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答案】江苏省南京市江宁区2021-2022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题_第1页
【含答案】江苏省南京市江宁区2021-2022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题_第2页
【含答案】江苏省南京市江宁区2021-2022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题_第3页
【含答案】江苏省南京市江宁区2021-2022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题_第4页
【含答案】江苏省南京市江宁区2021-2022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江苏省南京市江宁区2021-2022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题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单选题1.《加油!向未来》是央视创造制作的科学实验节目。某期节目中,表演者用手抚摸玻璃杯沿,演奏出了动人心弦的乐曲,如图。演奏者用相同的力抚摸这些规格相同的玻璃杯,只要杯内液面高度不同,玻璃杯就会发出“高低”不同的声音。这里的“高低”指的是声音的()A.音调 B.响度 C.音色 D.声速2.如图所示四个声现象中,哪两个可以用相同的声学知识解释()A.甲和乙 B.乙和丙 C.丙和丁 D.甲和丁3.下列与声现象有关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禁鸣喇叭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B.看电视时调节音量改变的是声音的音调C.“隔墙有耳”说明声音可以在固体中传播D.未见其人先闻其声指的是声音的音色不同4.下列四种实验或实例:①在鼓面上放些碎纸屑,敲鼓时可观察到纸屑在不停地跳动;②放在真空罩里的手机来电时,只见指示灯闪烁听不见铃声;③拿一张硬纸片,让它在木梳齿上划过,一次快些,一次慢些,比较两声声音的不同;④锣发声时,用手按住锣,锣声就消失了。其中能说明声音的产生或传播条件的一组是()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5.小明和小华读出a、o、c三个拼音字母,利用软件采集到的数据如下表,分析可知()字母小明小华a109.2Hz261.2Hzo115.4Hz279.0Hzc120.5Hz282.8HzA.小明声音音调低B.小明声音响度大C.小华声音音调低D.小华声音响度大6.下列物态变化中,属于凝华的是(

)A.冰雪消融 B.白雾茫茫 C.霜打枝头 D.滴水成冰7.下表为几种物质在标准大气压下的熔点和沸点,根据表中数据可判断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物质铅水银酒精甲苯熔点/°C328-38.8-117-95沸点/°C174035778111A.铅在350°C处于固液共存状态B.固态酒精与甲苯不是晶体C.枣庄地区不能用水银温度计测气温D.不能用酒精温度计测沸水温度8.把温度计的玻璃泡用棉花包上,蘸上酒精.观察较长的时间,温度计的示数如何变化A.不变 B.先下降后不变C.先下降后上升,最后不变 D.都有可能9.某实习护士在用体温计测病人的体温时,测得第一个病人的体温是37.5℃,粗心的她没有甩,接着用它去依次测量实际体温分别是37℃和39℃两个病人的体温,那么后来两次测量中体温计的示数将分别是A.37℃、39℃ B.37.5℃、39℃ C.37℃、37.5℃ D.37.5℃、37.5℃10.有些物理量的大小不易直接观测,但它变化时引起其它量的变化却容易直接观测,用易观测的量显示不易观测的量是研究物理问题的一种方法,例如:发声的音叉的振动可以通过激起水花来体现.以下实例中采用的研究方法与上述方法相同的是A.研究光现象时,引入光线用来描述光的传播路径和方向B.研究熔化现象时,比较冰、蜂蜡的熔化特点C.通过观察弹簧中的疏密波来研究声音的传播方式D.液体温度计利用液柱长度的变化来显示温度高低11.战国时期,《墨经》中记载了影子的形成、平面镜的反射等光学问题。图中的光学现象与铜镜成像的原理相同的是()A.日食现象 B.海市蜃楼C.雨后彩虹 D.湖中倒影12.雷雨天,小王观察到某次闪电经历的时间为t1,听到这次闪电发出的雷声持续时间为t2(不计云层间回声时间),刚开始看到闪电到刚开始听到雷声的时间为t3,声音和光传播速度分别为v和c,则A.t1=t2,闪电发生位置到小王距离约为vt3B.t1<t2,闪电发生位置到小王距离约为vt3C.t1=t2,闪电发生位置到小王距离约为vt3+ct1D.t1<t2,闪电发生位置到小下距离约为vt3+ct1二、填空题13.如图,小明把衣架挂在细绳中央,将细绳绕在食指上,并用食指堵住双耳,请另一位同学敲击衣架,小明听到的声音是由衣架产生的;如果用大小不同的力敲衣架,则听到声音的会发生变化。14.人听到蚊子飞行的“嗡嗡”声,通过传入人耳。蝴蝶飞行时翅膀振动(选填“能”或“不能”)产生声音。15.如图所示,甲是体温计,乙是实验室用温度计,可用来测沸水温度的是;可以离开被测物体来读数;把一块﹣5℃的冰放入0℃的水中,此时冰(选填“会”或“不会”)立即熔化;水(选填“会”或“不会”)开始结冰,你判断的理由是。16.小欣打开冰箱门,发现冷冻室的侧壁上有很多霜,这是水蒸气(填物态变化的名称)形成的,这个过程中水蒸气(填“吸收”或“放出”)热量。当他拿起湿抹布去擦时,抹布却粘在了侧壁上,这是因为。17.如图所示是水循环示意图.图中过程①发生的物态变化是,同时伴随着热过程;②中水蒸气有的形成小冰晶,有的形成小水滴,形成千姿百态的云,同时伴随着热;过程③中温度较高时冰晶会变成水滴,与空中下落的水滴一起形成雨。三、实验题18.小明在探究物态变化的实验中,设计了如图甲、乙所示的两种探究“碘的升华”的实验方案。(1)已知酒精灯火焰的温度约为400℃,标准大气下,碘的熔点为113.5℃。上述设计中,更合理的方案是(选填“甲”或“乙”),此方案可防止碘发生现象;(2)为了进一步探究此类现象,小明用干冰(固态二氧化碳)进行了下列实验:在烧杯中放入适量的水,向水中放入一小块干冰,观察到水中很快有大量气泡产生,同时水面有大量白气,如图丙所示。实验中,水中大量的气泡是由形成的,水面上大量的白雾是由形成的。看到的白雾会(选填“上升”或“下沉”)。四、填空题19.如图,取一支大注射器,拉动活塞使注射器里吸进一些乙醚,用橡皮帽把注射器的小孔堵住,将活塞向外拉到最大刻度线处,一段时间后注射器里的液态乙醚消失,这是(填物态变化名称)现象,在这个过程中乙醚要(选填“吸”或“放”)热。然后推动活塞,当到一定程度时,就可以观察到会又有液态乙醚出现,这表明通过方式可以使气体液化。20.如下图所示是鼋头渚景区外刚刚建成的樱花彩绘步道,图中柳树的影子是光的形成的,我们从不同方向看到步道上彩绘樱花是由于光发生了;看到路边绿色的树叶是因为绿色的树叶只(选填“反射”或“吸收”)绿光。五、作图题21.如图所示,小孔前有一物体AB,请画出AB在光屏MN上所成的像A´B´的光路图.()22.如图所示,CD是中间有小孔的硬纸板,请用光学作图法画出人眼在E位置通过小孔看到的范围。六、实验题23.某同学用尺子探究声音的音调和响度分别与什么因素有关时,做了以下实验:(1)探究音调的影响因素时,把钢尺紧按在桌面,一端伸出桌边,拨动钢尺,听它振动发出的声音,观察钢尺振动的,改变钢尺伸出桌边的长度,再次拨动(钢尺振动的幅度大致相同),对比此时尺子振动的声音。实验发现尺子伸出桌面的长度越长,振动越,发出声音的音调越,由此可得出结论:。(2)探究响度的影响因素时,把钢尺紧按在桌面上,一端伸出桌边,用大小不同的力拨动钢尺,听它振动发出的声音,观察钢尺振动的。(3)在实验中会发现:当尺子伸出桌面超过一定长度时,即使用较大的力拨动钢尺,却听不到声音,这是由于。24.如图所示,让一束太阳光通过挡光板的夹缝照射到三棱镜的一个侧面上,用光屏接收到从三棱镜的另一侧出射的光线。(1)实验时,一边慢慢转动三棱镜,一边注意观察光屏。在图示位置时,从光屏上可观察到彩色光带,这一现象说明;光屏上A、B是彩色光带边缘的色光,其中B为光;(2)屏上标出了三个区域,用温度计测试不同区域内光的热效应时,其中能让温度计示数明显升高的区域是(选填“①”、“②”或“③”),实验中,为了使温度计更灵敏,通常可以采取的措施是可以将温度计的玻璃泡涂成色;将荧光物质涂在白屏上,荧光物质发光的区域应该是(选填“①”、“②”或“③”)。25.在比较材料的隔声性能活动中:(1)小明在家中开展探究,准备用人刚听不到声音时人与声源的距离来进行比较,选用手机作为声源,实验时他将隔声材料包裹住手机放在鞋盒内,并将铃声响度调(大/小),因为手机铃声响度越(大/小),人要听不到声音时与声源的距离将越大,实验在家中难以进行。(2)小明从家中找出下列一些材料开始探究:一张报纸、一件羽绒服、一个薄塑料袋、一些包装家电的泡沫板,选择这些材料存在一个明显问题,不能科学的说明材料的隔声性能。请指出这个明显的问题:。(3)对材料进行科学调整后,他们通过探究得到如下实验数据:材料报纸羽绒服塑料袋泡沫板听不到声音时人与声源的距离/m8475根据实验数据可知,这些材料隔声性能最差的是。(4)小强也在家开展探究,由于吵闹声较大,他艰难地测出报纸和羽绒服所对应的距离,后来让爸爸和妈妈来听声音,完成了后两种材料的测量。分析数据他也得出了实验结论。请你指出此探究过程中的不足。(写出一种即可)26.小明利用如图(1)所示的实验装置观察水的沸腾。(1)组装器材时,应先固定图(1)中的(选填“A”或“B”),在固定B的位置时(需要/不需要)点燃酒精灯。(2)如图(2)所示,小华和小红同学正在读取温度计的示数,读数时存在错误的是同学,他的错误是。(3)从实验数据作出的图像(3)可以看出,水的沸点是℃。此时对应的气泡的变化情况是图(4)中的。(4)下列对图像分析正确的是。A.实验中10min后停止了加热B.沸腾温度不足100℃可能是供热不足C.AB段水平线表明水已完全变成了气态D.OA段斜线表明水吸热升温(5)该同学减少水量后,又按原步骤重新做了一次实验,在图(3)中画出此时水温随时间变化的大致图线。()(6)水沸腾后,水面上出现大量“白气”,如果突然停止加热,水面上出现“白气”相对(“多”或“少”)一些。(7)星期天,小华在家烧水煮饺子,当水烧开准备下饺子时,妈妈提醒他锅里的水量少了点,于是小华又往锅里迅速加了一大碗水(水量比锅里少),用同样大的火直至将水再次烧开。下面能反映小华整个烧水过程中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是。A.B.C.D.27.在探究冰的熔化规律的实验中,实验装置如图所示。(1)利用烧杯中的水给试管里的冰加热的目的是;(2)冰的熔化图像如图乙所示,发现冰熔化过程温度(选填“升高”、“不变”或“降低”),由此可知冰是(选填“晶体”或“非晶体”),第3min和第6min时,试管内的物质分别处于态和态(选填“固”“液”或“固液共存”),冰熔化的过程经历了min;(a)…温度/℃…(b)…(3)实验中,小明设计了一个记录实验过程的表格丙,表格中(a)、(b)两处应填的内容是(a);(b);(4)若冰全部熔化成水后,用酒精灯不断地加热,试管中的水最终(选填“会”或“不会”)沸腾。28.小明在实验室探究某一浓度盐水的凝固特点,画出了该盐水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线如图乙所示:①由图线可知,含盐的冰是(选填“晶体”或“非晶体”)②小明查找资料,记录了盐水的浓度ω与对应的凝固点t,部分数据如下表所示:浓度ω/%1.57.013.620.023.123.724.9凝固点t/℃﹣0.9﹣4.4﹣9.8﹣16.6﹣21.2﹣17.4﹣9.5由表中数据可知,随着盐水浓度的增加。其凝固点的变化情况是。③实验后,小明联想到冬天在冰雪覆盖的路面上撒盐便于除去冰雪,原因是撒盐后冰雪的熔点变了。(选填“高”或“低”)。29.如图所示,用易拉罐制作的简易针孔照相机,做小孔成像实验。(1)利用它观察蜡烛的成像时,孔对着(选填“蜡烛”或“眼睛”)可观察所成的像;(2)将蜡烛靠近针孔照相机少许,蜡烛的像将(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3)若只将小圆孔改为三角形小孔,可在照相机上看到倒立(选填“三角形”、“圆形”或“烛焰”)的像;(4)正午时,小华在地面上铺一张白纸,将刻有边长为1cm的小孔的纸板正对着太阳,保持纸板与白纸的距离为30cm,观察白纸上的光斑:为了研究小孔大小对成像的影响,小明又设计了四种有不同形状孔的卡片甲,并用另一张卡片乙覆盖在甲上,如图所示。接着,从图示位置沿箭头方向水平移动乙,改变孔的大小,观察光斑形状的变化情况,能满足实验要求的(选填A、B、C、D);(5)①正对着太阳,保持纸板与地面距离为1m不变,刚开始时,白纸上光斑大小将(“变大”、“不变”或“变小”),光斑亮度(“增强”、“不变”或“减弱”);②当小孔足够小时,此时光斑形状是圆形,继续移动覆盖的卡片,减小通光孔的大小,白纸上光斑大小将(“变大”、“不变”或“变小”),光斑亮度(“增强”、“不变”或“减弱”)。参考答案:1.A2.B3.B4.A5.A6.C7.D8.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