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县中联盟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解析版)_第1页
安徽省县中联盟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解析版)_第2页
安徽省县中联盟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解析版)_第3页
安徽省县中联盟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解析版)_第4页
安徽省县中联盟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解析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级中学名校试卷PAGEPAGE1安徽省县中联盟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考生注意:1.满分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2.考生作答时,请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非选择题请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各题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试题卷、草稿纸上作答无效。3.本卷命题范围:高考范围。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从黄帝、尧舜禹到夏商时期,人们自发性地出现尊天、尊祖和尊群的思想与行为,最终形成了自然崇拜、祖先崇拜和图腾崇拜的文化形态。导致这种状况出现的重要因素是()A.农业生产的发展 B.统治阶级的倡导C.生产力水平低下 D.华夷观念的嬗变〖答案〗C〖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原因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古代(中国)。据本题材料概括得出主要结论:原始社会到夏商时期,出现了自然崇拜、祖先崇拜和图腾崇拜,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种文化形态的出现主要在于生产力水平和文明程度低下,人们还不了解人类自身与氏族的起源,不了解人类与自然物的关系,对自然界、祖先等的依赖感较强,C项正确;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种文化形态的出现主要是生产力低下的产物,与农业生产的发展无关,排除A项;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种文化形态的出现是生产力低下的产物,与统治阶级无关,排除B项;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华夷观念强调的是不同民族之间的文化认同,不符合题意,排除D项。故选C项。2.根据“车同轨”的要求,秦始皇开始致力于修建以咸阳为中心,通向全国的驰道网,其工程历时十年,规模浩大,耗费了难以计数的人力和物力,足可与罗马的道路网媲美。从中可以看出,秦朝()A.确立以咸阳为中心的城市聚落形态 B.利用高度集权力量组织公共工程建设C.与古罗马形成密切的陆上交通往来 D.修建驰道引发了国内严重的政治危机〖答案〗B〖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20世纪初(中国)。据材料“其工程历时十年,规模浩大,耗费了难以计数的人力和物力”和所学可知,秦朝建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后,有利于集中全国的人力、物力进行大规模工程建设,B项正确;材料未涉及城市的聚落形态,排除A项;秦朝时期,尚未同古罗马建立直接的联系,排除C项;材料强调的是集权体制的优越性,非修建驰道引发了国内严重的政治危机,排除C项。故选D项。3.东汉初年的哲学家桓谭在《新论》中展示了治理国事的两条思路:一是“治国者,辅作之本,其任用咸得大才”;二是“一其法度”,即整理、编纂法令,废除过时的条目,统一制度。桓谭的政治主张()A.体现了儒法思想的融合 B.彰显了民本主义的色彩C.加快了社会转型的步伐 D.顺应了现实政治的需要〖答案〗D〖解析〗本题是多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次题干的〖提示〗词,可知这是本质题、影响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东汉时期(中国)。据本题材料“治理国事的两条思路”“咸得大才”“废除过时的条目,统一制度”,得出结论:桓谭认为治国之本是培养人才,治理国事要和世务相吻合,不合时宜的治国之道是错误的,这种主张顺应了现实政治的需要,D项正确;汉朝儒家思想占主流,桓谭主张崇王黜霸,归于修身的传统儒家观点,排除A项;民本主义是以民为本,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B项;东汉初年是封建王朝刚刚建立,没有实现社会转型,排除C项。故选D项。4.下图为宋代著名瓷器窑址分布图,该图反映了宋代()A.交通系统的完善 B.制瓷业经营方式发生根本变化C.商品经济的繁荣 D.制瓷业行业内部竞争趋于激烈〖答案〗D〖解析〗据材料“下图为宋代著名瓷器窑址分布图”可知,图中宋朝的瓷窑主要分布在黄河中下游和长江中下游地区,这反映瓷器行业竞争激励,D项正确;材料强调的是宋代著名瓷器窑址分布,没有涉及交通系统的完善,排除A项;材料强调的是宋代著名瓷器窑址分布,没有涉及瓷器行业的经营方式,排除B项;材料强调的是宋代著名瓷器窑址分布,这反映的是瓷器手工业发展状况,C项与材料无直接关系,排除C项。故选D项。5.1632年,后金可汗皇太极发布檄文,指出出师伐明乃是“不得已而起之者,谓之义兵;义兵所举,人和天顺”,“帝王将相本来无种”,“果能正百官,救万民”,则“皇天无私,惟德是辅。”其意在()A.获得舆论支持 B.推翻专制主义封建制度C.宣扬君权神授 D.发动广大民众进行起义〖答案〗A〖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目的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古代(中国)。据本题材料概括得出主要结论:皇太极对明的讨伐是不得已而为之,是正义之举,符合天意,利于万民。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其是为后金伐明提供合理性依据,从而获得舆论的支持,A项正确;本题材料主要强调的是皇太极发布檄文,为后金伐明提供合理性依据,而且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皇太极建立清朝后实行专制主义封建制度,排除B项;本题材料主要强调的是皇太极发布檄文,为后金伐明提供合理性依据,获得舆论支持,与君权神授不一致,排除C项;本题材料主要强调的是皇太极发布檄文,为后金伐明提供合理性依据,获得舆论支持,与发动民众起义不吻合,排除D项。故选A项。6.下表是19世纪中叶中国早期部分翻译人士的相关情况。这表明当时()姓名籍贯功名译作代表王韬(1828-1897年)江苏吴县秀才《华英通商事略》蒋敦复(1808-1867年)上海宝山诸生《大英国志》管嗣复(?-1860年)江苏南京诸生《西医略论》张福僖(?-1862年)浙江湖州秀才《光论》A.士人群体视野渐趋开阔 B.科举取士转向选拔实务人才C.民族救亡意识不断高涨 D.传统的华夷之辨观念被抛弃〖答案〗A〖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9世纪中叶(中国)。据本题材料概括得出主要结论是:19世纪中叶中国早期部分翻译人士关注翻译外国文献,结合所学可知,鸦片战争是一些先进的中国人开始关注世界,士人群体视野渐趋开阔,A项正确;材料没有科举制度调整的信息,且不符合史实,排除B项;材料是中国早期部分翻译人士证明不了民族救亡意识的高涨,排除C项;华夷之辨观念未被抛弃,排除D项。故选A项。7.到1940年,领导的武装力量从抗战开始时的5万多人发展到50万人;除了陕甘宁边区,在华北、华中和华南地区建立了16块抗日根据地,拥有近1亿人口。这一变化反映了()A.抗日民族统一战线重要性凸显 B.工农武装割据局面基本形成C.中共逐渐成为抗战的中流砥柱 D.国共力量对比变化趋势加强〖答案〗C〖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题干设问词可知,本题是本质题。时空是20世纪40年代。据材料可知,到1940年,领导的武装力量从抗战开始时的5万多人发展到50万人;除了陕甘宁边区,在华北、华中和华南地区建立了16块抗日根据地,拥有近1亿人口。这一变化反映了中共逐渐成为抗战的中流砥柱,C项正确;材料强调抗战中中共领导武装力量的发展壮大,没有涉及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内容,排除A项;B项是国共十年对峙时期,排除B项;材料没有涉及国民党力量的内容,排除D项。故选C项。8.1955年底,浙江省金华专区召开大规模的“向文化进军大会”,开展扫盲宣传教育,中小学师生组成“万人宣传队”“扫盲突击队”“文化宣传鼓动队”,开展扫盲宣传,在农村形成了浓厚的扫盲氛围。这有利于()A.义务教育实现基本普及 B.农民文化素质的提高C.国民经济得到全面恢复 D.新型工业化人才涌现〖答案〗B〖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是影响题。时空是:1955年中国。在农村开展扫盲宣传教育,有利于动员农民支持和参与扫盲运动,主动学习文化知识,提高农民文化素质,B项正确;扫盲意思是进行识字教育,清除文盲,与普及义务教育不同,排除A项;开展扫盲宣传主要作用是推动农村扫盲运动的开展,影响主要在文化教育领域,“国民经济得到全面恢复”不符合题意,排除C项;新型工业化人才需要经过一段时间专业的教育培养,仅凭开展扫盲不足以将农民培养成新型工业化人才,排除D项。故选B项。9.2010年,中国制造业增加值居全球第一位,中国已然成为世界制造业大国。《2018年全球创新指数》显示,中国的创新指数为53.06分,在全球排名第17位,中国首次跻身世界最具创新性的经济体前20名。这一现象表明中国()A.综合国力迈上新台阶 B.跻身发达国家行列C.主导世界经济的发展 D.完成民族伟大复兴〖答案〗A〖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21世纪(中国)。据题干“2010年,中国制造业增加值居全球第一位,中国已然成为世界制造业大国”“中国首次跻身世界最具创新性的经济体前20名”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国的经济实力和创新能力显著提升,综合国力迈上了新台阶。A项正确;中国还处于发展中国家,排除B项;中国对世界经济发展有重要影响,但不是主导,排除C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征程未完成,综合国力的增强推动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排除D项。故选A项。10.亚历山大在征服埃及之后,前往阿蒙神庙祭拜太阳神,并为女神伊西斯建庙;在征服巴比伦后,下令重建被波斯人毁掉的神庙,并亲自祭祀巴比伦城的守护神。这有助于()A.各民族间矛盾的消弭 B.维系封建统治秩序C.希腊文化的广泛传播 D.形成多元文化格局〖答案〗D〖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次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影响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古代亚历山大帝国。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亚历山大的这些宗教行为明确显示了他对被征服地区宗教传统的尊重和融合。他通过参与当地的宗教仪式和重建神庙,不仅赢得了当地人民的好感,也促进了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和融合。这种交流和融合最终有助于形成多元文化的格局,D项正确;选项表述过于绝对,排除A项;亚历山大帝国是奴隶制帝国,并非封建制,排除B项;亚历山大的宗教行为主要是对被征服地区宗教传统的尊重和融合,而非单纯地推广希腊文化,排除C项。故选D项。11.“御家人”是指日本幕府时期与将军直接保持主从关系的武士,属于城市居民,不准从事农业和工商业。德川幕府时期,将军出城猎鹰时,有些身为幕臣的穷御家人,为了赚外快,在沿途开饮食店或其他小店,结果被抓受到严惩的事例屡见不鲜。幕府此举的目的是()A.确保武士阶级地位 B.加强对武士人身控制C.提升武士战斗力 D.奉行高薪养廉的政策〖答案〗B〖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次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目的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古代日本。德川幕府时期,御家人作为武士阶级的一部分,与将军保持直接的主从关系。幕府禁止御家人从事农业和工商业,并对违反者进行严惩,主要目的是为了加强对武士的控制,确保他们的忠诚和专注于军事职责,而不是分心于其他经济活动,B项正确;材料中幕府的做法并不能确保武士阶级的地位,说法过于绝对,排除A项;材料中的行为与提升武士战斗力并无直接关联,排除C项;题干中并未体现高薪养廉的政策内容,排除D项。故选B项。12.加尔文认为,上帝在“创世”时,就有所选择地把世界上的人分为两种:“选民”和“弃民”。在现实生活中那些获得幸福、事业成功、万事如意者便是“选民”,反之便是“弃民”。这是上帝对人们命运先定的安排,一切救赎、善功等皆无济于事。据此可知,加尔文()A.主张信仰即可得救 B.倡导“科学革命”C.弘扬理性主义思想 D.否定教皇的作用〖答案〗A〖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次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影响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近代(欧洲)。根据材料“在现实生活中那些获得幸福、事业成功、万事如意者便是‘选民’,反之便是‘弃民’。”可知,加尔文认为,上帝把世界上的人分为两种,“选民”和“弃民”,前者注定得救,后者注定沉沦,这种思想就是“先定论”,灵魂得救取决于上帝的安排,取决于信仰,主张信仰即可得救,A项正确;倡导“科学革命”的是牛顿,与加尔文无关,排除B项;弘扬理性主义思想的是启蒙运动,与加尔文无关,排除C项;加尔文的先定论挑战了教皇的权威,没有否定教皇的作用,,排除D项。故选A项。13.1790年7月14日,在法国巴黎,有一万多名来自全国各地的革命代表和40余万巴黎平民经过象征人民团结的木桥和彰显自由、宪政与人权的凯旋门,一起宣誓效忠“民族、法律和国王”。由此可以推知,法国()A.民主共和制的建立具有广泛的基础 B.《拿破仑法典》对世界的深远影响C资产阶级革命爆发有其历史必然性 D.巴黎公社革命高举国际主义旗帜〖答案〗C〖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790年(法国)。根据题干“1790年7月14日”信息可知,结合所学可知,这时正处于法国大革命期间,根据信息题干“有一万多名来自全国各地的革命代表和40余万巴黎平民经过象征人民团结的木桥和彰显自由、宪政与人权的凯旋门,一起宣誓效忠‘民族、法律和国王’”信息可知,民众积极支持和参与革命,说明当时法国社会存在着深刻的矛盾和问题,使得资产阶级革命的爆发具有历史必然性,C项正确。1790年法国还处于大革命时期,民主共和制尚未真正建立,排除A项;《拿破仑法典》颁布于1804年,与题干时间不符,排除B项;巴黎公社革命发生在1871年,与题干时间不符,排除D项。故选C项。14.据统计,1839年,英国棉纺织厂工人总数为259336人,其中女工就有146395人,占棉纺工人总数的56.45%。同年,女工在毛纺织工厂里占工人总数的69.5%,在丝织工厂和纺麻工厂里均各占70.5%。这一现象表明工业革命()A.促进了妇女社会地位的变迁 B.提高了劳动妇女的政治地位C.摧毁了男耕女织的经济结构 D.扩大了底层人民的就业机会〖答案〗A〖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工业革命时期(英国)。题干中提供的数据表明,在工业革命期间,女性在纺织行业中的比例非常高,这反映了工业革命使得大量女性进入工厂工作,改变了她们传统的家庭角色,使得女性在经济上更为独立,进而促进了妇女社会地位的变迁,A项正确;材料只涉及女性大量进入工厂有利于促进女性社会地位的提高,但此时期女性不具有选举权,政治地位仍旧较低,排除B项;工业革命之前英国的经济结构并非男耕女织的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排除C项;材料只涉及妇女在纺织行业中的比例变化,不能得知这些妇女是否来自底层人民,排除D项。故选A项。15.下表是1929年和1932年苏联科研机构和科研工作者的数量变化情况。这一变化的产生主要是由于()时间科研机构科研工作者1929年438个22600人1932年1028个47900人A.美苏军备竞赛日趋激烈 B.科技浮夸现象呈现扩大趋势C.新经济政策的成果显著 D.大规模工业化建设深入推进〖答案〗D〖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是原因题。时空是:1929年-1932年苏联。根据材料“1929年和1932年苏联科研机构和科研工作者数量的变化”数据可知,1929年-1932年,苏联科研机构和科研工作者数量大幅增加,结合所学,这一时期苏联正在开展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工业化建设需要科技和人才支撑,工业化建设的成果也为发展科技和培养科研人才提供了条件,因此材料反映的变化与工业化建设有关,D项正确;美苏开展军备竞赛主要是在二战后的冷战期间,排除A项;1929年-1932年苏联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了重要成果,科研事业确实获得了明显发展,材料数据是有依据的,并非是虚报和浮夸,排除B项;新经济政策主要在1921-1927年实施,时间不符,排除C项。故选D项。16.1993年,美国宣布制裁苏丹。2017年,美国又将苏丹列入支持恐怖主义国家名单,对苏丹实行全面经济制裁,包括禁止对苏丹进行投资、贸易和贷款等。这导致苏丹出现严重的人道主义危机,大量儿童因营养不良而死亡。这表明美国()A.坚持冷战政策 B.推行强权政治 C.实施贸易保护 D.打击恐怖主义〖答案〗B〖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现代(美国)。根据材料“美国宣布制裁苏丹。2017年,美国又将苏丹列入支持恐怖主义国家名单,对苏丹实行全面经济制裁”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美国推行强权政治,对苏丹进行制裁,导致苏丹出现严重的人道主义危机,B项正确;1991年,苏联解体,冷战结束,排除A项;美国的措施目的不是贸易保护,排除C项;2001年的“911事件”后,美国开始打击恐怖主义,排除D项。故选B项。二、非选择题:本题共3小题,共52分。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中国古代社会传统消费观念消费观念出处奢则不逊,俭则固,与其不逊也,宁固。《论语·述而》古之人曰:“一夫不耕,或受之饥;一女不织,或受之寒。”生之有时,而用之亡度,则物力必屈。贾谊《论积贮疏》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诸葛亮《诫子书》天下稍安,尤须兢慎,若便骄逸,必至丧败。吴兢《贞观政要·卷一·论政体》东坡居士自今日以往,不过一爵一肉。有尊客,盛馔则三之,可损不可增。苏轼《东坡志林》——摘编自郭玉兰《从古代消费观念看中国传统文化的自抑性特征》材料二鸦片战争后,根据《南京条约》,1843年11月8日巴富尔宣布上海正式开埠。上海的开埠和租界的建立打开了同西方政治、经济、文化交流的窗口。然而自开埠后,此地的消费风习渐趋发生了变化。随着这里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特殊的地位,金钱从四面八方汇入这弹丸之地,形成了雄厚的消费实力。尤其是到了19世纪七八十年代,崇尚奢靡的消费风潮更是愈演愈烈。当时的上海人不论贫富,人人攀比花钱,衣、食、住、行、婚丧、娱乐等,无不挥霍奢华。过度奢靡必然会带来负面的社会影响,但我们也不可否认,崇奢消费的现象也说明此时的上海人已经开始用新的消费观念来指导生活了。——摘编自王瑾璟《初探19世纪70-80年代上海的崇奢消费现象》材料三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党和苏维埃政府大力推行节省运动,中央党政机关及工作人员每天只吃两餐饭,节约一餐口粮支援前线;抗战时期,爱国华侨领袖陈嘉庚率团回国慰问考察,当他亲历重庆的山珍海味与延安的粗茶淡饭后,盛赞延安“其领袖及一般公务员,勤俭诚朴,吃苦耐劳”;解放战争时期,国民党将领黄维被俘时并不认输,但在目睹了刘伯承、邓小平、陈毅这些布衣将军的日常生活后,心悦诚服地说“在下不光败在战场上,更败在作风和精神上”。——摘编自左进升《弘扬勤俭节约之风》(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中国古代社会传统消费观念形成的原因。(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晚清时期上海消费观念的变化,并予以简要评价。(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在民主革命时期的消费观念带来的影响。结合材料一、二、三,谈谈我们应树立怎样的消费观念。〖答案〗(1)原因:小农经济占主导,整体生产力水平不高(或中下层民众相对贫困);儒家传统观念的影响。(2)变化:由少数人的消费追求发展为对社会大众具有广泛影响的舆论思潮,范围扩大;对奢侈消费的认识呈现出多样化、理性化趋势。评价:消费观念变化主要受到近代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和西方文化影响所致;有利于改变过度重俭抑奢的传统,对于经济、社会发展具有促进作用;容易滋长过度奢靡等不良风气和资源浪费。(3)影响:有利于打破敌人的经济封锁;缓解了苏区紧张的经济状况,促进了苏区经济发展;为前线军队提供了充足的战备物资,支援了革命战争,巩固政权;规范了工作纪律,净化了革命队伍;形成了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的社会风尚,赢得了人民的拥护和支持。消费观:量入为出,适度消费;避免盲从,理性消费;保护环境,绿色消费;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等。〖解析〗【小问1】本题是影响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古代中国。原因:结合封建社会的经济形态可分析出小农经济占主导,整体生产力水平不高(或中下层民众相对贫困);结合儒家文化可分析出儒家传统观念的影响。【小问2】本题是对比类和特点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晚清时期上海。变化:根据材料“崇尚奢靡的消费风潮更是愈演愈烈。当时的上海人不论贫富,人人攀比花钱,衣、食、住、行、婚丧、娱乐等”可分析出由少数人的消费追求发展为对社会大众具有广泛影响的舆论思潮,范围扩大;根据材料“崇奢消费的现象也说明此时的上海人已经开始用新的消费观念来指导生活了”可分析出对奢侈消费的认识呈现出多样化、理性化趋势。评价:根据材料“上海的开埠和租界的建立打开了同西方政治、经济、文化交流的窗口。然而自开埠后,此地的消费风习渐趋发生了变化”可分析出消费观念变化主要受到近代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和西方文化影响所致;结合所学可分析出有利于改变过度重俭抑奢的传统,对于经济、社会发展具有促进作用;根据材料“过度奢靡必然会带来负面的社会影响”可分析出容易滋长过度奢靡等不良风气和资源浪费。小问3】本题是影响类和特点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民主革命时期中国。影响:结合苏区经济发展可分析出有利于打破敌人的经济封锁,缓解了苏区紧张的经济状况,促进了苏区经济发展;根据材料“工作人员每天只吃两餐饭,节约一餐口粮支援前线”可分析出为前线军队提供了充足的战备物资,支援了革命战争,巩固政权;结合党员干部队伍建设可分析出规范了工作纪律,净化了革命队伍;结合解放战争可分析出形成了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的社会风尚,赢得了人民的拥护和支持。消费观结念:可从适度消费、艰苦奋斗、理性消费等角度进行分析。量入为出,适度消费;避免盲从,理性消费;保护环境,绿色消费;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等。1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伊朗是海湾地区幅员较广、人口最多的国家,战略地位重要,石油资源丰富,早就成为苏联南下的重要目标。在1979年伊斯兰革命后,伊朗提出的“不要东方、不要西方、只要伊斯兰”的理念使其在意识形态上与苏联互不相容。苏联入侵阿富汗则进一步对伊朗周边安全构成新的威胁,为此伊朗政府对阿富汗难民执行的是全面接收的政策。这也是支持阿富汗反对苏联入侵的一种形式。当时伊朗精神领袖霍梅尼强调,伊斯兰世界是没有疆界的统一体,每一个穆斯林都肩负拯救其他穆斯林的使命和义务。与此同时,在1980-1988年两伊战争期间,伊朗失去大量劳动人口,同时经济开始下滑,亟须劳动力来填补国内劳动力空缺的状况。直到2018年,伊朗仍然接收大约100万阿富汗难民。由于伊朗与美国关系持续紧张,并长时间受到美国等国家的制裁,其接收难民的情况较少得到国际舆论的报道和关注,国际机构的相关难民援助资金也较少到达伊朗。因此,为维持大量阿富汗难民的社会生活需要,伊朗承担了很大的社会和财政等方面的压力。——摘编自杨勇《伊朗的阿富汗难民政策:动因、演变及影响因素》(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20世纪七八十年代伊朗全面接收阿富汗难民的原因。(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伊朗的阿富汗难民政策面临的困境。〖答案〗(1)意识形态上与苏联互不相容;支持阿富汗反对苏联入侵;伊朗精神领袖霍梅尼强调伊斯兰世界是一个统一体;两伊战争期间,伊朗失去大量劳动人口,亟需劳动力来填补国内劳动力空缺。(2)受到国际外交孤立;国际援助资金不足;伊朗承担了较大的社会压力。〖解析〗【小问1】本题是背景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二战后(伊朗)。原因:根据材料“伊朗提出的‘不要东方、不要西方、只要伊斯兰’的理念使其在意识形态上与苏联互不相容。苏联入侵阿富汗则进一步对伊朗周边安全构成新的威胁,为此伊朗政府对阿富汗难民执行的是全面接收的政策”可得出意识形态上与苏联互不相容;根据材料“这也是支持阿富汗反对苏联入侵的一种形式”可得出支持阿富汗反对苏联入侵;根据材料“当时伊朗精神领袖霍梅尼强调,伊斯兰世界是没有疆界的统一体”可得出伊朗精神领袖霍梅尼强调伊斯兰世界是一个统一体;根据材料“在1980-1988年两伊战争期间,伊朗失去大量劳动人口,同时经济开始下滑,亟须劳动力来填补国内劳动力空缺的状况”可得出两伊战争期间,伊朗失去大量劳动人口,亟需劳动力来填补国内劳动力空缺。【小问2】本题是特点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二战后(伊朗)。困境:据材料“由于伊朗与美国关系持续紧张,并长时间受到美国等国家的制裁,其接收难民的情况较少得到国际舆论的报道和关注”可知,受到国际外交孤立;据材料“国际机构的相关难民援助资金也较少到达伊朗”可知,国际援助资金不足;据材料“伊朗承担了很大的社会和财政等方面的压力”可知,伊朗承担了较大的社会压力。1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刘鸿生,1888年出生于上海,中国近代著名爱国实业家。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国人抵制外货,提倡国货的情绪高涨。民族危机让上海迎来了兴办实业的大潮。当时苏北大水,大批难民涌入上海和苏州。刘鸿生决定兴办火柴厂,因为火柴厂是劳动密集的手工业,可安置大批难民,而且火柴为日用必需品,价低量大,效益可观。1920年,华商鸿生火柴公司成立。1930年,合并上海燮昌、中华两公司,组合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