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中图版高三上学期期中地理试卷及解答参考_第1页
2024年中图版高三上学期期中地理试卷及解答参考_第2页
2024年中图版高三上学期期中地理试卷及解答参考_第3页
2024年中图版高三上学期期中地理试卷及解答参考_第4页
2024年中图版高三上学期期中地理试卷及解答参考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4年中图版地理高三上学期期中模拟试卷(答案在后面)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有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1、下列关于我国地理位置特点的描述,正确的是:A、东经120度以东为东八区,东经135度以西为东九区B、我国领土南北跨纬度近50度,大部分位于北温带,小部分位于热带C、我国位于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是一个海陆兼备的国家D、我国没有寒带,全年无霜冻现象2、关于我国主要河流的流向,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长江自西向东流,最终注入东海B、珠江自北向南流,最终注入南海C、黄河自南向北流,最终注入渤海D、黑龙江自东向西流,最终注入黄海3、题干:下列关于我国四大盆地的描述,正确的是()A、塔里木盆地位于青藏高原东部,是亚洲最大的内陆盆地B、准噶尔盆地位于青藏高原东北部,是中国最大的内陆盆地C、四川盆地位于中国西南部,是亚洲最大的内陆盆地D、柴达木盆地位于青藏高原西部,是中国最大的内陆盆地4、题干:下列关于我国主要地形区的分布,叙述正确的是()A、东北平原位于东北三省之间,是华北地区的主要地形区B、黄土高原位于黄河中游,是华北地区的主要地形区C、云贵高原位于我国西南地区,是华南地区的主要地形区D、青藏高原位于我国西南地区,是西北地区的主要地形区5、下列关于中国地理位置的描述,正确的是:A.中国位于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B.中国地跨寒带、温带和热带三个气候带C.中国是世界上唯一一个同时拥有海洋与大陆边界的国家D.中国的最北端在黑龙江省漠河县6、长江三峡水利枢纽工程主要作用包括哪些?(多选题,但在此情境下仅选择一个最全面的答案)A.发电B.防洪C.航运D.上述全部都是7、在下列地理现象中,属于地质构造运动直接引起的是:A.河流侵蚀地貌的形成B.冰川侵蚀地貌的形成C.火山喷发D.地震8、下列关于我国气候特点的描述,正确的是:A.四季分明,雨热同期B.北方干燥,南方湿润C.夏季普遍高温,冬季普遍寒冷D.雨季集中在6月至8月9、地理信息系统(GIS)在城市规划中的应用主要体现在哪一方面?A.精确计算城市人口数量B.模拟地震等自然灾害的影响范围C.分析交通流量与优化交通网络布局D.预测天气变化趋势10、下列关于全球气候变暖对自然环境影响的说法中,哪一项是错误的?A.冰川融化导致海平面上升B.极端天气事件频率增加C.生物多样性增加D.某些地区的降水量发生变化11、题干:下列关于我国气候特点的描述,正确的是:A.秦岭-淮河线以北地区,冬季寒冷干燥,夏季高温多雨B.新疆地区全年干旱,降水量很少C.我国东南沿海地区,冬季温和湿润,夏季炎热干燥D.黄河上游地区,雨季集中在7月至9月12、题干:下列关于我国地理界线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大兴安岭是我国东北地区的地理分界线B.横断山脉是我国南方与西南方的地理分界线C.秦岭-淮河线是我国南方与北方的地理分界线D.长江是我国南方地区与中部的地理分界线13、下列哪个因素不是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A.纬度位置B.海陆分布C.地形地势D.人类活动14、关于河流侵蚀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A.河流在上游主要表现为侧蚀作用B.河流在下游主要表现为下蚀作用C.河流在弯曲处容易形成凹岸侵蚀、凸岸堆积的现象D.河流侵蚀作用不会形成瀑布等地貌特征15、下列关于中国地理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A.中国地形以高原、山地为主,平原面积较小B.中国气候类型单一,主要为热带季风气候C.中国河流大多自西向东流,呈放射状分布D.中国国土面积居世界第三,仅次于俄罗斯和加拿大16、以下关于中国三大经济圈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环渤海经济圈以北京、天津为中心B.长江三角洲经济圈以上海、南京为中心C.珠三角经济圈以广州、深圳为中心D.京津冀协同发展是以京津冀为核心,辐射带动周边地区发展二、非选择题(本大题有3小题,每小题18分,共52分)第一题背景材料:近年来,全球气候变化对农业生产产生了显著影响。我国某地区夏季高温干旱现象日益严重,给当地的农业生产带来了挑战。该地区的主要农作物有水稻、小麦等,且该地区位于北纬30°附近。问题:请简要分析该地区夏季高温干旱的原因。结合所学知识,请提出应对该地区夏季高温干旱的农业措施。说明气候变化对该地区农业可能产生的长远影响。第二题题目: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某地地形图材料二:某地气候类型分布图(1)根据材料一,判断该地的地形类型,并说明理由。(2)根据材料二,分析该地气候类型形成的原因。(3)结合材料一和材料二,阐述该地农业发展的优势和限制因素。第三题题目:阅读下列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一:随着全球气候变化,极地冰川融化加速,北极航线逐渐成为国际航运的新热点。北极航线不仅缩短了亚洲与欧洲之间的距离,还为北半球的国家提供了新的贸易通道。然而,这一变化也引发了对北极地区环境影响的担忧。材料二:近年来,我国西部地区实施了一系列生态保护工程,如退耕还林、退牧还草等措施,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当地的生态环境,促进了生物多样性的保护。但是,由于自然条件限制及人类活动的影响,这些地区的生态恢复仍面临诸多挑战。(1)根据材料一,简述北极航线开通可能带来的经济利益及其潜在的环境问题。(6分)(2)根据材料二,分析我国西部地区实施生态保护工程的重要意义,并探讨面对的挑战有哪些?(9分)2024年中图版地理高三上学期期中模拟试卷及解答参考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有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1、下列关于我国地理位置特点的描述,正确的是:A、东经120度以东为东八区,东经135度以西为东九区B、我国领土南北跨纬度近50度,大部分位于北温带,小部分位于热带C、我国位于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是一个海陆兼备的国家D、我国没有寒带,全年无霜冻现象答案:C解析:选项A中,我国东经120度以东为东八区,东经135度以西为东七区,故A错误。选项B中,我国领土南北跨纬度近50度,大部分位于北温带,南部少数地区位于北回归线以南的热带,没有寒带,故B错误。选项C正确,我国位于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是一个海陆兼备的国家。选项D中,我国没有寒带,但并非全年无霜冻现象,故D错误。因此,正确答案是C。2、关于我国主要河流的流向,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长江自西向东流,最终注入东海B、珠江自北向南流,最终注入南海C、黄河自南向北流,最终注入渤海D、黑龙江自东向西流,最终注入黄海答案:A解析:选项A正确,长江发源于青藏高原的唐古拉山脉,自西向东流,最终注入东海。选项B错误,珠江自西向东流,最终注入南海。选项C错误,黄河自西向东流,最终注入渤海。选项D错误,黑龙江自南向北流,最终注入东海。因此,正确答案是A。3、题干:下列关于我国四大盆地的描述,正确的是()A、塔里木盆地位于青藏高原东部,是亚洲最大的内陆盆地B、准噶尔盆地位于青藏高原东北部,是中国最大的内陆盆地C、四川盆地位于中国西南部,是亚洲最大的内陆盆地D、柴达木盆地位于青藏高原西部,是中国最大的内陆盆地答案:D解析:柴达木盆地位于青藏高原西部,是中国最大的内陆盆地,具有丰富的矿产资源,有“聚宝盆”之称。A选项塔里木盆地位于青藏高原东部,B选项准噶尔盆地位于青藏高原东北部,C选项四川盆地位于中国西南部,均为错误描述。4、题干:下列关于我国主要地形区的分布,叙述正确的是()A、东北平原位于东北三省之间,是华北地区的主要地形区B、黄土高原位于黄河中游,是华北地区的主要地形区C、云贵高原位于我国西南地区,是华南地区的主要地形区D、青藏高原位于我国西南地区,是西北地区的主要地形区答案:B解析:黄土高原位于黄河中游,是华北地区的主要地形区,具有典型的黄土地貌特征。A选项东北平原位于东北三省之间,是东北地区的主要地形区;C选项云贵高原位于我国西南地区,是华南地区的主要地形区;D选项青藏高原位于我国西南地区,是西北地区的主要地形区,均为错误描述。5、下列关于中国地理位置的描述,正确的是:A.中国位于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B.中国地跨寒带、温带和热带三个气候带C.中国是世界上唯一一个同时拥有海洋与大陆边界的国家D.中国的最北端在黑龙江省漠河县答案:A解析:选项A正确,中国确实位于亚洲东部,面向太平洋。而选项B不准确,因为虽然中国跨越了多个温度带,但并没有寒带区域;选项C中,很多国家都同时拥有海岸线及陆地边界,并非中国独有;选项D提到的位置是中国地理上的最北点之一,但表述上容易引起混淆,故最佳答案为A。6、长江三峡水利枢纽工程主要作用包括哪些?(多选题,但在此情境下仅选择一个最全面的答案)A.发电B.防洪C.航运D.上述全部都是答案:D解析:长江三峡大坝是一个多功能水利工程,其主要功能涵盖了发电、防洪以及改善航运条件等几个方面。因此,在给定选项中,D项“上述全部都是”最为准确全面地概括了该工程的作用。其他选项虽各自指出了三峡大坝的一项重要功能,但却未能全面反映其实质性影响。7、在下列地理现象中,属于地质构造运动直接引起的是:A.河流侵蚀地貌的形成B.冰川侵蚀地貌的形成C.火山喷发D.地震答案:D解析:地质构造运动是指地壳板块的移动、挤压、拉伸等引起的地壳形变。地震是地质构造运动的一种表现形式,是由地壳板块运动导致的地壳突然断裂和位移。而河流侵蚀地貌和冰川侵蚀地貌是流水和冰川侵蚀作用的结果,火山喷发是岩浆活动引起的地质现象,它们都不是地质构造运动直接引起的。因此,正确答案是D。8、下列关于我国气候特点的描述,正确的是:A.四季分明,雨热同期B.北方干燥,南方湿润C.夏季普遍高温,冬季普遍寒冷D.雨季集中在6月至8月答案:A解析:我国气候特点总体上是四季分明,雨热同期。这意味着一年四季的温度变化明显,而且降水和气温的变化通常是一致的。北方干燥,南方湿润描述的是我国气候的纬度分布特点,但不是气候特点的总体描述。夏季普遍高温,冬季普遍寒冷描述的是我国部分地区的气候特点,而不是全国性的。雨季集中在6月至8月描述的是我国部分地区的雨季分布,但并非全国性的气候特点。因此,正确答案是A。9、地理信息系统(GIS)在城市规划中的应用主要体现在哪一方面?A.精确计算城市人口数量B.模拟地震等自然灾害的影响范围C.分析交通流量与优化交通网络布局D.预测天气变化趋势答案:C解析:地理信息系统(GIS)是一种强大的工具,它能够处理和分析大量空间数据。在城市规划领域,GIS主要用于分析交通流量与优化交通网络布局,帮助规划者理解城市交通模式,识别拥堵点,并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虽然GIS也能用于模拟自然灾害影响范围等其他方面的工作,但选项C最能体现其在城市规划中的核心作用。10、下列关于全球气候变暖对自然环境影响的说法中,哪一项是错误的?A.冰川融化导致海平面上升B.极端天气事件频率增加C.生物多样性增加D.某些地区的降水量发生变化答案:C解析:全球气候变暖对自然环境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其中包括冰川融化导致海平面上升、极端天气事件如热浪、干旱和暴雨的频率增加,以及某些地区降水量的变化等。然而,生物多样性增加并不是一个普遍的结果;事实上,气候变化可能导致许多物种面临灭绝的风险,从而减少生物多样性。因此,选项C表述有误。11、题干:下列关于我国气候特点的描述,正确的是:A.秦岭-淮河线以北地区,冬季寒冷干燥,夏季高温多雨B.新疆地区全年干旱,降水量很少C.我国东南沿海地区,冬季温和湿润,夏季炎热干燥D.黄河上游地区,雨季集中在7月至9月答案:B解析:A选项描述的是秦岭-淮河线以南地区的气候特点,不符合题意;C选项描述的是我国东南沿海地区的气候特点,夏季应为高温多雨,冬季温和湿润,与题意不符;D选项描述的是黄河上游地区的气候特点,雨季集中在7月至9月,与题意不符。B选项正确,新疆地区深居内陆,远离海洋,全年干旱,降水量很少。12、题干:下列关于我国地理界线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大兴安岭是我国东北地区的地理分界线B.横断山脉是我国南方与西南方的地理分界线C.秦岭-淮河线是我国南方与北方的地理分界线D.长江是我国南方地区与中部的地理分界线答案:D解析:A选项正确,大兴安岭是我国东北地区的地理分界线,东西两侧的气候和植被有显著差异;B选项正确,横断山脉是我国南方与西南方的地理分界线,山脉东西走向,对气候和地形有重要影响;C选项正确,秦岭-淮河线是我国南方与北方的地理分界线,南北两侧的自然环境和生产生活习惯有显著差异。D选项错误,长江是我国南方地区与中部的地理分界线,而非与北方的分界线。13、下列哪个因素不是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A.纬度位置B.海陆分布C.地形地势D.人类活动【答案】D.人类活动【解析】虽然人类活动可以对局部地区的气候产生一定影响,如城市热岛效应等,但就全球范围而言,影响气候的主要自然因素包括纬度位置、海陆分布以及地形地势等。人类活动更多是在近现代才成为影响气候变化的因素之一。14、关于河流侵蚀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A.河流在上游主要表现为侧蚀作用B.河流在下游主要表现为下蚀作用C.河流在弯曲处容易形成凹岸侵蚀、凸岸堆积的现象D.河流侵蚀作用不会形成瀑布等地貌特征【答案】C.河流在弯曲处容易形成凹岸侵蚀、凸岸堆积的现象【解析】河流在其流经的不同阶段会表现出不同的侵蚀和沉积特征。在河流的弯曲处,由于水流速度快慢不同,导致了凹岸侵蚀强烈而凸岸堆积明显的现象。选项A和B分别描述了河流在不同地段的侵蚀类型,但它们并不准确;选项D忽略了河流侵蚀作用可以形成多种地貌特征,如峡谷、瀑布等。因此,正确的选项是C。15、下列关于中国地理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A.中国地形以高原、山地为主,平原面积较小B.中国气候类型单一,主要为热带季风气候C.中国河流大多自西向东流,呈放射状分布D.中国国土面积居世界第三,仅次于俄罗斯和加拿大答案:C解析:选项A中,中国地形确实以高原、山地为主,但平原面积也不小,如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等;选项B中,中国气候类型丰富,包括热带季风、温带季风、亚热带季风、温带大陆性等;选项D中,中国国土面积约为960万平方公里,虽然居世界第三,但与俄罗斯和加拿大相比,面积相差不大。因此,选项C正确,中国河流大多自西向东流,呈放射状分布。16、以下关于中国三大经济圈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环渤海经济圈以北京、天津为中心B.长江三角洲经济圈以上海、南京为中心C.珠三角经济圈以广州、深圳为中心D.京津冀协同发展是以京津冀为核心,辐射带动周边地区发展答案:B解析:选项A中,环渤海经济圈确实以北京、天津为中心;选项C中,珠三角经济圈以广州、深圳为中心;选项D中,京津冀协同发展是以京津冀为核心,辐射带动周边地区发展。而选项B中,长江三角洲经济圈并非以南京为中心,而是以上海为中心。因此,选项B不正确。二、非选择题(本大题有3小题,每小题18分,共52分)第一题背景材料:近年来,全球气候变化对农业生产产生了显著影响。我国某地区夏季高温干旱现象日益严重,给当地的农业生产带来了挑战。该地区的主要农作物有水稻、小麦等,且该地区位于北纬30°附近。问题:请简要分析该地区夏季高温干旱的原因。结合所学知识,请提出应对该地区夏季高温干旱的农业措施。说明气候变化对该地区农业可能产生的长远影响。参考答案与解析:原因分析:该地区位于北纬30°附近,处于副热带高压带控制之下,在夏季时高压带进一步增强,导致空气下沉增温,形成干旱少雨的气候特征;受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该地区的气温升高,蒸发量增大,加剧了干旱的程度;当地的地理位置可能导致夏季风势力减弱,降水减少。农业措施:发展节水灌溉技术,如滴灌、喷灌等,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调整作物种植结构,种植抗旱性强的作物品种,减少对水分依赖性高的作物种植;加强农田水利设施建设,提高蓄水能力和灌溉水平;增强农业生态系统的服务功能,通过植树造林等方式改善微气候条件,增加土壤水分保持能力。长远影响:长远来看,气候变化会导致该地区农业生产的不稳定性和风险增加,极端天气事件可能更加频繁;农业产量可能会受到影响,进而影响到粮食安全和社会经济发展;气候变化还会改变病虫害的发生规律,增加农业病虫害防治的难度。第二题题目: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某地地形图材料二:某地气候类型分布图(1)根据材料一,判断该地的地形类型,并说明理由。(2)根据材料二,分析该地气候类型形成的原因。(3)结合材料一和材料二,阐述该地农业发展的优势和限制因素。答案:(1)该地地形类型为平原。理由:从地形图可以看出,该地地势平坦,起伏不大,河流分布均匀,无明显山脉。(2)该地气候类型为温带季风气候。原因:从气候类型分布图可以看出,该地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符合温带季风气候的特点。形成原因:地处亚欧大陆东部,靠近太平洋,受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影响,加之地形影响,形成了温带季风气候。(3)优势:气候适宜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