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吉林省五地六市2025届高二生物第一学期期末统考模拟试题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场号和座位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用2B铅笔将试卷类型(B)填涂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将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右上角"条形码粘贴处"。2.作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题卷上。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无效。4.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选择题(本大题共7小题,每小题6分,共42分。)1.激素作为一种信号分子,能把某种调节的信息由内分泌细胞携带至靶细胞。下图表示影响血糖调节的因素及激素发挥作用的过程,下列有关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靶细胞的“受体”的化学本质是糖蛋白B.影响胰岛A细胞分泌的刺激X最可能是血糖含量降低C.刺激X→①→②→③→胰岛A细胞,是神经调节,其中②结构位于大脑皮层D.靶细胞接受激素的刺激后,促使肝糖原分解及非糖物质的转化,使血糖浓度回升到正常水平2.生态位是指某种生物在群落和生态系统中的位置和状况。在非洲草原上有斑马、野牛、牛羚和瞪羚等食草动物,它们迁徒时按一定次序陆续穿过草原,不同种类的动物取食草被的部位不同,并为下一个到来的物种留有食料。关于上述现象,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上述现象是共同进化的结果 B.上述现象导致种间竞争减弱C.上述食草动物间存在着生态位分化 D.若去除斑马种群,对其他种群不会产生影响3.下图表示生物圈中碳循环过程,其中甲、乙、丙表示生态系统的不同成分。下列有关分析正确的是()A.图中的食物链是甲→乙→丙B.碳从生物群落进入无机环境的途径是③⑤⑦C.提高⑥过程有利于维持大气中的碳、氧平衡D.伴随着碳循环的进行,能量也是循环流动的4.排尿是受中枢神经系统控制的复杂反射活动,部分过程如图所示。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膀胱既是感受器又是效应器B.由a→b→c→f→g完成的反射属于条件反射C.当膀胱储尿达到一定程度时引起脊髓产生尿意D.f受损时排尿反射不受大脑控制,但仍有反射存在5.植物的生长发育受多种激素的调节,以下对植物激素及其类似物的认识正确的是()A.细胞分裂素和生长素可以直接参与植物的细胞代谢B越冬植物进入秋冬季节,赤霉素相对含量减少,脱落酸相对含量增加C.乙烯可以促进生长素促进细胞伸长的作用,同时还可以促进果实的发育和成熟D.在蔬菜水果上残留的植物生长调节剂如青鲜素等,不会损害人体健康6.根据下图所示,分析a、b、c、d四个琼脂块中生长素含量,正确的结论是()A.a>b>c B.c>a=b>d C.b>a>c D.a=b=c7.下列与人体体温调节有关的叙述,错误的是()A.在寒冷环境中,人体甲状腺的分泌活动会加强B.体温调节过程中有下丘脑、垂体、大脑皮层等的参与C.寒冷时可通过神经调节使皮肤的血管舒张、立毛肌收缩D.有关神经递质、激素等是参与体温调节的信号分子8.(10分)某农场面积为140hm2,农场丰富的植物资源为黑线姬鼠提供了很好的生存条件,鼠的大量繁殖吸引鹰前来捕食。某研究小组采用标记重捕法来研究黑线姬鼠的种群密度,第一次捕获100只,标记后全部放掉,第二次捕获280只,发现其中有2只带有标记,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该农场黑线姬鼠的种群密度约为14000只/hm2B.黑线姬鼠在捕捉一次后更难捕捉,导致统计的种群密度比实际密度大C.黑线姬鼠种群数量下降说明农场群落的物种丰富度下降D.此调查方法也可用来调查蚜虫、跳蝻的种群密度二、非选择题9.(10分)生态文明建设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大理启动了洱海保护治理“七大行动”、“三线”划定生态搬迁等一系列攻坚战和持久战,探索出了“全域治理,系统修复,综合整治,绿色发展,全民参与”的洱海保护治理新模式,有效推动了洱海保护治理的深入开展,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以此回答下列问题:(1)洱海保护治理前应先识别构成洱海内生物群落的_____并列下名录,再调查不同种类生物的_____________,为评估环境污染情况和制定治理方案提供依据。(2)分析洱海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发现:低营养级生物个体数量通常较多,高营养级个体数量通常较少。试从能量流动的角度分析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3)在洱海生态治理过程对洱海周边原有湿地进行保护,建立多个自然湿地保护区属于生物多样性保护中的____保护;湿地中每利生物占据着相对稳定的生态位有利于不同生物利用生态资源,且不同种生物的生存会影响生态环境的发展,这是群落中物种之间及生物与环境间______的结果。(4)在洱海周边实施退耕还湖还湿地来恢复生态环境,从洱海生态系统破坏和人工修复过程中体现出人类活动会影响_____________。(5)为恢复洱海内生物类群,在洱海内适量投放不同食性鱼类,试从物质循环的角度分析鱼类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0.(14分)森林生态系统主要以高大的乔木为主,同时拥有丰富的其他动植物资源,物种多样性程度较高。回答下列问题:(1)森林生态系统中的苔藓、油松、松鼠、红隼等全部生物共同构成了________________,其除了明显的垂直结构,有利于提高利用阳光等资源的能力之外,还具有_________结构。其中油松等植物因体型大、数量多、生命力强而成为该地的________________。(2)若要调查该地区的物种数量,依据甲图可知选取样方的最佳面积为______________。(3)森林生态系统中的部分地区人工林纯度较高,容易出现虫灾。图乙所示为林业部门对某次害虫生物防治过程中种群数量变化的调查结果,由图可知,该防治依据的原理是_______________,导致害虫种群数量下降的直接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11.(14分)下图是一个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示意图,据图回答:(1)此细胞处于有丝分裂的______期;图中核DNA_____个。(2)该细胞此时有染色体______条,染色单体______条。(3)此细胞分裂结束以后,子细胞内的染色体有______条。(4)①和⑤两条染色体是经过_________期____________形成的。(5)观察和计数染色体最佳时期是_______期。12.研究人员同时进行了多种植物激素对豌豆植株侧芽生长影响的实验,结果见下图。请据图回答:(1)比较曲线____可知顶芽对侧芽的生长有抑制作用;比较曲线___可知顶芽产生的生长素抑制了侧芽的生长。(2)经研究发现,侧芽的生长素浓度远高于顶芽,但顶芽产生的生长素仍可向侧芽运输,这说明此过程生长素的运输方式是___________。(3)比较曲线1、3、4可知____________(激素)能解除顶芽对侧芽生长的抑制作用。该激素通过促进侧芽的____________从而促进侧芽的生长。(4)与植物叶片的逐渐衰老和脱落有关的激素是_____________。(5)综上可知,植物体的生长、发育是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结果。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本大题共7小题,每小题6分,共42分。)1、C【解析】1、据图分析,刺激X为血糖含量降低,通过①→②→③→胰岛A细胞过程,刺激胰岛A细胞分泌胰高血糖素素,下丘脑是血糖调节中枢,因此图中②表示下丘脑。2、胰高血糖素的靶细胞是肝脏细胞,促进肝糖原的分解和非糖物质转化。【详解】A、靶细胞的“受体”的化学本质是糖蛋白,即糖被,A正确;B、胰岛A细胞分泌胰高血糖素,能够促进血糖的升高,刺激X能促进胰高血糖素的分泌,则刺激X最可能是血糖含量降低,B正确;C、血糖降低时还可以刺激下丘脑的另外一些神经细胞,通过神经调节促进胰岛A细胞分泌胰高血糖素,图中由刺激X→①→②→③→胰岛A细胞的过程是神经调节,②位于下丘脑,C错误;D、胰岛A细胞分泌的胰高血糖素能促使肝糖原分解及非糖物质的转化,使血糖浓度回升到正常水平,D正确。故选C。2、D【解析】生态位指物种在生物群落或生态系统中的地位和角色,表现了物种对各种资源的利用以及不同物种之间的关系。生态位的重叠和分离状况与种间竞争、种内斗争具有密切关系。【详解】A、题干的描述中体现出了各物种之间在相互影响中共同发展,这是共同进化的结果,A正确;B、根据题干可知,不同种类的动物取食草被的部位不同,这样就使得各物种间的竞争减弱,B正确;C、不同种类的动物取食草被的部位不同,说明在食物上存在一定的分化;迁徒时按一定次序陆续穿过草原,说明在栖息空间上存在分化,C正确;D、生物和生物之间是在相互影响中进化和发展的,故去除斑马种群,对其他种群会产生影响,如捕食斑马的生物,D错误。故选D。3、B【解析】据图乙和二氧化碳之间是双向箭头,可知乙是生产者;乙、丙都指向甲,甲是分解者,丙消费者。④是光合作用和化能合成作用,③⑤⑦过程代表呼吸作用,据此解答。【详解】A、据图可知甲是分解者,乙是生产者,丙是消费者,故图中生态系统中的食物链是乙→丙,A错误;B、③⑤⑦过程代表呼吸作用,是碳从生物群落进入无机环境的途径,B正确;C、提高④光合作用过程,减少⑥化石燃料的燃烧,有利于维持大气中的碳、氧平衡,C错误;D、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是单向的,不能循环流动,D错误。故选B。4、D【解析】反射指人体通过神经系统,对外界或内部的各种刺激所发生的有规律的反应。神经的基本调节方式是反射,通过反射弧来完成。反射的完成需要完成的反射弧和适宜的条件刺激。反射弧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抠、传出神经、效应器五部分。低级反射受到高级反射的调控和支配。【详解】A、膀胱内壁含有感受器,传出神经末稍及其所支配的逼尿肌属于效应器,因此膀胱既是感受器又是效应器,A错误;B、反射活动需要经过完整的反射弧,由a→b→c→f→g组成的反应过程不含传出神经和效应器,不属于反射,B错误;C、尿意的产生中枢在大脑皮层,不在脊髓,C错误;D、f受损时排尿反射不受大脑控制,但仍有反射存在,只是属于非条件反射,D正确。故选D。5、B【解析】植物激素作用:(1)在植物个体生长发育和适应环境的过程中,各种植物激素不是孤立地起作用,而是相互协调、共同调节,植物激素的合成受基因的控制,也对基因的程序性表达具有调节作用。(2)生长素的主要作用是促进生长,乙烯的作用是促进果实成熟,细胞分裂素的作用是促进细胞分裂。(3)植物激素是植物细胞产生的,对植物体的生长发育具有显著调节作用的微量有机物。【详解】A、植物激素起调节作用,不能直接参与代谢,A错误;B、越冬植物的生长减慢,赤霉素的含量减少,而抗逆性强的激素脱落酸含量增加,B正确;C、乙烯可以抑制生长素促进细胞伸长的作用,乙烯的作用是促进果实成熟,不能促进果实发育,C错误;D、青鲜素对人体有毒,损害人体健康,D错误。故选B。6、B【解析】一、对植物向光性的解释:单侧光照射影响了生长素的分布,使背光一侧的生长素多于向光一侧,从而使背光一侧的细胞伸长快于向光一侧,结果表现为茎弯向光源生长。二.生长素的产生和运输1、生长素的合成部位:幼嫩的芽、叶和发育中的种子。2、生长素的运输方向横向运输:向光侧→背光侧。极性运输:形态学上端→形态学下端(运输方式为主动运输)。【详解】云母片可以阻止生长素透过,则左图中,生长素只能进行极性运输,所以琼脂块a中生长素含量与琼脂块b中的相同;右图中,在单侧光的照射下,生长素会由向光侧向背光侧运输,所以琼脂块c中的生长素含量多于琼脂块d,综上所述,a、b、c、d四个琼脂块中生长素含量的多少是:c>a=b>d,B正确,ACD错误;故选B。7、C【解析】人的体温调节机制为神经-体液调节,调节中枢位于下丘脑。【详解】A、甲状腺激素具有促进产热的作用,在寒冷环境中,人体甲状腺的分泌活动会加强,A正确;B、体温调节过程中下丘脑作为调节中枢、垂体分泌促甲状腺激素、大脑皮层形成冷觉或热觉,B正确;C、寒冷时皮肤的血管收缩以减少散热,C错误;D、体温调节机制为神经-体液调节,有关神经递质、激素等是参与体温调节的信号分子,D正确。故选C。8、B【解析】1、样方法:在被调查种群的分布范围内,随即选取若干个样方,通过计数每个样方内的个体数,求得每个样方的种群密度,以所有样方种群密度的平均值作为该种群的种群密度估计值。多用于植物、某些昆虫卵、作物植株上的蚜虫、跳蝻等种群。2、标志重捕法:许多动物的活动能力强,活动范围大,不宜用样方法来调查它们的种群密度。常用的方法之一是标志重捕法。也就是在被调查种群的活动范围内,捕获一部分个体,做上标记后再放回原来的环境,经过一段时间后进行重捕,根据重捕到的动物中标记个体数占总个体数的比例,来估计种群密度。计算方法:N表示种群数量,n表示重捕个体数,m表示重捕中标记数,M表示初次捕获标记数,N=(n÷m)×M。【详解】A、根据标记重捕法的原理,用重捕中标志个体占总捕获数的比例来估计种群的数量,利用公式100:X=2:280,得X=14000只,再用数量除以面积计算出黑线姬鼠的种群密度约为100只/hm2,A错误;B、标志重捕法计算方法:N表示种群数量,n表示重捕个体数,m表示重捕中标记数,M表示初次捕获标记数,N=(n÷m)×M,若黑线姬鼠在捕捉一次后更难捕捉,会导致m数目偏小,从而使统计的种群密度比实际密度大,B正确;C、群落的丰富度与该群落物种数目成正比,而黑线姬鼠种群数量下降使得种群密度下降,不能说明农场群落的物种丰富度下降,C错误;D、调查蚜虫、跳蝻的种群密度的方法是样方法,不适合用标志重捕法,D错误。故选B。二、非选择题9、(1).物种组成(2).种群密度(3).能量流动逐渐递级,营养级越高获得的能量越少(4).就地保护(5).共同进化(6).群落演替的速度和方向(7).鱼类作为消费者分解上一营养级的有机物,能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解析】1、保护生物的多样性,我们在遗传物质、物种和生态环境三个层次上制定了保护战略和不同的措施,如就地保护、易地保护和法制教育和管理.就地保护的主要措施是建立自然保护区,建立自然保护区是指把包含保护对象在内的一定面积的陆地或水体划分出来,进行保护和管理,是保护生物多样性最有效的措施。2、共同进化是指不同物种之间、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在相互影响中不断进化和发展。【详解】(1))治理前,为评估污染情况和制定治理方案提供科学依据,通常需要调先识别构成洱海内生物群落的物种组成并列下名录,再调查该淡水湖中不同种类生物的种群密度。(2)由于能量是逐级递减的,营养级越高获得的能量越少,因此低营养级个体数量一般较多,高营养级个体数量一般较少。(3)建立自然保护区属于就地保护;每种生物占据着相对稳定的生态位有利于不同生物利用生态资源,且不同种生物的生存会影响生态环境的发展,这有利于不同生物充分利用环境资源,是群落中物种之间及生物与环境间共同进化的结果。(4)和人工修复过程中体现出人类活动会影响群落演替的速度和方向。(5)研究表明适量投放不同食性的鱼类,是恢复洱海内生物类群一个重要因素,从物质循环角度分析,该生态系统中,鱼类作为消费者能分解利用上一营养级的有机物,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点睛】本题考查生态系统的有关知识,要求考生识记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的起点,掌握群落演替的类型,再结合人工湿地的作用准确答题。10、①.生物群落②.水平③.优势种④.S5⑤.降低环境容纳量⑥.害虫死亡率大于出生率【解析】(1)森林生态系统中的全部生物共同构成了生物群落。生物群落的结构包括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油松等植物因体型大、数量多、生命力强而成为该地的优势种。(2)若要调查该地区的物种数量,依据甲图可知,选取物种达到饱和的最小样方的面积为最佳,即S5。(3)图乙显示:新的环境容纳量明显低于原来的环境容纳量,据此可知对害虫进行生物防治依据的原理是降低环境容纳量。出生率和死亡率是决定种群数量和种群大小的重要因素,所以导致害虫种群数量下降的直接原因是害虫死亡率大于出生率。11、(1).后(2).8(3).8(4).0(5).4(6).后(7).着丝点分裂(8).中【解析】分析题图:图示是一个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示意图,该细胞中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为染色体,且在纺锤丝的牵引下均匀地移向两极,应该处于有丝分裂后期。【详解】(1)该细胞中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为染色体,且在纺锤丝的牵引下均匀地移向两极,应该处于有丝分裂后期;据图可知,图中共有8个核DNA分子。(2)图示细胞含有8条染色体;此时细胞中无姐妹染色单体。(3)此细胞含有8条染色体,细胞质分裂时,这8条染色体平均分配给两个子细胞,因此子细胞内含有4条染色体。(4)①和⑤两条染色体是经过后期着丝点分裂形成的。(5)中期时染色体形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施工安全培训
- 【教案】部编语文三上12 总也倒不了的老屋【国家级】一
- 餐饮店员工用工合同的范本
- 中学劳动实践活动课
- 《员工安全教育教案》课件
- 小学四年级数学几百几十数乘以一位数同步考核训练题
- 言语治疗技术课程介绍
- 《央行的中间业务》课件
- 头孢菌素过敏试验法配制皮试液皮试液标准mgml皮试液
- 《品牌形象分析》课件
- 小学一年级地方课-《课间十分钟》ppt
- 《赤壁赋》课件(共48张PPT)
- 初中数学湘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三章一元一次方程本章复习与测试【区一等奖】
- 初中数学湘教版八年级上册第3章实数
- RB/T 208-2016化学实验室内部质量控制比对试验
- GB/T 32893-201610 kV及以上电力用户变电站运行管理规范
- GB 18613-2020电动机能效限定值及能效等级
- 全套教学课件《管理学基础》
- 红色文化资源融入初中生思想品德教育的探索优秀获奖科研论文
- 第五章肺孢子菌病课件
- 开源音乐厅租赁合同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