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江苏省南京市玄武区2025届生物高二上期末学业质量监测试题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场号和座位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用2B铅笔将试卷类型(B)填涂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将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右上角"条形码粘贴处"。2.作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题卷上。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无效。4.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选择题(本大题共7小题,每小题6分,共42分。)1.下列有关生态系统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处于生态平衡的生态系统具有结构平衡、功能平衡和收支平衡的特征B.物质循环和生物富集现象都具有全球性C.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循环、能量流动和信息传递都是沿着食物链进行的D.任何生态系统都需要不断得到来自系统外的能量补充,以便维持生态系统的正常功能2.下列关于种群、群落和生态系统的叙述,正确的是()A.一个池塘中的所有鱼不是种群,但能构成群落B.两只雄孔雀吸引异性争相开屏,说明行为信息能够影响种间关系C.一只猛禽追逐另一只抓握着鼠的猛禽,这两只猛禽属于捕食关系D.一棵树上不同高度的喜鹊巢,不能反映动物群落的垂直结构3.某苹果园中生活着多种昆虫,其中有卷叶蛾、蚜虫、蚧虫等害虫,有草蛉、螳螂等害虫的天敌,还有一些既非害虫又非害虫天敌的中性昆虫,如蚊、蚂蚁等。在果树下面种草,天敌昆虫的数量和种类都大大增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卷叶蛾、蚜虫、蚧虫等害虫是次级消费者B.卷叶蛾→螳螂→黄雀是一条食物链,螳螂是第二营养级C.中性昆虫在果园生态系统中是多余的D.种草后,此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更复杂4.研究人员调查了8年间某养兔场种群数量的变化情况,并据此绘制了如图的值变化曲线,以下叙述正确的是()A.第4~6年兔种群数量保持相对稳定B.第2~4年和第6~8年兔种群数量均增加C.第0~2年兔种群数量保持相对稳定D.第4年兔种群密度大于刚开始的种群密度5.甲、乙分别为人体体液中物质交换、生态系统碳循环的示意图,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人体过敏反应时,甲图中的A增加导致组织水肿B.乙图中的D是生态系统中的主要成分C.人体O2浓度最高的部位是甲图中的BD.食物链中能量最少的是乙图中的B所处的营养级6.下列关于四幅图的表述,正确的是()A.若种群的年龄组成如图甲所示,则该种群数量可能会上升B.图乙种群数量呈“S”型增长,密度对其增长的制约逐渐减弱C.图丙中两种草履虫的数量此消彼长,他们之间为捕食关系D.图丁中植物群落结构的分层现象是由于动物的分层导致的7.如图表示种群数量特征之间的相互关系,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种群密度是最基本的数量特征,能反映种群数量的变化趋势B.性引诱剂可以通过降低乙来影响害虫的种群密度C.图中的丙表示性别比例,丁可表示年龄组成D.任何一个种群都只有甲、乙、丙、丁四种数量特征8.(10分)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免疫系统可通过共同的语言“信息分子”进行信息传递。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信息分子A为神经递质,能使下丘脑体温感觉中枢兴奋,产生冷、热觉B.信息分子B、C都与垂体有关,都需要通过体液运输到靶器官、靶细胞C.幼年时缺少信息分子D,会影响神经系统的发育和功能,表现为呆小症D.信息分子E为淋巴因子,能够促进B细胞增殖分化为浆细胞和记忆细胞二、非选择题9.(10分)尿液的形成和排出是在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下共同完成的,平时膀胱逼尿肌舒张尿道内括约肌收缩,使膀胱贮存的尿液不致外流。下图为相关反射弧的部分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1)当尿液充盈到一定程度时,膀胱壁内的感受器兴奋,神经冲动沿着_____(填“a”或“b”)传入低级神经中枢,并进一步传至_____产生“尿意”。幼儿在熟睡时不自主地排尿,最可能的原因是大脑皮层对_____中的排尿中枢控制能力差,体现了神经系统的_____调节。(2)排尿时,由排尿中枢通过相关神经释放神经递质,作用于尿道内括约肌细胞膜表面的特异性受体,使_____(填“Na+”或“Cl-”)通道开放,该离子内流,尿道内括约肌细胞膜两侧电位差_____(填“不变”、“增大”或“减小”),尿道内括约肌舒张。当尿液进入尿道后,尿道_____兴奋,兴奋传入低级排尿中枢,进一步加强排尿中枢的活动,这是一种_____(选填“正反馈”或“负反馈”)调节。(3)某人下丘脑受到暂时性损伤,出现多尿症状。其原因是:_____。10.(14分)下图甲表示三离人工鱼塘生态系统能量流动图解(能量单位为:J/cm2·a);乙表示鲫鱼迁入该生态系统后的种群数量增长速率变化曲线。请回答下列问题:(1)输入该人工鱼塘生态系统的能量为_______J/cm2·a。能量从第二营养级流到第三营养级的传递效率是_______%。图中A代表_______。(2)鱼塘中鱼类等生物具有分层现象,群落的这种空间结构称为_______,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是鱼的_______不同。(3)乙图中,在t1~t2时期鲫鱼种群的年龄组成为_______型;已知该种鱼的环境容纳量为K,请根据图乙在答题卡相应位置的坐标图上画出该鱼种群数量与时间的关系曲线,要求标出t1、t2对应的横纵坐标数值_______。(4)在人工鱼塘生态系统中需根据池塘的大小、环境等确定鱼的种类和放养量,体现了生态工程的_______原理。11.(14分)图1是某草原生态系统部分营养结构,图2是由于开矿对该草原土壤造成了铜污染后,研究者研究了不同大气CO2浓度及土壤铜污染对土壤脲酶活性的影响情况。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图1中共有_____条食物链。猫头鹰与蛇的种间关系是_____。处于第三营养级的生物有_____,猫头鹰共占_____个营养级。(2)若草固定的总能量为5.6×109kJ,食草昆虫和鼠同化的总能量是1.2×108kJ,则人最多能获得能量_____kJ。(能量传递效率按20%计算)。(3)由图2可以看出,CO2浓度升高会_____(填“促进”或“抑制”)土壤脲酶活性,且随着土壤铜污染程度的加重,这种作用会_____。(填“加强”或“减弱”)(4)能量流动的特点是_____、_____。(5)图1的食物链中,猫头鹰能够依据鼠留下的气味去猎捕,鼠同样也可以依据猫头鹰的气味或行为特征躲避猎捕,这说明了信息传递的作用是_____。12.胰岛细胞的内分泌活动是否正常,对维持血糖平衡至关重要。下图表示胰岛素分泌的调节过程、胰岛素作用机理及引起胰岛素分泌异常的部分原因,其中抗体1、抗体2分别与相应受体结合后,能阻止葡萄糖或胰岛素与相应受体结合。回答下列问题:(1)据图分析可知,正常人血糖平衡的调节方式为__________;在健康人体内,能给胰岛B细胞传递调节血糖相关信息的物质有__________。(2)据图分析,胰岛素与组织细胞膜上的受体结合后,可通过以下两个方面的作用来降低血糖浓度:一方面促进__________合成;另一方面使__________增加,进而促进葡萄糖进入组织细胞。(3)某人因体内含有胰岛素受体的抗体而表现出高血糖症状,此种抗体应该是图中的抗体__________(答“1”或“2”),这种患者的胰岛素水平比正常人__________(填“高”或“低”),原因是__________。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本大题共7小题,每小题6分,共42分。)1、C【解析】生态系统的功能1、能量流动能量流动指生态系统中能量输入、传递、转化和丧失的过程。能量流动是生态系统的重要功能,在生态系统中,生物与环境,生物与生物间的密切联系,可以通过能量流动来实现。能量流动两大特点:(1)能量流动是单向的;(2)能量逐级递减。2、物质循环即:生物地球化学循环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推动着各种物质在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间循环。这里的物质包括组成生物体的基础元素:碳、氮、硫、磷,以及以DDT为代表的,能长时间稳定存在的有毒物质。这里的生态系统也并非家门口的一个小水池,而是整个生物圈,其原因是气态循环和水体循环具有全球性,一个例子是2008年5月,科学家曾在南极企鹅的皮下脂肪内检测到了脂溶性的农药DDT,这些DDT就是通过全球性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从遥远的文明社会进入企鹅体内的。3、信息传递生态系统中生物的活动离不开信息的作用,信息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主要表现在:①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②种群的繁衍③调节生物的种间关系,以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详解】A、生态系统通过各组分的相互作用处于生态平衡,此时的生态系统具有结构平衡、功能平衡和收支平衡的特征,A正确;B、物质循环和生物富集现象都涉及到组成生物体的各种化学元素,都具有全球性,B正确;C、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都是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渠道进行,而信息传递发生在生物与生物之间和生物与环境之间,C错误;D、由于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具有单向流动、逐级递减的特点,故任何生态系统都需要不断得到来自系统外的能量补充,以便维持生态系统的正常功能,D正确。故选C。2、D【解析】1、群落的空间结构:(1)垂直结构:植物群落的垂直结构表现垂直方向上的分层性,其中植物的垂直结构决定了动物的垂直分层。(2)水平结构:水平方向上由于光照强度、地形起伏、湿度等因素的影响,不同地段上分布着不同的生物种群。2、信息传递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1)个体: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离不开信息的作用。(2)种群:生物种群的繁衍,离不开信息传递。(3)群落和生态系统:能调节生物的种间关系,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详解】A、种群是指分布在一定区域的同种生物的全部个体,群落是指分布在一定区域的所有种群,一个池塘中的所有鱼不是种群,也不能构成群落,A错误;B、两只雄孔雀为吸引异性争相开屏是种内竞争,不属于种间关系,B错误;C、一只猛禽追逐另一只抓握着鼠的猛禽,这两种猛禽若是不同种生物,则可能是捕食关系,也可能是竞争关系,若是同种生物则可能是种内斗争关系,C错误;D、喜鹊是一种生物,而垂直结构是群落的空间结构,因此一棵树上不同高度的喜鹊巢,不能反映动物群落的垂直结构,D正确。故选D。3、D【解析】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是指生态系统各组分之间建立起来的营养供求关系。当从食物对象的角度研究营养结构时,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实质上是由生物食物链所形成的食物网构成。【详解】A、卷叶蛾、蚜虫、蚧虫是以植物为食,为初级消费者,A错误;B、卷叶蛾→螳螂→黄雀不是一条食物链,捕食食物链的起点必须是生产者,B错误;C、中性昆虫增加生态系统的物种数目,有利于生态系统的稳定性,C错误;D、种草后,生产者种类更多,以此为食的动物也会增多,此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更复杂,D正确。故选D。4、A【解析】由图示可知,第0~4年,λ<1,种群的增长率=λ-1<0,兔种群数量开始逐年下降;第4~6年λ=1,种群的增长率=λ-1=0,各年的兔种群数量基本不变;第6~8年λ>1,种群的增长率=λ-1>0,兔种群数量逐年上升。【详解】A、第4-6年,λ值等于1,种群的增长率=λ-1=0,表明在此期间兔种群数量保持相对稳定,A正确;B、第2~4年,λ<1,种群的增长率=λ-1<0,兔种群数量开始逐年下降;第6~8年λ>1,种群的增长率=λ-1>0,兔种群数量逐年上升,B错误;C、第0~2年,λ<1,种群的增长率=λ-1<0,兔种群数量开始逐年下降,C错误;D、第0~4年,λ<1,种群的增长率=λ-1<0,兔种群数量开始逐年下降,第4年兔种群密度小于刚开始的种群密度,D错误。故选A。5、A【解析】A、人体发生过敏反应时,甲图中的A组织液增加导致组织水肿,A正确;B、据乙图分析,D与A、B、C都有交流,判断D为非生物成分,而A与D有双向交流,判断A为生产者,A和C都有箭号流向C,判断C为消费者,B为分解者,A生产者是生态系统中的主要成分,B错误;C、组织液和血浆双向渗透,因此判断图甲A和C为组织液和血浆,B为淋巴,由于淋巴是组织液单向渗透形成的,因此A为组织液,C为血浆,D为组织细胞,人体O2浓度最高的是肺泡周围毛细血管里的血浆,即甲图中的C,C错误;D、食物链中,能量最少的是最高级别消费者,是乙图中的C消费者,D错误。故选A。6、A【解析】分析甲图:甲为某种群的年龄组成,其中幼年个体明显多于老年个体,即出生率大于死亡率,因此该种群年龄组成为增长型。分析乙图:乙图是种群数量的S型增长曲线,在t0~t1时期,种群的增长率逐渐增大,此阶段种群的年龄组成为增长型;在t1时期,种群的增长率最大,此时种群的年龄组成为增长型;在t1~t2时期,种群的增长率逐渐减小,但种群数量仍在增大,此阶段种群的年龄组成仍为增长型;在t2时期,种群的增长率为0,种群数量到达最大值,此时年龄组成为稳定性。分析图丙,大小草履虫属于竞争关系。分析图丁:表示植物群落垂直结构上的分层现象,主要与光照条件有关。【详解】A、年龄组成能预测未来种群的变化趋势,图甲种群的年龄组成为增长型,则该种群数量可能会上升,A正确;B、据分析可知:图乙种群数量呈“S”型增长,密度对其增长的制约逐渐增强,种群的密度越大,种群增长速率一般越小,B错误;C、图丙中两种草履虫的数量此消彼长,两者争夺相同区域资源,因此他们之间为竞争关系,C错误;D、图丁中植物群落结构的分层现象是光照条件导致的,动物群落垂直结构是由植物群落垂直结构决定的,D错误。故选A。7、C【解析】1、种群的特征包括种群密度、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年龄组成和性别比例。其中,种群密度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出生率和死亡率对种群数量起着决定性作用;年龄组成可以预测一个种群数量发展的变化趋势。2、题图分析:甲代表出生率,乙代表死亡率,丙代表性别比例,丁代表年龄组成。【详解】A、种群密度是最基本的数量特征,种群密度反映了种群在一定时期的数量,不能反映种群数量变化趋势,A错误;B、性引诱剂可以通过降低甲(出生率)来影响害虫的种群密度,B错误;C、根据试题分析:图中的丙表示性别比例,丁可表示年龄组成,C正确;D、雌雄同体的生物种群没有性别比例这一特征,D错误。故选C。8、A【解析】1、若分泌的信号物质是神经递质,作用于突触后膜后使下一个神经细胞兴奋或抑制。2、T细胞产生的淋巴因子作为信号物质作用于B细胞,促使其增殖和分化。3、细胞膜的信息交流作用与细胞膜表面的受体有关。4、甲状腺激素可作用于肌肉细胞、垂体和下丘脑等多种细胞。【详解】解:A、大脑皮层产生冷、热觉,而非下丘脑,A错误;B、信息分子B、C分别为抗利尿激素、促甲状腺激素,都与垂体有关,都需要通过体液运输到靶器官、靶细胞,B正确;C、信息分子D是甲状腺激素,生理作用有提高神经系统兴奋性以及促进生长发育,幼年时缺少会影响神经系统的发育和功能,表现为呆小症,C正确;D、T细胞产生的淋巴因子作为信号物质作用于B细胞,能促进B细胞的增殖分化为浆细胞和记忆细胞,D正确。故选A。二、非选择题9、(1)①.a②.大脑皮层③.脊髓④.分级(2)①.Cl-②.增大③.感受器④.正反馈(3)下丘脑受损导致抗利尿激素分泌不足,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减少【解析】1、人体神经调节的方式是反射,反射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反射弧由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五部分构成,兴奋在反射弧上单向传递,兴奋在突触处产生电信号到化学信号再到电信号的转变。2、神经递质有兴奋性和抑制性两种,排尿时,由排尿中枢通过相关神经分别释放“兴奋”和“抑制”性递质使得膀胱逼尿肌收缩、尿道括约肌舒张,从而将尿液排出体外。【小问1详解】据图分析,a为传入神经,当尿液充盈到一定程度时,膀胱壁内的感受器兴奋,神经冲动沿着传入神经a传到低级神经中枢脊髓,并进一步传至大脑皮层产生尿意。幼儿由于大脑皮层发育不完善,对脊髓中排尿中枢控制能力差,所以出现不自主排尿。排尿反射的低级中枢在脊髓,高级中枢在大脑皮层,低级中枢受脑中高级中枢的控制,体现了神经系统的分级调节。【小问2详解】排尿时,由排尿中枢通过相关神经释放抑制性神经递质,作用于尿道括约肌细胞膜表面特异性受体,使Cl-通道开放,该离子内流,尿道括约肌细胞膜两侧电位差增大,强化了静息电位,使得尿道括约肌舒张,与此同时在其他神经元的调节下膀胱逼尿肌收缩,尿液进入尿道。当尿液进入尿道后,尿道感受器兴奋,兴奋传入初级排尿中枢,进一步加强排尿中枢的活动,属于正反馈调节。【小问3详解】下丘脑可以分泌抗利尿激素,抗利尿激素具有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的作用,当下丘脑受损时,会导致抗利尿激素分泌不足,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减少,继而出现多尿症状。【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掌握反射与反射弧的结构、兴奋的产生与传导、水盐平衡调节等相关知识点,能够分析尿液的形成和排出。10、(1)①.117②.15.625③.呼吸作用散失的热能(2)①.垂直结构②.食性(食物)(3)①.增长②.(4)协调与平衡【解析】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图甲中:某一营养级(最高营养级除外)能量的去向包括:自身呼吸消耗;流向下一个营养级;被分解者分解利用;未被利用.所以A表示呼吸作用散失的能量。图乙中:t0~t1时,种群数量增长率逐渐升高,种群数量增加速度加快;t1时,种群数量增长率最高;t1~t2时,种群数量增长率逐渐降低,种群数量增加减缓;t2时,种群数量增长率0,种群数量停止增长,达到最大值,即K值。【小问1详解】输入第三营养级的总能量=2.1+5.1+0.25+0.05=7.5,所以从第二营养级流入到第三营养级的能量(即第三营养级的同化量)=7.5-5=2.5;同理可以计算出第一营养级流入到第二营养级的能量为16-2=14,所以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3+70+23+14+2+5=117J/cm2.a;第三营养级同化第二营养级的能量为7.5-5=2.5,所以能量从第二营养级流到第三营养级的传递效率为2.5÷16×100%=15.625%;据图分析,A表示呼吸作用散失的能量。【小问2详解】群落的空间结构分为水平结构和垂直结构,鱼塘中鱼类等生物具有分层现象属于垂直结构,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是鱼的食性不同。【小问3详解】据图乙分析可知:图示表示种群S型增长的增长速率图,t1~t2时,种群数量增长率逐渐降低,种群数量增加减缓,所以t1~t2时期鲫鱼种群的年龄组成为增长型;若该种鱼的环境容纳量为K,则t1、t2对应的横纵坐标数值如图:【小问4详解】鱼塘的地理环境与放养的鱼类分析,建立人工鱼塘生态系统主要遵循了生态工程的协调与平衡原理。【点睛】本题考查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群落结构、种群数量变化、生态工程的原理等相关知识,意在考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11、(1)①.4②.种间竞争和捕食③.人、蟾蜍、蛇、猫头鹰④.3(2)2.0×108(3)①.促进②.减弱(4)①.单向流动②.逐级递减(5)调节生物的种间关系,进而维持生态系统的平衡与稳定【解析】1、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渠道是食物链和食物网。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从生产者固定太阳能开始。能量流动特点为单向,逐级递减。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只能从第一营养级流向第二营养级,再依次流向后面的各个营养级,因此是单向不可逆转的。2、分析题图,图1是食物网图,由图2可知:土壤Cu污染会抑制土壤脲酶活性,且随着土壤Cu污染程度的加重,这种作用会增强;CO2浓度升高会促进土壤脲酶活性,且随着土壤Cu污染程度的加重,这种作用会减弱。【小问1详解】图1中共有4条食物链。猫头鹰与蛇的种间关系是种间竞争和捕食。处于第三营养级的生物有人、蟾蜍、蛇、猫头鹰,猫头鹰共占3个营养级,分别占第3、4、5营养级。【小问2详解】若草固定的总能量为5.6×109kJ,食草昆虫和鼠同化的总能量是1.2×108kJ,则羊最多能获得的能量为(5.6×109×20%-1.2×108),则人最多能获得的能量为(5.6×109×20%-1.2×108)×20%=2.0×108(kJ)。【小问3详解】分析图2可知,正常CO2组和高浓度CO2组,在铜污染时土壤脲酶活性均低于未被铜污染时,且铜污染程度越重,土壤脲酶活性越低。比较无铜污染的土壤可知,高浓度CO2组的土壤脲酶活性高于正常浓度CO2组,说明CO2浓度升高能促进土壤脲酶活性,当铜污染严重时,这种促进作用减弱。【小问4详解】能量流动的特点是单向流动、逐级递减。【小问5详解】图1的食物链中,猫头鹰能够依据鼠留下的气味去猎捕,鼠同样也可以依据猫头鹰的气味或行为特征躲避猎捕,这说明了信息传递的作用是调节生物的种间关系,进而维持生态系统的平衡与稳定。【点睛】本题主要考查生态系统的结构及能量流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专题02 根据拼音写词语-2023-2024学年八年级语文下学期期中专题复习强化训练(广东专用)
- 二零二四年度货物销售代理合同(04版)
- 2024年疟疾培训课件
- 二零二四年度股权投资合同:B公司投资及收益分配
- 二零二四年度租赁期满续租合同及其详细条款和续租服务
- 二零二四年度连锁餐饮店标识设计制作与安装合同
- 二零二四年度企业采购与供应链管理合同
- 二零二四年度淋浴房改造设计合同
- 冠心病护理查房范文
- 二零二四年度碧桂园国际学校建设及运营合同
- 六年级上册数学课件-6.1 认识百分数丨苏教版 (共18张PPT)
- 肠痈(阑尾炎)中医护理方案教学课件
- 种植体基础知识-课件
- 工程维修派工单格式
- 木结构设计规范
- 建筑文化-窑洞民居
- 电子公章模板
- 五年级上册数学课件- 6.4组合图形的面积 |人教版 (共17张PPT)
- 四年级英语上册课件-Unit 4 My home Lets learn -人教PEP版(共20张PPT)
- 冶金理论ppt课件(完整版)
- 2022年全国各地中考语文考试题(含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