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三农产品标准化生产标准文本TOC\o"1-2"\h\u23528第1章产品范围与规范性引用文件 4254441.1产品范围 471411.2规范性引用文件 515920第2章术语和定义 525222.1通用术语 534392.1.1农产品 552242.1.2标准化生产 5148512.1.3生产标准 527012.1.4质量控制 5169142.1.5食品安全 662792.2专业术语 6298962.2.1作物生产标准 6320272.2.2畜禽养殖标准 664182.2.3水产养殖标准 6168432.2.4有机农业 6162402.2.5绿色食品 6220152.2.6农产品质量等级 6161402.2.7农业投入品 611307第3章生产环境要求 683643.1土壤环境 6126663.1.1土壤类型:应选择适宜农产品生长的土壤类型,质地以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的壤土或砂壤土为宜。 736613.1.2土壤pH值:土壤pH值应适宜于所种植农产品的生长需求,一般范围为5.5~8.5。 7316273.1.3土壤肥力:土壤应具备良好的肥力,有机质含量应达到2%以上,全氮含量不低于0.15%,有效磷含量不低于20mg/kg,速效钾含量不低于100mg/kg。 7215973.1.4重金属含量:土壤中重金属含量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保证农产品安全。 795263.2水质要求 7107303.2.1农田灌溉水:农田灌溉水质量应符合GB50842005《农田灌溉水质标准》的要求。 7231703.2.2地下水:地下水质量应符合GB/T148482017《地下水质量标准》的要求。 7243963.2.3饮用水:饮用水质量应符合GB57492006《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的要求。 7218023.3空气质量 7202383.3.1空气污染物浓度:空气中污染物浓度应符合GB30952012《环境空气质量标准》的要求。 7221123.3.2硫沉降:硫沉降量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以减轻对农产品的危害。 728443.3.3飘尘:飘尘浓度应符合GB30952012《环境空气质量标准》的要求,减轻对农产品生长的影响。 7204133.3.4有害气体:禁止在农产品生产区附近排放有害气体,如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氯化氢等,保证农产品安全生产。 720622第4章品种选择与繁育 7154724.1品种选择 7241894.1.1选择原则 7299984.1.2选择方法 8288674.2繁育技术 8236744.2.1繁育方法 8260184.2.2繁育程序 8282114.3育种管理 834804.3.1育种目标 8216444.3.2育种机构与管理 8243084.3.3育种档案管理 9301764.3.4育种成果转化 921218第5章栽培技术 9189385.1育苗技术 982005.1.1品种选择 9314355.1.2种子处理 9263525.1.3播种时间 9132205.1.4播种方法 9181265.1.5苗期管理 9234065.2定植技术 9177635.2.1定植时间 965195.2.2定植密度 1028285.2.3定植方法 10168445.3田间管理 10154245.3.1中耕除草 10279595.3.2植株调整 10174195.3.3病虫害防治 10251765.4灌溉与施肥 10161965.4.1灌溉 10246995.4.2施肥 10303535.4.3水肥一体化 108722第6章病虫害防治 1014006.1病虫害监测 10235456.1.1建立监测网络 10325266.1.2监测方法 10266116.1.3监测周期 1194776.1.4数据处理与分析 11317476.2防治方法 11112906.2.1农业防治 1175636.2.2生物防治 1185206.2.3物理防治 11139066.2.4化学防治 11238396.3农药使用规范 1189376.3.1农药选择 1179776.3.2使用剂量 1133316.3.3使用时机 11310596.3.4安全间隔期 11147796.3.5农药残留检测 1113225第7章农产品收获与处理 11294077.1收获时期 11212267.1.1确定收获时期应依据农产品种类、品种特性、生长周期、成熟度及市场需求等因素。收获时期应保证农产品品质优良,营养丰富,符合相应产品质量标准。 12111907.1.2各类农产品收获时期的判定标准如下: 121877.2收获方法 12176317.2.1人工收获:适用于劳动力充足、地形复杂和机械难以进入的农田。收获过程中应避免对农产品造成损伤,保证产品品质。 12190817.2.2机械收获:适用于大面积农田,提高收获效率,降低生产成本。应根据作物品种和生长条件选择合适的收获机械,保证收获质量。 12123447.2.3采收工具和设备应符合以下要求: 1252057.3产品处理与包装 12319837.3.1产品处理: 12181737.3.2产品包装: 1221804第8章贮藏与运输 13158148.1贮藏条件 134998.1.1温度条件:农产品应根据不同种类及品种特性,制定相应的贮藏温度。温度波动范围应控制在±2℃以内,以保证农产品新鲜度及延长贮藏期限。 13218058.1.2湿度条件:贮藏环境的相对湿度应控制在适宜范围内,以防止农产品失水、腐烂或发芽。不同农产品的适宜湿度范围如下: 13284638.1.3气体成分:对于需氧气较少的农产品,应适当降低氧气浓度,提高二氧化碳浓度,以延长贮藏期限。具体气体成分要求如下: 13197868.1.4贮藏设施:应选用符合国家标准的农产品贮藏设施,具备良好的保温、保湿、通风功能,以保证农产品贮藏质量。 13146008.2贮藏方法 1311018.2.1通风贮藏:适用于果实、蔬菜等对氧气需求量较大的农产品。通过合理调整通风量,降低温度、湿度,保持适宜的气体成分,达到延长贮藏期的目的。 13217448.2.2低温贮藏:适用于各类农产品。通过降低温度,减缓农产品新陈代谢,延长贮藏期限。 13291488.2.3气调贮藏:适用于对氧气需求较少的农产品。通过调整气体成分,降低氧气浓度,提高二氧化碳浓度,达到延长贮藏期的效果。 13153728.2.4保鲜剂处理:根据农产品种类及特性,选用符合国家标准的保鲜剂进行处理,以延长贮藏期限。 14210778.3运输要求 14271018.3.1运输工具:运输农产品的工具应清洁、卫生、无毒、无异味,具备防潮、防晒、防冻、通风等功能。 14105718.3.2装载要求:农产品应按照品种、规格、等级进行分类装载,避免混装。装载时应轻拿轻放,避免挤压、摔掷,保证农产品完整、新鲜。 14228808.3.3运输温度:根据农产品种类及特性,制定相应的运输温度,并保持温度稳定,波动范围控制在±2℃以内。 14155388.3.4运输时间:应尽量缩短农产品运输时间,减少途中损耗。对于易腐农产品,应采用冷链物流,保证产品质量。 14153568.3.5运输途中管理:运输途中应定期检查农产品状况,发觉问题及时处理,保证农产品安全、新鲜到达目的地。 1430352第9章质量检验与评定 14166209.1检验方法 14187479.1.1样品抽取 14146149.1.2检验项目 14210879.1.3检验方法 146129.2检验指标 1470149.2.1外观指标 14161559.2.2卫生指标 1425569.2.3理化指标 15165869.2.4质量稳定性指标 15270689.3质量评定 1530109.3.1检验结果判定 15809.3.2质量等级划分 15161819.3.3质量追溯与召回 15265069.3.4检验报告 1520336第10章标识、标签和使用说明 15134010.1产品标识 151096010.1.1应在农产品包装上明确标注产品名称、产地、生产单位、生产日期、保质期等内容。 153042610.1.2产品标识应采用耐久、清晰、易于识别的材料和颜色,保证在整个销售、运输、储存过程中不易脱落、褪色。 152645910.1.3产品标识应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要求,便于消费者识别和有关部门监管。 151412510.2标签内容 151795710.2.1标签应包含以下内容: 151398510.2.2标签内容应真实、准确、完整,不得含有虚假、误导消费者的内容。 1675110.3使用说明 16894510.3.1农产品使用说明应包括以下内容: 162294010.3.2使用说明应采用简明扼要、易于理解的语言,便于消费者正确使用和储存农产品。 161669810.3.3使用说明应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要求,保证消费者在购买、使用农产品过程中的安全与权益。 16第1章产品范围与规范性引用文件1.1产品范围本章规定了农产品标准化生产的适用产品范围。本标准适用于以下类别的农产品:a)蔬菜类:包括叶菜类、根茎类、茄果类、瓜类等;b)水果类:包括仁果类、浆果类、柑橘类、热带水果类等;c)粮食作物类:包括稻谷、小麦、玉米、豆类等;d)经济作物类:包括油料作物、糖料作物、纤维作物等;e)畜禽类:包括猪、牛、羊、禽类等;f)水产类:包括鱼类、虾类、贝类等。1.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标准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标准。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标准。a)GB/T194802009农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通用标准;b)GB27622017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污染物限量;c)GB27632016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农药最大残留限量;d)GB/T8321.12009农药合理使用准则;e)GB148812013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生产通用卫生规范;f)NY/T3912013绿色食品生产操作规程;g)NY/T10552014农产品质量等级规格。第2章术语和定义2.1通用术语2.1.1农产品指在农业生产活动中,通过种植、养殖、捕捞等方式获得的,用于满足人类食用、加工、消费需求的植物、动物和微生物产品。2.1.2标准化生产指在农产品生产过程中,按照一定的技术规范、管理措施和操作规程,保证产品品质、安全、卫生等满足规定要求的生产方式。2.1.3生产标准指为保证农产品质量和安全,对农产品生产过程中涉及的技术、管理、操作等方面所制定的具体规定和要求。2.1.4质量控制指对农产品生产、加工、销售等环节进行监控和检验,以保证产品符合规定质量要求的一系列活动。2.1.5食品安全指农产品在种植、养殖、加工、储存、运输、销售等环节中,不存在危害人体健康的有毒有害物质,符合国家食品安全标准。2.2专业术语2.2.1作物生产标准指针对不同农作物的生产特点,制定的涉及品种选择、播种、施肥、灌溉、病虫害防治、收获等方面的具体规定。2.2.2畜禽养殖标准指针对畜禽养殖过程中饲料、饲养管理、疫病防控、屠宰加工等方面的具体规定。2.2.3水产养殖标准指针对水产养殖过程中养殖环境、养殖设施、饲料、病害防治、捕捞、加工等方面的具体规定。2.2.4有机农业指在农业生产过程中,不使用化学合成肥料、农药、生长调节剂等化学物质,遵循自然规律,维护生态平衡,提高土壤肥力,保证农产品质量的生产方式。2.2.5绿色食品指在农产品生产、加工过程中,限量使用化学合成物质,符合国家绿色食品标准和卫生要求,具有较高安全性和营养价值的食品。2.2.6农产品质量等级指根据农产品外观、色泽、口感、营养成分等指标,将农产品划分为不同等级的标准。2.2.7农业投入品指在农产品生产过程中,为提高产量和品质,所需使用的种子、肥料、农药、饲料等物质和设施设备。第3章生产环境要求3.1土壤环境3.1.1土壤类型:应选择适宜农产品生长的土壤类型,质地以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的壤土或砂壤土为宜。3.1.2土壤pH值:土壤pH值应适宜于所种植农产品的生长需求,一般范围为5.5~8.5。3.1.3土壤肥力:土壤应具备良好的肥力,有机质含量应达到2%以上,全氮含量不低于0.15%,有效磷含量不低于20mg/kg,速效钾含量不低于100mg/kg。3.1.4重金属含量:土壤中重金属含量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保证农产品安全。3.2水质要求3.2.1农田灌溉水:农田灌溉水质量应符合GB50842005《农田灌溉水质标准》的要求。3.2.2地下水:地下水质量应符合GB/T148482017《地下水质量标准》的要求。3.2.3饮用水:饮用水质量应符合GB57492006《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的要求。3.3空气质量3.3.1空气污染物浓度:空气中污染物浓度应符合GB30952012《环境空气质量标准》的要求。3.3.2硫沉降:硫沉降量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以减轻对农产品的危害。3.3.3飘尘:飘尘浓度应符合GB30952012《环境空气质量标准》的要求,减轻对农产品生长的影响。3.3.4有害气体:禁止在农产品生产区附近排放有害气体,如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氯化氢等,保证农产品安全生产。第4章品种选择与繁育4.1品种选择4.1.1选择原则本章节对农产品标准化生产中的品种选择原则进行规定。品种选择应遵循以下原则:a)适应性原则:选择适应当地气候、土壤等自然条件的品种;b)优质性原则:选择产量高、品质优良、抗逆性强的品种;c)稳定性原则:选择遗传性状稳定、繁殖系数高的品种;d)经济性原则:选择市场需求大、经济效益好的品种。4.1.2选择方法品种选择方法包括:a)对现有品种进行性状调查、评价和筛选;b)借鉴国内外品种资源,引进、试验、示范和推广优良品种;c)开展品种比较试验,科学评价品种的适应性、产量、品质等性状;d)结合市场需求和产业政策,确定主推品种。4.2繁育技术4.2.1繁育方法繁育技术包括以下方法:a)传统繁育方法:如自交、选优、混选等;b)现代生物技术:包括组织培养、分子标记辅助选择等;c)引种驯化:对引进的优良品种进行适应性繁育。4.2.2繁育程序繁育程序包括:a)原种繁殖:对选定的品种进行原种繁殖,保持其遗传性状稳定;b)生产种繁殖:将原种进行扩大繁殖,用于生产;c)良种推广:将经过繁育的优良品种推广给农民。4.3育种管理4.3.1育种目标育种管理应明确以下目标:a)提高品种的产量、品质和抗逆性;b)优化品种结构,满足市场需求;c)保护农业生态环境,提高资源利用效率。4.3.2育种机构与管理育种机构应具备以下条件:a)具备完善的育种基础设施和实验设备;b)具有专业的育种技术人才和团队;c)建立健全育种管理制度,规范育种过程。4.3.3育种档案管理育种档案应包括以下内容:a)品种来源、性状、繁育方法等基本信息;b)育种过程记录,包括试验设计、结果分析等;c)品种评价和推广情况。4.3.4育种成果转化育种成果转化应遵循以下原则:a)保护育种者的合法权益;b)促进优良品种的推广与应用;c)提高农业产业整体水平。第5章栽培技术5.1育苗技术5.1.1品种选择根据当地气候条件、市场需求及消费者偏好,选择适应当地环境、抗逆性强、产量高、品质优的品种。5.1.2种子处理播种前进行种子消毒处理,采用温汤浸种、化学药剂处理等方法,以减少病虫害的发生。5.1.3播种时间根据当地气候条件、茬口安排及市场需求,选择合适的播种时间。5.1.4播种方法采用精量播种、条播、撒播等方法,保证种子分布均匀,密度适中。5.1.5苗期管理做好苗期水分、温度、光照管理,及时进行间苗、定苗,保证幼苗茁壮成长。5.2定植技术5.2.1定植时间根据当地气候条件、茬口安排及幼苗生长状况,选择合适的定植时间。5.2.2定植密度根据品种特性、土壤肥力、栽培方式等因素,合理确定定植密度。5.2.3定植方法采用开沟、挖穴等方法,将幼苗定植于土壤中,注意保护根系,保证植株生长健壮。5.3田间管理5.3.1中耕除草根据土壤状况和作物生长需求,适时进行中耕除草,保持土壤疏松,减少病虫害发生。5.3.2植株调整根据作物生长特性,适时进行摘心、整枝、打顶等操作,促进植株健壮生长。5.3.3病虫害防治采用农业、物理、化学等方法,综合防治病虫害,保证农产品质量安全。5.4灌溉与施肥5.4.1灌溉根据作物生长需求、土壤湿度及气候条件,合理进行灌溉,避免水害和旱情。5.4.2施肥根据土壤肥力、作物需肥规律,合理施用有机肥、化肥及微生物肥料,提高土壤肥力,保证农产品品质。5.4.3水肥一体化推广水肥一体化技术,实现水分和养分的精准管理,提高水肥利用效率。第6章病虫害防治6.1病虫害监测6.1.1建立监测网络根据农产品种类及产区特点,建立病虫害监测网络,实现对主要病虫害的实时监测与预警。6.1.2监测方法采用病虫害调查、实验室检测、遥感技术等多种方法,对病虫害发生情况进行全面监测。6.1.3监测周期根据病虫害发生规律,制定合理的监测周期,保证及时发觉并掌握病虫害动态。6.1.4数据处理与分析对监测数据进行分析,为防治决策提供科学依据。6.2防治方法6.2.1农业防治采取合理的耕作制度、作物布局、品种选择等措施,降低病虫害发生的可能性。6.2.2生物防治利用天敌、病原微生物等生物制剂,降低病虫害种群密度,减轻危害。6.2.3物理防治采用灯光诱杀、色板诱杀、防虫网等技术,减少病虫害的发生。6.2.4化学防治根据病虫害种类、发生时期和抗药性情况,选择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进行防治。6.3农药使用规范6.3.1农药选择选用已在我国取得登记、适用于相应农产品的农药,严禁使用禁用农药。6.3.2使用剂量按照农药标签推荐的使用剂量进行施药,避免过量或不足。6.3.3使用时机掌握病虫害发生的最佳防治时机,提高防治效果。6.3.4安全间隔期严格遵守农药安全间隔期规定,保证农产品质量安全。6.3.5农药残留检测定期对农产品进行农药残留检测,保证农产品符合国家标准。第7章农产品收获与处理7.1收获时期7.1.1确定收获时期应依据农产品种类、品种特性、生长周期、成熟度及市场需求等因素。收获时期应保证农产品品质优良,营养丰富,符合相应产品质量标准。7.1.2各类农产品收获时期的判定标准如下:(1)粮食作物:籽粒饱满,颜色正常,植株枯黄,达到品种成熟期。(2)蔬菜:色泽鲜亮,口感脆嫩,成熟度适中,符合市场需求。(3)水果:果肉饱满,色泽鲜艳,口感酸甜适中,果实成熟度达到品种要求。(4)经济作物:根据作物品种和用途,达到相应的生理成熟度和工艺成熟度。7.2收获方法7.2.1人工收获:适用于劳动力充足、地形复杂和机械难以进入的农田。收获过程中应避免对农产品造成损伤,保证产品品质。7.2.2机械收获:适用于大面积农田,提高收获效率,降低生产成本。应根据作物品种和生长条件选择合适的收获机械,保证收获质量。7.2.3采收工具和设备应符合以下要求:(1)无毒、无害、不污染农产品。(2)结构合理,操作简便,安全可靠。(3)保持农产品完整、新鲜,减少损伤。7.3产品处理与包装7.3.1产品处理:(1)收获后的农产品应及时进行预冷、分级、去杂、修整等处理,以提高产品品质。(2)预冷:采用自然预冷或机械预冷,降低农产品温度,延长货架期。(3)分级:根据农产品大小、形状、色泽、品质等指标进行分级,保证产品符合市场需求。(4)去杂:去除农产品中的杂质、病虫害和不合格品,保证产品纯净。(5)修整:对农产品进行必要的修整,使其符合外观要求。7.3.2产品包装:(1)包装材料应无毒、无害、无异味,符合国家相关标准。(2)包装设计应考虑产品特性、运输距离、储存条件等因素,保证产品在运输、储存和销售过程中的安全与新鲜。(3)包装应具备良好的透气性、防潮性、抗压性和耐低温功能。(4)包装上应明确标注产品名称、产地、生产日期、保质期、生产企业等信息,便于消费者识别和追溯。第8章贮藏与运输8.1贮藏条件8.1.1温度条件:农产品应根据不同种类及品种特性,制定相应的贮藏温度。温度波动范围应控制在±2℃以内,以保证农产品新鲜度及延长贮藏期限。8.1.2湿度条件:贮藏环境的相对湿度应控制在适宜范围内,以防止农产品失水、腐烂或发芽。不同农产品的适宜湿度范围如下:(1)果实类:85%95%;(2)蔬菜类:90%95%;(3)粮食类:60%70%。8.1.3气体成分:对于需氧气较少的农产品,应适当降低氧气浓度,提高二氧化碳浓度,以延长贮藏期限。具体气体成分要求如下:(1)氧气浓度:3%5%;(2)二氧化碳浓度:5%10%。8.1.4贮藏设施:应选用符合国家标准的农产品贮藏设施,具备良好的保温、保湿、通风功能,以保证农产品贮藏质量。8.2贮藏方法8.2.1通风贮藏:适用于果实、蔬菜等对氧气需求量较大的农产品。通过合理调整通风量,降低温度、湿度,保持适宜的气体成分,达到延长贮藏期的目的。8.2.2低温贮藏:适用于各类农产品。通过降低温度,减缓农产品新陈代谢,延长贮藏期限。8.2.3气调贮藏:适用于对氧气需求较少的农产品。通过调整气体成分,降低氧气浓度,提高二氧化碳浓度,达到延长贮藏期的效果。8.2.4保鲜剂处理:根据农产品种类及特性,选用符合国家标准的保鲜剂进行处理,以延长贮藏期限。8.3运输要求8.3.1运输工具:运输农产品的工具应清洁、卫生、无毒、无异味,具备防潮、防晒、防冻、通风等功能。8.3.2装载要求:农产品应按照品种、规格、等级进行分类装载,避免混装。装载时应轻拿轻放,避免挤压、摔掷,保证农产品完整、新鲜。8.3.3运输温度:根据农产品种类及特性,制定相应的运输温度,并保持温度稳定,波动范围控制在±2℃以内。8.3.4运输时间:应尽量缩短农产品运输时间,减少途中损耗。对于易腐农产品,应采用冷链物流,保证产品质量。8.3.5运输途中管理:运输途中应定期检查农产品状况,发觉问题及时处理,保证农产品安全、新鲜到达目的地。第9章质量检验与评定9.1检验方法9.1.1样品抽取按照相关标准规定的方法,从生产、加工、储存等环节抽取具有代表性的样品,保证样品的随机性和真实性。9.1.2检验项目根据农产品特点及生产过程,确定检验项目,包括外观、规格、卫生、理化、微生物等指标。9.1.3检验方法依据国家和行业相关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建立知识共享平台的计划
- 财务预测模型解析计划
- 领导者在危机中的决策与反应计划
- 生物课程知识分享计划
- 喷洒车辆相关项目投资计划书范本
- 《软件测试培训讲义》课件
- 投诉处理与顾客满意度培训
- 校外辅导机构保安措施计划
- 情感交流班主任与学生的纽带计划
- 吹塑机械行业相关投资计划提议
- 矿业技术经济学教学课件汇总完整版电子教案全书整套课件幻灯片(最新)
- 小学预防性侵害讲座
- DRAM内存颗粒测试简介PPT课件(PPT 37页)
- 《视神经炎》ppt课件
- 应急预案演练记录表范例
- 工程派工单模板
- 带颈对焊法兰尺寸与质量
- 二氧化氯复合解堵技术
- 国家开放大学《C语言程序设计》形考任务1-4参考答案
- 佛山批发市场汇总
- WordA4信纸(A4横条直接打印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