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四年级下册科学教材分析
一、基本情况分析
通过一学年对科学课的学习,绝大部分学生的学习有了很大的变化:课堂学习
的注意力集中了,小组合作探究更融洽了,对科学的好奇心与探究欲更强了,但有
个别学生课堂学习的规范性与学习习惯有待改进的。
二、教材分析
教版《科学》四年级下册教材共分为五个单元,总课时23课时。教材的主
要目的在于激发学生学习科学课程的兴趣,帮助她们体验科学课程学习的特点,引
导她们尝试性地进行科学探究活动,学习一些简单的科学知识与进行科学探究的
基本技能。这一册教材从探究对象上瞧,仍以认识事物的性质与事物的相互关系
为主。从探究水平上瞧,仍以引导探究为主,逐步过渡到指导性探究。特别就是在
控制变量、做定量观察的实验上,学生还就是第一次,需要教师更多的引导、以及
具体操作方法的指导。从过程与方法上瞧,学习运用推理,分析事物之间的因果关
系,注重观察实验中的测量,特别就是控制变量、采集数据,并对实验结果进行预
测。
第一单元《骨骼与肌肉》主要就是围绕人体运动系统中的一一骨骼、关节、
肌肉三个主要方面、运动系统的卫生与保健构建而成,主要研究它们之间的相互
关系。本单元教材设计主要就是引导学生观察认识骨骼、关节、肌肉的运动,让
学生知道骨骼、关节、肌肉的作用,了解人体的每一项运动都就是骨骼、关节、
肌肉以及身体其她部分相互作用的结果,懂得如何保护与锻炼自己的运动系统。
第二单元《养蚕》就是以蚕一生的变化为观察对象的一次亲历活动,主要研
究动物的周期性变化。经历动物的一个完整生命周期,了解昆虫与变态的知识,感
受生命世界的神奇与伟大,体验长期饲养与观察的艰辛与快乐。
第三单元《物体的运动》还就是研究事物的相互关系,通过教学让学生意识
到一个物体在运动,总就是相对于另外一个物体,即某个参照系(参照物)课文中称
为“参照物体”而言的,这就就是“运动的相对性”,就是物理学上的重要原理之一,本
单元的教学内容就就是在这一知识背景下展开的。意识到物体的运动又就是有规
律的,只有亲身去研究才能了解这些运动之间就是什么样的规律。研究需要一定
的方法与技能。
第四单元《无处不在的力》主要就是通过认识力的存在与几种常见的力,来
研究事物的性质。学生在生活中已经历有关力的现象,但还没有比较系统与完整
地研究有关力的现象。所以本单元的主要目的就就是引导、鼓励学生们对生活中
有关力的现象进行探究,让她们通过一个个亲历的活动,探究科学的秘密,体验成
功的乐趣,发现大自然的规律。
第五单元《调查与预测》,调查就是一种包容性比较宽泛的收集证据的方法;
预测就是一种基本科学过程技能,就是一种对未来事物发展的推断。调查与预测
就是科学探究过程中的常用技能与方法。
三、教学目标
1、通过引导学生认识骨骼、关节、肌肉的运动,使学生了解自己的运动机理以
及骨、关节、肌肉的位置,从而懂得如何提高自己的运动技能,保护与锻炼自己的
运动系统。
2、通过养蚕活动的经历与体验,进行珍惜生命、保护生态环境教育。
3、指导从认识运动的普遍性与相对性出发,围绕运动的速度与方式展开,通过
一系列探究活动,引导学生认识运动以及影响运动速度的一些要素、运动方式的
特点。
4、使学生认识力,知道力有大小与方向,了解常见的力。
5、能区别调查与观察、实验的不同,并根据具体情境选用不同的调查方法;能够
有根据地进行预测。
四、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骨骼与肌肉、物体的运动、无处不在的力
难点:物体的运动
五、教学措施:
1、认真落实每一节课,使学生用丰富多彩的亲历活动充实教学过程。
2、悉心地引导学生的科学学习活动,让探究成为学生科学学习的主要方式,让
学生在相互交流、合作、帮助、研讨中学习。
3、充分运用各类课程资源与现代教育技术辅助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效率。
教学进度表
周次章节教学内容课时
11、骨骼1
12、关节1
2第一单元3、肌肉2
34、骨骼、肌肉的保健1
3单元总结1
41、一切都在运动中1
42、运动的快慢1
第二单元
53、运动的方式1
54、小车的运动1
65、摆1
6单元总结1
71、我们来养蚕1
72、给蚕宝宝记日记1
8第二单元3、我们来抽丝1
84、养蚕经验交流会1
9单元总结1
91、力在哪里1
102、物体的形状改变以后1
103、苹果为什么会落地1
第四单元
114、摩擦力的秘密2
125、降落伞1
12单元总结1
131、调查2
14第五单元2、预测1
14单元总结1
15复习考试2
第一单元骨骼与肌肉单元分析
本单元的内容与学生的生长发育密切相关,学生需要,家长关注。本单元依据
小学科学《科学(3~6年级)课程标准》关于积极参加锻炼,注重个人保健的要求,
从锻炼身体、茁壮成长的角度出发,围绕骨运动,就人体运动系统的骨骼、关节、
肌肉这三个主要构成方面,强调运动系统的锻炼与卫生来进行构建的。通过引导
学生认识骨骼、关节、肌肉的运动,使学生了解自己的运动机理以及骨、关节、
肌肉的位置,从而懂得如何提高自己的运动技能,保护与锻炼自己的运动系统。由
于本单元涉及的骨骼、关节、肌肉学生不能直接接触,所以,教材设计了诸多触摸、
模拟的活动,使得整个单元内容在学生的探究中逐渐展开。
本单元涉及到《科学(3〜6年级)课程标准》的具体内容有:
一、科学探究:
1、知道在科学探究中问题的解决或结论的得出,要以收集到的事实证据为基
础,证据的收集可以有观察、实验等多种方法。
2、知道在科学探究中,要运用理性思维对收集到的证据进行比较、分类、归
纳、概括等整理加工,并在此基础上形成种种解释。
3、分析与解释⑴能对收集到的证据进行比较、分类。(2)能在总结证据的基
础上,作出合理的解释。
4、结论与拓展(1)能对探究的问题做出初步的结论。(2)能运用语言、图、
表等多种方式表达研究的过程与结论。(3)能把探究过程中习得的知识、过程与
方法运用于新的情境中。
二、科学知识:
1、知道骨骼与肌肉的作甩。
2、能认识到养成良好生活习惯的重要性,能积极参加锻炼,注重个人保健。
3、意识到个人对自身健康负有责任。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想知道,爱提问。
2、在学习与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注重证据。
3、愿意合作与交流。
4、感受并体验科学并不神秘,科学就在身边。
本单元先研究运动主要实体:骨骼,接着探讨运动的主要表现:关节活动,再引
导感觉运动的主要动力物质:肌肉,最后研讨运动的保障:保健。这四者的相互关
系就是,肌肉收缩导致骨运动,关节为骨运动提供了可能,保健就是运动的保障。
第二单元养蚕单元分析
蚕就是孩子们容易亲近的小生命,也就是孩子们容易饲养的小动物,更就是
能使孩子们着迷的奇妙的小动物。学生在养蚕活动中能观察到一个生命的完整周
期,获得知识、情感、态度、方法等各方面的收益。本单元依据蚕的发育过程来
建构教学内容,并在养蚕活动结束后,以交流会的形式引导学生回顾养蚕的经历,
让养蚕成为学生终身难忘的体验过程、发展过程与成长过程。
本单元涉及到《科学(3〜6年级)课程标准》的具体内容有:
一、科学探究:
1、知道在探究过程的各个环节,需要探究者之间的相互合作、交流与分享。。
2、提出问题
(1)能提出与科学有关的问题、
(2)能从问题中筛选出自己能够研究的问题。
3、收集证据
(1)能对收集到的证据用文字、图表等方式来呈现。
(2)能根据需要,从更多渠道查阅有关资料。
二、科学知识:
1、饲养小动物、了解动物生长的大致过程。
2、认识昆虫身体的基本结构。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学习有毅力,愿意参与中长期科学探究活动。
2、愿意合作与交流。
3、珍爱动植物的生命。
遵循蚕的发育过程(也就是养蚕的过程),教材紧扣养蚕过程的几个关键期,
即动员与饲养、观察与测量、收获与抽丝、经验交流,展开教学指导活动,使学生
乐意养蚕,要把蚕养好,在养蚕中锻炼成长,在养蚕中了解生命,增长学生见闻与
相关知识,发挥饲养活动的育人价值。
本单元的主要教学内容由以下四个方面建构而成。
第一方面,引发并指导学生展开养蚕活动,即第一课“我们来养蚕”。该课以
课题激发学生的养蚕热情,指导学生观察、了解蚕的卵以及幼蚕,为学生有蚕可养
与整个饲养活动的顺利开展奠定基础。
第二方面,引导学生观察、记录蚕的发育过程并开展一些观察实验活动,了解
蚕的生长发育过程,即第二课“给蚕宝宝记日记”。本课内容贯穿养蚕活动的全过
程,时间跨度为一个多月。要求孩子们不仅要亲手照料蚕宝宝的“饮食起居”,
还要详细观察与记录下它们的进食、眠起、蜕皮、羽化、繁殖的全过程。本课还
鼓励孩子们在养蚕过程中自选课题,开展一些探究性活动,如,“怎样识别蚕的雌
雄”、“吃桑叶的蚕与吃饲料的蚕哪个长得好”、“没有茧的蛹能羽化成蛾不”等。
第三方面,介绍我国古代的养蚕业,指导学生抽丝,即第三课“我们来抽
丝”。它就是养蚕活动的高潮。学生们将亲自缄丝,并测量丝的长度,了解到我国
的桑蚕业历史悠久。
第四方面,交流养蚕中的发现,即第四课“养蚕经验交流会”。它就是养蚕活
动的总结课。学生们将通过整理记录、汇报发现,概括出蚕一生变化的主要阶段,
并尝试与蝴蝶的一生进行比较,形成“昆虫”与“变态”的概念。
本单元特别强调的就是一一“养”,教师一定要想方设法、创造条件,保证让
每个学生都有蚕养,绝不能“在黑板上养蚕”。只有这样,学生们才会获得鲜活生
动、细节丰富的第一手资料一一这就是任何图片、文字都无法替代的。
教师也一定要亲自参与养蚕活动,这样既便于指导与帮助学生,又可与学生
们共同经历养蚕过程中点点滴滴的情感体验。而且教师最好能多养一些,以便给
学生补蚕。
应该说,本单元的教学实施有一定的难度一一一就是蚕卵与桑叶等实物材料
对有些地区来说不易获得;二就是养蚕技术对大部分师生来说尚属空白;三就是
养蚕活动时间跨度大,教学内容需要经常穿插在其她单元的教学中,显得比较散
碎。但就是,这些困难都就是可以克服的。蚕卵与人工合成饲料可从教具公司购
得;养蚕经验可以慢慢积累;如果师生养蚕都没成功,也可选择当地常见昆虫的幼
虫来养一一养什么并不重要,不能从卵开始养也没关系,关键就是要让孩子们亲
历一次“养”的过程,有观察、有记录,瞧到变态就算基本达到本单元的教学目标
To
单元课时分配
课题课时
1、我们来养蚕1
2、给蚕宝宝记日记1
3、我们来抽死1
4、养蚕经验交流会1
单元检测1
第三单元物体的运动单元分析
本单元与紧接其后的“无处不在的力”单元,共同引导学生形成对力的初步
认识。本单元依据《科学(3〜6年级)课程标准》中关于位置与移动的要求,从认
识运动的普遍性与相对性出发,围绕运动的速度与方式展开。它通过一系列的分
辨活动与探究活动,引导学生认识运动以及影响运动速度的一些要素、运动方式
的特点,学习使用“控制变量”的方法进行科学探究,以及对物体进行简单的定量
观察。本单元涉及到《科学(3〜6年级)课程标准》的具体内容有:
一、科学探究:
1、知道在科学探究中问题的解决或结论的得出,要以收集到的事实证据为基础,
证据的收集可以有观察、实验等多种方法。2、知道在科学探究中,要运用理性思
维对收集到的证据进行比较、分类、归纳、概括等整理加工,并在此基础上形成
种种解释。3、知道探究过程与探究结论应该允许别人的质疑,结论应该就是可以
重复验证的。4、能针对问题,通过观察、实验等方法收集证据;尊重事实,对
收集到的证据能做好原始记录,并注意保留且不随便涂改原始数据;能对收集到
的证据用文字、图表等方式来呈现;能根据需要,从更多渠道查阅有关资料。5、
能条理清晰地陈述自己的观点,并为自己的观点辩护,阐明自己观点的合理性;能
对研究过程与结果、对证据与解释之间的逻辑关系,提出自己的瞧法与评论,并与
她人交流;能倾听与尊重其她同学的不同观点、评议或质疑,并反思与改进自己的
探究。
二、科学知识:
1、根据一个指定物体描述另一个物体的位置(前后、左右、远近等)。2、知道描
述物体的运动需要位置、方向与快慢。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在学习与解决问题中注重证据。2、愿意合作与交流。3、认识到科学就是不
断发展的。
本单元选取了力学中学生可直观感受的“运动”内容教学,引导学生探究一
些运动的现象及组成要素。整个单元内容由三个主要部分构成:识别运动、描述
运动及探究影响小车运动速度的重要因素与摆。其中识别运动就是整个单元的总
起,在此基础上,展开对运动的描述与不同运动方式的介绍,而影响小车运动速度
的重要因素与摆则就是对某一运动具体问题的探究。在学习本课之前,孩子们对
运动有了一定的感性认识,但只就是停留在明显瞧得出位移的那类运动上,例如
飞翔的小鸟、行驶的汽车等,对于位置相对固定的物体,比如房屋、大树等孩子们
会认为它们就是静止的。在判断物体就是否在运动时,她们会不由自主地选择邻
近的静止物体与之比较,这表明参照物已经进入孩子的思维过程中,但就是她们
没有意识到这就就是参照物。通过本课教学,我们要让孩子们在判断物体就是否
运动时用参照物作为判断标准,学会从不同的角度瞧待物体的运动状况,学会辩
证地瞧问题。
第四单元无处不在的力单元分析
本单元的内容与学生的生活实际密切相关,尽管力就是无处不在的,但平
时并未引起学生足够的注意。本单元依据《科学(3〜6年级)课程标准》中关于
“力的作用与表现,认识生活中常见的力”的要求,围绕力的存在、力的表现与作
用,就力在哪里、力能改变运动与形状、力有大小以及弹力、地球引力、摩擦力、
气体与液体的阻力来进行建构的。本单元通过引导学生开展一系列以认知为重要
目的的观察、阅读、分析与实验活动,使学生认识力、了解常见的力,从而提高认
知水平、探究能力与研究志趣。
本单元教学内容涉及到《科学(3〜6年级)课程标准》的具体内容有:
科学探究:
2.2知道在科学探究中问题的解决或结论的提出,要以收集到的事实证据为
基础,证据的收集可以有观察、实验等多种方法。
2.1提出问题
能提出与科学有关的问题。
能清晰表达自己的问题。
2.2收集证据
能针对问题,通过观察、实验等方法收集证据。
尊重事实,对收集到的证据做好原始记录,并注意保留且不随便涂改原始数
据。
能对收集到的证据用文字、图表等方式来呈现。
能根据需要,从更多渠道查阅有关资料。
2.5结论与拓展
能运用语言、图、表等多种方式表达研究的过程与结果。
科学知识:
2、1知道推与拉可以使物体的运动发生变化,推与拉都就是力。力有大小与
方向。
2、2能列举一些生活中常见的力,如压力、重力、弹力、浮力、摩擦力等。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2敢于大胆想象。
4、1喜欢用学到的科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改善生活。
4、2乐于试用日常生活中的科技新产品、新事物,关注与科学有关的社会问题。
物体的运动必然就是力作用的结果。学生在学习前一单元“物体的运动”时,
对力已有了初步体验与感受。本单元着重引导学生建立关于力的一般概念,同时
通过牛顿第一定律以及二力平衡条件的学习,进一步认识力就是物体运动状态发
生改变的原因,并通过对重力、摩擦力与阻力的研讨,使抽象的概念在研讨中逐步
得到理解与深化。
本单元的结构呈先整体感受,后逐个认识的布局。教材共有5课,内容主要包
括两个方面:
第一方面:从宏观上总体认识力以及力的作用,即本单元教材的第一课“力在
哪里",它突出“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力对物体形状的影响”,即'‘力有大小”
与“力有方向”两个基本要素。
第二方面:认识一些常见的力,即弹力、地球引力、摩擦力以及空气阻力。它
包括“物体的形状改变以后”、“苹果为什么会落地”、“摩擦力的秘密”、“降落伞”
四课。
第二课“物体的形状改变以后”通过进一步实验,发现物体具有弹性,知道
什么叫弹性,什么叫弹力。并了解弹性在生产、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初步认识人类
利用“弹性”改善生产生活的实践。
第三课“苹果为什么会落地”,既认识了重力一一地球引力,又接触了地球
引力可以被克服的知识;既讨论了学生们都会想到的问题,又恰到好处地讲述了
“牛顿发现地球引力”的故事。更重要的就是介绍了牛顿的思考,体现出爱因斯
坦讲的“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的伟大意义。
第四课”摩擦力的秘密”,一改以往只考虑固体间的静摩擦研究范围,从宏观
出发引导学生认识两个物体的接触面上会产生一种阻碍物体运动的力一一摩擦
力,指出摩擦力可以在固体与固体间,也可以在固体与液体间,也可以在固体与气
体间产生。引导学生认识日常生活中对增大或减少摩擦力的需要。
第五课“降落伞”,引导学生进一步认识空气的阻力,并引导学生综合运用
“力”的概念,解决实际问题。
单元课时分配
课题课时
1、力在哪里1
2、物体的形状改变以后1
3、苹果为什么会落地1
4、摩擦力的秘密2
5、降落伞1
单元检测1
总课时7
第五单元调查与预测单元分析
一、本单元主要的建构依据
本单元为技能训练单元。本单元主要就是根据《科学(3〜6年级)课程标准》
分目标中“能运用自己的感官、简单工具或通过实验等方法,收集与问题有关的
证据”,“保持与发展想要了解自然、了解科学、了解周围事物奥秘的好奇心与
求知欲”,“感受科学技术可以提高生活质量,愿意用学到的知识指导自己的行为,
积极参加与科学有关的社会问题的讨论或活动,意识到科学技术对人类与社会的
发展既有积极影响,也有消极影响”的要求来进行建构的。它体现在两个方面:
一就是“对科学探究的理解”中“知道在科学探究中问题的解决或结论的得出,
要以收集到的事实证据为基础,证据的收集可以有观察、实验等多种方法”;“知
道猜想或推测与经科学探究证实的结论就是不同的”,“知道在科学探究中,要运
用理性思维对收集到的证据进行比较、分类、归纳、概括等整理加工,并在此基
础上形成种种解释”;二就是“科学探究的过程与方法”中“能根据需要,从更多
渠道查阅有关资料”,“能在总结证据的基础上,做出合理的解释”。
二、本单元的主要内容:
在科学探究过程中,调查就是一个包容性比较宽泛的收集证据的方法。调查
经常针对的就是已经存在或已经发生的问题与事件,也可以针对正在发生的连续
性或者顺序性事件(比如追踪调查)o只要选择的科学探究问题适中,学生就有能
力在调查取证的过程中学习如何公平条件,如何进行分析、比较、推理,如何测量、
建立模型,如何合作与交流,以及体验到相应的情感,生成相关的价值等。
与调查不同,在时间向度上,预测就是人们立足现在指向未来的探究形式,它
表达着人们很想通过预测来把握将要发生的事件与变化。但就是,重要的往往不
就是预测了什么,而就是预测的根据就是什么。这个根据要注重理性与实证。我
们鼓励学生畅想、猜测未来,但就是我们更鼓励学生表述她们畅想、猜测未来的
根据,只有这样,才能符合科学探究的预测的准则。
本单元的主要内容包括调查与预测两个部分:
第一部分,调查。本教材就是将观察、实验、调查作为三种既相互独立,又相
互关联的收集证据的方法逐个进行介绍的。如果说,运用感官或工具收集信息就
就是观察,先假设、再动手操作予以验证就就是实验,那么,调查就常常要亲历现
场。
本部分内容重点介绍两个方面的内容:第一,教材通过什么情况下应该采用
调查的描述给调查下定义,也即陈述哪些问题需要调查。它们就是:事物的空间分
布,事物的时间变化,以及两个事件的相互关联。第二,学生能够展开调查的几种
方法。它们就是:现场调查、访问调查、问卷调查与资料调查。
第二部分,预测。预测就是对未来事件做出的科学猜测,所谓科学,就就是有
证据与有经验。尽管预测仍然有可能发生错误,为什么科学探究中需要预测呢?
因为,第一,预测带动着探究者的热情;第二,预测往往成为新的科学发现的先导;
第三,预测影响了我们的生活。
该部分内容的逻辑就是:将推理与预测区分清楚,就就是告诉学生,以现在为
区分点,解释已经发生的事件就是一回事;推测将要发生的事件就是另一回事。然
后,挖掘学生生活中已有的预测经验,再了解科学家就是如何积累与运用预测经
验的,最后,在有控制条件的要求下动手进行预测。
课题1、骨骼共1课时
过程与方法:
•能通过触摸感觉到皮肤下的骨头;
•能够把骨与整个骨骼相联系,完成骨骼拼图;
•能够通过观察图片推测骨骼作用;
科学知识:
•知道骨头存在于皮肤下的肌肉内;
教学
•懂得人的骨骼就是由206块骨构成的骨的总与;
目标
•知道手骨由27块骨构成;
•懂得骨骼有运动、支撑与保护的作用;
•知道骨的骨干里有骨髓与血管;
•知道骨的物理特点与生物特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产生从外表探究内部物质的意识;
•愿意把不同物体上的同种物质进行比较;
•形成实事求就是记录与表达的习惯。
重点
知道骨骼有运动、支持、保护的作用。
教材难点
拼人体骨骼图。
分析
教具
人体骨骼模型
学情
分析
一、启情导入:二次备课
1、同学们,您们课间最喜欢做的运动就是什么?
2、谈话:那我们的身体就是如何活动的呢?其实一部分答案就
在我皮肤下面,我们皮肤下面那些硬硬的东西就就是骨骼。(板
书)
二、探究:
(一)、探究骨骼结构特点
1、摸一摸:一个小组摸一部分,瞧能摸出几块骨头并汇报。
2、汇报:谁能说说您摸到的骨头的位置及数量?
3、导入:这可能就是一个比较难以回答的问题,老师这里有一个
资料包,也许会对您认识骨骼有所帮助,愿意试一下不?请双击
桌面文件夹1、
4、学生再汇报:有什么收获:①骨头数量②骨骼概念
教板书:206块人体骨架
学5、游戏:瞧谁摸得对(老师说骨骼名称,学生摸骨)
过6、导语:大家学得真快,想不想自己独立地组成完成一幅人体骨
程骼图?请打开文件夹2,自己拼骨骼图,瞧谁拼得多、
7、导语:拼得开心不?都拼了几幅?现在老师有一个疑问:“您说
一块骨头或一群骨头能不能称为骨骼?为什么?”
(二)、了解骨骼内部结构及作用:
1、导入:通过学习我们知道了人体骨骼的数量、位置,那您想不
想了解它的内部构造与作用呢?请打开桌面文件夹2,双击“骨
骼的作用”文件,自学里面的内容,一会儿汇报。
2、汇报:通过刚才的自学,您知道了什么?
板书:特点:硬、结实、可生长,骨髓造学细胞。
作用:支撑、运动、保护。
3、谈话:您能想象一下如果没有骨骼人会怎么样?
三、拓展:
这节课我们了解了有关骨骼的许多知识,那么您还想不想了解
有关骨骼更多的知识呢?请打开文件夹3自主学习。
板
1、1骨骼(成人206块)
书
设构成:头骨、躯干骨、四肢骨
计作用:运动支撑保护
教
学
后
记
课题2、关节共1课时
过程与方法:
•能够通过活动身体找出关节的位置;
•能够在固定关节的情况下发现关节的活动方式与一些作用;
科学知识:
•知道人体上一些关节的位置;
教学•了解关节的多种活动方式;
目标•知道可以用模型来表示关节。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由借助物体研究现象的意识;
•愿意将各种关节活动进行比较;
•愿意用建议模型来反映事物。
重点
认识关节的运动作用与缓冲作用。
教材难点
认识一些关节的类型与运动方式。
分析
教具
关节组装盒
学情
分析
一、导入二次备课
我们上节课学习了人的身体内共有206块骨头组成,那么您
知道这206块骨头就是怎样组成一个整体的?
骨头与骨头之间相互连接的地方叫做什么呢?
二、探究关节功能
动动您的身体,找一找您的身体中哪些地方有关节?您就
是怎么找到这些关节的?
就是不就是在身体里面的所用的关节都可以活动呢?
您能在书上第5页的图中把可以活动的关节用圆圈圈出来
不?
教
如果没有了这些关节会怎么样呢?请同学来做一个小游戏
学
(书本P5页)
过
学生活动
程
汇报:通过作这样的游戏您有什么体会?
您能告诉大家关节有什么样的重要作用不?
运动一下您的各个关节,找一找这些关节它们的运动方式
都一样不?有哪些不一样?(学生示范讲解)
阅读课本第6页的资料。
此之外关节还具有什么样的作用呢?我们来做一个小试
验。当您从高出跳下的时候,在落地的一瞬间哪些关节在活动?
落地后身体就是什么样的姿态?为什么会这样?说明了什么?
(腿部弯曲/关节在起缓冲的作用)
板1、2关节
书
设一、关节的基本构造
计/关节头
1.关节面(关节软骨)一一灵活
'关节窝
2.关节囊:结缔组织构成、韧带加固一一牢固
3.关节腔:内有滑液一一灵活
二、体育锻炼对关节的影响
三、脱臼及脱臼的急救
教
学
后
记
课题3、肌肉共2课时
过程与方法:
•能通过触摸体验肌肉的存在与质地;
•能够利用身边的材料制作手臂活动模型与膝关节活动模型;
•能够按要求操作,感觉肌肉的收缩与舒张;
•能够通过观察图文理解肌肉影响骨运动的方法。
科学知识:
•知道提供骨骼运动的力量来自于肌肉的收缩;
教学•知道骨骼肌就是成对存在一起工作的;
目标•理解人体处于安静状态下的一些肌肉运动;
•知道人体肌肉共有600多块,重量占人体的40%;
•初步懂得人体运动的机体原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懂得获取认识需要进行时间的体会;
•体会到模型在科学研究重的重要作用;
•认识到外表静止的物体其内部也在运动。
重点
了解骨骼的运动就是由骨骼肌的收缩与舒张引发的。
教材难点
制作手臂活动模型。
分析
教具人体肌肉立体挂图、木棍、木片、软管、气球皮
学情
分析
一、导入二次备课
我们的身体就是依靠骨骼支撑起来的,骨骼维持我们站立
与运动?但就是光靠骨骼,一个空骷髅架能不能运动起来呢?
还缺少什么?
您认为为什么有了肌肉就能够让骨骼活动起来?今天我们
就来研究与学习肌肉。
二、探究肌肉功能
找一找,在您们身上哪里的肌肉最多哪里的肌肉最少?
哪些地方的肌肉比较多,哪些地方的肌肉比较少呢?您有
什么发现?(让学生意识到经常运动的部位肌肉就是比较多的)
肌肉就是如何来帮助骨骼进行运动的呢?我们一起来体验
教一下
模仿书本第7页的图作几个动作,再用手摸一摸各个部分的
学
肌肉有什么不同的感觉?
过
学生汇报。
程
学生汇报完之后再阅读课本第8页。(可结合录像)
通过刚刚的学习,您能不能再活动记录上画出任再进行各
种运动的时候,肌肉变硬的部分。
讨论:如果人在静止的状态下,肌肉就是否工作,哪些肌肉
仍在工作?
三、制作手臂活动模型
通过刚才的学习,请您根据手臂的结构制作一个模型来模
拟手臂的能动。
出示材料,先请学生解释一下个部分材料用来表示什么部
分。
学生制作。
学生展示,评价。
板1、3肌肉
书人体内有三类肌肉:骨骼肌、平滑肌、心肌。
设
计
教
学
后
记
课题4、骨骼、肌肉的保健共1课时
过程与方法:
•能够针对运动方式说出她们对身体的好处;
•能够分析某一动作锻炼身体的部位与作用;
•能够针对具体的运动分析如何保障安全。
科学知识:
•知道体育运动可以强健骨骼与肌肉;
•了解不同运动对身体的锻炼效果不同;
教学•知道不同动作锻炼不同的肌肉与关节;
目标•知道摄入蛋白质与钙有利于骨骼与肌肉;
•知道哪些食物中含有丰富的蛋白质与钙;
•懂得如何做到安全运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意识到体育运动与合理营养对骨骼肌肉的重要意义;
•珍爱身体、热爱运动,加强锻炼;
•主动做好运动前的准备活动。
重点
知道体育运动可以强健我们的骨骼与肌肉。
教材难点
分析具体运动锻炼的骨骼与肌肉部位。
分析
教具
学情
分析
一、导入二次备课
平时您最喜欢的运动就是什么?为什么您喜欢这项运动?
二、认识锻炼的作用
从您喜欢的运动说说运动可以为我们带来什么好处呢?
我们知道进行体育运动可以锻炼身体,那么体育运动从哪
些方面就是我们变得更加强健呢?学生谈一谈自己的想法。
教阅读课本11页了解不同运动对人体的锻炼效果
学在做广播操的时候,每一节动作对我们身体的哪一关节与
过肌肉有作用?
学生讨论,说明
程
为了就是肌肉与骨骼能保持正常的工作,我们需要多吃一
些什么样的食物呢?
哪些食物含有蛋白质与钙?
在运动中如何注意安全,避免受伤。请学生说说自己的观
点。
1、4骨骼、肌肉的保健
板
书1、穿戴适当的防护性装备;
设
计2、运动前做一下准备活动;
3、遵守合理的运动规则;
4、选择安全的运动场所等
教
学
后
记
课题1、我们来养蚕共1课时
探究过程与方法:
•提出有关养蚕的问题;
•观察蚕卵与蚁蚕;
•能够用语言与图画描述蚕卵与蚁蚕;
•能够对蚁蚕的长度做定量测量,并记录下来。
教学科学知识:
目标•知道养蚕的基本方法与注意事项;
•知道蚕卵能孵出幼虫,刚出壳的小蚕叫蚁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初步领略生命的神奇与伟大;
,关注生命、亲近生命、珍爱生命。
重点
观察蚕卵与蚁蚕,用语言与图画描述蚕卵与蚁蚕。
难点
教材对蚁蚕的长度做定量测量。
分析
教具
蚕卵、蚁蚕、放大镜、羽毛或干毛笔、投影仪、纸盒。
学情
分析
一、导入二次备课
出示丝绸。
师问:“您们知道织丝绸的丝就是怎么来的不?蚕就是
怎样的一种小动物,它又就是怎样吐丝的呢?您们想亲
自养蚕,亲眼观察它吐丝,最后再亲手抽丝不?”
板书课题
二、探究
1、出示蚕卵。
师:“请您们猜一猜这就是什么?(蚕卵)关于蚕您知道
教些什么?”
学2、讨论“关于养蚕我们知道些什么”、“有哪些问题
过需要研究”。
程
引导学生讨论“关于养蚕我们知道些什么?”启发
学生:“在宝宝出生前,妈妈会作好哪些准备?我们该怎
样做蚕宝宝的妈妈呢?”
要为蚕宝宝在纸盒中布置一个温暖的家;
别忘了在盒子上扎孔,蚕宝宝也要呼吸;
蚕宝宝怕蚂蚁、嶂螂、老鼠,要把蚕宝宝放在安全的地
方;饲料不能太稀,否则蚕宝宝会拉肚子。
讨论“有哪些问题需要研究?”鼓励学生多提问
题,并尝试在养蚕过程中探究问题与解决问题。
3、观察蚕卵,说一说蚕卵就是怎样的。
让学生仔细观察蚕卵的大小、颜色、形状,用语言
描述出来。注意提醒学生:静态的蚕卵也就是有生命的,
要轻拿轻放,小心呵护。
4、观察蚁蚕,说一说蚁蚕就是什么样的。
让学生先用肉眼观察刚出壳的蚕像什么?再用放
大镜观察并描述,最后用直尺测量她的长度并记录。
最好让学生能观察蚁蚕孵出的一瞬间,瞧它怎样大
口吃掉极有营养的卵壳,又去找食的情景。
指导学生在课堂上写好第一篇蚕宝宝日记。
5、讨论:“用哪些方法来记录蚕宝宝的成长过程?”
(用画像、拍照、录像、文字记录等方法。)
三、任务
让学生在家继续观察蚕宝宝的一举一动,并做好记录。
板2、1我们来养蚕
书蚕卵:扁平的椭圆形、灰紫色
设蚁蚕:刚出壳的小蚕,全身乌黑,布满细毛,形似蚂蚁
计
教
学
后
记
课题2、给蚕宝宝记日记共1课时
过程与方法:
教学•学会养蚕;
目标・能够较长时间观察、描述蚕的生长与变化;
•能够预测、比较与讨论蚕的整个生长期的外观变化;
•能通过图画与文字表述,交流观察结果;
•能够自主地探究关于蚕的自己感兴趣的问题。
科学知识:
•知道幼虫期需要食物、空气等生活与成长的必要条件;
•知道幼虫形成了蛹,蚕蛾就是从蚕蛹里羽化出来的;
•知道蚕的成虫—蚕蛾从蛹里孵化出来后,不再吃食物也不再长大;
•知道雌雄蚕蛾交尾后,雌蚕蛾产卵,卵孵出下一代幼虫。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初步领略生命的神奇与伟大;
•更加关注生命、亲近生命、珍爱生命;
•珍视在整个养蚕期间搜集的科学信息;
•体验养蚕及研究蚕的乐趣;
•养成把养蚕活动坚持到底的科学态度。
重点
记录蚕一生的四个变态过程。
教材难点
能够较长时间观察、描述蚕的生长与变化。
分析
教具
蚕卵、蚁蚕、放大镜、羽毛或干毛笔、投影仪、纸盒
学情
分析
一、导入二次备课
师:“上节课我们了解了蚕卵与蚁蚕,今天我们来给大家颁发'领
养证’与蚕宝宝,在这段时间里瞧哪个同学养的蚕宝宝最长、最
重、最健壮;谁的蚕茧最大、最重、最白。但我们不要忘记给自
己的蚕宝宝写上成长记录,今天我们来讨论一下观察日记的写
法。”板书课题
二、探究
1、阅读P20上的文字。
2、自主探究的问题。
(1)比较吃桑叶的蚕与吃人工饲料的蚕,哪一个长得更好些?
让学生先进行预测,在进行对比实验。
教
(2)用蒲公英的叶子,它能吐丝不?
学
(3)蚕蜕皮时为什么不能弄断它身上的丝?让学生讨论后,教师
过
向学生讲清其中的原因。
程
剪开茧子的蛹还能活不?
每个小组剪开一个蚕茧用纸包起来进行实验。
(5)辨别蚕蛾的雌雄。
组织学生认真观察蚕蛾的形态大致分为几种,预测雌雄后观察
哪种蚕蛾产卵。教师多鼓励学生在幼虫期与蛹期怎样区别蚕的
雌雄。
3、小结:
评价学生写的观察日记。
三、任务
让学生在家继续观察蚕宝宝的一举一动,并写好观察日记。
板2、2给蚕宝宝记日记
书蚕一生的四个变态过程:卵、幼虫、蛹、成虫
设
计
教
学
后
记
课题3、我们来抽丝共1课时
探究过程与方法:
•通过多种方法了解我国养蚕抽丝的历史;
・学习抽丝;
•测量出一根丝的长度。
科学知识:
教学
•知道我国养蚕抽丝的历史及对人类服饰业的贡献;
目标
•学会缜丝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进一步感受生命创造的奇迹;
•为祖国灿烂的古代蚕丝业文明而自豪。
重点
抽丝与测一根丝的长度。
难点
教材找准茧上的丝头。
分析
师生准备:有关我国养蚕历史的电教片;炊、小锅、小苏打、
教具缠线板。
学生准备:缠线板、直尺。
学情
分析
一、导入二次备课
出示一些真丝织物。
师:“这些织物就是用什么做的呢?我国养蚕业抽丝的历史悠
久,对人类服饰业作出重要的贡献。同学们,您们来汇报一下查
找到的有关资料。”
二、探究
1、指导学生瞧P25的文字。
2、大家来抽丝,瞧谁抽的丝最长。
教在蚕结茧后六、七天挑一部分进行抽丝。
学(1)让学生先预测抽出的丝有多长。
过(2)抽丝的方法:
程A、把蚕茧表面的乱丝摘掉。
B、把蚕茧放在开水中浸泡。
C、用毛刷搅动,把蚕丝的头儿找到。
(3)量一量一根丝到底有多长。
3、小结:通过学习抽丝您有什么体会?
您还想知道些什么?
三、课外拓展
整理好养蚕的资料与一些记录,下节课进行经验交流。
2、3我们来抽丝
中国就是世界上最先种桑养蚕生产丝织品的国家。
板
书
设
计
教
学
后
记
课题4、养蚕经验交流会共1课时
过程与方法:
•能够再讨论种交流蚕一生变化的信息;
•能通过图画与文字整理、表达、交流观察结果。
科学知识:
•知道蚕及其她昆虫的一生要经过变态;
教学•知道昆虫的外形特征。
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珍视在整个养蚕期间搜集的科学信息;
•体验养蚕及研究蚕的乐趣;
•为自己长时间观察研究获得的成果而自豪;
•能正确瞧待昆虫与人类的关系。
重点
了解蚕的一生要经过变态过程。
教材难点
通过图画或文字表述、观察结果。
分析
教具
有关蚕及其她昆虫的资料;各种形式的观察记录
学情
分析
一、导入二次备课
师:“我们的小蚕在您们的精心喂养下,慢慢长大了。这节
课我们一起来交流、总结一下自己的养蚕经验,好不?”
二、探究
1、交流“蚕的一生经过了哪些变化
(蚕的一生经过了四种变化。)
您能够把蚕一生的变化画下来不?(学生先画)
师:“书上的两幅示范图,一幅就是直线式的,另一幅就是循
环式的。您们觉得那一种更好、更有创意?说说为什么?您能
画一幅更好的不?”
教
学让学生用自己的方式修改。
2、比较蚕蛾与蝴蝶有哪些相同与不同之处,形成昆虫概念。
过
指导学生瞧书P28。
程
您能说出蝴蝶一生的变化不?
您有什么发现?
蚕蛾与蝴蝶的外形有什么不同之处?
蚕蛾与蝴蝶的外形的相同之处就是什么?(身体都分为头、
胸、腹;头部都有一对触角;胸部都有三对足。)
您认为蝴蝶与蚕蛾属同一类生物不?说说您的理由。那这
种生物叫什么呢?
三、总结与拓展
了解蝴蝶的有关资料。
2、4养蚕经验交流会
变态:一生经过几次变化,各个阶段的外形、生活方式都不一样的现
板
象叫做“变态”
书
设
计
教
学
后
记
课题1、一切都在运动中共1课时
过程与方法
能够依据不同参照物描述物体相对的运动与静止状态。
科学知识
1.知道物体的运动就是这一物体相对于参照物的位置的变化。
2.知道选择不同的参照物,判断物体就是否运动的结论也不相同。
科学知识:
教学
意识到事物之间的相对性,能运用辩证的眼光瞧问题。
目标
知道选择不同的参照物,判断物体就是否运动的结论也不相同。
知道物体的运动就是这一物体相对于参照物的位置的变化。
能够依据不同参照物描述物体相对的运动与静止状态。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意识到事物之间的相对性,能运用辩证的眼光瞧问题。
重点
会利用参照物判断物体的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
难点
教材理解“参照物”。
分析
教具
学情
分析
一、导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八下期末考拔高测试卷(4)(解析版)
- 2010年高考语文试卷(湖南)(空白卷)
- 纤维素纤维产业国际合作-洞察分析
- 水文模拟与预测模型-洞察分析
- 《社会心理学简介》课件
- 心血管疾病中医证型研究-洞察分析
- 铜压延能耗分析-洞察分析
- 细胞液药物靶点-洞察分析
- 水资源高效利用路径-洞察分析
- 探究资源分配算法-洞察分析
- 湖南2025年湖南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合同制教师招聘31人历年参考题库(频考版)含答案解析
-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六中学2025届高考数学三模试卷含解析
- 【MOOC】数字逻辑设计及应用-电子科技大学 中国大学慕课MOOC答案
- 伤口治疗师进修汇报
- 研学活动协议书合同范本
- ISBAR辅助工具在交班中应用
- GB 30254-2024高压三相笼型异步电动机能效限定值及能效等级
- 唤醒孩子内驱力家校共育家庭教育PPT课件(带内容)
- 合成气精脱硫催化剂的研究报告
- 滚装客船货物的积载绑扎系固分解课件
- 中控楼装饰装修方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