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农农业生产安全保障手册_第1页
三农农业生产安全保障手册_第2页
三农农业生产安全保障手册_第3页
三农农业生产安全保障手册_第4页
三农农业生产安全保障手册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三农农业生产安全保障手册TOC\o"1-2"\h\u15095第1章农业生产环境安全 4189241.1农田土壤安全 4149431.1.1土壤污染防治 453801.1.2土壤质量提升 4136401.1.3土壤保护与利用 4264541.2农业水资源安全 4282371.2.1水资源保护 4166231.2.2水资源合理利用 555421.2.3水质监测与防治 5266561.3农业气象灾害防控 570421.3.1气象灾害监测预警 5273521.3.2气象灾害防范 5170461.3.3应急管理与救援 59101第2章农业生物多样性保护 5234932.1农作物种质资源保护 599112.1.1种质资源收集与保存 572332.1.2种质资源鉴定与评价 6258412.1.3种质资源创新利用 6188522.2农业生态系统平衡 6284652.2.1农业产业结构优化 650642.2.2农田生态环境保护 6301392.2.3农田生物多样性保护 6292892.3农业生物灾害防治 681242.3.1病虫害监测预警 6196732.3.2生物防治技术应用 622262.3.3农业气象灾害防御 692902.3.4农业外来入侵生物防控 723045第3章农业投入品管理 7321283.1农药安全管理 7272633.1.1农药选购与储存 7278723.1.2农药使用规范 7231833.1.3农药废弃与处理 7633.2化肥合理使用 770203.2.1化肥选购与储存 7235153.2.2化肥使用原则 71563.2.3有机肥与生物肥的配合使用 7195523.3农业机械安全操作 7139313.3.1农业机械选购与维护 7240513.3.2农业机械操作规范 834083.3.3农业机械处理 818570第4章农产品产地环境质量保障 8187784.1农产品产地环境监测 8174424.1.1监测内容与方法 8240844.1.2监测频次与范围 8111554.1.3监测结果评价与处理 86454.2农产品产地环境治理 8192164.2.1治理目标与原则 897854.2.2治理措施 8244694.3农产品产地环境保护 9223814.3.1保护措施 9140314.3.2保护机制 927613第5章农业标准化生产 969805.1农业标准化体系构建 922485.1.1标准化体系框架 9222165.1.2标准制定与修订 9194755.1.3标准化体系建设 995985.2农业标准化技术指导 10101845.2.1技术指导原则 1015255.2.2技术指导内容 10190065.2.3技术培训与推广 10305005.3农业标准化生产管理 101605.3.1生产计划管理 10315695.3.2生产过程管理 10119665.3.3生产记录与追溯 10120735.3.4质量检测与监管 103653第6章农产品质量安全 11323976.1农产品质量检测技术 11145436.1.1化学污染物检测技术 1133046.1.2生物毒素检测技术 11234096.1.3病原微生物检测技术 11217656.2农产品质量追溯体系 11101576.2.1追溯体系构成 11257876.2.2追溯体系技术支持 11299346.2.3追溯体系应用与推广 11314746.3农产品质量监管制度 11243176.3.1法律法规体系 12170976.3.2监管机构设置 12207536.3.3监管制度实施 1231969第7章农业生态循环经济 12108567.1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 12123197.1.1秸秆利用技术 12206137.1.2畜禽粪便处理 1213807.1.3农膜回收利用 12257377.2生态农业模式推广 12199717.2.1种养结合模式 12154337.2.2间作套种模式 13294477.2.3生态农业园区建设 1312897.3农业循环经济发展 13152367.3.1产业链延伸 13258527.3.2农业多功能开发 1326937.3.3农业科技创新 13230487.3.4政策支持与推广 1331062第8章农业信息化建设 13182658.1农业数据采集与分析 1364608.1.1数据采集 13288638.1.2数据分析 13163498.2农业信息化技术应用 14230388.2.1农业物联网技术 1471358.2.2农业大数据技术 14290288.2.3农业遥感技术 14316248.3农业信息服务体系建设 14267378.3.1信息服务平台建设 14157238.3.2农业专家系统建设 14292628.3.3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与推广 14254408.3.4农业信息化政策支持 148036第9章农业保险与风险管理 15169889.1农业保险产品与制度 1516269.1.1种植业保险 15240339.1.2畜牧业保险 15118329.1.3农业机械保险 15133449.1.4农村小额信贷保证保险 1527019.2农业风险识别与评估 15102489.2.1风险识别 1586419.2.2风险评估 15247809.3农业风险防范与应对 15304599.3.1农业风险防范 16293579.3.2农业风险应对 1623625第10章农业法律法规与政策 1678210.1农业法律法规体系 161405510.1.1农业法律法规概述 162715510.1.2农业法律法规的构成 162018310.1.3农业法律法规的主要内容 16982610.2农业政策支持与保障 161949910.2.1农业政策概述 162348610.2.2农业政策支持体系 162244910.2.3农业政策实施与效果评价 17704910.3农业行政执法与监督 171685910.3.1农业行政执法概述 172829210.3.2农业行政执法体系 172716710.3.3农业行政执法的主要内容 17440810.3.4农业行政执法监督 17第1章农业生产环境安全1.1农田土壤安全农田土壤是农业生产的基础,保证土壤安全对于提高农作物产量和质量具有重要意义。以下是保证农田土壤安全的措施:1.1.1土壤污染防治(1)防止工业污染:加强工业企业和农业生产的环保监管,严格控制工业废水、废气和固废排放,避免对农田土壤造成污染。(2)农业投入品管理:合理使用农药、化肥,遵循使用标准和规定,减少过量施用,降低土壤污染风险。(3)有机替代品推广:鼓励使用有机肥料、生物农药等替代品,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改善土壤生态环境。1.1.2土壤质量提升(1)土壤改良:针对不同土壤类型和性质,采取相应的改良措施,如酸碱度调整、土壤结构改善等。(2)轮作与间作:合理安排作物种植结构,实施轮作和间作制度,提高土壤肥力和抗病虫害能力。1.1.3土壤保护与利用(1)水土保持:加强水土保持工程建设,防止水土流失,保护土壤资源。(2)耕地保护:落实耕地保护制度,保证耕地数量和质量,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1.2农业水资源安全农业水资源安全对农业生产具有重要意义。以下措施有助于保障农业水资源安全:1.2.1水资源保护(1)水源地保护:加强对水源地的保护,保证水质安全。(2)农业用水管理:实施农业用水总量控制和定额管理,提高农业用水效率。1.2.2水资源合理利用(1)节水灌溉:推广节水灌溉技术,提高灌溉水利用效率。(2)水资源调配:优化水资源配置,合理调配地表水和地下水,保障农业用水需求。1.2.3水质监测与防治(1)水质监测:加强农业用水水质监测,及时掌握水质状况。(2)农业面源污染治理:控制农业面源污染,减少化肥、农药等对水体的污染。1.3农业气象灾害防控农业气象灾害对农业生产造成严重影响。以下措施有助于防控农业气象灾害:1.3.1气象灾害监测预警(1)完善气象观测网络:加强气象观测设施建设,提高气象灾害监测能力。(2)预警信息发布:建立健全预警信息发布机制,提高预警信息的时效性和准确性。1.3.2气象灾害防范(1)农业结构调整:根据当地气候特点,调整作物种植结构和布局。(2)农业保险:推广农业保险,降低农业气象灾害造成的损失。1.3.3应急管理与救援(1)应急预案:制定农业气象灾害应急预案,提高应对能力。(2)救援队伍建设:加强农业救援队伍建设,提高救援效率。通过以上措施,有助于保证农业生产环境安全,为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第2章农业生物多样性保护2.1农作物种质资源保护农作物种质资源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为保障我国农业生产安全,需加强农作物种质资源的保护工作。2.1.1种质资源收集与保存开展全国范围的农作物种质资源调查、收集和整理工作,保证重要遗传资源的保存。建立和完善种质资源库(圃)、低温保存设施,提高种质资源保存能力。2.1.2种质资源鉴定与评价对收集的种质资源进行形态、生理、分子等多层面的鉴定与评价,揭示其遗传特性和潜在利用价值,为育种提供科学依据。2.1.3种质资源创新利用加强农作物种质资源的创新利用,通过基因挖掘、遗传改良等手段,培育具有抗病、抗逆、高产等优良性状的新品种,提高农业生产效益。2.2农业生态系统平衡农业生态系统平衡是保障农业生产安全的关键,需从多方面采取措施,维护农业生态平衡。2.2.1农业产业结构优化根据各地自然条件,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发展适应性强、资源利用效率高的作物种植模式,降低农业生产对生态环境的影响。2.2.2农田生态环境保护加强农田生态环境保护,实施秸秆还田、绿肥种植、有机肥施用等措施,提高土壤肥力,减少化学肥料使用。2.2.3农田生物多样性保护保护农田生物多样性,合理利用天敌、微生物等生物资源,减少化学农药使用,降低农业生态风险。2.3农业生物灾害防治加强农业生物灾害防治,降低农业生产损失。2.3.1病虫害监测预警建立病虫害监测预警体系,及时掌握病虫害发生动态,为防治提供科学依据。2.3.2生物防治技术应用推广生物防治技术,如天敌昆虫、微生物农药等,减少化学农药使用,降低环境污染。2.3.3农业气象灾害防御加强农业气象灾害防御,开展农业气象灾害监测预警,制定应对措施,降低农业气象灾害对农业生产的影响。2.3.4农业外来入侵生物防控加强农业外来入侵生物的监测与防控,防止其对本地农业生态系统造成破坏,保障农业生产安全。第3章农业投入品管理3.1农药安全管理3.1.1农药选购与储存在选购农药时,应选择有资质、信誉良好的供应商,保证农药的质量与效果。农药应储存在通风、干燥、避光的环境中,远离火源、高温和儿童触及不到的地方。3.1.2农药使用规范严格按照农药标签上的使用说明进行配比和使用,遵守安全间隔期,保证农产品质量安全。在施药过程中,应穿戴防护用品,避免直接接触农药。3.1.3农药废弃与处理农药废弃容器应清洗干净,集中存放,交由专业机构处理。禁止将农药废弃物随意丢弃或焚烧,防止对环境造成污染。3.2化肥合理使用3.2.1化肥选购与储存选择合格、适合当地土壤和作物的化肥产品,避免购买假冒伪劣化肥。化肥应储存于干燥、通风的环境中,防止受潮结块。3.2.2化肥使用原则根据土壤检测结果和作物需肥规律,合理施用化肥,避免过量施用。采用深施、分层施等方法,提高化肥利用率。3.2.3有机肥与生物肥的配合使用适当增加有机肥和生物肥的施用比例,提高土壤肥力,减少化肥用量,降低环境污染。3.3农业机械安全操作3.3.1农业机械选购与维护购买农业机械时,应选择符合国家标准的合格产品,关注机械功能和安全性。定期对农业机械进行维护和保养,保证机械正常运行。3.3.2农业机械操作规范操作农业机械前,应认真阅读说明书,掌握操作要领。在操作过程中,严格遵守安全规程,禁止疲劳驾驶和酒后操作。3.3.3农业机械处理发生农业机械时,应立即停机,切断电源,采取紧急措施,并及时报告相关部门。在现场,禁止随意移动机械,保护好现场,以便调查和处理。第4章农产品产地环境质量保障4.1农产品产地环境监测4.1.1监测内容与方法农产品产地环境监测主要包括对土壤、水质、大气和生物等环境因子的监测。监测方法应遵循国家及地方相关标准和规定,保证监测数据的准确性和科学性。4.1.2监测频次与范围根据农产品产地环境风险程度,合理确定监测频次。对于高风险区域,应加大监测力度,保证产地环境质量。监测范围应覆盖农产品主要产区,特别是粮食生产功能区、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等。4.1.3监测结果评价与处理对监测结果进行分析评价,找出产地环境存在的问题,制定相应的整改措施。对于不符合产地环境质量要求的,应及时进行整改,保证农产品产地环境安全。4.2农产品产地环境治理4.2.1治理目标与原则农产品产地环境治理应以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为核心,遵循综合治理、分类施策、突出重点、逐步推进的原则,实现产地环境质量的持续改善。4.2.2治理措施(1)土壤污染治理:采取生物、化学、物理等方法,治理土壤污染,提高土壤质量。(2)水质污染治理:加强农业面源污染防治,提高农田灌溉水质,保证农产品生产用水安全。(3)大气污染治理:控制农业排放,提高空气质量,减少农作物吸收大气污染物。(4)生态修复:加强生态保护,恢复和提升产地生态环境。4.3农产品产地环境保护4.3.1保护措施(1)加强政策宣传和培训,提高农民环保意识。(2)制定农产品产地环境保护规划,明保证护目标和任务。(3)实施农业环保工程,推进农业绿色发展。(4)加强产地环境保护执法,严厉打击环境违法行为。4.3.2保护机制建立健全农产品产地环境保护长效机制,包括:(1)主导、企业主体、社会参与的协同治理机制。(2)产地环境保护监测预警机制。(3)产地环境保护政策法规体系。(4)产地环境保护科技支撑体系。通过以上措施和机制,保障农产品产地环境质量,为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支撑。第5章农业标准化生产5.1农业标准化体系构建农业标准化体系是保证农业生产安全、提高农产品质量的关键环节。本节主要阐述如何构建农业标准化体系。5.1.1标准化体系框架农业标准化体系包括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地方标准。应根据我国农业生产的实际情况,结合国际农业标准化发展趋势,构建层次清晰、结构合理的农业标准化体系。5.1.2标准制定与修订加强农业标准制定与修订工作,保证标准的科学性、先进性和实用性。优先制定和修订涉及农产品质量安全的关键标准,提高标准的覆盖面。5.1.3标准化体系建设推动农业标准化体系建设,包括生产基地、农产品加工、流通和消费环节。通过体系建设,实现农业产业链各环节的标准化生产。5.2农业标准化技术指导农业标准化技术指导是保证农业生产安全、提高农产品质量的重要手段。本节主要介绍农业标准化技术指导的相关内容。5.2.1技术指导原则遵循科学性、实用性和可操作性的原则,结合当地农业生产实际,制定农业标准化技术指导方案。5.2.2技术指导内容包括种子种苗、栽培技术、病虫害防治、农产品加工和储运等环节的技术指导。重点推广绿色、生态、高效的农业生产技术。5.2.3技术培训与推广加强农业标准化技术培训与推广,提高农民的标准化生产意识和技能,保证农业标准化技术的落地实施。5.3农业标准化生产管理农业标准化生产管理是提高农业生产效益、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的有效途径。本节主要探讨农业标准化生产管理的方法和措施。5.3.1生产计划管理制定详细的生产计划,包括作物品种、种植面积、生产周期等,保证农业生产有序进行。5.3.2生产过程管理加强生产过程管理,包括田间管理、施肥、病虫害防治等,保证农产品质量符合标准要求。5.3.3生产记录与追溯建立完善的生产记录和追溯体系,对农产品生产过程进行全程监控,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的透明度。5.3.4质量检测与监管加强农产品质量检测与监管,保证农产品质量符合国家标准,保障消费者权益。通过以上措施,推进农业标准化生产,提高农业生产安全水平,为我国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基础。第6章农产品质量安全6.1农产品质量检测技术农产品的质量安全是农业生产中的环节,关系到消费者的健康和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本章首先介绍农产品质量检测技术,以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6.1.1化学污染物检测技术化学污染物检测技术主要包括重金属、农药残留、兽药残留等方面的检测。采用原子吸收光谱法、原子荧光光谱法、高效液相色谱法等技术,对农产品中的有害物质进行定量检测。6.1.2生物毒素检测技术生物毒素检测技术主要包括真菌毒素、海洋生物毒素等方面的检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高效液相色谱法等技术,对农产品中的生物毒素进行定量检测。6.1.3病原微生物检测技术病原微生物检测技术主要包括病毒、细菌、真菌等病原微生物的检测。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免疫学检测等技术,对农产品中的病原微生物进行定量检测。6.2农产品质量追溯体系为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建立完善的农产品质量追溯体系。以下是农产品质量追溯体系的主要内容。6.2.1追溯体系构成农产品质量追溯体系包括生产、流通、消费三个环节。通过采集、记录和传输农产品生产、加工、销售等各环节的信息,实现对农产品质量的追溯。6.2.2追溯体系技术支持农产品质量追溯体系采用全球定位系统(GPS)、物联网(IoT)、大数据等技术,实现农产品信息的实时采集、传输和分析。6.2.3追溯体系应用与推广农产品质量追溯体系在农产品生产企业和消费者之间搭建起一座信任的桥梁。通过推广追溯体系,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水平,增强消费者信心。6.3农产品质量监管制度为保证农产品质量安全,我国建立了一套完善的农产品质量监管制度。6.3.1法律法规体系我国制定了一系列关于农产品质量安全的法律法规,如《农产品质量安全法》、《食品安全法》等,为农产品质量监管提供法律依据。6.3.2监管机构设置我国设立了农业、市场监管等部门,负责农产品质量安全的监管工作。各级加强对农产品质量安全的监督和管理,保证农产品质量安全。6.3.3监管制度实施农产品质量监管制度包括生产许可、产地认定、产品认证、市场准入等方面。通过实施这些制度,加强对农产品生产、流通、消费环节的监管,保证农产品质量安全。通过以上措施,我国农产品的质量安全得到了有效保障,为广大消费者提供了安全、健康的农产品。第7章农业生态循环经济7.1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7.1.1秸秆利用技术农业废弃物中的秸秆是一种宝贵的资源。可以通过粉碎、青贮、膨化、发酵等技术手段,将秸秆转化为饲料、肥料、生物质能源等。秸秆还可用作食用菌的培养料,提高资源利用率。7.1.2畜禽粪便处理针对畜禽粪便,采用厌氧发酵、好氧发酵等技术进行无害化处理,将粪便转化为有机肥料,实现资源化利用。同时通过推广清洁生产技术,减少粪便排放,降低环境污染。7.1.3农膜回收利用加强农膜回收利用,推广可降解农膜,提高农膜回收率。对回收的农膜进行再生利用,降低农业白色污染。7.2生态农业模式推广7.2.1种养结合模式推广“畜沼果”、“畜沼菜”等种养结合模式,实现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降低化肥、农药使用量,提高农产品品质。7.2.2间作套种模式根据不同作物的生长特性,采用间作套种模式,提高土地利用率,降低病虫害发生率,促进农业生态平衡。7.2.3生态农业园区建设以生态农业园区为载体,集成应用现代农业技术,打造农业生态循环经济体系,提高农业综合效益。7.3农业循环经济发展7.3.1产业链延伸以农产品加工企业为核心,向上游延伸至种植、养殖环节,向下游拓展至销售、物流等环节,形成完整的农业产业链,提高农业附加值。7.3.2农业多功能开发充分发挥农业的生态、文化、旅游等功能,发展休闲农业、体验农业等新型业态,促进农业与第二、第三产业融合发展。7.3.3农业科技创新加强农业科技创新,推动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生态农业模式等技术的研究与应用,为农业生态循环经济发展提供技术支撑。7.3.4政策支持与推广加大政策支持力度,鼓励农业企业、合作社等经营主体参与农业生态循环经济建设。同时加强宣传推广,提高农民环保意识,推动农业可持续发展。第8章农业信息化建设8.1农业数据采集与分析8.1.1数据采集农业数据采集是农业信息化建设的基础。为实现农业生产的高效管理,需对农田土壤、气象、作物生长等数据进行全面、准确的采集。数据采集方式包括地面观测、遥感监测、传感器布设等。各类数据应遵循标准化、规范化的原则进行整理和存储。8.1.2数据分析通过对采集到的农业数据进行深入分析,为农业生产提供有力支持。数据分析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土壤数据分析:了解土壤肥力、质地、水分等状况,为施肥、灌溉等农业生产措施提供依据。(2)气象数据分析:分析气温、降水、光照等气象因素对作物生长的影响,为调整种植结构和预防气象灾害提供参考。(3)作物生长数据分析:监测作物生长状况,预测产量,为农业生产决策提供依据。8.2农业信息化技术应用8.2.1农业物联网技术农业物联网技术通过传感器、通信网络、智能控制系统等手段,实现对农业生产环境的实时监测、智能调控和精准管理。具体应用包括智能灌溉、智能施肥、病虫害监测等。8.2.2农业大数据技术农业大数据技术通过对海量农业数据的挖掘与分析,为农业生产提供智能化决策支持。应用领域包括种植结构优化、农产品市场预测、农业政策制定等。8.2.3农业遥感技术农业遥感技术通过对农田遥感图像的解析,获取作物生长状况、土壤质量、水分分布等信息,为农业生产管理提供科学依据。8.3农业信息服务体系建设8.3.1信息服务平台建设构建农业信息服务体系,为农民提供政策、技术、市场等方面的信息服务。服务平台可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充分利用互联网、移动通信等手段,提高信息服务覆盖面。8.3.2农业专家系统建设整合农业领域专家资源,构建农业专家系统,为农民提供专业、权威的农业生产指导。专家系统可通过语音、图文、视频等形式,实现与农民的互动交流。8.3.3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与推广加强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与推广,通过培训、示范、宣传等方式,提高农民对新技术的接受度和应用能力,促进农业信息化技术的普及。8.3.4农业信息化政策支持制定和完善农业信息化相关政策,加大对农业信息化建设的投入,鼓励社会资本参与农业信息化项目,推动农业信息化产业发展。第9章农业保险与风险管理9.1农业保险产品与制度农业保险是指保险公司针对农业生产过程中可能遭受的自然灾害、疾病、等风险,为农业生产者提供经济保障的一种制度。我国农业保险产品与制度主要包括以下几类:9.1.1种植业保险种植业保险主要针对农作物种植过程中可能遭受的自然灾害、病虫害等风险,为种植户提供保障。保险产品包括但不限于粮食作物保险、经济作物保险、设施农业保险等。9.1.2畜牧业保险畜牧业保险针对养殖过程中可能发生的动物疾病、自然灾害等风险,为养殖户提供经济保障。主要包括家畜保险、家禽保险、水产养殖保险等。9.1.3农业机械保险农业机械保险为农业生产过程中使用的各类农业机械提供风险保障,主要包括农机损失保险、农机第三者责任保险等。9.1.4农村小额信贷保证保险农村小额信贷保证保险旨在为农村小额信贷提供风险保障,降低金融机构贷款风险,支持农业生产发展。9.2农业风险识别与评估农业风险识别与评估是农业保险与风险管理的基础。其主要任务包括:9.2.1风险识别风险识别是指对农业生产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风险进行系统梳理,包括自然灾害、病虫害、市场风险、技术风险等。9.2.2风险评估风险评估是对识别出的农业风险进行定量和定性分析,评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