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币升值对中国经济的影响及其优化建议探析(论文)12000字】_第1页
【人民币升值对中国经济的影响及其优化建议探析(论文)12000字】_第2页
【人民币升值对中国经济的影响及其优化建议探析(论文)12000字】_第3页
【人民币升值对中国经济的影响及其优化建议探析(论文)12000字】_第4页
【人民币升值对中国经济的影响及其优化建议探析(论文)12000字】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一、引言(一)研究背景汇率制度作为一国经济构成的关键组成部分,在一国对外贸易进程中起着这种纽带的作用,汇率制度能否健康地发展与维持,是确保一国经济能够正常发展的重要保障。我国的人民币汇率自2005年以来经历了多次的机制改革,但总体上仍处于一个稳定增长的状态。人民币升值过快或过慢都会对我国经济产生不利影响,甚至导致人民币持续贬值。货币升值速度过快已经引起了学术界和经济界的广泛关注。据此,本文选取了人民币升值这一研究主题,从了解汇率制度内涵和汇率变化的影响因素入手,剖析了近年来人民币迅速升值的内因,说明了人民币升值给中国经济带来的冲击。(二)理论基础16世纪中叶,西班牙萨拉蒙卡(salamanca)学派对货币供应量,物价变动和汇率变动三者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从而提出第一个较为系统的汇率理论。到了18世纪,随着西方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和繁荣,西方各国的对外贸易日益增多,对汇率理论的研究也越来越深入。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汇率理论已成为资产阶级经济学界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并形成了一系列流派。其中以亚当·斯密(AdamSmith)为代表的古典汇率理论最为著名。1汇率制度的内涵汇率制度指一国对本国汇率所做的一系列安排与调整。通常有以下几类ADDINEN.CITE<EndNote><Cite><Author>王成进</Author><Year>2021</Year><RecNum>20</RecNum><DisplayText><styleface="superscript">[9,10]</style></DisplayText><record><rec-number>20</rec-number><foreign-keys><keyapp="EN"db-id="5edr5px0wzsff2eewdtv9vs1rwx5w00905rw"timestamp="1619078857">20</key></foreign-keys><ref-typename="JournalArticle">17</ref-type><contributors><authors><author>王成进</author></authors></contributors><auth-address>十堰市审计局;</auth-address><titles><title>马克思货币理论的现代分析</title><secondary-title>湖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secondary-title></titles><periodical><full-title>湖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full-title></periodical><pages>37-44</pages><volume>34</volume><number>01</number><keywords><keyword>马克思货币理论</keyword><keyword>信用货币</keyword><keyword>货币结构</keyword><keyword>货币配置</keyword></keywords><dates><year>2021</year></dates><isbn>2095-8153</isbn><call-num>42-1857/G4</call-num><urls></urls><remote-database-provider>Cnki</remote-database-provider></record></Cite><Cite><Author>陈雄</Author><Year>2021</Year><RecNum>21</RecNum><record><rec-number>21</rec-number><foreign-keys><keyapp="EN"db-id="5edr5px0wzsff2eewdtv9vs1rwx5w00905rw"timestamp="1619078878">21</key></foreign-keys><ref-typename="JournalArticle">17</ref-type><contributors><authors><author>陈雄</author></authors></contributors><auth-address>闽江学院法学院;</auth-address><titles><title>国际货币制度演进逻辑的揭示及反思</title><secondary-title>闽江学院学报</secondary-title></titles><periodical><full-title>闽江学院学报</full-title></periodical><pages>75-84</pages><volume>42</volume><number>01</number><keywords><keyword>国际货币制度</keyword><keyword>演进逻辑</keyword><keyword>去中心化</keyword></keywords><dates><year>2021</year></dates><isbn>2096-9562</isbn><call-num>35-1260/G4</call-num><urls></urls><remote-database-provider>Cnki</remote-database-provider></record></Cite></EndNote>[11,12]:(1)固定汇率制度随着货币金本位制度和含金量的不断提高,货币含金量值越高,则固定汇率制度就越不完善。当然,为了应付经济运行中可能发生的大幅度波动,就规定了汇率可在固定汇率的基础上做一定幅度的变动,所以固定汇率制度其实也就是可调节汇率制度。(2)浮动汇率制度当各国间汇率不是固定不变的情况下,它们所实行的汇率制度叫做浮动汇率。一国的汇率水平是在一定范围内变动的,当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时,它就会实行汇率浮动。但是,在浮动汇率制下,一国的货币供给是决定该国汇率水平高低的最重要因素。而汇率水平又受国内经济状况和国际政治等多方面影响,各国汇率都有一个相对稳定时期,所以本国汇率全凭外部市场货币供求。2汇率变化的影响因素影响汇率变动的因素常常比较复杂,一般不能分某一部分分别进行分析,文章试就影响一国汇率变动的一些关键因素作如下说明ADDINEN.CITEADDINEN.CITE.DATA[13-15]:(1)影响汇率变化的主要经济因素一国经济实力或综合国力,是决定一国汇率变动的基本因素。国际收支结构和国际储备等都会不同程度地反映出该国的经济状况及对外经济交往情况。这些方面又往往与一国的汇率有密切的联系。国际收支水平的高低反映着一国对外经济活动的激烈程度,它直接影响着一国对外汇率水平,并直接决定着汇率变动趋势,在汇率变动中居于主导地位,但它又决定着一国汇率变动基本方向。通货膨胀带来的冲击。在一国经济发展过程中,货币与汇率问题不可忽略。通货膨胀是一国汇率变动的长期,主要而又有一定规律的因素。当纸币可以正常流通时,两国汇率水平根本上表示两国货币拥有的价值量。可以通过两个途径计算:一是利用货币乘数法;二是采用实际利率法来测算。其中后者又可分为直接和间接两种方法。一国经济增长率若比他国经济增长率快,则其国民收入相应地急剧上升,引起本国国民对于外国商品或劳动需求上升,而这一上升需求又要有充足外币作支持,这就是外币需求量上升,这时就会引起本国汇率水平走低。因此,一国的外汇储备是非常重要的指标之一。从理论上说,一国外汇储备规模与该国经济增长之间存在着正相关关系,即经济越发达,其外汇储备规模也就越大且增长速度越快。但实际上这种结论并不成立。一国持有外汇水平的高低直接决定着一国对外汇市场的干预程度和稳定汇率变动的程度,而储备外汇对于稳定一国汇率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在外汇储备量较少的情况下,外汇市场通常对本国货币稳定性信心不足,导致本国货币贬值,反之,足够的外汇储备则导致本国货币汇率走强,进而推动本国货币升值。(2)影响汇率变化的主要政策因素在美国的金融危机之后,美国政府开始实行一系列的宏观经济管理措施;与此同时,中国的人民币汇率改革进程也是如火如荼地进行着。但从理论上讲,利率政策对于一国汇率具有重要的决定作用。例如,提高利率能吸引外资投资和改善国际收支从而稳定汇率或使汇率稳定上升,而降低利率将减少国际资本的流入,这又可能造成汇率的下跌。汇率政策。是一国货币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直接关系到该国经济金融运行的稳定性。一国货币当局通常以维持本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为目标制定汇率制度。但这并不意味着汇率问题就是一国的核心问题。政府事实上都采取了一些汇率控制措施,使得汇率稳定在某一水平上,这都会对汇率变化产生影响。在实行浮动汇率机制时,由于各国央行对外汇市场的干预程度不同以及供求关系的变化等原因,使得汇率的波动幅度也不尽相同,这就需要通过各种政策手段加以调控。一些国家倾向于高估本国货币汇率水平以促使本国资本能顺利地对外输出,从而获得更大的国际竞争优势与信用优势。外汇干预政策。政府为建设自己稳定的外汇市场以推动经济平稳健康的发展,常常人为地干预外汇市场,使得外汇市场最终左右汇率水平,实现经济发展。在不同时期,各国采取的干预手段也不尽相同。干预方式有如下4种,一是直接购买或出售外汇,二是对本国货币政策或财政政策进行合理调整,三是发表国际性影响言论,以实现对市场心理及预期产生影响,四是同他国共同进行直接或间接介入。(三)研究方法本文运用文献研究法、定性定量分析法等研究方法,运用信息分析、描述性分析等研究方法,详细分析人民币升值问题,讨论人民币升值对我国经济所产生的作用,在此基础上提出一些理性的、建设性意见。文献研究法。它是指利用有关书籍资料或其它途径来进行学习研究。从这个意义上说,就是把书本上现成的知识运用于实践当中去解决问题。本文在编辑文本时通过对系列相关文献资料进行检索,搜集与分析研究,从其中汲取有效而综合的资料,再经过梳理与整合形成对于汇率理论与人民币汇率制度的即科学而综合的理解,文献研究法可以完整而正确地理解把握需要研究的问题,为本文的撰写奠定理论基础与条件。信息研究法。就是在研究过程中运用各种方法,以揭示事物内部规律的一种科学方法论。它主要包括定性分析法、定量分析法等两种类型。信息研究法也叫定性分析法或调查研究法。信息研究法泛指通过搜集,传递,处理,整理信息以获取必要的知识并运用于实践以达到新目的的方法。本文将对人民币升值成因进行客观,准确,系统,对比和分析,进而剖析人民币升值给我国经济带来的启示。定性分析研究法。在调研过程中,通过收集统计局或有关行业报告以及其他相关资料,并将这些资料分类整理后,再通过对这些资料的分析最终总结出揭示人民币升值实质的方法。定量分析研究法。根据定性研究得出的结论并结合定量的分析方法来判断人民币升值是否合理。具体采用归纳与演绎相结合,抽象与概括相结合和分析与综合相结合的方法对资料进行加工整理,从而理解人民币升值问题的实质。二、人民币升值的现状及原因(一)人民币升值的不同阶段可把人民币升值大体分解成如下三个时期:一是从2001年至2005年这一初始时期,其代表性事件是日本公布了《中国威胁崛起——人民币应该升值》的报告,此时有关人民币升值问题的讨论就已经开始了。其次是“广场事件”后,人民币升值成为了美国等国家关注的焦点。2005年初,中国宣布实行稳健的货币政策;2006年3月,中国人民银行决定停止外汇干预政策;2007年6月底,人民币正式加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制定的SDR。自此,“人民币国际化”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这标志着人民币的真正市场化进程开始启动。2005年以后,我国开始实行以市场供给为基础的货币调控政策和汇率浮动政策相结合的机制。人民币升值的幅度虽然不大,但由于人民币连续三年贬值,使得人民币相对于美元已经累计贬值了18.1%左右。在这一阶段中,人民币升值面临着巨大的国外压力和国内经济下行的双重压力,因此,人民币升值是一个长期过程。金融危机之后,随着国际金融危机的逐步蔓延,我国与美国之间的关系也发生了重大变化:一方面,中美两国都实行了较为宽松的基本汇率政策;与此同时,因美国要求中国在经济危机之后为全球经济恢复做出贡献,国内和国际上开始低调对待人民币升值问题,从而进入人民币升值第三个阶段即人民币升值压力下降。(二)人民币升值原因1基于经济因素(1)国内外存在的利率差从利率平价理论可得知,若一国利率水平继续高于他国,则该国存在套利行为,进而国际金融市场对该国货币需求量上升,导致本币汇率上升。因此,研究不同国家利率差异与人民币汇率之间的关系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建立VAR模型和脉冲响应函数分析了中美英三国利率差异与人民币实际汇率之间的动态影响。实证结果表明;存在长期均衡关系。因果关系不显著。通过对比1994-2012年间中美汇率数据可以看出,两国大幅降息,中国的利率水平由7.1%下降到1.1%。从短期汇率决定理论来看,随着利率水平的下降,中国和美国的人民币都会出现不同程度的贬值现象,但由于我国的即时汇率水平要高于美国的远期汇率水平。相反的,中美两国之间却没有出现这种情况。人民币的贬值预期是导致人民币汇率变化趋势的重要因素之一。内在原因是:目前我国经济体制内还缺乏利率平价理论要求的弹性利率机制,而外资流入主要是直接投资,甚至有利率平价机制并不起作用,就相对利率水平而言,人民币利率和美元利率其实相差无几,所以人民币应存在长期升值的压力。(2)经常项目顺差连续几年经常项目连续顺差使中国外汇储备量不断上升,到2012年中国外汇储备已达万亿美元这一水平。传统理论认为,人民币升值可以增加对其他国家和地区的出口,从而提高本国的汇率,同时也能通过增加对其他国家或地区的进口,扩大其出口规模,进而提高其在国际上的地位,增强其在国际上的影响,尤其是对于一些具有比较优势的国家和地区来说,这将有利于这些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发展,特别是对于那些在国内缺乏竞争力且出口量较小的国家和地区而言,这种影响更为明显。与之相对应,本国货币若继续高估,将产生贸易顺差下降之效应。本文通过对这一现象的研究,得出了人民币实际汇率与经常项目之间存在着长期均衡关系,并以此为基础建立模型进行分析。我国进出口总额,经常账户收支情况等资料见下表1。表1中国贸易收支及经常账户收支情况(单位:亿美元)年份经常项目顺差经常项目顺差占GDP百分比贸易顺差进出口总额199469.11.2154.22364.76199516.10.24167.12814.02199672.40.8122.22902.81997369.33.8404.43252.91998314.73.1434.63611.51999211.11.9292.33611.52000205.11.7241.14743.72001174.01.31225.65096.52002354.22.4304.26207.32003458.82.82254.68515.62004686.63.6320.511542.720051608.271020.114269.220062532.79.31775.617681.420073718.310.62643.521932.720084361.19.62981.125891.720092971.461956.922053.620102378.241815.229796.520112017.02.81551.336593.920122001.62.61303.340652.1由表1得知我国进出口贸易额有一段时间呈逐步上升趋势。人民币升值有三个明显的阶段性特征:从2003年开始的人民币升值主要是由贸易顺差引起的,而从1997-1999年期间的贸易顺差则是由我国自身因素造成的,因此可以认为人民币升值与贸易顺差之间并不存在必然的联系。经常性项目顺差占GDP比重是衡量人民币升值压力大小的一个重要指标,从2006-2008年连续三年来看,我国经常性项目的顺差占比都低于9%,远远低于国际外部均衡标准4%左右的水平,表明此时的人民币升值压力较小。从这一角度来看,在2007-2009年期间,经常项目的逆差与人民币实际汇率呈反向变化;在2010-2012年间,经常项目的顺差则与人民币实际汇率基本同步上涨。这一趋势表明中国国际收支失衡问题正在缓解。由此可以得出结论:经常性贸易顺差使人民币升值,但在2008年美国金融危机爆发后,人民币升值压力大大减小。(3)通货膨胀情况我国和主要西方国家通货膨胀率见表2。从国际经验来看,通货膨胀与一国的经济增长率有密切的关系。随着经济的快速增长,物价不断上涨,并伴随着严重的通胀压力;当物价水平达到一定程度时就会引发经济波动。而这种现象是周期性的。我国经济长期高速增长(增速高于8%),使得我国的实际产出(增速低于8%)与名义产出之比不断提高,而我国的实际产出与名义产出之比则一直处于较低水平,这说明我国的实际产出和名义产出之间存在着较大差距,并且这种差距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增长而不断扩大,特别是近年来我国的实际产出增长速度远远超过了同期西方国家(抛除19941994至1996年期间的恶性通胀)所带来的影响。这主要是由于在低通胀背景下,我国经济发展相对于其他国家而言较为稳健,从而导致了本国货币实际汇率变动与名义汇率变动之间的偏离程度较小;与此同时,因我国强制性政策使外汇储备得以不断增加,在增强人民币升值预期的同时,也增加了其升值的压力。表2中国及世界其他主要国家的通货膨化率(%)年份中国美国日本英国德国199424.12.60.72.02.8199517.22.8-0.12.01.719968.33.00.22.61.419972.72.31.82.41.81998-0.81.60.61.61.01999-1.42.3-0.31.30.720000.43.4-0.60.71.420010.62.8-0.81.22.02002-0.81.5-0.81.31.620031.22.3-0.31.41.020043.82.701.41.520051.83.4-0.32.02.320061.53.10.22.32.320074.42.90.12.32.720085.93.81.43.50.42009-0.6-0.4-1.22.11.120103.31.5-0.63.32.420115.43.4-0.34.42.620122.72.5-0.14.22.52基于国内发展(1)中国长期的高速稳定经济增长以上已述及汇率波动和经济增长的关系问题,20世纪30年代西方经济学家就已确认一国经济增长将显著刺激一国汇率。然而到目前为止,这种理论并未被完全接受和应用于现实中。从长远来看,人民币汇率变动将是决定我国经济发展速度的一个关键因素。尽管发生了改变,但是,无论如何,经济发展得更快的一方不可避免地面临着货币升值压力。表31998-2006年中国和美国经济增长率的变化情况增长率(%)199819992000200120022003200420052006中国7.87.18.07.58.31010.110.410.7美国3.94.23.70.52.22.14.13.53.3差异3.92.94.37.06.17.96.07.17.4(2)中国综合国力增强中国经济实力从2003年起上升速度超过美国,成为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经济实体。其中最重要原因就是综合国力提升的影响作用越来越显著。随着国际地位的不断攀升,今日2020年,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中国在全球主要经济体中仍保持着正增长,GDP超过100万亿,约占美国的3/4左右。综合国力的转变,需要中国人民币随着综合国力与经济水平发展而进行相应调整与适应。(3)为人民币成为硬通货做准备一般当代国际金融市场都认为汇率水平是稳步上升的,而且实体国家经济比较稳定的币种都是币种里硬通货。然而实际上并不是所有的货币都具有上述特征。从历史发展来看,当一个国家经济实力增强时,其货币也就变得更硬一些。而当一国国力下降时,其货币经济发展定然会呈现颓势。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美元作为国家货币一直是世界上最重要的硬通货之一,从60年代到70年代中期,由于美国长期维持在高利率水平下的紧缩银根政策,导致了80年代以后大量的硬通货流入。美元、德国马克、瑞士法郎等都是国际金融市场上重要的硬通货。中国在实行利率政策时,应逐步放弃对美元等货币的盯住,扩大国内货币政策的自主权和汇率制度的弹性,以适应中国国情;本文通过分析美元指数和利率变动的特点以及中国利率市场化改革的进程,提出在目前阶段可以考虑放弃对美元汇率的固定化控制,逐步放开利率管制;并将利率作为宏观调控目标之一。而中国国际信用在逐步加强,通货膨胀在低位运行,国际收支顺差保持在高位运行,所以适当收回国内汇率政策自主权、抓紧摒弃盯住美元汇率格局、适当提高现行汇率水平可以为人民币在国际金融市场上充当硬通货做好铺垫。3基于外部施压(1)人民币升值的外部压力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是中国融入世界政治经济格局中不可回避的一个问题。而国际上关于人民币升值的各种不同声音也会对中国经济产生重要影响。因此,必须研究人民币汇率变动的外部环境因素,才能做出正确决策。以下从大国或者集团经济利益的角度,对人民币升值所面临的外在压力进行剖析。(2)美国施压分析近年来,美国对华人民币升值纠纷日益扩大,频频采取各种手段与措施向我国施加压力,尽管有些手段或议案最终不了了之,人民币并未发生大幅涨价,但我们能看到美国要求人民币升值的呼声很高,也能预计到这一呼声在相当长的时间内存在并施加压力的途径与方法还会继续增多。而作为美国最重要的贸易伙伴之一的日本却在这一问题上表现出了极大的容忍态度。日本与美元之间存在着长期的相互依存关系,并且双方都希望通过相互让步来达到自己的利益最大化。因此,美国之所以预期人民币升值,主要是源于其经济战略。(3)其他国家施压分析从新兴经济体来看,俄罗斯对人民币升值持观望态度并希望中国和俄罗斯能源贸易能用本国货币进行结算,巴西则从维护其产品竞争力的角度支持人民币升值,印度2011年后未对人民币升值表示任何立场。可见各国对于人民币升值所持的观点与态度是不一样的,所采取的方式与途径也是不一样的。每个国家都出于本国利益考虑,要求人民币升值,并提出了相应要求。三、人民币升值的影响(一)积极影响1、外汇市场的投机行为逐渐增多中国是一个幅员辽阔的国家,丰富的物质资源。但是,由于我国人口众多,资源消耗相对较大,丰富的物质资源分配给每个人。因此,中国是一个资源短缺的国家。企业的生产经营需要大量的资源作为基础,原材料的供应和能源的消耗都很短,所以在我国企业发展过程中需要大量的物资进口。缓解我国资源短缺的问题。人民币的升值降低了昂贵的原材料在国际上的相对成本,在很大程度上,在中国的原材料和能源进口的青睐。近年来,由于资源的匮乏,世界原材料和能源价格不断上涨,增加了企业成本,阻碍了企业的生产经营。人民币升值给我国企业的发展带来了机遇。进口成本的大幅降低有利于原材料和能源的进口价格。的下降会降低进口产品的成本,并有效抑制中国扩大进口。2、我国的产品价格会逐渐升高人民币升值会使我国的产业结构会从劳动密集型转变为高附加值型,人民币升值也对国际贸易分工一定的影响和推动了中国的贸易结构的优化和升级。中国的对外贸易额迅速增加,和看似乐观的数据背后隐藏着巨大的危机。大多数中国的出口贸易主要是以劳动密集型产业,利用我们的廉价劳动力降低生产成本,增加国际贸易中的价格优势。然而,人民币升值迫使我国企业开始转型,而劳动密集型产业在国际发展中的生活已经快到了最后期限。我国企业要在国际市场上站稳脚跟,使企业从粗放型向集约型发展。企业降低资源消耗,增加技术含量,在民族贸易竞争中通过优质高技术产品获取优势。3、美元的主导地位慢慢降低随着打破美元霸权,企业加工作业深度变深,企业深加工链变短,进口原材料和零部件占据了附加值的份额,美元的主导地位慢慢降低。由于大量的产品处于价值链的末端,核心技术、自主品牌和营销网络普遍缺乏,我国仍是高新技术产品的主要进口商。从我国的贸易结构来看,我国出口的劳动密集型产品的国外需求弹性较小,发展中国家面临的激烈竞争,以及进口高科技产品的国内需求弹性,而这种贸易结构的特殊点不利于我国外贸的完善。因此,人民币升值有利于产业结构的优化和出口产品结构的调整。4、会提高人民币的购买力比如原来1人民币能买1单位商品,升值后能买更多。高新技术的发展主要是通过开发和应用新设备、新技术和新配方来实现技术改造,提高食品、化纤、钢铁、运输设备和电子通信的竞争优势。传统产业的发展。从长远来看,人民币升值和升值将有助于我国外贸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降低我国企业的消费和成本,加快出口产品结构调整,发展知识密集型和技术型。集约化产业,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增加出口。产品附加值可以提高非价格竞争能力,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维护和扩大我国出口市场。人民币的逐步升值将进一步挤压劳动密集型企业的小利润空间。为了生存需要,商家必须转移精力,优化出口产品结构,提高产品质量和竞争力。(二)不利影响1、国际贸易企业产品出口积极性下降对出口型企业来说,人们普遍认为,出口产品国家价格不变动时,若该国货币汇率水平继续上升,也就是本币继续升值,则意味着该企业出口时所得本币不断减少,其利润水平也会不断降低,这会严重影响其出口积极性。出口产品的价格与产品附加值、科技水平和科技发展状况密切相关。在国际市场上,由于受价格因素影响较大,使得这些产品的利润率较低。出口产品以纺织服装和农产品加工为主,其竞争优势主要来自价格因素,随着人民币汇率水平的不断提高,我国外贸企业的利润水平也随之下降,因此,企业要想保持一定的价格优势,就必须积极开拓国际市场。这表明人民币对美元继续升值会继续压低国内出口企业盈利水平,加之国内生长成本继续上升,会使多数劳动密集型企业遭遇盈利下降或趋近于零,需直面严峻生存挑战。2、企业的外汇风险加大因此,我国企业应当加强对于汇率风险的认识,并且能够采取有效的措施来规避汇率风险。本文首先介绍了我国当前存在的主要汇率风险,然后分析了其成因以及影响因素。目前大多数企业还停留在传统的防范汇率风险观念上,存在着一定程度的投机意识,缺乏有效的风险管理。人民币的不断升值将会使我国的汇率市场和金融市场更加开放,同时也会影响到我国在国际金融中的地位以及我国的外汇管理机制。所以,中国人民币汇率不断上涨给进出口企业带来了严峻挑战,并可能给进出口企业带来更大的汇率风险。3、国内企业投、融资的风险增大人民币贬值会提高企业盈利能力,从而推动国内企业加快发展;反之则阻碍了企业的快速发展。但人民币的强势将削弱这种局面。由于缺乏完善的财务管理机制和财务杠杆效应等因素影响,国内企业的实际运行成本较高,因此其利润值会随着运行成本的上升而降低,尤其是在面临融资不足或产能过剩时,企业的利润水平将会受到严重影响;与此同时,受当前阶段新冠疫情仍未有效控制、全球经济负增长以及面临全球经济主要经济体信心不足等因素影响,国内进出口企业很难进一步保持原有利润水平,而升值人民币则会使这一局面更加恶化,造成企业利润率降低、融资难度加剧,这进一步加剧了企业经营困难。4、劳动就业压力加大我国的一些出口型企业还停留在劳动密集型企业的水平上,劳动力技术水平不高。这些企业主要从事加工贸易、制成品制造等劳动密集型产业。随着中国加入WTO,我国将面临着越来越激烈的国际竞争。在这种竞争环境中,我国企业要想取得生存和发展必须提高自身的竞争力。人民币的持续升值将导致这些企业的利润水平下降、融资水平降低以及就业压力增大等问题。四、我国应对人民币升值的对策(一)提升消费能力,形成内需拉动在漫长的发展历程中,我国一直依赖出口加速内部经济进步。因此,换言之,出口在经济中起着十分深远的作用。而对于出口贸易来说,人民币是主要的计价单位之一,因此,人民币升值会直接或间接地给出口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本文首先介绍了人民币汇率变动与出口之间的关系。以往的实际情况下,对人民币汇率缺乏合理评价,造成了出口的不合理增加,对外贸易部分我国存在着显着的顺差。在这种情况下,企业不得不考虑是否应该提高出口产品的价格。在这样的前提下,出口行业也开始了转型升级工作。在这一过程中,存在着诸多问题。在出口贸易过程中,公司劳动力等多种要素投入较多,而出口部门又是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出口公司如果不能发挥其自身优势,就很难在激烈的竞争中生存下去,也就无法为自己提供更多的工作岗位,从而影响到整个社会经济的发展。社会经济进步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会遇到很多问题和挑战,而这些问题和挑战都可以通过引进外资来解决,但是其中也存在着一定的外部原因。因此,相关工作人员需要不断地扩大内需,对于投资格局进行完善引导,充分识别出合适产业,推动社会向前发展。特别是要减少经济泡沫,着手推动中国经济前进,增加发展自主权和减少对外依赖,这样才能保持经济稳步前进,不因出口下降而退步,另外保持中国经济前进,充分抵御外部危机。对外贸易作为扩大国内消费市场和拉动经济的重要手段,其重要性不言而喻。随着中国经济总量的不断上升和人民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并且是仅次于美国的全球最大消费国。但与此同时,中国也正在逐步进入高通货膨胀时期。对外贸易是促进我国经济长期稳定增长的主要方式之一,但这种经济模式也存在着一些问题,比如中美贸易不平衡、人民币升值等。而我国是典型的对外贸易型经济,“十二五”规划提出要降低对出口产品的依存度和扩大国内消费来拉动经济增长,这就意味着人民币升值的压力会越来越大。刚刚过去的“十二五”规划把拉动经济内需列为重要组成部分,可见拉动内需这一长期重要任务将和人民币升值并驾齐驱。(二)建立、健全外汇管理法规体系因此,需要进一步加强相关立法工作,完善法律体系;要尽快制定《外汇市场管理条例》或《商业银行外汇业务管理条例》等配套条例,以更好地维护国家主权利益和金融安全。与此同时,有必要建立和完善新的外汇管理办法或条例,完善外汇管理机制,并根据世贸组织的规定及我国国情对现有条例进行漏洞清理与修订,以弥补规则上的不足。(三)深化汇率改革,完善相关机制我国进出口企业目前面临着许多问题,特别是那些出口产品具有较强比较优势的企业可能会受到较大冲击。因此,对这些企业进行必要的结构调整就显得十分必要。同时,应加强国际合作来解决贸易摩擦的问题。在资本型项目上,国内企业应尽快提高自身的技术水平和管理理念,加快生产方式进步和产业升级,实现人民币与外币的自由兑换;同时,应完善外汇市场的汇率形成机制;个人企业机构的外汇持有率过高或过低都会对我国的外汇市场产生不利影响。央行应以维持国际收支平衡为前提,对各种个人、企业逐步开放外汇市场,并以实施有效监测为前提,使外汇水平随市场意愿和外汇市场收支状况在一定限度内只出现波动,从而使汇率能真实地反映市场供求之间的相互关系。(四)优化产业的结构,促进贸易结构调整汇率上升的效应主要是对对外贸易产生冲击,从而对国内市场产生冲击。当前我国经济处于新常态下,经济结构不断调整优化,我国货币政策也应随着经济结构调整做出相应转变。利率市场化改革有利于降低企业融资成本,促进企业进行技术创新。对外贸易对我国出口到国外的劳动密集型产业有一定促进作用,但随着我国利率水平的上升,会抑制其出口到国外的需求,不利于国内经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