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青岛市2023-2024学年高一10月阶段性测试历史试题(解析版)_第1页
山东省青岛市2023-2024学年高一10月阶段性测试历史试题(解析版)_第2页
山东省青岛市2023-2024学年高一10月阶段性测试历史试题(解析版)_第3页
山东省青岛市2023-2024学年高一10月阶段性测试历史试题(解析版)_第4页
山东省青岛市2023-2024学年高一10月阶段性测试历史试题(解析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级中学名校试卷PAGEPAGE1山东省青岛市2023-2024学年高一10月阶段性测试历史试题2023.10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第Ⅰ卷为选择题,共60分;第Ⅱ卷为非选择题,共40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为60分钟。2.第Ⅰ卷共5页,每小题有一个正确〖答案〗,请将选出的〖答案〗标号(A、B、C、D)涂在答题卡上。第Ⅱ卷共1页,将〖答案〗用黑色签字笔(0.5mm)写在答题纸上。3.试卷卷面分5分,如不规范,分等级(5、3、1分)扣除。第Ⅰ卷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6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1.玉钺是中国史前玉礼器传统中最重要的一种。在江苏昆山的赵陵山良渚文化遗址共发掘出的良渚文化墓葬90座,随葬石钺十分普遍,而雕琢精美的玉钺只有两件,且只在同一墓穴中出现。这说明良渚文化时期的中国()A.礼乐等级秩序逐渐形成 B.具备了国家的初始形态C.部落中已出现了权贵阶层 D.王权的神秘色彩相当浓重〖答案〗C〖解析〗由材料“随葬石钺十分普遍,而雕琢精美的玉钺只有两件,且只在同一墓穴中出现”可知良渚文化时期阶级分化严重,部落中已出现了权贵阶层,C项正确;礼乐等级制是西周创建的制度,排除A项;五帝后期的龙山文化时代,中国具备了国家的初始形态,排除B项;商朝王权的神秘色彩相当浓重,排除D项。故选C项。2.近年,考古工作者在江西国字山发现了战国中期的大型墓葬。该墓葬具有突出的越文化特征,同时又有楚文化和江淮文化等文化因素,墓葬形制也与中原墓葬有相似之处。此考古发现()A.印证了“春秋五霸”的政治格局 B.反映了中华文明多元一体的特点C.证明中原率先成为中华文明核心 D.说明了统一多民族国家已经建立〖答案〗B〖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考古工作者在江西发现的战国中期墓葬,融合了越文化、楚文化和江淮文化等文化因素,其形制与中原墓葬有相似之处等,反映了中华文明多元一体的特点,B项正确;战国时期的墓葬不能印证“春秋五霸”的政治格局,排除A项;材料不足以证明中原率先成为中华文明核心,排除C项;战国中期统一多民族国家尚未建立,排除D项。故选B项。3.从1899年发现甲骨文,到1928年开始发掘,殷墟成为中国连续发掘时间最长的遗址。殷墟位于下图中()A.① B.② C.③ D.④〖答案〗B〖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正向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商朝(中国)。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殷墟遗址是商代的都城,位于黄河中下游,今河南安阳,②正确,B项正确;①是西安,排除A项;③位于长江中游地区,排除C项;④位于长江下游地区,排除D项。故选B项。4.祭祀是周代的“国之大事”,在祭祀先祖时,《周礼》明确规定“支子不祭”,也就说嫡子、庶子没有权力主持祖先祭祀,只有助祭资格,但在春秋战国时期,非宗子出身者纷纷作器主持祭祀先祖。这说明当时A.分封制开始解体 B.礼崩乐溃的局面正式形成C.宗法制遭到破坏 D.“克己复礼”已刻不容缓〖答案〗C〖解析〗根据材料以及所学知识可知,原本没有祭祀权力的庶子在春秋战国时期可以主持祭祀,这说明原有的维系等级制度的宗法制遭到了破坏,C项正确;材料体现的是以嫡长子继承为核心的宗法制的解体,与分封制无关,排除A项;礼崩乐坏是渐进的,并没有具体事件标志礼崩乐溃的局面正式形成,排除B项;春秋战国时期的礼崩乐坏是时代进步的副产品,因此克己复礼恢复旧制度是违反历史发展趋势的,排除D项。故选C项。5.战国时期,大城市具备了完整的城郭布局。城是国君、公室贵族居住和宗庙、社稷及官僚机构的所在地;郭是各级官吏和市民的居住区,以“里”为单位,“里”之外是各种市和肆。这主要是由于,当时A.周王室衰微 B.诸侯的纷争频繁 C.工商业繁荣 D.文明的起源〖答案〗C〖解析〗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战国时期大城市除了有政治军事机构和民居外,还有各种市和肆等商业设施,主要是因为当时工商业繁荣,C项正确;周王室衰微、诸侯纷争并不能解释材料中的现象,排除AB项;中国文明在战国之前早已起源,排除D项。故选C项。6.商朝实行内外服制度,外服指的是迫于武力臣服于商族的部族,这些部族接受商王的封号,表示对商王承担义务,商王承认附属国所拥有的土地和臣民。西周的分封制则是将土地和人民分封给王族、功臣和先代贵族,让他们到各地去建立诸侯国。相较而言,西周的分封制()A.加强了中央集权 B.强化了君主专制C.推动了文化认同 D.淡化了血缘关系〖答案〗C〖解析〗结合题干可知,西周分封制下,周天子将土地和人民分封给臣下诸侯,不管是王族、功臣还是古代帝王后代都是从周天子处得到赏赐,这样易于形成共同文化认知,C项正确;西周的分封制和商朝内外服制下,中央对地方的管理不够强大,A项不符史实,排除A项;商周时期属于中国古代早期,最高统治者尚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B项不符史实,排除B项;结合所学可知,分封制建立在血缘关系之上,排除D项。故选C项。7.下列成语典故反映了春秋时期的史事,给它们确定一个主题,最为恰当的是()成语典故退避三舍晋文公在即位前流亡时曾被楚成王收留,他许诺如晋楚发生战争将退避三舍(九十里)。后来晋楚相争,两军在城濮相遇,晋军退避三舍问鼎中原楚庄王在推行霸业时,曾率军在周王室所在的洛邑郊外耀武扬威,并遣使追问象征王权的九个鼎的大小轻重孰不可忍鲁国权臣季氏使用了只有天子才能用八佾(六十四人)的舞乐队。孔子谈到季氏时,愤怒地说:“八佾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A.诸侯争霸 B.战争频繁 C.艺术发展 D.社会变革〖答案〗D〖解析〗材料中的成语典故“退避三舍”反映了春秋时期晋楚之间的矛盾,是诸侯争霸的表现,“问鼎中原”反映了楚庄王称霸天下的意图,“孰不可忍”反映了春秋时期礼崩乐坏的局面,这都是社会大变革的内容,D项正确;前两个成语典故可以反映诸侯争霸的史实,但“孰不可忍”是礼崩乐坏的表现,诸侯争霸不能成为它们共同的主题,排除A项;材料只介绍了晋楚之间的战争,不能得出战争频繁的结论,排除B项;材料中三个成语典故都没有介绍艺术发展的相关史实,排除C项。故选D项。

8.据表可知,春秋战国时期言论出处(商贾)倍道兼行,夜以继日,千里而不远。《管子》百姓不聊生,族类离散,流亡为臣妾,满海内矣。《战国策》六国之时,贤才之臣,入楚楚重,出齐齐轻,为赵赵完,畔魏魏丧。东汉王充《论衡》A.封建生产关系开始出现 B.奴隶制商品经济日益壮大C.部族血缘关系逐步瓦解 D.封建士大夫阶层迅速崛起〖答案〗C〖解析〗三个言论分别反映了春秋战国时期商人的流动,百姓流亡,士阶层的流动等,而人口流动反映了当时以部族血缘关系为主的社会组织结构逐步瓦解,C正确;材料没有体现“开始出现”,排除A;材料并非强调商品经济,排除B;士大夫阶层迅速崛起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排除D。9.秦国商鞅变法推行二十等爵制,从低到高依次排列,如下表所示:1—10级公士上造簪袅不更大夫官大夫公大夫公乘五大夫左庶长11—20级右庶长左更中更右更少上造大上造驷车庶长大庶长关内侯彻候“士”和“大夫”等旧贵族称谓被压低至十级以下。这一举措()A.提高了人们的进取精神 B.强化了对基层的控制C.旨在提高平民经济地位 D.有利于社会长治久安〖答案〗A〖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选题,据题干可知是推断题,据材料时间信息得出准确时空是战国时期。通过材料可看出商鞅变法推行二十等爵制,并限制旧贵族,有利于提高人们的进取心,A项正确;材料没有强调中央和地方的关系,排除B项;变法的目的是富国强兵,排除C项;该措施有利于激化和贵族的矛盾,一定程度上不利于社会稳定,排除D项。故选A项。10.“夫严刑者,民之所畏也;重刑者,民之所恶也。故圣人陈其所畏以禁其邪,设其所恶以防其奸,是以国安而暴乱不起。吾以是明仁义爱惠之不足用,而严刑重罚之可以治国也。”以上言论出自A.《论语》B.《道德经》C.《孟子》D.《韩非子》〖答案〗D〖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的是对材料的理解分析能力。材料“民畏严刑,民恶重刑;以所畏、所恶,禁其衰、防其奸”;这样可以“国安而暴乱不起”。这种观点赞赏用严刑酷法来治理国家,属于法家。所以〖答案〗选D。11.秦朝建立后,兴建了一批公共工程,如万里长城、驰道、灵渠等。这些工程的修建,得益于秦朝A.土地私有的强化B.法律制度的健全C.中央集权的建立D.社会矛盾的缓和〖答案〗C〖解析〗依据材料结合所学可知,兴建万里长城、驰道和灵渠等大型工程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并在统一协调管理中才能实现,而中央集权制度有利于集中全国的人力、物力进行大规模的工程建设,因此C选项正确。A选项错误,土地私有的强化与这些工程的修建没有直接关系;B选项错误,秦朝法律制度尚未健全,也与这些工程的修建没有直接关系;D选项错误,秦朝严苛的政治制度使社会矛盾日益激化。故正确〖答案〗为C选项。12.易中天教授在《帝国的终结》中说:“秦,虽死犹存,它亡的悲壮”。从政治上看,“秦虽死犹存”主要是A.中央建立三公九卿制 B.在地方确立郡县制C.建立统一国家和中央集权制 D.官僚政治代替贵族政治〖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秦朝灭亡后影响的理解,题目中关键信息是“秦,虽死犹存,它亡得悲壮。”根据所学知识,秦统一后,为了巩固统治,政治上建立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地方上实行郡县制,经济上统一货币,统一了度量衡,文化上实行了焚书坑儒政策,虽死犹存是指秦朝虽然灭亡了但他/她创立的政治制度却保存下来。所以〖答案〗选C。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秦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建立统一国家和中央集权制13.中国古代某时期的地方行政区划,共设13州,其中青州“辖郡、国十一,县六十五”,荆州“辖郡七,县一百一十七”。该时期为()A.秦朝末年 B.西汉初期 C.东汉末期 D.北宋初年〖答案〗C〖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正向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东汉末期(中国)。根据材料“共设13州,其中青州‘辖郡、国十一,县六十五’,荆州‘辖郡七,县一百一十七’”和所学知识可知,西汉初年实行郡国并行制,汉武帝时期设立十三州刺史,东汉晚期,原来的监察区“州”变为一级行政机构,因此,东汉末期会出现“州”“国”“郡”“县”,C项正确;秦朝没有设立封国,不符合材料,排除A项;东汉晚期,原来的监察区“州”变为一级行政机构,B项不符合材料,排除B项;宋朝改道为路,又将隋唐时期作为军事管理机构的府变为一级行政区划,形成路、府、县三级制,不符合材料,排除D项。故选C项。14.老子认为“民不畏威,则大威至”“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孟子主张君主“春省耕而补不足,秋省敛而助不给”。由此可知,两者都()A.认同德主刑辅 B.主张顺应民意 C.代表平民利益 D.具有辩证意识〖答案〗B〖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老子认为强大威势和严刑峻法并不能让人民顺从,孟子建议君主关心民生,实行仁政,说明两者都主张顺应民意,B项正确;老子主张无为,并不认同德主刑辅,排除A项;两人均不代表平民利益,排除C项;材料不能说明孟子与老子一样,具有辩证意识,排除D项。故选B项。15.在完成统一后,秦始皇强行迁徙天下豪富十二万户至咸阳。秦朝还曾经向丽邑(今陕西临潼)移民三万户,向云阳(今陕西淳化)移民五万户,向北河(今内蒙古中部)、榆中(今陕西北部)移民三万户。其做法旨在()A.解决人口不平衡的现状 B.巩固国家政治统一C.增强关中地区经济活力 D.促进边疆地区开发〖答案〗B〖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目的类题,时空是中国秦朝。根据材料可知,秦始皇强行迁徙天下豪富至咸阳与移民至北部地区,是为了强化对地方的管理,从而加强中央集权巩固统治,B项正确;材料中的做法是巩固统治,不是解决人口不平衡的现状,排除A项;移民边疆并不能增强关中地区经济活力,排除C项;豪富移民咸阳没有促进边疆开发,排除D项。故选B项。16.云梦秦简《日书》对选择善马的标准有严格规定,汉代官府内有专门学习相马理论者,相马术已成为专门技术自设一科,与书数、射御等同。这一时期相马术的发展主要服务于A.农耕技术的推广 B.商业交往的便利C.军事战争的需要 D.礼乐制度的重建〖答案〗C〖解析〗根据材料“汉代官府内有专门学习相马理论者、与书数、射御等同”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古代战马对军队是非常重要的,故汉代设有专门的相马理论者,C项正确;农耕主要是铁犁牛耕,排除C项;汉代采取的是重农抑商政策,不会因为商业而专门设立相马课,排除B项;跟礼乐制度的重建无关,排除D项。故选C项。17.汉高祖时期,王国职官设置与朝廷基本一致。如表为此后西汉统治者对王国职官的调整概况,这些调整的出发点是时期调整概况汉景帝时期改丞相为相;裁撤御史大夫、廷尉等汉武帝时期郎中令减秩为千石;改太仆(秩两千石)为仆(秩千石)汉成帝时期裁撤内史;令相治民,与郡太守无异A.精简地方行政机构 B.节约中央财政开支C.维护国家政治统一 D.废除郡国并行体制〖答案〗C〖解析〗汉代裁撤王国机构,降低王国官员的品轶,这是打击诸侯国的举措,目的在于加强中央集权,维护国家政治统一,C正确;地方机构还有郡县,但是西汉主要针对的是王国机构,因此A不是出发点,排除;王国官员的俸禄由王国支出而非中央,排除B;D不符合史实,排除。18.西汉初年的各种制度基本沿袭秦朝,但施政方针有了诸多重大调整。下列各项,属于西汉初年施政方针“重大调整”的是()A.采取“与民休息”政策 B.实施尊崇儒术文化改革C.颁布推恩令削弱王侯势力 D.设立直接为皇帝控制的中朝〖答案〗A〖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题干设问词,可知是正向题。根据题干关键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西汉初年(中国)。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西汉初年基本“汉承秦制”,最突破秦朝的施政方针是采取“休养生息”的政策,A项正确;据所学可知,西汉初年是黄老思想,汉武帝时期“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排除B项;据所学可知,汉武帝时期颁布“推恩令”削弱了诸侯王的势力,排除C项;据所学可知,为加强皇权削弱丞相权力,汉武帝设立直接为皇帝所掌控的中朝,排除D项。故选A项。19.《史记》中描述江南地区“地广人稀,饭稻羹鱼,或火耕而水耨”,但到东晋南朝时期则“一岁或稔,则数郡忘饥”。造成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曲辕犁在江南的推广 B.北民南迁带来先进工具和技术C.经济重心已完成南移 D.南方地区战乱较少和政局稳定〖答案〗B〖解析〗根据材料可知,当时江南地区经济得到了发展,这主要是因为这一地区有大量人口迁入,带去了先进的工具和技术,B项正确;曲辕犁是唐代的农具,排除A项;南宋完成经济重心南移,排除C项;D项不是主要原因,排除D项。故选B项。20.北魏孝文帝时期的《考课法》规定,中央到地方各级官员必须接受三年一度的考核,根据结果决定官员升迁罢免,力图“愚滞无妨于贤者,才能不壅(堵塞)于下位”。据此可知,《考课法》颁行的主要目的是A.强化对地方的控制 B.改革官员选拔制度C.打击门阀士族势力 D.提升国家治理效能〖答案〗D〖解析〗由材料“根据结果决定官员升迁罢免,力图‘愚滞无妨于贤者,才能不壅(堵塞)于下位’可知,《考课法》颁行主要是为了考核官员素质,使贤德有才能的人不被埋没,以提升国家治理的效能,D项正确;材料体现的是对中央到地方各级官员的考核,并没有强调要加强中央集权,强化对地方的控制,排除A项;材料体现的是对各级官员的考核,没有涉及官员的选拔制度,也没有涉及对门阀士族势力的打击,排除B项、C项。故选D项。21.魏晋南北朝时期在南北政权对峙中,南朝认为北朝的民族政权是非正统的,用“魏虏”“索头”等称呼北魏民族;而北朝所著史书,认为正统乃属北方,北魏地处中原,是真正的正统文化所在地,而将南朝的宋、齐、梁三朝称为“岛夷”。这一现象反映出A.民族冲突中蕴含着文化认同 B.儒学正统地位受到了冲击C.传统的夷夏观发生根本改变 D.南北经济文化交流被阻断〖答案〗A〖解析〗由材料可知南北朝政权对峙之时,南北政权互相争夺王朝的正统地位,并指责对方,这反映出南北政权间既相互冲突又存在着文化认同,A项正确;争夺正统并不意味着儒学正统地位受到冲击,排除B项;C选项表述过于绝对,排除;魏晋南北朝时期虽然南北政权之间处于对立状态,但是南北经济文化交流依然在持续,排除D项。故选A项。22.“若夫终日驰骋,劳神苦形,罢车马之用,抏士卒之精,费府库之财,而无德厚之恩,务在独乐,不顾众庶,亡国家之政,贪雉兔之获,则仁者不繇也。”出自司马相如的《上林赋》,这段文字的特点是()A.恬静安宁,朴素绮丽 B.铺陈排比、辞藻华丽C.朴实生动、传播广泛 D.脍炙人口、千古绝唱〖答案〗B〖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正向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西汉(中国)。据本题材料“不顾众庶,亡国家之政,贪雉兔之获,则仁者不繇也。”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上林赋》详细地描写了赏乐观舞的场面,采用铺陈排比的手法,用华丽的辞藻、夸张的语言描写了建筑的壮丽,乐器的动听,具有强烈的感染力,B项正确;上林赋辞藻华丽,而不是朴素绮丽,排除A项;“朴实生动”不属于上林赋的特点,排除C项;仅凭材料无法得出《上林赋》脍炙人口的结论,排除D项。故选B项。23.白寿彝《中国通史》指出:“自北魏产生,经历隋唐的均田制,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国家所有的田制。”在这一“田”制下()A.土地全部归国家所有 B.土地都可以自由买卖C.农民只需向国家缴纳赋税 D.无主荒地由国家重新分配〖答案〗D〖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所谓均田制指封建王朝将政府掌握的无主土地按人口数分给农民耕作,农民向政府交纳租税,并承担一定的徭役和兵役。土地所有制形式为国有制,不允许土地买卖、占田过限,北魏至唐前期都推行均田制作为基本的土地制度。A项没有认识到均田制只是在政府掌握的无主土地上实行,地主土地私有制不在均田制范围;B、C项不符和均田制的特征,故选D24.如表为3世纪中期中国出现的三大区域经济。推动这一局面出现的主要原因是()一以许洛为中心的传统经济区域二以建业、扬州等地为中心的区域经济三以益州、成都为中心的巴蜀区域经济A.政权鼎立 B.人口迁移 C.民族交融 D.江南开发〖答案〗A〖解析〗根据材料“3世纪中期中国”“以许洛为中心”“以建业、扬州等地为中心”“以益州、成都为中心”可知,该时期处于东汉末年到三国鼎立,政权鼎立导致出现三大区域经济,A项正确;三大区域经济出现的主要原因是政权鼎立,人口迁移、民族交融和江南开发不属于主要原因,排除BCD项。故选A项。25.在湖北云梦出土的秦简中,有登录户主姓名、妻子、儿女的年龄,以及财产,如奴婢、田宅等;在居延(内蒙古西部)汉简中也保存了户籍的片段,每户名下,均登录属于本户的人口及奴婢、田宅、牛马、车辆等状况。这些信息可以直接印证()A.土地私有是否取得优势地位 B.边疆地区的农耕经济发展状况C.治理体系向基层延伸的情况 D.政府对私有财产权的重视程度〖答案〗C〖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秦汉时期(中国)。根据材料“每户名下,均登录属于本户的人口及奴婢、田宅、牛马、车辆等状况”可知,秦汉时期的汉简上,登记了人口、土地、奴婢等详细的户籍信息,有利于基层的有效治理,印证了治理体系向基层延伸的情况,C项正确;材料未提及土地具体占有情况,无法得出土地私有在秦汉时期具有统治地位,排除A项;材料只提到登录人口、奴婢、田宅等,不能反映具体经济发展状况,排除B项;政府对户籍登记较为重视,但未涉及私有财产权,无法直接印证,排除D项。故选C项。26.西汉学者评价商鞅变法时认为:“刑人如菅茅,用师若弹丸;从军者暴骨长城,戍漕者辇车相望……故君子仁以恕,义以度,所好恶与天下共之,所不所不施不仁者”,造成这一评价的主要原因是A.汉初无为而治的治国理念 B.重利轻义之风的举国盛行C.儒学官方意识形态的确立 D.稳定统一国家秩序的需要〖答案〗C〖解析〗依据材料“刑人如菅茅,用师若弹丸……所好恶与天下共之,所不所不施不仁者”,可以看出西汉学者认为商鞅变法弊端较大,应该施仁义,是基于儒学正统地位的确立,C项正确;材料涉及的是儒学思想,排除A项;材料未涉及义利观的变化,排除B项;材料涉及的是思想的变化,排除D项。故选C项。27.下面是从一部《魏晋南北朝史》的“大事年表”中摘录的几条,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①……正月,魏定族姓,清流品。改拓跋氏为元,其余鲜卑复姓均改。②……三月,王濬自武昌顺流直下建业。吴主孙皓投降,吴亡。中国再度统一。③……四月,刘备即帝位,改元,是为汉昭烈帝,史称蜀汉。④……八月,秦诏分道南征,图谋灭晋。十一月,晋谢石等于淝水大破秦军。A.①②③④ B.①③②④ C.③②④① D.③④①②〖答案〗C〖解析〗根据“改拓跋氏为元”可知,①为北魏孝文帝改革时期改汉姓,时间为494年;根据“吴主孙皓投降,吴亡。中国再度统一”可知②为西晋统一中国,时间为280年;根据“刘备即帝位,改元,是为汉昭烈帝,史称蜀汉”可知③为蜀汉建立,时间为221年;根据“晋谢石等于淝水大破秦军”可知为④淝水之战,时间为383年。按照时间顺序排序为③②④①,C项正确,排除ABD项。故选C项。28.北朝推行均田制,规定年满15岁男子依照制度占有一定数量的耕地,按户缴纳赋税,并要求男子达到15岁、女子达到13岁,必须嫁娶,不得拖延。均田制的目的是A.抵制土地兼并 B.促进人口增长C.增加财税收入 D.稳定个体小农〖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依据所学知识,均田制是国家把土地分给农民耕种,农民承担相应的赋税和徭役,材料所述税收为按户缴纳,并且规定子女达到一定年龄就必须分家,可见分封制的目的在于配置个体小农户,以增加国家的财政收入,均田制不能起到抑制兼并的作用,与人口增长无关,应为培植个体小农,而不是稳定个体小农,所以A、B、D说法错误,所以选C考点: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北魏孝文帝改革·均田制29.如图是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的养生体育运动导引图,该图可以反映()A.体育养生的开端 B.刚健雄伟的时代气息C.珍爱生命的精神 D.百姓生活的美好富足〖答案〗C〖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汉朝(中国)。根据图片可以反映出我国汉代人民锻炼身体和防治疾病,从而增寿的生动情景,C项正确;图片能得出体育养生的信息,但不能得出这是开端,排除A项;导引图体现的健身运动的姿态,主要是养生理念,不能反映刚健雄伟的时代气息,排除B项;仅从图片不能得出百姓生活的美好富足,排除D项。故选C项。30.如表为东汉至魏晋时期的户口数表(据当时官府户籍统计所得约数)影响其中数量变化的主要因素是()时间户数口数东汉157年1067796056486856魏263年663423146642344328817672881蜀263年280000940000吴280年523000230000.0西晋280年240000016160000A.社会秩序的变动 B.户籍制度的调整C.中央集权的消长 D.人口的大量流动〖答案〗C〖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原因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根据材料“东汉至魏晋时期的户口数表”可知,东汉至魏晋时期,无论是户数还是人口数,都呈下降趋势,这与当时国家动乱具有重要的关系,东汉后期中央权力下移,造成地方割据势力的崛起,中央集权削弱,最终导致国家动乱,C项正确;社会秩序的变动是一原因,但不是主要因素,排除A项;户籍制度的调整和人口的流动,与人口的减少没有直接关系,排除B项和D项。故选C项。第Ⅱ卷(共40分)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包括2小题,第31题20分,第32题20分。3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材料二黄河流域9个省(区)共有不可移动文物30余万处,占全国的39.73%。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住1451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4221处,世界文化遗产11处,世界文化和自然混合遗产1处,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3处,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19处,以及国家历史文化名城16处。材料三西晋末年永嘉之乱,中原人民在阶级和民族的双重压迫下,纷纷越淮渡江,相率南下。此后中原每一次较大的政治变动,如淝水之战、刘裕北伐等,都有一次较大规模的人口南徙。据研究,截至刘宋为止,南渡人口约共有90万,占当时刘宋全境人口的1/6。西晋时北方诸州,约700余万口。南渡的90万口占其1/8强。北来的侨民集中在长江上游的成都平原、江汉流域的襄阳、江陵、武昌以及长江下游的今江苏省境内。……史书中关于“百官流亡者十八九”和“中州士女避乱江左者十六七”的记载很多。十六国以来,许多少数民族在中原与汉族杂居,一遇变乱,同样成为流动人口。波澜壮阔的人口大流动,从短时态来看是加剧了社会动乱,但它也对社会的久远进步,开辟了道路。——改编自曹文柱等著《乾坤众生》整理(1)材料一中图一反映出当时社会出现了什么现象?这一现象的出现产生了什么历史影响?(2)阅读材料二、结合中国古代黄河流域文明发展的史实分析说明“黄河流域开创了中华文明的源头”。(3)根据材料三、概括两晋南北朝时期人口迁徙的主要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从经济角度分析其影响。〖答案〗(1)现象:诸侯争霸。消极影响:诸侯争霸战争给人民带来了深重灾难。积极影响:诸侯国数量减少,客观上有利于国家走向统一。(也可以推动了变法图强)(2)源头、开创性的史实:黄河流域是最早栽培粟的地方;我国最早的奴隶制国家夏朝;甲骨文;青铜铸造;宗法分封制;华夏族;百家争鸣;秦统一多民族国家建立;张骞出使西域等。(3)特点:由北向南迁徙;迁徙规模大、参与人口多;迁徙活动范围广;迁徙涉及阶层广,民族成分繁杂。影响:促进了落后地区的开发,有利于全国经济的均衡发展;有利于促进国内各民族之间的经济交流与经济发展;有利于江南的开发,推动了中国古代经济重心的南移。〖解析〗【小问1】本题是特点类与影响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古代的中国。第一小问现象,根据材料一“周王城”,“吴国进军路线”结合所学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体现的是春秋时期的诸侯争霸。第二小问影响,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其消极影响诸侯争霸战争给人民带来了深重灾难;再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其积极影响是诸侯国数量减少,客观上有利于国家走向统一。【小问2】本题是认识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古代的中国。根据材料二“黄河流域9个省(区)共有不可移动文物30余万处,占全国的39.73%。”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源头、开创性的史实可以从经济,文化,政治以及民族等领域进行分析。从经济领域分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黄河流域是最早栽培粟的地方以及青铜铸造的源头;从政治领域分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我国最早的奴隶制国家夏朝,宗法分封制的实行,秦统一多民族国家建立以及张骞出使西域;从文化领域分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甲骨文的出现,百家争鸣的发展以及华夏族的形成。【小问3】本题是特点类与影响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两晋南北朝时期的中国。第一小问特点,据材料三“西晋末年永嘉之乱,中原人民在阶级和民族的双重压迫下,纷纷越淮渡江,相率南下。此后……南徙。”可得由北向南迁徙;据材料三“南渡的90万口占其1/8强。”可得迁徙规模大,参与人口多;据材料三“北来的侨民集中在长江上游的成都平原、江汉流域的襄阳、江陵、武昌以及长江下游的今江苏省境内。”可得迁徙活动范围广;据材料三“史书中关于“百官流亡者十八九”和“中州士女避乱江左者十六七”的记载很多。”可得迁徙涉及阶层广,民族成分繁杂。第二小问影响,根据材料三“十六国以来,许多少数民族在中原与汉族杂居,一遇变乱,同样成为流动人口。波澜壮阔的人口大流动,从短时态来看是加剧了社会动乱,但它也对社会的久远进步,开辟了道路。”分析概括魏晋南北朝时期人口迁移对经济产生的影响,则从各民族共同发展、经济文化交流、江南经济开发等方面加以阐述。从各民族共同发展角度分析可知,促进了落后地区的开发,有利于全国经济的均衡发展;从经济文化交流角度分析可知,有利于促进国内各民族之间的经济交流与经济发展;从江南经济开发角度分析可知,有利于江南的开发,推动了中国古代经济重心的南移。32.1961年,曲阜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2年,被确定为首批中国历史文化名城。1994年,孔庙、孔府和孔林三处文化遗产被作为一个统一的整体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颁布的世界文化遗产名录。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曲阜周、汉代、明清故城与“三孔”布局关系图——姜腾根据曲阜鲁故城各时期平面复原图自绘(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曲阜城市与三孔布局关系演变的特点并分析周朝和汉代影响其的政治、文化因素。(2)指出“三孔”的史料价值。材料二孔子主张“为政以德”,用道德和礼教来治理国家是最高尚的治国之道。这种治国方略也叫“德治”或“礼治”。德治就是主张以道德去感化教育人。儒家认为,无论人性善恶,都可以用道德去感化教育人。而所谓“礼治”,即遵守严格的等级制度,君臣、父子、贵贱、尊卑都有严格的区别。孔子周游列国希望实现其政治主张,但却被各国君主认为不切实际。(3)结合材料二与所学中国史的相关知识,对“儒家思想与时代变革的关系”进行简要阐述(阐述须有史实依据)。〖答案〗(1)演变特点:“三孔”的兴建与曲阜城市的营建与发展几乎同时进行,历史悠久;城市规模不断减小,但“三孔”建筑群规模不断扩大。政治原因:周朝实行分封制,曲阜是鲁国的都城;汉代实行中央集权制度,曲阜是地方城市。文化因素:周朝实行周礼制度;汉代,儒学成了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使曲阜古城完成了从诸侯国的都城向儒家文化圣城的转变。(2)类型:实物史料。研究价值:为研究中国古代建筑艺术风格、儒家文化演变、社会历史变迁、中国社会文明发展提供了重要史料;利于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增强中华民族的文化认同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