萃取 B.升华 C.蒸馏 D.蒸发〖答案〗C〖解析〗【详析】两者均属于醇类,相互混溶,从表中可知两者的沸点相差较大,故可用蒸馏法将其分离;故选C。4.利用反应设计的电池装置如图所示,该装置能有效消除氮氧化物的排放,减轻环境污染。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电极B为正极,发生还原反应B.当有参与反应时,外电路中转移3mol电子C.电池工作时,向左移动D.电极B的电极反应式为〖答案〗B〖解析〗〖祥解〗由反应可知,反应中NO2为氧化剂,NH3为还原剂,则A为负极,B为正极,负极发生氧化反应,正极发生还原反应。【详析】A.根据分析,A为负极,B为正极,电池工作时,正极发生还原反应,A正确;B.二氧化氮得到电子转变为氮气,N元素从+4价降为0价,当有1molNO2被处理时,外电路中通过电子4mol,当有0.5molNO2被处理时,外电路中通过电子2mol,B错误;C.原电池工作时,内电路中阴离子移向负极、阳离子移向正极,从右向左迁移,C正确;D.电极B为正极,二氧化氮得到电子发生还原反应,电极反应式:,D正确;〖答案〗选B。5.分解速率受多种因素影响。实验测得时不同条件下浓度随时间的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图甲表明,其他条件相同时,浓度越小,其分解速率越快B.图乙表明,其他条件相同时,溶液pH越小,分解速率越快C.图丙表明,少量存在时,溶液碱性越强,分解速率越快D.图丙和图丁表明,碱性溶液中,对分解速率的影响大〖答案〗D〖解析〗【详析】A.图甲中溶液的pH相同,但浓度不同,浓度越大,相同时间内浓度的变化量越大,由此得出相同pH条件下,双氧水浓度越大,双氧水分解速率越快,故A错误;B.图乙中浓度相同,但加入NaOH浓度不同,说明溶液的pH不同,NaOH浓度越大,相同时间内双氧水浓度变化量越大,由此得出:双氧水浓度相同时,pH越大双氧水分解速率越快,故B错误;C.图丙中少量存在时,相同时间内双氧水浓度变化量:溶液溶液溶液,由此得出:锰离子作催化剂时受溶液pH的影响,溶液碱性越弱,其分解速率越快,故C错误;D.图丁中pH相同,锰离子浓度越大,相同时间内双氧水浓度变化量越大,图丙中说明催化剂的催化效率受溶液的pH值影响,由此得出:碱性溶液中,对分解速率的影响大,故D正确;故〖答案〗为:D。6.如图是化学课外活动小组设计的用化学电源使LED灯发光的装置示意图。下列有关该装置的说法正确的是()A.铜片为负极,其附近的溶液变蓝,溶液中有Cu2+产生B.如果将锌片换成铁片,电路中的电流方向将改变C.其能量转化的形式主要是“化学能→电能→光能”D.如果将稀硫酸换成蔗糖容液,LED灯将会发光〖答案〗C〖解析〗〖祥解〗根据电池两极材料以及电解质溶液的溶质可知,该电池的总反应为Zn+H2SO4=ZnSO4+H2↑,所以锌片发生氧化反应为电池的负极,铜片上氢离子发生还原反应为电池的正极。【详析】A.铜片作正极,电极上氢离子发生还原反应生成氢气,有气泡产生,溶液中没有Cu2+产生,故A错误;B.如果将锌片换成铁片,电池总反应为铁与稀硫酸的反应,铁作正极,铜依然为负极,电路中的电流方向不会发生改变,故B错误;C.原电池的能量变化为化学能→电能,LED灯工作时能量变化为电能→光能,故C正确;D.蔗糖为非电解质,蔗糖溶液不导电,改换蔗糖溶液后无法形成闭合回路,无法形成原电池,故D错误;综上所述,故〖答案〗C。7.关于烷烃性质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烷烃同系物的熔、沸点随分子内碳原子数的增多逐渐升高B.烷烃同系物的密度随分子内碳原子数的增多而逐渐增大,从比水轻递增到比水重C.烷烃跟卤素单质在光照下能发生取代反应D.烷烃同系物都不能使溴水、KMnO4溶液因反应而褪色〖答案〗B〖解析〗【详析】A.烷烃同系物都是由分子构成,随着物质分子内碳原子数的增多,分子间作用力逐渐增强,克服分子间作用力使物质熔化、气化需要消耗的能量就越多,因此物质的熔沸点逐渐升高,A正确;B.烷烃同系物的密度随相对分子质量增大而增大,这也是分子间相互作用力的结果,分子间引力增大,分子间的距离相应减小,相对密度逐渐增大,但当密度增加到一定数值后,相对分子质量增加而密度变化很小。最大接近于0.8g·cm-3左右,所以所有的烷烃都比水轻,B错误;C.烷烃跟卤素单质在光照下能发生取代反应产生卤代烷烃及HCl,反应逐步进行,C正确;D.烷烃同系物性质稳定,在常温下都不能与溴水、KMnO4溶液反应,因而都不能使溴水、KMnO4溶液因反应而褪色,D正确;故合理选项是B。8.丁苯橡胶的结构简式为,对丁苯橡胶废弃物进行催化分解可得到乙烯和乙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丁苯橡胶是纯净物B.丁苯橡胶粉末加入溴水中不会产生褪色现象C.合成丁苯橡胶的单体只有1种D.若回收1.58t丁苯橡胶废弃物(假设原子利用率为100%),则得到0.28t乙烯〖答案〗D〖解析〗【详析】A.n值不确定,丁苯橡胶是混合物,A错误;B.丁苯橡胶中含有碳碳双键,具有烯烃的性质,能使溴水褪色,B错误;C.C6H5—CH=CH2和CH2=CH—CH=CH2发生加聚反应可得丁苯橡胶,C错误;D.根据丁苯橡胶的分子式(C12H14)n有:(C12H14)n―→nCH2=CH2+5nHC≡CH,可得CH2=CH2的质量为0.28t,D正确;故选D。9.乙醇是生活中常见的有机物,下列有关乙醇的实验操作或实验现象正确的是()A.①中酸性KMnO4溶液会褪色,乙醇转化为乙醛B.②中钠会在乙醇内部上下跳动,上方的火焰为淡蓝色C.③中灼热的铜丝插入乙醇中,铜丝由红色变为黑色D.④中X是饱和NaOH溶液,X液面上有油状液体生成〖答案〗B〖解析〗【详析】A.酸性KMnO4溶液将乙醇氧化成乙酸,A错误;B.乙醇和钠反应生成乙醇钠和氢气,钠的密度比乙醇大,生成的氢气开始会附着在钠的表面,使钠上升,随后由沉入乙醇中,故钠会上下跳动,氢气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B正确;C.灼热的铜丝表面因有CuO略显黑色,CuO被乙醇还原为铜丝后重新变为红色,C错误;D.X是饱和Na2CO3溶液,其液面上有油状乙酸乙酯生成,实验时导管不能插入液面以下,D错误。〖答案〗选B。10.如表是某饼干包装袋上的说明:品名苏打饼干配料面粉、鲜鸡蛋、精炼食用植物油、白砂糖、奶油、食盐、苏打保质期12个月生产日期2018年7月1日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精炼食用植物油能使溴水和酸性KMnO4溶液褪色B.白砂糖的主要成分是蔗糖,在人体内水解只转化为葡萄糖C.向该苏打饼干粉末上滴加碘水可出现蓝色D.葡萄糖与白砂糖的主要成分既不互为同分异构体,也不互为同系物〖答案〗B〖解析〗【详析】A.植物油中含有碳碳不饱和键,能与溴水发生较差反应,能被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氧化,能使溴水和酸性KMnO4溶液褪色,故A正确;B.白砂糖主要为蔗糖,属于双糖,在人体内水解而转化为葡萄糖与果糖,葡萄糖与果糖均为单糖,故B错误;C.苏打饼干粉末中含有淀粉,淀粉遇碘单质变蓝色,故C正确;D.葡萄糖是单糖,蔗糖为双糖,二者分子式不同,结构也不同,二者既不是同分异构体,也不是同系物,故D正确;故选B。11.与重整技术是获得合成气(CO、)、实现碳中和的重要途径之一。在一定条件下,向密闭容器中通入物质的量均为的和,发生反应:,测得平衡时的转化率与温度、压强的关系如图所示[已知气体分压(p)=总压×物质的量分数,用平衡分压代替平衡浓度可得到平衡常数]: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该反应的、B.y点的生成速率小于氢气的消耗速率C.x点对应温度下该反应的平衡常数D.随着温度升高,对平衡限度的影响温度大于压强〖答案〗B〖解析〗【详析】A.反应CH4(g)+CO2(g)⇌2CO(g)+2H2(g)的ΔS>0;同一压强下,升高温度,CH4的平衡转化率升高,则该反应为吸热反应,ΔH>0;A正确;B.y点,CH4的转化率还未达到平衡转化率,说明平衡正向移动,则CO的生成速率大于CO的消耗速率,CO的消耗速率等于H2的消耗速率,所以,y点CO的生成速率大于H2的消耗速率,B错误;C.x点,CH4的平衡转化率为50%,则CH4和CO2的物质的量变化量均为0.5mol,则平衡时,CH4、CO2、CO和H2的物质的量分别为0.5mol、0.5mol、1mol和1mol,p(CH4)=p(CO2)=P2=P2,p(CO)=p(H2)=P2=P2,Kp===,C正确;D.随着温度升高,同一温度,不同压强下,CH4的平衡转化率的差别越来越小,说明对平衡限度的影响温度大于压强,D正确;故选B。1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涤纶属于合成纤维B.用Cu(OH)2悬浊液可以鉴别乙醇、乙酸溶液、葡萄糖溶液C.石油的分馏、煤的液化和气化、煤的干馏都是物理变化,石油的裂化、裂解都是化学变化D.制取环氧乙烷:2CH2=CH2+O22,符合绿色化学的理念〖答案〗C〖解析〗【详析】A.世界上产量最大的合成纤维是以对苯二甲酸和乙二醇为原料合成得到的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PET),它是一种高分子材料,PET是涤纶的主要成分,故A正确;B.Cu(OH)2悬浊液不与乙醇反应、Cu(OH)2悬浊液和乙酸溶液反应生成蓝色溶液、Cu(OH)2悬浊液与葡萄糖溶液共热得到砖红色沉淀,故B正确;C.石油的分馏是物理变化,煤的液化和气化、煤的干馏、石油的裂化、裂解都是化学变化,故C错误;D.制取环氧乙烷:2CH2=CH2+O22,原子利用率100%,符合绿色化学的理念,故D正确;〖答案〗选C。13.工业染料“苏丹红”用于食品染色的事件屡有发生,继05年肯德基和麦当劳食品发现含有苏丹红染料后,06年又发现了含有苏丹红染料的红心鸭蛋。苏丹红是一种人工合成的含有苯环和氮原子的有机染料,科学家已实验证明该物质有潜在的致癌作用。下列有关苏丹红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苏丹红属于烃类物质B.苏丹红属于烃的衍生物C.因为苏丹红是人工合成的有机物,所以不得用于食品添加剂D.因为苏丹红中含有苯环,而含有苯环的有机物均有毒性〖答案〗B〖解析〗【详析】A.苏丹红是一种人工合成的含有苯环和氮原子的有机染料,含有氮元素,不是烃类物质,A错误;B.苏丹红是一种人工合成的含有苯环和氮原子,属于烃的衍生物,B正确;C.苏丹红是人工合成的有机物和不得用于食品添加剂不存在因果关系,是因为科学家已实验证明该物质有潜在的致癌作用才不得用于食品添加剂,C错误;D.并不是所有含有苯环的有机物均有毒性,D错误;故选B。14.氢气选择性催化还原NO是一种比NH3还原NO更为理想的方法,备受研究者关注。以Pt-HY为催化剂,氢气选择性催化还原NO在催化剂表面的反应机理如下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在Pt-HY界面因反应活化能降低使H2迅速参与反应B.反应过程中有非极性键的断裂和生成C.Pt原子表面上发生的反应有:、、、D.若1molNO在催化剂表面参与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2NA〖答案〗D〖解析〗【详析】A.Pt-HY是氢气还原NO的催化剂,在Pt-HY界面上,降低了反应的活化能,从而使H2迅速参与反应,A正确;B.从图中可以看出,反应过程中有O=O键、H-H键等非极性键的断裂,有N≡N键的生成,B正确;C.从图中可以看出,在左侧的Pt原子表面,发生的反应有:、,在右侧的Pt原子表面,发生的反应有、,C正确;D.从左侧Pt表面可以看出,发生反应2NO+H2N2O+H2O,反应中转移电子的数目为2e-,则1molNO在催化剂表面参与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NA,D不正确;故选D。二、实验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28分。15.某化学小组利用传感器、数据采集器和计算机等设备,探究外界条件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回答下列问题:(1)为进一步研究和对分解反应的催化效果,化学小组同学做下列实验:①定性研究:小组同学用图1装置进行实验,在注射器中分别加入相同体积的溶液和溶液,可通过观察_____,定性确定反应速率的大小。某同学提出用相同体积溶液代替溶液,你认为是否合理_____(填“是”或“否”),理由是_____。②定量研究:小组同学利用图2装置进行定量实验,向大试管中加入溶液,向注射器中分别加入溶液和溶液,测定的数据是_____,比较催化剂对反应速率的影响。(2)工业废水中有毒,对环境危害很大,可以氧化废水中的,可催化该反应。①与反应会生成参与大气循环的无毒气体,其化学式是_____。②一定条件下,测得的氧化去除率随溶液中的变化如图所示。过多时,的氧化去除率有所下降,原因是_____。〖答案〗(1)①.气球膨胀的快慢②.不合理③.阴离子不同,可能有干扰④.相同时间内,量气管内液面上升的高度(或者量气管内液面上升一定高度所需要的时间)(2)①.、②.可以催化分解,增大,分解增加,去除率就会下降〖解析〗(1)①定性研究:在其它条件相同时,通过加入不同的催化剂催化分解过氧化氢,可以借助气球膨胀的快慢判断产生气体的速率,从而判断种类不同的催化剂的对速率的影响大小;定性确定反应速率的大小。某同学提出用相同体积溶液代替溶液,不合理,理由是阴离子不同,可能有干扰;②定量研究:为了更精确地研究催化剂对反应速率的影响,需要测量收集相同气体所需要的时间,或相同时间内,量气管内液面上升的高度,从而比较催化剂对反应速率的影响;(2)①与反应会生成参与大气循环的无毒气体,则无毒气体是、;②在催化剂种类不变的情况下,超过90ml/L时,的氧化去除率下降,说明产生的·OH减少,说明部分双氧水分解成氧气和水,故当超过90ml/L时,可以催化分解,增大,分解增加,去除率就会下降。16.某化学小组模拟工业上利用CaS吸收含SO2的尾气,制备含CaS、CaSO4、CaSO3、S单质的固体混合物,以消除SO2污染并测定所得固体混合物中S单质的质量分数。已知:①CaS常温下为不溶于水的还原性白色固体,遇水强烈水解,微溶于甲醇;②S单质不溶于水,微溶于甲醇、乙醇,易溶于CS2;③2Na2S2O3+I2=2NaI+Na2S4O6。请回答下列问题:Ⅰ.含硫固体混合物的制备:(1)装置甲中仪器X的名称为_______。(2)装置甲中硫酸的适宜浓度为70%,硫酸浓度过低或过高时将导致的后果为_______。(3)转子流量计的作用为控制SO2流速,按气流方向,上述装置合理的连接顺序为_______(填装置编号,可重复使用)。(4)若缺少装置丁,则在三颈烧瓶中CaS会发生副反应生成Ca(OH)2和一种有臭鸡蛋气味的气体,已知该副反应分两步进行,中间产物为Ca(SH)(OH),则第二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Ⅱ.混合物中S单质的质量分数的测定:步骤1.实验结束后,将三颈烧瓶中产生的滤渣过滤出来,并将滤液进行蒸馏,将蒸馏后的剩余固体与过滤出来的滤渣进行合并,干燥。步骤2.取步骤1中所得固体1.0g,用5mLCS2萃取,分液,利用适量Na2SO3溶液对含S的CS2溶液进行反萃取,得到Na2S2O3溶液。步骤3.将步骤2中得到的Na2S2O3溶液转移到锥形瓶中,加入淀粉做指示剂,用0.1mo/L的碘标准液进行滴定,消耗标准液的体积为20.00mL。(5)步骤2中进行反萃取时需要控制温度为98℃左右,采用的加热方式为油浴加热,不适用水浴加热的原因为_______。(6)混合物中S单质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若步骤1中未将滤液蒸馏,或未将蒸馏后的剩余固体与过滤出来的滤渣进行合并,则测定结果_______(填“偏高”或“偏低”),原因为_______。〖答案〗(1)圆底烧瓶(2)硫酸浓度过低SO2溶解不易逸出,浓度过高,硫酸不易电离出H+,生成SO2的反应速率过慢(3)甲丁丙丁乙(4)Ca(SH)(OH)+H2O=Ca(OH)2+H2S↑(5)反应温度为98℃左右,接近水的沸点要沸腾,影响加热效果,油浴更容易提温和控温(6)①.12.8②.偏低③.S微溶于甲醇,若不蒸出甲醇并合并滤渣,会造成步骤2中取用的固体中S单质的含量偏低〖解析〗甲装置中Na2SO3与浓硫酸共热反应制备SO2,由于CaS遇水强烈水解,然后用丁装置中的浓硫酸干燥SO2,接着SO2在丙装置中与CaS反应,制备含CaS、CaSO4、CaSO3、S单质的固体混合物,在丙装置后连接丁装置,防止H2O(g)进入丙装置中使CaS水解,最后用NaOH溶液吸收尾气SO2,防止污染大气。(1)根据仪器X的结构特点知,仪器X的名称为圆底烧瓶;〖答案〗为:圆底烧瓶。(2)甲装置中发生的反应为Na2SO3+H2SO4(浓)Na2SO4+H2O+SO2↑;SO2易溶于水,故硫酸浓度过低SO2溶解不易逸出,浓度过高,硫酸不易电离出H+,生成SO2的反应速率过慢;〖答案〗为:硫酸浓度过低SO2溶解不易逸出,浓度过高,硫酸不易电离出H+,生成SO2的反应速率过慢。(3)根据分析,按气流方向,上述装置合理的连接顺序为甲丁丙丁乙;〖答案〗为:甲丁丙丁乙。(4)CaS遇水强烈水解,若缺少装置丁,则在三颈烧瓶中CaS会发生副反应生成Ca(OH)2和一种有臭鸡蛋气味的气体,该臭鸡蛋气味的气体为H2S,总反应为CaS+2H2O=Ca(OH)2+H2S↑,已知该副反应分两步进行,中间产物为Ca(SH)(OH),第一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S+H2O=Ca(SH)(OH),第二步反应=总反应-第一步反应,则第二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SH)(OH)+H2O=Ca(OH)2+H2S↑;〖答案〗为:Ca(SH)(OH)+H2O=Ca(OH)2+H2S↑。(5)步骤2中进行反萃取时需要控制温度为98℃左右,采用的加热方式为油浴加热,不适用水浴加热的原因为反应温度为98℃左右,接近水的沸点要沸腾,影响加热效果,油浴更容易提温和控温;〖答案〗为:反应温度为98℃左右,接近水的沸点要沸腾,影响加热效果,油浴更容易提温和控温。(6)根据实验步骤,实验过程中涉及反应有S+Na2SO3Na2S2O3、I2+2Na2S2O3=2NaI+Na2S4O6,可得关系式2S~2Na2S2O3~I2,则n(S)=2n(I2)=2×0.1mol/L×0.02L=0.004mol,m(S)=0.004mol×32g/mol=0.128g,混合物中S单质的质量分数为=12.8%;根据题给已知②,S单质不溶于水,微溶于甲醇、乙醇,若步骤1中未将滤液蒸馏,或未将蒸馏后的剩余固体与过滤出来的滤渣进行合并,有部分S溶于甲醇,会造成步骤2中取用的固体中S单质的含量偏低;〖答案〗为:12.8;偏低;S微溶于甲醇,若不蒸出甲醇并合并滤渣,会造成步骤2中取用的固体中S单质的含量偏低。三、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30分。17.糖尿病是由于体内胰岛素紊乱导致的代谢紊乱综合症,以高血糖为主要标志。长期摄入高热量食品和缺少运动都易导致糖尿病。(1)血糖是指血液中的葡萄糖(C6H12O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A.葡萄糖属于碳水化合物,其分子式可表示为C6(H2O)6,则每个葡萄糖分子中含6个H2OB.糖尿病人尿糖高,可用新制的氢氧化铜悬浊液来检测病人尿液中的葡萄糖C.葡萄糖为人体提供能量D.淀粉水解的最终产物是葡萄糖(2)木糖醇[CH2OH(CHOH)3CH2OH]是一种甜味剂,糖尿病人食用后血糖不会升高。请预测木糖醇的一种化学性质:___________________。(3)糖尿病人不可饮酒,酒精在肝脏内可被转化成有机物A。A的有关性质实验结果如下:Ⅰ.通过样品的质谱测得A的相对分子质量为60。Ⅱ.核磁共振氢原子光谱能对有机物分子中同性氢原子给出相同的峰值(信号),根据峰值(信号)可以确定分子中氢原子的种类和数目。例如:乙醇(CH3CH2OH)有三种氢原子(图甲)。经测定,有机物A的核磁共振氢谱示意图如图乙所示。Ⅲ.将A溶于水,滴入石蕊试液,发现溶液变红。试写出A的结构简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糖尿病人宜多吃蔬菜和豆类食品。蔬菜中富含纤维素,豆类食品中富含蛋白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________(填序号)。A.蛋白质都属于天然有机高分子化合物,且都不溶于水B.用灼烧闻气味的方法可以区别合成纤维和羊毛C.人体内不含纤维素水解酶,人不能消化纤维素,因此蔬菜中的纤维素对人没有用处D.紫外线、医用酒精能杀菌消毒,是因为它们能使细菌的蛋白质变性E.用天然彩棉制成贴身衣物可减少染料对人体的副作用(5)香蕉属于高糖水果,糖尿病人不宜食用。乙烯是香蕉的催熟剂,它可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试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BCD(2)能与羧酸发生酯化反应(或其他合理〖答案〗均可)(3)CH3COOH(4)AC(5)CH2===CH2+Br2―→CH2Br—CH2Br〖解析〗〖祥解〗【详析】(1)A.葡萄糖的化学式为C6H12O6,不含有水,故A错误;B.葡萄糖中含有醛基,醛基能与新制的氢氧化铜反应生成砖红色沉淀,故B正确;C.葡萄糖在人体内会发生氧化反应放出能量,为人体提供需要的能量,故C正确;D.淀粉水解最终生成葡萄糖,故D正确.故〖答案〗为BCD;(2)木糖醇中含有羟基,羟基能发生酯化反应,故〖答案〗为能与羧酸发生酯化反应;(3)核磁共振氢谱中有几个峰就有几中氢原子,图乙有2个峰,说明有2种氢原子,将A溶于水,滴入石蕊试液,发现溶液变红,溶液呈酸性,说明含有羧基,根据相对分子质量为60,60-45=13,另一个基团为甲基,A为CH3COOH,故〖答案〗为CH3COOH;(4)A.蛋白质均属于天然高分子化合物,它们的相对分子质量在10000万以上,部分蛋白质可溶于水,如血清蛋白、酶等,故A错误;B.羊毛是蛋白质,因蛋白质灼烧时有烧焦羽毛的特殊气味,所以可用灼烧来鉴别合成纤维和羊毛,故B正确;C.人类膳食中的纤维素主要含于蔬菜和粗加工的谷类中,虽然不能被消化吸收,但有促进肠道蠕动,利于粪便排出等功能,故C错误;D.细菌的成分是蛋白质,紫外线、医用酒精能使蛋白质变性,能杀菌消毒,故D正确;E.天然彩棉对人体无不良反应,用天然彩棉制成贴身衣物可减少染料对人体的副作用,故E正确;故〖答案〗为AC;(5)乙烯含有碳碳双键,与溴发生加成反应,生成1,2-二溴乙烷,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反应生成1,2-二溴乙烷,反应方程式为CH2=CH2+Br2→CH2Br-CH2Br,故〖答案〗为CH2=CH2+Br2→CH2Br-CH2Br。18.N、Si、S的单质及其化合物用途广泛。回答下列问题:(1)用浓硫酸作干燥剂,体现了浓硫酸的_____性,用于防止葡萄酒氧化变质,体现了的_____性,熔融NaOH时,不能用瓷坩埚,其原因是_____(用化学方程式解释)。(2)为探究稀硝酸、稀硫酸的化学性质,某同学设计如图实验(夹持及加热仪器已省略)。①滴加稀硝酸时,观察到的现象为_____(尽可能描述完整),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②滴加稀硫酸时,剩余的铜片逐渐溶解至消失,其原因是_____。(3)工业上以为原料制备高纯硅的工艺流程如图所示。①写出反应③的化学方程式:_____,反应①②③中属于置换反应的是_____(填序号)。②反应①中若有30g二氧化硅发生反应,则生成CO的体积为_____L(转化为标准状况)。〖答案〗(1)①.吸水②.还原③.(2)①.铜片变小、溶液由无色变为蓝色、铜表面有气泡生成、试管口处有红棕色气体生成②.③.硫酸电离出的与和Cu反应,铜片逐渐消失(3)①.②.①②③③.22.4〖解析〗(1)用浓硫酸有三大特性:吸水性、脱水性和强氧化性,作干燥剂时体现了浓硫酸的吸水性,用于防止葡萄酒氧化变质,体现了的还原性,熔融NaOH时,不能用瓷坩埚,其原因是NaOH能与瓷坩埚中的成分SiO2发生化学反应;(2)①滴加稀硝酸时,稀硝酸与铜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硝酸铜,NO气体,观察到的现象为铜片变小、溶液由无色变为蓝色、铜表面有气泡生成、试管口处有红棕色气体生成,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②滴加稀硫酸时,剩余的铜片逐渐溶解至消失,其原因是,稀硝酸与铜反应,溶液中还有硝酸根,硫酸电离出的与和Cu反应,铜片逐渐消失;(3)①写出反应③的化学方程式:;反应①②③中属于置换反应的是①②③;②反应①中若有30g二氧化硅发生反应,则参加反应的,生成CO的物质的量为1mol,标况下体积为22.4L;重庆市七校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7月期末考试试题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4小题,共42分。1.某同学通过系列实验探究硫及其化合物的性质,实验现象正确且能达到目的的是()A.点燃硫磺.产生刺激性气味气体,该气体可以漂白纸浆B.向蔗糖中加入浓硫酸,蔗糖变黑色,说明浓硫酸具有强的吸水性C.将气体通入溶液生成沉淀D.将片加入浓硫酸中,反应剧烈,说明浓硫酸具有强的氧化性〖答案〗A〖解析〗【详析】A.硫磺燃烧生成SO2,该气体具有漂白性,可以漂白纸浆,A正确;B.蔗糖中加入浓硫酸后变黑色,此时浓硫酸表现出脱水性,B错误;C.H2S是弱电解质,只所以能够与CuSO4溶液反应,是因为两者反应生成了难溶于水和酸的CuS沉淀,C错误;D.Al常温下遇浓硫酸发生钝化,加热下持续反应,现象描述不正确,D错误;故〖答案〗为:A。2.下列关于硅单质及其化合物的说法不正确的是()①硅是构成一些岩石和矿物的基本元素②水泥、玻璃、陶瓷都是硅酸盐产品③高纯度的硅单质广泛用于制作光导纤维④普通玻璃是氧化物,成分可表示为⑤粗硅制备单晶硅不涉及氧化还原反应A.①② B.①②③ C.①②③④ D.③④⑤〖答案〗D〖解析〗【详析】①硅元素在自然界以化合态存在,主要是硅酸盐,是构成一些岩石和矿物的基本元素,①正确;②制水泥、玻璃、陶瓷都是传统无机非金属材料,主要是硅酸盐产品,制备原料都需要用到含硅元素的物质,②正确;③光导纤维的成分是二氧化硅,高纯度的硅单质广泛用于制作硅能电池以及半导体等,③错误;④玻璃是混合物不是氧化物,主要是硅酸钠、硅酸钙、石英的混合物,成分可用氧化物的形式表示为Na2O•CaO•6SiO2,④错误;⑤粗硅制备单晶硅的反应是Si+2Cl2SiCl4,SiCl4+2H2Si+4HCl,过程中涉及氧化还原反应,⑤错误;综上,不正确的有③④⑤;故选D。3.现有一瓶乙二醇和丙三醇的混合液,已知它们的性质如下表:物质分子式熔点/℃沸点/℃密度/(g∙cm−3)溶解性乙二醇C2H6O2−11.51981.11易溶于水和乙醇丙三醇C3H8O317.92901.26与水和乙醇以任意比互溶据此,将乙二醇和丙三醇分离的最佳方法是()A.萃取 B.升华 C.蒸馏 D.蒸发〖答案〗C〖解析〗【详析】两者均属于醇类,相互混溶,从表中可知两者的沸点相差较大,故可用蒸馏法将其分离;故选C。4.利用反应设计的电池装置如图所示,该装置能有效消除氮氧化物的排放,减轻环境污染。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电极B为正极,发生还原反应B.当有参与反应时,外电路中转移3mol电子C.电池工作时,向左移动D.电极B的电极反应式为〖答案〗B〖解析〗〖祥解〗由反应可知,反应中NO2为氧化剂,NH3为还原剂,则A为负极,B为正极,负极发生氧化反应,正极发生还原反应。【详析】A.根据分析,A为负极,B为正极,电池工作时,正极发生还原反应,A正确;B.二氧化氮得到电子转变为氮气,N元素从+4价降为0价,当有1molNO2被处理时,外电路中通过电子4mol,当有0.5molNO2被处理时,外电路中通过电子2mol,B错误;C.原电池工作时,内电路中阴离子移向负极、阳离子移向正极,从右向左迁移,C正确;D.电极B为正极,二氧化氮得到电子发生还原反应,电极反应式:,D正确;〖答案〗选B。5.分解速率受多种因素影响。实验测得时不同条件下浓度随时间的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图甲表明,其他条件相同时,浓度越小,其分解速率越快B.图乙表明,其他条件相同时,溶液pH越小,分解速率越快C.图丙表明,少量存在时,溶液碱性越强,分解速率越快D.图丙和图丁表明,碱性溶液中,对分解速率的影响大〖答案〗D〖解析〗【详析】A.图甲中溶液的pH相同,但浓度不同,浓度越大,相同时间内浓度的变化量越大,由此得出相同pH条件下,双氧水浓度越大,双氧水分解速率越快,故A错误;B.图乙中浓度相同,但加入NaOH浓度不同,说明溶液的pH不同,NaOH浓度越大,相同时间内双氧水浓度变化量越大,由此得出:双氧水浓度相同时,pH越大双氧水分解速率越快,故B错误;C.图丙中少量存在时,相同时间内双氧水浓度变化量:溶液溶液溶液,由此得出:锰离子作催化剂时受溶液pH的影响,溶液碱性越弱,其分解速率越快,故C错误;D.图丁中pH相同,锰离子浓度越大,相同时间内双氧水浓度变化量越大,图丙中说明催化剂的催化效率受溶液的pH值影响,由此得出:碱性溶液中,对分解速率的影响大,故D正确;故〖答案〗为:D。6.如图是化学课外活动小组设计的用化学电源使LED灯发光的装置示意图。下列有关该装置的说法正确的是()A.铜片为负极,其附近的溶液变蓝,溶液中有Cu2+产生B.如果将锌片换成铁片,电路中的电流方向将改变C.其能量转化的形式主要是“化学能→电能→光能”D.如果将稀硫酸换成蔗糖容液,LED灯将会发光〖答案〗C〖解析〗〖祥解〗根据电池两极材料以及电解质溶液的溶质可知,该电池的总反应为Zn+H2SO4=ZnSO4+H2↑,所以锌片发生氧化反应为电池的负极,铜片上氢离子发生还原反应为电池的正极。【详析】A.铜片作正极,电极上氢离子发生还原反应生成氢气,有气泡产生,溶液中没有Cu2+产生,故A错误;B.如果将锌片换成铁片,电池总反应为铁与稀硫酸的反应,铁作正极,铜依然为负极,电路中的电流方向不会发生改变,故B错误;C.原电池的能量变化为化学能→电能,LED灯工作时能量变化为电能→光能,故C正确;D.蔗糖为非电解质,蔗糖溶液不导电,改换蔗糖溶液后无法形成闭合回路,无法形成原电池,故D错误;综上所述,故〖答案〗C。7.关于烷烃性质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烷烃同系物的熔、沸点随分子内碳原子数的增多逐渐升高B.烷烃同系物的密度随分子内碳原子数的增多而逐渐增大,从比水轻递增到比水重C.烷烃跟卤素单质在光照下能发生取代反应D.烷烃同系物都不能使溴水、KMnO4溶液因反应而褪色〖答案〗B〖解析〗【详析】A.烷烃同系物都是由分子构成,随着物质分子内碳原子数的增多,分子间作用力逐渐增强,克服分子间作用力使物质熔化、气化需要消耗的能量就越多,因此物质的熔沸点逐渐升高,A正确;B.烷烃同系物的密度随相对分子质量增大而增大,这也是分子间相互作用力的结果,分子间引力增大,分子间的距离相应减小,相对密度逐渐增大,但当密度增加到一定数值后,相对分子质量增加而密度变化很小。最大接近于0.8g·cm-3左右,所以所有的烷烃都比水轻,B错误;C.烷烃跟卤素单质在光照下能发生取代反应产生卤代烷烃及HCl,反应逐步进行,C正确;D.烷烃同系物性质稳定,在常温下都不能与溴水、KMnO4溶液反应,因而都不能使溴水、KMnO4溶液因反应而褪色,D正确;故合理选项是B。8.丁苯橡胶的结构简式为,对丁苯橡胶废弃物进行催化分解可得到乙烯和乙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丁苯橡胶是纯净物B.丁苯橡胶粉末加入溴水中不会产生褪色现象C.合成丁苯橡胶的单体只有1种D.若回收1.58t丁苯橡胶废弃物(假设原子利用率为100%),则得到0.28t乙烯〖答案〗D〖解析〗【详析】A.n值不确定,丁苯橡胶是混合物,A错误;B.丁苯橡胶中含有碳碳双键,具有烯烃的性质,能使溴水褪色,B错误;C.C6H5—CH=CH2和CH2=CH—CH=CH2发生加聚反应可得丁苯橡胶,C错误;D.根据丁苯橡胶的分子式(C12H14)n有:(C12H14)n―→nCH2=CH2+5nHC≡CH,可得CH2=CH2的质量为0.28t,D正确;故选D。9.乙醇是生活中常见的有机物,下列有关乙醇的实验操作或实验现象正确的是()A.①中酸性KMnO4溶液会褪色,乙醇转化为乙醛B.②中钠会在乙醇内部上下跳动,上方的火焰为淡蓝色C.③中灼热的铜丝插入乙醇中,铜丝由红色变为黑色D.④中X是饱和NaOH溶液,X液面上有油状液体生成〖答案〗B〖解析〗【详析】A.酸性KMnO4溶液将乙醇氧化成乙酸,A错误;B.乙醇和钠反应生成乙醇钠和氢气,钠的密度比乙醇大,生成的氢气开始会附着在钠的表面,使钠上升,随后由沉入乙醇中,故钠会上下跳动,氢气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B正确;C.灼热的铜丝表面因有CuO略显黑色,CuO被乙醇还原为铜丝后重新变为红色,C错误;D.X是饱和Na2CO3溶液,其液面上有油状乙酸乙酯生成,实验时导管不能插入液面以下,D错误。〖答案〗选B。10.如表是某饼干包装袋上的说明:品名苏打饼干配料面粉、鲜鸡蛋、精炼食用植物油、白砂糖、奶油、食盐、苏打保质期12个月生产日期2018年7月1日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精炼食用植物油能使溴水和酸性KMnO4溶液褪色B.白砂糖的主要成分是蔗糖,在人体内水解只转化为葡萄糖C.向该苏打饼干粉末上滴加碘水可出现蓝色D.葡萄糖与白砂糖的主要成分既不互为同分异构体,也不互为同系物〖答案〗B〖解析〗【详析】A.植物油中含有碳碳不饱和键,能与溴水发生较差反应,能被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氧化,能使溴水和酸性KMnO4溶液褪色,故A正确;B.白砂糖主要为蔗糖,属于双糖,在人体内水解而转化为葡萄糖与果糖,葡萄糖与果糖均为单糖,故B错误;C.苏打饼干粉末中含有淀粉,淀粉遇碘单质变蓝色,故C正确;D.葡萄糖是单糖,蔗糖为双糖,二者分子式不同,结构也不同,二者既不是同分异构体,也不是同系物,故D正确;故选B。11.与重整技术是获得合成气(CO、)、实现碳中和的重要途径之一。在一定条件下,向密闭容器中通入物质的量均为的和,发生反应:,测得平衡时的转化率与温度、压强的关系如图所示[已知气体分压(p)=总压×物质的量分数,用平衡分压代替平衡浓度可得到平衡常数]: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该反应的、B.y点的生成速率小于氢气的消耗速率C.x点对应温度下该反应的平衡常数D.随着温度升高,对平衡限度的影响温度大于压强〖答案〗B〖解析〗【详析】A.反应CH4(g)+CO2(g)⇌2CO(g)+2H2(g)的ΔS>0;同一压强下,升高温度,CH4的平衡转化率升高,则该反应为吸热反应,ΔH>0;A正确;B.y点,CH4的转化率还未达到平衡转化率,说明平衡正向移动,则CO的生成速率大于CO的消耗速率,CO的消耗速率等于H2的消耗速率,所以,y点CO的生成速率大于H2的消耗速率,B错误;C.x点,CH4的平衡转化率为50%,则CH4和CO2的物质的量变化量均为0.5mol,则平衡时,CH4、CO2、CO和H2的物质的量分别为0.5mol、0.5mol、1mol和1mol,p(CH4)=p(CO2)=P2=P2,p(CO)=p(H2)=P2=P2,Kp===,C正确;D.随着温度升高,同一温度,不同压强下,CH4的平衡转化率的差别越来越小,说明对平衡限度的影响温度大于压强,D正确;故选B。1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涤纶属于合成纤维B.用Cu(OH)2悬浊液可以鉴别乙醇、乙酸溶液、葡萄糖溶液C.石油的分馏、煤的液化和气化、煤的干馏都是物理变化,石油的裂化、裂解都是化学变化D.制取环氧乙烷:2CH2=CH2+O22,符合绿色化学的理念〖答案〗C〖解析〗【详析】A.世界上产量最大的合成纤维是以对苯二甲酸和乙二醇为原料合成得到的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PET),它是一种高分子材料,PET是涤纶的主要成分,故A正确;B.Cu(OH)2悬浊液不与乙醇反应、Cu(OH)2悬浊液和乙酸溶液反应生成蓝色溶液、Cu(OH)2悬浊液与葡萄糖溶液共热得到砖红色沉淀,故B正确;C.石油的分馏是物理变化,煤的液化和气化、煤的干馏、石油的裂化、裂解都是化学变化,故C错误;D.制取环氧乙烷:2CH2=CH2+O22,原子利用率100%,符合绿色化学的理念,故D正确;〖答案〗选C。13.工业染料“苏丹红”用于食品染色的事件屡有发生,继05年肯德基和麦当劳食品发现含有苏丹红染料后,06年又发现了含有苏丹红染料的红心鸭蛋。苏丹红是一种人工合成的含有苯环和氮原子的有机染料,科学家已实验证明该物质有潜在的致癌作用。下列有关苏丹红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苏丹红属于烃类物质B.苏丹红属于烃的衍生物C.因为苏丹红是人工合成的有机物,所以不得用于食品添加剂D.因为苏丹红中含有苯环,而含有苯环的有机物均有毒性〖答案〗B〖解析〗【详析】A.苏丹红是一种人工合成的含有苯环和氮原子的有机染料,含有氮元素,不是烃类物质,A错误;B.苏丹红是一种人工合成的含有苯环和氮原子,属于烃的衍生物,B正确;C.苏丹红是人工合成的有机物和不得用于食品添加剂不存在因果关系,是因为科学家已实验证明该物质有潜在的致癌作用才不得用于食品添加剂,C错误;D.并不是所有含有苯环的有机物均有毒性,D错误;故选B。14.氢气选择性催化还原NO是一种比NH3还原NO更为理想的方法,备受研究者关注。以Pt-HY为催化剂,氢气选择性催化还原NO在催化剂表面的反应机理如下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在Pt-HY界面因反应活化能降低使H2迅速参与反应B.反应过程中有非极性键的断裂和生成C.Pt原子表面上发生的反应有:、、、D.若1molNO在催化剂表面参与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2NA〖答案〗D〖解析〗【详析】A.Pt-HY是氢气还原NO的催化剂,在Pt-HY界面上,降低了反应的活化能,从而使H2迅速参与反应,A正确;B.从图中可以看出,反应过程中有O=O键、H-H键等非极性键的断裂,有N≡N键的生成,B正确;C.从图中可以看出,在左侧的Pt原子表面,发生的反应有:、,在右侧的Pt原子表面,发生的反应有、,C正确;D.从左侧Pt表面可以看出,发生反应2NO+H2N2O+H2O,反应中转移电子的数目为2e-,则1molNO在催化剂表面参与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NA,D不正确;故选D。二、实验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28分。15.某化学小组利用传感器、数据采集器和计算机等设备,探究外界条件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回答下列问题:(1)为进一步研究和对分解反应的催化效果,化学小组同学做下列实验:①定性研究:小组同学用图1装置进行实验,在注射器中分别加入相同体积的溶液和溶液,可通过观察_____,定性确定反应速率的大小。某同学提出用相同体积溶液代替溶液,你认为是否合理_____(填“是”或“否”),理由是_____。②定量研究:小组同学利用图2装置进行定量实验,向大试管中加入溶液,向注射器中分别加入溶液和溶液,测定的数据是_____,比较催化剂对反应速率的影响。(2)工业废水中有毒,对环境危害很大,可以氧化废水中的,可催化该反应。①与反应会生成参与大气循环的无毒气体,其化学式是_____。②一定条件下,测得的氧化去除率随溶液中的变化如图所示。过多时,的氧化去除率有所下降,原因是_____。〖答案〗(1)①.气球膨胀的快慢②.不合理③.阴离子不同,可能有干扰④.相同时间内,量气管内液面上升的高度(或者量气管内液面上升一定高度所需要的时间)(2)①.、②.可以催化分解,增大,分解增加,去除率就会下降〖解析〗(1)①定性研究:在其它条件相同时,通过加入不同的催化剂催化分解过氧化氢,可以借助气球膨胀的快慢判断产生气体的速率,从而判断种类不同的催化剂的对速率的影响大小;定性确定反应速率的大小。某同学提出用相同体积溶液代替溶液,不合理,理由是阴离子不同,可能有干扰;②定量研究:为了更精确地研究催化剂对反应速率的影响,需要测量收集相同气体所需要的时间,或相同时间内,量气管内液面上升的高度,从而比较催化剂对反应速率的影响;(2)①与反应会生成参与大气循环的无毒气体,则无毒气体是、;②在催化剂种类不变的情况下,超过90ml/L时,的氧化去除率下降,说明产生的·OH减少,说明部分双氧水分解成氧气和水,故当超过90ml/L时,可以催化分解,增大,分解增加,去除率就会下降。16.某化学小组模拟工业上利用CaS吸收含SO2的尾气,制备含CaS、CaSO4、CaSO3、S单质的固体混合物,以消除SO2污染并测定所得固体混合物中S单质的质量分数。已知:①CaS常温下为不溶于水的还原性白色固体,遇水强烈水解,微溶于甲醇;②S单质不溶于水,微溶于甲醇、乙醇,易溶于CS2;③2Na2S2O3+I2=2NaI+Na2S4O6。请回答下列问题:Ⅰ.含硫固体混合物的制备:(1)装置甲中仪器X的名称为_______。(2)装置甲中硫酸的适宜浓度为70%,硫酸浓度过低或过高时将导致的后果为_______。(3)转子流量计的作用为控制SO2流速,按气流方向,上述装置合理的连接顺序为_______(填装置编号,可重复使用)。(4)若缺少装置丁,则在三颈烧瓶中CaS会发生副反应生成Ca(OH)2和一种有臭鸡蛋气味的气体,已知该副反应分两步进行,中间产物为Ca(SH)(OH),则第二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Ⅱ.混合物中S单质的质量分数的测定:步骤1.实验结束后,将三颈烧瓶中产生的滤渣过滤出来,并将滤液进行蒸馏,将蒸馏后的剩余固体与过滤出来的滤渣进行合并,干燥。步骤2.取步骤1中所得固体1.0g,用5mLCS2萃取,分液,利用适量Na2SO3溶液对含S的CS2溶液进行反萃取,得到Na2S2O3溶液。步骤3.将步骤2中得到的Na2S2O3溶液转移到锥形瓶中,加入淀粉做指示剂,用0.1mo/L的碘标准液进行滴定,消耗标准液的体积为20.00mL。(5)步骤2中进行反萃取时需要控制温度为98℃左右,采用的加热方式为油浴加热,不适用水浴加热的原因为_______。(6)混合物中S单质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若步骤1中未将滤液蒸馏,或未将蒸馏后的剩余固体与过滤出来的滤渣进行合并,则测定结果_______(填“偏高”或“偏低”),原因为_______。〖答案〗(1)圆底烧瓶(2)硫酸浓度过低SO2溶解不易逸出,浓度过高,硫酸不易电离出H+,生成SO2的反应速率过慢(3)甲丁丙丁乙(4)Ca(SH)(OH)+H2O=Ca(OH)2+H2S↑(5)反应温度为98℃左右,接近水的沸点要沸腾,影响加热效果,油浴更容易提温和控温(6)①.12.8②.偏低③.S微溶于甲醇,若不蒸出甲醇并合并滤渣,会造成步骤2中取用的固体中S单质的含量偏低〖解析〗甲装置中Na2SO3与浓硫酸共热反应制备SO2,由于CaS遇水强烈水解,然后用丁装置中的浓硫酸干燥SO2,接着SO2在丙装置中与CaS反应,制备含CaS、CaSO4、CaSO3、S单质的固体混合物,在丙装置后连接丁装置,防止H2O(g)进入丙装置中使CaS水解,最后用NaOH溶液吸收尾气SO2,防止污染大气。(1)根据仪器X的结构特点知,仪器X的名称为圆底烧瓶;〖答案〗为:圆底烧瓶。(2)甲装置中发生的反应为Na2SO3+H2SO4(浓)Na2SO4+H2O+SO2↑;SO2易溶于水,故硫酸浓度过低SO2溶解不易逸出,浓度过高,硫酸不易电离出H+,生成SO2的反应速率过慢;〖答案〗为:硫酸浓度过低SO2溶解不易逸出,浓度过高,硫酸不易电离出H+,生成SO2的反应速率过慢。(3)根据分析,按气流方向,上述装置合理的连接顺序为甲丁丙丁乙;〖答案〗为:甲丁丙丁乙。(4)CaS遇水强烈水解,若缺少装置丁,则在三颈烧瓶中CaS会发生副反应生成Ca(OH)2和一种有臭鸡蛋气味的气体,该臭鸡蛋气味的气体为H2S,总反应为CaS+2H2O=Ca(OH)2+H2S↑,已知该副反应分两步进行,中间产物为Ca(SH)(OH),第一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S+H2O=Ca(SH)(OH),第二步反应=总反应-第一步反应,则第二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SH)(OH)+H2O=Ca(OH)2+H2S↑;〖答案〗为:Ca(SH)(OH)+H2O=Ca(OH)2+H2S↑。(5)步骤2中进行反萃取时需要控制温度为98℃左右,采用的加热方式为油浴加热,不适用水浴加热的原因为反应温度为98℃左右,接近水的沸点要沸腾,影响加热效果,油浴更容易提温和控温;〖答案〗为:反应温度为98℃左右,接近水的沸点要沸腾,影响加热效果,油浴更容易提温和控温。(6)根据实验步骤,实验过程中涉及反应有S+Na2SO3Na2S2O3、I2+2Na2S2O3=2NaI+Na2S4O6,可得关系式2S~2Na2S2O3~I2,则n(S)=2n(I2)=2×0.1mol/L×0.02L=0.004mol,m(S)=0.004mol×32g/mol=0.128g,混合物中S单质的质量分数为=12.8%;根据题给已知②,S单质不溶于水,微溶于甲醇、乙醇,若步骤1中未将滤液蒸馏,或未将蒸馏后的剩余固体与过滤出来的滤渣进行合并,有部分S溶于甲醇,会造成步骤2中取用的固体中S单质的含量偏低;〖答案〗为:12.8;偏低;S微溶于甲醇,若不蒸出甲醇并合并滤渣,会造成步骤2中取用的固体中S单质的含量偏低。三、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30分。17.糖尿病是由于体内胰岛素紊乱导致的代谢紊乱综合症,以高血糖为主要标志。长期摄入高热量食品和缺少运动都易导致糖尿病。(1)血糖是指血液中的葡萄糖(C6H12O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A.葡萄糖属于碳水化合物,其分子式可表示为C6(H2O)6,则每个葡萄糖分子中含6个H2OB.糖尿病人尿糖高,可用新制的氢氧化铜悬浊液来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