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00亩罗河龙山白茶基地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1页
3000亩罗河龙山白茶基地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2页
3000亩罗河龙山白茶基地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3页
3000亩罗河龙山白茶基地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4页
3000亩罗河龙山白茶基地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章总论1.1项目概要1.1.1项目名称:3000亩龙山白茶基地建设项目1.1.2项目性质:新建1.1.3项目建设单位:江西省#####市罗河镇人民政府法人代表:##################企业代表:######################企业业性质:股份制经营1.1.4项目建设情况建设地点项目建设:选址于#####市罗河镇龙山村及杨桥邓家。1.1.4.建设规模项目预计总投资1800万元,通过项目的实施,3000亩白茶按照规定的生产标准进行生产,并利用间套作方式种植桂花和豆类,从而形成规模种植、加工、生态保护为一体的农业生态经济模式。建设期限项目建设投产工期为1-3年。建设内容本项目建设的主要内容是按照白茶种植要求,满足农业生态保护、农村劳动力就业、农民增收所需的农业综合开发建设。项目;投资规模以及资金构成本项目预计总投资1800万元,其中:白茶苗投资840万元,占总投资的46.7%,流动资金投资960万元,占总投资的53.3%。项目资金筹措本项目筹措资金总额为1800万元,其中企业自筹资金(含银行贷款)1560万元,申请政府扶持240万元。主要经济技术指标本项目建设完成后,年可以完成白茶种植1200万株,年提供精深加工白茶90000斤,套种桂花、豆类等品种,形成综合利用项目廷设完成后,年可实现销售收入3000万元,可带动农民新增收900万元。项目带动能力本项目的实施通过发展生态农业,形成一村一品,极大地提高了我市农业现代化水平,提升了我市的农业档次和农业形象,同时力周边农民发展现代农业种植小区提供了良好的范例,为农民发展生态农业提供良好的榜样。1.2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的依据党中央、国务院提出了发展现代农业的这一基本思路,大力推进现代农业建设,特别是强调推进一村一品和建设生态农业建设,从而实现农民收入持续增长、农业生产方式有较大转变、农村面貌有明显改善、农民整体素质明显提高。按照这一基本思路,通过基地建设和进行生态涵养,有利于优化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的调整,有利于增加农民收入,还促进了循环经济的发展。可行性报告编制的依据:1、2005、2006、2007年中央一号文件精神,2、江西省、#####市农业产业化发展规划,3、#####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4、#####市绿色农业发展规划,5、国家相关技术标准和操作规程;1.3综合评价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可行性、经济合理性l.3.1项目建设的必要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主要目标,其中生产发展是首要目标和根本出发点。生态农业生产基地体现了新农村建设的目标和内容,通过基地建设可以带动和促进我农业生态基地建设的发展。1.3.2项目建设的可行性#####市有优越的地:理优势和气候优势,适合所生产产品的基地建设要求,同时基地:建设充分依靠了中国林科院亚热带研究所的技术支持。项目建设远离城市、村庄和工业园区,没有工业污染源和生活垃圾污染,环境优美自然条件独特,完全符合白茶种植;基地建设的生产要求。1.3.3项目建设的经济合理性项目建设预计总投资1800万元,项目实施完成后,白茶盛产年份可实现税后利润3000万元,投资利润率高。同时项目的建设具有较好的社会效益,通过采取基地加农户的模式,可带动农户15000余户,为社会可新增就业岗位90多个,可间接解决近千农村剩余劳动力在本地解决就业。与此,基地实现了种植、加工、生态为一体的现代农业生产模式,提高了产品的综合利用,使得资源得到综合利用,既减少了废弃物对环境产生的污染,又提高了产品的综合利用。因此,本项目的实施,具有明显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能达到农业增长、农民增收、带动消费,促进财政增效的目的。1.4项目建设的存在问题和建议通过以上分析,项目建设具有较强的必要性、可行性和经济合理性。但是,项目建设资金需求量较大,建议有关部门给予资金扶持。

第二章项目背景2.1项目建设的背景江西省委、省政府提出了把江西建设成为“三个基地、一个后花园”的战略。并结合江西的实际,提出了“希望在山、潜力在水、重点在田、后劲在畜、出路在工”的发展思路,遵循优化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转变农业增长方式、增加农民收入的这一思路。农业生产必须注重产业结构调整,注重推进“一村一品”。通过抓好优质农产品基地建设,从而形成具有特色、具有规模效益、品牌效益和产业集聚力的优质产业群。当前,我国已经进入工业反哺农业,加快推进现代农业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新阶段,全面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已经成为我国农业进入发展新阶段的战略任务。通过白茶优势农产品基地建设,不仅能够提供更优农产品,而且可以通过基地的带动促进农民增收,从而实现“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为我市经济又快又好发展和建设小康社会做出积极的贡献。2.2#####市农业产业化经营发展情况#####市是一个县级市,素有“七山一水一分田、一分道路和庄园”的说法,农民收入仍然是种养二元型结构。近年来,#####币委、市政府加大了农业产业化的扶持力度,已经发展了11家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8家鹰潭市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16家#####市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同时还建立了8家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2006年,#####市各类农业产业化组织固定资产21478万元,龙头企业实现销售收入5.2亿元,带动农户5.93万户,农民从农业产业化经营中新增销售收入300余万元,农业产业化成为农民增收的推进器。到目前为止,共开发A级绿色(有机)食品28个,其中有机食品3个。请求将罗河龙山白茶种植基地纳入全市“一村一品”及全市龙头企业扶持。2.3项目建设的意义2.3.1可以优化农业结构#####是个农业大县,农业仍是传统的种养二元型结构。近年来,省委、省政府提出“重点在田、希望在山、潜力在水、后劲在畜、出路在工”的农业发展思路,通过利用荒山建设优质农产品基地是政策的具体落实,特别是农民耕地日益减少,利用荒山荒地种植,可以增加农民收入的特种经济作物种植,还能够实现农业持续、健康、稳定、安全、快速增长,实现农民收入的增加。2.3.2可以为周边农户发展经济提供样板本项目实施按照现代农业的生产标准进行建设,同时基地建设采取了轮作、间作、套作等多种农业生产方式,提高了土地的使用效率,这样在生产过程中为农民提供了良好的技术示范,同时项目在建设过程中,发展了生态农业和循环经济,为农村消除农业投:入品污染提供了良好的范例。2.3.3为新农村建设提供有力的支撑通过扶持地方主导产业,促使农民从农业种植中增加收入,促进了循环经济的发展,也为今后农村发展生态农业、循环农业提供了良好的基础,美化了农村环境。为实现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新农村奠定了良好的基础。2.4项目建设的有利条件2.4.1符合国家的产业政策按照中央、省以及#####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积极推进“一村一品”,抓好优质农产品基地建设,推进农业产业化,提高农产品增值水平,提高农民在产业链中的利益。因此,扶持项目既可以推进优质农产品基地建设,又可以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这完全符合国家国民经济发展规划和产业扶持政策。2.4.2优越的地理优势项目建设地点在远离#####市区,项目建设地点没有工业污染源和居民生活污染源,项目建设地点土地肥沃、场地平整、交通便利、且居民在农业种植特别是果树种植等方面有良好的基础,这些为基地的建设提供了良好的发展基础。2.4.3良好的市场前景安吉白茶属于绿茶与中国六大茶类中的“白茶”不同,是一种特殊的白叶茶品种,色白是由品种而来,白化返绿是安吉白茶的特殊的生理机制,春茶后期,随气温升高,光照增强,叶色逐渐为花白相间继转而绿色。高氧低酚是安吉白茶香高味鲜的生化基础叶绿素缺少是安吉白茶一种遗传变异体、品质好、采摘时间短,产量低是安吉白茶价位高的主要原因。据科学技术鉴定,其中所含奉富营养和多种维生素,具有温补肺肾、定喘润肠、美容养颜等功效,深受消费者欢迎。项目建设完成后产生的果品具有良好的市场和较好的经济优势。2.4.4独特的技术服务项目的建设得到了#####市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同时项目在技术上依靠中国农科院亚热带研究所的技术支持,在品种的选择、技术指导和市场指引等方面给与了技术支持。综上所述,项目的建设具有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属国家政策扶持范围,同时项目建设具有许多的有利条件,通过分析,项目的建设,能够促进农民增收、企业增效、财政增长。

第三章项目建设条件3.1项目区概况3.1#####罗河镇龙山村位于罗河南部上陵地区,东接雷溪;南靠塘;西邻鹰潭;北连滨江。地理位置在东经116°52′,至117°30′,北纬27°50′,至28°40′,之间,东西宽15公里,南北长20公里,地域面积10平方公里。3.1.2自然资源状况#####市罗河镇是以农业生产为主的丘陵地区,气候为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四季分明,气候温和,光照充足,降水充沛,无霜期长,年平均气温18.2℃,无霜期268天,年平均降雨量1827mm3.1.3社会经济状况#####市罗河镇辖18个村委会,全镇总人口数约5.8万,其中农村劳动力占农业总人口数的95%。全镇耕地面积5万亩,林地面积2.4万亩,土质以红壤为主。2006年全镇实现社会生产总值10亿元,实现财政收入480万元,实现农业总产值6亿元,农民年人均纯收入3730元。3.1.4关联产业发展状况#####市是一个县级市,素有“七山一水一分田、一份道路和庄园”的说法,农民收入仍然是种养二元型结构。近年来,#####市委、市政府加大了农业产业化的扶持力度,已经发展了9家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5家鹰潭市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16家#####市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同时还建立了8家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2006年,#####市各类农业产业化组织固定资产21478万元,龙头企业实现销售收入5.2亿元,带动农户5.93万户,农民从农业产业化经营中新增销售收入300余万元,农业产业化成为农民增收的推进器。3.1.5有便利的交通优势项目区公路网发达,320、206国道、梨温高速公路穿境而过,浙赣、皖赣、鹰厦铁路在此交汇,离南昌机场150公里,距鹰潭编组站仅8公里,交通极为便利、通讯通畅。

第四章项目单位基本情况4.1企业概况罗河镇龙山白茶基地成立于2007年4月,引进浙江安吉白茶示范企业联合开发,他们以诚实守信、信用第一作为企业宗旨,始终把建设优质农产品基地、提供优质农产品作为企业的建设目标,企业采取股份制经营的模式,形式灵活,在农业生产方面积累了相当的经验,在浙江安吉、#####曾经进行过多种农业开发模式,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4.2负责人概况石坤荣,男,1959年2月出生,1978年学校毕业,现在担任多家企业的董事长,作为一名农村出生的企业经营者,始终坚持在自己富裕的同时,要通过自身的努力,带动更多的农民致富,也为社会提供更多的安全、优质的食品。2005年曾在#####市耳口乡投资建设了木竹加工生产示范区园。法人曾先后多次被林业等部门评为先进工作者和技术带头人。4.3研发能力企业拥有众多的农业技术人才,企业每年都投入一定量的资金用于广技术引进、品种开发和人员培训。在新领域注重与大专院校和科研院所开展合作,确保企业的技术支持。4.4企业财务状况目前,企业拥有总资产378万元,没有负债,企业财务状况良好。第五章市场供求分析5.1市场分析5.1.1白茶的价值分析安吉白茶是长寿产品,味甘、性温,可补肺益肾,润肠通便,止咳定喘,营养丰富,是高档的营养保健品。长期饮用具有明显的防衰老、健肠胃、改善性功能等作用。5.1.2生产条件分析前面所述,项目建设地点有着丰富的荒山、荒坡资源优势,加上当地农民良好的果树种植传统。项目建设地点地处长江流域,亚热带气候区域,水、热、立地条件优越,根据“气候相似论”引种理论和对早期引种树种得生长、结果表型研究,该基地完全具有条件建设优势白茶农产品基地。项目建设完成后,可以按照设计要求达到生产目标。5.1.3市场前景分析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的消费结构发生了变化,休闲食品将会得到进一步的发展。越来越得到更多人的重视,越来越成为人们日常消费的保健食品和休闲食品,发展具有很大的空间,市场发展前景良好。5.2销售策略和营销模式5.2.1销售策略1、打好绿色牌、广告牌,依靠名牌效应,依靠生态食品开拓市场;2、产品组合策略。根据不同地区、不同消费群体,推出不同规格、不同价值、不同含量的消费品;3、抓市场q(质量)、s(服务)、c(成本)、v(价值)四大因素。5.3市场风险分析5.3自然风险主要是基地建设风险,这部分风险在完善基础设施的同时可以得到解决。另外,白茶是优良的品种,自肥能力强,病虫害较少,不会产生太大的自然风险。5.3该项目从建立开始,即着手组建技术队伍,建立完善的技术服务体系,把风险降到最低限度;项目主栽品种均有成熟的技术,不会产生技术风险。特别是得到了科研院所和农业部门的技术支持,加上有专人指导,给予了技术保障。5.3企业建立了良好的管理体系,有着丰富的管理经验,建立相当规范的管理制度,可以说企业不会存在任何管理上的问题。

第六章建设方案6.1建设任务与规模本项目建设的主要内容是按照建设目标所需要的基地建设、库房、晒场建设、附属房建设、以及相应的供电、供水设施建设。项目建设投资总额为1800万元。其中企业自筹资金(含银行贷款)1560万元,政府扶持资金240万元。通过项目扶持实施后,企业将实现年产白茶93万斤、生产桂花、豆类等品种实现销售收入3000万元,净利润600万元,带动农民增收900万。6.2建设规划和布局项目建设规划按照白茶生长习性和对环境的要求,以及考虑立体农业的发展和套种作物的生长要求进行布置,力求做到土地产出的最大化、布局的最合理化、生产流程的最简单化,从而在内部建立良好的生产环境。6.3生产技术工艺流程6.3.1生长的技术流程引种→栽植→施肥→整形修剪→施肥→病虫害防治6.3.2采摘的技术流程采摘→晾晒→消毒→入库6.3.3精深加工的技术流程按照规模化加工的技术流程进行精深加工。6.3.4桂花、豆类套种技术流程按照相关种植技术流程进行生产。6.4建设内容6.4.1土建工程本项目需要建设生产车间3.6万平方米,需投入资金4800万元;库房1200平方米,需投入资金96万元;管理用房1200平方米,需投入资金72万元;晒场3600平方米,需投入资金15万元;水井3座,需投入资金6.4.2设备精深加工设备总计投入资金169.8万元。6.4.3无形资产及递延资产投资无形资产30万元,主要用于技术培训和技术中试;递延资产15万元,主要是建设期利息、开办费和不可遇见费用。6.5建设工期及工作进度6.5.1建设工期2007年4月即着手项目的规划设计、生产布局等工作,投入时间为2个月;2007年9月-12月,开展种植所需要的打穴、施肥、种苗购进等工作,进入土建工程建设以及设备订货时间,时间为4个月;2008年5-8月,桂花、豆类的套种,时间为2个月;以后进入企业的正常化生产管理当中。6.5.2工程建设进度表(见下页)

第七章投资概算与资金来源7.1投资概算依据1、土建项目工程是按照《江西省土建工程全额预算估价表》,并结算#####市当地材料价格进行估算的。2、生产设备估算是依据生产厂家提供的《产品参考价目表》。3、科技措施是按照与科研院所签订的合作合同进行估算。7.2投资概算7.2.1固定资产固定资产6套(件),投入资金总额169.8万元,土建工程4.2万平方米,投入资金总额705万元,无形资产30万元,递延资产15万元,总投入资金9流动资金根据资料分析,预计项目建设期间需增加流动资金960万元。7.3资金来源7.3.1自筹资金来源企业目前拥有流动资金以及企业可通过采取股份制或股份合作制基地建设和向金融机构贷款的形式,企业能够筹集1560万元资金。7.3.2政府投入资金政府投入资金主要通过争取有关农业项目的扶持,项目资金作为配套资金一并投入。7.4资金使用和管理7.4.1项目资金使用和管理1、争取的项目资金使用、计划、监督管理按照项目建设要求执行。2、企业建立了规范的财务管理制度,对各项资金能严格按照资金使用管理办法管理。7.4.2银行贷款使用和管理。企业银行贷款使用主要用于企业的土建以及设备购置,企业严格遵守借贷合同,并按照合同要求在规定期限内偿还贷款,借贷合同期间企业及时向银行递交有关会计信息。

第八章财务评价8.1财务评价依据1、固定资产折旧和费用摊销采取年限平均法计算;2、计算严格遵照财务制度和会计准则;3、固定资产残值为原值5%,工程及建筑物折旧年限为20年,其他折旧年限按规定执行;且固定资产折旧没有按照月份来进行计算,而是采取当年增加,次年计提的办法集体固定资产折旧。4、企业无需交纳增值税、企业所得税、城建税以及教育附加费。5、白茶、桂花、豆类按照2007年10月相关统计部门提供的价格计算,白茶200-300元/斤。8.2销售收入,销售税金及附加估算8.2.1销售收入本项目建设完成后,企业达正常生产能力每年可实现销售收入3000万元。8.2.2销售税金及附加项目生产过程中无需交纳增值税、城市建设税及教育附加费。8.3财务效益分析从项目的收入、成本中可以看出,项目生产中的白茶正常生产年份后经济效益较好。正常投产后,企业年可以实现利润600万元,这说明项目建设经济效益较好、投资利润率较高、获利能力强的特点,具有较高的投资价值。8.4财务评价结论通过以上分析,项目在建设完成后达到果树正常盛产能力后,年可实现税后利润600万元,投资利润率高。但是由于项目是农业投资项目,属于一次性投入,多年受益的农业项目。通过采用贴现分析方法,项目的投资回收期较长。项目综合财务评价结论是投资利润率高、投资回收期长。

第九章环境影响评价9.1环境影响9.1.1主要污染物该项目污染主要是使用农药、化肥等一些废弃物;别外,在基地建设过程中,有少量的噪声但远离村庄。9.2防治措施9.2.1农业投入品的治理。由于项目建设过程中严格执行绿色基地建设标准,所使用的农药、化肥不会对环境产生污染。9.2.2产生的噪声处理。首先通过选择噪声小的设备,另外由于建设时间较短且在农村,通过采取避开周边农民休息时间就可以消除对农民带来的影响。9.2.3废弃物的利用对生产过程中产生的一些废弃物,要么收集起来用于套种种植,要么进行综合利用。9.3环保部门的意见项目的实施不会对环境产生“三废”污染危害,在环境上是完全可行的,经环保部门认真勘察评估,同意立项建设。

第十章产业化经营与农民增收效果评价10.1农业产业化经营10.1.1壮大主导产业,促进结构调整经济作物是#####市的主导产业,优质农产品基地建设在培育和扶持我镇主导产业起到了积极作用,通过进一步扶持优质农产品基地建设,不仅可以更加促进我市特色农业的发展,还进一步提升我镇经济作物的比重,使之成为我镇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同时,通过进一步扶持,促进了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优化了农业内部结构。10.1.2提升农业科技水平,促进现代农业建设专业化、规模化、标准化的农产品生产基地,成功地运用了多项农业新技术、新品种,并合理地提高了土地的使用效率。另外,在建设过程中,充分发挥农业科技推广与创新的重要职能,通过传、帮,带等手段,对周边地区的农民进行技术培训、咨询等服务,不断改进新品种、新技术、新工艺,有效改造传统产业,提高农业整体规模效益,加快建设现代农业。10.1.3辐射带动能力分析项目单位带动农户能力分析农村经济的主要产业,近年来成为农民增收,财政增长的主要渠道之一。通过在农村建设优质农产品基地建设项目,不仅可以为企业的发展增加动力,同时通过基地的建设,可以更好地为农民如何合理利用土地,使土地产生更大的效益提供良好的发展基础。基地在建设过程中,引进了优质的白茶品种,同时利用了多种农业现代技术,为周边地区的农户提高农业科技的使用效率提供了样板。另外,企业实行规模化种植,解决了周边农户因规模小而产生的销售不畅问题,为农民的增收提供良好的发展基础。项目建设,可以间接带动农户15000余户。10.2农民增收与农业增效10.2.1农民增收与农业增效项目的建设,加大基地建设规模,形成稳定的利益联结机制,可以进一步培植和壮大农业产业,进一步优化农业内部结构。项目的建设,具有明显的经济效益,项目直接带动15000余户农户实现年均增收900万元,并通过项目区的辐射带动,可辐射到全市多个乡镇,实现户均年增收900余元。10.2.2项目区与非项目区比较分析目前,#####市属种养二元型农业产业结构,经济作物种植水平低下、规模不大,难以成为农民增收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项巨的建设,直接增加农民收入,同时延长了农业产业链。与非项目区相比,项目区农户人均纯收入增长幅度高出非项目区10个百分点。10.3其他影响评价项目的建设,不仅能发展农业产业化,带动农民增收,促进农业增效上有良好效果,其积极作用还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有利于挖掘农业内部潜力,调动农民生产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项目的实施挖掘了#####潜力产业,并以此带动农民增收,这对于进一步调动农民挖掘农业的积极性,发挥了群众的主动性有着重要意义。2、推动了当地经济发展,增加财政收入。项目建设,具有明显的经济效益,通过农民增收、带动消费,消费推动财政增收,因此项目的建设具有企业增长、财政增收的目的。3、有利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项目的建设,发展特色农业,形成“一村一品”,增加了农民收入,改善了农业基础设施,改变了农村面貌,从而使农村实现了“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民主管理”的基本目标。

第十一章项目组织与管理11.1组织机构与职能划分11.1.1组织机构根据本项目的生产工艺特点,设置高效精密的企业管理机构及职能部门,企业机构下设办公室、种植业生产部、套种种植生产部、技。术中心、财务部、销售部。11.1.2劳动定员项目竣工投产后,根据项目建设的特点,并结合有关法规确定劳动定员如下:全员总人数为348人,其中生产线人员204人,管理人员30人,营销人员54人,套种种植部60人。11.2项目经营管理模式公司实行法人代表负责制。公司采用现代化企业管理模式,实行工资与业绩挂钩,部门经理对总经理负责,员工对部门领导负责,员工实行全员聘任制。11.3经营管理措施1、企业实行经理负责制,经理全权管理企业全面事务2、员工实行聘任制,并实行绩效考核机制3、员工-报酬实行按劳取酬的方式计薪4、内部管理采用百分制考核,中层干部实行末位淘汰制5、以市场为导向,以经济、生态、社会效益为中心,层层分解生产目标,尽快实现项目预期效益目标;11.4技术培训本项目建设过程中,在技术上采取以下几种措施:一是管理人员全部实行上岗前的培训,邀请中国科学院亚热带研究所的专业人才进行岗前培训,确保技术水平;二是在新增人员中注重从大、中等院校吸收一批专业对口的毕业生作为技术骨干力量进行操作实施,使其尽快成长;三是其它人员通过上岗前的业务培训。四是与有关院校及科研机构、签订了技术协作合作协议,定期请他们派专家来公司举办技术培训班,提高理论及业务水平。11.5劳动保护与安全卫生11.5.1设计中应执行的主要法规、标准规范1、建设项目(工程)劳动卫生、监察规定(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2、爆炸和火灾危险环境电力装置设计规范(GB50058—92);3、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Jl6-87);《修订版》;4、噪声控制设计规程(GBJ87-85);5、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TGT/T16-92)。11.5.2生产过程中职业危险、危害因素。电气设备及线路:管理不当、操作失误等情况下会造成设备及人身安全事故。生产过程中的机械,设备设计使用严格执行上岗技术执行要求,确保生产安全。11.5.3设计中拟采取的主要劳动安全措施1、在生产过程严格制定劳动生产纪律,签订劳动合同协议,确保工人在生产过程中的人身安全,同时为职工办理好人身伤害保险,确保职工的利益。2、生产:过程中,严格执行有机农产品的生产技术标准,坚决杜绝使用高毒,高残留的农药。3、农产品储藏过程中用密闭的容器进行储藏,防止发生鼠害和霉烂变质等现象。

第十二章可行性研究结论与建议3000亩白茶种植基:地建设项目是围绕省委、省政府“三个基地、一个后花园”的战略定位,落实“希望在山、潜力在水、重点在田、后劲在畜、出路在工”的战略举措,项目的建设,依靠了#####;优越的气候资源、地理优势和传统种植习惯。项目的建设,具有较高的经济效益,项目建设具有投资利润率高、内部报酬率高、投资回收期短、抗风险能力强的特点,可以实现企业增长、财政增效、农民增收的目的。项目的建设,通过采取“基地十农户”的运作模式,可辐射15000余户实现增收900多万元,还可以解决3000多人的就业问题;说明项目具有较强的社会效益。项目的建设,可以进一步优化我市农业产业结构,有利于我市发展特色农业,形成“一乡一业”、“一村一品”。有利于进一步提升我省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提升农业招商水平。综上所述,此项目建设具有明显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是一个有利于农业增长、财政增效、企业增收的好项目。因此,建议将项目给予资金扶持。

宿松县高山优质茶精加工及有机茶种植基地建设项目设想(方案一)

一、项目名称年产20吨优质高山茶精加工及1000亩有机茶种植示范基地项目(以下简称本项目)。二、项目建设单位基本情况:待定(:安徽农业大学、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三、项目选址址情况该项目计划选址于宿松县海拔高度500米以上的高山、土壤肥沃、宜种优质茶叶地区,如:柳坪乡邱山村、国营林场罗汉作业队、陈汉乡别河村。四、投资规模及资金构成投资规模:1011.87万元固定资产:584.97万元流动资金:426.90万元五、建设规模(1)承租(包)低产高山茶园200亩;(2)改扩建茶叶精加工厂1个,建筑面积800米2;达产时年产有机茶20000斤;(3)建设优良品种母本园10亩、无性系茶苗繁殖基地20亩。4、新建有机茶种植示范基地800亩六、主要经济技术指标1、生产能力:年产优质品牌茶20000斤;2、财务指标①达产年销售收入560万元;②达产年利润净额260万元;七、项目运作模式以市场为导向,以科研单位为技术支撑,以增加农民收入为核心,以提升茶叶品质和项目经济效益为目标,强强联合,采用“龙头企业+合作社+示范基地+农户”的产业化运行方式。八、项目辐射范围及带动能力1、本项目可带动全县3个乡镇有机茶产业化;2、建成年产200万株无性系种苗扩繁基地一个;3、直接安排社会闲置劳动力100-200人;是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显著的阳光产业、福民产业。九、项目建设背景1、宏观政策背景近几年来,党中央、国务院进一步加强“三农”工作的重大部署。2012年3月6日国务院下发了国发[2012]10号文件《国务院关于支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的意见》,今年年初省政府又下发了皖政[2012]23号文件《安徽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强茶叶品牌建设进一步做大做强茶叶产业的意见》,对我省茶叶产业化做了战略部署2、宿松茶叶产业现状①、面积分布情况宿松县现有茶园面积1.5万亩,主要分布在二个茶区,一是中部丘陵茶区,包括二郎、凉亭、下仓三个乡镇,面积约4200亩这个地区茶园主要是七十年代到八十年代发展起来的,这些茶园由于品种老化,管理跟不上,效益持续低下,茶园面积正逐年萎缩;二是西北山地茶区,这是我县主要产茶区,也是优质茶产区,包括柳坪、北浴、陈汉、隘口、趾凤五个乡镇,这个地区具有良好的植被条件,土壤有机质含量高,空气湿度大,山坡、山坞特别适合喜温、喜湿的茶树生长,这个区域茶园面积1.02万亩。②、产量与效益目前全县开采茶园面积1万亩,2009年春茶总产量200吨,总产值650万元,春、夏合计平均单产约20公斤/亩,亩产值650元,是典型的低产低效茶园,而发展较好的岳西县茶叶平均亩产值可达到2000多元,发达的江浙一带茶园亩产值可以达到五千至一万元。因此我县差距十分巨大,改造与开发潜力也十分巨大。③、品牌建设情况目前我县现有的品牌是:由凉亭镇柳溪茶场创建的“柳溪玉叶”在1996年农业部举办的第三届全国优质农产品博览会上获金奖;由柳坪乡长溪山茶叶有限公司开发的“罗汉香芽”,在2004年中国茶叶科学研究所举办的中茶杯优质茶评选中获得优质茶称号;由北浴乡滑石茶场创制的“罗汉云雾”曾获省级优质茶称号;由北浴乡迎宾村创制的“迎宾翠茗”获省优质农产品称号。据调查我县目前大小品牌有6个。品牌建设各自为政,良莠不齐,导致的结果是宣传力度跟不上,形成不了一个有影响力的品牌,即使宣传力度跟上了,但每个品牌后面的产量都不足1000公斤,甚至只有二、三百公斤,谈不上做大做强。④、供求情况我县有约85万人口,人均年消费茶叶20元计,每年需消费茶叶1700万元,而我县茶叶总产值只有650万元,因此,缺口1000多万元;二是从销售情况调查分析,我们初步统计了一下,县城有15家茶叶销售门点,最大的年销售茶叶600多万元,最少的也有20-30万元,整个县城每年门点销售额达到2000多万元,所销售的茶叶80%都来自外地。因此我县茶叶供求是不平衡的,主要是依靠采购外地茶叶,而我县大部分是属于丘陵山区,具有良好资源优势,茶叶需求主要靠外地,值得深思。⑤、品种情况我县茶叶基本上是上世纪七十年代用茶籽播种的实生茶树,品种多而杂,被茶农称为野茶,栽种方式大部分是采用丛栽,立地条件差,大部分是沙石土壤,土层薄,有机质含量低。据调查全县无性系茶园比重不到10%,而且品种不对路,而邻县岳西县无性系茶良种覆盖率达到40%,浙江平均达到50%以上,而无性系与良种茶是提高茶叶产量与效益的关键因素。这样导致的结果是发芽不整齐,芽头小而瘦,产量低,人工采摘的费用较高,据调查我县春茶(一芽二叶未展)采工是每斤鲜叶40元至45元,而无性系茶园人工采摘费用每斤只有20元左右,这就是我县茶叶成本居高不下的主要原因。十、国、内外茶叶市场趋势预测1、茶叶有稳定的消费市场。茶叶是比咖啡、可可更早利用2、茶叶消费量将不断增长。随着人们对含色素、防腐剂等有害健康的有色饮料的疏远;随着技术进行对茶叶特别是绿茶的药理和保健功能的深入研究与发现,人们对茶叶饮料倍加青睐。矿泉水虽对健康无害,但毕竟泛味,无营养。因此,饮料市场上咖啡、碳酸饮料、矿泉水三次冲击茶叶市场的效应正在逐步递减。加上茶叶深加工与多途径利用的深入研究与开发,茶叶消费总量的不断增加是必然趋势。3、近年茶叶外销量不断增加。全国总产茶叶80余万吨,30万吨左右供出口,50万吨左右供内销。内销方面,北方以花茶为主,南方以绿茶为主,新疆、西藏、甘肃、宁夏、内蒙主销砖茶。目前国内人平年茶叶消费量只有0.3公斤,不足印度的一半,英国的十分之一。近几年来,茶叶内销产销基本平衡,同时随着购买力的增强,销量在逐年增加。近年来的茶叶出口也不断增加,出口茶类的比例红茶11.8%,绿茶62.46%,乌龙茶8.5%,特种茶17.24%。十一、茶叶销售形式及策略1、茶叶的主要消费形式:家庭消费、团体消费、劳保消费、礼物消费、休闲消费、旅游消费、公益消费、工业消费等。不同人群对茶叶种类喜好各异,喜好绿茶人群所占比例超过40%。2、营销策略1、注册茶叶品牌商标-罗汉云雾(暂定),创名牌产品,提高产品品质和知名度,多方法、多途径扩大产品销路,提高产品附加值和经济效益。2、拓展销售渠道,加强集市贸易、批发市场、交易会、茶馆贸易、商场专柜、专卖店、超市货架等渠道销售。3、创建营销网络:可建立专业茶叶销售网站和商城,同时可在谷歌和百度上进行关键词推广。十二、生产技术方案1、精品名优茶加工工艺(一)工艺流程:鲜叶→摊青→杀青→整形→理条→压扁成型→烘干(二)操作要点:(1)鲜叶预处理与摊青、杀青同条形名优茶的加工每次投叶量1.5kg(3)压扁做形:在理条机或多用机中完成。温度100℃,每锅投入2kg左右,待茶叶受热变软,且基本成条,手捏不粘手时开始加棒,加棒掌握“轻-重-轻”原则,全程时间7-8分钟,中间透气两次。以外形扁平挺秀完整为适度,取出棒后待茶叶在机内振动时发出有节奏“沙沙”(4)烘干:使用名茶自动烘干机。烘干分毛火和足火。毛火温度90℃-100℃,摊叶厚度1-3cm,时间10分钟左右。摊凉回潮1小时以后足火。足火温度80-90机制名优茶,当含水量达到10%时,可用茶叶提香机低温慢烘以提高茶叶香气,温度80-100℃十三、厂房建设与设备方案1、厂房建设1、厂房建设与产品加工要求茶厂的规模大小主要是根据产鲜叶的多少来决定。茶叶采摘期长,产量分布又极不均衡,给初制加工带来了强烈的季节性。一般春茶产量高、时问短,夏茶延续时间长,秋茶产量较少。因此,要根据茶园面积、产量来确定厂房。厂房的兴建,必须坚持因地制宜,就地取材,因陋就简,并根据产茶数量、机械大小配置来确定。一般来说,建筑面积为机器占地面积总和的5—6倍。厂房必须要鲜叶摊青间,要安装杀青机、揉捻机、烘干机,要有配套的仓库等。2、加工设备机械设备表序号机械设备名称型号台数单价(元)金额(万元)1鲜叶筛选机1600060002输送设备220000200003电脑调控滚筒杀青机6CZS-100163800638004揉捻机6CRW-3046500260005滚筒杀青机6CST-100135800358006连续烘干机6CH-3/20325700771007茶叶分选机5口116000160008包装封口机1500050009茶叶真空包装机12000020000合计=SUM(ABOVE)269700十四、组织机构与劳动定员1、经营管理模式:采用股份制合作经营管理模式,根据生产管理需要设置组织机构。2、劳动定员:固定生产管理人员10人,其中:管理人员2名;茶叶生产技术人员一名,生产及茶叶制作工人6名,后勤人员1名。十五投资估算1、建设投资估算:584.97万元有机茶基地建设项目投资估算项目单位数量单价金额茶叶母本园建设亩106,00060000茶叶无性系基地建设亩208000160,000低产茶园改造亩2002000400000有机茶园建设亩80050004000,000茶叶制作厂房扩建平方米8001000800,000茶叶设备购置套1269700269,700冷库200m座1160,000160,000合计=SUM(ABOVE)5,849,7002、流动资金1、茶叶采摘、加工费:按成品茶需鲜叶4.5斤x22元/斤计鲜叶采摘费、成品茶加工制作费单位:斤斤万元年份成品茶数量需鲜叶数量费用累计金额第一年2000900019.819.8第二年30001350029.749.5第三年50002250049.599.0第四年70003150069.3168.3第五年1400063000138.6306.93、人员工资100万元4、包装费20万元十六、营业收入1、茶叶销售收入有机茶基地名优茶叶分年度销售收入单位:亩元/斤万元年份200亩低产茶园800亩新建茶园收入金额面积总产量单价收入金额面积总产量单价收入金额合计累计第一年2002000300606060第二年20030003009090150第三年2004000300120800100030030150300第四年20040003501408003000350105245645第五年2004000350140500100003503504901135第六年2004000350140800160003505607001835第七年2004000350140800160003505607002535第八年2004000350140800160003505607003235十七、投资回收期前5年投资成本:584.97+306.9+100+20=1011.87万元前5年销售收入:1135万元项目投资回收期理论上为5年十八、特别说明1、无性系种苗扩繁未计入销售收入;2、销售费用占总销售额8%未计入成本;3、不可预见费用未计入成本;4、销售税收未计入成本。5、以上分析资料为项目运作前的基本构想,待确认项目运作模式后,才能形成该项目的可行性研究报告。宿松县高山优质茶精加工及有机茶种植基地建设项目设想(方案二)编制时间:2012年4月1编制人:何飞手机Q:1602424889一、项目内容1、承包柳坪乡邱山村茶厂⑴、包括茶叶制作车间、可采茶园100余亩、在建茶园若干亩;⑵、承包经营时间:50年左右;⑶、预计承包费:500-8000元/亩•年。2、承包国营林场罗汉作业队高山茶园⑴、承包面积预计30亩左右;⑵、承包经营时间:50年左右;⑶、预计承包费:300-8000元/亩•年。3、承包陈汉乡别河村麻佬湾高山茶园⑴、包括茶叶制作车间、承包面积预计30亩左右;⑵、承包经营时间:50年左右;⑶、预计承包费:50-100元/亩•年。4、带动周边农户种植茶园⑴、建立标准种植示范基地100-200亩;⑵、带动周边种植面积2000-3000亩;⑶、与农民或种植大户签订联营协议,收购鲜叶或代工茶叶、代销茶叶。5、建设母本园及无性系种苗扩繁基地⑴、母本园面积:10亩,无性系种苗扩繁基地面积:20亩;⑵、引进高抗、优质、高产品种6-8个,其中绿茶品种2-3个,白茶品种2个,其他新品种3个;6、更新邱山茶厂现有生产设备、兴建标准化生产车间⑴、更新茶叶制作成套设备,提高产能、制作工艺和茶叶品质,预计投资20-30万元;⑵、兴建标准化车间及配套设施1000㎡,预计投资80万元;7、创品牌、促效益⑴、注册高山优质茶名称及产品商标;⑵、对产品及品牌进行营销策划,加强产品宣传,提高产品知名度;⑶、对产品包装进行优化设计,提升产品形象;⑷、严格控制产品质量,确保增产增效。二、项目运作模式采用“龙头企业+合作社+示范基地+农户”的产业化运行方式。该运作方式符合皖政[2012]23号文件,能够争取到省政府的政策和资金支持。三、项目进度安排2012年工作安排⑴、6月份与相关单位完成茶园和茶厂承包或买断手续;注册公司、注册产品商标和名称;⑵、7月份正式对茶园进行改造、管理,完成农户茶园面积及种植情况调查;⑶、8月份与农民或大户签订联营协议;⑷、10月份完成设备更新方案和选型;⑸、12月份完成设备订购及安装调试确定春茶制作技术指导专家完成品包装设计,并制作出包装样品。2013年工作安排⑴、1月份根据项目发展需要,开始标准化生产车间建设和全自动生产设备选型;⑵、2月份选定母本园引进的品种,完成母本园建设前期工作;开始对产品进行宣传,提高产品知名度;⑶、3月份开始新茶上市前的准备工作;母本园引进新品种、培植当家品种;⑷、4月份聘请专家制作高品种新茶;并开始新茶销售;⑸、5月份继续对茶园进行管理。四、项目投资概算(2012年-2013年)项目前期投资概算:150万元。项目租金管理费生产资料种苗费设备更新标准化车间销售费不可预见合计邱山茶厂5-8510108022115.0国营林场茶厂3-5240.5112.5麻佬湾0.5110亩母本园0.33340.711.0其他55.0总计150.0流动资金:主要为鲜叶采摘费,预计4.95万元。项目成品茶鲜叶采摘费邱山茶厂300135027000国营林场茶佬湾1004509000合计550247549500五、销售收入估算(2013年):20万元项目成品茶单价金额邱山茶厂30035010.5国营林场茶厂1504006.0麻佬湾1003503.50合计550247520.0六、说明1、以上投资概算和收入估算均建立在现有茶园估算面积上,可能与实际相差较大。2、标准化厂房的建设,应根据所承包茶园年产量和当地可收购鲜叶的数量多少,确定建设规模和开建时间。

油茶示范基地及茶油加工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第一章

总论1.1项目单位基本情况公司设决策核心圈、综合管理部、财务部、科技开发部、市场营销部、基地建设部。公司实施“以人为本,以科技求发展”的经营理念,在企业内部建设了一支“讲道德、懂管理、善经营、有技术”的经营管理人员队伍,形成了强有力的“人才”阵营,将形成一个“统一规划、统一管理、统一技术服务、统一销售”的种植、加工、生产、销售产销链。公司旨在带领广大林农,根据国家的产业政策及能源战略改变传统的种植模式,利用当代林业科学种植技术,优质的改良品种,先进的管理方法,实现林木、林地的快速发展和高效的经济收益,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作出贡献。1.2项目建设方案 1.2.1项目名称、建设性质及建设地点项目建设名称:油茶示范基地及茶油加工项目。建设性质:新建1.2.2建设规模及产品(或经营)方案生产基地:引进优良无性系列油茶品种,建设高品质油茶基地4500亩,盛产期年产茶油105吨。加工基地:500吨茶油深加工项目,生产精制茶油500吨,饲料400吨。该项目建设期限三年,从2011年至2015年。1.3项目投资及资金来源生产基地:建设高品质油茶基地20000亩,总投资7500万元。加工基地:固定资产投资为1800万元,其中:设备投资800万元,土建投资800万元,不可预见费200万元。

1.4项目效益经济效益:高产油茶盛产期平均每亩可产茶油50公斤,20000亩高效油茶年产值4000万元(以干茶籽计算)。500吨茶油深加工项目,生产精制茶油500吨,茶皂苷60吨,饲料400吨,可实现年产值5320万元。本项目全部投资财务内部收益率()为51%,投资回收期(pt)为4.39年。生态效益:可绿化、改造荒山2500亩,有利于恢复植被、水土保持和生态环境,项目品种种植和培育油茶林,有利于提高区域绿化覆盖率,生态效益较好。社会效益:

该项目采用“公司+基地+农户+品牌”的经营模式,一是开创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局面,形成新的农村经济增长点,二是农民增收,并为农村劳动力转移新增就业岗位200多个,不离乡离土可就业获得收益。三是有利于开发荒山,是实实在在的绿色产业,符合环境保护的产业。四是弥补和增加市场中、高档食用油品种和供应量,改善城乡人民生活。1.5综合评价本项目通过建设高产油茶基地,有利于促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发展壮大农业经济,变资源优势为产业优势,不仅可以增加产区群众收入,而且对培育优势主导产业,发展绿色食品,促进劳动力转移,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推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具有重大意义。该项目符合国家产业发展方向,与省、市、县发展规划相衔接,项目建设起点高,技术先进,布局合理,设施齐全,建设单位资金实力雄厚,项目区地理位置优越,水电充足,气候适宜,交通便利,产品市场需求旺盛,项目技术成熟,方案可行,项目投入少,资金周转灵、机制活,种植成效大,投资报酬高,环境污染小;辐射带动强,项目建成后能取得明显的社会、经济、生态效益,有利新型生态农业建设,有利产业化进程,有利增加农民收入。本项目是一项见效快,经济效益高,风险性少的项目,符合生产绿色食品要求和可持续发展要求的优势产业项目。项目投资较大,油茶种植见效期较长,建议上级部门给予政策扶持,以使项目尽早实施。第二章

背景及必要性2.1项目建设的背景与由来随着生产力水平和社会文明程度的提高,人们对粮油安全、生态环境建设和城乡绿化美化等提出了更高需求,成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改善人民群众生活质量的重要组成部分。本项目旨在发展油茶产业、园林绿化苗木,以满足社会日益增长的油料、绿化苗木市场需求。2.1.1油茶产业的现状与发展前景在全球性粮油安全问题步步紧逼之下,如何确保不突破18亿亩耕地红线,又有效解决13亿人口吃得饱、吃得好、吃得健康的问题?中国的决策高层已把目光投放到18亿亩耕地红线之外的广阔山地,聚焦在木本粮油树种上。在众多的绿色油料植物中,我国特有的木本油料树种——油茶,注定将担负起维护油料安全的历史使命。我国油茶主产区湖南、江西、广西、福建等省(区)长期以来不懈地组织油茶良种选育攻关和先进科技推广,开展油茶基地建设和产品精深研发,为丰富我国食用油生产和消费结构、提升食用油营养品质、维护食用油料安全展现了一幅幅充满生机与希望的光明图景。油茶在我国已有2300多年的栽培历史。以油茶籽加工生产的茶油,因其风味佳、油质好、营养价值高、绿色无公害,具有降低胆固醇、预防心血管疾病等保健功效,而深受市场的欢迎和群众的喜爱,与棕榈油、油橄榄油和椰子油并称世界四大木本食用油料,被誉为“东方橄榄油”、“油中软黄金”,国际粮农组织已将其作为重点推广的健康型高级食用植物油。据统计,全球茶油产量的90%以上来自中国,而我国茶油产量的近50%来自湖南。山茶油是一种富含不饱和亚油酸的木本油脂,优质茶油以油酸、亚油酸为主的不饱和脂肪酸含量占90%以上,比国际公认的最好的橄榄油还多1%,食后易消化,有效促进脂溶性维生素的吸收,具有降低油脂,降低胆固醇,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的功能,并具有较好的护发养颜功效,是一种集食用、养生保健、美容于一身的安全营养健康食品,是21世纪人们普遍追求的高级食用油。

许多地方都有种植油茶的习惯。油茶综合利用产业链长,具有较好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产业发展的潜力大、前景广。发展油茶产业,既可绿化、改善生态环境;又可提高林地资源利用水平,增加食用油供给能力,满足社会和大众对良好生态产品、天然绿色产品的需求,维护国家粮油安全,带动农民增收致富。油茶产业是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结合的典型产业。油茶树全身都是宝,其食用、药用、化工等用途广泛,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同时,油茶又是常绿阔叶树种,具有显著的生态效益。加快油茶产业发展是改善人民群众食用油结构,维护国家油料安全的战略举措。利用湘潭丰富的丘岗山地资源,大力发展油茶产业,可以在不与粮争地的条件下,有效缓解食用油供需矛盾。加快发展油茶产业是增加林农收入、调整农村产业结构的重要途径。对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构建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生态文明,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2.2应用需求与项目必要性分析.1.1当前我国油茶产业化发展呈现的机遇⑴入世以来,我国油料作物受到了巨大的冲击。但对油茶而言,却是一个极好的发展机遇。因为油茶是我国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茶油不饱和脂肪酸含量在85%以上,且含维生素A和E,耐贮藏且容易被人体吸收能预防和治疗高血压,心血管病症,是绿色保健食用油,为高级食用油。由于油茶病虫害少,且生长于低丘岗地,基本不受环境污染,是绿色无公害食品,深受国内、国际市场欢迎,誉为“东方橄榄油”。东南亚国家对我国的茶油情有独钟,在日本,油茶的价格是菜油的7.5倍,目前油茶出口贸易空前活跃,前景广阔。⑵目前,我国已经启动了跨世纪油茶先导工程和国家油茶低改工程,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和示范作用。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今年又进一步批示要加强我国油茶工程的发展力度。这对于我们来说,是一个极好的发展机遇。⑶我国农业产业结构优化和战略调整带来的机遇。我国广大南方地区,人均耕地很少,但宜林荒山、荒地却较多,且大多是低缓的丘陵,区域内气候适宜,雨量充沛,光照时间长,发展油茶生产可谓得天独厚。由于油茶林对自然灾害有咬强的抵抗力,且不与粮、棉等其它农作物争地,因此,这在发展我省地方特色经济,调整农业产业结构是一个难得的发展机遇。油茶与油棕、油橄榄和椰子并称为四大木本食用油料树种,主要分布于我国长江流域以南地区,湖南省是其中主要集中地之一。它适应性广,能耐干旱贫瘠土壤,在我省丘岗山地是其他经常林无法取代的主要绿化树种和重要油料资源。

在我省,油茶林长期以来一直是采用自然实生繁殖,粗放经营,大面积产量很低。为改变这一落后局面,我省自六十年代开始特别是九十年代开始,进行了大量的科学实验研究,进行无性系油茶优良品种选育。2.2.3本项目是现代林业的示范基地⑴本项目的建设是充分利用独山县水岩乡的自然条件,加快农村经济发展,提高农村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需要。独山县作为一个农业大县,长期以来,湘乡的农村经济主要依赖粮食生产、牲猪生产、用材林生产、果蔬生产等。除此以外就是外出打工,农村经济形成不了大规模的产业,找不到有效的突破口,制约了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农民群众生活水平的提高。本项目的实施能有效地利用水岩乡的山林、气候、土质等自然条件和资源优势,把水岩乡油茶打造成一个独特的强势产业,增加国内有效供给,扩大对外出口,实现广泛就业,增加农民收入。⑵本项目的建设是应用现代科学技术发展油茶产业的需要长期以来,我国的油茶种植业基本上延续着传统的做法,绝大多数油茶种植区都没有对油茶林实行科学培育和集约化管理,造成油茶林杂灌丛生,林相紊乱,老残林多,病虫害多,荒芜面积大,其结果是产量越来越低(每亩产油仅为4公斤左右),油农的信心也越来越不足,尽管国家在油茶生产上给予了很大的投入,但效果不佳,突破不大。本项目的实施将采用油茶种植上最先进的科研成果,实现科学化营林,实现产量上的突破(力争达创每亩产油40-50公斤),为全市油茶生产做一个良好的示范。⑶本项目的建设是推进退耕还林,消灭宜林荒山,美化和绿化独山县的需要。⑷本项目的实施是节约农用耕地,发展绿色食品,优化人民群众食用油结构,美化环境,提高人居生活质量的需要。⑸本项目的实施是有利于保护生态环境、促进生态建设。第三章项目建设条件3.2水岩乡地理水岩乡位于县城东南部,东界本寨乡温泉,南邻基长狮山、本寨拉芒,西连基长上道、城关新民,北靠甲定、三都县合江。东西长12.65公里,南北宽15.6公里。总面积107平方公里,有耕地面积437公顷,其中:水田289公顷,旱地148公顷。平均海拔659米,年均气温17.4度,年均降水量1048毫米。全乡辖7个行政村,86个村民小组,乡人民政府驻地水岩,距县城34公里。3.3水文县境水域系红水河和珠江流域,长10公里以上的季节河流24条,地下河22条,地下水库数个。地下水储量丰富,全县水资源总量为138900万立方米,年平均降雨1392.15毫米。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年均气温在15度以上,冰冻期短,年只有15天左右,无霜期长、雨量充沛、热量有效性高,宜于植物生长。全县共建有各类水利设施和水库,总蓄水量2779万立方米,水利灌溉面积达144000亩。独山南部灌区已建成库容1650万立方米的谭尧水库。3.4气候靠近北回归线,是较为典型的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四季分明,雨量充沛,雨热同季,土地肥沃,溪河密布,作物生长期长。年平均气温17.3℃,1月份最低为4.9℃,7月份最高为29.4℃。极端最低为-8.1℃,极端最高气温为40.2℃。年均日照时数为1640小时,年均降雨量1312.8毫米3.5植被全县有森林面积948270亩,可开发利用面积有6795亩。拟开发项目经果林有:5000亩核桃基地、万亩优质板栗基地、5000亩银杏基地、2万亩短期工业原料林基地、2万亩香桂基地、万亩雷竹基地和国营林场的中、幼林抚育间伐项目。3.6社会经济状况民族构成大部分是汉族,布依族、苗族、水族和壮族等少数民族。这里素有“贵州南大门”、“西南门户”之称。区位优越,交通发达,经济繁荣,是重要南下出海口。地理位置优越,自然生态良好,农业优势明显。水岩乡经济以农业为主,主要农产品有稻谷、玉米、小麦、红薯、油菜籽、烤烟、辣椒、茶叶;其中,建群村的高寨茶与都匀毛尖茶、贵定云雾茶齐名,是黔南三大名茶之一。3.7油茶产业的基本情况(1)第一阶段目标:2012年全年实施土地改造、整治。对土壤进行培养保证种植后油茶产量的稳定,保证高品质油茶的出产。(2)第二阶段目标:2013年3月至2013年4月,新造一年株油茶林种植面积2000亩。(3)第三阶段目标:2014年3月至4月。计划新增2500亩三年株油茶林种植同时征用油茶深加工厂房用地,并建设厂房。(4)2015年2月至6月,购置并安装加工设备,建设完备的产业链,并在同年8月正式投产,做大做强油茶深加工产业,以当地龙头企业的姿态带动水岩乡的综合产业发展。3.8项目区林业生产条件及外部协作条件近年来,该乡非常重视油茶产业的发展,采取成立专业合作社的发展模式,带动油茶产业的发展。林业组织机构健全,人员配备完整,林业技术力量雄厚,管理严格,林业经营水平较高,林业发展势头良好,全乡经济基础好,拟征用地村民造林护林,保护环境意识强,特别是近几年国家对重点生态公益林,退耕还林还草工程,长防林工程的投入加大以及项目的实施,村民受益非浅,造林护林积极性空前高涨,加上县、乡林业部门因势利导,加强管理,积极推广新技术到林业生产实践中,促进了湘乡市林业的持续健康发展。第四章项目的建设目标和市场分析4.1项目的建设目标通过建设本项目,实现以下目标:一是新植油茶林20000亩。二是新建500吨茶油深加工项目,生产精制茶油500吨。4.2项目的市场分析4.2.1油茶项目油茶,多年生常青阔叶经济树种,其主要产品为茶籽油,主要副产品为茶籽粕,前者作为高档食用植物油富含不饱和脂肪酸和维生素A、B,在国际市场上与橄榄油齐名,后者作为皂素、饲料及有机化工原料在国际市场上有很大的需求。⑴茶籽油的营养价值茶籽油以不饱和脂肪酸为主,其油酸和亚油酸含量高达90%以上,比花生油、菜籽油、豆油等植物油含量都高,而其单不饱和脂肪酸(油酸)的含量最高达88%,这是目前所知的所有食用油中最高的,其油脂配比含量比例被公认的是全球食用油中的理想黄金比例。优质茶籽油中的不饱和脂肪酸含量接近90%,并且脂肪酸平衡模式接近人体所需,其成份含量为:油酸75%—88%;亚油酸3.5%—21%;亚麻酸0.3%—1.5%。油中饱和脂肪酸(10%)、单不饱和脂肪酸(80%)、多不饱和脂肪酸10%的这样一个比例完全符合营养学家所推荐的理想模式1:8:1,其中的亚麻酸脂肪酸(1.5%)和亚油酸脂肪酸(8%)配比也是最符合营养学家所推荐的理想模式1:4-6。对于糖尿病、高血压、高血脂患者来说均有显着的食疗效果,且无任何不良反应。在我国医学名着《本草纲目》、《农息居饮食谱》、《中国中医药大辞典》中,都记载着茶籽油具有助消化、养颜、明目、清热润肺、解毒止痛、护发、减肥、清肠等食闻效果,被誉为“东方的液体黄金”。⑵我国食用植物油市场现状①食用油消费增速快,但消费量不足。油脂是人体不可少的营养物质,随着全球人口增长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全球食用油的消费是逐年增长。我国是人口大国同时也是食用油消费大国,食用油特别是食用植物油的消费量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而快速增长。据统计,2004年我国人均食用植物油消费为13.5公斤,2007年则为17.3公斤,增加了近4公斤。即使是这样,与欧美发达国家人均年消费45公斤相比,还有太大的差距。②食用油消费结构不合理。茶籽油作为高档木本食用植物油,在我国食用油消费总量中仅占1.23%,而欧美发达国家高档木本食用植物油(橄榄油)的消费量则占食物油总消费量的40%以上,差距极大。③食用油供给不足严重依赖进口。据2007年统计,我国国产食用植物油仅为1035万吨,而进口食用植物油却达到1509万吨,占全年国内消费量的54%,而且,我国食用植物油的进口量每年都以两位数的比例上升。④由于我国耕地少,大规模发展豆油等与粮食争地的植物油生产是不可能的,这也是我国每年增加进口油的原因。⑶茶籽油的市场预测①以我国2007年食用植物油总消费量算,在不增加消费量的前提下,每年国内的供给缺口植物油达1500多万吨;②以目前我国茶籽油年产量27.7万吨算,仅占食用油脂费量的1.23%,这是极不合理的。要改变这一状况,把茶籽油这种高档、优质、健康食用油的消费比例提高到欧美国家那样(40%),我国茶籽油年产量就要提高到900万吨,是现在年产量的32倍。第五章项目建设方案本项目发展的战略布局的指导思想是,以现代林业思想为指导,以市场为导向,以科技为依托,以培育大市场、大产业为核心,以高技术、高质量、高产量、高效益为目标,合理布局,优化配置,促进油茶产业持续、健康发展。5.1公司发展的布局原则5.1.1区域化原则立足各自特点,发挥地域优势,突出地方特色,因地制宜,统筹规划,定区域主导品种与产业,以提高协同作战的能力,提升整体素质和效益。5.1.2规模化原则优化配置生产要素,集中力量发展优势和特色产品,促进特色产品集中,形成一定经济规模,壮大支柱产业。5.1.3产业化原则以本公司作为依托,并通过“公司+基地+农户+品牌”的形式,促进公司与广大农户逐步结成利益共同体,使整个布局纳入到产业化经营的轨道。5.1.4标准化原则坚持科技兴林,提高科技含量,加强技术创新,制定统一标实竞争能力,加速产品的国际接轨。5.1.5社会化原则通过科技引导、市场运作等手段,加强技术推广、信息引导、技术培训、市场流通等服务体系建设,为整体发展提供技术支撑和发展.5.3项目建设内容新造良种油茶20000亩。新建500吨茶油深加工项目,生产精制茶油500吨。5.4基地建设技术措施5.4.1油茶基地建设技术措施新造进行全垦整地后选用育苗基地繁育的高产无性系芽苗砧嫁接培育的2年生I级苗或用合格的1年生容器苗上山造林。在优质壮苗上山种植后加强营造抚育管理,因地制宜地采用GGR绿色植物生长调节剂技术、平衡施肥技术、油茶放蜂授粉技术和病害防治技术等综合低改技术,套种花生、黄豆、中药材和工业用红薯淀粉品种等经济作物,构筑资源综合利用,生态良性循环及长短结合的立体经营模式,建成亩产(油)50公斤以上、亩产值超20林地选择:1米土层,排水良好,酸性土壤。缓坡中下部的阳坡、半阳坡。良种壮苗:采用审定良种,科学配比栽培,优质苗木造林。容器杯苗高10cm,一年优良家系苗高20cm,二年生嫁接苗高25cm,基径粗0.4cm,根系完整、无病虫害。科学整地:上挖下填,削高填低,大弯顺势,小弯取直。陡山梯垦保水土,平山全垦间作物。小雨不出带,大雨难下山。

秋季整地,冬季造林;冬季整地,来春造林;夏伏整地,秋季造林。小于15°缓坡全垦或带状整地,陡坡撩壕成梯或水保鱼鳞坑整地方式。合理密度:种植密度70-120株左右,适宜的行距为2.5-3.0m,株距为2.0-3.0m。科学栽植:拌匀基肥复表土、扶正苗株,细土回填,分层压实。嫁接口与地面平,做到根舒、苗正、土实。强化抚育:造林后,每年抚育2-3次。第一次抚育在5-6月;第二次抚育一般在8-9月;冬季结合施肥进行深垦。前3年需摘掉花蕾,加快树冠成形。

盛果期每年抚育1-2次。第一次抚育在5-6月,冬季结合土壤改良进行深垦施肥。合理间种:利用林地间隙种植花生、黄豆、苜蓿、紫云英、绿豆、芝麻、豌豆类豆科等矮杆作物,以耕代抚,间作距树蔸的距离在50cm以上,并及时施肥。控形修剪:修剪时间以11月至次年2月为好,定植后在50cm处定干;第二年在保留2-3个强壮分枝作为主枝;第3-4年,在继续培养主枝的基础上,将其上的强壮春梢培养为侧枝群,均匀分布。

在采果后至春梢萌动前进行。将位置不适的枝疏去,尽量保留内膛结果枝。连续挂果枝适当回缩修剪或从基部全部剪去,在旁边再另外选择强壮枝进行培养。对于过分郁闭的树型,应剪除少量枝径2-4cm左右的直立大枝,开好“天窗”,提高内膛结果能力。合理施肥:氮肥为主,配合磷钾肥。定植当年6-7月树苗恢复后,适当施薄肥,距离30公分,一株半两,避免肥害。第二年3月份新梢萌动前施速效氮肥,每株0.1-0.5公斤,12月上旬以每株5-10公斤土杂肥或粪肥为越冬肥,随树体增长,逐年递增。

盛果期施肥要氮磷钾合理配比。3月份施速效肥,每株1-2公斤;11月份施土杂肥,每株15-20公斤。主要病害及其防治措施:炭疽病。冬前防治,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夏季防治50%退菌特可湿性粉300倍液或50%多菌灵500倍液。软腐病。50%多菌灵300--500倍液,75%甲基托布津300--500倍液,50%退菌特1000--1500倍液,1/100波尔多液。

根腐病。1%硫酸铜或敌克松等消毒病苗。

蓝翅天牛。成虫羽化高峰期,可喷洒20%果乳剂500倍液、90%敌百虫1000倍液,幼虫期可喷洒90%敌百虫500倍液

象虫。90%敌百虫晶体1000倍液,80%敌敌畏乳油1:1兑水1000倍果实采收:10月采收。树上5%的茶果微裂,容易剥开,种子乌黑有光泽或呈深棕色。果实处理:果实堆3-4天,晴天摊开翻晒2~3天后,茶果自然开裂,然后过筛扬净,继续晒1-2天至全干用于榨油。项目工程设计构成⑴生产设施:作业区工程。⑵辅助生产设施:包括土壤改良、给水、排水、道路、供电、通讯、防护林及仓库棚窖、机具检修、化粪池、消防、科研、温室等工程。⑶行政与生活福利设施:包括办公室、职工宿舍以及公共和卫生福利工程。种植区区划⑴区划原则①合理利用土地,便于生产和经营管理:②根据立地条件与树种生物学特性要求和育苗方法与经营管理水平综合考虑,进行作业区区划.③作业区的长度与宽度比例应适当:作业区长度:以50至100m为宜。作业区宽度:以长度的一半或三分之一为宜.在排水良好地区可宽些,反之则窄些,山地苗圃作业区长度。宽度可按照地块现状尽量保持完整形状。④作业区宜循南北走向。⑵作业区划分:①播种区:应选择地势较高而平坦,坡度小,土层厚度50cm以上,肥力中等,灌溉方便,背风向阳地段。②无性繁殖区:应依据树种生物学特性,以满足扦插,嫁接埋条(压条),分蘖(分株)育苗的工艺条件,选择排水良好的地段。③移植区:应依据花卉苗木培育规格和树种生长速度及其特性,选择独立完整的地段。④试验区:应根据引种,组培和新种引植及新品种的特性及其采用工艺条件,选择便于观察.试验的地段,宜结合温度统一区划。工程建设方案⑴土壤改良工程为了有效地利用土地,对含水量过多和土地瘠薄或连续育苗地力衰退的圃地应进行土壤改良工程。由于项目区土地大多是低山和深丘坡耕地,须以改造整治.由于规划区坡度小,为了防止重新整地时造成新的水土流失,新建苗圃尽量利用现有梯田和梯地,只对少数极不规则地块作坡改梯整治,成块的林地等水土保持系统,增加必要的水土保持设施,提高水肥综合利用率,减少水土、肥料和农药流失。⑵道路系统方案设置三级道路系统,即主干道,支道和操作便道。主干道主要便于外部运输车辆的进出,如产品,肥料、农药、基质等的运输;支道为机耕道,主要为内部运输服务。①主干道和支路项目区通车道路设计为主干道和支路。主干道设计包括项目区与主公路连接干道,利用原有公路改建,区内交通干道一横一纵,按林区公路三级标准进行设计,路基4—6米,水泥路面:支路设为单行车道,路基宽度按3.5m,其它技术指标按林区公路四级标准进行设计,环圃道按支道标准设计.靠山坡—侧修筑截洪沟拦截山洪,保证生产设施安全。②作业便道作业便道与支路连接,组成完整的交通运输网络。路面结构设计为简易泥结石路面和块石路面,在纵坡大或转弯半径小的路段采用块石路面,便道为小区内主要运输道路,要求规范修筑,便道纵坡小于8%的均可修成板车道,坡度大干8%的,可以修筑台阶,方便上下路面为土路。⑶给排水工程①)苗圃必须设有给水系统,以保证花卉苗木生产的灌溉和满足生活用水需要。给水系统应充分利用当地水源,合理确定工程项目及其规模和构筑物类型.给水工程设计主要内容包括:水源工程、引水工程、灌溉系统工程。②为了保证苗木基地有充足的灌溉用水,引水工程包括,新建提灌设施1处,按小型提灌站设计,取水点为潭市水库。③排水基地排水系统原则按道路系统布置,单独设计一条排洪沟,以拦截项目区外坡面来水。规格视上方汇水面大小而定,设置宽度一般为0.6—0.8m,深0.3—0.6m。④灌溉方式苗圃繁育区以喷灌方式,按《喷灌工程技术规范》设计。5.5茶油加工根据市场需要生产1000毫升,2500毫升、5000毫升壶等多种规格的精制茶油及高级调和油,茶皂苷、茶多酚等副产品,及茶粕鱼饲料、家禽饲料。精制茶油及高级调和油标准严格按GB11765-2003《油茶籽油标准》、SB/T10292–1998《食用调和油标准》、GB2716–1998《食用植物油卫生标准》、GB2760–1996《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GB/T5524–1985《植物油脂检验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