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七年级下册语文第一、二、三单元现代文阅读练习题3份(含答案)_第1页
部编版七年级下册语文第一、二、三单元现代文阅读练习题3份(含答案)_第2页
部编版七年级下册语文第一、二、三单元现代文阅读练习题3份(含答案)_第3页
部编版七年级下册语文第一、二、三单元现代文阅读练习题3份(含答案)_第4页
部编版七年级下册语文第一、二、三单元现代文阅读练习题3份(含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部编版七年级下册语文第一单元现代文阅读练习题

一、课内文段阅读。

1.阅读下面文本,完成下列各题。

说和做(选段)

①做了再说,做了不说,这仅是闻一多先生的一个方面,一一作为学者的方面。

②闻一多先生还有另外一个方面,一一作为革命家的方面。

③这个方面,情况就迥乎不同,而且一反既往了。

④作为争取民主的战士,青年运动的领导人,闻一多先生"说"了。起先,小声说,

只有昆明的青年听得到;后来,声音越来越大,他向全国人民呼喊,叫人民起来,反

对独裁,争取民主!

⑤他在给我的信上说:"此身别无长处,既然有一颗心,有一张嘴,讲话定要讲

个痛快!"

⑥他"说"了,跟着的是"做"。这不再是"做了再说"或"做了也不一定说”了。现在,

他"说"了就"做"。言论与行动完全一致,这是人格的写照,而且是以生命作为代价的。

⑦1944年10月12日,他给了我一封信,最后一行说:"另函寄上油印物二张,

代表我最近的工作之一,请传观。"

⑧这是为争取民主,反对独裁,他起稿的一张政治传单!

⑨在李公朴同志被害之后,警报迭起,形势紧张,明知凶多吉少,而闻先生大无

畏地在群众大会上,大骂特务,慷慨淋漓,并指着这群败类说:"你们站出来!你们站

出来!”

⑩他"说"了。说得真痛快,动人心,鼓壮志,气冲斗牛,声震天地!

⑪他"说"了:"我们耍准备像李先生一样,前脚跨出大门,后脚就不准备再跨进大

门。"

⑫他"做"了,在情况紧急的生死关头,他走到游行示威队伍的前头,昂首挺胸,

长须飘飘。他终于以宝贵的生命,实证了他的"言"和"行"。

⑬闻一多先生,是卓越的学者,热情澎湃的优秀诗人,大勇的革命烈士.

⑭他,是口的巨人。他,是行的高标。

第1页共64页

(1)选段用哪几个事例表现了作为革命家的闻一多先生说和做的特点?

(2)第④段中画线词语"小声"和"越来越大”是指声音大小吗?谈谈你的理解。

(3)第⑩段画横线句子在句式上有什么特点?说一说这样写的表达效果。

2.阅读下面文本,完成下列各题。

回忆鲁迅先生(节选)

鲁迅先生从下午两三点钟起就陪客人,陪到五点钟,陪到六点钟,客人若在家吃

饭,吃过饭又必要在一起喝茶,或者刚刚喝完茶走了,或者还没有走就又来了客人,

于是又陪下去,陪到八点钟,十点钟,常常陪到十二点钟。从下午两三点起,陪到夜

里十二点,这么长的时间,鲁迅先生都是坐在藤躺椅上,不断地吸着烟。

客人一走,已经是下半夜了,本来已经是睡觉的时候了,可是鲁迅先生正要开始

工作。在工作之前,他稍微阖一阖眼睛,燃起一支烟来,躺在床边上,这一支烟还没

有吸完,许先生差不多就在床里边睡着了(许先生为什么睡得这样快?因为第二天早

晨六七点钟就要起来管理家务)。海婴这时也在三楼和保姆一道睡着了。

全楼都寂静下去,窗外也是一点声音没有了,鲁迅先生站起来,坐在书桌边,在

那绿色的台灯下开始写文章了。

许先生说鸡鸣的时候,鲁迅先生还是坐着,街上的汽车嘟嘟的叫起来了,鲁迅先

生还是坐着。

有时许先生醒了,看着玻璃窗白萨萨的了,灯光也不显得怎样亮了,鲁迅先生的

背影不像夜里那样黑大。

鲁迅先生的背影是灰黑色的,仍旧坐在那里。

人家都起来了,鲁迅先生才睡下。

海婴从三楼下来了,背着书包,保姆送他到学校去,经过鲁迅先生的门前,保姆

总是吩咐他说:

“轻一点走,轻一点走。”

第2页共64页

鲁迅先生刚一睡下,太阳就高起来了。太阳照着隔院子的人家,明亮亮的,照着

鲁迅先生花园的夹竹桃,明亮亮的。

鲁迅先生的书桌整整齐齐的,写好的文章压在书下边,毛笔在烧瓷的小龟背上站

一双拖鞋停在床下,鲁迅先生在枕头上边睡着了。

(1)上面所选文字写了鲁迅的哪些事?

(2)说说文中画横线句中加着重号词语的表达效果。

鲁迅先生的书桌整整齐齐的,写好的文章压在书下边,毛笔在烧瓷的小龟背上站着。

(3)从鲁迅先生陪客人一事中,可看出鲁迅是一个怎样的人?

(4)你认为选文中写“保姆总是吩咐海婴轻一点走”这一细节有何作用?

3.阅读下面文本,完成下列各题。

说和做(节选)

一一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

①"人家说了再做,我是做了再说。"

②"人家说了也不一定做,我是做了也不一定说。"

③作为学者和诗人的闻一多先生,在30年代国立青岛大学的两年时间,我对他

是有着深刻印象的。那时候,他已经诗兴不作而研究志趣正浓。他正向古代典籍钻探,

有如向地壳寻求宝藏。仰之弥高,越高,攀得越起劲;钻之弥坚,越坚,钻得越锲而

不舍。他想吃尽、消化尽我们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文化史,炯炯目光,一直远射到有

史以前。他要给我们哀微的民族开一剂救济的文化药方。1930年到1932年,“望闻问

切"也还只是在"望"的初级阶段。他从唐诗下手,目不窥园,足不下楼,兀兀穷年,沥

尽心血。杜甫晚年,疏懒得"一月不梳头"。闻先生也总是头发凌乱,他是无暇及此。

闻先生的书桌,零乱不堪,众物腾怨,闻先生心不在焉,抱歉地道一声:"秩序不在我

的范围以内。"饭,几乎忘记了吃,他贪的是精神食粮;夜间睡得很少,为了研究,他

第3页共64页

惜寸阴、分阴。深宵灯火是他的伴侣,因它大开光明之路,"漂白了四壁”。

④不动不响,无声无闻。一个又一个大的四方竹纸本子,写满了密密麻麻的小楷,

如群蚁排衙。几年辛苦,凝结而成《唐诗杂论》的硕果。

⑤他并没有先"说",但他"做”了,做出了卓越的成绩。

⑥"做"了,他自己也没有"说"。他又由唐诗转到楚辞。十年艰辛,一部《校补》

赫然而出。别人在赞美,在惊叹,而闻一多先生个人呢,也没有"说"。他又向"古典新

义"迈进了。他潜心贯注,心会神凝,成了"何妨一下楼"的主人。

⑦做了再说,做了不说,这仅是闻一多先生的一个方面,一一作为学者的方面。

(1)请你分别说说下面两个句子中"说"的含义。

①人家说了再做,我是做了再说。

②"做"了,他自己也没有"说"。

(2)开头两段在文章中有什么作用。

(3)理解画线句子"他要给我们衰微的民族开一剂救济的文化药方”的含意。

(4)结合全文来看,闻一多先生是一个怎样的人?

(5)请简要分析文章④段中画线句子的表达效果。(从修辞手法角度分析)

4.阅读下面文本,完成下列各题。

鲁迅先生从下午两三点钟起就陪客人,陪到五点钟,陪到六点钟,客人若在家吃

饭,吃过饭又必要在一起喝茶,或者刚刚喝完茶走了,或者还没走就又来了客人,于

是又陪下去,陪到八点钟,十点钟,常常陪到十二点钟。从下午两三点钟起,陪到夜

里十二点,这么长的时间,鲁迅先生都是坐在藤躺椅上,不断地吸着烟。

客人一走,己经是下半夜了,本来已经是睡觉的时候了,可是鲁迅先生正要开始

工作。在工作之前,他稍微阖一阖眼睛,燃起一支烟来,躺在床边上,这一支烟还没

第4页共64页

有吸完,许先生差不多就在床里边睡着了。(许先生为什么睡得这样快?因为第二天早

晨六七点钟就要起来管理家务。)海婴这时也在三楼和保姆一道睡着了。

全楼都寂静下去,窗外也是一点声音没有了,鲁迅先生站起来,坐到书桌边,在

那绿色的台灯下开始写文章了。

许先生说鸡鸣的时候,鲁迅先生还是坐着,街上的汽车嘟嘟地叫起来了,鲁迅先

生还是坐着。

有时许先生醒了,看着玻璃窗白萨萨的了,灯光也不显得怎样亮了,鲁迅先生的

背影不像夜里那样黑大。

鲁迅先生背影是灰黑色的,仍旧坐在那里。

人家都起来了,鲁迅先生才睡下。

(1)从鲁迅先生陪客人一事中,你能体会出鲁迅怎样的精神品质?

(2)选文中从哪些方面回忆了鲁迅先生?

(3)强调鲁迅先生的背影是灰黑色的,你有什么理解?

5.阅读下面文本,完成下列各题。

1936年到1937年,稼先和我在北平崇德中学同学一年;后来在西南联大我们又

是同学;以后他在美国留学的两年期间我们曾住同屋。50年的友谊,亲如兄弟。

1949年到1966年我在普林斯顿高等学术研究所工作,前后17年的时间里所长都

是物理学家奥本海默。当时:他是美国家喻户晓的人物,因为他曾成功地领导战时美

国的原子弹制造工作。高等学术研究所是一个很小的研究所,物理教授最多的时候只

有五个人,奥本海默是其中之一,所以我和他很熟识。

奥本海默和邓稼先分别是美国和中国原子弹设计的领导人,各是两国的功臣,可

是他们的性格和为人却截然不同一一甚至可以说他们走向了两个相反的极端。

奥本海默是一个拔尖的人物,锋芒毕露。他二十几岁的时候在德国哥廷根镇做玻

恩的研究生。玻恩在他晚年所写的自传中说,研究生奥本海默常常在别人做学术报告

时(包括玻恩做学术报告时)打断报告,走上讲台拿起粉笔说:"这可以用底下的办法

第5页共64页

做得更好……"我认识奥本海默时他已四十多岁了,已经是妇孺皆知的人物了,打断别

人的报告,使演讲者难堪的事仍然时有发生。不过比起以前要少一些。佩服他、仰慕

他的人很多,不喜欢他的人也不少。

邓稼先则是一个最不要引人注目的人物。和他谈话几分钟,就看出他是忠厚平实

的人。他真诚坦白,从不骄人。他没有小心眼儿,一生喜欢"纯"字所代表的品格。在

我所认识的知识分子当中,包括中国人和外国人,他是最有中国农民的朴实气质的人。

我想邓稼先的气质和品格是他所以能成功地领导各阶层许许多多工作者,为中华

民族做了历史性贡献的原因:人们知道他没有私心,人们绝对相信他。

"文革"初期,他所在的研究院(九院)和当时全国其他单位一样,成立了两派群

众组织,对吵对打。而邓稼先竟有能力说服两派继续工作,于1967年6月成功地制成

了氢弹。

1971年,在他和他的同事们被“四人帮"批判围攻的时候,如果别人去和工宣队、

军宣队讲理,恐怕要出惨案。而邓稼先去了,竟能说服工宣队、军宣队的队员。这是

真正的奇迹。

邓稼先是中国几千年传统文化所孕育出来的有最高奉献精神的儿子。

邓稼先是中国共产党的理想党员。

我以为邓稼先如果是美国人,不可能成功地领导美国原子弹工程;奥本海默如果

是中国人,也不可能成功地领导中国原子弹工程。当初选聘他们的人,钱三强和葛罗

夫斯,可谓真正有知人之明,而且对中国社会、美国社会各有深入的认识.

(1)这是一篇关于邓稼先的人物传记,为什么把邓稼先与奥本海默对比着写?

(2)概述邓稼先与奥本海默最本质的区别是什么?

(3)作为一名科学工作者,邓稼先具有怎么样的性格特征?

第6页共64页

(4)邓稼先能为国家做出巨大贡献,其根本原因是什么?(用原文回答)

(5)说说文章结尾画线句所蕴含的感情。

二、课外文段阅读。

6.阅读下面文本,完成下列各题。

那年花开

夏季,是桅子花盛开的季节。那纯洁的花瓣,幻化成一张张灿烂的笑脸,那弥散

在空气中的花香,凝聚成记忆中的欢声笑语。那些深藏在记忆深处的想念,便随着这

清新的桅子花香弥漫开来。

初三那年,我对写小说特别感兴趣,经常把自己写的小说拿给班里的好朋友看,

他们都夸我写得好。我高兴极了,写得更起劲。有次上课的时候,一位同学偷偷看我

写的小说,被老师抓个正着,于是我被请进了老师的办公室。

"这么闲啊?”班主任徐老师拿着我写的小说,摇晃着举到我面前。

"老师,我写小说没有占用课堂时间,都是在作业做完了以后再写的・・・・・・”我吞吞吐

吐地说。

"老师,我保证以后再也不写了,您别生气。"我小心翼翼地说。

A徐老师坐到椅子上,把小说从头看到尾,时而眉头舒展,时而嘴角含笑,一直

没有再说话。墙上的钟"嘀嗒嘀嗒"地走着,仿佛在敲打着我的心,我紧张得快要窒息

了。

谁知他看完后,对我说道:“文笔很不错嘛!不过目前学业最重要,千万不能因为

写小说而影响了学业。我倒是很愿意做你的第一个读者。”他顿了顿,接着说道:"我

这里有杂志社的征文启事,你可以试着投稿。"我听了他的话,惊讶地抬起头看着他。

看到他脸上微笑的表情,我悬着的心终于放了下来。

在老师的鼓励下,我参加了人生中的第一次征文比赛。不过出师不利,什么名次

都没有得到,我气得把稿纸全部撕掉,发誓再也不写小说了。徐老师得知后,又把我

喊到了他的办公室。

第7页共64页

"喝杯茶吧。"徐老师温柔地拍拍我的肩膀,把一杯热气腾腾的茶递到我手上。"今

天找你聊聊,给你讲个故事。"看着我沮丧的神情,徐老师微笑着说道。

"在伊朗德黑兰的一座宫殿,人们会欣赏到世界上最美的建筑。宫殿的天花板和四

周墙壁都闪闪发光,好似镶满璀璨的宝石。但如果你走近细看,就会发现那些所谓的

宝石其实只是普通的玻璃碎片。"听到这儿,我疑惑地看着徐老师。

"建筑师原本打算把当时十分珍贵的镜子嵌进墙面。镜子运到的时候,不小心被工

人打碎了,工期又非常紧张,再运镜子已经来不及了,建筑师灵机一动,把那些碎裂

的镜片敲得更小,镶嵌在天花板和墙壁上,从远处看,那些镜片就像是钻石一样熠熠

生辉。”

"这太神奇了!"我不由得惊叹道。

"是的,"徐老师语重心长地对我说,“在人的一生中,会遇到很多的挫折,谁的梦

没有被打碎过?挫折是把双刃剑,既会让你感受到失败的痛苦,又会让你快速成长。

听说你把稿子撕成了碎片,希望你能把失败的碎片,变成成功的宝石。"

听了徐老师的这番话,我重拾了信心,写作的热情一发不可收拾,有越来越多的

文章刊登在报刊上。在那年中考中,我发挥出色,作文得了满分。徐老师知道后,竟

然一反常态,在办公室里转起圈来.・・・・・

B在我的记忆里,那一年,校园里桅子树上的花笑了,笑得那样灿烂!

(1)根据文意,说说文题"那年花开"的含义。

(2)结合语境,品读下面的两个句子,分析画线词语的表达效果。

①"……都是在作业做完了以后再写的……"我吞吞吐吐地说。

②徐老师知道后,竟然一反常态,在办公室里转起圈来......

(3)请从A、B两句中任选一句,从人物描写或修辞的角度,作简要赏析。

A.徐老师坐到椅子上,把小说从头看到尾,时而眉头舒展,时而嘴角含笑,一直没有

再说话。

B.在我的记忆里,那一年,校园里桅子树上的花笑了,笑得那样灿烂!

第8页共64页

(4)文中徐老师给"我"讲"建筑师的故事"有什么用意?说说你的理解。

(5)文中的徐老师是个怎样的人?请结合文段内容作简要分析。

7.阅读下面文本,完成下列各题。

你并不是个坏孩子

丁立梅

①一个自称叫陈小卫的人打电话给我。电话那头,他满怀激动地说,丁老师,

我终于找到你了。

②他说他是我十年前的学生。我脑子迅速翻转着,十来年的教学生涯,我换过几

所学校,教过无数的学生,实在记不起这个叫陈小卫的学生来。他提醒我,那年你教

我们初三,你穿红格子风衣,刚分配到我们学校不久。印象里,我是有一件红格子风

衣。那是青春好时光,我穿着它,蹦跳着走进一群孩子中间,微笑着对他们说,以后,

我就是你们的老师了。我看到孩子们的脸仰向我,饱满、热情,如阳光下的葵。

③我当时就坐在教室最北边一排啊,靠近窗口,很调皮的那个,经常打架,曾因

打破一块窗玻璃,被你找到办公室谈话。老师,你想起来没有?他继续提醒我。是你

啊!我笑。记忆里,浮现出一个男孩子的身影来,隐约着,模糊着。他个子不高,眼

睛总是半睨着看人,一副桀鳌不驯的样子。经常迟到,作业不交,打架,甚至还偷偷

学会抽烟。刚接他们班时,前任班主任特意对我着重谈了他的情况:父母早亡,跟着

姨妈过,姨妈家孩子多,只能勉强管他吃穿。所以少教养,调皮捣蛋,无所不能。所

有的老师一提到他,都头疼不已。

④老师,你记得那次玻璃事件吗?他在电话里问。

⑤当然记得,那时我接手他们班才一个星期,他就惹出一件事来,与同桌打架,

打破窗玻璃,碎玻璃划破他的手,鲜血直流。

⑥你把我找去,我以为,你也和其他老师一样,会把我痛骂一顿,然后勒令我写

检查,把我姨妈找来,赔玻璃。但你没有,你把我找去,先送我去医务室包扎伤口,

还问我疼不疼。后来,你找我谈话,笑眯眯地看着我说,以后不要再打架了,你打了

人,也会让自己受伤的,对不对?那块玻璃你也没要我赔,是你掏钱买了一块安上的。

第9页共64页

他沉浸在回忆里.

⑦我有些恍惚,旧日时光,飞花一般。隔了岁月的河流望过去,昔日的琐碎,都

成了可爱。他突然说,老师,你做的这些,我很感动,但真正震撼我的,却是你当时

说的一句话。

⑧这令我惊奇。他让我猜是哪句话,我猜不出。

⑨他开心地在电话那头笑,说,老师,你对我说的是:你并不是个坏孩子哦。

⑩就这么简单的一句话,却让他记住了十来年。他说他现在也是一所学校的老师,

他也常找调皮的孩子谈话,然后笑着轻拍一下他们的头,对他们说一句,你并不是坏

孩子哦。

⑪一句话,对于说的人来说,或许如行云掠过。但对于听的人来说,有时,却能

温暖其一生。

(1)文章写了一件什么事?用简练的语言概括。

(2)结合具体语境,揣摩第②段中画线句子的妙处。

(3)第⑧段画线句在全文中起到了什么表达效果?

(4)文章结尾有怎样的作用?你从中感受到师生之间怎样的情感呢?

8.阅读下面文本,完成下列各题。

是一片温暖的湖泊

①我和汪老曾有较多的接触。我们《十月》杂志编发过他的短篇小说《岁寒三友》

《露水》以及散文《萝卜》《烟赋》等。我和汪老一起到南方采风,到湖南娄底讲学,

在怀柔水库、中华文学基金会开会,我还到他蒲黄榆的家里拿过稿子。我和汪老待在

一起时间最长的一次是1991年4月红塔山笔会期间,俩人共住一室达半个月之久,我

面对面地向他学到了许多东西,终身难忘。

②汪老对我说:"写作就是写语言。一篇作品的语言,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好比

第10页共64页

河中的流水,切不断,割不开,互相融合,牵一发而动全身。"所以他年轻时写的作品

都能背出来,因为作品的语言有内在的节奏和韵律。记得《沙家浜》剧本在传阅过程

中,有一场戏的稿子丢失了,团里领导和打字员急得团团转。汪老安慰他们,叫他们

放心,不要着急。然后,他坐在打字机旁,将这场戏从第一个字一直背到了最后一个

字。

③汪老说:要随时随地注意用文字语言描写你所见到的生活现象。他下放到张家

口劳动住羊舍时,外面有一带树墙,夜班火车驶过时,车窗里的灯光一一照射在树墙

上。怎样描述这种现象呢?他在《羊舍一夕》中是这样写的:"车窗蜜黄的灯光,一一

照在树墙上,一方块,一方块,川流不息地追赶着......你总觉得刮下满地枝叶来似

的……""舌『字,表示火车灯光的力度和速度。

④汪曾祺到美国做访问学者时,在哈佛大学、耶鲁大学演讲的题目就是《中国文

学的语言问题》,由此可见他对文学语言的重视。

⑤我喜欢写散文,利用深夜长谈的机会,向汪老请教写散文的经验。他告诉我:

写散文应克制,要像画画似的留白,不要像小姑娘那样感情泛滥。老头写情书,总归

不自然。有的散文家的作品像一团火,熊熊燃烧,但看完觉得空空洞洞,留不下什么

印象。写散文需要阅历,没有坎坷,没有痛苦,便写不出好文章。散文不能落入俗套,

切忌拿腔拿调。所以,他一直希望把散文写得平易自然,写得平淡一点,像家常话,

亲切、朴素;当然也可以工笔、繁密,如何其芳的《画梦录》,别有风采,像一丛稼丽

的花,"但这样的散文,我写不出来。”

⑥有一次我对汪老说:我不是京剧迷,但对您执笔写的《沙家浜•智斗》中阿庆嫂

的那段唱词特别欣赏,即:"垒起七星灶,铜壶煮三江,摆开八仙桌,招待十六方。来

的都是客,全凭嘴一张。”汪老手里夹了一支烟,凑到嘴边猛吸一口,笑道:"你对这

段唱词别太认真,我在那里搞了一组数字游戏。"铜壶煮三江",是受到苏东坡诗词的

启发。"人一走,茶就凉",也是数字概念,它表示零。”

⑦我说:"没有诗词修养,古文功底,是写不出这段唱词的。”于是,他回忆起自

己的童年:他的祖父汪嘉勋是清朝末年的拔贡,从小就督促他握笔描红,背古文。到

了小学五年级,祖父亲自给他讲《论语》,叫他多练毛笔字。祖父说:"你要耐心,把

基础打好了,够你受用一辈子。"汪老说:"我13岁那年写了一篇八股文,祖父见了叹

息道,’如果在清朝,你完全可以中一个秀才。’祖父见我有了长进,就送我几本名贵的

碑帖和一方紫色端砚。"

第11页共64页

⑧在南国的那些春夜里,汪老跟我畅谈西南联大。谈在张家口时农科所叫他画土

豆和马铃薯花,画成了一部《中国马铃薯图谱》,可惜没有像沈从文的《中国古代服饰

研究》一样留传下来。那部《画谱》的原稿在"文革"中被毁掉了,他十分遗憾。

⑨有一天到了大理,我们在下关市游了洱海,参观了蝴蝶泉,晚上看了大理白族

歌舞团演出的三道茶歌舞晚会。回到宾馆就寝,汪老把头靠在床栏上,颇为得意地对

我说:小张,你知道吗,我之所以写这几篇论述烹饪的文章,是因为我是《中国烹饪》

杂志的特约撰稿人。要当一个名厨,必须有丰富的想象力,不能墨守成规,要不断创

新,创造出新菜、新味来。照着菜谱做菜,绝没有出息。比如油条,你把它剪成一段

一段,中间嵌入拌有榨菜、葱花的肉末,再放到油锅里煎,捞出来就特别好吃。这种

菜不妨叫做"夹馅回锅油条",对此我有申请专利的权利。

⑩汪老是美食家。一路上他坐到哪一桌吃饭,女作家们便众星捧月似的围着他,

跟到哪一桌;他爱吃什么菜,女作家们跟着吃,很快那盆菜就吃得精光。茅盾文学奖

获得者凌力女士称汪老为酒仙、烟精、文狐。

⑪经过那次相伴,我和汪老互相熟悉了起来,他把出版的《蒲桥集》签上名送给

我,还写了一首七言诗,叫我去拿。记得前两句是“独有慧心分品格,不随俗眼看文

章"。

⑫汪老的诗好,画好,文好,所以我称他为中国“最后一位文人作家"。他不仅古

诗写得好,白话诗也极有味道。但就是因为一首新诗《早春》,给他带来了灾难。

⑬1992年春天,我和《哥德巴赫猜想》的作者徐迟,还有王元化先生,在深圳西

湖度假。一日,徐迟到我的房间小坐,见桌上放着一本《汪曾祺作品自选集》,拿起来

翻了翻,突然用书掩住脸,怀着歉疚的心情说:"是我害了他。"我吃了一惊,问他何

出此言?他说:"1957年6月,我在《诗刊》编辑部工作,看到汪曾祺寄来的一组新

诗《早春》。第一首是《彩旗》,只有两句:'当风的彩旗,像一片被缚住的波浪‘,我很

欣赏,给他发表在《诗刊》上,这就惹了祸。‘反右’运动以后,《早春》和《彩旗》受

到了无情批判,说作者诬蔑红旗是不自由的、被束缚的。《早春》的诗题也犯了大忌。

费孝通因为《知识分子的早春天气》被划成了右派,汪曾祺的《早春》和费孝通的一

样反动,也被划成右派,下放张家口劳动。如果我不发他这组诗,也许他就没有这样

的遭遇了。”

⑭汪老遭遇重重坎坷,却始终淡定、幽默、乐观地笑对人生,是许多人的良师益

友;他虽未曾高居要职,却以自己的文学才华和人格魅力影响了几代读者一一汪曾祺,

第12页共64页

是一片温暖的湖泊。

(1)解释下列画线词语在句中的意思。

①一路上他坐到哪一桌吃饭,女作家们便众星捧月似的围着他,跟到哪一桌。

②他不仅古诗写得好,白话诗也极有味道。

(2)第⑦段中作者插叙了汪老童年时的哪几件事?叙述这几件事运用了哪种记叙顺

序?

(3)结合选文,你认为汪老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第13页共64页

参考答案

1.

【答案】

(1)写政治传单;(群众大会)演说,参加游行示威(走在游行队伍前头)。

(2)不是,"小声"和"越来越大"指影响力的范围,"小声"指闻一多先生最初只在昆明

青年中宣传民主;"越来越大"指闻一多先生向全国人民发出呼喊,号召人民起来,反

对独裁,争取民主。或:范围越来越大,影响越来越大。

(3)运用短句,句式整齐,铿锵有力,表现了闻一多先生不怕牺牲的精神,也表达对

先生的崇敬与赞美之情,或:运用短句,句式整齐有气势,表现了闻一多先生的演讲

有激情、有斗志,其演讲影响之广、之大。

【解答】

(1)通过文中"这是为争取民主,反对独裁,他起稿的一张政治传单"“在李公朴同志

被害之后,警报迭起,形势紧张,明知凶多吉少,而闻先生大无畏地在群众大会上,

大骂特务,慷慨淋漓""在情况紧急的生死关头,他走到游行示威队伍的前头,昂首挺

胸,长须飘飘"可总结出,文中用写政治传单、(群众大会)演说、参加游行示威(走

在游行队伍前头)三件事表现了作为革命家的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的特点。

(2)从文中可知,"起先,小声说,只有昆明的青年听得到"中的"小声"并非指音量小,

而是指当时闻一多先生只在昆明青年中宣传民主,只能影响到青年学生,但闻一多先

生的声音"越来越大",他向全国人民发出呼喊,号召人民起来,反对独裁,争取民主,

他所影响的范围越来越大。所以,"小声"和"越来越大"指影响力的范围。

(3)"说得真痛快,动人心,鼓壮志,气冲斗牛,声震天地〃一句中,都用断句,让句

子的节奏加快,句式整齐有气势,读起来铿锵有力,非常形象地将闻一多先生的充满

激情、不怕牺牲的精神表现了出来,表达了对先生的崇敬与赞美之情。

2.

【答案】

(1)①鲁迅先生不得不把大量的时间用在陪客人上。

②鲁迅先生从后半夜开始写作直到清晨。

(2)"整整齐齐""压"体现了鲁迅先生拥有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写作习惯,从细节处还原

和展现了鲁迅先生的生活、工作状态,彰显了鲁迅先生忘我的工作态度.

第14页共64页

(3)鲁迅是一个热情、和蔼、有耐心的人。

(4)作者通过这一细节描写,暗示鲁迅先生从后半夜开始写作,直到清晨才入睡,同

时体现出家人对鲁迅先生的写作工作的认同与尊重,从侧面反映了鲁迅先生忘我的工

作精神。

【解答】

(1)选文第一段主要写了鲁迅先生把大量的时间都用来陪客人,后面则写了鲁迅先生

从下半夜开始进行写作,直到清晨才睡下,家人怕打扰先生休息,总是很小心。据此

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即可。

(2)选文在描写鲁迅先生的书桌时用了"整整齐齐",又写鲁迅先生总是把写好的文章

"压"在书下边,这些都表现了鲁迅先生良好的生活习惯和严谨的工作习惯,体现了鲁

迅先生一丝不苟、注重细节的形象特点,彰显了鲁迅先生忘我的工作态度。

(3)选文第一段"下午两三点钟起就陪客人,陪到五点钟,陪到六点钟,客人若在家

吃饭,吃过饭又必要在一起喝茶,或者刚刚喝完茶走了,或者还没有走就又来了客人,

于是又陪下去,陪到八点钟,十点钟,常常陪到十二点钟。从下午两三点起,陪到夜

里十二点"具体描述了鲁迅先生把大把的时间都用来陪客人,而自己只能到下半夜才开

始工作,从中可以看出鲁迅先生是一个真诚和蔼、热情、有耐心的人。

(4)阅读选文可知,鲁迅先生白天用大量时间来陪客人,后半夜才开始写作,直至清

晨大家都起来了他才入睡,这时保姆总是吩咐海婴"轻一点走,轻一点走",是不想打

扰鲁迅先生的休息。通过这一细节可以看出家人对鲁迅先生工作的支持与尊重,同时

也从侧面反映了鲁迅先生忘我的工作精神。

3.

【答案】

(1)①向别人宣告自己要做什么。

②吹嘘,自诩。

(2)从内容上看,是将闻一多先生和他人形成鲜明对比,更能表现先生的品质,也是

对下文闻一多事迹及其做学问精神的概括;从结构来看,这两段开门见山,直接点题,

引起悬念,起统摄全篇、引出下文的作用。

(3)"开一剂救济的文化药方"是比喻的说法,指寻找使我国民族文化繁荣昌盛起来的

方法,这句话是说闻一多企图从文化上寻找振兴民族的途径,生动形象。

(4)闻一多是一个治学严谨、成就卓越的学者,一位言行一致的伟大的爱国斗士。

第15页共64页

(5)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闻一多先生字写得多而工整,表现出闻

一多先生一丝不苟的严谨态度。

【解答】

(1)解答此类试题要结合语境。①"人家说了再做,我是做了再说"中的"说"是向别人

宣告自己要做什么。②"'做'了,他自己也没有中的"说"意思是在有了功劳之后向

别人邀功,也就是吹嘘、自诩。据此理解作答。

(2)文章开头段的作用分为结构和内容两方面。结构上的作用有总结全文、引起下文、

首尾呼应,使结构更完整。内容方面的作用有开篇点题、提示文章中心等。本文赞扬

闻一多先生的优秀品质,开头"人家说了再做,我是做了再说”"人家说了也不一定做,

我是做了也不一定说"两句从内容上写出了闻一多和别人的不同,为下文赞扬闻一多的

品质作铺垫;结构上,开篇点题,制造悬念,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总领全文。据此

理解作答。

(3)此类试题的答题模式是:此句运用了(修辞手法、人物描写方法、词语)+表达

效果(如生动形象、生动细腻)+写出了的内容+表达的情感。"他要给我们衰微的民族

开一剂救济的文化药方"运用比喻,将"寻找使我国民族文化繁荣昌盛起来的方法"比作

"开一剂救济的文化药方”,生动形象地写出了闻一多企图从文化上寻找振兴民族的途

径。

(4)闻一多是一名学者,从“目不窥园,足不下楼,兀兀穷年,沥尽心血”"凝结而成

《唐诗杂论》""一部《校补》赫然而出"可见他的治学严谨,成就卓著。从"他要给我们

衰微的民族开一剂救济的文化药方"可以看出,作为民主战士他言行一致,无所畏惧。

据此理解作答即可。

(5)从修辞角度来看,画线句中的"如群蚁排衙"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把"本子上的

字"比作是"群蚁排衙",生动形象地表现了字体的工整美观;"四方竹纸本子”"写满了密

密麻麻的小楷",通过闻一多先生的本子上多、密、整齐的小楷字这个细节,表现出闻

一多先生踏实严谨、一丝不苟的治学态度。

4.

【答案】

(1)热情、和蔼、真诚、有耐心。

(2)从鲁迅先生一天内的工作和起居情况,从一个侧面了解了鲁迅先生忘我的工作精

神。

第16页共64页

(3)作者强调环境的特点,更好地突出鲁迅的形象高大。

【解答】

(1)从原文"从下午两三点钟起,陪到夜里十二点,这么长的时间,鲁迅先生都是坐

在藤躺椅上,不断地吸着烟"鲁迅先生陪客人一事中,能体会出鲁迅对客人的热情、和

蔼、真诚以及耐心。

(2)从原文“鲁迅先生从下午两三点钟起就陪客人""客人一走,已经是下半夜了,本

来已经是睡觉的时候了,可是鲁迅先生正要开始工作""人家都起来了,鲁迅先生才睡

下"等处,可知作者叙述了鲁迅先生一天的生活起居情况,从而了解鲁迅先生对客人的

热情、耐心、真诚,以及对工作的认真忘我。

(3)"背影是灰黑色的"写出了鲁迅的工作习惯,因为夜晚写作,经过灯光的照射,他

的背影是灰黑色的;作者强调工作环境的特点,更好地突出鲁迅的形象的高大。

5.

【答案】

(1)对比,更能突出中国的知识分子对自己祖国的满腔热忱与兢兢业业的科学探索精

神和奉献精神,自然而然地得出结论:“邓稼先是中国几千年传统文化所孕育出来的有

最高奉献精神的儿子""是中国共产党的理想党员"。

(2)邓稼先是一个最不要引人注目的人,真诚坦白,从不骄人,具有纯朴的农民气质,

而奥本海默是一个锋芒毕露的人物。

(3)忠厚朴实,真诚坦白,从不骄傲,心胸开阔。

(4)人们知道他没有私心,人们绝对相信他。

(5)邓稼先熟悉中国传统文化,也了解美国的历史文化背景,邓稼先的气质与品格与

中国几千年传统文化有着渊源的联系,所以他离不开中国这块土壤,奥本海默亦是如

此。

【解答】

(1)记叙文中非主人公的作用:一是与主人公形成对比,衬托主人公的形象;二是与

主人公配合,构成完整的故事情节。把邓稼先与奥本海默对比着写更能突出中国的知

识分子对自己祖国的满腔热忱与兢兢业业的科学探索精神和奉献精神,自然而然地得

出结论:"邓稼先是中国几千年传统文化所孕育出来的有最高奉献精神的儿子""是中国

共产党的理想党员"。

(2)根据"邓稼先则是一个最不要引人注目的人物。和他谈话几分钟,就看出他是忠

第17页共64页

厚平实的人。他真诚坦白,从不骄人。他没有小心眼儿,一生喜欢‘纯'字所代表的品格。

在我所认识的知识分子当中,包括中国人和外国人,他是最有中国农民的朴实气质的

人"和"奥本海默是一个拔尖的人物,锋芒毕露"可提炼作答。

(3)从文章第五段内容可概括作答:忠厚朴实,真诚坦白,从不骄傲,心胸开阔。

(4)根据文章第六段"我想邓稼先的气质和品格是他所以能成功地领导各阶层许许多

多工作者,为中华民族做了历史性贡献的原因:人们知道他没有私心,人们绝对相信

他"可概括得出答案。

(5)仔细品读句子,注意从邓稼先和奥本海默成长的环境及社会时代背景分析作答。

言之成理即可。

6.

【答案】

(1)交代了写作内容,暗示文章主旨,吸引读者阅读兴趣。

(2)①"吞吞吐吐”的意思是说话有顾虑,想说又不敢说。这个词语写出了“我"当时害

怕老师批评的紧张、不安的心理。

②"一反常态”的意思是突然改变了平时的状态。这个词语写出了徐老师得知"我"中考

作文得满分后行为的巨大反差,突出了徐老师内心的喜悦和兴奋。

(3)A.运用动作描写和神态描写的手法,表现徐老师看"我"小说时的专注和耐心,

以及对"我"写的小说的欣赏和认可。

B.用拟人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我"收获成功之后的喜悦心情。

(4)用"故事"深入浅出地说明失败可以转化为成功的道理,鼓励和开导"我"化挫折为

成功。

(5)从耐心看"我"的小说,愿意当"我"的读者,引导"我”投稿这些情节可以看出徐老

师是个赏识学生,鼓励学生个性发展的好老师;从"我"失败后,主动约"我"谈心,用

"故事"来引导"我"等情节,可以看出徐老师是个始终关注学生成长,有教育智慧的好老

师。

【解答】

(1)解答题目的作用要从内容、结构、艺术效果三个角度来考虑。内容:概括文章所

叙述的事件,点名文章的主旨,指出文章的主要人物。结构:是文章行文的线索等。

艺术效果: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等。结合全文内容来分析,题目交代了写作内容,暗

示文章主旨,吸引读者阅读兴趣。

第18页共64页

(2)①结合文本内容来看,“吞吞吐吐”一词写出了"我"在被徐老师发现写小说之后,

害怕被徐老师批评的紧张情态。

②"一反常态"写出了徐老师与平时完全不同的状态一一"在办公室里转起圈来”,表现

出徐老师在得知"我"中考作文得满分后的喜悦和兴奋。

(3)作答此题,首先明确题目要求,即"从人物描写或修辞的角度"来进行赏析。A句

"坐""看""眉头舒展""嘴角含笑"等内容运用了动作和神态描写的手法,形象地写出了徐

老师看"我"写的小说的认真情态。B句作者将校园里的桅子花赋予人的情感,写“桅子

树上的花笑了,笑得那样灿烂",实则是为了表现“我”的喜悦之情。

(4)徐老师给"我"讲"建筑师的故事”是有原因的,"我"第一次参加征文比赛,结果没

有得到任何名次,"我"对写作失去了信心。于是徐老师给"我"讲了这个"故事",是用

"故事"深入浅出地说明失败可以转化为成功的道理,鼓励和开导"我"化挫折为成功。

(5)结合文中"谁知他看完后......接着说道:‘我这里有杂志社的征文启事,你可以试着

投稿徐老师语重心长地对我说,‘在人的一生中・・・・・•成功的宝石“'等内容可以看出徐老

师是个赏识学生,鼓励学生个性发展,始终关注学生成长,有教育智慧的好老师。

7.

【答案】

(1)学生给"我"打电话,告诉"我"曾经说他的一句话。

(2)运用比喻,生动形象地写出了一群学生富有朝气的可爱形态。

(3)既设置悬念,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乂能看出这句话在陈小卫心中的分量。

(4)总结全文、点明中心,加深文意。正因为老师对学生的鼓励与呵护,也才有了学

生对老师的感激与尊敬。

【解答】

(1)根据原文"一个自称叫陈小卫的人打电话给我”"他说他是我十年前的学生”“他提醒

我,那年你教我们初三,你穿红格子风衣,刚分配到我们学校不久""我当时就坐在教

室最北边一排啊,靠近窗口的,很调皮的那一个,经常打架,曾因打破一块窗玻璃,

被你找到办公室谈话。老师,你想起来没有""老师,你记得那次玻璃事件吗""老师,你

对我说的是:你并不是个坏孩子哦”等处,进行概括归纳,陈小卫为了让老师记起自己,

讲述的十年前老师用不同的方式教育自己的事情。

(2)指出修辞手法,分析修辞的用法,然后分析表达效果,最后看表达感情。“如阳

光下的葵"用比喻手法,展现了学生们朝气蓬勃、积极向上的精神面貌。

第19页共64页

(3)从内容和结构两方面考虑。语言组织:这句话写出了......(内容),结构上起到

了......(引出下文、承上启下、为下文写什么作铺垫、总结上文突出中心等)的作用,

有利于突出......

(4)从内容和结构上分析。总结全文,明确主旨,最后一段起到总结全文,强调主题

的作用,写出了这篇文章的真正用意。

8.

【答案】

(1)①这里指大家簇拥着汪老;②这里指汪老的白话诗有情趣,值得品味。

(2)①祖父督促"我"描红,背古文;祖父给"我”讲《论语》,叫"我”多练毛笔字;"我"

写了一篇八股文,得到祖父的奖励。

②顺叙。

(3)汪老是一个有文学才华和人格魅力的人。

文学才华:①有自己的文学见解。②有深厚的文学功底。

人格魅力:淡定、幽默、乐观、谦逊、有生活情趣、多才多艺、亲切随和。

【解答】

(1)解答此类题时,一定要结合具体的语言环境也就是上下文仔细体味其中的深意。

"众星捧月"本指众人拥护着一个令人尊敬爱戴的人,联系文章指大家围着汪老吃饭,

其实是簇拥的意思;"味道"本指滋味或意味,联系文章指汪老不仅古诗写得好,而且

白话诗也写得极有内涵,有情趣,值得品味。

(2)解答时找到对应的答题区间,简要概括即可。第⑦段中叙述童年时主要有:祖

父从小就教作者握笔描红,背古文;到五年级的时候又给他讲《论语》,叫他练毛笔字;

13岁时祖父送给他碑帖端砚进行鼓励。从时间节点上看是顺叙。

(3)解题时要抓住人物性格的特点对其进行客观的评价,赏析人物形象时要从语言、

动作及神态等描写中把握人物。文章重点介绍了汪老的文学才华和人格魅力,可以从

这两部分来入手来答。具体来讲:一、汪老有独到的文学见解,才华横溢:第②段讲

汪老说"写作就是写语言",所以他对自己的作品能熟背;第③段讲汪老妙用"刮"字写

火车经过的情景;第⑤段汪老告诉"我"写散文要注意留白;第⑥⑦段汪老谈到他的

古诗词积累,表现了深厚的文学功底;第⑧⑨段表现了汪老不仅文章写得好,在画画

和烹饪方面也擅长且有见解,既表现了他的才华,也表现出他遇逆境仍乐观和富有生

活情趣。二、汪老的性格特点:第⑩⑪段表现了汪老的亲切随和,第②段中稿子丢

第20页共64页

了,汪老叫别人不要着急;第⑨段"对此我有申请专利的权利”等都表现了汪老的淡定、

幽默。

部编版七年级下册语文第二单元现代文阅读练习题

一、课内文段阅读。

1.阅读下面文本,完成下列各题。

(朗诵词)

啊,朋友!黄河以它英雄的气魄,出现在亚洲的原野;它表现出我们民族的精神:

伟大而又坚强!这里,我们向着黄河,唱出我们的赞歌。

(歌词)

我站在高山之巅,望黄河滚滚,奔向东南。惊涛澎湃,掀起万丈狂澜;浊流宛转,

结成九曲连环;从昆仑山下奔向黄海之边;把中原大地劈成南北两面。啊!黄河!你

是中华民族的摇篮!五千年的古国文化,从你这儿发源;多少英雄的故事,在你的身

边扮演!

啊!黄河!你是伟大坚强,像一个巨人出现在亚洲平原之上,用你那英雄的体魄

筑成我们民族的屏障。啊!黄河!你一泻万丈,浩浩荡荡,向南北两岸伸出千万条铁

的臂膀。我们民族的伟大精神,将要在你的哺育下,发扬滋长!我们祖国的英雄儿女,

将要学习你的榜样,像你一样的伟大坚强!像你一样的伟大坚强!

(1)诗人从哪三个方面赞美了黄河的英雄气概?

(2)"啊!黄河!”在文中多次出现,有什么作用?

(3)作者描绘黄河一往无前、无坚不摧的气魄,是要表达什么情感?

(4)作者心目中的黄河象征什么?具有什么精神?

第21页共64页

(5)诗中说"多少英雄的故事,在你的身边扮演"根据你所了解和掌握的知识,列举发

生在黄河身边的英雄故事。举两例。

2.阅读下面文本,完成下列各题。

①满天都是星光,火把也亮起来了。从山脚向上望,只见火把排成许多"之"字形,

一直连到天上,跟星光接起来,分不出是火把还是星星。这真是我生平没见过的奇观。

②大家都知道这座山是怎样地陡了,不由浑身紧张,前后呼喊起来,都想努一把

力,好快些翻过山去。

③"不要掉队呀!"

④"不要落后做乌龟呀!"

⑤"我们顶着天啦!"

⑥大家听了,哈哈地笑起来。

⑦在"之"字拐的路上一步一步地上去。向上看,火把在头顶上一点点排到天空;

向下看,简直是绝壁,火把照着人的脸,就在脚底下。

⑧走了半天,忽然前面又走不动了。传来的话说,前面又有一段路在峭壁上,马

爬不上去。又等了一个多小时,传下命令来说,就在这里睡,明天一早登山。

⑨就在这里睡觉?怎么行呢?下去到竹林里睡是不可能的。但就在路上睡么?路

只有一尺来宽,半夜里一个翻身不就骨碌下去了吗?而且路上的石头又非常不平,睡

一晚准会疼死人。

⑩但这是没有办法的,只得裹一条毯子,横着心躺下去。因为实在太疲倦,一会

儿就酣然入梦了。

⑪半夜里,忽然醒来,才觉得寒气逼人,刺入肌骨,浑身打着颤。把毯子卷得更

紧些,把身子蜷起来,还是睡不着。天上闪烁的星星好像黑色幕上缀着的宝石,它跟

我们这样地接近哪!黑的山峰像巨人一样矗立在面前。四围的山把这山谷包围得像一

口井。上边和下边有几堆火没有熄,冻醒了的同志们围着火堆小声地谈着话。除此以

外,就是寂静。耳朵里有不可捉摸的声响,极远的又是极近的,极洪大的又是极细切

的,像春蚕在咀嚼桑叶,像野马在平原上奔驰,像山泉在呜咽,像波涛在澎湃。不知

第22页共64页

什么时候又睡着了。

⑫黎明的时候被人推醒,说是准备出发。山下有人送饭上来,不管三七二十一,

抢了一碗就吃。

⑬又传下命令来,要队伍今天无论如何爬过这座山。因为山路很难走,一路上需

要督促前进。我们几个人又停下来,立刻写标语,分配人到山下山上各段去喊口号•,

演说,帮助病员和运输员。忙了一会,再向前进。

⑭走了不多远,看见昨晚所说的峭壁上的路,也就是所谓的雷公岩,果然陡极了,

几乎是九十度的垂直的石梯,只有一尺多宽;旁边就是悬崖,虽然不很深,但也够怕

人的。崖下已经聚集了很多马匹,都是昨晚不能过去、要等今天全纵队过完了再过去

的。有几匹曾经从崖上跌下来,脚骨都断了。

⑮很小心地过了这个石梯。上面的路虽然还是陡,但并不陡得那么厉害了。一路

走,一路检查标语。我渐渐地掉了队,顺便做些鼓动工作。

⑯这很陡的山爬完了。我以为三十里的山就是那么一点;恰巧来了一个瑶民,同

他谈谈,知道还差得远,还有二十多里很陡的山。

⑰昨天的晚饭,今天的早饭,都没吃饱。肚子很饿,气力不够,但是必须鼓着勇

气前进。一路上,看见以前送上去的标语用完了,就一路写着标语贴。累得走不动的

时候,索性在地上躺一会儿。

⑱快要到山顶,我已经落得很远了•许多运输员都走到前头去了,剩下来的是医

务人员和掩护部队。医务人员真是辛苦,因为山陡,伤员病员都下了担架走,旁边需

要有人搀扶着。医务人员中的女同志们英勇得很,她们还是处处在慰问和帮助伤员病

员,一点也不知道疲倦。回头向来路望去,那些小山都成了"矮子"。机关枪声很密,

大概是在我们昨天出发的地方,五、八军团正跟敌人开火。远远地还听见敌人飞机的

叹息,大概是在叹息自己的命运:为什么不到抗日的战线上去显显身手呢?

⑲到了山顶,已经是下午两点多钟。我忽然想起:将来要在这里立个纪念碑,写

上某年某月某日,红军北上抗日,路过此处。我长长地吐了一口气,坐在山顶上休息

一会儿。回头看队伍,没有翻过山的只有不多的几个人了。我们完成了任务,把一个

坚强的意志灌输到整个纵队每个人心中,饥饿、疲劳甚至受伤的痛苦都被这个意志克

服了。难翻的老山界被我们这样笨重的队伍战胜了。

⑳下山十五里,也是很倾斜的。我们一口气儿跑下去,跑得真快。路上有几处景

致很好,浓密的树林里,银子似的泉水流下山去,清得透底。在每条溪流的旁边,有

第23页共64页

很多战士们用脸盆、饭盒子、茶缸煮粥吃。我们虽然也很饿,但仍旧一气儿跑下山去,

一直到宿营地。

㉑这回翻山使部队开始养成一种新的习惯,那就是用脸盆、饭盒子、茶缸煮饭吃,

煮东西吃。这种习惯一直保持了很久。

㉒老山界是我们长征中所过的第一座难走的山。但是我们走过了金沙江、大渡河、

雪山、草地以后,才觉得老山界的困难,比起这些地方来,还是小得很。

(1)文章结尾说:"老山界是我们长征中所过的第一座难走的山。”请结合选文说说

"难"在哪里。

(2)分析下列句中画线词语的表达作用。

①山下有人送饭上来,不管三七二十一,抢了一碗就吃。

②肚子很饿,气力不够,但是必须鼓着勇气前进。

(3)第⑪段中,作者前面说"除此以外,就是寂静",后面又描述了各种声响,这样写

是否矛盾?为什么?

(4)红军克服了翻山的种种困难,这体现了红军什么样的精神?

3.阅读下面文本,完成下列各题。

土地的誓言(节选)

土地是我的母亲,我的每一寸皮肤,都有着土粒;我的手掌一接近土地,心就变

得平静。我是土地的族系,我不能离开她。在故乡的土地上,我印下我无数的脚印。

在那田垄里埋葬过我的欢笑,在那稻棵上我捉过蚱蠕,在那沉重的镐头上有我的手印。

我吃过我自己种的白菜。故乡的土壤是香的。在春天,东风吹起的时候,土壤的香气

便在田野里飘扬。河流浅浅地流过,柳条像一阵烟雨似的窜出来,空气里都有一种欢

喜的声音。原野到处有一种鸣叫,天空清亮透明,劳动的声音从这头响到那头。秋天,

银线似的蛛丝在牛角上挂着,粮车拉粮回来,麻雀吃厌了,这里那里到处飞。禾稻的

香气是强烈的,碾着新谷的场院辘辘地响着,多么美丽,多么丰饶.…没有人能够忘记

她。我必定为她而战斗到底。土地,原野,我的家乡,你必须被解放!你必须站立!

第24页共64页

夜夜我听见马蹄奔驰的声音,草原的儿子在黎明的天边呼唤。这时我起来,找寻天空

中北方的大熊,在它金色的光芒之下,是我的家乡。我向那边注视着,注视着,直到

天边破晓。我永不能忘记,因为我答应过她,我要回到她的身边,我答应过我一定会

回去。为了她,我愿付出一切。我必须看见一个更美丽的故乡出现在我的面前一一或

者我的坟前,而我将用我的泪水,洗去她一切的污秽和耻辱。

"九一八"十周年写。

(1)如何理解题目“土地的誓言”?

(2)文中画线句的含意是什么?

(3)本段再次描写故乡美景的作用是什么?

(4)文末为什么不用“1941年9月18日",而用"‘九一八‘十周年写”?

(5)文段结尾"洗去她一切的污秽和耻辱",这里"污秽和耻辱”是指什么?

二、课外文段阅读

4.阅读下面文本,完成下列各题。

跑着跑着就到了

王纯

①上师范学校的时候,我被选拔为学校的运动员。我爆发力比较强,擅长短跑,

常常参加短跑比赛。到了学校一年一度的冬季越野赛,体育老师对我说:“万米越野赛,

你也要参加!"我听了,惊讶地张大嘴巴,不情愿地说:"万米?我不擅长长跑啊!"老

师笑笑说:"试试吧,就当作锻炼,能跑多远就跑多远,坚持不下来也不要紧。”

②越野赛那天,我在起跑的枪声中迈开了脚步,心里却想:跑到哪儿算哪儿吧。

因为平时短跑训练得比较多,所以刚开始我就迅速超越了身边的很多同学。跑了一段

第25页共64页

以后,我找到了一种合适的节奏,跑起来并不觉得累。就这样,我慢慢地进入了状态。

赛程过半的时候,我已经跑到了队伍的前半部分。这时我感到累了,但看着前面的人

一个个被我超越,我还是鼓足勇气跑了下去。当跑到一定程度时,我竟然感觉不到累

了,双脚有节奏地向前奔去。学校里很多长跑健将,之前我都难以望其项背,现在竟

然能够一个个超越他们。这种成就感支撑着我继续跑下去。我对自己说:"好好跑,能

跑多远就跑多远!”

③跑着跑着,我竟然看到了终点!心中忽然升腾起一股莫名的力量,这时我加速

奔跑,开始冲刺。因为经常练习短跑,所以在冲刺过程中,我所向披靡,一路超越了

所有选手,冲到了最前面。当第一个冲到终点时,我自己都恍惚了:这是真的吗?周

围响起欢呼声,体育老师跑过来冲我竖起大拇指,说:"好样的!让我刮目相看!"我

创造了自己的奇迹!连我自己都感到不可思议,这次胜利是我无论如何都没有想到的。

④有时候,人的能力真的是无穷的,你自己都不知道自己能跑多远,但跑着跑着,

就战胜了自己。蓦然回首,一切都成了身后的风景,你己经成为一个全新的自己了!

你拥有了属于自己的海阔天空,也拥有了属于自己的大境界。

⑤其实,很多时候都是这样,我们并没有什么远大的目标,但不停地向前奔跑,

跑着跑着就豁然开朗起来。记得多年前,我爱上了写作,每天都像一只舞蹈着的蜜蜂,

不停地采集花粉、酝酿蜂蜜。我把从心中流淌出来的文字一个个写到纸上,心想,如

果有一天,我的文章能发表在报刊上,哪怕只有一篇,那该有多幸福啊!散发着新鲜

油墨味的报刊,一定有文字的馨香,闻一闻,会像酒一样醉人吧?就这样,我写着写

着,真的闻到了像酒一样醉人的文字的馨香。于是我更加沉醉于写作。如今,我已经

在各地报刊上发表了600多万字的文章。很多文友向我请教写作经验,我只说了三个

字:"写下去!"

⑥我的一个朋友,是一位名副其实的成功人士。他的生意做得很成功,资产过千

万。有一次,当大家谈起小时候的梦想时,他说:"我小时候想,如果每天都能吃上白

面饼,这辈子就值了!"我笑了,想起作家莫言曾说过,他小时候的梦想就是一日三餐

都能吃上香喷喷的饺子,然后就是想娶石匠的女儿当老婆。

⑦或许,我们不曾有过什么鸿鹄之志,以为自己是一只飞不高也飞不远的麻雀,

但只要你肯坚持,说不定会获得意想不到的成功。

⑧你自己都不知道自己能跑多远,所以就坚持跑下去吧!跑着跑着,就跑到了春

暖花开的彼岸。

第26页共64页

(1)根据上下文,解释第②段画线词语的意思。

(2)根据文章内容填空。(用原文语句)

"我"没想过自己能得长跑冠军,但是跑着跑着,就成冠军了。"我"没想过成为大作家,

但写着写着,就。"我"的朋友小时候只想,但做生意做着做着

就o由此,我们可以得出一个结论:。

(3)赏析文中画线句。

我爱上了写作,每天都像一只舞蹈着的蜜蜂,不停地采集花粉、酝酿蜂蜜。

(4)作者在叙事时是怎样安排详略的?

(5)中央电视台节目主持人董卿说过一句话:"人的潜能其实远超过自己的想象,你

不挖掘就永远不会知道。”结合董卿的话,谈谈你对本文最后一段的理解。

5.阅读下面文本,完成下列各题。

老屋

楚岩

①绿锈斑斑的铜制钥匙插进去,往上一•提,然后把门环一拧,门就开了,推开它,

门吱呀一声发出沉重的叹息;同时,门楣上扑簌簌地往下掉落阵阵尘灰。

②我离家已经整整九个年头。开始几年,老伴依然和这老屋厮守。每个星期六下

午,我如同"候鸟"一样飞回乡下,与老伴相聚。彼时的老屋在我心中,如同鸟儿的归

巢。当我在人生的天空飞累了,可以在此睡个甜甜的觉,亦可躲避外界的风风雨雨。

十年以前,我拼尽全力,把所得一个子儿一个子儿地积攒起来,带领妻子和未成年的

儿女,每天傍晚到水塘里挖沙,又一担一担地挑回家准备改造旧屋。儿女们累得哭了,

我就用美丽的语言,给他们描述住进新屋那种舒坦和惬意……

③我们的村子原是一个破败落后的小村。小山坡下,拥挤着几百间各式各样的屋

子。这些屋子,当年都是低矮的泥砖建筑,显得零乱、破败、萧条和风雨飘摇。记不

清什么时候起,村民省吃俭用,累死累活,自己用田野的泥巴做成泥砖,陆续盖起来

第27页共64页

了部分泥砖结构的新房子。后来,有人盖起了红砖的屋子。再后来,更有人盖起了水

泥的楼房。这一切,仿佛是悄悄进行的,又仿佛是大张旗鼓雷厉风行地涌现出来的。

站在高处极目望去,在蔚蓝色的天空下水泥结构的楼房,红砖的屋子、泥砖的屋子与

旧时留下来的厕所、猪栏、杂物间交叉错落,黑色的、灰色的、暗红色的瓦面,和新

式的水泥银灰色的屋顶,相互映衬,如同白发苍苍的老人、朝气蓬勃的小伙、打扮入

时的靓女、天真烂漫的小孩拥挤在一起,年龄老幼不同,衣着斑斓各异。

④在一片古老和新潮的交替中,我家的老屋显然算不得十分苍老,但显然已经宛

如我一样,成了个年近六旬的初老之人,早已失去了往日的风采。

⑤关上咿呀作响的木门,我到一位朋友家去作客。我们是同龄人,他高我矮,他

瘦我胖。儿时,我们一起光着屁股在村前的水塘中戏水,后来又一道去放牛,在田边

用水(用库他斗汲水)捉鱼。当晚霞在天边辉映出红色或紫橙色的霞光,我们把斗笠

挂在身后,骑在水牛背上,慢悠悠晃悠悠一高一低地回家来。

⑥如今,这位高高瘦瘦的牧童早己发福,成了个红光满面的大胖子,而他家建筑

的气势、屋里的摆设,更是把我镇住了。啊!十多米长五层高的新楼,琉璃瓦顶,外

表装修白绿相间的马赛克,光彩照人。客厅里,一色的欧式家具,真皮沙发,彩电、

录像机、音响一应俱全。当年,我的老朋友也有一间老屋,是泥砖盖的,和我的老屋

相比,显得太破旧。而今天他的这间新屋,据说是两年前盖起的。沧海桑田;世间更

迭,十多年前,当我盖新房时啧啧称赞,认为我有本事攒钱。而历史以一时难测的高

速冲向前方。面对他的新屋,曾经自慰于自己的新屋在村中还算时髦的我,不得不自

惭形秽了。

⑦那么再过若干年,老朋友的这幢新楼,是否又会变成旧屋而显得落伍呢……

⑧朋友家里,不断有青年男女进进出出,汽车摩托车响声不断,那是老朋友的儿

子和他的朋友们,他们都是来探望朋友的小孙孙的。年轻人全都衣着新潮,说话嗓门

高,行动快捷,偶然我问起他儿子这幢新楼如何,刚刚做起了爸爸的小伙子回答说:

"我爸思想太老土,简直不可救药。当年叫他不要这样盖的,至少要留一个停车场,他

偏不接受。你看吧,才两年,门前的车子拥挤不堪,什么新楼,现在已经成了历史文

物了!”

⑨看来,我刚才的疑问,已经有了肯定的回答。

(1)第①段用了什么表达方式?有什么作用?结合内容简析。

第28页共64页

(2)第②段画线句体现了作者对自家老屋怎样的情感?结合上下文简析。

(3)第⑤段画线句表现了怎样的生活情趣?这段文字在全文结构上起什么作用?

(4)第②③两段运用了什么记叙的方法?作者为什么要写这些?

(5)说说你对第⑥段画线句"而历史以一时难测的高速冲向前方”的理解。

6.阅读下面文本,完成下列各题。

教子

孙道荣

①在我前面,手拉手走着一对母子,孩子四五岁的样子,虎头虎脑,很可爱。

②小区门口的岗亭上,笔直地站着一位保安。小区物业为了改善小区的形象,做

到文明服务,要求值勤保安,在业主经过时,必须敬礼。母子从保安身边走过时,保

安"啪"地向他们敬了一个标准的军礼。年轻的妈妈牵着儿子的手,忽然停了下来,弯

下腰对儿子说:"叔叔向你敬礼,你是不是应该表示感谢啊?"孩子看看妈妈,又仰头

看着保安,也抬起手臂,学着保安的样子,敬了个礼,并用稚嫩的童音对保安说:"谢

谢叔叔。"年轻的保安脸竟然红了,连连摆手:"小朋友,这是我们应该做的。"妈妈赞

许地对孩子说:"小朋友就应该这样讲礼貌。"得到妈妈的表扬,孩子一脸灿烂。

③这一幕,让我非常感动。很钦佩这位年轻的妈妈,通过这样一些细小的举动,

不失时机地给孩子以做人的教育,让孩子从小就懂得尊重别人,礼貌待人。

④他们沿着小区的道路,朝前走去,我也继续跟在他们后面往家走。孩子一边走,

一边还在兴奋地和妈妈讨论这件事。"刚才那个保安叔叔,好帅啊。"孩子说。年轻的

妈妈点点头。孩子忽然仰起脸,激动地对妈妈说,"长大了我也要当保安,妈妈,你说

好吗?"妈妈停下了脚步,瞪着孩子,"没出息!长大了,你要像爷爷一样当领导,或

者像爸爸一样,自己做老板。只有没出息的人,才会去做保安。”似乎还觉得不够,年

轻妈妈又重重地加了一句:“儿子,我跟你讲,长大了你要是不好好念书,就只能像刚

才那个保安一样,一辈子没出息地替别人站岗,明白吗?"孩子似懂非懂地点点头。

第29页共64页

⑤听着这对母子的对话,我惊愕不已。年轻的妈妈,又一次拿活生生的例子,教

育了一回自己的孩子。可是,这前后两次的教育,多么截然不同啊!

⑥这让我想起另一次经历。年前的一天,单位组织一帮人,去慰问扶贫结队户。

一位同事将儿子也带上了,同事想找个家里有同龄孩子的困难户,一方面帮他们一把,

另一方面也给自己的儿子好好上一课,让他认识到自己的生活,已经多么幸福。我们

陪着那位同事,来到了一个特别困难的家庭,女主人因重病常年卧床不起,两个孩子,

一个读初中,一个上小学,全家的重担,全落在了男主人一个人的肩上,日子过得很

艰难。在介绍了情况后,同事拿出了事先准备好的红包,让儿子亲手交给困难户家的

男主人。男主人推阻再三,最后,在我们的劝说下,从孩子的手上,接过了那个红

包。同事的儿子还掏出了自己的几十元零花钱,送给了困难户家上小学的孩子。两个

孩子的手,紧紧地拉在了一起。

⑦回来的路上,我们对同事的做法都大加赞赏,一致认为,这是一堂生动的教育

课。同事摸着儿子的头,夸奖他今天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