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级中学名校试卷PAGEPAGE1浙江省杭州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6月期末考试语文试题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意象美学是中国当代美学的一个重要流派,相比中国当代诸多美学派别,意象美学有一个特点,那就是它将重点放在中国传统美学与艺术实践方面,重视中国传统意象美学理论的研究。之所以重视传统意象美学理论研究,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深入研究和梳理意象理论的思想资源,对于把握中国古代美学的文化基因和美学思维特点有着重要意义。中国文化是尚象重象的文化,中国古代的思维方式包含着丰富的“象”的文化基因,这从远古时期的神话和器具意识的起源、以“象形”为基础的汉字构造、《易经》的卦象符号创造中就充分体现出来。先秦哲学家和思想家正是在此基础上对“象”进行哲学阐释和理论超越,提出一系列重要命题与观点,如老子将“道”“气”“象”联结起来的哲学观念,庄子的“象周”命题和关于“言意关系”的理解,《周易》的“立象以尽意”“观物取象”哲学命题,先秦儒家以“象”比德和《诗》之“比兴”的观念等,对于中国古代意象理论和思维方式的形成产生重要影响,并成为中国美学理论体系建构的活水源头。其次,它可以使人们意识到中国古代艺术创造对于美学理论建构的重要性,将中国美学理论观念的研究与中国古代艺术审美实践紧密结合起来。宗白华提出,中国美学史的研究,不仅要注意理论形态的著作,而且尤其要重视几千年的艺术创造。中国美学史面对的审美形态和艺术形态十分丰富,不仅有历史悠久、内涵丰富的诗、书、画、音乐、舞蹈、戏剧,而且有建筑、雕塑、陶瓷、玉器、青铜器等艺术审美形态,它们有一个共同特点,就是重视审美意象的创造。中国古代美学家和艺术家正是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许多有价值的理论观点,如诗论中的“比兴”“情景交融”“境生于外象”,书论中的“澄怀味象”“外师造化,中得心源”,画论中的“传神写照”“气韵生动”,乐论中的“人心之感于物”“和声无象”。园林艺术的“虽由人作,宛在天开”“纳千顷之汪洋,收四时之烂漫”等。不少理论家也是围绕着艺术的审美意象创造来提出自己的理论观点,这对于把握和认识中国美学史本来面貌和特色有着重要意义。以“意象”为中心的中国传统美学理论研究,还可以为人们认识和把握中国美学史面貌提供方法论的启示。中国美学史的研究,是从形而上的哲学美学方法入手还是从具体的艺术审美实践出发,学术界是存有不同看法的。对于以“意象”为中心的中国传统美学理论来说,这两种方法是可以统一的。意象美学诞生在中国古代天人合一、物我同一的哲学背景下,意象审美充分体现了中国古代形而上的审美意识与追求,同时它也是中国古代艺术实践的产物。中国美学家提出的一系列有价值的理论观点与命题,是可以通过中国古代艺术家的审美意象创造来印证的。比如,刘勰的《文心雕龙》将“意象”作为中国美学和文艺审美的核心范畴,并提出“神与物游”“感物吟志”等诸多命题,不仅很好体现了中国传统哲学的天人观和心物观,而且也在中国古代诗歌审美实践中得到充分印证。中国传统美学理论以意象为中心来展开,还突出了范畴命题对于中国美学理论形态和体系建构的意义。意象作为中国美学的核心范畴,体现了中国美学运思的基本特点,也体现了中国古人最基本的人生经验和审美经验,所以它具有很强的统摄力,其所包含的“意境”“妙悟”“平淡”“飘逸”“沉郁”“空灵”等概念范畴组成了一个强大系统。通过对“意象”概念系统以及相关范畴命题的分析,不仅能凸显出意象在中国美学理论体系中的核心地位,也有助于人们把握中国古人特有的审美趣味、价值观念和运思方式。(摘编自毛宣国《中国传统意象美学理论研究的价值意蕴》)材料二:意象,是汉语诗歌的核心与标识。通过意象抵达至美的境界,从而传达出诗人复杂的思想情感,这就是中国诗歌美学的基本特征,也是中国古典诗歌大不同于外国诗歌之所在。汉语诗歌注重意象,体现了中华文化取象于物、立象尽意的思维方式。“立象尽意”,要点有三。首先,“象”充满了画面感,表情达意因此变得形象可感、生机勃勃。其次,“立象尽意”弥补了“言不尽意”的局限,非但能以生动的具象传达作者幽微的情意,而且可以通过“象”的调遣引发读者的参与。最后,“立象尽意”使得诗人在“我”与“世界”之间找到了“象”这个中介,建立起“世界—象—我”这样的表达格局,从而获得了对于世界的隐喻式表达;而隐喻正是诗歌之所以成为诗歌的核心要素。(摘编自梁文勤《意象:汉语诗歌的核心与标识》)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聚焦中国传统美学与艺术实践,重视传统意象美学理论研究,这是意够用美学有别于中国当代其他美学派别的一个特点。B.中国文化是尚象重象的文化,先秦哲学家和思想家正是在此基上对“象”进行哲学阐释和理论超越,从而提出相关命题与观点。C.刘勰将“意象”作为中国美学和文艺审美的核心范畴,并提出“神与物游”等命题,这在中国古代诗歌审美实践中得到充分印证。D.意象是“我”与“世界”之间的中介,中国古典诗歌正是通过这一中介达到至美境界,而传达出诗人复杂的思想情感。2.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A.文章以“活水源头”为喻,形象论证了先秦哲学家和思想家提出的命题与观点,为中国美学理论体系的建构提供思想资源。B.“纳千顷之汪洋,收四时之烂漫”的说法是在园林审美创造的基础上提出的,可见重视艺术创造实践有助于美学理论的建构。C.鉴于学术界对美学史的研究存有不同看法,中国传统美学理论指出应将形而上的哲学美学方法和具体艺术审美实践相统一。D.意象具有很强的统摄力,其所包含的“意境”“飘逸”等概念范畴组成了强大的系统,这都因为意象是中国美学的核心范畴。3.下列不能支持“中国艺术审美形态重视审美意象的创造”这一特点的一项是()A.先秦时期,中国青铜器上就大量出现玄鸟纹、百乳纹、夔凤纹、卷龙纹等动物纹饰。B.“门环得古青绿蝴蝶兽面,或天鸡饕餮之属,钉于上为佳。”(明代《长物志·门》)C.《诗经》“如鸟斯革,如翚斯飞”的诗句,歌咏屋顶和出檐像鸟舒展翅膀那样轻盈。D.“理之在诗,如水中盐,蜜中花,体匿性存,无痕有味,现相无相,立说无说。”(钱锺书)4.根据材料一,概括中国传统意象美学理论研究的价值。5.运用材料二“立象尽意”的相关知识,分析杜甫《蜀相》“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一联。〖答案〗1.B2.C3.D4.①对把握中国古代美学的文化基因和美学思维特点有重要意义。②使人们意识到中国古代艺术创造对于美学理论建构的重要性,将中国美学理论观念的研究与中国古代艺术审美实践紧密结合起来。③为人们认识和把握中国美学史面貌提供方法论的启示。5.这一联描绘了春日葱翠绿草映着石阶,繁密树叶中黄鹂啼叫的景象,充满画面感;美好的春天景象无人欣赏,“自”“空”两字隐含着诗人内心的落寞与感伤;此联写景状物,引发读者去思考诸葛亮的一生,去体验杜甫复杂的情感。〖解析〗【1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合文中信息的能力。B.“从而提出相关命题与观点”错误。根据材料一第二段“先秦哲学家和思想家正是在此基础上对‘象’进行哲学阐释和理论超越,提出一系列重要命题与观点”可知,先项的第二、三个分句间不存在因果关系,【2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辨析信息的能力。C.“鉴于学术界对美学史的研究存有不同看法”错误。根据材料一第四段“对于以‘意象’为中心的中国传统美学理论来说,这两种方法是可以统一的”可知,是鉴于“以‘意象’为中心的中国传统美学理论”。故选C。【3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A.“玄鸟纹、百乳纹、夔凤纹、卷龙纹等动物纹饰”属于重视审美意象的创造。B.“古青绿蝴蝶兽面”“天鸡饕餮之属”属于重视审美意象的创造。C.“鸟”“翚”属于重视审美意象的创造。D.是诗歌理论的阐述。故选D。【4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根据材料一第二段“之所以重视传统意象美学理论研究,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深入研究和梳理意象理论的思想资源,对于把握中国古代美学的文化基因和美学思维特点有着重要意义”,可以概括为,对于把握中国古代美学的文化基因和美学思维特点有着重要意义。根据材料一第三段“它可以使人们意识到中国古代艺术创造对于美学理论建构的重要性,将中国美学理论观念的研究与中国古代艺术审美实践紧密结合起来”,可以概括为,使人们意识到中国古代艺术创造对于美学理论建构的重要性,将中国美学理论观念的研究与中国古代艺术审美实践紧密结合起来。根据材料一第四段“以‘意象’为中心的中国传统美学理论研究,还可以为人们认识和把握中国美学史面貌提供方法论的启示”,可以概括为,为人们认识和把握中国美学史面貌提供方法论的启示。【5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探究文本中的某些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的能力。首先找到材料二第三段中有关“立象尽意”的三个要点。然后结合诗句的意象、画面、情感去分析。第一个要点“‘象’充满了画面感,表情达意因此变得形象可感、生机勃勃”。诗句“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中借助“阶”“碧草”“叶”“黄鹂”等意象的描写,描绘了一幅生机勃勃的春天美景,形象可感,充满画面感。第二个要点“可以通过‘象’的调遣引发读者的参与”,借助对春天美景无人来赏的感叹,引发读者对作者内在情感的想象,表达了诗人的落寞与感伤。第三个要点“诗人在‘我’与‘世界’之间找到了‘象’这个中介……从而获得了对于世界的隐喻式表达,借助对蜀相祠中景物的描写,引起人们对蜀相生平业绩、人生遭际的联想,也对杜甫的情感进行隐喻式表达。(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主角陈彦“哎,米兰,我问你,离开宁州,当时你就真那么情愿吗?”米兰慢慢品下一口红酒说:“说心里话,很难过。对那个结婚对象,当时也不是太满意。那时,宁州县城追求我的有好几个,但我就是想离开。也必须离开,离开我最喜欢的事业。因为太伤心了。活得那么累,那么艰难,何苦呢?走了很长时间我还在想,唱戏到底是什么职业呢?让人这样想朝台中间站?不站,好像活不下去了一样。在美国很长时间,我还做梦在宁州演戏。梦见你胡彩香给我胖大海里下了药,让我站到台中间,连一句都唱不出来。观众把臭鞋都扔到我脸上了。”胡彩香一拳头砸过去说:“哎,米兰,凭良心说,我胡彩香是这样的人吗?跟你争角色是事实,背后嚼过你的舌根子也是事实,可我能给你水里下毒吗?我有那么坏吗?你说,你说,你说!”胡彩香说着,还用手去胳肢她的腋下。她们十一二岁就到剧团学戏,一直滚打在一起,相互间最严重的惩罚,就是集体胳肢那个最捣蛋的人,非让她笑死过去不行。米兰是真的笑得泪流满面了,她说:“彩香彩香,快饶了我,那就是梦,打死我都不相信,你会给我下毒的。你就是那种刀子嘴、豆腐心的人。饶了师妹,快饶了师妹吧。”“日有所思,夜有所梦。没想到,你把师姐想得这坏的。我偏不饶你,看把你笑不死。”两人硬是玩得扭打在一起,完全成孩子的嬉戏打闹了。在旁的忆秦娥不仅笑得满眼是泪,而且也感动得满眼是泪。师姐师妹当初的那点龃龉,在跳出了年龄充满童稚、童趣的一阵相互胳肢中,无影无踪了。忆秦娥可惜着自己没有这样的童年。她十一岁进剧团,十二岁多一点,就被弄到伙房烧火去了。她喜欢看其他孩子的嬉戏打闹,喜欢看她们相互胳肢。可都不胳肢她,也不准她胳肢人。都说她身上有一股饭菜味儿,凑近了太难闻。这天晚上,米兰也讲出了她心里的不快。她说,看了茶社的演出,觉得心里堵得慌。胡彩香问为啥。她说:“我们从十一二岁起,就把生命献给了这行事业,难道结果就是以这样的方式来出、来回报吗?我从小向往的主角,就是在舞台上,剧情呼之欲出的时候,锣鼓音乐一齐响动然后出场、亮相。当然,那是样板戏的做派。可舞台上的任何严肃演出,一定是要让主角尊严出场、尊严表演、尊严谢幕的。观众面对真正的艺术,真正的艺术家,一定是要满怀谦卑、满怀恭敬,甚至是要高山仰止的。怎么能是这样居高临下的狎玩态度呢?秦娥,你付出了那么多生代价,用十几年的奋斗,唱得这样撼人心魄、精彩绝伦,难道就是为了赢得这些人,一晚上几千条施舍给你的红绸子吗?”忆秦娥的嘴微张着,不知如何回答是好。胡彩香说:“米兰,你是站着说话不腰痛。你有钱了,日子过好了,可我们要讨生活,你知道不?得生活。秦娥还有一个有病的儿子,得看病。一大家子人都来西京了,也指靠她唱戏过活呢。”米兰又问了问她儿子的情况,就没话了。这时,天边已露出鱼肚白了。酒店不远处的城墙上,突然传来了一声凄厉的秦腔板胡声。随后,又有了秦腔黑头的“吼破撒(头)”声:呼唤一声绑帐外,不由得豪杰笑开怀。某单人独马把唐营踹,只杀的儿郎痛悲哀。……“西京到处都在唱秦腔,难道都没有正式舞台演出了吗?”米兰问。“有,但很少。”“最近有没有,我想看一场舞台正式演出。就看秦娥你的。”忆秦娥说:“倒是有一场。是外国人来看,说是外事上选出访节目呢。”“演的什么?”“《打焦赞》《盗草》,还有《鬼怨》《杀生》,都是我的戏。”“好,我一定要看。”随后,米兰就专程看了忆秦娥的舞台演出。那天是胡彩香陪着看的。事后胡彩香告诉忆秦娥说:“你可是把米兰给征服了。她在看几折戏的整个过程,都激动得不行,手在抖,嘴唇也在抖,一个劲地说:‘这孩子怎么这么优秀啊!天哪,秦娥的功夫怎么这么好!天哪!今天还有这么好的武旦吗?天哪!看看孩子的做功、唱功,天哪!看看孩子的扮相……彩香,看来我们当初帮着她从伙房里走出来、学唱戏是对的。我有时也以为,让她唱戏是害了她呢,也许学做饭更幸福些。可这孩子,天哪,她的付出……是值得的!我要给孩子献花!你快去给秦娥买一束鲜花来,要最名贵的。’”戏看完后,米兰就不顾一切地走上舞台,毕恭毕敬地把鲜花捧给了忆秦娥。并且还当着很多人的面,给忆秦娥深深鞠了一躬。她说:“秦娥,你就是到百老汇、到世界上最顶尖的舞台上演出,都是最棒的艺术家!”在米兰离开西京的时候,她们送到机场,相互拥抱完后,米兰突然深情地说:“我有一个梦想,希望能在美国看到秦腔。是忆秦娥唱主角的秦腔。”(选自第十届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主角》,有删节)6.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A.“当时你就真那么情愿吗”,节选部分胡彩香的发问设置了悬念,有利于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B.师姐妹分别多年,远隔重洋,但从她们重逢时率性的对话和充满童趣的“胳肢”来看,她们情谊深厚。C.“尊严出场、尊严表演、尊严谢幕”,运用反复的手法凸显了说话人对主角的崇拜和渴望成为主角的心理。D.文章通过胡彩香之口,描述米兰观看演出时异常激动的剧烈反应,侧面烘托了秦娥演出的精彩绝伦。7.下列关于米兰这一人物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米兰讲述了自己离开最喜欢的事业,还做梦在宁州演戏,这反映了她矛盾的心理,体现了对秦腔艺术的不舍之情。B.米兰看了茶社的演出,心里堵得慌,因为她觉得茶社的演出与她心目中秦腔表演的水平相差太大,令人失望。C.米兰在看秦娥演出的过程中手在抖,嘴唇也在抖,演出结束后给秦娥献花,可见她是完全被秦娥的表演折服了。D.“希望能在美国看到秦腔。是忆秦娥唱主角的秦腔”,米兰的话表现了对秦娥表演的信心以及对秦腔艺术走向世界的期待。8.文中画横线部分是秦腔的唱词,谈谈此处直接引用入文的艺术效果。9.有论者认为,本文和《秦腔》(教材节选部分)都隐含着作者对“秦腔”发展前景的担忧。对此,你是否同意?请结合两个文本简要分析。〖答案〗6.C7.B8.①突出秦腔唱词粗犷、恣肆的特点,富有鲜明浓郁的地域特色;②让读者更具体、直观地感受秦腔的魅力;③舒缓叙述节奏,使行文具有变化。9.示例一:同意。《主角》:①忆秦娥为生活放下尊严,迎合市场去茶社演出,表明了秦腔艺术的衰落;②米兰放弃对秦腔的坚持,移居海外,这暗示了秦腔前景的黯淡;③秦腔艺术尊严不再,很少有正式的舞台,观众也缺了谦卑恭敬之心,显现了秦腔艺术的衰微。《秦腔》(节选):虽然写了三秦土地农民对秦腔的热爱,但全文均以回忆的视角来写,表明了秦腔文化的逐渐逝去;秦腔的基础是农民,但乡土社会逐渐瓦解,都市兴起,秦腔也失去了生存的根基。示例二:不同意。《主角》:①以忆秦娥为代表的艺人依然在锤炼技艺,坚守秦腔艺术;②米兰虽移居海外,仍对秦腔念念不忘,并充满信心地认为它会走向世界;③“西京到处都在唱秦腔”,也有外国人观看忆秦娥的演出,说明秦腔仍有广泛的群众基础。《秦腔》(节选):写了秦地、秦人、秦腔之间的血肉联系,表明秦腔是秦地人民的精神寄托。〖解析〗【6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的能力。C.“对主角的崇拜和渴望成为主角”错误,表现的是忆秦娥的艺术观点演员“严肃演出”,“观众面对真正的艺术,真正的艺术家,一定是要满怀谦卑、满怀恭敬,甚至是要高山仰止”。是一种对艺术的尊重态度。故选C。7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人物形象的能力。B.“与她心目中秦腔表演的水平相差太大”错误,是她对艺术的尊重态度与观众居高临下的狎玩态度相差太大。故选B。【8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语段作用的能力。从语段本身看,这段唱词是秦腔黑头“吼”出来的,与“凄厉的秦腔板胡声”相应和,既能表现秦腔高亢激越的唱腔特点,又能展示秦腔艺人刚正耿直的精神特质。“吼”的意思是大声喊叫,用“吼”而不用唱“唱”点出了秦腔的高亢激越。唱词中“笑开怀”“单人独马”“踹”,体现了秦腔的粗犷、豪爽,戏剧中人物的勇敢无惧、放肆、无所顾忌,体现了秦人秦地的精神风貌、地域特色。以一段唱词为例,充分向读者证明秦腔的魅力如何“撼人心魄、精彩绝伦”,使秦腔在读者心中更具体化,也揭开了主人公为之执着、梦想让秦腔艺术走向世界的原因。在对话中插入一段秦腔唱词,也使叙事舒缓下来,打破了“就没话了”的沉寂,使人物因表演观念不同造成的冲突缓和一下,利于下文人物转换话题。【9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解读文章的能力。作答时,先明确观点,再在文章中筛选信息,分条论证。如同意隐含着作者对“秦腔”发展前景的担忧:《主角》中“秦娥还有一个有病的儿子,得看病。一大家子人都来西京了,也指靠她唱戏过活呢”,所以茶社的演出时,要迎合观众“居高临下的狎玩态度”;米兰“必须离开,离开我最喜欢的事业。因为太伤心了”等等。这些都表明了秦腔艺术的衰落、前景的黯淡。这与米兰的理想“尊严出场、尊严表演、尊严谢幕”“观众面对真正的艺术,真正的艺术家,一定是要满怀谦卑、满怀恭敬,甚至是要高山仰止”完全不一样,秦腔艺术尊严不再,很少有正式的舞台,观众也缺了谦卑恭敬之心,显现了秦腔艺术的衰微。;《秦腔》(节选)写的是记忆中的秦腔,写得热情洋溢、酣畅淋漓,但是“农民是世上最劳苦的人,尤其是在这块平原上,生时落草在黄土炕上,死了被埋在黄土堆下;秦腔是他们大苦中的大乐”,社会发生巨变后,传承者缺失,秦腔也就失去了根基。如不同意隐含着作者对“秦腔”发展前景的担忧:结合《主角》中“我们从十一二岁起,就把生命献给了这行事业”“秦娥,你付出了那么多生代价,用十几年的奋斗,唱得这样撼人心魄、精彩绝伦”“西京到处都在唱秦腔”“看看孩子的做功、唱功,天哪!看看孩子的扮相……”可知,以忆秦娥为代表的艺人依然在锤炼技艺,坚守秦腔艺术;“外国人来看,说是外事上选出访节目”“秦娥,你就是到百老汇、到世界上最顶尖的舞台上演出,都是最棒的艺术家!”“米兰突然深情地说:‘我有一个梦想,希望能在美国看到秦腔。是忆秦娥唱主角的秦腔’”表明米兰虽移居海外,仍对秦腔念念不忘,并充满信心地认为它会走向世界;“西京到处都在唱秦腔”,也有外国人观看忆秦娥的演出,从秦腔的接受人群和接受范围看,说明秦腔仍有广泛的群众基础。《秦腔》(节选)中介绍秦地空旷平坦,厚重实在;秦腔高亢激昂,沧桑悲凉;秦人“二楞”粗犷,朴实豪放。秦地、秦人、秦腔之间的血肉联系,表明秦腔是秦地人民的精神寄托。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凡兵家之法,要在应变。好古知兵,举动必先料敌。敌无变动,则待之;乘其有变,随而应之,乃利。法曰:“能因敌变化而取胜者,谓之神。”……五代梁末,魏博兵乱,贺德伦降晋。庄宗入魏,梁将刘鄩①乃军于莘县,增垒浚池。自莘至河,筑甬道输饷。梁帝诏出战。曰:“晋兵未易击俟彼进取苟得机便岂敢坐滋患害?”帝遣使问鄩以决胜之策,对曰:“臣无奇谋,但人给十斛粮,尽乃破敌。”帝怒曰:“将军留米疗饥耶?”又遣中使督战。鄩谓诸校曰:“大将专征,君命有所不受,临敌制变,安可预谋。今彼自气盛,难可轻克,诸君以为如何?”众皆欲战,鄩默然。乃复召诸将列军门,人给河水一杯,因命饮之,众未测其意,或饮或辞。曰:“一杯之难若是,滔滔河流,可尽乎?”众皆失色。时庄宗以兵压鄩营,亦不出。帝又数遣人促之,以万人薄其营,俘获甚众。少顷,晋兵继至,鄩退。复战于故元城,庄宗与李嗣源、李存审夹击,鄩兵大败。(刘基《百战奇略·变战》)材料二是时,庄宗在魏,数以劲兵压掞营,掞不肯出,而末帝又数促掞,使出战。庄宗与诸将谋曰:“刘掞学《六韬》,喜以机变用兵,本欲示弱以袭我,今其见迫,必求速战。”乃声言归太原,命李存审守魏,阳为西归,而潜兵贝州。掞果报末帝曰:“晋王西归,魏无备,可击。”乃以兵万人攻魏城东,庄宗自贝州返趋击之。掞忽见晋军,惊曰:“晋王在此邪!”兵稍却,追至故元城,庄宗与李存审为两方阵夹之,掞为圆阵以御晋人。兵再合,掞大败,南奔,自黎阳济河,保滑州。末帝以为义成军节度使。明年,河朔皆入于晋,降掞亳州团练使。(欧阳修《新五代史·卷二十二》)〖备注〗①刘鄩(xún):本名刘掞,后梁将领。10.材料一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晋兵未易A击B俟彼C进D取E苟得机F便G岂敢坐H滋患害11.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浚,疏通水道,与《谏太宗十思疏》“必浚其泉源”的“浚”意思相同。B.克,克制,与《论语·颜渊》“克己复礼为仁”的“克”意思相同。C.却,退却,与《过秦论》“却匈奴七百余里”“却”用法不同。D.降,降职,古代表示贬官的词还有“左迁”“迁削”“谪降”“贬黜”等。12.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后梁末年,魏博镇发生兵变,后梁将领刘鄩驻扎于莘县,以发展战备工程为主要任务,修筑通道确保粮饷运输无阻。B.梁帝询问刘鄩克敌制胜的策略,刘鄩称并无特别的谋略,只希望梁帝能供给部下每人百斗粮食,这引起了梁帝的不满。C.刘鄩以大将出征可以不受君命为由激励将士,并分析了敌我形势,达到了鼓舞士卒的效果,因此众人都主动要求出战。D.梁军主动出击取得的军事成果,实则为庄宗诱敌的计谋,随着战局的深入,两军在故元城大战,刘鄩败退至滑州。13.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帝又数遣人促之,以万人薄其营,俘获甚众。(2)乃声言归太原,命李存审守魏,阳为西归,而潜兵贝州。14.凡兵家之法,要在应变。梁晋之战中,双方是如何“应变”的?〖答案〗10.BEG11.B12.C13.(1)梁末帝又多次派人催促刘鄩,刘鄩率领万人逼近晋军营地,俘虏了很多晋兵。(2)于是声称要返回太原,命令李存审守卫魏州,假装西归,在贝州埋伏军队。14.①刘鄩按兵不动,君命不受,示敌以弱,等待敌情发生变化再决定进取之策。②庄宗判断敌情(了解刘鄩寻求速战)后,假意西归,等刘鄩出兵后再返回攻其不备。〖解析〗【10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句意:晋军不容易打败,(我军应当)等待敌情变化再进攻,倘若有了时机,我怎么敢坐视滋养祸害呢?“晋兵未易击”的意思是“晋军不容易打败”,“晋兵”是主语,“击”是谓语,故应在B处断开;“俟彼进取”意思是“等待敌情变化再进攻”,“苟得机便”意思是“倘若有了时机”,两句潜在的主语都是“我军”,但语意均独立完整,故应在E处断开;“岂”表示反问,一般位于句首,其前需断开,故应在G处断开。故选BEG。【11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词语中的一词多义现象的理解及了解并掌握常见的文学文化常识的能力。A.正确。句意:增修营垒,疏通河道。/必须疏通它的源头。B.错误。两个“克”意思不同。战胜;/克制。句意:很难轻易战胜。/克制自我的私欲,使自己的行为恢复到符合先王规定的礼仪要求,这就是仁。C.正确。却,退却;/使……退却。句意:军队稍稍退却。/成功地使匈奴退却了七百多里。D.正确。故选B。【12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C.“达到了鼓舞士卒的效果,因此众人都主动要求出战”错误,根据材料一“鄩谓诸校曰:‘大将专征,君命有所不受,临敌制变,安可预谋。今彼自气盛,难可轻克,诸君以为如何?’众皆欲战,鄩默然”可知,刘鄩的话并没有达到鼓舞士卒的效果,众将领都要求出战,刘鄩沉默不语。故选C。【13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1)“数”,多次;“促”,催促;“薄”,逼近,迫近。(2)“声言”,声称;“阳”,同“佯”,假装;“潜兵”,埋伏军队;“潜兵贝州”状语后置句,省略句,正常语序应为“(于)贝州潜兵”。【14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概括内容要点的能力。①根据材料一“帝遣使问鄩以决胜之策,对曰:‘臣无奇谋,但人给十斛粮,尽乃破敌’”“‘大将专征,君命有所不受,临敌制变,安可预谋。今彼自气盛,难可轻克,诸君以为如何?’”“时庄宗以兵压鄩营,亦不出”可知,刘鄩按兵不动,君命不受,示敌以弱,等待敌情发生变化再决定进取之策。②根据材料二“庄宗与诸将谋曰:‘刘掞学《六韬》,喜以机变用兵,本欲示弱以袭我,今其见迫,必求速战。’”可知,庄宗判断了敌情(了解刘鄩寻求速战),根据“乃声言归太原,命李存审守魏,阳西归,而潜兵贝州”可知,庄宗假意西归,根据“乃以兵万人攻魏城东,庄宗自贝州返趋击之”可知,庄宗等刘鄩出兵后再返回攻其不备。【参考译文】材料一:大凡兵家的用兵法则,关键在于适应变化。喜爱古代兵法而通晓用兵的,采取行动之前必定要判断敌情。敌情没有变化,就等待其变化;趁其发生变化,根据变化采取相应措施,才有利于取胜。兵法说:“能够根据敌情变化而取得胜利的,叫作用兵如神。”……五代时期的后梁末年,魏博镇发生兵变,叛乱者囚禁了(当时的节度使)贺德伦并向晋王李存勖投降。李存勖进占魏州,后梁大将刘鄩就在莘县驻军,增修营垒,疏通河道,从莘县到黄河,修筑通道来确保粮饷运输畅通。后梁皇帝诏令刘鄩出兵作战。刘鄩上表说:“晋军不容易打败,(我军应当)等待敌情变化再进攻,倘若有了时机,我怎么敢坐视滋养祸害呢?”皇帝派遣使者询问刘鄩决胜的对策,刘鄩回答说:“臣下没有奇计良谋,只要能供给每人十斛粮食,等到粮食吃完就把敌人打败了。”皇帝(听完)发怒说:“将军留存这些粮食是准备充饥吗?”又派遣使者督察作战。刘鄩对部将们说:“大将特许自主征伐,(即使是)皇帝的命令有的也不要接受。面临敌人要因变制胜,怎么可以预先谋划呢?现在我分析敌人士气正盛,很难轻易战胜,各位认为怎样?”众将领都要求出战,刘鄩沉默不语。一天,刘鄩又召集诸位将领依次坐在军营门前,给每人一杯黄河水,就命令众人喝下这杯水。众人没有推测出刘鄩的用意,有的喝了,有的推辞未喝。刘鄩说道:“喝一杯黄河水都像这样困难,滔滔不绝的黄河流水能喝尽吗?”众将听后都变了脸色。这时李存勖率领军队迫近刘鄩的军营,刘鄩也不出战。梁末帝又多次派人催促刘鄩,刘鄩率领万人逼近晋军营地,俘虏了很多晋兵。不一会,李存勖的大军赶到,刘鄩撤退。后来两军又在故元城激战,李存勖和李嗣源、李存审夹击刘鄩的军队,梁军大败。材料二:这时,庄宗在魏县,多次用强兵逼近刘掞军营,刘掞不肯出战,而末帝又多次催促他,要他出战。庄宗与众将商议说:“刘掞学过《六韬》,喜欢用机动灵活的方式用兵,本来想用表示软弱的方法(让我们麻痹)来袭击我们,现在他被末帝催逼,一定谋求快速开战。”于是声称要返回太原,命令李存审守卫魏州,假装西归,在贝州埋伏军队。刘掞果然报告末帝说:“晋王已经西归,魏县没有防备,可以出击了。”于是,(他)就率领一万人的军队攻打魏县城池的东面,这时,庄宗从贝州返回赶来攻击他。刘掞突然看见晋军,惊恐地说:“晋王还在此地啊!”军队稍稍退却,退到故元城,唐庄宗和李存审分布成两个方阵夹击他们,刘掞布成圆阵抵御晋军。两军再次交锋,刘掞大败,向南逃跑,从黎阳渡过黄河,退保滑州。梁末帝任命刘掞为义成军节度使。第二年,河朔之地都被晋占领,贬降刘掞为亳州团练使。(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完成下面小题。过虞山①【元】倪瓒陈蕃悬榻处,徐孺过门时②。甘冽言游③井,荒凉虞仲祠④。看云聊弄翰,把酒更题诗。此日交欢意,依依去后思。〖备注〗①此诗作于倪瓒晚年,作者访好友伯琬高士,因作《虞山林壑图》,并题五言以纪来游。②徐孺:东汉高士。《后汉书》载,陈蕃为太守时,在郡概不待客,唯徐孺来特设一榻,去则悬之。③言游:孔门七十二贤人之一,故居在虞山东麓。④虞仲:商末高士,虞山因其葬于此得名。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首联借东汉“陈蕃悬榻”的典故表现宾主性情相投,也暗示了两人是君子之交。B.颔联描写了具有虞山地方特色的两处景点,起到了照应诗题、激发联想的作用。C.颈联写诗人舞墨题诗,心境洒脱,对仗工整,诗歌也由叙事自然转入到尾联的抒情。D.尾联诗人回味与好友交游之趣,饱含依依惜别之情,难掩人到晚年的哀婉遗憾之感。16.倪瓒诗书画俱佳,艺术风格“言简意远”,本诗亦能体现这一特点。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答案〗15.D16.①“言简”:用徐孺、陈藩典故暗示宾主品性,简明易懂;写景简略,以“言游井”“虞仲祠”点出虞山景物;用词简洁,如用“甘冽”“荒凉”写出两处景点的特点等。②“意远”:情致高贵深远,徐孺与陈蕃之交体现高洁品性;“弄翰”“题诗”等行为蕴藏文人志趣;结尾“依依去后思”,以虚写想象未来之情,情思余韵悠远。〖解析〗【15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诗歌内容的能力。D.“难掩人到晚年的哀婉遗憾之感”说法有误。尾联展现诗人对友人的依依惜别之情,是人之常情,而且体现的也是两者君子之交淡如水的高洁品行,并无哀婉遗憾之意。故选D。【16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赏析诗歌艺术特色的能力。“言简”主要针对诗人的写作手法而论。“意丰”则说明文字背后所蕴含的情致非常深远。首联中,诗人用了徐孺、陈藩两人的典故,表现了两位刚正高洁的先贤的纯洁友谊。但他用此典故,并不是仅仅为了展现徐、陈二人的形象特点,而是想要以古鉴今,借此表现自己与友人也都是高洁之士,并且两人的友谊也是君子之交。以典故暗示,言简意赅,简明易懂,但徐孺与陈蕃之交所体现出的宾主的高洁品性,却使得诗意高贵深远,富有韵味。颔联中,诗人描写了宾主赏游的虞山之景。虞山景物众多,但诗人并没有全都一一道来,而是重点借助“言游井”“虞仲祠”这两个最具代表性的景物加以展现,可见其写景简略。并且,诗人也并没有以繁复笔法极言“言游井”“虞仲祠”这两个代表景点的景色之优美,而是用通俗简洁的“甘冽”“荒凉”形容词写出两处景点的特点,用词简洁。颈联中,诗人主要叙述了自己与友人在一起时的言行举止。好友相聚,他们所做的事是“看云”“弄翰”“把酒”“题诗”。这些都是高雅之士的爱好,富含文人志趣。诗人借此叙述交游之行,蕴藏文人情趣,也借此进一步展现宾主的高洁品行,韵味丰富。尾联中,诗人想象未来景象,借此抒发友人去后自己对他的依依不舍之情。客已远去,情意却越来越浓,以致充满“依依去后思”。以虚写想象未来之情,使得诗意并未因此断绝,而情思也显得余韵悠远了。(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李贺《李凭箜篌引》中“________________”和苏轼《赤壁赋》中“________________”,都用蛟龙起舞衬托音乐的美妙动听。(2)在《屈原列传》中,司马迁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评价屈原的文章以小见大、言近旨远的特点。(3)《春江花月夜》《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都采用了“以景结情”的艺术手法,请写出其中体现这一特点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老鱼跳波瘦蛟舞舞幽壑之潜蛟(2)其称文小而其指极大举类迩而见义远(3)不知乘月几人归落月摇情满江树(明月夜,短松冈)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一)语言文字运用I(本题共2小题,1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一直以来,针对燃放烟花爆竹这个话题(1)。有网友觉得,因为地方全面禁了烟花爆竹,传统节日少了热闹喧嚣,年味变得越来越淡;也有网友担心,放开燃放烟花爆竹会对环境造成影响,还有可能导致各种安全事故;①还有网友忧虑,②冬天甲流高发,③放鞭炮会引起人群聚集和空气污染都不利于呼吸道健康。“热闹”是中国人过年的关键词之一,“爆竹声声辞旧岁”的民俗也已延续千年。诚然,燃放烟花爆竹需要一定管控,但(2),似乎办法过于简单,有些不近情理,未能兼顾群众呼声、社会诉求。解答这个难题需要智慧,更需要担当。各地政府部门不妨多听听群众的意见,④综合考虑当地大气环境容量、城市体量、消防安全、传染病防控等因素的基础上,⑤合理调整本地区烟花爆竹燃放政策,⑥像一些中小城市、乡镇农村、偏远地区没有必要跟风“最严”,可以限定燃放的时间、燃放的区域。18.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0个字。19.文中画横线的语句有三处表述不当,请指出其序号并作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逻辑严密,可增删少量词语,但不得改变原意。〖答案〗18.(1)网络上就有不同的声音(2)一禁到底/一切到底/搞一刀切19.③改为:放鞭炮引起的人群聚集和空气污染都不利于呼吸道健康。④在“综合考虑”前加“在”。⑥删除“偏远地区”。〖解析〗【18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情境补写的能力。(1)根据后文“有网友觉得”“也有网友担心”两种不同的观点可知,网上对燃放烟火爆竹的话题意见不一致,可填:网络上就有不同的声音;(2)由“但”可知,此处观点与“需要一定管控”不同,后面“似乎办法过于简单,有些不近情理,未能兼顾群众呼声、社会诉求”针对的正是对燃放烟花爆竹规定过于死板,可填:一禁到底/一切到底/搞一刀切【19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③“放鞭炮会引起人群聚集和空气污染都不利于呼吸道健康”句式杂糅,可把“放鞭炮会引起”改为:放鞭炮引起的。④成分残缺,缺少与“基础上”的“上”搭配的介词,在“综合考虑”前加“在”。⑥“乡镇农村、偏远地区”并列不当,“偏远地区”可能包括一些“乡镇农村”,可删除“偏远地区”。(二)语言文字运用Ⅱ(本题共3小题,1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通往交道口电影院的路,永远是一条快乐的路。那时的北京蓝天白云,细长的小街上一半是灰暗错落的屋影,一半是安闲明激的阳光。一票在手有如节日,几个伙伴相约一路,可以玩弹球儿,可以玩“骑马打仗”,还可在沿途的老墙和院门上用粉笔画一条连续的波浪,碰上院门开着,便站到门旁的石墩上去,踮着脚尖让那波浪越过门楣,务使其毫不间断。倘若敞开的院门里均无怒吼和随后的追捕,这波浪便可一直能画到影院的台阶上。坐在台阶上,等候影院开门,钱多的更可以买一根冰棍骄傲地嘬。大家瞪着眼看他和他的冰棍,看那冰棍迅速地小下去,必有人忍无可忍,说:“喂,开咱一口。”开者嘬也,你就要给他上嘬一口。继续又有人说了:“也开咱一口。”你当然还要给,快乐的日子里做人不能太小气。大家在灿烂的阳光下坐成一排,舒心地等候,小心地嘬——这样的时刻似乎人人都有责任感,谁也不忍一口嘬去太多。20.下列句子中的加点“谁”和文中划横线处的“谁”,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癞皮狗,你骂谁?”王胡轻蔑的抬起眼来说。B.此刻谁都心里痒痒的,恨不得一下扑过去,将敌人彻底消灭。C.谁料竟会落在“三道头”之类的手里的呢,这岂不冤枉!D.二诸葛还没有看清是谁,这女人就一把把他拉住,带哭带闹。21.对文中加点词语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A.“骄傲”展现了特定年代里有钱买冰棍并能在小伙伴面前炫耀的得意和神气。B.“忍无可忍”看似不合情理,实则生动刻画了孩子们嘴馋时急不可耐的心理。C.“舒心”写出了孩子们一边分享冰棍一边等待影院开门时既满足又放松的状态。D.“嘬”多次出现,强调孩子吃冰棍时毫无顾忌又非常留恋、舍不得松口的样子。22.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是否可以删去?请谈谈你的看法和理由。〖答案〗20.C21.D22.示例:不能删。画线句描写了小伙伴们在人家墙、院门上画波浪线的情景,极具画面感,细腻生动地表现了孩子们快乐、兴奋的心情。〖解析〗【20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不同语境中词语的含义和用法的能力。文中划横线处的“谁”是虚指,不需要说出姓名的人。A.特指,指被骂的人;B.任指,指自己人中的任何一个;C.虚指,无须说出姓名的人;D.特指,指女人。故选C。【21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赏析词语效果的能力。D.“毫无顾忌”“舍不得松口”错,根据“小心地嘬”“谁也不忍一口嘬去太多”可知,孩子们“嘬”得很有分寸,并非“毫无顾忌”“舍不得松口”。故选D。【22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赏析句子效果的能力。不能删。先看划线句的内容,前面写孩子们去看电影的途中“在沿途的老墙和院门上用粉笔画一条连续的波浪”,而划线句写遇到“院门”时小伙伴们的做法,“站到门旁的石墩上去”“踮着脚尖”写孩子们的动作,“让那波浪越过门楣,务使其毫不间断”是为了让波浪线不断开。描写生动细致,极具画面感,把孩子们看电影和画波浪线的游戏时的快乐、兴奋具体化,使情感表达更细腻生动地。四、写作(60分)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高中阶段即将面临重要的选择,如报考大学选择什么专业、未来从事什么职业等。班级计划举行“生涯规划”主题班会,邀请你在会上发言。请根据上述材料写一篇文章。可以预测未来最有前景的职业;可以思考选择职业要考虑的种种因素;可以谈谈自己最心仪的职业,介绍该职业的情况并阐述你选择它的理由等等。要求;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答案〗略〖解析〗这是一道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题。材料围绕“高中阶段生涯规划”的主题展开。材料第一句引出了高中阶段面临重要选择,包括专业、职业选择等。第二句给出了写作任务:在“生涯规划”主题班会上发言。材料提供了三个方向的思考:预测未来职业前景、选择职业时需要考虑的因素、以及个人心仪的职业及其选择理由。这三个方向为考生提供了广阔的写作空间,使考生能够结合自身经历和兴趣,展开深入的讨论。如果预测未来最有前景的职业,考生应从把握国家发展方向、社会发展人才需求等方面进行细致分析。比如我国目前正在致力于培养高科技人才,发展高科技,以治疗“芯”痛,提高综合国力;如果从选择职业时需要考虑的因素入手,那就要求全面思考,除了考虑自身兴趣、优势,还要考虑今后发展趋势、就业形势、国家需求等等;如果谈自己最心仪的职业,那么就要详细介绍该职业的情况并阐述你选择它的理由。无论选择哪个角度写作,都要注意一是从“我”出发,谈自己看法和思考;二是要把“小我”与“大我”结合起来,把“个人志向”与“国家需要”结合起来,把“个性特长”与“复兴大任”结合起来;三是符合主题班会的场合和情景。写作时学生先明确方向和观点,比如我心中的理想职业—飞行员。主体采用递进式结构。梦想的起源:描述自己对飞行的初步认知,可能是从书本、电影还是一次真实的飞行体验中获得的。梦想的深化:随着年龄的增长和知识的积累,对飞行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对飞行员这一职业产生了更强烈的向往。梦想的准备:为了实现这个梦想,自己在高中阶段所做的努力,如参加模拟飞行社团、学习相关知识等。梦想的挑战:分析成为飞行员需要面对的挑战,如严格的身体素质要求、专业的技能培训等。梦想的展望:展望未来,表达自己对成为飞行员的坚定信念和美好憧憬。结尾强调梦想对人生的指引作用,鼓励同学们勇敢追求自己的梦想。立意:1.择心之所属,立利国之志。2.担负时代使命,实现个人价值。3.我的理想职业—工程师。
浙江省杭州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6月期末考试语文试题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意象美学是中国当代美学的一个重要流派,相比中国当代诸多美学派别,意象美学有一个特点,那就是它将重点放在中国传统美学与艺术实践方面,重视中国传统意象美学理论的研究。之所以重视传统意象美学理论研究,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深入研究和梳理意象理论的思想资源,对于把握中国古代美学的文化基因和美学思维特点有着重要意义。中国文化是尚象重象的文化,中国古代的思维方式包含着丰富的“象”的文化基因,这从远古时期的神话和器具意识的起源、以“象形”为基础的汉字构造、《易经》的卦象符号创造中就充分体现出来。先秦哲学家和思想家正是在此基础上对“象”进行哲学阐释和理论超越,提出一系列重要命题与观点,如老子将“道”“气”“象”联结起来的哲学观念,庄子的“象周”命题和关于“言意关系”的理解,《周易》的“立象以尽意”“观物取象”哲学命题,先秦儒家以“象”比德和《诗》之“比兴”的观念等,对于中国古代意象理论和思维方式的形成产生重要影响,并成为中国美学理论体系建构的活水源头。其次,它可以使人们意识到中国古代艺术创造对于美学理论建构的重要性,将中国美学理论观念的研究与中国古代艺术审美实践紧密结合起来。宗白华提出,中国美学史的研究,不仅要注意理论形态的著作,而且尤其要重视几千年的艺术创造。中国美学史面对的审美形态和艺术形态十分丰富,不仅有历史悠久、内涵丰富的诗、书、画、音乐、舞蹈、戏剧,而且有建筑、雕塑、陶瓷、玉器、青铜器等艺术审美形态,它们有一个共同特点,就是重视审美意象的创造。中国古代美学家和艺术家正是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许多有价值的理论观点,如诗论中的“比兴”“情景交融”“境生于外象”,书论中的“澄怀味象”“外师造化,中得心源”,画论中的“传神写照”“气韵生动”,乐论中的“人心之感于物”“和声无象”。园林艺术的“虽由人作,宛在天开”“纳千顷之汪洋,收四时之烂漫”等。不少理论家也是围绕着艺术的审美意象创造来提出自己的理论观点,这对于把握和认识中国美学史本来面貌和特色有着重要意义。以“意象”为中心的中国传统美学理论研究,还可以为人们认识和把握中国美学史面貌提供方法论的启示。中国美学史的研究,是从形而上的哲学美学方法入手还是从具体的艺术审美实践出发,学术界是存有不同看法的。对于以“意象”为中心的中国传统美学理论来说,这两种方法是可以统一的。意象美学诞生在中国古代天人合一、物我同一的哲学背景下,意象审美充分体现了中国古代形而上的审美意识与追求,同时它也是中国古代艺术实践的产物。中国美学家提出的一系列有价值的理论观点与命题,是可以通过中国古代艺术家的审美意象创造来印证的。比如,刘勰的《文心雕龙》将“意象”作为中国美学和文艺审美的核心范畴,并提出“神与物游”“感物吟志”等诸多命题,不仅很好体现了中国传统哲学的天人观和心物观,而且也在中国古代诗歌审美实践中得到充分印证。中国传统美学理论以意象为中心来展开,还突出了范畴命题对于中国美学理论形态和体系建构的意义。意象作为中国美学的核心范畴,体现了中国美学运思的基本特点,也体现了中国古人最基本的人生经验和审美经验,所以它具有很强的统摄力,其所包含的“意境”“妙悟”“平淡”“飘逸”“沉郁”“空灵”等概念范畴组成了一个强大系统。通过对“意象”概念系统以及相关范畴命题的分析,不仅能凸显出意象在中国美学理论体系中的核心地位,也有助于人们把握中国古人特有的审美趣味、价值观念和运思方式。(摘编自毛宣国《中国传统意象美学理论研究的价值意蕴》)材料二:意象,是汉语诗歌的核心与标识。通过意象抵达至美的境界,从而传达出诗人复杂的思想情感,这就是中国诗歌美学的基本特征,也是中国古典诗歌大不同于外国诗歌之所在。汉语诗歌注重意象,体现了中华文化取象于物、立象尽意的思维方式。“立象尽意”,要点有三。首先,“象”充满了画面感,表情达意因此变得形象可感、生机勃勃。其次,“立象尽意”弥补了“言不尽意”的局限,非但能以生动的具象传达作者幽微的情意,而且可以通过“象”的调遣引发读者的参与。最后,“立象尽意”使得诗人在“我”与“世界”之间找到了“象”这个中介,建立起“世界—象—我”这样的表达格局,从而获得了对于世界的隐喻式表达;而隐喻正是诗歌之所以成为诗歌的核心要素。(摘编自梁文勤《意象:汉语诗歌的核心与标识》)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聚焦中国传统美学与艺术实践,重视传统意象美学理论研究,这是意够用美学有别于中国当代其他美学派别的一个特点。B.中国文化是尚象重象的文化,先秦哲学家和思想家正是在此基上对“象”进行哲学阐释和理论超越,从而提出相关命题与观点。C.刘勰将“意象”作为中国美学和文艺审美的核心范畴,并提出“神与物游”等命题,这在中国古代诗歌审美实践中得到充分印证。D.意象是“我”与“世界”之间的中介,中国古典诗歌正是通过这一中介达到至美境界,而传达出诗人复杂的思想情感。2.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A.文章以“活水源头”为喻,形象论证了先秦哲学家和思想家提出的命题与观点,为中国美学理论体系的建构提供思想资源。B.“纳千顷之汪洋,收四时之烂漫”的说法是在园林审美创造的基础上提出的,可见重视艺术创造实践有助于美学理论的建构。C.鉴于学术界对美学史的研究存有不同看法,中国传统美学理论指出应将形而上的哲学美学方法和具体艺术审美实践相统一。D.意象具有很强的统摄力,其所包含的“意境”“飘逸”等概念范畴组成了强大的系统,这都因为意象是中国美学的核心范畴。3.下列不能支持“中国艺术审美形态重视审美意象的创造”这一特点的一项是()A.先秦时期,中国青铜器上就大量出现玄鸟纹、百乳纹、夔凤纹、卷龙纹等动物纹饰。B.“门环得古青绿蝴蝶兽面,或天鸡饕餮之属,钉于上为佳。”(明代《长物志·门》)C.《诗经》“如鸟斯革,如翚斯飞”的诗句,歌咏屋顶和出檐像鸟舒展翅膀那样轻盈。D.“理之在诗,如水中盐,蜜中花,体匿性存,无痕有味,现相无相,立说无说。”(钱锺书)4.根据材料一,概括中国传统意象美学理论研究的价值。5.运用材料二“立象尽意”的相关知识,分析杜甫《蜀相》“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一联。〖答案〗1.B2.C3.D4.①对把握中国古代美学的文化基因和美学思维特点有重要意义。②使人们意识到中国古代艺术创造对于美学理论建构的重要性,将中国美学理论观念的研究与中国古代艺术审美实践紧密结合起来。③为人们认识和把握中国美学史面貌提供方法论的启示。5.这一联描绘了春日葱翠绿草映着石阶,繁密树叶中黄鹂啼叫的景象,充满画面感;美好的春天景象无人欣赏,“自”“空”两字隐含着诗人内心的落寞与感伤;此联写景状物,引发读者去思考诸葛亮的一生,去体验杜甫复杂的情感。〖解析〗【1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合文中信息的能力。B.“从而提出相关命题与观点”错误。根据材料一第二段“先秦哲学家和思想家正是在此基础上对‘象’进行哲学阐释和理论超越,提出一系列重要命题与观点”可知,先项的第二、三个分句间不存在因果关系,【2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辨析信息的能力。C.“鉴于学术界对美学史的研究存有不同看法”错误。根据材料一第四段“对于以‘意象’为中心的中国传统美学理论来说,这两种方法是可以统一的”可知,是鉴于“以‘意象’为中心的中国传统美学理论”。故选C。【3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A.“玄鸟纹、百乳纹、夔凤纹、卷龙纹等动物纹饰”属于重视审美意象的创造。B.“古青绿蝴蝶兽面”“天鸡饕餮之属”属于重视审美意象的创造。C.“鸟”“翚”属于重视审美意象的创造。D.是诗歌理论的阐述。故选D。【4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根据材料一第二段“之所以重视传统意象美学理论研究,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深入研究和梳理意象理论的思想资源,对于把握中国古代美学的文化基因和美学思维特点有着重要意义”,可以概括为,对于把握中国古代美学的文化基因和美学思维特点有着重要意义。根据材料一第三段“它可以使人们意识到中国古代艺术创造对于美学理论建构的重要性,将中国美学理论观念的研究与中国古代艺术审美实践紧密结合起来”,可以概括为,使人们意识到中国古代艺术创造对于美学理论建构的重要性,将中国美学理论观念的研究与中国古代艺术审美实践紧密结合起来。根据材料一第四段“以‘意象’为中心的中国传统美学理论研究,还可以为人们认识和把握中国美学史面貌提供方法论的启示”,可以概括为,为人们认识和把握中国美学史面貌提供方法论的启示。【5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探究文本中的某些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的能力。首先找到材料二第三段中有关“立象尽意”的三个要点。然后结合诗句的意象、画面、情感去分析。第一个要点“‘象’充满了画面感,表情达意因此变得形象可感、生机勃勃”。诗句“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中借助“阶”“碧草”“叶”“黄鹂”等意象的描写,描绘了一幅生机勃勃的春天美景,形象可感,充满画面感。第二个要点“可以通过‘象’的调遣引发读者的参与”,借助对春天美景无人来赏的感叹,引发读者对作者内在情感的想象,表达了诗人的落寞与感伤。第三个要点“诗人在‘我’与‘世界’之间找到了‘象’这个中介……从而获得了对于世界的隐喻式表达,借助对蜀相祠中景物的描写,引起人们对蜀相生平业绩、人生遭际的联想,也对杜甫的情感进行隐喻式表达。(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主角陈彦“哎,米兰,我问你,离开宁州,当时你就真那么情愿吗?”米兰慢慢品下一口红酒说:“说心里话,很难过。对那个结婚对象,当时也不是太满意。那时,宁州县城追求我的有好几个,但我就是想离开。也必须离开,离开我最喜欢的事业。因为太伤心了。活得那么累,那么艰难,何苦呢?走了很长时间我还在想,唱戏到底是什么职业呢?让人这样想朝台中间站?不站,好像活不下去了一样。在美国很长时间,我还做梦在宁州演戏。梦见你胡彩香给我胖大海里下了药,让我站到台中间,连一句都唱不出来。观众把臭鞋都扔到我脸上了。”胡彩香一拳头砸过去说:“哎,米兰,凭良心说,我胡彩香是这样的人吗?跟你争角色是事实,背后嚼过你的舌根子也是事实,可我能给你水里下毒吗?我有那么坏吗?你说,你说,你说!”胡彩香说着,还用手去胳肢她的腋下。她们十一二岁就到剧团学戏,一直滚打在一起,相互间最严重的惩罚,就是集体胳肢那个最捣蛋的人,非让她笑死过去不行。米兰是真的笑得泪流满面了,她说:“彩香彩香,快饶了我,那就是梦,打死我都不相信,你会给我下毒的。你就是那种刀子嘴、豆腐心的人。饶了师妹,快饶了师妹吧。”“日有所思,夜有所梦。没想到,你把师姐想得这坏的。我偏不饶你,看把你笑不死。”两人硬是玩得扭打在一起,完全成孩子的嬉戏打闹了。在旁的忆秦娥不仅笑得满眼是泪,而且也感动得满眼是泪。师姐师妹当初的那点龃龉,在跳出了年龄充满童稚、童趣的一阵相互胳肢中,无影无踪了。忆秦娥可惜着自己没有这样的童年。她十一岁进剧团,十二岁多一点,就被弄到伙房烧火去了。她喜欢看其他孩子的嬉戏打闹,喜欢看她们相互胳肢。可都不胳肢她,也不准她胳肢人。都说她身上有一股饭菜味儿,凑近了太难闻。这天晚上,米兰也讲出了她心里的不快。她说,看了茶社的演出,觉得心里堵得慌。胡彩香问为啥。她说:“我们从十一二岁起,就把生命献给了这行事业,难道结果就是以这样的方式来出、来回报吗?我从小向往的主角,就是在舞台上,剧情呼之欲出的时候,锣鼓音乐一齐响动然后出场、亮相。当然,那是样板戏的做派。可舞台上的任何严肃演出,一定是要让主角尊严出场、尊严表演、尊严谢幕的。观众面对真正的艺术,真正的艺术家,一定是要满怀谦卑、满怀恭敬,甚至是要高山仰止的。怎么能是这样居高临下的狎玩态度呢?秦娥,你付出了那么多生代价,用十几年的奋斗,唱得这样撼人心魄、精彩绝伦,难道就是为了赢得这些人,一晚上几千条施舍给你的红绸子吗?”忆秦娥的嘴微张着,不知如何回答是好。胡彩香说:“米兰,你是站着说话不腰痛。你有钱了,日子过好了,可我们要讨生活,你知道不?得生活。秦娥还有一个有病的儿子,得看病。一大家子人都来西京了,也指靠她唱戏过活呢。”米兰又问了问她儿子的情况,就没话了。这时,天边已露出鱼肚白了。酒店不远处的城墙上,突然传来了一声凄厉的秦腔板胡声。随后,又有了秦腔黑头的“吼破撒(头)”声:呼唤一声绑帐外,不由得豪杰笑开怀。某单人独马把唐营踹,只杀的儿郎痛悲哀。……“西京到处都在唱秦腔,难道都没有正式舞台演出了吗?”米兰问。“有,但很少。”“最近有没有,我想看一场舞台正式演出。就看秦娥你的。”忆秦娥说:“倒是有一场。是外国人来看,说是外事上选出访节目呢。”“演的什么?”“《打焦赞》《盗草》,还有《鬼怨》《杀生》,都是我的戏。”“好,我一定要看。”随后,米兰就专程看了忆秦娥的舞台演出。那天是胡彩香陪着看的。事后胡彩香告诉忆秦娥说:“你可是把米兰给征服了。她在看几折戏的整个过程,都激动得不行,手在抖,嘴唇也在抖,一个劲地说:‘这孩子怎么这么优秀啊!天哪,秦娥的功夫怎么这么好!天哪!今天还有这么好的武旦吗?天哪!看看孩子的做功、唱功,天哪!看看孩子的扮相……彩香,看来我们当初帮着她从伙房里走出来、学唱戏是对的。我有时也以为,让她唱戏是害了她呢,也许学做饭更幸福些。可这孩子,天哪,她的付出……是值得的!我要给孩子献花!你快去给秦娥买一束鲜花来,要最名贵的。’”戏看完后,米兰就不顾一切地走上舞台,毕恭毕敬地把鲜花捧给了忆秦娥。并且还当着很多人的面,给忆秦娥深深鞠了一躬。她说:“秦娥,你就是到百老汇、到世界上最顶尖的舞台上演出,都是最棒的艺术家!”在米兰离开西京的时候,她们送到机场,相互拥抱完后,米兰突然深情地说:“我有一个梦想,希望能在美国看到秦腔。是忆秦娥唱主角的秦腔。”(选自第十届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主角》,有删节)6.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A.“当时你就真那么情愿吗”,节选部分胡彩香的发问设置了悬念,有利于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B.师姐妹分别多年,远隔重洋,但从她们重逢时率性的对话和充满童趣的“胳肢”来看,她们情谊深厚。C.“尊严出场、尊严表演、尊严谢幕”,运用反复的手法凸显了说话人对主角的崇拜和渴望成为主角的心理。D.文章通过胡彩香之口,描述米兰观看演出时异常激动的剧烈反应,侧面烘托了秦娥演出的精彩绝伦。7.下列关于米兰这一人物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米兰讲述了自己离开最喜欢的事业,还做梦在宁州演戏,这反映了她矛盾的心理,体现了对秦腔艺术的不舍之情。B.米兰看了茶社的演出,心里堵得慌,因为她觉得茶社的演出与她心目中秦腔表演的水平相差太大,令人失望。C.米兰在看秦娥演出的过程中手在抖,嘴唇也在抖,演出结束后给秦娥献花,可见她是完全被秦娥的表演折服了。D.“希望能在美国看到秦腔。是忆秦娥唱主角的秦腔”,米兰的话表现了对秦娥表演的信心以及对秦腔艺术走向世界的期待。8.文中画横线部分是秦腔的唱词,谈谈此处直接引用入文的艺术效果。9.有论者认为,本文和《秦腔》(教材节选部分)都隐含着作者对“秦腔”发展前景的担忧。对此,你是否同意?请结合两个文本简要分析。〖答案〗6.C7.B8.①突出秦腔唱词粗犷、恣肆的特点,富有鲜明浓郁的地域特色;②让读者更具体、直观地感受秦腔的魅力;③舒缓叙述节奏,使行文具有变化。9.示例一:同意。《主角》:①忆秦娥为生活放下尊严,迎合市场去茶社演出,表明了秦腔艺术的衰落;②米兰放弃对秦腔的坚持,移居海外,这暗示了秦腔前景的黯淡;③秦腔艺术尊严不再,很少有正式的舞台,观众也缺了谦卑恭敬之心,显现了秦腔艺术的衰微。《秦腔》(节选):虽然写了三秦土地农民对秦腔的热爱,但全文均以回忆的视角来写,表明了秦腔文化的逐渐逝去;秦腔的基础是农民,但乡土社会逐渐瓦解,都市兴起,秦腔也失去了生存的根基。示例二:不同意。《主角》:①以忆秦娥为代表的艺人依然在锤炼技艺,坚守秦腔艺术;②米兰虽移居海外,仍对秦腔念念不忘,并充满信心地认为它会走向世界;③“西京到处都在唱秦腔”,也有外国人观看忆秦娥的演出,说明秦腔仍有广泛的群众基础。《秦腔》(节选):写了秦地、秦人、秦腔之间的血肉联系,表明秦腔是秦地人民的精神寄托。〖解析〗【6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的能力。C.“对主角的崇拜和渴望成为主角”错误,表现的是忆秦娥的艺术观点演员“严肃演出”,“观众面对真正的艺术,真正的艺术家,一定是要满怀谦卑、满怀恭敬,甚至是要高山仰止”。是一种对艺术的尊重态度。故选C。7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人物形象的能力。B.“与她心目中秦腔表演的水平相差太大”错误,是她对艺术的尊重态度与观众居高临下的狎玩态度相差太大。故选B。【8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语段作用的能力。从语段本身看,这段唱词是秦腔黑头“吼”出来的,与“凄厉的秦腔板胡声”相应和,既能表现秦腔高亢激越的唱腔特点,又能展示秦腔艺人刚正耿直的精神特质。“吼”的意思是大声喊叫,用“吼”而不用唱“唱”点出了秦腔的高亢激越。唱词中“笑开怀”“单人独马”“踹”,体现了秦腔的粗犷、豪爽,戏剧中人物的勇敢无惧、放肆、无所顾忌,体现了秦人秦地的精神风貌、地域特色。以一段唱词为例,充分向读者证明秦腔的魅力如何“撼人心魄、精彩绝伦”,使秦腔在读者心中更具体化,也揭开了主人公为之执着、梦想让秦腔艺术走向世界的原因。在对话中插入一段秦腔唱词,也使叙事舒缓下来,打破了“就没话了”的沉寂,使人物因表演观念不同造成的冲突缓和一下,利于下文人物转换话题。【9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解读文章的能力。作答时,先明确观点,再在文章中筛选信息,分条论证。如同意隐含着作者对“秦腔”发展前景的担忧:《主角》中“秦娥还有一个有病的儿子,得看病。一大家子人都来西京了,也指靠她唱戏过活呢”,所以茶社的演出时,要迎合观众“居高临下的狎玩态度”;米兰“必须离开,离开我最喜欢的事业。因为太伤心了”等等。这些都表明了秦腔艺术的衰落、前景的黯淡。这与米兰的理想“尊严出场、尊严表演、尊严谢幕”“观众面对真正的艺术,真正的艺术家,一定是要满怀谦卑、满怀恭敬,甚至是要高山仰止”完全不一样,秦腔艺术尊严不再,很少有正式的舞台,观众也缺了谦卑恭敬之心,显现了秦腔艺术的衰微。;《秦腔》(节选)写的是记忆中的秦腔,写得热情洋溢、酣畅淋漓,但是“农民是世上最劳苦的人,尤其是在这块平原上,生时落草在黄土炕上,死了被埋在黄土堆下;秦腔是他们大苦中的大乐”,社会发生巨变后,传承者缺失,秦腔也就失去了根基。如不同意隐含着作者对“秦腔”发展前景的担忧:结合《主角》中“我们从十一二岁起,就把生命献给了这行事业”“秦娥,你付出了那么多生代价,用十几年的奋斗,唱得这样撼人心魄、精彩绝伦”“西京到处都在唱秦腔”“看看孩子的做功、唱功,天哪!看看孩子的扮相……”可知,以忆秦娥为代表的艺人依然在锤炼技艺,坚守秦腔艺术;“外国人来看,说是外事上选出访节目”“秦娥,你就是到百老汇、到世界上最顶尖的舞台上演出,都是最棒的艺术家!”“米兰突然深情地说:‘我有一个梦想,希望能在美国看到秦腔。是忆秦娥唱主角的秦腔’”表明米兰虽移居海外,仍对秦腔念念不忘,并充满信心地认为它会走向世界;“西京到处都在唱秦腔”,也有外国人观看忆秦娥的演出,从秦腔的接受人群和接受范围看,说明秦腔仍有广泛的群众基础。《秦腔》(节选)中介绍秦地空旷平坦,厚重实在;秦腔高亢激昂,沧桑悲凉;秦人“二楞”粗犷,朴实豪放。秦地、秦人、秦腔之间的血肉联系,表明秦腔是秦地人民的精神寄托。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凡兵家之法,要在应变。好古知兵,举动必先料敌。敌无变动,则待之;乘其有变,随而应之,乃利。法曰:“能因敌变化而取胜者,谓之神。”……五代梁末,魏博兵乱,贺德伦降晋。庄宗入魏,梁将刘鄩①乃军于莘县,增垒浚池。自莘至河,筑甬道输饷。梁帝诏出战。曰:“晋兵未易击俟彼进取苟得机便岂敢坐滋患害?”帝遣使问鄩以决胜之策,对曰:“臣无奇谋,但人给十斛粮,尽乃破敌。”帝怒曰:“将军留米疗饥耶?”又遣中使督战。鄩谓诸校曰:“大将专征,君命有所不受,临敌制变,安可预谋。今彼自气盛,难可轻克,诸君以为如何?”众皆欲战,鄩默然。乃复召诸将列军门,人给河水一杯,因命饮之,众未测其意,或饮或辞。曰:“一杯之难若是,滔滔河流,可尽乎?”众皆失色。时庄宗以兵压鄩营,亦不出。帝又数遣人促之,以万人薄其营,俘获甚众。少顷,晋兵继至,鄩退。复战于故元城,庄宗与李嗣源、李存审夹击,鄩兵大败。(刘基《百战奇略·变战》)材料二是时,庄宗在魏,数以劲兵压掞营,掞不肯出,而末帝又数促掞,使出战。庄宗与诸将谋曰:“刘掞学《六韬》,喜以机变用兵,本欲示弱以袭我,今其见迫,必求速战。”乃声言归太原,命李存审守魏,阳为西归,而潜兵贝州。掞果报末帝曰:“晋王西归,魏无备,可击。”乃以兵万人攻魏城东,庄宗自贝州返趋击之。掞忽见晋军,惊曰:“晋王在此邪!”兵稍却,追至故元城,庄宗与李存审为两方阵夹之,掞为圆阵以御晋人。兵再合,掞大败,南奔,自黎阳济河,保滑州。末帝以为义成军节度使。明年,河朔皆入于晋,降掞亳州团练使。(欧阳修《新五代史·卷二十二》)〖备注〗①刘鄩(xún):本名刘掞,后梁将领。10.材料一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晋兵未易A击B俟彼C进D取E苟得机F便G岂敢坐H滋患害11.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浚,疏通水道,与《谏太宗十思疏》“必浚其泉源”的“浚”意思相同。B.克,克制,与《论语·颜渊》“克己复礼为仁”的“克”意思相同。C.却,退却,与《过秦论》“却匈奴七百余里”“却”用法不同。D.降,降职,古代表示贬官的词还有“左迁”“迁削”“谪降”“贬黜”等。12.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后梁末年,魏博镇发生兵变,后梁将领刘鄩驻扎于莘县,以发展战备工程为主要任务,修筑通道确保粮饷运输无阻。B.梁帝询问刘鄩克敌制胜的策略,刘鄩称并无特别的谋略,只希望梁帝能供给部下每人百斗粮食,这引起了梁帝的不满。C.刘鄩以大将出征可以不受君命为由激励将士,并分析了敌我形势,达到了鼓舞士卒的效果,因此众人都主动要求出战。D.梁军主动出击取得的军事成果,实则为庄宗诱敌的计谋,随着战局的深入,两军在故元城大战,刘鄩败退至滑州。13.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帝又数遣人促之,以万人薄其营,俘获甚众。(2)乃声言归太原,命李存审守魏,阳为西归,而潜兵贝州。14.凡兵家之法,要在应变。梁晋之战中,双方是如何“应变”的?〖答案〗10.BEG11.B12.C13.(1)梁末帝又多次派人催促刘鄩,刘鄩率领万人逼近晋军营地,俘虏了很多晋兵。(2)于是声称要返回太原,命令李存审守卫魏州,假装西归,在贝州埋伏军队。14.①刘鄩按兵不动,君命不受,示敌以弱,等待敌情发生变化再决定进取之策。②庄宗判断敌情(了解刘鄩寻求速战)后,假意西归,等刘鄩出兵后再返回攻其不备。〖解析〗【10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句意:晋军不容易打败,(我军应当)等待敌情变化再进攻,倘若有了时机,我怎么敢坐视滋养祸害呢?“晋兵未易击”的意思是“晋军不容易打败”,“晋兵”是主语,“击”是谓语,故应在B处断开;“俟彼进取”意思是“等待敌情变化再进攻”,“苟得机便”意思是“倘若有了时机”,两句潜在的主语都是“我军”,但语意均独立完整,故应在E处断开;“岂”表示反问,一般位于句首,其前需断开,故应在G处断开。故选BEG。【11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词语中的一词多义现象的理解及了解并掌握常见的文学文化常识的能力。A.正确。句意:增修营垒,疏通河道。/必须疏通它的源头。B.错误。两个“克”意思不同。战胜;/克制。句意:很难轻易战胜。/克制自我的私欲,使自己的行为恢复到符合先王规定的礼仪要求,这就是仁。C.正确。却,退却;/使……退却。句意:军队稍稍退却。/成功地使匈奴退却了七百多里。D.正确。故选B。【12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C.“达到了鼓舞士卒的效果,因此众人都主动要求出战”错误,根据材料一“鄩谓诸校曰:‘大将专征,君命有所不受,临敌制变,安可预谋。今彼自气盛,难可轻克,诸君以为如何?’众皆欲战,鄩默然”可知,刘鄩的话并没有达到鼓舞士卒的效果,众将领都要求出战,刘鄩沉默不语。故选C。【13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二零二四年度企业碳排放核查服务合同
- 2024年度影视制作合作合同模板下载2篇
- 2024年度版权转让合同北京某出版社
- 2024年度供应链融资合同:某企业与融资机构之间的供应链融资协议2篇
- 2024年度人防工程检测许可合同2篇
- 2024年度知识产权许可合同:钢铁行业专利许可协议
- 水电工程安装合同
- 学校超市租赁合同
- 全新影视作品出品合同(2024版)-含分成及投资条款
- 2024年度二手古籍购买合同(标的:一套古籍图书)3篇
- 外研版英语八年级上册-Module-7-
- 国开《Windows网络操作系统管理》形考任务2-配置本地帐户与活动目录域服务实训
- 环保设施安全风险评估报告
-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我的生涯规划档案
- 国开《小学数学教学研究》形考任务三
- 高等代数参考答案
- 体育赛事数据分析项目实施服务方案
- ppt经典模板-创业成功案例:美团
- 肿瘤的预防-课件
- 同仁堂药品目录
- 初中英语-The Shirt of a Happy Man教学课件设计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