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必杀07中国历史判断题、辨析改错题40题(解析版)考点归纳一、判断题(25题)1.读下列材料进行判断。河姆渡人半坡居民所在地区浙江余姚河姆渡陕西西安半坡出现时间约7000年前约6000年前农作物品种水稻粟原始饲养业水牛、猪和狗等猪狗羊牛鸡等以下结论是从以上材料得出的请在括号内填”正确”;与上述内容所表达的意思不符的请在括号内填”错误”,以上材料没有涉及的请在括号内填”未涉及”(1)河姆渡居民出现的时间比半坡居民出现的时间晚(2)河姆渡居民原始饲养业的种类比半坡居民原始饲养业的种类少(3)河姆渡原始居民建造干栏式的房屋而半坡原始居民却建造半地穴式的房屋(4)河姆渡遗址和半坡遗址分别代表了我国古代长江流域和黄河流域的原始农耕文化(5)河姆渡居民和半坡居民一样都能吃上米饭【答案】(1)错误(2)正确(3)未涉及(4)未涉及(5)错误【解析】(1)依据题干图表信息可知,河姆渡居民出现的时间比半坡居民出现的时间早,与上述内容所表达的意思不符,故此题错误。(2)依据题干图表信息可知,河姆渡居民原始饲养业的种类比半坡居民原始饲养业的种类少,是从以上材料得出,故此题正确。(3)依据题干图表信息可知,题干图表信息没有涉及河姆渡原始居民建造干栏式的房屋而半坡原始居民却建造半地穴式的房屋,故括号内填”未涉及”。(5)依据题干图表信息可知,河姆渡居民和半坡居民一样都能吃上米饭,与上述内容所表达的意思不符,故此题错误。2.(2020·四川省自贡市第三十四中学七年级期中)阅读以下材料后判断: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研究团队认为,距今5800年前后,黄河、长江中下游以及西辽河等区域出现了文明起源现象。距今5300年以来,中华大地各地区陆续进入了文明阶段。探源工程实证了中华文明“多元一体、兼容并蓄、绵延不断”的总体特征。探源研究表明,多元一体文化现象背后的各地方社会,在其文明起源和早期发展阶段,在各自的环境发展基础、经济内容、社会运作机制以及宗教和社会意识等方面,也存在各种各样的差别,呈现出多元格局,并在长期交流互动中相互促进、取长补短、兼收并蓄,最终融汇凝聚出以二里头文化为代表的文明核心,开启了夏商周三代文明。中华文明的起源和早期发展是一个多元一体的过程。中华文明在自身发展过程中,广泛吸收了外来文明的影响。源自西亚、中亚等地区的小麦栽培技术、黄牛和绵羊等饲养以及青铜冶炼技术逐步融入中华文明之中,并改造生发出崭新的面貌。——摘编自2018年5月28日中国日报网“国新办就中华文明起源与早期发展综合研究成果有关情况举行发布会”以下表述是从以上材料中得出的,请在答题卡对应题号后涂“正确”;违背了以上材料所的意思,请在答题卡对应题号后涂“错误”;是以上材料没有涉及的,请在答题卡对应题号后涂“未涉及”。(1)距今5000多年,中华大地开始进入文明阶段。(2)中华文明从各地起源,各有差别,又逐渐融为一体。(3)二里头文化上早期中华文明大的源头。(4)夏商周三代时期我国青铜文化高度发达。(5)中华文明在发展过程中创造性吸收了外来文明成果。【答案】(1)正确;(2)正确;(3)错误;(4)未涉及;(5)正确【解析】(1)根据材料“距今5800年前后,黄河、长江中下游以及西辽河等区域出现了文明起源现象”可知距今5000多年,中华大地开始进入文明阶段。说法正确。(2)根据材料二“多元一体文化现象背后的各地方社会,在其文明起源和早期发展阶段,在各自的环境发展基础、经济内容、社会运作机制以及宗教和社会意识等方面,也存在各种各样的差别,呈现出多元格局,并在长期交流互动中相互促进、取长补短、兼收并蓄”可知中华文明从各地起源,各有差别,又逐渐融为一体。故本题说法正确。(3)根据材料“最终融汇凝聚出以二里头文化为代表的文明核心,开启了夏商周三代文明”结合所学可知二里头文化距今4000多年,与“距今5300年以来,中华大地各地区陆续进入了文明阶段”相矛盾,故二里头文化是早期中华文明的源头相矛盾,故本题错误。(4)根据材料内容可知材料没有涉及青铜文化,故夏商周三代时期是我国青铜文化高度发达在材料未涉及。(5)根据材料“中华文明在自身发展过程中,广泛吸收了外来文明的影响”可知中华文明在发展过程中创造性吸收了外来文明成果。故本题说法正确。3.(2020·重庆市荣昌区荣隆镇初级中学七年级期中)阅读下表内容判断:国家人物改革措施作用齐国管仲发展生产、改革内政、整顿军队使齐国国力更加强盛,齐桓公也成为了春秋首霸秦国商鞅改革土地制度;重农抑商;奖励军功;迁都咸阳;推行县制;严明法令。商鞅变法是战国时期一次重要的政治和社会改革。使秦国的旧制度废除了,新制度建立了,秦国发生了更本性变化。秦军的战斗力大大提高,秦国的社会经济得到发展。以下表述是从上表信息中得出的,请在答题卡上选“正确”;违背了上表信息所表达的意思,请在答题卡上选“错误”;是上表信息没有涉及的,请在答题卡上选“未涉及”。(1)管仲和商鞅都是改革家。(2)管仲和商鞅的改革都发生在春秋时期。(3)管仲改革让齐桓公成为了春秋首霸。(4)商鞅姓公孙,名鞅,是卫国人。因为在秦被封为商君,所以又叫商鞅。(5)商鞅变法使秦国强大起来。【答案】(1)正确;(2)错误;(3)正确;(4)未涉及;(5)正确【解析】(1)根据材料“发展生产、改革内政、整顿军队”“改革土地制度;重农抑商;奖励军功;迁都咸阳;推行县制;严明法令。”可知,管仲和商鞅都是改革家。题干表述正确。(2)根据“商鞅变法是战国时期一次重要的政治和社会改革”可知,商鞅变法发生在战国时期,故题干表述错误。(3)根据“使齐国国力更加强盛,齐桓公也成为了春秋首霸”可知,管仲改革让齐桓公成为了春秋首霸。题干表述正确。(4)材料未涉及商鞅姓公孙,名鞅,是卫国人。因为在秦被封为商君,所以又叫商鞅。(5)根据“使秦国的旧制度废除了,新制度建立了,秦国发生了更本性变化。秦军的战斗力大大提高,秦国的社会经济得到发展。”可知,商鞅变法使秦国强大起来。4.(2020·重庆·模拟预测)阅读以下材料后判断: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开创了中华文化的灿烂源头,儒重人道,道重天道,墨重科技,相得益彰,互补生辉;国家统一、民族融合营造了中华文化繁荣和五千年文明不间断的良好氛围,各少数民族都与汉族文化交融会通、包容共进。汉字文化系统促进了中华文化的传承和传播;博大精深的文献典籍如十三经、《史记》《资治通鉴》和丰富的文论、诗论等等承载了中华文化的丰厚内涵。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一方西不忘本民族之地位”,首先“各美其美”;另一方面“吸收输入外来之学说”,坚持“美人之美”;然后“美英与共”,在两种美的交流互鉴上下功夫,从而永葆了五千年文明从不间断的强大的吸引力和生命力。众所周知,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在历史上曾为人类文明作出过独特贡献。公元前后的三四百年间,儒学文化就传到了朝鲜半岛、日本和越南北部地区,逐渐形成了东亚儒学文化圈。明末,利玛窦等西方传教士以科学为传教工具,引进了古希腊哲学、伦理学……都给中国传统文化以积极的影响。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对外来文化的兼容整合、交流互鉴,确是我们对其充满自信的又一依据。——摘编自仲呈祥《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以下表述是从以上材料中得出的,请在答题卡对应题号后涂“正确”;违背了以上材料所表述的意思,请在答题卡对应题号后涂“错误”;是以上材料没有涉及的,请在答题卡对应题号后涂“未涉及”。(1).百家争鸣是中国古代第一次思想文化发展的高峰。()(2).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为中华文明繁荣发展提供了保证。()(3).公元前后的三四百年间儒学文化传到了欧洲并产生深远影响。()(4).中华文化的突出特点是兼容并包、博采众长。()(5).中华文化在交流互鉴中不断发展是我们坚持文化自信的重要原因。()【答案】(1).未涉及(2).正确(3).错误(4).正确(5).正确【解析】(1).材料中“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开创了中华文化的灿烂源头”只能说明百家争鸣是中华文化的源头,材料没有说明百家争鸣是中国古代第一次思想文化发展的高峰。故本题材料没涉及。(2).依据材料“国家统一、民族融合营造了中华文化繁荣和五千年文明不间断的良好氛围”可得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为中华文明繁荣发展提供了保证。故本题正确。(3).依据材料“公元前后的三四百年间,儒学文化就传到了朝鲜半岛、日本和越南北部地区,逐渐形成了东亚儒学文化圈。”可知是公元前后的三四百年间儒学文化传到了亚洲并产生深远影响,而不是欧洲。故本题错误。(4).依据材料“各美其美”“吸收输入外来之学说”可知中华文化的突出特点是兼容并包、博采众长。故本题说法正确。(5).依据材料“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对外来文化的兼容整合、交流互鉴,确是我们对其充满自信的又一依据。”可得出中华文化在交流互鉴中不断发展是我们坚持文化自信的重要原因。故本题说法正确。5.(2021·全国·九年级专题练习)阅读下列图片材料并判断。以下表述是从以上材料中得出的,请在答题卡对应题号后涂“正确”;违背了以上材料所表述的意思,请在答题卡对应题后涂“错误”;是以上材料中没有涉及的,请在答题卡对应题后涂“未涉及”。(1).秦始皇是最高统治者,总揽全国一切大权()(2).秦统一全国后,为了促进经济文化交流,统一了度量衡、文字()(3).圆形方孔五銖是秦朝开始通行全国的货币()(4).汉武帝时,进一步强化汉初的分封制,加强王国的势力()(5).上图反映出统一是秦汉时期的时代特点()【答案】(1).正确(2).未涉及(3).错误(4).错误(5).正确【解析】(1).依据材料第一张图片可以看出,秦朝建立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皇帝处于至高无上的地位,因此本题表述正确。(2).依据材料可以看出,第一张图片表示秦朝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第二张图片表示的是秦朝统一货币,第三张图片是汉朝的五铢钱,第四张图片是推恩令,因此本题在材料中未涉及到。(3).结合所学可知,五铢钱是汉武帝在位期间所铸造,成为汉王朝统一的基础流通货币,因此本题表述错误。(4).依据图四并结合所学可知,汉武帝时期为了解决王国问题,实行推恩令,限制和削弱日益膨胀的诸侯王势力,因此本题表述错误。(5).依据图一和图二可以看出,秦朝统一后建立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并统一了货币,汉朝时为了加强中央的权力和统一,在经济上铸造五铢钱,政治上实行推恩令。由此可见,本题的表述正确。6.(2020·重庆巴南·七年级阶段练习)张骞初次出使西域表面上没有达到汉武帝的预期目标,即联合大月氏夹击匈奴,但其“凿空”西域的成绩是显而易见的:一是中原王朝第一次与西域各国建立了官方联系,二是带回了西域各国的资讯,如各国的具体位置,当地的风土人情,历史演变等等,成为汉武帝开拓西域的决策依据;三是促使汉武帝开辟了南方丝绸之路。……通往中亚的民间丝绸之路虽早已有之,但张骞是第一个通往西域的官方使者。他的出使不但加强了汉朝与西域各国的联系,建立了持续的外交关系,而且使得中亚与汉朝的商旅不绝于途,“到西域去”成为汉朝商人的一个新的经济热点,巩固了通往中亚的丝绸之路的各个节点,为各民族的交流交往交融打下了基础。张骞的出使是汉武帝贯彻使臣外交大战略的体现,为和平外交提供了另一种可能,此后,中原王朝与西域就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摘自吕文利《丝路记忆:“一带一路”历史人物》以下表述是从以上材料中得出的,请在答题卡对应题号后填“正确”;违背了以上材料所表达的意思,请在答题卡对应题号后填“错误”;是以上材料没有涉及的,请在答题卡对应题号后填“未涉及”。(1)张骞第一次出使西域的目的是“凿空”西域,建立丝绸之路。(2)公元前119年,汉武帝派大将卫青、霍去病出击匈奴。(3)张骞是当时第一个开辟通往中亚商路的人。(4)张骞的活动加强了汉朝与西域的联系,还为各民族交融奠定了基础。(5)张骞是汉武帝使臣外交大战略的践行者和推动者【答案】(1)错误(2)未涉及(3)错误(4)正确(5)正确【解析】(1)根据材料“张骞初次出使西域表面上没有达到汉武帝的预期目标,即联合大月氏夹击匈奴……”可知“张骞第一次出使西域的目的是“凿空”西域,建立丝绸之路”违背了材料表达的意思,故应填错误。(2)材料中没有“公元前119年,汉武帝派大将卫青、霍去病出击匈奴”的内容,故应填未涉及。(3)根据材料“……通往中亚的民间丝绸之路虽早已有之,但张骞是第一个通往西域的官方使者。”可知“张骞是当时第一个开辟通往中亚商路的人”违背了材料的意思,故应填错误。(4)根据材料“他的出使不但加强了汉朝与西域各国的联系,建立了持续的外交关系,……为各民族的交流交往交融打下了基础。……”可知“张骞的活动加强了汉朝与西域的联系,还为各民族交融奠定了基础”在从材料中得出的,故应填正确。(5)根据材料“张骞的出使是汉武帝贯彻使臣外交大战略的体现,为和平外交提供了另一种可能,此后,中原王朝与西域就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可知“张骞是汉武帝使臣外交大战略的践行者和推动者”是从材料中得出的。故应填正确。7.(2021·全国·九年级专题练习)阅读以下材料后判断:三国时期。吴国和蜀国控制着南方,北方人民携带着种子、工具,大批迁往南方。孙吴政权组织军队和百姓屯田、开垦荒地,推行牛耕。长江沿岸和太湖周围的稻田产量明显提高,在江南手工业中,会稽的越布是著名的特产,制瓷和造船技术已达到较高水平。西晋灭亡后,从4世纪初到6世纪末,东晋和南朝先后统治南方,这时,北方人口继续南迁。南方人民广种水稻,并推广种植原产北方的麦、豆等农作物,促进农业的发展,南方手工业中织锦、制瓷和造船技术有很大提高。建康(今江苏南京)是南朝的政治经济中心和最大的都会。以下表述是从以上材料中得出的,请在答题卡对应题号后填涂“A”;违背了以上材料内容所表达的意思,请在答题卡对应题号后填涂“B”;是以上材料内容没有涉及的,请在答题卡对应题号后填涂“C”。(1)南方在三国时期和东晋南朝时期都得到了开发。()(2)秦汉时期,我国的经济重心一直在北方。()(3)北方人民大量南迁是三国及东晋、南朝时期南方开发的重要原因。()(4)三国及东晋南朝时期南方粮食产量都有明显提高。()(5)建康是三国及东晋、南朝时期南方的政治中心。()【答案】(1)A(2)C(3)A(4)A(5)B【解析】(1)依据题干材料“三国时期,吴国和蜀国控制着南方,北方人民携带着种子、工具,大批迁往南方。……长江沿岸和太湖周围的稻田产量明显提高……西晋灭亡后,从4世纪初到6世纪末,东晋和南朝先后统治南方,这时,北方人口继续南迁。南方人民广种水稻,并推广种植原产北方的麦、豆等农作物,促进农业的发展,南方手工业中织锦、制瓷和造船技术有很大提高……”可知,南方在三国时期和东晋南朝时期都得到了开发。此题干表述是从材料中得出的,故填涂A。(2)依据所学知识可知,秦汉时期,北方和南方的经济发展很不平衡。黄河流域经济发达,是全国经济重心;而江南地区地广人稀,农业生产落后。所以秦汉时期,我国的经济重心一直在北方。但此表述在题干材料中并没有涉及,故填涂C。(3)依据题干材料“三国时期,……北方人民携带着种子、工具,大批迁往南方。……长江沿岸和太湖周围的稻田产量明显提高……制瓷和造船技术已达到较高水平……西晋灭亡后,从4世纪初到6世纪末,……北方人口继续南迁。南方人民广种水稻,并推广种植原产北方的麦、豆等农作物,促进农业的发展,南方手工业中织锦、制瓷和造船技术有很大提高……”可以看出,北方人民大量南迁是三国及东晋、南朝时期南方开发的重要原因。此题干表述是从材料中得出的,故填涂A。(4)依据题干材料“三国时期,……北方人民携带着种子、工具,大批迁往南方。……长江沿岸和太湖周围的稻田产量明显提高……西晋灭亡后,从4世纪初到6世纪末,……北方人口继续南迁。南方人民广种水稻,并推广种植原产北方的麦、豆等农作物,促进农业的发展……”可以看出,三国及东晋南朝时期南方粮食产量都有明显提高。此题干表述是从材料中得出的,故填涂A。(5)依据题干材料“三国时期,吴国和蜀国控制着南方,……西晋灭亡后,从4世纪初到6世纪末,东晋和南朝先后统治南方,……建康(今江苏南京)是南朝的政治经济中心和最大的都会”可知,建康(今江苏南京)是南朝的政治经济中心,而不是三国及东晋、南朝时期南方的政治中心。题干表述违背了以上材料内容所表达的意思,故填涂B。8.(2019·重庆市永川区红炉镇红炉初级中学校八年级期中)唐末五代战乱来断,尤其是华北地区,所受的破坏更为严重,直到后周建立,农业生产才有所恢复。宋初兴建营田,屯田以荒地,进行农业生产,对恢复与发展经济起到了一定的作用。宋初进行的农作物品种的南北大交流,增强了各地农民抵御自然的能力,有利于提高农业产量,从而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宋初统治者还采取了无偿提供、推广新农具的办法,以促进农业的恢复和发展。以下结论是从上述材料中得出的,请在横线内填“正确”;与上表信息所表达的意思不符的,请在横线内填“错误”;材料信息未涉及的,请在横线内填“未涉及”(1)宋初,受战乱破坏严重的华北地区的农业生产开始有所恢复。(2)两宋时期,南方的农业经济发速度较快,逐渐超过北方。(3)宋初,开辟荒地以进行农业生产,促进了经济的恢复与发展。(4)宋初,农业的发与农作物品种的交流和新农具的使用与推广分不开。(5)两宋时期,人口增加、垦田面积扩大也是当时农业经济发展的重要原因。【答案】(1)错误。(2)未涉及。(3)正确。(4)正确。(5)未涉及。【解析】(1)依据材料的“唐末五代战乱不断,尤其是华北地区,所受的破坏更为严重,直到后周建立,农业生产才有所恢复”,所以本题观点与上述材料所表达的意思不符。故填错误。(2)两晋南北朝时江南经济的开发是基础,唐朝中后期,经济重心开始南移,五代十国时开始向长江流域转移,南宋时,完成转移,所以两宋时期,南方的农业经济发速度较快,逐渐超过北方,观点正确,但是题干材料信息未涉及。(3)依据材料的“宋初兴建营田,屯田以荒地,进行农业生产,对恢复与发展经济起到了一定的作用”,所以宋初,开辟荒地以进行农业生产,促进了经济的恢复与发展,与上述材料所表达的意思符合。故填正确。(4)材料中“宋初进行的农作物品种的南北大交流”“宋初统治者还采取了无偿提供、推广新农具的办法,以促进农业的恢复和发展”,所以宋初,农业的发与农作物品种的交流和新农具的使用与推广分不开,观点正确,符合材料信息。故填正确。(5)两宋时期,人口增加、垦田面积扩大也是当时农业经济发展的重要原因,但是材料信息未涉及。【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以及分析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我国古代经济中心南移、宋代南方经济发展的相关史实。解答本题,从材料中提取信息是关键。9.(2021·全国·九年级专题练习)阅读以下材料后判断:统一青藏高原各部的松赞干布仰慕中原文化,多次派使臣赴唐都长安,请求通婚。641年文成公主入藏,携带了工艺品、药材、茶叶、谷物、蔬菜的种子,以及诗文、农艺、医学、历法、工技等各类图书,还有一批手工业工匠随行。成婚后,松赞干布派遣贵族子弟前往长安国学学习汉文典籍,并聘请汉族文士为他掌管文书。唐中宗时,应吐蕃之请,金城公主出嫁赞普赤德祖赞,也有工匠随行。唐穆宗时,唐朝与吐蕃两次会盟,约定各守本境,互不侵扰。蒙古灭金后,派军进驻吐蕃地区。1247年,蒙古与吐蕃协商,建立宗藩关系,西藏遂归蒙古国管辖。元朝所设宣政院,主要职责之一为兼掌吐蕃政务,吐蕃划分为三道,设置三个宣慰使司都元帅府分别管辖,其下又各设若干千万户府,官员由皇帝直接任命。中央政府通过各地方官推行与中原类似的制度,如清查户口、征收赋税、设置驿站、屯住军队等,自此,西藏地区正式成为中国的一个行政区域。元明以来,中央政府与西藏地区的关系日益密切。明朝在西藏设有法王、大国师、国师、禅师等不同等级的僧官,各级僧官由朝廷直接任命;又设置乌斯藏行都指挥使司,管辖西藏的地方行政事务。清朝皇帝于1653年、1713年分别册封五世达赖喇嘛和五世班禅喇嘛。1727年,设驻藏大臣二员,代表中央政府派驻西藏的全权代表。1793年,颁布了《钦定藏内善后章程》,进一步加强驻藏大臣权力,明确规定西藏政治、经济、军事、外交等事务,均由驻藏大臣统筹办理,其地位与达赖、班禅相等。——摘编自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王家范等编著《大学中国史》以下表述是从以上材料中得出的,请在答题卡对应题号后涂”正确”,违背了以上材料所表述的意思,请在答题卡对应题号后涂“错误”,是以上材将没有涉及的,请在答题卡对应题号后涂“未涉及”。(1)吐蕃与唐朝的联姻,促进了西藏的经济文化发展。(2)西藏地区正式成为中国的一个行政区域始于唐朝。(3)明朝设置驻藏大臣代表中央全权管辖西藏地区。(4)“金瓶掣签”方式确定达赖、班禅等大活佛转世。(5)史实雄辩的说明,西藏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答案】(1)正确;(2)错误;(3)错误;(4)未涉及;(5)正确【解析】(1)依据材料“641年文成公主入藏,携带了工艺品、药材、茶叶、谷物、蔬菜的种子,以及诗文、农艺、医学、历法、工技等各类图书,还有一批手工业工匠随行。成婚后,松赞干布派遣贵族子弟前往长安国学学习汉文典籍,并聘请汉族文士为他掌管文书“可知吐蕃与唐朝的联姻,促进了西藏的经济文化发展。故说法正确。(2)依据材料”元朝所设宣政院,主要职责之一为兼掌吐蕃政务……自此,西藏地区正式成为中国的一个行政区域“,可知元朝时期设立宣政院管辖西藏地区,标志西藏地区开始正式成为中国的一个行政区域。故说法错误。(3)依据材料”清朝皇帝于1653年、1713年分别册封五世达赖喇嘛和五世班禅喇嘛。1727年,设驻藏大臣二员,代表中央政府派驻西藏的全权代表“,可知清朝设置驻藏大臣代表中央全权管辖西藏地区。故说法错误。(4)材料没有显示清朝通过“金瓶掣签”方式确定达赖、班禅等大活佛转世。故说法未涉及。(5)依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唐朝时期对吐蕃采取和亲政策,密切了汉藏两族的关系。元朝时期,西藏地区开始正式归属中央政权的管辖。而明朝和清朝时期进一步加强对西藏地区的管辖。史实雄辩的说明,西藏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故说法正确。10.(2021·重庆璧山·八年级阶段练习)阅读材料并判断。以下表述是从以上材料中得出的,请在答题卡对应题号写正确;违背了以上材料所表达的意思,请在答题写错误;是以上材料没有涉及的,写未涉及。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和战后几年,英法美俄迫使清政府签订的不平等条约及其附约和续约多达10余件,使中国的领土、主权和利益遭到空前严重的损失和践踏。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天津等11座城市被迫开放,并在天津等商埠开辟租界,迫使中国国门洞开,这些商埠逐渐成为西方资本主义掠夺中国的据点。被迫签的不平等条约进一步压低关税和使鸦片贸易合法化,以及战争的破坏和巨额赔款,加深了中国社会的危机及其半殖民地化程度。(1)第二次鸦片战争迫使中国被迫开放了天津等11座城市。(2)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英法联军攻入北京,火烧圆明园。(3)清政府被迫开放的商埠成为西方列强掠夺中国的据点。(4)第二次鸦片战争使鸦片贸易得以合法化。(5)二次鸦片战争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答案】(1)正确(2)未涉及(3)正确(4)正确(5)错误【解析】(1)依据材料“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天津等11座城市被迫开放,并在天津等商埠开辟租界,迫使中国国门洞开……”可知,第二次鸦片战争迫使中国被迫开放了天津等11座城市。因此该表述是从材料中得出的,故填:正确。(2)依据所学可知,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英法联军攻入北京,火烧圆明园。但该表述在材料中是没有涉及的,故填:未涉及。(3)依据材料“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天津等11座城市被迫开放,并在天津等商埠开辟租界,迫使中国国门洞开,这些商埠逐渐成为西方资本主义掠夺中国的据点”可知,清政府被迫开放的商埠成为西方列强掠夺中国的据点。因此该表述是从材料中得出的,故填:正确。(4)依据材料“第二次鸦片战争被迫签的不平等条约进一步压低关税和使鸦片贸易合法化”可知,第二次鸦片战争使鸦片贸易得以合法化。因此该表述是从材料中得出的,故填:正确。(5)依据材料“第二次鸦片战争的破坏和巨额赔款,加深了中国社会的危机及其半殖民地化程度”可知,第二次鸦片战争进一步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而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是鸦片战争。因此该表述违背了材料所表达的意思,故填:错误。11.(2021·重庆·八年级期中)阅读以下材料后判断:以下表述是从以上材料中得出的,请写正确;违背了以上材料所表述的意思,请写错误;以上材料没有涉及的,请写未涉及。材料洋务派继承了魏源“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提出“自强”“求富”的主张,通过所掌握的国家权力,集中力量优先发展军事工业。同时也试图“稍分洋商之利”,发展若干民用企业,在客观上对中国的早期工业和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起了某些促进作用。但是,洋务派办洋务新政,主要是为了维护封建统治,并不是要使中国朝着独立的资本主义方向发展……洋务运动历时30多年,办起了中国第一批近代企业,创立了新式海军,但却没有使中国富强起来。甲午战争一役,洋务派经营多年的北洋海军全军覆没,标志着以“自强”“求富”为目标的洋务运动的失败。——摘编自高等教育出版社《中国近代史纲要》(1)洋务派在地方上以曾国藩、左宗棠、李鸿章、张之洞为代表。(2)洋务运动客观上促进了中国早期工业和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3)洋务派办洋务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发展资本主义。(4)北洋海军的全军覆没标志着洋务运动的失败。(5)洋务运动虽然失败了,但它是中国近代化的开端。【答案】(1)未涉及(2)正确(3)错误(4)正确(5)正确【解析】(1)材料未涉及洋务派在地方上以曾国藩、左宗棠、李鸿章、张之洞为代表。(2)根据“在客观上对中国的早期工业和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起了某些促进作用”可知,材料反映洋务运动客观上促进了中国早期工业和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故题干表述正确。(3)根据“洋务派办洋务新政,主要是为了维护封建统治,并不是要使中国朝着独立的资本主义方向发展”可知,洋务运动的主要目的是为了维护封建统治。(4)根据“甲午战争一役,洋务派经营多年的北洋海军全军覆没,标志着以‘自强’‘求富’为目标的洋务运动的失败。”可知,北洋海军的全军覆没标志着洋务运动的失败。故题干表述正确。(5)根据“洋务运动历时30多年,办起了中国第一批近代企业,创立了新式海军,但却没有使中国富强起来。”可归纳出洋务运动虽然失败了,但它是中国近代化的开端。故题干表述正确。12.(2020·重庆·八年级期中)阅读以下材料后判断:“他们(康有为、梁启超等维新派)只是依靠一个并无实权的光绪帝,进行和平的、自上而下的改革来实现他们的理想;他们也不敢触动帝国主义在中国的统治,甚至幻想英、美、日等帝国主义来帮助变法,认为要挽救民族危亡,不必正面反对帝国主义,只要实现资本主义改革,就能使中国富强起来;封建势力过于强大,他们又不去也不可能到工农群众中去寻找力量,甚至害怕和敌对群众,这使得这场运动缺乏广大群众的支持;缺乏军队的支持,到了大难临头之际,他们才想起兵权,结果被袁世凯出卖,不可避免地遭到失败。”——摘自陈旭麓《中国近代史》以下表述若是从上述材料中得出的,请在机读卡上涂“A”;违背了上述材料所表达的意思,在机读卡上涂“B”;是上述材料没有涉及的,在机读卡上涂“C”。(1)材料表述是在探讨戊戌变法失败的原因。()(2)作者认为若非袁世凯出卖维新派,戊戌变法就能成功。()(3)戊戌变法血的教训,促使资产阶级的政治斗争由改良转向了革命。()(4)康有为等维新派想通过光绪帝进行社会改良达到挽救民族危亡的目的。()(5)戊戌变法传播了资产阶级政治学说,对中国社会起到了思想启蒙的作用。()【答案】(1)A(2)B(3)C(4)A(5)C【解析】(1)根据材料“他们(康有为、梁启超等维新派)只是依靠一个并无实权的光绪帝,进行和平的、自上而下的改革来实现他们的理想”等可知,材料表述是在探讨戊戌变法失败的原因,故题干表述正确,填A。(2)根据材料“封建势力过于强大,他们又不去也不可能到工农群众中去寻找力量,甚至害怕和敌对群众,这使得这场运动缺乏广大群众的支持,缺乏军队的支持,到了大难临头之际,他们才想起兵权,结果被袁世凯出卖,不可避免地遭到失败”等可知,袁世凯的出卖只是戊戌变法失败的原因之一,由于资产阶级的软弱性等原因,袁世凯不出卖维新派,变法也最终会失败。故题干表述错误,应填B。(3)材料没有涉及戊戌变法血的教训,促使资产阶级的政治斗争由改良转向了革命。故应填C。(4)根据“他们(康有为、梁启超等维新派)只是依靠一个并无实权的光绪帝,进行和平的、自上而下的改革来实现他们的理想”可归纳出康有为等维新派想通过光绪帝进行社会改良达到挽救民族危亡的目的。故题干表述正确,应填A。(5)材料没有涉及戊戌变法传播了资产阶级政治学说,对中国社会起到了思想启蒙的作用。故应填C。13.阅读以下材料后判断:材料:150年前,中国正遭受帝国主义列强的野蛮侵略和封建专制制度的腐朽统治,中华民族陷入内忧外患的灾难深渊,中国人民处于水深火热的悲惨境地。在那个风雨如晦的年代,中华民族从未屈服,无数仁人志士前仆后继,探求救国救民的道路,进行可歌可泣的抗争。孙中山先生就是他们中的杰出代表。青年时代,孙中山先生创立兴中会、同盟会,提出民族、民权、民生的三民主义,积极传播革命思想,广泛联合革命力量,连续发动武装起义,为推进民主革命四处奔走、大声疾呼。1911年,在他领导和影响下,震惊世界的辛亥革命取得成功,推翻了清王朝统治,结束了统治中国几千年的君主专制制度。由于历史进程和社会条件的制约,辛亥革命虽然没有改变旧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没有改变中国人民的悲惨命运,没有完成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历史任务,但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打开了中国进步闸门,传播了民主共和理念,极大推动了中华民族思想解放,以巨大的震撼力和影响力推动了中国社会变革。——摘编自习近平在纪念孙中山诞辰150周年大会讲话以下表述是从上表信息中得出的,请在对应的括号内填“A”;违背了上表信息所表达的意思,请在对应的括号内填“B”;是上表信息没有涉及的,请在对应的括号内填“C”。(1)在帝国主义的侵略和封建专制制度的腐朽统治下,孙中山先生领导了辛亥革命。(2)同盟会的成立,把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推进到新的阶段。(3)三民主义指“民主”“民权”“民生”三大主义。(4)辛亥革命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5)辛亥革命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但它只传播了民主共和理念。【答案】(1)A(2)C(3)B(4)A(5)B【解析】(1)依据材料“150年前,中国正遭受帝国主义列强的野蛮侵略和封建专制制度的腐朽统治,中华民族陷入内忧外患的灾难深渊,中国人民处于水深火热的悲惨境地。在那个风雨如晦的年代,中华民族从未屈服,无数仁人志士前仆后继,探求救国救民的道路,进行可歌可泣的抗争。孙中山先生就是他们中的杰出代表”的信息可知,在帝国主义的侵略和封建专制制度的腐朽统治下,孙中山先生领导了辛亥革命这一结论是来源于材料的内容的。故选A。(2)依据材料“青年时代,孙中山先生创立兴中会、同盟会,提出民族、民权、民生的三民主义,积极传播革命思想,广泛联合革命力量,连续发动武装起义,为推进民主革命四处奔走”的信息,同盟会的成立,把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推进到新的阶段这一结论材料中没有体现,故选C。(3)依据材料“青年时代,孙中山先生创立兴中会、同盟会,提出民族、民权、民生的三民主义,积极传播革命思想”的信息可知,三民主义指“民主”“民权”“民生”三大主义这一结论违背了材料的内容,故选B。(4)依据材料“辛亥革命虽然没有改变旧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没有改变中国人民的悲惨命运,没有完成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历史任务,但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打开了中国进步闸门,传播了民主共和理念,极大推动了中华民族思想解放,以巨大的震撼力和影响力推动了中国社会变革”的信息可知,辛亥革命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是其来源于材料的结论,故选A。(5)依据材料“辛亥革命虽然没有改变旧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没有改变中国人民的悲惨命运,没有完成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历史任务,但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打开了中国进步闸门,传播了民主共和理念,极大推动了中华民族思想解放”的信息可知,辛亥革命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但它只传播了民主共和理念这一结论违背了材料的内容,故选B。14.阅读下列材料后判断:关于文学的形式问题,新文化运动时期主要是白话文与文言文之争。用白话文写作品由来已久,清末还出版过一批白话文报纸。但是,白话文成为一种运动,则是《新青年》发动的。《新青年》从第4卷第1号(1918年1月)起改用白话文,采用新式标点符号,开始刊登一些新诗,这对革命思想的传播,文学创作的发展,以及国民教育的推广有着积极的意义。以下表述是以上材料中得出的,请在对应的括号内填“正确”;违背了以上材料所表达的的意思的,请在对应的括号内填“错误”;是以上材料没有汲及的,请在对应的括号内填:“未涉及”。(1)文学形式问题是新文化运动时期争论的问题。(2)用白话文写作品是从《新青年》杂志开始的。(3)鲁迅的白话小说《狂人日记》深刻揭露了封建礼教的吃人本质。(4)从1918年元月起,《新青年》改用白话文,采用新式标点符号。(5)白话文和新式标点符号的采用有利于革命思想的传播和国民教育的发展。【答案】(1)正确。(2)错误。(3)未涉及。(4)正确。(5)正确。【解析】(1)依据材料信息可知,文学形式问题是新文化运动时期争论的问题。表述是以上材料中得出的,对应的括号内填“正确”。(2)依据材料信息可知,用白话文写作品是从《新青年》杂志开始的。违背了以上材料所表达的意思,对应的括号内填“错误”。(3)依据材料信息可知,鲁迅的白话小说《狂人日记》深刻揭露了封建礼教的吃人本质。材料没有汲及,对应的括号内填“未涉及”。(4)依据材料信息可知,从1918年元月起,《新青年》改用白话文,采用新式标点符号。表述是以上材料中得出的,对应的括号内填“正确”。(5)依据材料信息可知,白话文和新式标点符号的采用有利于革命思想的传播和国民教育的发展。表述是以上材料中得出的,对应的括号内填“正确”。15.(2020·重庆万州·八年级期末)阅读下列材料后判断:五四运动爆发于民族危难之际,是一场以先进青年知识分子为先锋、广大人民群众参加的彻底反帝反封建的伟大爱国革命运动,是一场中国人民为拯救民族危亡、捍卫民族尊严、凝聚民族力量而掀起的伟大社会革命运动,是一场传播新思想新文化新知识的伟大思想启蒙运动和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以彻底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性、追求救国强国真理的进步性、各族各界群众积极参与的广泛性,推动了中国社会进步,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为中国共产党成立做了思想上干部上的准备,为新的革命力量、革命文化、革命斗争登上历史舞台创造了条件,是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走向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折点。五四运动孕育了以爱国、进步、民主、科学为主要内容的伟大五四精神,其核心是爱国主义。——摘编自2019年习近平在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以下表述是从以上材料中得出的,请在答题卷对应题号后涂“A”;违背了以上材料所表达的意思,请在答题卷对应题号后涂“B”;是以上材料没有涉及的,请在答题卷对应题号后涂“C”。(1).1919年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失败引发了伟大的五四爱国运动。(2).在五四运动中,中国工人阶级发挥了先锋带头作用。(3).五四运动在近代中华民族追求民族独立和发展进步的历史进程中具有里程碑意义。(4).五四运动孕育了以是革命英雄主义为核心的伟大五四精神。(5).五四运动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准备了思想、干部条件。【答案】(1).C(2).B(3).A(4).B(5).A【解析】(1).依据材料的内容,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19年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失败引发了伟大的五四爱国运动”是五四运动的背景,材料中没有涉及,所以选C。(2).依据材料“五四运动爆发于民族危难之际,是一场以先进青年知识分子为先锋、广大人民群众参加的彻底反帝反封建的伟大爱国革命运动”的信息可知,“在五四运动中,中国工人阶级发挥了先锋带头作用”这句话是错误的,所以选B。(3).依据材料“为新的革命力量、革命文化、革命斗争登上历史舞台创造了条件,是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走向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折点”的信息可知,“五四运动在近代中华民族追求民族独立和发展进步的历史进程中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信息是正确的,所以选A。(4).依据材料“五四运动孕育了以爱国、进步、民主、科学为主要内容的伟大五四精神,其核心是爱国主义”的信息可知,“五四运动孕育了以是革命英雄主义为核心的伟大五四精神”是错误的,所以选B。(5).依据材料“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为中国共产党成立做了思想上干部上的准备”的信息可知,“五四运动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准备了思想、干部条件”是正确的,所以选A。16.(2020·吉林·长春外国语学校八年级阶段练习)依据所学知识,判断下列有关历史史实的叙述是否正确,正确的在后面的括号内划“正确”,错误的划“错误”。(1)黄埔军校是培养大批军事和政治人才的学校,第一任校长是孙中山(2)南昌起义、秋收起义的教训告诉我们:应该由向农村进军转向攻取大城市,革命才能取得胜利(3)“思想建党、政治建军”的建党建军原则出自于遵义会议(4)“反对华北自治”“停止内战,一致抗日”“外争主权,内除国贼”出自于一二九运动(5)中共中央所在地延安,是敌后战场的战略总后方和指挥中枢【答案】(1)错误;(2)错误;(3)错误;(4)错误;(5)正确;【解析】(1)依据所学知识可知,黄埔军校是培养大批军事和政治人才的学校,第一任校长是蒋介石,所以题干的说法是错误的。(2)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南昌起义、秋收起义的教训告诉我们:应该由向城市进军转向农村,革命才能取得胜利,所以题干的说法是错误的。(3)依据所学知识可知,“思想建党、政治建军”的建党建军原则出自于古田会议,所以题干的说法是错误的。(4)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反对华北自治”“停止内战,一致抗日”“外争主权,内除国贼”出自于五四运动,所以题干的说法是错误的。(5)依据所学知识可知,中共中央所在地延安,是敌后战场的战略总后方和指挥中枢,在抗日战争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所以题干的说法是正确的。17.阅读以下材料后判断:1945年8月15日,日本帝国主义宣布无条件投降。国共两党面临和平组建联合政府或进行全面内战的重大抉择。13天后,应蒋介石3次电请"共商国是",毛泽东和周恩来、王若飞,在张治中的陪同下,由延安飞往重庆与国民党谈判。最后于10月10日签署《政府与中共代表会谈纪要》(即《双十协定》),表示要结束"训政",承认各党派平等合法地位,释放政治犯,召开政治协商会议,避免内战,建设独立富强的新中国。《双十协定》并未得到遵守,全面内战很快爆发。1949年4月,中国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国民党反动统治宣告覆灭。解放大军继续进逼重庆,蒋介石被迫决定由重庆撤退。根据蒋介石的直接命令,国民党特务从9月即开始分批屠杀狱中革命志士。——摘编自乡土教材《重庆历史》以下表述是从以上材料中得出的,请在对应题号后填“正确”;违背了以上材料内容所表达的意思,请在对应题号后填“错误”;是以上材料内容没有涉及的,请在对应题号后填“未涉及”。(1)毛泽东与蒋介石进行了长达43天共9次直接谈判。(2)双十协定于1945年10月10日在重庆签署。(3)双十协定促进了各党派平合法地位的确立。(4)《双十协定》在最后并未得到遵守,于是爆发了内战。(5)蒋介石当局对囚禁在白公馆、渣滓洞等监狱的革命者进行了疯狂的大屠杀。【答案】(1)未涉及(2)正确(3)错误(4)正确(5)正确【解析】(1)根据材料内容,(1)说法材料未涉及到。(2)根据“最后于10月10日签署《政府与中共代表会谈纪要》(即《双十协定》),”可知,(2)说法正确。(3)根据“承认各党派平等合法地位,释放政治犯,召开政治协商会议,避免内战,建设独立富强的新中国”可知,(3)说法错误。(4)根据“《双十协定》并未得到遵守,全面内战很快爆发。”可知,(4)说法正确。(5)根据“国民党特务从9月即开始分批屠杀狱中革命志士。”可知,(5)说法正确。41.(2019·重庆市开州区德阳初级中学初二月考)判断:中国传统教育体制是一种培养官僚绅士的制度……洋务运动兴起后,清政府创办了新式学堂,培养近代实用人才,这是近代教育改革之始。新式学堂除开设外语、中文外,把近代西学中的自然科学、应用科学、工艺制造、军事技术方面的知识作为教学的主要内容,科学技术在课程中成为重要内容,洋务教育逐渐迈向近代化……甲午战争后维新派开设的新式学堂把学习的注意力集中在西方社会科学知识和政治制度方面。——摘编方建春《近代中国教育改革的特点及其影响》以下表述是从上述材料中得出的在题后的括号内填正确;与材料意思不符的的在题后的括号内填错误;没有涉及的在题后的括号内填未涉及。(1)清政府创办新式学堂的目的是培养近代实用人才。(2)百日维新期间,清政府决定创办京师大学堂。(3)学习西方,兴办新式学堂是培养官僚绅士的一项重要内容。(4)维新派开设的新式学堂主要学习近代自然科学、应用科学、工艺制造、军事技术等知识。(5)甲午战争后,新式学堂的学习内容有所变化。【答案】(1)正确(2)未涉及(3)错误(4)错误(5)正确【详解】(1)根据材料“洋务运动兴起后,清政府创办了新式学堂,培养近代实用人才,这是近代教育改革之始。”可知,清政府创办新式学堂的目的是培养近代实用人才,故题干表述正确。(2)题干没有涉及百日维新期间清政府决定创办京师大学堂。(3)根据题干“中国传统教育体制是一种培养官僚绅士的制度”可知,题干“学习西方,兴办新式学堂是培养官僚绅士的一项重要内容。”说法错误。(4)根据材料“甲午战争后维新派开设的新式学堂把学习的注意力集中在西方社会科学知识和政治制度方面。”可知,题干说法错误。(5)根据材料“洋务教育逐渐迈向近代化……甲午战争后维新派开设的新式学堂把学习的注意力集中在西方社会科学知识和政治制度方面。”可知,题干“甲午战争后,新式学堂的学习内容有所变化。”说法正确。19.(2020·重庆·八年级阶段练习)仔细观察图片,结合所学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正确的涂“T”,否则涂“F”。(1)图一战役的胜利归功于叶挺第四军独立团的浴血奋战。(2)图二的事件揭开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序幕。(3)图三A处的军事行动打乱了敌人的追剿计划(4)图四的事件基本消灭了国民党军队的主力。(5)以上图片反映了近代以来中国人民的不懈斗争。【答案】(1)T;(2)F;(3)F;(4)T;(5)T【解析】(1)图一反映的是北伐战争中的汀泗桥、贺胜桥战役,归功于叶挺第四军独立团的浴血奋战。北伐战争时期,叶挺率领的独立团由于屡立奇功,为第四军赢得了“铁军”的光荣称号。故说法正确(2)图二的事件是1937年侵华日军制造了七七事变或卢沟桥事变,揭开了中国全民族抗战的序幕,而揭开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序幕的事件是1939年德国进攻波兰。故说法错误。(3)图三A处的军事行动是长征途中红军飞夺泸定桥,而打乱了敌人的追剿计划的军事行动是四渡赤水。故说法错误。(4)图四的事件是解放战争时期的三大战役。三大战役中辽沈战役攻占锦州,切断东北敌军向关内的退路,淮海战役以徐州为中心展开,平津战役中北平和平解放。三大战役的胜利基本消灭了国民党军队的主力。故说法正确(5)以上图片分别反映了北伐战争、红军长征、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等重大事件。这些事件都属于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进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史实,反映了近代以来中国人民的不懈斗争。故说法正确。20.(2021·重庆市巴南区一品初级中学校八年级阶段练习)阅读以下材料后判断:朝鲜战争1950年6月25日,朝鲜战争爆发。6月27日美国总统杜鲁门命令美国第七舰队驶入台湾海峡,阻止中国人民解放军解放台湾。在苏联代表缺席的情况下,安理会以13比1的结果通过了美国提交的议案——在军事上给韩国以“必要的援助”。9月15日,在麦克阿瑟的指挥下,联合国军在朝鲜西海岸的仁川港登陆,并将战火推进到“三八线”。美国飞机多次入侵中国领空,轰炸扫射中国东北边境城市,严重威胁到中国的安全。10月19日,中国人民志愿军跨过鸭绿江,赶赴朝鲜战场。经过2年零9个月艰苦战斗,战争双方在朝鲜停战协定上签字,抗美援朝战争宣告结束。战争期间,我国人民开展保卫世界和平签名、参军参战、订立爱国公约、生产竞赛、增产节约、捐献飞机等活动,支接抗美接朝。中国人民志愿军以轮番作战和轮换作战的方式入朝,协同作战能力大幅提高,战略战术更加丰富。抗美援朝的胜利为新中国赢得了一个相对稳定的和平环境,提高了我国的国际地位。——高等教有出版社《中国现代史》以下表述是从以上材料中得出的,请在答题卡对应题号后涂“正确”;违背了以上材料所表达的意思,请在答题卡对应题号后涂“错误”;是以上材料没有涉及的请在答题卡对应题号后涂“未涉及”。(1)抗美援朝战争大约结束于1953年3月。(2)早期的联合国成为了美国实现其霸权的工具。(3)中国人民志愿军司令员由彭德怀元帅担任。(4)抗美援朝战争客观上增强了我军的战争经验。(5)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为我们的经济建设提供了稳定的国际环境。【答案】(1)错误。(2)正确。(3)未涉及。(4)正确。(5)正确。【解析】(1)依据材料信息结合所学可知,抗美投朝战争大约结束于1953年7月。违背了以上材料所表达的意思,故此题“错误”。(2)依据材料信息结合所学可知,早期的联合国成为了美国实现其霸权的工具。表述是从以上材料中得出的,故此题“正确”。(3)依据材料信息结合所学可知,中国人民志愿军司令员由彭德怀元帅担任。材料没有涉及,故题号后涂“未涉及”。(4)依据材料信息“中国人民志愿军以轮番作战和轮换作战的方式入朝,协同作战能力大幅提高,战略战术更加丰富”可知,抗美援朝战争客观上增强了我军的战争经验,表述是从以上材料中得出的,故此题“正确”。(5)依据材料信息“抗美援朝的胜利为新中国赢得了一个相对稳定的和平环境,提高了我国的国际地位”可知,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为我们的经济建设提供了稳定的国际环境。表述是从以上材料中得出的,故此题“正确”。21.观察漫画并结合所学知识判断对错,正确的涂“正确”否则涂“错误”。(1)这幅漫画反映的是改革开放后中国的巨大变化(2)从图片中我们可以看出地主阶级从此在中国消失了。(3)苦难深重的农民终于拥有了自己的土地,生产劳动干劲十足。(4)封建土地剥削制度废除了,中国掀起了家庭联产承包的热潮。(5)作者通过漫画表达了对我党农村政策的拥护和赞美。【答案】(1)错误(2)正确(3)正确(4)错误(5)正确【解析】(1)依据漫画信息“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地主”、“农民翻身得解放”,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50年,我国政府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全国分批进行土地改革。1952年底,土地改革的完成,彻底摧毁了我国存在的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地主阶级也被消灭;农民翻了身,得到了土地,成为土地的主人;解放了农村的生产力,极大地提高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为农业生产的发展和为国家的工业化建设准备了条件。这幅漫画反映的是土地改革后中国的巨大变化。所以,这句话表述错误。故答案为错误。(2)依据漫画中的“地主”、“斧头”等信息可知,土地改革的完成,彻底摧毁了我国存在的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地主阶级也被消灭,从此在中国消失了。所以,这句话表述正确。故答案为正确。(3)依据漫画信息可知,结合所学知识,土地改革的完成,我国存在的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剥削制度废除了,地主阶级也被消灭;农民翻了身,成为土地的主人;解放了农村的生产力,极大地提高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生产劳动干劲十足。所以,这句话表述正确。故答案为正确。(4)依据漫画信息可知,结合所学知识,土地改革的完成,彻底摧毁了我国存在的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剥削制度,地主阶级也被消灭。农民翻了身,得到了土地,成为土地的主人;解放了农村的生产力,极大地提高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国在农村掀起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高潮。所以,这句话表述错误。故答案为错误。(5)依据漫画信息可知,结合所学知识,1950年,我国政府为了满足农民对土地的要求,进行了土地改革。1952年,土地改革的完成,地主阶级被消灭,农民翻了身,成为土地的主人,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促进了农村经济的迅速发展。作者通过漫画表达了对我党农村政策的拥护和赞美。所以,这句话表述正确。故答案为正确。22.(2021·重庆市实验学校八年级期中)1952—1957年我国工农业生产主要产品产量简表以下表述是从上表信息中得出的,请在答题卡相应的位置填“正确”;违背了上表信息所表达的意思的,请在答题卡相应的位置填“错误”;是上表信息没有涉及的,请在答题卡相应的位置填“未涉及”。(1).1957年底,我国第一个五年计划超额完成。()(2).从1952到1957年,我国经济呈缓慢发展的趋势。()(3).1952—1957年,我国工业生产发展速度快于农业。()(4).苏联对我国“一五”计划期间的工业建设提供了帮助。()(5).从1952年到1957年,工农业生产产量增加最快的是钢产量。()【答案】33.未涉及34.错误35.正确36.未涉及37.正确【解析】(1).根据题干“1952—1957年我国工农业生产主要产品产量简表”,可知没有体现“1957年底,我国第一个五年计划超额完成”。故本题应填未涉及。(2).从表中数字可知,从1952年到1957年,我国经济呈现快速发展的趋势,“从1952到1957年,我国经济呈缓慢发展的趋势。”违背了题干表格表达的信息,故本题应填错误。(3).从表中数字,1957年和1952年相比,工业政府明显高于农业,说明工业的发展速度快于农业。“1952—1957年,我国工业生产发展速度快于农业。”是从表中得到的信息,故本题应填正确。(4).从图表中看不出苏联对我国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的工农业提供了帮助,故本题应填未涉及。(5).根据表格中数据,1957年的钢产量比1952年钢产量增加296%,可得出工农业生产产量增加最快的是钢产量,故本题应填正确。23.(2019·重庆万州·八年级期末)阅读下列材料后判断:我们党领导人民进行社会主义建设,有改革开放前和改革开放后两个历史时期,这是两个相互联系又有重大区别的时期,但本质上都是我们党领导人民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在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开创的,但也是在新中国已经建立起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并进行了20多年建设的基础上开创的。……对改革开放前的历史时期要正确评价,不能用改革开放后的历史时期否定改革开放前的历史时期,也不能用改革开放前的历史时期否定改革开放后的历史时期。改革开放前的社会主义实践探索为改革开放后的社会主义实践探索积累了条件,改革开放后的社会主义实践探索是对前一个时期的坚持、改革、发展。对改革开放前的社会主义实践探索,要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分清主流和支流,坚持真理,修正错误,发扬经验,吸取教训,在这个基础上把党和人民的事业继续推向前进。——摘编自习近平2013年在新进中央委员会委员、候补委员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研讨班上的讲话以下表述是从以上材料中得出的,请在答题卷对应题号后涂“正确”;违背了以上材料所表达的意思,请在答题卷对应题号后涂“错误”;是以上材料没有涉及的,请在答题卷对应题号后涂“未涉及”。(1)1956年底“三大改造“完成后我国随即开始伟大的社会主义建设实践。(2)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共分改革开放前和改革开放后两个不同的历史时期。(3)在改革开放前的实践探索中我们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4)两个历史时期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思想指导、方针政策、实际工作存在明显差异。(5)对于我国两个时期的社会主义实践探索我们应全面认识,辩证看待,科学评价。【答案】(1)错误(2)正确;(3)错误;(4)正确;(5)未涉及。【解析】(1)据以上材料“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在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开创的,但也是在新中国已经建立起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并进行了20多年建设的基础上开创的。……”可知,“1956年底‘三大改造’完成后我国随即开始伟大的社会主义建设实践。”这一表述违背了以上材料所表达的意思,故本题说法错误。(2)据“我们党领导人民进行社会主义建设,有改革开放前和改革开放后两个历史时期”可知,“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共分改革开放前和改革开放后两个不同的历史时期。”这一表述是可以从以上材料中得出的,故本题说法正确。(3)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在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开创的,但也是在新中国已经建立起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并进行了20多年建设的基础上开创的。……”可知,“在改革开放前的实践探索中我们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表述违背了以上材料所表达的意思,故本题说法错误。(4)据“我们党领导人民进行社会主义建设,有改革开放前和改革开放后两个历史时期,这是两个相互联系又有重大区别的时期,但本质上都是我们党领导人民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探索。”可知,“两个历史时期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思想指导、方针政策、实际工作存在明显差异。”这一表述是可以从以上材料中得出的,故本题说法正确。(5)据以上材料可知,“对于我国两个时期的社会主义实践探索我们应全面认识,辩证看待,科学评价。”这一表述是以上材料没有涉及的。24.(2020·吉林长春·九年级学业考试)观察示意图,判断下列表述是否正确,正确的填“正确”,错误的填“错误”。(1)A处实行的是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2)B处进行的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是增强企业活力。()(3)C处的内容是在中共十五大中正式提出来的。()(4)D处使中国形成了特区一沿海经济开放区一沿海开放城市一内地的格局。()(5)E处可填入世界贸易组织,为我国参与经济全球化开辟了新的途径。()【答案】(1)正确(2)正确(3)错误(4)错误(5)正确【解析】(1)根据“改革、农村”,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了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改革先从农村开始,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故题干表述正确。(2)1985年,城市改革全面展开,重点是国有企业的改革,中心环节是增强企业活力。故题干表述正确。(3)根据“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92年中共十四大的明确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故题干表述错误。(4)根据“开放、逐步推进”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80年,建立深圳、珠海、汕头、厦门四个经济特区;1984年开放十四个沿海城市;1985年,把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闽南三角洲开辟为沿海经济开放区;1988年,划海南岛为经济特区;1990年建立上海浦东开发区。1992年后,陆续开放内地。可知,我国形成了“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故题干表述错误。(5)根据“加入世贸”结合所学知识可知,2001年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为我国参与经济全球化开辟了新的途径。故题干表述正确。25.(2018·安徽省五河第二中学八年级期末)阅读下列材料后判断: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科技发展取得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多复变函数论、陆相成油理论、人工合成牛胰岛素等成就,高温超导、中微子物理、量子反常霍尔效应、纳来科技、干细胞研究、肿瘤早期诊断标志物、人类基国组测序等基础科学突破,“两弹一”、超级杂交水稻、汉字激光照排、高性能计其机、三峡工程,载人航天、探月工程、移动通信、量子通讯、北斗导航、载人深潜、高选铁路航空母航等工程技术成果,为我国成为一个有世界影响的大国奠定了重要基础。从总体上看,我国科技整体能力持续提升,一些重要领域方向路身世界先透行列,某些前沿方向开始进入并行、领跑阶段,正处于从量的积累向质的飞跃、点的突破向系统能力提升的重要时期。——摘编自2016年5月习近平在全国科技创新大会和两院院士大会的讲话以下表述是从以上材料中得出的,请在答题卷对应题号后涂“A“;违背了以上材料所表达的意思,请在答题卷对应题号后涂“B”:是以上材料没有涉及的,请在答题卷对应题号后涂“C”(1)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科技领域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2)目前我国科技已跻身世界前列,成为有世界影响力的科技强国。(3)东方红一号卫星、神舟五号飞船、嫦娥一号探月卫星的成功发射具有里程碑意义。(4)中国科技绝大多数领域都已跻身世界先进行列,进入井行、领跑阶段。(5)目前我国科技发展正处于从量的积累向质的飞跃、点的突破向系统能力提升的重要时期。【答案】(1)A。(2)B。(3)C。(4)B。(5)A。【解析】(1)根据材料“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科技发展取得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可知,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科技领域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是从材料得出答案,故此题填A。(2)根据材料“从总体上看,我国科技整体能力持续提升,一些重要领域方向路身世界先透行列,”可知,目前我国科技已跻身世界前列,成为有世界影响力的科技强国,违背了材料表达的意思,故本题填B。(3)东方红一号卫星、神舟五号飞船、嫦娥一号探月卫星的成功发射具有里程碑意义,材料中没有提及,故本题填C。(4)根据材料“某些前沿方向开始进入并行、领跑阶段,正处于从量的积累向质的飞跃、点的突破向系统能力提升的重要时期。”可知,中国科技绝大多数领域都已跻身世界先进行列,进入井行、领跑阶段违背材料意思,故本题填B。(5)根据材料“正处于从量的积累向质的飞跃、点的突破向系统能力提升的重要时期。”可知,材料中可以得出目前我国科技发展正处于从量的积累向质的飞跃、点的突破向系统能力提升的重要时期,故本题填A。辨析改错题(15题)1.辨别下列史实的正误,在括号内对的打“√”,错的打“×”并加以改正。(1)()目前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人类是北京人。改正:把_______________改为_________________(2)()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是从商朝开始的。改正:把_______________改为_________________(3)()商朝最大的青铜器是四羊方尊。改正:把_______________改为_________________(4)()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战争是楚汉战争。改正:把_______________改为_________________(5)()“推恩令”的实行,巧妙的削弱了诸侯王封国势力,加强了中央集权。改正:把_______________改为_________________【答案】(1)错。把北京人改为元谋人(2)对。(3)错。把四羊方尊改为司母戊鼎(4)错。把楚汉战争改为陈胜吴广起义(5)对【解析】试题分析:(1)本题考查的是我国远古人类的史实。目前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人类是距今约170万年前的元谋人.故本题是错误的。(2)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是从商朝开始的。是商朝的甲骨文。故本题是对的。(3)商朝最大的青铜器是司母戊鼎,四羊方尊是青铜器中的精品。(4)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战争是陈胜吴广起义。体现了革命的首创精神。(5)西汉汉武帝接受主父偃的建议,颁布推恩令,削弱了诸侯王封国势力,加强了中央集权。故本题是正确的。2.辨别下列史实的正误,在题前括号内正确的打“正确”;错误的打“错误”,并加以改正。(1)西周青铜礼器的类型和数量反映了权力的大小和严格的等级界限。改正:(2)通过“分封制”,周代的贵族等级分为天子、诸侯、卿大夫、农民。改正:(3)公元前221年,秦国完成统一大业,建立秦朝,定都洛阳。改正:(4)历时四年的楚汉之争,项羽取得了最终胜利。改正:【答案】(1)【正确】;(2)【错误】;农民改为士;(3)【错误】;洛阳改为咸阳(4)【错误】;项羽改为刘邦【详解】(1)依据所学可知,原始社会末期,我国已出现青铜器.商朝以后,青铜器的数量增多,种类逐渐丰富,主要用于饮食、祭祀和军事等方面,功能也由食器等发展到礼器,成为王公贵族象征身份地位乃至国家权力的代表性器物,礼器的类型和数量反映了权利的大小和严格的等级界限,所以题干的说法是正确的。(2)依据所学可知,为了加强对全国的统治,周天子实行分封制,根据血缘关系远近和功劳大小,将宗亲和功臣分封到各地,诸侯需要向周王进纳贡物,诸侯有服从周王调兵的义务。所以题干的说法是错误的,应该把农民改为士。(3)依据所学可知,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灭掉六国,完成统一大业,建立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王朝—秦朝,定都咸阳,所以题干的说法是错误的,应该把洛阳改为咸阳。(4)依据所学可知,楚汉之争是汉元年(公元前206年)八月至汉五年(公元前202年)十二月,西楚霸王项羽、汉王刘邦两大集团为争夺政权而进行的一场大规模战争,最终,楚汉之争以项羽败亡,刘邦建立西汉王朝而告终,所以题干的说法是错误的,应该把项羽改为刘邦。3.(2020·安徽芜湖·初三三模)中国古代科技领先于世界。辨别下列史实的正误,在题前的括号内正确的打“正确”,错误的打“错误”,并加以改正。()(1)夏朝后期铸造的司母戊鼎是迄今世界上出土的最重的青铜器。改正:()(2)秦朝蜀郡郡守李冰主持,在成都附近的岷江上修建了都江堰。改正:()(3)东汉末年,张仲景写成了《伤寒杂病论》一书,发展了中医学的理论和方法。改正:()(4)《农政全书》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完整的农书。改正:【答案】(1)错误,改正:夏朝改为商朝(2)错误,改正:秦朝改为秦国(3)正确(4)错误,改正:《农政全书》改为《齐民要术》【详解】(1)依据课本所学可知,商朝是我国青铜文化的灿烂时期,青铜器生产规模大,品种多,工艺精美。著名的青铜器有巨大的司母戊方鼎和造型奇特的四羊方尊等。司母戊鼎是迄今世界上出土的最重的青铜器。本题错误,夏朝改为商朝。(2)依据课本所学可知,战国时期,各国都注意兴修水利。秦国蜀郡太守李冰在岷江中游修筑的都江堰,是闻名世界的防洪灌溉工程,都江堰消除了岷江水患,灌溉了大片农田,使成都平原变成千里沃野。两千多年来,都江堰一直造福于人民。本题错误,秦朝改为秦国。(3)依据课本所学可知,张仲景是东汉著名的医学家。东汉末年,张仲景的家乡传染病流行,仅他的家族就死了很多人。他决心钻研医学,收集许多民间药方,结合自己实践经验,写成了《伤寒杂病论》一书。书中全面阐述了中医学的理论和治病原则。本题正确。(4)依据课本所学可知,北朝的贾思勰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农学家。他注意向有经验的农民学习,并亲自参加农业生产实践。他写的《齐民要术》一书。《齐民要术》是我国现存的第一部完整的农业科学著作,在世界农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农政全书》是明朝末年一部重要的农业科学巨著。本题错误,《农政全书》改为《齐民要术》。4.(2021·安徽九年级专题练习)分裂违背历史潮流,统一是人心所向。辨别下列史实的正误。在“答题卷”该题前的括号内正确的打“正确”;错误的打“错误”,并加以改正。(1)589年,隋朝灭掉南方的宋朝,统一全国,结束了长期政权分立的局面。(2)1279年,鲜卑族建立的元朝完成了统一,再次实现全国范围的大一统。(3)10世纪初,契丹族首领阿骨打统一契丹各部,建立政权。(4)唐朝时期,得到西北少数民族的拥戴,被尊称为天可汗的是唐太宗。【答案】(1)错误“宋朝”改为“陈朝”(2)错误“鲜卑族”改为“蒙古族”(3)错误“阿骨打”改为“耶律阿保机”(4)正确【详解】(1)据所学知识可知,589年,隋朝灭掉南方的陈朝,统一全国,结束了长期政权分立的局面,顺应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历史发展大趋势。所以本题表述错误,应把“宋朝”改为“陈朝”。(2)据所学知识可知,1279年,蒙古族建立的元朝完成了统一,再次实现全国范围的大一统,为统一多民族国家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所以本题表述错误,应把“鲜卑族”改为“蒙古族”。(3)据所学知识可知,10世纪初,契丹族首领耶律阿保机一契丹各部,建立政权。所以本题表述错误,应把“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医疗资源的浪费对策
- 主题8工业区位课件中华地图版高中地理必修二
- 年产xx产业园项目建议书
- 直接纱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年产xxx超级不织布轮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立项备案)
- 年产xx塑料糊墙品项目建议书
- 年产xx模具修补堆焊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项目规划)
- 树铭商学院职业心态培训
- 2024年钢增强塑料项目资金申请报告代可行性研究报告
- 5.2自然环境的地域差异性 课件高二上学期地理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1
- 中考命题作文预测及导写:“一步一步往前走”
- 口腔消毒灭菌知识培训课件
- 针刺治疗颈椎病
- 室内设计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模板
- 工程人员服务意识培训课件
- 儿童视力保护培训课件
- 玻璃制品行业员工转正汇报
- 科学人教鄂教版六年级上册全册分层练习含答案
- 新时代十年生态文明建设成就
- 末梢采血护理课件
- 《疼痛的规范化治疗》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