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文学类文本阅读8 小说(小说“6+1”答题法)_第1页
高考语文文学类文本阅读8 小说(小说“6+1”答题法)_第2页
高考语文文学类文本阅读8 小说(小说“6+1”答题法)_第3页
高考语文文学类文本阅读8 小说(小说“6+1”答题法)_第4页
高考语文文学类文本阅读8 小说(小说“6+1”答题法)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小说“6+1”答题法

[微导语]小说作为一种独立的文学艺术,有它独特的艺术规律和特点。在小说阅读答题训

练中也存在着有别于其他文体而附着于小说独立、独特艺术之中的答题方法,这就是广大师

生摸索出来的“6+1”答题法。希望考生能掌握这种方法,对你的答题会有所帮助。

一、小说“6+1”答题法简介

“6+1”中的“6”指的是人物、情节、环境、标题、手法(效果)、读者,“1”指的是

主题。无论答小说哪类题,都要兼顾主题,把“6”个要素考虑进去。这种方法尤其适用于小

说阅读中的作用、好处、效果题。

运用举例:

(一)物象作用题

【示例11

本文多次提到“板凳”,这是富有意味的细节。请分析这里“板凳”的用意。

(2020年新高考全国卷H第8题)

答案①细节真实:板凳作为家常用品,与父亲的形象、身份及街头下棋场景相符,写出了

日常生活气息。②以板凳反映心理:“我”给父亲背着板凳跟他去下棋,既是儿子,又像徒

弟,包含着“我”对父亲的跟从心理。③含有一定寓意:雪夜学棋之后背着两个板髡出去,

意味着“我”得到了父亲的认可。

剖析

(1)指向人物一父亲:细节真实:板凳作为家常用品,与父亲的形象、身份及街头下棋场景

相符,写出了日常生活气息。

(2)指向人物——我:以板凳反映心理:“我”给父亲背着板凳跟他去下棋,既是儿子,又像

徒弟,包含着“我.”对父亲的跟从心理.

(3)指向情节一含有一定寓意:雪夜学棋之后背着两个板凳出去,意味着“我”得到了父亲

的认可。

(二)景物描写

【示例2】小说中有多处景物描写,请分析其功能。(2019年全国卷HI第8题)

答案①到梨花屯去的沿途风景,为故事展开提供自然的背景;②以景物描写的插入来配合

氛围的变化及谢、赵二人的心理变化;③使小说具有清新的田园风格,流露出生机勃勃的时

代气息。

剖析

(1)指向环境:到梨花屯去的沿途风景,为故事展开提供自然的背景。

(2)指向人物:以景物描写的插入来配合氛围的变化及谢、赵二人的心理变化。

(3)指向主题:便小说具有清新的田园风格,流露出生机勃勃的时代气息。

(三)谋篇布局

【示例3】小说以“渴”为中心谋篇布局,这有什么好处?请简要说明。

(2017年全国卷I第5题)

答案①省去许多不必要的叙述交代,使情节更简洁;②集中描写人物在特定环境下的状态

与感受,使主题更突出。

剖析

(1)指向情节:省去许多不必要的叙述交代,使情节更简洁。

(2)指向人物:集中描写人物在特定环境下的状态与感受。

(3)指向主题:使主题更突出。

(4)指向环境、手法、标题、读者等方面均无。

(四)叙事特点

【示例4】小说中历史与现实交织穿插,这种叙述方式有哪些好处?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

(2018年全国卷I第6题)

答案①既能表现当代人对赵一曼女士的尊敬之情,又能表现赵一曼精神的当下意义,使主

题内蕴更深刻;②可以拉开时间距离,更加全面地认识英雄,使人物形象更加立体;③灵活

使用文献档案,与小说叙述相互印证,使艺术描写更真实。

剖析

(1)指向主题:既能表现当代人对赵一曼女士的尊敬之情,又能表现赵一曼精神的当下意义,

使主题内蕴更深刻。

(2)指向人物:可以拉开时间距离,更加全面地认识英雄,使人物形象更加立体。

(3)指向手法(效果):灵活使用文献档案,与小说叙述相互印证,使艺术描写更真实。

(4)指向情节、环境、标题、读者等方面均无。

(五)情节结构

【示例5】小说设置了一个意外的结尾,这样写有什么好处?(2017年浙江卷第13题)

答案①情节在结尾处突然逆转,在出人意料的戏剧性效果上,与“欧・亨利式”的结尾有暗

合相通之处。②因前文设置的伏笔若有若无(“掀锅盖”“不记得细节”“忘了味道”等),

让结尾呈现出某种魔幻色彩。③结尾情节安排表明“鱼未入汤”,诡异之处有深意,引发读

者对“美味”意蕴作深度的思考与探究。④结尾提示了“美味”的含义有表里两层,与标题

“一种美味”构成呼应。

剖析

(1)指向情节:情节在结尾处突然逆转,在出人意料的戏剧性效果上,与“欧♦亨利式”的结尾

有暗合相通之处。

⑵指向手法(情节技巧):因前文设置的伏笔若有若无(“掀锅盖”“不记得细节”“忘了味

道”等),让结尾呈现出某种魔幻色彩。

(3)指向读者:结尾情节安排表明“鱼未入汤”,诡异之处有深意,引发读者对“美味”意蕴

作深度的思考与探究。

(4)指向标题:结尾提示了“美味”的含义有表里两层,与标题“一种美味”构成呼应。

(5)指向人物、环境、主题等方面均无。

这种“6+1”答题法在针对具体题目时,要素组合相对灵活,如:

“3+1”组合:情节+人物+标题-主题

“4+1”组合:情节+人物+环境+手法(效果)一主题

甚至还有“5+1”组合、“6+1”组合、“7+1”组合等多种组合模式。

这种“6+1”答题法的思维核心是抓住小说内部诸要素的相互关系以及与外部(读者)的

联系,是一种联系性、整体性思维方式。

二、小说“6+1”答题法的使用

小说“6+1”答题法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小说阅读的规律和答题特点,应该成为我们答

题时主要思考的角度与方向,甚至说融进我们答题的血脉中。

但是,这种方法只是为我们提供了思考的角度与方向,绝不可以成为答题模式而机械化。

近年来,命题者为了反对答题模式化,在题干的限定上下了不少功夫。如2017年江苏卷第

15题:小狗奎尼在小说中多次出现,简析其对人物刻画的映衬作用。该题本可以命成:小狗

奎尼在小说中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而考生本可以按照情节、人物、主题等角度答题。

但是由于命题限定为“对人物刻画的映衬作用”,这就只能从“人物”这一角度去答题,而

且必须答得具体。这是一个反对答题模式化的很好的例子。可是,即便如此,也仍然可以借

助“情节”和“人物”两个概念来答题:小狗奎尼出现在小说几处情节中,分别“映衬”了

“我们”什么样的心理与性格。因此对于这种方法,我们既要让它成为我们思考的出发点,

化为思考、答题的血脉,又要因题而异,灵活使用。

散文

阅读•

学性

十六

读专题

阅读

素养

审美

析的

和赏

感悟

基于

——

体阅

I整

求快速

阅读要

。考场

接受

生所

大考

为广

来越

已越

认识

这一

前提

题的

是答

读懂

在,

]现

[导语

握。

体把

,整

阅读

间把

右的时

分钟左

用10

要求

别。它

有区

慢品

览或

的浏

平时

读,与

精阅

速的

种快

是一

阅读

考场

能在考

,才

速阅读

训练快

意识地

平时有

。只有

本领

就的

须练

生必

是考

。这

两遍

文读

千字

一篇

胸。

竹在

,成

不乱

方寸

场上

段落和

重要的

己认为

画出自

圈点勾

,同时

刻处

蕴深

及意

结尾

头、

、开

标题

于抓

要善

阅读

快速

语句

,如

文章

一篇

。读

整体

机的

个有

是一

文章

。一篇

文章

把握

整体

题前

在做

的是

的目

阅读

快速

整体把

。只有

功半

事倍

能是

果只

阅读结

,其

意识

握的

整体把

,没有

眼光

篇的

于全

着眼

没有

楚、

得清

图看

向、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