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四川省眉山市东坡区高二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解析版)_第1页
2023-2024学年四川省眉山市东坡区高二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解析版)_第2页
2023-2024学年四川省眉山市东坡区高二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解析版)_第3页
2023-2024学年四川省眉山市东坡区高二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解析版)_第4页
2023-2024学年四川省眉山市东坡区高二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解析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级中学名校试卷PAGEPAGE2四川省眉山市东坡区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新石器时期,长江下游的上山文化陶器精致,白彩内涵丰富;长江中游的高庙文化,陶器刻画图像繁缛复杂,表现出天极宇宙观的主题;西辽河流域的兴隆洼文化玉器温润,出现对昆虫羽化蜕变之力的崇拜。这说明,中华文明()A.领先世界 B.多元共生 C.交融发展 D.崇拜神灵〖答案〗B〖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新石器时期的中国。根据材料可知,在新石器时期不同地域文化在发展过程中,各具特色,这说明中华文明具有多样性、发展性,B项正确;材料没有与其他地区文明对比,无法得出领先世界的结论,排除A项;材料只体现各地区文化的不同情况,即多元性,没有体现他们间的贸易往来和文化交流,排除C项;材料体现的是对自然的崇拜,非神灵崇拜,排除D项。故选B项。2.唐朝孔颖达在《春秋左传正义·定公十年》中说:“中国有礼仪之大,故称夏;有服章之美,谓之华。”“华夏”连称,本义指衣冠华美又重礼仪。华夏作为文化、政治实体,在春秋战国时被周边民族所认同,各族同源共祖的观念得到发展。据此可知,春秋战国时期()A.各民族间的血缘联系日益密切 B.华夷之间以文化礼仪为区分标准C.奠定了汉民族形成的初步基础 D.华夏族融合了周边各个少数族群〖答案〗C〖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春秋战国时期(中国)。据材料提及的是春秋战国时期的华夏认同这一现象。华夏认同的加深促使华夏民族在这一阶段不断发展、吸收和融合,形成一个稳定的民族共同体,从而为两汉时期发展到汉民族奠定初步基础,C项正确;中国古代的民族认同主要是文化认同,春秋战国时期的各民族尚未发生密切的血缘融合,排除A项;材料主旨是周边少数民族认同华夏文化和政治实体,而非强调区分华夏和少数民族的标准,排除B项;材料强调华夏族是作为独立主体,得到周边民族认同,而非华夏族融合了周边民族,排除D项。故选C项。3.周代礼制对食肉有严格的限制,规定:天子食用牛;诸侯平时食用羊,每月初一才能食用牛;大夫平时食用猪、狗,朔月才能食用羊。战国时期,鸡、猪、狗、羊、鱼类成为各阶层主要的肉食来源。据此可推知,战国时期()A.耕作方式发生变革 B.社会等级结构瓦解C.贵族阶层已经消失 D.商品经济趋于繁荣〖答案〗A〖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周朝前期到战国时期(中国)。结合所学内容可知,春秋战国时期,铁力牛耕逐渐得到应用,牛成为农业生产中重要的畜力,所以战国时期,各阶层的主要肉食来源中没有了牛,由此可以推知战国时期的耕作方式发生了变化,A项正确;战国时,社会等级结构并没有瓦解,排除B项;战国时期,贵族阶层也没有消失,排除C项;肉食来源的变化并不能体现商品经济趋于繁荣,排除D项。故选A项。4.据《汉书》记载:汉武帝重创匈奴后,在河西走廊设立了四郡,“自敦煌西至盐泽,往往起亭,而轮台、渠犁皆有田卒数百人,置使者校尉领护,以给使外国者。”由此可知,河西四郡的设置()A.促进了西域与中原的联系 B.促使匈奴人大量内迁中原C.实现了对西域行政管理 D.开通了中国与欧亚的商路〖答案〗A〖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影响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汉代(中国)。据材料“,在河西走廊设立了四郡”“自敦煌西至盐泽,往往起亭,而轮台、渠犁皆有田卒数百人,置使者校尉领护,以给使外国者”及所学知识可知,汉武帝在河西走廊设置管理机构,并且派人屯田、设置校尉领护,这些都有利于加强西域与中原的联系,A项正确;汉武帝时期并没有匈奴人大量内迁,排除B项;西汉实现对西域的行政管理,体现在西汉政府在西域设置西域都护,作为管理西域的最高长官,排除C项;张骞通西域开辟了丝绸之路,排除D项。故选A项。5.在唐代百姓的日常生活中,只要离开本县本州,无论是投亲访友或行医治病,还是经营生计,都必须持刑部所制定的纸质文件“过所”才能通过朝廷设置的关卡。这一措施()A.构建起全国性道路网络 B.推动三省六部制完善C.促使中外交往走向活跃 D.有助于维护社会稳定〖答案〗D〖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次题干的〖提示〗词,可知这是影响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唐朝(中国)。根据材料可知,百姓离开本县本州需要“过所”才能通过关卡,这加强了对地方的管理,有利于维护社会稳定,D项正确;需要“过所”才能通关,并不代表构建起全国性的道路网络,排除A项;这是加强对地方管理的措施,和中央中枢机关三省六部制无关,排除B项;这是针对国内的管理,和对外交往无关,排除C项。故选D项。6.韩愈仿照禅宗衣钵传授之说创立儒家道统的思想,指出:“尧以是传之舜,舜以是传之禹,禹以是传之汤,汤以是传之文武周公,文武周公传之孔子,孔子传之孟轲。轲之死,不得其传焉。”据此判断,韩愈旨在()A.抬高孟子地位,宣扬格物穷理 B.复兴儒学传统,维护封建秩序C.应对佛道冲击,建构道统谱系 D.融合佛道思想,顺应三教合一〖答案〗B〖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唐朝(中国)。根据材料可知,魏晋以来,佛道盛行冲击了儒学,儒学地位受到冲击,韩愈主张复兴儒学以维护封建秩序,材料即是这种思想的体现,B项正确;A项格物穷理是理学的主张,理学是宋代出现的,排除A项;韩愈旨在复兴儒学传统,维护封建秩序,C项不符合根本目的,排除C项;D项说法正确,但不是其根本目的,与设问要求不符,排除D项。故选B项。7.小麦本是北方的旱地作物。东晋南朝,小麦在南方的种植有所增多,但是分布非常有限。两宋之际,一方面,由于习惯面食的北方人大量南迁,人们对于麦子的需求量大幅增加,麦价飞涨;另一方面,南宋政府大力推广小麦种植,并且制定了相关的优惠政策。因此,小麦的种植面积扩大。据此可知,影响南方小麦种植面积扩大的主要因素是()A.商品经济的发展 B.政府政策的推动C.小麦种植技术推广 D.政治局势的变动〖答案〗D〖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东晋南朝和两宋之际(中国)。根据材料“两宋之际,一方面,由于习惯面食的北方人大量南迁,人们对于麦子的需求量大幅增加,麦价飞涨;另一方面,南宋政府大力推广小麦种植,并且制定了相关的优惠政策。因此,小麦的种植面积扩大”可知,小麦种植由北扩展到南,并且耕种面积不断扩大与东晋南朝和南宋时期的北民南迁有关。据此可知,影响南方小麦种植面积扩大的主要因素是政治局势的变动,D项正确;影响南方小麦种植面积扩大的主要因素是政治局势的变动,“商品经济的发展”不属于主要因素,排除A项;政府政策的推动只是其中的因素之一,但不属于主要因素,排除B项;影响南方小麦种植面积扩大的主要因素是政治局势的变动,“小麦种植技术推广”不属于主要因素,排除C项。故选D项。8.蒙古西征给欧洲带来极大的灾难:欧洲被外族入侵,封建制度遭受冲击,大军所至,焚毁田园,摧毁堡垒;更甚者,是教廷的权威蒙受极大的打击。欧洲人开始向内反思,希望重建一套安身立命的依据。因此,欧洲人()A.掀起了宗教改革运动的浪潮 B.重视人的力量追求现世生活C.实现了人与社会的双重觉醒 D.开展了资产阶级的革命运动〖答案〗B〖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中世纪(欧洲)。根据材料信息,蒙古西征确实对欧洲产生了深远影响,其中包括对封建制度的冲击和教廷权威的削弱。这种外部压力促使欧洲人开始重新思考自己的社会和文化体系,并寻求新的价值观和生活方式。其中一个显著的趋势是更加重视人的力量和追求现世生活的改善,B项正确;宗教改革运动发生在16-17世纪,蒙古西征发生在13世纪,排除A项;人的觉醒是文艺复兴,社会的觉醒是启蒙运动,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C项;材料主要涉及蒙古西征对于欧洲文化思想的影响,没有涉及政治领域,排除D项。故选B项。9.抗战时期晋察冀边区的一首歌谣唱道,“一根扁担长又长,嫂嫂妹妹送公粮,去时顶星星,回来踏月光。为□抗日出力量,姑嫂争取上红榜”。该歌谣体现了晋察冀边区广大女性()A.社会地位得以提高 B.摒弃了男尊女卑传统观念C.参政意识日益强烈 D.肩负起民族民主革命责任〖答案〗D〖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是本质题。时空是:抗日战争时期中国。据材料“嫂嫂妹妹送公粮”“为……抗日出力量”可知,歌谣讲述晋察冀边区广大女性给的军队送公粮,为抗日战争出力,体现担负抗日救国和民族民主革命责任,D项正确;女性社会地位体现在政治权利、经济分工、家庭地位等方面,仅凭“送公粮”和支援抗日不能断定女性社会地位情况,排除A项;当时男尊女卑传统观念在某些农村地区仍然有影响,“摒弃了”说法绝对,排除B项;“送公粮”不是在参与政治,不能体现参政意识日益强烈,排除C项。故选D项。10.长期以来,为了减轻飞沙和粉尘的危害,敦煌莫高窟492个洞窟中只有8—10个洞窟轮番对游人开放。2016年4月“数字敦煌”上线,游客移动鼠标就可以看到他想参观的每一个洞窟,大大减少了对文物不可逆转的伤害。这说明,文物的保护应()A.维护文化多样性 B.适应时代的现代性C.确保遗产的完整性 D.还原历史的真实性〖答案〗B〖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选题,据题干设问词可知是本质题,据材料时间信息得出准确时空是现代中国。为减少飞沙和粉尘的危害,莫高窟轮番对游客开放,并利用技术手段来减少对文物的伤害,这体现了文物的保护适应时代的现代性,即利用技术手段和管理来保护文物,B项正确;材料只涉及莫高窟,体现不出文化的多样性,排除A项;材料强调的是如何对文物进行保护,不涉及遗产的完整性,排除C项;真实性是相对于人工改造,材料没涉及人工改造,排除D项。故选B项。11.与古代东方的宗教相比,古希腊的宗教是神的人化而不是人的神化,没有形成独尊的神。他们认为神是人最完美的体现。神不但具有人的形象,而且具有人的感情和经历。人们从神话中汲取了力量,获得了文学、艺术创作的灵感和丰富的题材。这反映了在古希腊()A.基督教神学受到了冲击 B.社会转型推动人文意识觉醒C.多元文化可以互利共存 D.政治经济文明影响文化发展〖答案〗D〖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古代希腊。根据材料“神是人最完美的体现。神不但具有人的形象,而且具有人的感情和经历”可知,古希腊的宗教强调神的人化,没有形成独尊的神,由此体现反映了古希腊民主政治等文明影响文化的发展,推动了人文意识的觉醒,D项正确;基督教产生于后来的古罗马时期,排除A项;古希腊处于奴隶社会时期,且材料没有体现社会转型,排除B项;材料探讨的是古希腊的宗教,并没有体现多元文化,排除C项。故选D项。12.1700年1月7日,法国凡尔赛宫内举行了一场隆重的世纪之交舞会,名为“中国之王”。舞会上,国王路易十四坐在一顶中国式的八抬大轿中,穿着富有中国特色的服饰华丽登场,引得全场围观的人连连赞叹。这反映出当时()A.法国贵族阶层崇尚中国文化 B.法国是欧洲中国热的引领者C.中法两国经济文化水平接近 D.殖民侵略促进了中西方交流〖答案〗A〖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8世纪(法国)。根据材料“舞会上,国王路易十四坐在一顶中国式的八抬大轿中,穿着富有中国特色的服饰华丽登场,引得全场围观的人连连赞叹。”可知,18世纪,凡尔赛宫的这场中国热(中国特色服饰和八抬大轿等)流行的均是中国传统手工业品,反映出中国传统文化对法国贵族的极大影响力,A项正确;仅凭法国凡尔赛宫内举行的这场舞会,难以得出法国是欧洲中国热的引领者的结论,排除B项;法国人热爱中国传统文化,不等于两国经济文化水平接近,排除C项;当时法国尚未侵略中国,排除D项。故选A项。13.瓦特改良蒸汽机,使机械动力代替人力,机械生产极大地提高了生产效率;史蒂芬孙发明蒸汽机车促进交通运输发展,使人们的出行方式得到极大改善,大量的农村人口涌入城市,促进了城市化进程,由此可见,工业革命()A.推动社会生产发展和社会生活革新 B.引发了近代科学技术紧密结合C.以内燃机的创制使用和改进为标志 D.促使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形成〖答案〗A〖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近代(世界)。根据材料中“提高了生产效率”、“促进了交通运输发展”可知,工业革命有利于生产发展、出行方式改善和城市化进程,推动了社会生活的革新,A项正确;科学技术紧密结合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排除B项;第二次工业革命以内燃机创制为标志,排除C项;D项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影响,排除D项。故选A项。14.2022年斯里兰卡经济不断恶化并引发危机,由于经济造血能力不足,能否度过危机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外部力量的经济援助。为了解决经济危机,政府应采取的措施是()A.向东盟寻求资金援助 B.向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申请贷款C.借助世界银行的支持 D.积极扩大与周边国家贸易往来〖答案〗B〖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正向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当代世界。根据“由于经济造血能力不足,能否度过危机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外部力量的经济援助”并结合所学内容可知,斯里兰卡需要外部援助才能渡过经济危机。结合所学可知,斯里兰卡可以寻求的国际组织应该是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斯里兰卡可以向该组织寻求贷款,获得资金注入,B项正确;东盟是区域经济合作组织,不提供资金援助,排除A项;世界银行提供的贷款主要是用于成员国发展国内经济,与斯里兰卡的情况不符,斯里兰卡更应该需求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帮助,排除C项;斯里兰卡遭遇了经济危机,这种情况下,它不可能有能力与周边国家扩大贸易往来,排除D项。故选B项。15.21世纪以来,西方极端民族主义势力迅速扩大,他们认为移民的涌入冲击了本国文化,同时认为保护本国文化必须排斥全球化,在政治大选和国家文化生活中与认同全球化和多元文化的群体激烈竞争,这说明()A.单边主义影响西方政治 B.移民改变各国文化传统C.多元文化格局发生变化 D.全球化损害了西方国家〖答案〗A〖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21世纪以来世界。材料反映了21世纪以来西方民族主义势力呈现扩大趋势,他们排斥全球化,甚至在国家政治大选中有激烈的反全球化行为,可见单边主义影响西方政治,A项正确;材料主要不是强调西方对待移民的态度,材料主要强调西方单边主义对政治的影响,排除B项;C项表述不符现实,当今世界文化格局依然是多元化,排除C项;材料中的观点仅代表西方极端民族主义的看法不能代表所有西方人的观点,而且全球化的影响是双面的,既会给西方带来负面影响也会让西方国家受益,排除D项。故选A项。二、非选择题:本题共3小题,第16题29分,第17题14分,第18题12分,共55分。1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材料一:1862年,美国总统林肯批准了修建太平洋铁路和法案,规定由联合太平洋铁路公司和中央太平洋铁路公司共同承建,决定以发行国债的方式筹集修路资金。为早日开通铁路,美国政府在法案中颁布了现金补助法。规定无论哪一家公司只要其铺轨,两旁的土地即归其开发利用。由于公司所获的公债、授地及补贴是根据修建铁路的里程来发放的,所以两家铁路公司都想加快建设建设速度以获得更多的利益。1849—1882年,共有30万华人进入美国,大多数集中于西部。最初,绝大部分人是为采掘黄金而来,后来则主要从事筑路。这条铁路仅仅用了7年的时间就完工了。自此,……美国经济以展开始进入狂飙突进时期。——高连奎《为何美国是老大》材料二:从19世纪70年代起,在清政府的内部有人开始提出了建筑铁路的要求,与此同时,激烈争论也开始了。曾国藩认为,在内地一旦建设铁路,将会造成“车驴任辇旅店脚夫之生路穷矣”。当时任通政司参议的刘锡鸿认为,“铁路之利于行兵,……兵力强,则我可速以挫任;兵力弱,则人亦因以蹙我。”内阁大学士张家骧提出,“从中岂无田亩、屋庐、坟墓、桥梁阻隔不通之处?……此令一下,民必不乐从。势迫形趋,徒滋扰攘。”由于形势所迫,清政府最终还是决定修筑铁路。1880年,为了适应开平煤矿煤炭外运的需要,修建了唐山至胥各庄的唐胥铁路,这是我国自筹资金修建的第一条营业铁路。同时,这条铁路采用的标准规矩1.435米,也为今后的铁路延伸、联网提供了良好的基础。此后,铁路的修筑真正成为清朝的一项国策,至1894年底,中国共建成铁路415.4公里。——摘编自邵攻南《1862—1937年中国物流方式的变革》(1)根据材料一,概括美国得以完成修建太平洋铁路的原因。(2)根据材料二,概括指出晚清兴办铁路时反对派所持的理由,并结合所学,分析清政府“最终还是决定修筑铁路”的原因。(3)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分析唐胥铁路与太平洋铁路的修筑对于中美两国的共同影响。〖答案〗(1)原因:政府立法通过;政府给予修路诸多优惠政策;铁路公司的成功操作;大批修路华工的辛苦劳动。(2)理由:造成技术性失业;更加便利列强入侵;因“扰民”而增加社会不安定因素。原因:维护统治的需要;保障洋务运动的开展;铁路交通的趋势与优势显现;民族工业发展的推动;西方工业技术的传入。(任答4点)(3)意义:奠定了铁路事业的基础;促进了近代交通的发展;促进本国经济的发展;带动城市格局和社会生活的变化;推动社会近代化。(任答3点)〖解析〗(1)原因:本题是背景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近代(美国)。根据材料一“1862年,美国总统林肯批准了修建太平洋铁路和法案,规定由联合太平洋铁路公司和中央太平洋铁路公司共同承建,决定以发行国债的方式筹集修路资金”可得,政府立法通过;根据材料一“美国政府在法案中颁布了现金补助法”且“规定无论哪一家公司只要其铺轨,两旁的土地即归其开发利用”可得,政府给予修路诸多优惠政策;根据材料一“两家铁路公司都想加快建设建设速度”可得,铁路公司的成功操作;根据材料一“30万华人进入美国,大多数集中于西部。最初,绝大部分人是为采掘黄金而来,后来则主要从事筑路”可得,大批修路华工的辛苦劳动。(2)理由:本题是背景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晚清(中国)。根据材料二“在内地一旦建设铁路,将会造成‘车驴任辇旅店脚夫之生路穷矣’”可得,造成技术性失业;根据材料二“铁路之利于行兵,……兵力强,则我可速以挫任;兵力弱,则人亦因以蹙我”可得,更加便利列强入侵;根据材料二“此令一下,民必不乐从。势迫形趋,徒滋扰攘”可得,因“扰民”而增加社会不安定因素。原因:本题是背景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晚清(中国)。根据材料“铁路之利于行兵,……兵力强,则我可速以挫任;兵力弱,则人亦因以蹙我”可知,维护统治的需要;根据材料“由于形势所迫,清政府最终还是决定修筑铁路”可知,铁路交通的趋势与优势显现;根据材料“1880年,为了适应开平煤矿煤炭外运的需要,修建了唐山至胥各庄的唐胥铁路,这是我国自筹资金修建的第一条营业铁路”可知,保障洋务运动的开展;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民族工业发展的推动;西方工业技术的传入。(3)意义:本题是影响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近代(中美)根据材料“自此,……美国经济以展开始进入狂飙突进时期”“1880年,为了适应开平煤矿煤炭外运需要,修建了唐山至胥各庄的唐胥铁路,这是我国自筹资金修建的第一条营业铁路。同时,这条铁路采用的标准规矩1.435米,也为今后的铁路延伸、联网提供了良好的基础”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促进本国经济的发展;促进了近代交通的发展;奠定了铁路事业的基础;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铁路交通可以带动沿线城市的发展,便利民众的出行,因此可得,带动城市格局和社会生活的变化;推动社会近代化。1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史料一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出现新的国际移民浪潮,在20世纪80年代晚期和90年代早期,移民活动之盛达到前所未有的程度。联合国的数据表明,全球移民总量从1965年的7500万增长到1990年的1.2亿。这一时期,移民的流向发生根本性逆转,主流是发展中国家向发达国家移居。而劳动移民成为移民主体,其中高素质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的移民成为突出现象,同时也形成了一支以大量的难民、非法移民以及女性移民为主体的廉价劳动力移民群体。——摘编自李其荣《经济全球化与国际人口迁移》史料二几十年来巴基斯坦社会时局动荡不稳,大量难民流离失所,避难逃到沙特、伊朗、约旦等周边国家,难以回到自身原本的家园,造成国际难民问题突出。索马里内战在1990年爆发,班图族人民属于少数族裔,因此,在内战中饱受屠杀与苦难,大量难民逃往邻国,比如,邻国埃塞俄比亚,这些人民也成为国际难民。——摘编自黄格《国际难民问题成因及应对方法研究》【探究】(1)根据史料一、概括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移民新浪潮的特点。(2)根据史料二、概括国际难民问题产生的原因,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联合国保护难民基本人权的努力。〖答案〗(1)特点:移民的主流是从发展中国家向发达国家移居;移民的主体是劳动移民。(2)原因:社会时局动荡;民族冲突与矛盾。努力:成立难民署;制定了《关于难民地位公约》;制定《关于难民地位的议定书》;确立“世界难民日”。〖解析〗【小问1】本题是特点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据史料一“这一时期,移民的流向发生根本性逆转,主流是发展中国家向发达国家移居”可知,移民的主流是从发展中国家向发达国家移居;据史料一“而劳动移民成为移民主体,其中高素质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的移民成为突出现象”可知,移民的主体是劳动移民。【小问2】本题是原因类和特点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当今(世界)。第一小问原因,据史料二“几十年来巴基斯坦社会时局动荡不稳”可得出,社会时局动荡;据史料二“索马里内战在1990年爆发,班图族人民属于少数族裔,因此,在内战中饱受屠杀与苦难,大量难民逃往邻国”可得出,民族冲突与矛盾。第二小问努力,据所学可知,成立难民署;制定了《关于难民地位的公约》;制定《关于难民地位的议定书》;确立“世界难民日”。1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中华民族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在历史的长河中留下了浩如烟海的古籍。古籍是中华民族重要的文化遗产,是中华文明的精神家园。指出:“中华民族的一些典籍在岁月侵蚀中已经失去了不少,留下来的这些瑰宝一定要千方百计呵护好、珍惜好,把我们这个世界上唯一没有中断的文明继续传承下去。”所以,保护古籍、传承文明、服务社会,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广大文化人的使命责任。——摘编自张志清《典册存根脉,传承谱新篇》结合材料与所学中国古代史的相关知识,围绕“文化的传承与保护”自行拟定一个具体的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要求:明确写出所拟论题,阐述须有史实依据。)〖答案〗中华民族善用书籍记载和传承保护历史文化书籍是文化传承的主要载体。中华民族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在历史的发展中,留下了大量的书籍。这些书籍是中华民族重要的文化遗产,在记载和传承历史文化上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公元前2世纪,中国已经出现了植物纤维制成的纸,东汉蔡伦改进造纸术,促进了文化的传播。唐朝时期已经有雕版印刷的书籍,北宋时期毕昇发明活字印刷,进一步推动了印刷书的发展。印刷书的诞生,使得掌握书的不再是少数人,推动了文化的大众化,对提高人们的文化修养和中华民族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书籍在记载和传承中华历史文化上起到了重要作用,推动了中华文明的延续和发展。〖解析〗本题是论述题之历史探究结论论证题时空是:现代(中国)。设问要求结合材料与所学中国古代史的相关知识,围绕“文化的传承与保护”自行拟定一个具体的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据材料“中华民族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在历史的长河中留下了浩如烟海的古籍。古籍是中华民族重要的文化遗产,是中华文明的精神家园”及所学知识可知,书籍在记载和传承历史文化上起到了重要作用,据此可概括论题:中华民族善用书籍记载和传承保护历史文化。在论述中主要结合中国古代书籍的发展和书籍对文化传承与保护之间关系进行说明。可进行说明如下:书籍是文化传承的主要载体。中华民族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在历史的发展中,留下了大量的书籍。这些书籍是中华民族重要的文化遗产,在记载和传承历史文化上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公元前2世纪,中国已经出现了植物纤维制成的纸,东汉蔡伦改进造纸术,促进了文化的传播。唐朝时期已经有雕版印刷的书籍,北宋时期毕昇发明活字印刷,进一步推动了印刷书的发展。印刷书的诞生,使得掌握书的不再是少数人,推动了文化的大众化,对提高人们的文化修养和中华民族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最后进行总结,书籍在记载和传承中华历史文化上起到了重要作用,推动了中华文明的延续和发展。四川省眉山市东坡区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新石器时期,长江下游的上山文化陶器精致,白彩内涵丰富;长江中游的高庙文化,陶器刻画图像繁缛复杂,表现出天极宇宙观的主题;西辽河流域的兴隆洼文化玉器温润,出现对昆虫羽化蜕变之力的崇拜。这说明,中华文明()A.领先世界 B.多元共生 C.交融发展 D.崇拜神灵〖答案〗B〖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新石器时期的中国。根据材料可知,在新石器时期不同地域文化在发展过程中,各具特色,这说明中华文明具有多样性、发展性,B项正确;材料没有与其他地区文明对比,无法得出领先世界的结论,排除A项;材料只体现各地区文化的不同情况,即多元性,没有体现他们间的贸易往来和文化交流,排除C项;材料体现的是对自然的崇拜,非神灵崇拜,排除D项。故选B项。2.唐朝孔颖达在《春秋左传正义·定公十年》中说:“中国有礼仪之大,故称夏;有服章之美,谓之华。”“华夏”连称,本义指衣冠华美又重礼仪。华夏作为文化、政治实体,在春秋战国时被周边民族所认同,各族同源共祖的观念得到发展。据此可知,春秋战国时期()A.各民族间的血缘联系日益密切 B.华夷之间以文化礼仪为区分标准C.奠定了汉民族形成的初步基础 D.华夏族融合了周边各个少数族群〖答案〗C〖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春秋战国时期(中国)。据材料提及的是春秋战国时期的华夏认同这一现象。华夏认同的加深促使华夏民族在这一阶段不断发展、吸收和融合,形成一个稳定的民族共同体,从而为两汉时期发展到汉民族奠定初步基础,C项正确;中国古代的民族认同主要是文化认同,春秋战国时期的各民族尚未发生密切的血缘融合,排除A项;材料主旨是周边少数民族认同华夏文化和政治实体,而非强调区分华夏和少数民族的标准,排除B项;材料强调华夏族是作为独立主体,得到周边民族认同,而非华夏族融合了周边民族,排除D项。故选C项。3.周代礼制对食肉有严格的限制,规定:天子食用牛;诸侯平时食用羊,每月初一才能食用牛;大夫平时食用猪、狗,朔月才能食用羊。战国时期,鸡、猪、狗、羊、鱼类成为各阶层主要的肉食来源。据此可推知,战国时期()A.耕作方式发生变革 B.社会等级结构瓦解C.贵族阶层已经消失 D.商品经济趋于繁荣〖答案〗A〖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周朝前期到战国时期(中国)。结合所学内容可知,春秋战国时期,铁力牛耕逐渐得到应用,牛成为农业生产中重要的畜力,所以战国时期,各阶层的主要肉食来源中没有了牛,由此可以推知战国时期的耕作方式发生了变化,A项正确;战国时,社会等级结构并没有瓦解,排除B项;战国时期,贵族阶层也没有消失,排除C项;肉食来源的变化并不能体现商品经济趋于繁荣,排除D项。故选A项。4.据《汉书》记载:汉武帝重创匈奴后,在河西走廊设立了四郡,“自敦煌西至盐泽,往往起亭,而轮台、渠犁皆有田卒数百人,置使者校尉领护,以给使外国者。”由此可知,河西四郡的设置()A.促进了西域与中原的联系 B.促使匈奴人大量内迁中原C.实现了对西域行政管理 D.开通了中国与欧亚的商路〖答案〗A〖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影响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汉代(中国)。据材料“,在河西走廊设立了四郡”“自敦煌西至盐泽,往往起亭,而轮台、渠犁皆有田卒数百人,置使者校尉领护,以给使外国者”及所学知识可知,汉武帝在河西走廊设置管理机构,并且派人屯田、设置校尉领护,这些都有利于加强西域与中原的联系,A项正确;汉武帝时期并没有匈奴人大量内迁,排除B项;西汉实现对西域的行政管理,体现在西汉政府在西域设置西域都护,作为管理西域的最高长官,排除C项;张骞通西域开辟了丝绸之路,排除D项。故选A项。5.在唐代百姓的日常生活中,只要离开本县本州,无论是投亲访友或行医治病,还是经营生计,都必须持刑部所制定的纸质文件“过所”才能通过朝廷设置的关卡。这一措施()A.构建起全国性道路网络 B.推动三省六部制完善C.促使中外交往走向活跃 D.有助于维护社会稳定〖答案〗D〖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次题干的〖提示〗词,可知这是影响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唐朝(中国)。根据材料可知,百姓离开本县本州需要“过所”才能通过关卡,这加强了对地方的管理,有利于维护社会稳定,D项正确;需要“过所”才能通关,并不代表构建起全国性的道路网络,排除A项;这是加强对地方管理的措施,和中央中枢机关三省六部制无关,排除B项;这是针对国内的管理,和对外交往无关,排除C项。故选D项。6.韩愈仿照禅宗衣钵传授之说创立儒家道统的思想,指出:“尧以是传之舜,舜以是传之禹,禹以是传之汤,汤以是传之文武周公,文武周公传之孔子,孔子传之孟轲。轲之死,不得其传焉。”据此判断,韩愈旨在()A.抬高孟子地位,宣扬格物穷理 B.复兴儒学传统,维护封建秩序C.应对佛道冲击,建构道统谱系 D.融合佛道思想,顺应三教合一〖答案〗B〖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唐朝(中国)。根据材料可知,魏晋以来,佛道盛行冲击了儒学,儒学地位受到冲击,韩愈主张复兴儒学以维护封建秩序,材料即是这种思想的体现,B项正确;A项格物穷理是理学的主张,理学是宋代出现的,排除A项;韩愈旨在复兴儒学传统,维护封建秩序,C项不符合根本目的,排除C项;D项说法正确,但不是其根本目的,与设问要求不符,排除D项。故选B项。7.小麦本是北方的旱地作物。东晋南朝,小麦在南方的种植有所增多,但是分布非常有限。两宋之际,一方面,由于习惯面食的北方人大量南迁,人们对于麦子的需求量大幅增加,麦价飞涨;另一方面,南宋政府大力推广小麦种植,并且制定了相关的优惠政策。因此,小麦的种植面积扩大。据此可知,影响南方小麦种植面积扩大的主要因素是()A.商品经济的发展 B.政府政策的推动C.小麦种植技术推广 D.政治局势的变动〖答案〗D〖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东晋南朝和两宋之际(中国)。根据材料“两宋之际,一方面,由于习惯面食的北方人大量南迁,人们对于麦子的需求量大幅增加,麦价飞涨;另一方面,南宋政府大力推广小麦种植,并且制定了相关的优惠政策。因此,小麦的种植面积扩大”可知,小麦种植由北扩展到南,并且耕种面积不断扩大与东晋南朝和南宋时期的北民南迁有关。据此可知,影响南方小麦种植面积扩大的主要因素是政治局势的变动,D项正确;影响南方小麦种植面积扩大的主要因素是政治局势的变动,“商品经济的发展”不属于主要因素,排除A项;政府政策的推动只是其中的因素之一,但不属于主要因素,排除B项;影响南方小麦种植面积扩大的主要因素是政治局势的变动,“小麦种植技术推广”不属于主要因素,排除C项。故选D项。8.蒙古西征给欧洲带来极大的灾难:欧洲被外族入侵,封建制度遭受冲击,大军所至,焚毁田园,摧毁堡垒;更甚者,是教廷的权威蒙受极大的打击。欧洲人开始向内反思,希望重建一套安身立命的依据。因此,欧洲人()A.掀起了宗教改革运动的浪潮 B.重视人的力量追求现世生活C.实现了人与社会的双重觉醒 D.开展了资产阶级的革命运动〖答案〗B〖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中世纪(欧洲)。根据材料信息,蒙古西征确实对欧洲产生了深远影响,其中包括对封建制度的冲击和教廷权威的削弱。这种外部压力促使欧洲人开始重新思考自己的社会和文化体系,并寻求新的价值观和生活方式。其中一个显著的趋势是更加重视人的力量和追求现世生活的改善,B项正确;宗教改革运动发生在16-17世纪,蒙古西征发生在13世纪,排除A项;人的觉醒是文艺复兴,社会的觉醒是启蒙运动,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C项;材料主要涉及蒙古西征对于欧洲文化思想的影响,没有涉及政治领域,排除D项。故选B项。9.抗战时期晋察冀边区的一首歌谣唱道,“一根扁担长又长,嫂嫂妹妹送公粮,去时顶星星,回来踏月光。为□抗日出力量,姑嫂争取上红榜”。该歌谣体现了晋察冀边区广大女性()A.社会地位得以提高 B.摒弃了男尊女卑传统观念C.参政意识日益强烈 D.肩负起民族民主革命责任〖答案〗D〖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是本质题。时空是:抗日战争时期中国。据材料“嫂嫂妹妹送公粮”“为……抗日出力量”可知,歌谣讲述晋察冀边区广大女性给的军队送公粮,为抗日战争出力,体现担负抗日救国和民族民主革命责任,D项正确;女性社会地位体现在政治权利、经济分工、家庭地位等方面,仅凭“送公粮”和支援抗日不能断定女性社会地位情况,排除A项;当时男尊女卑传统观念在某些农村地区仍然有影响,“摒弃了”说法绝对,排除B项;“送公粮”不是在参与政治,不能体现参政意识日益强烈,排除C项。故选D项。10.长期以来,为了减轻飞沙和粉尘的危害,敦煌莫高窟492个洞窟中只有8—10个洞窟轮番对游人开放。2016年4月“数字敦煌”上线,游客移动鼠标就可以看到他想参观的每一个洞窟,大大减少了对文物不可逆转的伤害。这说明,文物的保护应()A.维护文化多样性 B.适应时代的现代性C.确保遗产的完整性 D.还原历史的真实性〖答案〗B〖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选题,据题干设问词可知是本质题,据材料时间信息得出准确时空是现代中国。为减少飞沙和粉尘的危害,莫高窟轮番对游客开放,并利用技术手段来减少对文物的伤害,这体现了文物的保护适应时代的现代性,即利用技术手段和管理来保护文物,B项正确;材料只涉及莫高窟,体现不出文化的多样性,排除A项;材料强调的是如何对文物进行保护,不涉及遗产的完整性,排除C项;真实性是相对于人工改造,材料没涉及人工改造,排除D项。故选B项。11.与古代东方的宗教相比,古希腊的宗教是神的人化而不是人的神化,没有形成独尊的神。他们认为神是人最完美的体现。神不但具有人的形象,而且具有人的感情和经历。人们从神话中汲取了力量,获得了文学、艺术创作的灵感和丰富的题材。这反映了在古希腊()A.基督教神学受到了冲击 B.社会转型推动人文意识觉醒C.多元文化可以互利共存 D.政治经济文明影响文化发展〖答案〗D〖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古代希腊。根据材料“神是人最完美的体现。神不但具有人的形象,而且具有人的感情和经历”可知,古希腊的宗教强调神的人化,没有形成独尊的神,由此体现反映了古希腊民主政治等文明影响文化的发展,推动了人文意识的觉醒,D项正确;基督教产生于后来的古罗马时期,排除A项;古希腊处于奴隶社会时期,且材料没有体现社会转型,排除B项;材料探讨的是古希腊的宗教,并没有体现多元文化,排除C项。故选D项。12.1700年1月7日,法国凡尔赛宫内举行了一场隆重的世纪之交舞会,名为“中国之王”。舞会上,国王路易十四坐在一顶中国式的八抬大轿中,穿着富有中国特色的服饰华丽登场,引得全场围观的人连连赞叹。这反映出当时()A.法国贵族阶层崇尚中国文化 B.法国是欧洲中国热的引领者C.中法两国经济文化水平接近 D.殖民侵略促进了中西方交流〖答案〗A〖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8世纪(法国)。根据材料“舞会上,国王路易十四坐在一顶中国式的八抬大轿中,穿着富有中国特色的服饰华丽登场,引得全场围观的人连连赞叹。”可知,18世纪,凡尔赛宫的这场中国热(中国特色服饰和八抬大轿等)流行的均是中国传统手工业品,反映出中国传统文化对法国贵族的极大影响力,A项正确;仅凭法国凡尔赛宫内举行的这场舞会,难以得出法国是欧洲中国热的引领者的结论,排除B项;法国人热爱中国传统文化,不等于两国经济文化水平接近,排除C项;当时法国尚未侵略中国,排除D项。故选A项。13.瓦特改良蒸汽机,使机械动力代替人力,机械生产极大地提高了生产效率;史蒂芬孙发明蒸汽机车促进交通运输发展,使人们的出行方式得到极大改善,大量的农村人口涌入城市,促进了城市化进程,由此可见,工业革命()A.推动社会生产发展和社会生活革新 B.引发了近代科学技术紧密结合C.以内燃机的创制使用和改进为标志 D.促使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形成〖答案〗A〖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近代(世界)。根据材料中“提高了生产效率”、“促进了交通运输发展”可知,工业革命有利于生产发展、出行方式改善和城市化进程,推动了社会生活的革新,A项正确;科学技术紧密结合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排除B项;第二次工业革命以内燃机创制为标志,排除C项;D项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影响,排除D项。故选A项。14.2022年斯里兰卡经济不断恶化并引发危机,由于经济造血能力不足,能否度过危机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外部力量的经济援助。为了解决经济危机,政府应采取的措施是()A.向东盟寻求资金援助 B.向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申请贷款C.借助世界银行的支持 D.积极扩大与周边国家贸易往来〖答案〗B〖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正向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当代世界。根据“由于经济造血能力不足,能否度过危机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外部力量的经济援助”并结合所学内容可知,斯里兰卡需要外部援助才能渡过经济危机。结合所学可知,斯里兰卡可以寻求的国际组织应该是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斯里兰卡可以向该组织寻求贷款,获得资金注入,B项正确;东盟是区域经济合作组织,不提供资金援助,排除A项;世界银行提供的贷款主要是用于成员国发展国内经济,与斯里兰卡的情况不符,斯里兰卡更应该需求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帮助,排除C项;斯里兰卡遭遇了经济危机,这种情况下,它不可能有能力与周边国家扩大贸易往来,排除D项。故选B项。15.21世纪以来,西方极端民族主义势力迅速扩大,他们认为移民的涌入冲击了本国文化,同时认为保护本国文化必须排斥全球化,在政治大选和国家文化生活中与认同全球化和多元文化的群体激烈竞争,这说明()A.单边主义影响西方政治 B.移民改变各国文化传统C.多元文化格局发生变化 D.全球化损害了西方国家〖答案〗A〖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21世纪以来世界。材料反映了21世纪以来西方民族主义势力呈现扩大趋势,他们排斥全球化,甚至在国家政治大选中有激烈的反全球化行为,可见单边主义影响西方政治,A项正确;材料主要不是强调西方对待移民的态度,材料主要强调西方单边主义对政治的影响,排除B项;C项表述不符现实,当今世界文化格局依然是多元化,排除C项;材料中的观点仅代表西方极端民族主义的看法不能代表所有西方人的观点,而且全球化的影响是双面的,既会给西方带来负面影响也会让西方国家受益,排除D项。故选A项。二、非选择题:本题共3小题,第16题29分,第17题14分,第18题12分,共55分。1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材料一:1862年,美国总统林肯批准了修建太平洋铁路和法案,规定由联合太平洋铁路公司和中央太平洋铁路公司共同承建,决定以发行国债的方式筹集修路资金。为早日开通铁路,美国政府在法案中颁布了现金补助法。规定无论哪一家公司只要其铺轨,两旁的土地即归其开发利用。由于公司所获的公债、授地及补贴是根据修建铁路的里程来发放的,所以两家铁路公司都想加快建设建设速度以获得更多的利益。1849—1882年,共有30万华人进入美国,大多数集中于西部。最初,绝大部分人是为采掘黄金而来,后来则主要从事筑路。这条铁路仅仅用了7年的时间就完工了。自此,……美国经济以展开始进入狂飙突进时期。——高连奎《为何美国是老大》材料二:从19世纪70年代起,在清政府的内部有人开始提出了建筑铁路的要求,与此同时,激烈争论也开始了。曾国藩认为,在内地一旦建设铁路,将会造成“车驴任辇旅店脚夫之生路穷矣”。当时任通政司参议的刘锡鸿认为,“铁路之利于行兵,……兵力强,则我可速以挫任;兵力弱,则人亦因以蹙我。”内阁大学士张家骧提出,“从中岂无田亩、屋庐、坟墓、桥梁阻隔不通之处?……此令一下,民必不乐从。势迫形趋,徒滋扰攘。”由于形势所迫,清政府最终还是决定修筑铁路。1880年,为了适应开平煤矿煤炭外运的需要,修建了唐山至胥各庄的唐胥铁路,这是我国自筹资金修建的第一条营业铁路。同时,这条铁路采用的标准规矩1.435米,也为今后的铁路延伸、联网提供了良好的基础。此后,铁路的修筑真正成为清朝的一项国策,至1894年底,中国共建成铁路415.4公里。——摘编自邵攻南《1862—1937年中国物流方式的变革》(1)根据材料一,概括美国得以完成修建太平洋铁路的原因。(2)根据材料二,概括指出晚清兴办铁路时反对派所持的理由,并结合所学,分析清政府“最终还是决定修筑铁路”的原因。(3)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分析唐胥铁路与太平洋铁路的修筑对于中美两国的共同影响。〖答案〗(1)原因:政府立法通过;政府给予修路诸多优惠政策;铁路公司的成功操作;大批修路华工的辛苦劳动。(2)理由:造成技术性失业;更加便利列强入侵;因“扰民”而增加社会不安定因素。原因:维护统治的需要;保障洋务运动的开展;铁路交通的趋势与优势显现;民族工业发展的推动;西方工业技术的传入。(任答4点)(3)意义:奠定了铁路事业的基础;促进了近代交通的发展;促进本国经济的发展;带动城市格局和社会生活的变化;推动社会近代化。(任答3点)〖解析〗(1)原因:本题是背景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近代(美国)。根据材料一“1862年,美国总统林肯批准了修建太平洋铁路和法案,规定由联合太平洋铁路公司和中央太平洋铁路公司共同承建,决定以发行国债的方式筹集修路资金”可得,政府立法通过;根据材料一“美国政府在法案中颁布了现金补助法”且“规定无论哪一家公司只要其铺轨,两旁的土地即归其开发利用”可得,政府给予修路诸多优惠政策;根据材料一“两家铁路公司都想加快建设建设速度”可得,铁路公司的成功操作;根据材料一“30万华人进入美国,大多数集中于西部。最初,绝大部分人是为采掘黄金而来,后来则主要从事筑路”可得,大批修路华工的辛苦劳动。(2)理由:本题是背景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晚清(中国)。根据材料二“在内地一旦建设铁路,将会造成‘车驴任辇旅店脚夫之生路穷矣’”可得,造成技术性失业;根据材料二“铁路之利于行兵,……兵力强,则我可速以挫任;兵力弱,则人亦因以蹙我”可得,更加便利列强入侵;根据材料二“此令一下,民必不乐从。势迫形趋,徒滋扰攘”可得,因“扰民”而增加社会不安定因素。原因:本题是背景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晚清(中国)。根据材料“铁路之利于行兵,……兵力强,则我可速以挫任;兵力弱,则人亦因以蹙我”可知,维护统治的需要;根据材料“由于形势所迫,清政府最终还是决定修筑铁路”可知,铁路交通的趋势与优势显现;根据材料“1880年,为了适应开平煤矿煤炭外运的需要,修建了唐山至胥各庄的唐胥铁路,这是我国自筹资金修建的第一条营业铁路”可知,保障洋务运动的开展;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民族工业发展的推动;西方工业技术的传入。(3)意义:本题是影响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近代(中美)根据材料“自此,……美国经济以展开始进入狂飙突进时期”“1880年,为了适应开平煤矿煤炭外运需要,修建了唐山至胥各庄的唐胥铁路,这是我国自筹资金修建的第一条营业铁路。同时,这条铁路采用的标准规矩1.435米,也为今后的铁路延伸、联网提供了良好的基础”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促进本国经济的发展;促进了近代交通的发展;奠定了铁路事业的基础;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铁路交通可以带动沿线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