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爱因斯坦和小女孩》教案《爱因斯坦和小女孩》教案1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学会本课5个生字,两条绿内的5个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3、感情爱因斯坦潜心科学研究事业,不拘生活小节的平凡而伟大的品格。教学重点:在品词、品句、品文中真正融入课文内容,感悟爱因斯坦潜心科学研究事业,不拘生活小节的平凡而伟大的品格。感悟塑造人物的写作方法。教学难点:读中悟情、情中明理。教学课时:两课时。第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揭题导入。1、(板书:爱因斯坦)你认识爱因斯坦吗?简介爱因斯坦;(板书:小女孩)为什么要在“女孩”前加“小”字?2、想想课文可能写什么?二、初读课文,读通读顺。三、检查自学,学习生字词。四、再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五、理清课文分段。六、书写描红、练习。第二课时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1、回顾上节课学习内容。2、设定悬念导入:父亲告诉女孩爱因斯坦是当今世界上最伟大的人,女孩纳闷什么?为什么纳闷?让我们来细细地读读课文吧!二、学习第1~3自然段。1、学生自由读,边读边找出有关女孩纳闷的句子。2、多媒体展示句子,提问:纳闷是什么意思?这个句子的意思?为什么纳闷?指导朗读,读出小女孩认为爱因斯坦并不伟大。3、多媒体展示有关爱因斯坦外貌的句子,请生填填。运用文中的写法仿写自己喜欢的人。4、小女孩眼中的爱因期坦是怎样的?过渡:还有什么令小女孩纳闷呢?联系上文找出父亲说的话。5、指导朗读,读出父亲高兴、激动、崇拜的心情。6、提问:父亲眼中的爱因斯坦是怎样?7、播放小博士的介绍,父亲为什么说爱因斯坦是最伟大的`人吗?8、老师小结。三、精读感悟第4、5自然段。1、多媒体创设情境,范读。2、提问:你认为老师朗读的怎样?为什么要这样读?3、相机出示句子:“我说也是嘛,瞧你,穿衣服还不会……怎么谈得上伟大?”指导朗读,读出小女孩的天真、直率。4、“听了这话,爱因斯坦那深陷的眼窝里突然放射出温柔的目光……但愿你肯教我。”同桌练读,指导朗读,抓住“温柔的目光”两手一摊肩膀一耸,冲小女孩做个鬼脸“但愿你肯教我”,从品读人物神态动作、语言感悟爱因斯坦的爱心、童心、虚心。5、提问:爱因斯坦眼中的自己是怎样的?随机出示句子“噢,他只讲对了一半,我是爱因斯坦,但并不伟大。”指导朗读,联系上下文体会“噢”的读法,感悟爱因斯坦的平易、谦逊。6、分角色朗读,老师小结。四、学习第6—8自然段。过渡:第三天下午,爱因斯坦在路边等待放学回家的小姑娘,小姑娘看见他的时候简直吓了一跳,这是怎么回事?1、默读、提问:“吓了一跳”怎么理解?为什么?2、想象一下,爱因斯坦变成了什么样的?假如你是小姑娘,面对变了一个人的爱因斯坦,你心情会怎么样?指导朗读,师生接读“爱因斯坦先生,你比昨天年轻了20岁”。3、爱因斯坦为什么会变?4、小女孩使爱因斯坦的什么发生变化?师描述生想象房间“一塌糊涂”请你想象一下小女孩教爱因斯坦收拾好房间的情景,你能用哪些词语来说说?5、老师小结。五、延伸明理。1、提问:为什么爱因斯坦房间凌乱,穿着不整?爱因斯坦的时间和精力都用于什么?2、引导:正因为爱因斯坦潜心研究科学,所以无暇顾及生活小节,甚至连走路都在埋头思考问题。同学们,从这些平凡的生活中,你看到了怎样的爱因斯坦?3、提问:你认为爱因斯坦伟大不伟大?4、作者是怎样塑造爱因斯坦的伟大?体会写法选用平凡的生活,通过刻画爱因斯坦的外貌、神态、语言、动作来塑造人物的伟大,这是塑造人物的写作方法。5、老师小结。6、师生共赏爱因斯坦名言。六、布置作业:小练笔《伟大与平凡》。《爱因斯坦和小女孩》教案2【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会用"一面…-面……、"只好"造句。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理解人物语言、动作和外貌描写的作用。4.结合讨论"爱因斯坦是不是'最伟大的人'",体会说话作必须做到言之有据。【教学重难点】1、朗读课文。2、体会爱因斯坦热爱科学事业、谦虚好学的品质以及小女孩的活泼率真。【教学准备】爱因斯坦画像【教学时数】两课时第一课时一、猜题导入1、板书课题2、让学生就题目猜测应该写些什么,想表现谁。二、初读感知1、自由读文,说明要求:读通、读顺;能说出课文写了什么、想表现谁;说出自己最想说的一句话。2、读后检查;让学生选读一段,了解读通情况;用一句话说说自己读后的收获。三、巩固字词1、音:指读生字并组词,正音辨形(蓄--畜)2、形:认识"裹"的字型规律(有:哀、衷)3、义:读第3题,说说词义。(注意采用多种方法,不读解释)四、再读理序1、分节指读2、找出表示时间的词语,说说课文是按什么顺序写的。(时间的先后顺序)3、分段,说说段意。4、概括小标题(板书)相撞--相遇--相邀--相处五、作业课堂作业:1、抄写词语2、辨字组词(自己编题)3、分段,写段意。实践作业:找资料,写一段介绍爱因斯坦的话。第二课时一、揭示探究主题1、名言激趣:爱因斯坦是名人,老师先送大家一句他的名言(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老师看大家能否结合课文,提出一个做有价值的问题呢?(让学生自主围绕课文提问)2、揭示主题:关于爱因斯坦是不是"最伟大的人",父亲、小女孩、爱因斯坦自己和你有什么看法?(可分成4个小主题,通过阅读课文、找资料来得出自己的看法。)3、明确重点:应该以哪一个为重点研究主题?(小女孩的看法)二、自主探究主题1、先各自读书,研究重点主题;再研究另一个主题。2、小组合作:交流、完善结果,要求有一人说出结果。三、交流推进探究1、父亲的看法;认为是--引导学生展示上节课收集的资料,进行证明。2、小女孩的看法:认为不是--读第2自然段,说自己的理由--根据第2、3段,说说自己的理由--辩论:爱因斯坦为什么连衣服也穿不整齐?(潜心科学研究,不拘生活小节的品质)--角色表演,表现、体会爱因斯坦对孩子的关爱(让学生选一个内容表演,评价是否表现出爱因斯坦的两个品质。)--朗读,表现(选一个部分读)--引导:你觉得小女孩是怎样的人?(天真、可爱,不迷信权威,与人交往有礼貌,有办法等。)3、爱因斯坦自己的看法说明什么;读有关句子--说说自己的认识(谦虚)--小结:谦虚是他成为伟大的人的一个原因,谦虚就是伟大的人更伟大。4、我们的看法:让学生自由发表自己的.看法后小结。四、总结表现结果1、学生小结:各人的看法都是正确的,因为各人都有自己的看问题的角度。2、自由表现:选择一个部分,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感情朗读、角色表演、边读边演)来表现出你对课文的理解。【板书设计】第一次相遇撞爱因斯坦与小女孩第二次相遇遇第三次相遇等待【作业设计】……1、朗读全文,回忆爱因斯坦与小姑娘三次交往的具体情况。2.想一想:爱因斯坦是不是"最伟大的人"?为什么?《爱因斯坦和小女孩》教案3教学要点1.学会生字,理解新词。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凭借对课文语言文字的理解,体会爱因斯坦对科学事业的执著追求,学习他谦虚好学的美德,感受小姑娘的率真可爱。教材简析[内容提要]课文主要写著名科学家爱因斯坦向一个12岁的小姑娘学习穿戴和整理的事,反映了他热爱科学事业和谦逊的美德,同时也表现了小姑娘的率真、可爱。[学会分段]本课按时间顺序可分为四段。第一段(第1——3自然段):写小姑娘碰到了一位穿着随便的老人,父亲告诉她,那位老人是爱因斯坦。第二段(第4——5自然段):写爱因斯坦向小姑娘学习穿戴。第三段(第6——7自然段):写爱因斯坦向小姑娘学习整理工作室。第四段(第8自然段):写小姑娘的母亲问爱因斯坦,他和小姑娘在一起时都谈些啥。[写作特色]1.课文按时间顺序来叙述,条理清楚,层次分明。2.借助对人物语言、外貌、动作等方面的描写来刻画人物性格。教学重点1.朗读课文。2.体会爱因斯坦热爱科学事业、谦虚好学的品质以及小女孩的活泼率真。教具准备磁带、录音机。课时安排3课时。第二课时教学要求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会用“一面……一面……”、“只好”造句。3.理解人物语言、动作和外貌描写的作用。感悟爱因斯坦潜心科学研究事业,不拘生活小节的伟大而又平凡的品格和关爱孩子乐于和孩子相处的一颗童心。教学过程一、复习提问1.板书:爱因斯坦(?)说说你对他的了解。齐读课题。2、一个世界上很有名气的。科学家和一个12岁的小姑娘,他们之间发生了怎样的故事呢?(三次相遇,相处,成了好朋友)二、精读训练(一):快速通读全文,用“——”画出描写他们三次相遇的句子。1、根据学生交流课件出示:1940年的一天下午,一个12岁的小姑娘边走边玩,一下撞上了迎面而来的一位老人。第二天,女孩又遇上了那位老人。第三天下午,爱因斯坦在路边等待放学回家的小姑娘。(1)读读三句话,说说有什么新发现。(2)“撞”——“遇”——“等待”说明什么?(从不熟悉到熟悉)(3)“一天下午——第二天——第三天下午”说明什么?(时间在推移)“随着……爱因斯坦和小女孩……”把你从三句话中体会到的内容说一说。(4)指导朗读三句句子。抓住“撞”、“遇”、“等待”等词语。2、读到这里,你还想知道什么呢?引导让学生自由提问。(爱因斯坦和小姑娘三次相遇,他们之间发生了怎样的故事呢?)(二)精读第一次相遇部分1.指名朗读第一段。(1)用“——”画出写爱因斯坦外貌的句子。课件出示:老人蓄着一棒短而硬的'小胡子一双棕褐色的眼睛深陷在眼窝里长着一头蓬乱的灰白头发。a、照样子写词语:短而硬。b、你觉得这是怎样的一个人?(2)用“~”画出写爱因斯坦动作的句子。a“一边……一边……”表示一个动作跟另一个动作同时进行,说说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b、齐读。(3)提问:小女孩第一次遇到爱因斯坦,她怎么会想到“这个人简直就是从我的童话故事书里走出来的”?读课文,用“因为……所以……”说说原因。(4)学生回答后,指导朗读写爱因斯坦外貌和穿着的句子。课件出示:女孩望着老人,只见他穿的衣服又肥又长,整个人就像裹在一张大被单里,脚下足及拉着一双卧室里穿的拖鞋。a、照样子写词语:又肥又长。b、从这段描写中你体会到了什么?(体会爱因斯坦在外貌、穿着上很不讲究。)c、指导朗读写爱因斯坦穿着的句子。2、当小女孩把这见事告诉父亲后又怎样呢?师引读父亲的话。3、什么叫“纳闷”?(因为疑惑而发问)小女孩为什么“纳闷”?4、根据回答出示:这个连衣服也穿不整齐的人,怎么能是“最伟大的人”呢?把反问句换一个说法(这个连衣服也穿不整齐的人,不可能是最伟大的人)5、引发讨论:你认为爱因斯坦是不是一个最伟大的人呢?说说理由。6、分角色朗读这一段。(由三名同学分别读爱因斯坦、小女孩、父亲)7、小结:这一段写小女孩一遇爱因斯坦。(三)、精读第二次相遇部分1、过渡:小女孩一遇爱因斯坦,第二天她又遇上了。这次相遇的情景是怎样的呢?2、找出课文中有两个“仍是”的句子。课件出示:他仍是衣衫不整,仍是一面踱步一面埋头沉思。(1)、读第2自然段,用第2自然段中的句子具体描述爱因斯坦的“衣衫不整”。(他穿的衣服……拖鞋)(2)、“仍是一面踱步一面埋头沉思”也就是上文所说的哪句话?(“他一边埋头走路,一边像是在思考着什么。”)(3)说说“一面……一面……”体现了什么?(都是表示一个动作跟另一个动作同时进行)3、找出这一段中爱因斯坦和小姑娘的对话,同桌分角色读一读。说说从这一段对话里读懂了什么?(爱因斯坦平易近人,不承认自己是伟人,还请小姑娘教他。小姑娘天真)找出有关的语句进一步体会。4、分角色读第二段。5、引发讨论:你认为爱因斯坦是不是一个最伟大的人呢?说说理由。这一段说的是小姑娘二遇爱因斯坦,教给爱因斯坦穿戴要领。(四)、精读第三次相遇部分1、默读全段,思考小姑娘三遇爱因斯坦的情况。写了哪两点?(爱因斯坦穿戴得整整齐齐,小姑娘教爱因斯坦收拾房间)2、从那些词语句子中反映出爱因斯坦穿戴得整整齐齐?(从“小姑娘简直吓了一跳、整个变了一个人、年轻了20岁”等语句体会爱因斯坦“穿戴整整齐齐”。)3、什么叫“一塌糊涂”?(乱或糟到不可收拾)爱因斯坦的工作室内怎样乱?4、分角色读第三段5、引发讨论:你认为爱因斯坦是不是一个最伟大的人呢?说说理由。三、作业1、朗读全文,回忆爱因斯坦与小姑娘三次交往的具体情况。2.想一想:爱因斯坦是不是“最伟大的人”?为什么?《爱因斯坦和小女孩》教案4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理解课文内容,感悟爱因斯坦潜心科学研究事业,不拘生活小节的伟大而又平凡的品格和关爱孩子、乐于和孩子相处的一颗童心。教学重点、难点:读好人物对话,体会爱因斯坦的伟大品格。教学准备:师生课前收集介绍爱因斯坦的资料,了解爱因斯坦是个什么样的人。教学流程及设计意图:(一)揭示研究主题1、出示课后练习第5题:讨论一下,爱因斯坦是不是“最伟大的人”,说说理由。2、明确本课的研究主题是“爱因斯坦是不是最伟大的人?”。3、自读课文,找文中小女孩的父亲、小女孩、爱因斯坦对这个问题的看法,读懂人物语言。[“爱因斯坦是不是最伟大的人?”是一个提纲挈领的问题,以此研读文本,能抓住重点,突破难点。上课伊始揭示研究主题,能使学生目标明确,以最直接的方式进入文本研读。](二)一议“最伟大的人”1、议题:小女孩的父亲认为“爱因斯坦是最伟大的人”吗?2、自读课文,找出小女孩的父亲认为“爱因斯坦是不是最伟大的人”的句子。3、交流句子:“孩子,你今天撞着了当今世界上最伟大的人。他是爱因斯坦!”4、说说小女孩的父亲为什么认为爱因斯坦是最伟大的人?师生交流利用课前搜集的爱因斯坦的资料来说明。5、读好小女孩父亲的话。[课前收集资料是这一学期重点培养学生的良好的学习习惯。而师生资料的交流,能很好地补充文本对爱因斯坦是伟大的科学家这方面介绍的不足,使学生对爱因斯坦有个比较全面地了解。](三)二议“最伟大的人”1、议题:小女孩认为“爱因斯坦是最伟大的人”吗?2、找句子:“女孩直纳闷:这个连衣服也穿不整齐的人,怎么能是‘最伟大的人’呢?”“我说也是嘛,瞧你,穿衣服还不会呢,怎么谈得上伟大?”3、读句子,理解句意,从文中找写爱因斯坦衣衫不整的句子。4、议议:“衣衫不整”说明什么?爱因斯坦注意的是什么?5、读句子:他一边埋头走路,一边像是在思考着什么。他仍是衣衫不整,仍是一面踱步,一面埋头沉思。6、补充介绍相关小故事,感受爱因斯坦醉心科学研究的`精神。[小女孩看的是表面,学生对小女孩同龄,也许会赞同小女孩的看法。因此,要引导学生透过表面去感悟爱因斯坦不注意生活小节背后醉心科学研究的精神,资料的补充,让学生更深刻地领悟到爱因斯坦潜心科学研究的精神品质。](四)三议“最伟大的人”1、议题:爱因斯坦认为自己是最伟大的人吗?2、找句子:“噢,他只讲对了一半,我是爱因斯坦,但并不伟大。”3、读句子,说说从这句话中体会到了什么?(爱因斯坦很谦逊)4、分角色朗读小女孩与父亲、爱因斯坦的话。[读议感悟了爱因斯坦的品质,让学生把感悟到的通过朗读表现出来这是对文本语言的反刍和又一次的解读,在这样的过程中,学生对文本的理解感悟更深刻了。](五)四议“最伟大的人”1、议题:同学们,你们认为爱因斯坦是最伟大的人吗?2、发表看法,不同看法辩论。3、找文中描写爱因斯坦神情、语言、动作的句子,体会爱因斯坦的平易近人、关爱孩子、乐于与孩子相处的特点,感受其人格的伟大。4、小结:爱因斯坦在科学研究方面为人类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他忽略生活小节,是为了把自己全部的精力都用在科学研究上。他是一位伟大的科学家,但他却很谦逊,关爱孩子,乐于与小孩交往。他热爱和平,反对战争。(补充介绍有关资料)所有这些赢得了全世界人的尊敬。爱因斯坦是一位非常伟大的科学家,值得我们永远怀念与敬仰。[前“三议”是理解文中人物对“最伟大的人”的看法。这第四议是引导学生从文本中读出自己的理解与感悟。受文中人物的影响,学生对“最伟大的人”的看法会有些分歧,通过辩一辩的形式,让学生思想碰撞,在辩的过程中交流对文本语言的理解与感悟,在进一步感受人物思想品质的同时,确立正确的价值观。](六)布置作业,主题延伸1、课外借阅介绍中外伟大科学家方面的书籍,了解更多的伟人。2、收集爱因斯坦的名言,把最受启发的一句作为自己的座右铭。[古今中外,像爱因斯坦一样的伟人有许多,通过阅读有关书籍,让学生了解伟人的精神品质,使其思想与灵魂受到洗礼。爱因斯坦在治学、做人方面有许多名言,让学生收集有关名言,可以使学生从中受到启迪。]第一学时预设:第一教时重点:读通顺课文,初步感知人物爱因斯坦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1、出示图片,说说你心目中的爱因斯坦。(板书:爱因斯坦)2、师述:就是这么一位伟大的科学家,有人却当了他这位大学教授的老师,是谁?(板书:小女孩)(小女孩叫苏菲)老师在这儿要说的是,苏菲就是一位上帝,至少普林斯顿大学的学生们会这么认为。请看例子:爱因斯坦对自己的衣着也是不注意的,长年披着一件黑色皮上衣,不穿袜子,不结领带,裤子有时既没有绑皮带,也没有吊带,他和人在黑板前讨论问题时,一面写黑板,一面要把那像要下滑的裤子用手拉住,这种情形是有些滑稽,而他的头发却留得长长的,不加修饰。这对当年“贵族学府”普林斯顿大学的学生来说是惊异的事,难怪他们要希望上帝叫他把头发剪掉。大学生们的希望,小女孩却做到了。(也可联系书上句子,句子见下:①“嘿,这个人简直就是从我的童话故事书里走出来的。”小女孩这么想。②小姑娘看见他的时候简直吓了一跳,他整个变了一个人,按小姑娘说的那样穿戴得整整齐齐。)3、师:所以老师说小女孩是上帝!你们同意吗?4、过渡:爱因斯坦与小女孩之间到底发生了什么事呢?从中又可以看出爱因斯坦是个怎样的人呢?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去文中找找答案吧!(板书:与)请大家认真读课文,自学生字新词,并把它们放到课文中去,读通读顺课文。二、学生初读课文1、学生读文(按上面要求)A老师在读的时候,都不自觉地要读错,大家读这些时要注意:善意的提醒:撮zǔo冲chòng女孩一笑趿tā拉撞着zháo踱duó步教jiāo我谈些啥shá你得dě学会B检查读文,评价。(谁愿意读给大家听?愿意读哪部分就读哪部分?说说为什么喜欢这一部分?其他同学当评委。)2、读了课文,你知道了什么?大家可自由发表观点。三、初步理清条理提示:按时间来划分。(相撞、相遇、相邀、相处)四、作业1、抄词(学生之间善意提醒怎样写对写美)。2、朗读课文。第二学时预设(为第二稿):第二教时教学重点:1、让学生建立起丰满而又立体的爱因斯坦这一人物形象!2、认识他关爱孩子、乐于与孩子相处的童心(认识爱因斯坦的平凡)。(虽然放入教学重点,但未想出好的方法。)教学措施:紧扣课文,自读探究,适当拓展,角色体验,经过五种渠道来建立:1、学生(作为读者)读文时初步建立的印象;2、小女孩父亲心目中的爱因斯坦形象;3、小女孩心目中的爱因斯坦形象;4、爱因斯坦对自己的评价;5、小女孩母亲心目中的爱因斯坦形象。一、谈话导入,揭示目标:上节课,我们知道爱因斯坦与小女孩由到,再到,最后。这其中文章着重写了他们之间的三次交往。今天这节课,老师想带大家一起去学习课文,去走进爱因斯坦,全面地认识爱因斯坦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过渡:先请大家读课文,读写爱因斯坦与小女孩三次交往的段落,请你边读边思考,自由选择给你留下深刻印象的一次交往,用你自己喜欢的方式读一读,看看能不能读出些体会。二、全方位、立体式地走进爱因斯坦,建立其形象(一)作为读者,感受爱因斯坦形象1、读文(三次交往中的一次),写体会;2、对话交流,相机感情朗读咱们来交流一下读后的体会吧!①第一次交往(句段出示略)(人物特点:宽容、坦荡的情怀,有礼貌、不拘小节等)注意点:指导学生读好句子②第二次交往(句段出示略)(欣慰、天真、平易近人、幽默、有礼貌、谦虚、不耻下问、诚实等)注意点:“我是不会对付衣服鞋子……但愿你肯教我。”A、你认为爱因斯坦他会对付的是什么?他怎么对付的?能找出文中的句子来读一读吗?B、你还能找出有关事例来说明吗?(出示材料:年轻时的爱因斯坦推着儿子的小车在街头边走边思考问题,差点被马车撞了;有一次在桥头等一位学生时,爱因斯坦掏出纸进行计算,雨水淋湿了他的衣服也没有觉察;躺在病床上,朋友问他最需要什么?他双眼闪亮,低声说:“我现在只希望有几个小时时间把一些稿子整理好”;直到逝世前他仍在忘我地工作、工作、再工作……C、师:是啊,爱因斯坦就是这么一个惜时如金的人,他几乎分分秒秒都用来探索自然、科学的奥秘。所以他有这么一句名言(出示):D、一个人被工作弄得神魂颠倒,直至生命的最后一息,这的确幸运。——爱因斯坦③第三次交往(句段出示略)(人物特点:知错就改、虚心、热情、忘我工作、平易近人、不耻下问等)④小结:爱因斯坦这一人物特点。⑤课文写到了哪几种人物?下面我们随着他们的目光,去认识他们心中的爱因斯坦。(二)作为小女孩的爸爸,感受爱因斯坦形象1、出示句子:孩子,你今天撞着了当今世界上最伟大的人,他是爱因斯坦!”2、指读,读出父亲的兴奋。3、齐读。(板书:最伟大)4、议议:小女孩的父亲为什么兴奋?小女孩父亲心中的“伟大”是什么?(三)作为小女孩,感受爱因斯坦形象1、出示句子:嘿!这个人简直就是从我的童话故事书里走出来的。(板书:有趣,童话中的人物)2、出示句子:这个连衣服也穿不整齐的人,怎么能是“最伟大的人”呢?a、读句b、换个说法c、读好反问语气(板书:不可能伟大)3、句子:我说也是嘛,瞧你,穿衣服还不会呢,怎么谈得上伟大?a、读句b、换个说法c、读好反问语气(板书:谈不上伟大)4、小女孩心目中的“伟大”的标准又是什么?她能这么说,又反映她是个怎样的人?她能这么做,又能说明什么?(板书:天真直率乐于助人)(四)作为爱因斯坦,感受他自己心中的形象1、出示句子:噢,他只讲对了一半,我是爱因斯坦,但并不伟大。(板书:并不伟大)1、引用拓展材料(爱因斯坦自评):我完全知道我没有什么特殊的才能:兴趣、专一、顽强的工作,以及自我批评使我达到我想要达到的理想境界。——爱因斯坦我自己不过是自然的一个极微小的部分。——爱因斯坦讨论:在爱因斯坦心目中,什么才是真正的“伟大”?3、师:伟大就是在平凡中不断地创造不平凡的业绩,或许伟大就是另一种平凡。(五)作为小女孩的母亲,感受爱因斯坦形象出示句子:爱因斯坦教授,我女儿跟您在一起时,你们都谈些啥?(板书:令人尊敬)三、齐读全文四、小结本课这节课,通过当五种角色,我们认识感受了爱因斯坦,他……下节课我们将进行讨论:爱因斯坦是不是“最伟大的人”,并说说你的理由。板书(主):爱因斯坦与小女孩平易近人直率诚实谦虚乐于助人童心平等《爱因斯坦和小女孩》教案5一、复习旧知1、读词语。裹蓬乱纳闷踱步冷不丁衣衫不整一撮胡子蓄温柔穿戴埋头手把手一塌糊涂一张被单2、说说文章讲了一个什么故事?二、设问导读课文中出现了哪些人物?在不同人的眼中,爱因斯坦是个怎样的人呢?用不同的线条画出有关的句子,读一读,想一想,说一说。三、展示点评(一)、小女孩眼中的爱因斯坦1、(童话故事里的走出来的人)(童话故事中的人是虚构的,一般不会出现在我们的身边。)小女孩为什么会觉得爱因斯坦是童话故事中走出来的呢?(他穿的衣服又肥又长……)读一读,这句话写出了爱因斯坦的什么?(衣着)他的衣着有什么特点呢?(不整齐,邋遢)2、(不会整理房间)你觉得可以用哪个词语来概括爱因斯坦的工作室?(一塌糊涂)一塌糊涂的意思是什么?(乱到不可收拾的地步)爱因斯坦的工作室乱得一塌糊涂,可以看出他……(不会整理房间)爱因斯坦衣着不整齐,而且一点也不会整理房间,所以小女孩觉得他(不是最伟大的人)(一个连衣服也穿不整齐的人,怎么能是“最伟大的人呢”?)那小女孩认为最伟大的人应该是什么样的呢?(至少穿衣服得整齐,在她的眼里,最伟大的人应该在各方面都表现得非常好。)(二)、爱因斯坦眼中的自己(我是爱因斯坦,但并不伟大)爱因斯坦一直以为,他只是和平常人一样做了自己应该做的事情,他觉得自己很普通。在他看来,或许伟大就是在平凡中不断地创造不平凡的业绩,或许伟大就是另一种平凡。连爱因斯坦都认为自己不是一个伟大的人,难道他真的不是一个伟大的人?有人认为他是吗?(父亲)(三)、父亲眼中的爱因斯坦(父亲听后兴奋的`说:“孩子,你今天碰到了当今世界上最伟大的人。”)指名读好父亲的话,问:从他地朗读中,你感觉父亲的心情如何?他为什么会这么兴奋呢?(在父亲看来,爱因斯坦为人类作出了巨大的贡献,能够遇上这位伟人是一件十分荣幸的事情。看来父亲十分地崇拜爱因斯坦。)(伟大)那你认为爱因斯坦是一个伟大的人吗?拿起书本,抓住关键的字、词、句,细细地读读课文,你一定能从字里行间得到启示。(四)、“我”(作者)眼中的爱因斯坦(课文第四自然段对话)请两位学生读一读,其它同学想一想,从他们俩的对话中你看到了一个什么样的爱因斯坦和一个什么样的小女孩?(谦逊诚恳天真直率)指名通过朗读表现出人物中的性格。男女生分角色读。(听了这话,爱因斯坦那深陷的眼窝里突然放射出温柔的目光,他低头看了看自己的装束,两手一摊,肩膀一耸,冲小姑娘做了个鬼脸:你说得对,我是不会对付衣服鞋子这类玩意儿,但愿你肯教我。童心未泯乐于助人(“呵,小教授,请你再教教我。)虚心受教四、难点突破【出示图片】爱因斯坦是不是个伟大的人呢?结合文中的话语以及你收集到的资料说说,要说明理由。【爱因斯坦是德裔美国物理学家,思想家及哲学家,犹太人,现代物理学的开创者和奠基人,相对论——“质能关系”的提出者,“决定论量子力学诠释”的捍卫者(振动的粒子)——不掷骰子的上帝。1999年12月26日,爱因斯坦被美国《时代周刊》评选为“世纪伟人”。】五、小结全课1、学了《爱因斯坦和小女孩》这篇课文,你认识了()的爱因斯坦和()的小女孩。2、教师小结:纵观爱因斯坦的一生,可以说他不仅是一个伟大的科学家,一个富有探索精神的哲学家,同时也是一个有强烈正义感和社会责任感的世界公民。六、拓展延伸课外搜集爱因斯坦的故事,在班内交流。《爱因斯坦和小女孩》教案6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学会本课5个生字,两条绿内的5个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3、感情爱因斯坦潜心科学研究事业,不拘生活小节的平凡而伟大的品格。教学重点:在品词、品句、品文中真正融入课文内容,感悟爱因斯坦潜心科学研究事业,不拘生活小节的平凡而伟大的品格。感悟塑造人物的写作方法。教学难点:读中悟情、情中明理。教学课时:三课时。第一课时课时目标: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2、学会本课5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5个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3、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揭题导入。1、(板书:爱因斯坦)你认识爱因斯坦吗?简介爱因斯坦。(板书:小女孩)为什么要在“女孩”前加“小”字?2、想想课文可能写什么?二、初读课文,读通读顺。三、检查自学,学习生字词。四、再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五、理清课文分段。六、书写描红、练习。第二课时(参赛课时)课时目标: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引导学生通过联系上下文、展开想象来理解词语句子,品读人物对话,领会课文内容。感悟爱因斯坦潜心科学研究事业,不拘生活小节的平凡而伟大的品格。感悟塑造人物的写作方法。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1、回顾上节课学习内容。2、设定悬念导入:父亲告诉女孩爱因斯坦是当今世界上最伟大的`人,女孩纳闷什么?为什么纳闷?让我们来细细地读读课文吧!二、学习第1~3自然段。1、学生自由读,边读边找出有关女孩纳闷的句子。2、多媒体展示句子,提问:纳闷是什么意思?这个句子的意思?为什么纳闷?指导朗读,读出小女孩认为爱因斯坦并不伟大。3、多媒体展示有关爱因斯坦外貌的句子,请生填填。运用文中的写法仿写自己喜欢的人。4、小女孩眼中的爱因期坦是怎样的?过渡:还有什么令小女孩纳闷呢?联系上文找出父亲说的话。5、指导朗读,读出父亲高兴、激动、崇拜的心情。6、提问:父亲眼中的爱因斯坦是怎样?7、播放小博士的介绍,父亲为什么说爱因斯坦是最伟大的人吗?8、师小结。三、精读感悟第4、5自然段。1、多媒体创设情境,范读。2、提问:你认为老师朗读的怎样?为什么要这样读?3、相机出示句子:“我说也是嘛,瞧你,穿衣服还不会……怎么谈得上伟大?”指导朗读,读出小女孩的天真、直率。4、“听了这话,爱因斯坦那深陷的眼窝里突然放射出温柔的目光……但愿你肯教我。”同桌练读,指导朗读,抓住“温柔的目光”两手一摊肩膀一耸,冲小女孩做个鬼脸“但愿你肯教我”,从品读人物神态动作、语言感悟爱因斯坦的爱心、童心、虚心。5、提问:爱因斯坦眼中的自己是怎样的?随机出示句子“噢,他只讲对了一半,我是爱因斯坦,但并不伟大。”指导朗读,联系上下文体会“噢”的读法,感悟爱因斯坦的平易、谦逊。6、分角色朗读,师小结。四、学习第6—8自然段。过渡:第三天下午,爱因斯坦在路边等待放学回家的小姑娘,小姑娘看见他的时候简直吓了一跳,这是怎么回事?1、默读、提问:“吓了一跳”怎么理解?为什么?2、想象一下,爱因斯坦变成了什么样的?假如你是小姑娘,面对变了一个人的爱因斯坦,你心情会怎么样?指导朗读,师生接读“爱因斯坦先生,你比昨天年轻了20岁”。3、爱因斯坦为什么会变?4、小女孩使爱因斯坦的什么发生变化?师描述生想象房间“一塌糊涂”请你想象一下小女孩教爱因斯坦收拾好房间的情景,你能用哪些词语来说说?5、师小结。五、延伸明理。1、提问:为什么爱因斯坦房间凌乱,穿着不整?爱因斯坦的时间和精力都用于什么?2、引导:正因为爱因斯坦潜心研究科学,所以无暇顾及生活小节,甚至连走路都在埋头思考问题。同学们,从这些平凡的生活中,你看到了怎样的爱因斯坦?3、提问:你认为爱因斯坦伟大不伟大?4、作者是怎样塑造爱因斯坦的伟大?体会写法选用平凡的生活,通过刻画爱因斯坦的外貌、神态、语言、动作来塑造人物的伟大,这是塑造人物的写作方法。5、师小结。6、师生共赏爱因斯坦名言。六、布置作业:小练笔《伟大与平凡》。《爱因斯坦和小女孩》教案7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理解人物外貌、语言和动作描写对刻画人物性格的作用。3、感受爱因斯坦谦虚、慈爱及小女孩率真、可爱的品质。4、培养自己良好的生活和学习习惯。教学难点:1、在一言一行中体会人物的特点和品质。2、想象、补充人物之间的故事细节。3、走出故事,观察、评判自己身边相应的人和事。教学过程:一、引入1、回忆课文《大作家的小老师》,大作家学到了什么?2、今天看一位大科学家和他的小老师,出示课题。3、质疑:爱因斯坦从小女孩的身上又学到了什么?二、感知1、爱因斯坦的伟大,简介。2、两人身份有如此大的差距,又能发生什么故事呢?3、文中爱因斯坦和小女孩主要相见了几次?三、细读1、相撞(第1-3自然段)。⑴谁撞上了谁?撞上后各自的反应(如果你是爱因斯坦……如果你是小女孩……)。⑵爱因斯坦抱歉:宽容、慈爱。⑶爱因斯坦长什么样子?他的打扮和穿着如何?⑷“童话故事书里走出来的”,小女孩的心里会想到些什么?⑸小女孩回家后把碰到老人的事告诉了父亲,简单复述。⑹父亲肯定的判断——要说出一个人的个性特点,写话也要抓住人物典型,这样才能一目了然,尝试列举。⑺小女孩纳闷的心理,她心目中“最伟大的人”应该是什么样子的?⑻那个“糟老头儿”,是不是最伟大的人呢?2、相遇(第4-5自然段)。⑴第二次相见,那老头儿变了吗?(仍是……仍是……)⑵爱因斯坦的话:谦虚。⑶小女孩直率的反问,一般人听后会有怎样的反应?⑷爱因斯坦的反应,体会其宽容、慈爱、惭愧、幽默、亲切。(神态、动作、语言模仿)⑸口语表达:小女孩“一口气”说出穿戴要领。⑹爱因斯坦说的“也许能”含义:改变自己有难度,但也要努力去改变。⑺小结:小女孩的心中,爱因斯坦是不伟大的`。⑻过渡:爱因斯坦到底有没有记住那些穿戴的要领呢?3、相邀(第6-7自然段)。⑴爱因斯坦的等待(有目的),他心里在盘算着什么?⑵小女孩吓了一跳,与第一次相见比较。⑶“你比昨天年轻了20岁”,话中包含的意思。(此时爱因斯坦与小女孩先前印象中伟大的人物形象重合了)⑷由穿戴到工作室的转折。工作室里是如何“一塌糊涂”的乱,推测看到“乱”的感受与反应。⑸想象小女孩怎样“手把手”地教爱因斯坦放东西和布置房间。⑹后来,小女孩每天又去工作室做什么?4、相识(第8自然段)。⑴释疑:两人在一起谈什么(相互帮忙)。⑵“给”与“拿”的关系,这样都是快乐的。⑶现在小女孩还认为爱因斯坦不伟大吗?(替小女孩说出她由衷的话语)⑷补充阅读并小结:爱因斯坦是“最伟大的人”。四、总结1、小老师都教给了大科学家一些什么?小老师自己又有哪些收获?2、在不断交往中越来越清晰地认识一个人,包括自己。五、拓展1、我们学过之后的收获。⑴要穿戴整齐,布置整齐,参照《中小学生守则》和《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师生自查自纠)⑵虚心听取别人的意见和建议。⑶乐于助人。2、你的家长、老师、亲戚和朋友有没有一些不足,你要发现了会怎么去对待?3、希望你们既做一名优秀的小学生,又做一位了不起的小老师。六、作业1、小女孩的母亲见过爱因斯坦之后回家,会和小女孩说些什么?2、如今,文中的“小女孩”已经84岁了,如果她来到我们校园,大家该怎么欢迎她?《爱因斯坦和小女孩》教案8一、说教材。本文是第八册的一篇课文,这一单元的主题为“亲情依依”。本文记叙了大科学家爱因斯坦与一个小女孩偶然相遇并相处的生活片断,表现了爱因斯坦潜心科学研究、忽略生活小节的平凡而伟大的品格,以及他关爱孩子,乐天与孩子相处的一颗童心。按时间和事情的发展顺序,全文可分为四段,情节简单,语言朴实,抓住典型的生活细节来刻画人物。体会人物思想感情是本文导读的重点。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学会3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3个字只识不写。理解新词,能用“一面……一面……”、“只好……”造句。3、理解课文内容,感悟爱因斯坦潜心科学研究事业,不拘生活小节的伟大而又平凡的品格和关爱孩子、乐于和孩子相处的一颗童心。其中目标3理解课文内容的对话所包含的任务的内心世界和精神品质,是本文教学的重点,领悟其中科学家的一颗童心和潜心于科学而忽略了生活小节的伟大而平凡的品格是本文的教学难点。二、精读感悟。1、首先让学生总览全文,然后从课文所写的几处相遇情节,切入“这几次相遇可以看出爱因斯坦是怎样的.人?”2、体会爱因斯坦内心世界和精神品质。A读悟第一次相遇。抓住“衣衫不整”、“一头蓬乱的灰白头发”和“纳闷”、“仍是……仍是……”等词句来感受科学家只知思考科学问题,而不拘生活小节的伟大而平凡的品格。抓住“撞上”时的一段对话朗读,感受爱因斯坦平易、宽容、坦荡的胸怀。B读悟第二次相遇。抓住“我是……,但并不伟大”和小女孩的评价的朗读感悟,体会爱因斯坦的谦逊。抓住“温柔的目光”、“鬼脸”这些动作、神态和一段有趣的“小老师”教“老学生”的对话,朗读感悟爱因斯坦的爱心和一颗童心。C读悟第三次相遇。抓住“到处”、“一塌糊涂”等词语来感悟科学家工作的艰辛,加深对科学家的崇敬感受;同时抓住“小教授”煞有介事地手把手教科学家的一段对话朗读感悟这人间的爱心和一颗真挚的童心。D读悟末节。抓住和女孩父母的对话感受科学家已经把小女孩当成一个真正的朋友,感受科学的巨人在一个孩子面前是这样的慈祥,平和。三、课题练笔。引导学生抓住几次“相遇”的第一句话,感受爱因斯坦与小女孩之间的越来越亲密的关系,请你找一些表现爱因斯坦和小女孩亲密的句子读一读,看能读出哪些新体会。你觉得爱因斯坦是个伟大的人吗?理由呢?读过后,请大家用几句话,把自己的体会写下来(并组织集体交流)四、拓展延伸。1、向学生展示一组爱因斯坦和蔼可亲的照片,加深对科学家的崇敬和了解。2、布置学生课外搜集爱因斯坦的故事,在班内交流。《爱因斯坦和小女孩》教案9一、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会用“一面……一面……”“只好”造句。3、初步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理清文章的脉络。二、课前准备:收集有关爱因斯坦的资料三、教学设计:(一)启发谈话,导入新课:1、教师:今天,老师将和大家一起走近一位十分伟大的人物。(板书:爱因斯坦)你了解他吗?谁能用课前搜集到的资料向大家介绍介绍?2、生自由介绍,教师相机评价。3、今天,我们就来学一篇有关他的文章。(补充完课题:爱因斯坦和小女孩)4、过渡:世界著名的大科学家爱因斯坦与小女孩是怎么认识的?他们之间到底发生了怎样的故事呢?(二)初读课文:理清脉络:1、一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请同学们把书轻轻打到100页,自由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教师相机巡视)2、二读课文,正音、随文解词。(1)第2小节:一撮(看图解词)趿拉(方言解决)并强调两个生字的读音。(2)第3小节:纳闷:理解意思,指导朗读,读出小女孩当时的纳闷,进一步帮助理解词义。反问句改成陈述句。(3)第4小节:踱步(做动作表演,帮助理解词义)一面……一面……(试着来造句)(4)第6小节:一塌糊涂(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理解或采访学生是用什么方法知道的)(5)第8小节:只好(造句)3、三读课文,理清脉络,了解主要内容:(1)那爱因斯坦和小女孩相遇了几次?请同学们默读课文,用双竖线划分好三次相遇,并用最简洁的语言说说爱因斯坦和小女孩每次相遇都发生了什么故事?生划分并概括段意,教师相机板书:相撞、相遇、相邀(2)爱因斯坦和小女孩仅仅只相遇了三次吗?以后又发生了什么呢?让我们一起来读一读7、8小节。(指名学生说段意,教师板书:相处)(3)谁能根据老师黑板上的板书,组织好语言来概括一下课文的主要内容?(练说)指名说,并在评价中再次强调概括主要内容的要求:内容完整、语言简洁、条理清楚)(三)再读课文,学习写作顺序:1、请大家再次默读课文,用波浪线划出每次相遇的第一句话及最后一部分的`第一句话,连起来读一读,你有什么发现?生说,教师小节,我们平时写作文,也要学习作者这种按时间顺序来记事的写作方法,这样能使文章的条理更清晰。2、同学们,在我们的眼里,爱因斯坦是一个伟大的科学巨匠,在他与小女孩相撞、相遇、相邀到最后的友好相处,他呈现在我们眼前的又是怎样的形象呢?我们下节课继续探讨。板书:爱因斯坦和小女孩相撞相遇相邀相处《爱因斯坦和小女孩》教案10【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学会本课5个生字,两条绿内的5个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3、感情爱因斯坦潜心科学研究事业,不拘生活小节的平凡而伟大的品格。【教学重点】在品词、品句、品文中真正融入课文内容,感悟爱因斯坦潜心科学研究事业,不拘生活小节的平凡而伟大的品格。感悟塑造人物的写作方法。【教学难点】读中悟情、情中明理。【教学课时】二课时一、第一课时(一)课时目标: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2、学会本课5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5个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3、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二)教学过程1、创设情境,揭题导入。(1)(板书:爱因斯坦)你认识爱因斯坦吗?简介爱因斯坦。(板书:小女孩)为什么要在“女孩”前加“小”字?(2)想想课文可能写什么?2、初读课文,读通读顺。3、检查自学,学习生字词。4、再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5、理清课文分段。6、书写描红、练习。二、第二课时(参赛课时)(一)课时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引导学生通过联系上下文、展开想象来理解词语句子,品读人物对话,领会课文内容。3、感悟爱因斯坦潜心科学研究事业,不拘生活小节的平凡而伟大的品格。感悟塑造人物的写作方法。(二)教学过程:1、谈话导入:(1)回顾上节课学习内容。(2)设定悬念导入:父亲告诉女孩爱因斯坦是当今世界上最伟大的人,女孩纳闷什么?为什么纳闷?让我们来细细地读读课文吧!2、学习第1~3自然段。(1)学生自由读,边读边找出有关女孩纳闷的句子。(2)多媒体展示句子,提问:纳闷是什么意思?这个句子的意思?为什么纳闷?指导朗读,读出小女孩认为爱因斯坦并不伟大。(3)多媒体展示有关爱因斯坦外貌的句子,请生填填。运用文中的写法仿写自己喜欢的`人。(4)小女孩眼中的爱因期坦是怎样的?过渡:还有什么令小女孩纳闷呢?联系上文找出父亲说的话。(5)指导朗读,读出父亲高兴、激动、崇拜的心情。(6)提问:父亲眼中的爱因斯坦是怎样?(7)播放小博士的介绍,父亲为什么说爱因斯坦是最伟大的人吗?(8)师小结。3、精读感悟第4、5自然段。(1)多媒体创设情境,范读。(2)提问:你认为老师朗读的怎样?为什么要这样读?(3)相机出示句子:“我说也是嘛,瞧你,穿衣服还不会……怎么谈得上伟大?”指导朗读,读出小女孩的天真、直率。(4)“听了这话,爱因斯坦那深陷的眼窝里突然放射出温柔的目光……但愿你肯教我。”同桌练读,指导朗读,抓住“温柔的目光”两手一摊肩膀一耸,冲小女孩做个鬼脸“但愿你肯教我”,从品读人物神态动作、语言感悟爱因斯坦的爱心、童心、虚心。(5)提问:爱因斯坦眼中的自己是怎样的?随机出示句子“噢,他只讲对了一半,我是爱因斯坦,但并不伟大。”指导朗读,联系上下文体会“噢”的读法,感悟爱因斯坦的平易、谦逊。(6)分角色朗读,师小结。4、学习第6—8自然段。过渡:第三天下午,爱因斯坦在路边等待放学回家的小姑娘,小姑娘看见他的时候简直吓了一跳,这是怎么回事?(1)默读、提问:“吓了一跳”怎么理解?为什么?(2)想象一下,爱因斯坦变成了什么样的?假如你是小姑娘,面对变了一个人的爱因斯坦,你心情会怎么样?指导朗读,师生接读“爱因斯坦先生,你比昨天年轻了20岁”。(3)爱因斯坦为什么会变?(4)小女孩使爱因斯坦的什么发生变化?师描述生想象房间“一塌糊涂”请你想象一下小女孩教爱因斯坦收拾好房间的情景,你能用哪些词语来说说?(5)师小结。5、延伸明理。(1)提问:为什么爱因斯坦房间凌乱,穿着不整?爱因斯坦的时间和精力都用于什么?(2)引导:正因为爱因斯坦潜心研究科学,所以无暇顾及生活小节,甚至连走路都在埋头思考问题。同学们,从这些平凡的生活中,你看到了怎样的爱因斯坦?(3)提问:你认为爱因斯坦伟大不伟大?(4)作者是怎样塑造爱因斯坦的伟大?体会写法选用平凡的生活,通过刻画爱因斯坦的外貌、神态、语言、动作来塑造人物的伟大,这是塑造人物的写作方法。(5)师小结。(6)师生共赏爱因斯坦名言。6、布置作业:小练笔《伟大与平凡》。《爱因斯坦和小女孩》教案11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2.学会生字新词,能用“一面……一面……”、“只好”造句。3.感悟爱因斯坦潜心科学研究、不拘生活小节的品质及他关爱孩子、乐于和孩子相处的一颗心。教学重点: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2.感悟爱因斯坦潜心科学研究、不拘生活小节的品质及他关爱孩子、乐于和孩子相处的一颗心。教学难点:1.能用“一面……一面……”、“只好”造句。2.讨论爱因斯坦是不是一个伟大的人。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1.这节课我们继续走进爱因斯坦,去看一看他和小女孩之间发生了怎样的故事。2.请同学们根据上一节课的内容来说说看课文主要写了爱因斯坦和小女孩的几次见面?(三次)过渡:今天,我们就从这三次见面中去看看爱因斯坦是个怎么样的人物。二、第一次见面1.请同学们默读1-3自然段,去找找第一次见面时的爱因斯坦是怎么样的呢?(指名回答)2.出示:“蓄着一撮短而硬的小胡子,一双棕褐色的眼睛深陷在眼窝里,长着一头蓬乱的灰白头发。”“只见他穿的衣服又肥又长,整个人就像裹在一张大被单里,脚下趿拉着一双卧室里穿的鞋子。”(齐读)提问:从这些外貌描写中,你觉得爱因斯坦怎样呢?(1)他为什么不刮胡子呢?为什么头发蓬蓬的呢?联系我们生活中怎样的人才会这样呢?原来他很不注意自己的形象。我们可以概括为“不拘小节”。(板书:不拘小节)(师:如果我们直接说爱因斯坦是个不拘小节的人,你们会认同吗?可能不会相信,通过对胡子、眼睛、头发等细致的描写,会更加有说服力,更加生动形象,让我们仿佛看到了这样一位不拘小节的科学家。让我们再来读一读这段话)(2)爱因斯坦怎么把卧室里的鞋子都穿出来了呢?(引导学生回答,他可能思考问题太认真、太入迷,以至于忘了换鞋子。)3.真是一个爱思考的人呢?在第一次见面中,还有哪些地方可以看出爱因斯坦很爱思考呢?(指明回答)4.出示:他一边埋头走路,一边像是在思考什么。冷不丁被小姑娘一撞,他抬起头,友好地冲小女孩一笑:“对不起,小姑娘,是我不小心。”说完,又低头向前走去。(1)什么是“一边……一边……”呢?就是同时进行两个动作。同学们,你们平时走路的时候会思考学习上的难题吗?不会,他可真是爱思考!(板书:爱思考)(2)我来请一位同学读一读爱因斯坦说的话。读的真好,你抓住了“友好地”这一提示语。被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JAVA图形界面编程试题及答案2025
- 旅游会议行程方案(3篇)
- 四级计算机考试发展方向试题及答案
- 2025软件测试技术防错机制试题及答案
- 快乐元旦-幼儿园活动盛情邀请
- 2025年C语言考试全方位指导试题及答案
- 协议书构成合同文件
- 明确方向2025年计算机二级ACCESS必需试题及答案
- 酒水餐饮合作合同协议书
- 人力资源雇佣合同协议书
- 2025眼镜行业市场分析报告
- 2022-2023学年广东省广州市天河区七年级(下)期末数学试卷(含答案)
- GB/T 24630.2-2024产品几何技术规范(GPS)平面度第2部分:规范操作集
- 应急预案演练记录表
- 建设用地报批服务投标方案(技术方案)
- 市政工程安全施工组织设计
- 南宁骏业计算机审计实验正确答案
- 气瓶安全管理小常识
- 京津冀地区耕地和基本农田分析
- 细胞培养实验指导4
- 华为流程审计方法论共83页文档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