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学期期末冲刺卷2(部编版解析版)_第1页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学期期末冲刺卷2(部编版解析版)_第2页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学期期末冲刺卷2(部编版解析版)_第3页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学期期末冲刺卷2(部编版解析版)_第4页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学期期末冲刺卷2(部编版解析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期末冲刺卷2

一、积累与运用。(30分)

1.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完成不面的题目。(4分)

丹桂飘香的季节,同学们走出校园进行了一次小型的游学活动,追寻课本中的作家在北

京留下的足迹。

第一站是老舍的故居,隐匿()在灯市口西街丰盛胡19号。在这个静学()的

小院中,老舍创作了24部戏剧剧本和两部长篇小说,其中引起轰动是《龙须沟》。《龙须沟》

这部作品让他获得了“人民艺术家”的称号,《茶馆》成为北京人民艺术社的保留剧目。

第二站是史铁生的精神家园——地坛。1972年,在双腿瘫(huan)的沉重打击

下,史铁生“走”进地坛,并与它结下了不解之缘。当人们为《我与地坛》中通透和超越之

美而感(k汨)的时候,很少有人能够想象和体会他的艰难困苦。每个人有自己需要

面对命运,而每个人的命运中会有坎坷与曲折,只是呈现出不同的方式而已。里,J,亘,

To

(1)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给加点字注音。(2分)

瘫(huan)感(k%)隐置()静埃()

(2)依据文段内容,下列语句依次填入文中甲、乙、丙、丁处正确的顺序是()(2分)

①只有勇敢地面对命运的残缺

②生命本来就是不圆满的

③挑战命运

④才能体现出生命的价值来

A.②①④③B.②①③④C.③④②①D.③④①②

【答案】

(1)痪慨nimi

(2)B

【分析】

(1)本题考查字音字形。

瘫痪:由于神经功能发生障碍,身体的一部分完全或不完全的丧失运动的能力。

感慨:有所感触而慨叹。

隐匿(ni):隐藏,躲起来出处。

静谧(mi):安静。

(2)本题考查语句衔接与排序。

由上文的史铁生事例和“每个人有自己需要面对命运,而每个人的命运中会有坎坷与曲折,

只是呈现出不同的方式而已”,可以得出结论②“生命本来就是不圆满的”;由此,引出①

和③的做法,两者之间的“面对”和“挑战”有前后关系;

再由①的“只有”连接到④句的“才能”;因此排列顺序是②①③④;

故选B。

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2分)

A.班主任提出全班同学一起去紫云山春游的想法,同学们膻声附租,纷纷表示赞同。

B.我站在泰山主峰玉皇顶极目四望,只见层林叠翠,云环雾绕,差不胜收。

C.杨老师上课旁征博引,趣味横生,尤其是他口即在逼人的气势让学生非常信服。

D.从青竹湖到清水塘,再到清华大学,曾晨希同学的成长轨迹真是簟人听时让人羡慕不

已。

【答案】B

【详解】

A.随声附和:意思是形容自己没有主见,人家说什么,也跟着说什么。含贬义,不能形容

学生赞同老师的意见。使用不正确;

B.美不胜收:意思是美好的东西很多,一时看不过来。使用正确;

C.咄咄逼人:形容气势汹汹,盛气凌人,使人难堪。与“让学生非常信服”不相符。使用

不正确;

D.骇人听闻:意思是使人听了非常吃惊、害怕(多指社会上发生的坏事)。不能形容“曾晨

希同学的成长轨迹”。使用不正确;

故选Bo

3.下列关于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2分)

A.《论语》是儒家经典著作,是记录列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一部书。宋代把它与《大学》《中

庸》《孟子》合称为“四书”。

B.《皇帝的新装》的作者是印度作家安徒生,《海的女儿》《丑小鸭》是他的代表作。

C.《聊斋志异》是清代蒲松龄写的一部文言小说集,“志”是记述的意思,“异”指奇异

的故事。

D.古人称谓有谦称和尊称的区别,比如“愚”是谦称自己,“子”是尊称对方,“尊君”

是对自己父亲的尊称。

【答案】C

【详解】

A.《论语》是记录孑.L于及其弟子言行的一部书;

B.安徒生是丹麦作家,不是印度作家;

D.“尊君”是对对方父亲的尊称。故"‘尊君’是对自己父亲的尊称”表述有误;

故选C。

4.古诗文默写。(8分)

(1)水何澹澹,0(曹操《观沧海》)

(2),尚思为国戍轮台。(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3)《〈论语〉十二章》中阐述学习和思考的辩证关系,认为二者都不可偏废的句子是:

(4)诗人常借助丰富的想象来表达感情。",。”(李白《闻王

昌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是诗人想象明月将思念带给被贬远方的友人,抒发对朋友的同情和

关切之情;,(李商隐《夜雨寄北》)是诗人想象未来重逢之日的

欢聚场景,抒发对亲人的思念之情。

【答案】山岛竦峙僵卧孤村不自哀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我寄愁心与

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详解】

默写题作答时,一是要透彻理解诗文内容;二要认真审题,找出符合题意的诗文句子;三,

答题内容要准备,做到不添字、不漏字、不写错别字。本题中的“竦峙、僵卧、罔、殆、夜

郎、西窗烛、巴山夜雨”等字词容易写错。

5.李卓吾评点《西游记》:“灵台方寸,心也。一部《西游》,此是宗旨。”西行之路也

是孙悟空的修心之路。请从下列选项中任选一项,比较孙悟空“被拒绝”或“被误解”后的

表现,分析他的心灵成长。(4分)

A,被拒绝:索宝水晶宫——三借芭蕉扇

B.被误解:三打白骨精一一真假美猴王

【答案】示例一:我选A。孙悟空向龙王索要兵器不成,就不依不饶,直至找到金箍棒;后

又索要披挂,再遭拒绝,便以在龙宫试金箍棒相威胁。借芭蕉扇时,孙悟空被铁扇公主拒绝,

便先钻进她的肚子,后化成牛魔王,智取扇子。孙悟空从粗鲁、蛮不讲理到善用智慧,人情

通达,心智更加成熟。示例二:我选B。孙悟空三打白骨精,屡遭误解,他做了辩解,并表

示不愿离开,但误解仍未消除,最终忍气回到花果山。在真假美猴王这一情节中,孙悟空又

被误解,于是他先后请观音、玉帝、唐僧、地藏王、如来佛祖等为自己辨明真身,并请观音

澄清真相,终于重回取经队伍。由此可见,孙悟空办事更老练、人情更通达、目标更坚定。

【详解】

考查主题与人物形象塑造。孙悟空是一百回的《西游记》中唯一一个贯穿始终的人物,是整

部书中最具成长性的人物。全书正是通过他从妖到佛的转变来完成小说的修心寓言主题。同

样是被拒绝,“索宝水晶宫”情节中,孙悟空还是个刚修成神通的猴妖,只因为龙宫宝多,

直接上门找龙王索要兵器与披挂,得到就笑,不给就恼,给不足还要闹,是个十足的不通人

情世故的粗鲁小孩。到“三借芭蕉扇”时,已经会先与铁扇公主攀交情,搬出与牛魔王的五

百年前的兄弟情,对铁扇公主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借不得,就变化了钻进她肚子,逼她借扇,

仍不得真扇,就变作牛魔王骗扇。借扇过程中,孙悟空笑脸相对,可见他取经日久,人情通

达,又能保有坚定的信念,对于困难能见招拆招,心智更加成熟;同样是被误解,“三打白

骨精”时,孙悟空虽有辩解,但态度强硬,一见妖精就挥棒,让不能识妖的唐僧甚为恼怒,

也不知发动八戒沙僧的力量,落个“滥杀无辜”的评价,可见这时的孙悟空办事鲁莽,有除

恶务尽之心,但没正确认识到同伴的力量,把助力变成阻力,不通人情。到“真假美猴王”

情节时,孙悟空打杀强盗,被唐僧赶回花果山,他知道去观音那儿诉苦求援助求同情,被误

解打伤唐僧抢去行李时,他没有高傲地置之不理,而是与假猴王一路大战,还先后请观音、

玉帝、唐僧、地藏王、如来佛祖等为自己辨明真身,并请观音澄清真相,终于重回取经队伍。

由此可见,孙悟空已经意识到个人力量是弱小的,要尽可能争取更多的助力,办事更周到、

人情更通达、目标更坚定。

6.《朝花夕拾》中,既有温情与童趣,也有对人情世故的洞察与批判。请从下面文章中任选

一篇,写出能够表现作者“温情与童趣”和“洞察与批判”的内容。(4分)

①《五猖会》②《狗•猫•鼠》

【答案】示例一:我选择①《五猖会》中的“温情与童趣”:想到“我”要去看五猖会,“我”

笑着跳着,兴奋得不得了;写迎神赛会时,孩子们买一个“吹嘟嘟”,毗毗的吹上两天,享

受游戏的快乐;“洞察与批判”:“我”正要出发“看会”时,父亲却命令我背书,读不熟,

背不出,就不准去看会,一盆冷水把我的兴致全浇灭,待“我”读熟后,对“看会”已索然

无味了。文章写出了孩子在父母毫不顾及自己心理时的无奈和厌烦。

示例二:我选择②《狗•猫•鼠》中的“温情与童趣”:写一只被蛇咬伤的隐鼠对人产生了

信赖和依恋,常常跑到人的面前,而且“缘腿而上”。它在“我”的书桌上“从容的游行”,

舔吃墨汁,给“我”带来惊喜;“洞察与批判”:猫的性情和别的猛兽不同,凡捕食雀鼠,

喜欢尽情玩弄,直至自己玩厌才吃下去,颇与人们的幸灾乐祸,慢慢地折磨弱者的脾气相同,

天生一幅媚态;用隐喻的手法讽刺了反动文人的残忍和媚态。

【详解】

本题考查名著内容识记与分析。首先选择篇目,然后从“温情与童趣”和“洞察与批判”两

个方面进行分析。

《五猖会》中迎神赛会时,孩子们可以买一个“吹嘟嘟”吹上两天,享受一份游戏的快乐。

但是去看赛会前,父亲强迫“我”背书,让“我”感到扫兴和痛苦。

《狗•猫•鼠》写“幼时的夏夜,我躺在一株大桂树下的小板桌上乘凉,祖母摇着芭蕉扇坐

在桌旁,给我猜谜,讲故事”充满了温情与童趣;然而,“虫蛆也许是不干净的,但它们并

没有自鸣清高;鹫禽猛兽以较弱的动物为饵,不妨说是凶残的罢,但它们从来没有竖过公理

正义的旗子,使牺牲者直到被吃的时候为止,还是一味佩服赞叹它们。”作者深刻地揭露买

办文人“正人君子”的虚伪性,充满了“洞察与批判”。

7.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答题。(6分)

朋友是伤心时,最想见的人;朋友是遇到困难时,真心助你的人;真正的朋友,即使是

在天涯海角,仍然会彼此挂念。那么,我们该怎样去结交朋友,又该怎样与朋友相处?

为此,七年(1)班举行了“有朋自远方来”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加并完成下面的问

题。

(1)活动中,老师要求同学们弄清甲骨文中“朋友”字形的含义请你仿照甲骨文字形“朋”

的释义示例,写出甲骨文字形“友”的释义。(2分)

示例:“朋”的甲骨文字形像两串玉串系在同一根绳子上,形成一挂更大的玉串,引为同类

相好。

“友”的甲骨文字形像顺着一个方向的两只手,手是力量的象征,引申为

(2)你的好朋友沈鹏自从看了央视《上线吧!华彩少年》这档节目后,情绪低落,认为自

己既没有颜值,又没有背景,学习成绩也一般,感到自卑。你作为他的好友,请借助袁枚的

一首小诗《苔》,对他进行巧妙的劝说。(4分)

(链接材料)

自日不到处,青春恰自来。

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

(袁枚《苔》)

【答案】

(1)协力互助

(2)沈鹏,你看,在袁枚的诗中,苔生于不见阳光的阴湿之地,但他不自卑,不埋怨。虽

然如米粒般细小,但它依然静静地绽放。即使我们先天条件不好、资质一般,但并不代表我

们没有青春,没有理想。我们也应该像苔花一样努力绽放自己。你说呢?

【分析】

(1)本题考查汉字的引申意的理解。象形字重在以形表示意思,并由本意而引申出其他相

关联的意思。解答本题可根据示例理解作答。

从“友”的“顺着一个方向的两只手,手是力量的象征”的本意知,''友"就是两只手朝向

一个方向共同奉献力量,也就是“协力互助”之意。

(2)本题考查劝说语的写作,主题是劝说好朋友走出自卑,树立自信。需要结合袁枚的小

诗《苔》来说理,也就是说在劝说之前,要理解这首诗的意思。

诗的大意是:春风阳光不到地方,青春照样萌动。哪怕那如米粒一般微小的苔花,丝毫也不

自惭形秽,依然像那美丽高贵的牡丹一样,自豪地盛开。

示例:

沈鹏,你看小小的苔辞也会开花的,虽然花如米粒般细小,但难道小的就不是花吗?只要能

够开放,结出种子,繁衍后代,便是生命的胜利。苔花如此细小低微,自不能跟国色天香的

牡丹相比,可是牡丹是受人玩赏而受悉心栽培的,而苔花却是靠自己生命的力量自强,争得

和花一样开放的权利。苔如此,人亦然。即使我们背景一般,颜值一般,学习成绩也一般,

但如果始终心怀一颗不屈的心,就一定能绽放出自己的精彩。

二、现代文阅读。(24分)

(一)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下列小题。(12分)

①白求恩同志是加拿大共产党员,五十多岁了,为了帮助中国的抗日战争,受加拿大

共产党和美国共产党的派遣,不远万里,来到中国。去年春上到延安,后来到五台山工

作,不幸以身殉职。一个外国人,毫无利已的动机,把中国人民的解事业当作他自己的事业

,这是什么精神?这是国际主义的精神,这是共产主义的精神,每一个中国共产党员都要学

习这种精神。列宁主义认为:资本主义国家的无产阶级要拥护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解放斗

争,殖民地半殖民地的无产阶级要拥护资主义国家的无产阶级的解放斗争,世界革命才能胜

利。白求恩同志是实践了这一条列宁主义路线的。我们中国共产党员也要实践这一条路线。

我们要和一切资本主义国家的无产阶级联合起来,要和日本的、英国的、美国的、德国的、

意大利的以及一切资本主义国家的无产阶级联合起来,才能打倒帝国主义,解放我们的民族

和人民,解放世界的民族和人民。这就是我们的国际主义,这就是我们用以反对狭隘民族主

义和狭隘爱国主义的国际主义。

②白求恩同志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表现在他对工作的极端的负责任,对同志对人

民的极端的热忱。每个共产党员都要学习他。不少的人对工作不负责任,粘轻怕重,把重担

子推给人家,自己挑轻的。一事当前,先替自己打算,然后再替别人打算。出了一点力就觉

得了不起,喜欢自吹,生怕人家不知道。对同志对人民不是满腔热忧,而是冷冷清清,漠不

关心,麻木不仁。这种人其实不是共产党员,至少不能算一个纯粹的共产党员。从前线回来

的人说到白求恩,没有一个不佩服,没有一个不为他的精神所感动。晋察冀边区的军民,凡

亲身受过白求恩医生的治疗和亲眼看过自求恩医生的工作的,无不为之感动。每一个共产党

员,一定要学习白求恩同志的这种真正共产主义者的精种。

③白求恩同志是个医生,他以医疗为职业,对技术精益求精;在整个八路军医务系统中,

他的医术是很巧明的。这对于一般见异思迁的人,对于一般鄙薄技术工作以为不道、以为无

出路的人,也是一个好的教训。

④我和自求恩同志只见过一面。后来他给我来过许多信。可是因为忙,仅回过他一封信,

还不知他收到没有。对于他的死,我是很悲痛的。现在大家纪念他,可见他的精种感人之深。

我们大家要学习他毫无自私自利之心的精神。从这点出发,就可以变为大有利于人民的人。

一个人能力有大小,但只要有这点精神,就是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

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

(作者:毛泽东)

8.请仿照示例①,分别归纳出第②③④段的内容要点。(3分)

示例:①赞扬白求恩同志的国际主义精神。

③=

④O

9.请结合第②段的具体内容,简要分对比手法的作用。(3分)

10.结合却点词语的感情色彩,要括作者所持的态度。(3分)

白求恩同志是个医生,他以医疗为职业,对技术精至求精;在整个八路军医务系统中,他的

医术是很而明的。这对于一般见异思迁的人,对于一般鄙薄技术工作以为不道、以为无出路

的人,也是一个好的到训。

11.第④段在表达方式上有什么特点?请结合文章内容简要分析。(3分)

【答案】

8.②赞扬白求恩同志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③赞扬白求恩同志对技术精益求

精的精神;④号召全党学习白求恩同志毫无自私自利之心的精神。

9.文章第②段把“白求恩同志对工作的极端负责任”与“不少人的对工作不负责任”相对

比,“白求恩同志对同志对人民极端热忱”与“不少人对同志对人民不是满腔热忱”相对

比,一正一反,分外鲜明;通过对比,白求恩的高贵品质显得更加突出,更加难能可贵;通

过对比显出差距,更加有力证明了学习白求恩的必要性。

10.作者用“精益求精”“高明”两个褒义词,充分表达了作者对白求恩高超医术的肯定与

赞美。“教训”是中性词,这里的对象是“一般”不注重技术工作的人,表达了作者强烈的

批评与否定。

11.先叙述后议论(先叙后议);先叙述了与白求恩的交往,表达对白求恩逝世的悲痛心情;

接着进一步论述学习白求恩的重大意义,同时也对白求恩高风亮节的精神作出评价。

【分析】

8.本题考查概括能力。示例①中“赞扬白求恩同志的国际主义精神”是一个动宾短语,所

以应用动宾短语概括其余三段的内容。

第一空:根据第②段“白求恩同志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表现在他对工作的极端的负责

任,对同志对人民的极端的热忱”概括得出:赞扬白求恩同志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

第二空:根据第③段“白求恩同志是个医生,他以医疗为职业,对技术精益求精”概括得出:

赞扬白求恩同志对技术精益求精的精神;

第三空:根据第④段“现在大家纪念他,可见他的精种感人之深。我们大家要学习他毫无自

私自利之心的精神”概括得出:号召全党学习白求恩同志毫无自私自利之心的精神。

9.本题考查对表现手法作用的分析。对比是把两种对应的事物对照比较,使形象更鲜明,

感受更强烈。文章第②段“不少的人”对工作的态度:不负责任,拈轻怕重,喜欢自吹;对

同志、人民的态度:冷冷清清,漠不关心,麻木不仁;对工作的要求:鄙薄技术工作以为不

足道,以为无出路,见异思迁。白求恩是“极端负责任”“极端的热忱”“精益求精”。通

过两相对比,能更好地突出白求恩求的精神的可贵,强调了向白求恩学习的必要性。

10.本题考查词语的感情色彩。“精益求精”比喻已经很好了,还要求更好。表示要求极高。

“高明”高超,出色的意思。结合“他以医疗为职业,对技术精益求精;在整个八路军医务

系统中,他的医术是很高明的”分析,“精益求精”“高明”两个褒义词,充分表达了作者

对白求恩高超医术的肯定与赞美。“教训”受到教育的意思。根据“对于一般见异思迁的人,

对于一般鄙薄技术工作以为不道、以为无出路的人”分析,“教训”是中性词,这里的对象

是“一般”见异思迁的人、鄙薄技术工作以为不道、以为无出路的人,表达了作者强烈的批

评与否定。

11.本题考查表达方式。根据“我和自求恩同志只见过一面。后来他给我来过许多信。可是

因为忙,仅回过他一封信,还不知他收到没有。对于他的死,我是很悲痛的。现在大家纪念

他,可见他的精种感人之深”分析,作者先叙述了与白求恩的交往,表达对白求恩逝世的悲

痛心情;

根据“现在大家纪念他,可见他的精种感人之深。我们大家要学习他毫无自私自利之心的精

神。从这点出发,就可以变为大有利于人民的人。一个人能力有大小,但只要有这点精神,

就是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

于人民的人”分析,论述学习白求恩的重大意义,同时也对白求恩高风亮节的精神作出评价。

据此分析,采用了先叙述后议论的表达方式。

(二)阅读下文,完成小题。(12分)

城旁的老树

①很久以前,有一座小山丘,微风轻轻拂过山头。山头有一棵老树,还有一座破旧不堪

的城堡。没有人知道,他们已经存在多久了。城堡里蔓延着无尽的回忆,老树就坐在那里,

微笑着俯瞰山下的世界。

②一天,一只老鼠颤巍巍地跑到树下,“嗖”地躲进老树浓密的树根间。紧接着,一只

老鹰扇动着巨大的翅膀掠过树顶。老鼠得救了。这时他发现,树根下有什么金灿灿的东西。

③“好美的王冠啊!”老鼠心想,“是我的了。”

④许多年后,老鼠又回来了。这时的他,已经成了鼠王。他对老树说:“我现在是国王

了,你所在的这片土地是属于我的。我喜欢这儿,我要在这里重建一座城堡!

⑤老树沉默不语。

⑥鼠王兴高采烈,开始建造他的城堡。没过多久,雄伟坚固的城堡建成。城上旗帜飘扬,

城下卫兵重重。

⑦鼠王威风凛凛,再也不似当年那般胆小柔弱。可是他不知道,这片土地也曾被另一位

国王占领过。

⑧有一天,蟾蛛国王骑着他的坐骑,来到这座宏伟的城堡下。他对着鼠王愤怒地喊道:

“你是哪里来的强盗?竟敢践踏我的土地!赶快离开这里,否则我就向你宣战!”

⑨鼠王站在高高的城墙上大吼:“我现在谁都不怕。别说是你,就是老鹰来了,我也不

怕!”

⑩于是,老鼠国和蟾蛛国之间开战,两个国家的子民纷纷加入。战争很残酷,整座山都

在颤抖。

⑩艮快,秋天来了,但战争还在继续。鼠王向老树下达命令:“我要你把所有果实拿出

来,分给我的将士们吃。如果他们吃不饱,这场仗我们是赢不了的。”

⑫^树沉默着,一句话也没说。

⑬?曼长的冬天来了。刺骨的严寒像一把利剑。鼠王非常担忧,向老树提出要求:“我需

要你的树枝,给我的将士们烧火取暖。不然,这场仗我们就输了。”

⑭老树依旧沉默。

⑮春天终于来了,鼠王也迎来了胜利。他又来到老树面前,提出最后的要求:“我们打

败了那群蟾蛛!我们要好好庆祝一番!我要把你点燃,做篝火。”

⑯若树还是一句话也没说。他在沉默中被老鼠们点燃,没有哭泣,也没有嚎叫。

(g娜晚,老鼠王国举办了一场盛大的庆功宴,鼠王得意洋洋,享受着胜利的喜悦。

⑱第二天,太阳迟迟没有露面。整个天空,像是被一个大斗篷遮住,灰蒙蒙的。原来是

老树燃烧后化成的灰烬。灰烬犹如千万只翅膀,乘着风,一点一点遮蔽了天空。

⑲直到一百年后,太阳的光芒才再次照耀大地。然而,老鼠王国早已不存在了。只剩下

一座残破的城堡,一顶古老的王冠,还有一株新生的树苗。

(作者:马西米利亚诺。弗雷扎拖。有删改)

12.下面是老树讲的故事,请你根据文章内容,将故事补充完整,(2分)

(1)很久以前,有一只老鼠为了老鹰的追捕,躲到了我的根下,发现了王冠。

(2)后来啊,o

(3)再后来,。

(4)一百年后,老鼠王国早已不存在,我又获得了新生。

13.请从词语运用、标点、句式、描写方法的角度,任选其一,赏析文中画横线的句子。(4

分)

(1)他对着鼠王愤怒地喊道:“你是哪里来的强盗?竟敢践踏我的土地!赶快离开这里,

否则我就向你宣战!”

(2)鼠王站在高高的城墙上大吼:“我现在谁都不怕。别说是你,就是老鹰来了,我也不

怕!”

14.文中多次出现“老树保持沉默”这一情节,有什么作用?(4分)

15.寓言是寄托道理的故事,往往批判了某种社会现象或某一类人物,让读者通过反思获得

启迪。阅读本则,结合故事情节,联系社会生活,谈谈你获得的启示。(2分)

【答案】

12.(2)老鼠成了鼠王,在我身边重建了一个城堡。(3)老鼠国和蟾蜂国开战,

鼠王向我索要果实、树枝来支援战争,最终点燃我做篝火来庆祝老鼠国的胜利。

13.示例一:词语运用角度:“强盗”“竟敢”“赶快离开”“宣战”写出蟾蜂王对鼠王侵

占自己土地的愤怒;“大吼”“谁都不怕”“别……就是……也……”写出鼠王面对蟾蛛王

恐吓、威胁时的狂妄和有恃无恐。

示例二:标点角度:蟾蛛王对鼠王宣战时,一个问号表现了他对鼠王的质问;两个感叹号表

现了他对鼠王的恐吓与威胁;鼠王的回应中,一个句号表现了鼠王面对挑衅时的满不在乎;

一个感叹号强调了鼠王的无所畏惧。

示例三:句式角度:对话中,蟾蛛王连用了几个短句,表现出他质问鼠王时的气势汹汹;鼠

王以干脆利落的短句回应,表现了他的狂妄自大。

示例四:描写方法角度:这两句主要通过对鼠王和蟾除两人的语言描写,塑造出无所畏惧的

鼠王和嚣张、愤怒的蟾蛛王的形象,生动形象地描绘了两个国王之间剑拔弩张、针锋相对的

场景。

14.①“老树的沉默”这一情节反复出现,形成全文的线索,使全文结构浑然一体。

②“老树的沉默”被老鼠理解为同意,从而推动故事情节不断发展,直至结局。

③为下文老树被点燃做篝火这一情节做铺垫。

④老树的“一直沉默”与老鼠的“不断索取”形成对比,反衬鼠王的贪婪与嚣张,也引发人

们对“沉默”的思考。

15.示例一:曾经胆小的老鼠,发现王冠后,欲望开始膨胀:占地为王,建造城堡,与蟾蛛

国开战,致使老树毁灭。这让我想到有些君主,为了满足膨胀的欲望,频频发动战争,致使

生灵涂炭。我从中获得启示:要节制自己的欲望。

示例二:开头提到山头有一座破旧不堪的城堡,暗示这里曾有过繁荣的王国。后来,鼠王重

建了城堡,建立了强大的王国。百年之后,老鼠王国不复存在。山头又只剩下残破的城堡和

古老的王冠,还有一株新生的树苗。这让我想到历史上封建王朝的更替以及生命的轮回。我

从中获得启示:毁灭与新生是亘古不变的规律。

示例三:老鼠借老树之根躲过老鹰的捕猎;与蟾蛛国开战后,向老树索取果实、树枝;最后

点燃老树作篝火来庆祝战争的胜利。而老树面对鼠王一次次的索取,都是一言不发,默默忍

受。这让我想到现实中子女对父母过度索求,父母则对子女溺爱、纵容。我从中获得启示:

要掌控好给予与索取的平衡。

【解析】

12.本题考查内容提炼概括。根据题干“躲到了我的根下,发现了王冠”可知,是从老树的

角度进行概括。

(2)根据④―宣段“许多年后,老鼠又回来了。这时的他,已经成了鼠王”“鼠王兴高采

烈,开始建造他的城堡。没过多久,雄伟坚固的城堡建成”概括为:老鼠成了鼠王,在我身

边重建了一个城堡。

(3)根据⑧一⑯段“有一天,蟾除国王骑着他的坐骑,来到这座宏伟的城堡下。他对着鼠

王愤怒地喊道……否则我就向你宣战”“我要你把所有果实拿出来……我需要你的树

枝……我要把你点燃,做篝火”概括为:老鼠国和蟾蛛国开战,鼠王向我索要果实、树枝来

支援战争,最终点燃我做篝火来庆祝老鼠国的胜利。

13.本题考查赏析句子。备选角度词语运用、标点、句式、描写方法。

L词语运用角度:(1)“强盗”的意思是用暴力抢夺别人财物的人,句中是蟾除国王对鼠王

的称呼,表达了对鼠王行为的斥责;“竟敢”是对鼠王侵占自己土地行为的质问;“赶快离

开”“宣战”是对鼠王的威胁。几个词语连用,结合“他对着鼠王愤怒地喊道”可知,表达

了蟾蜂王此时心中的愤怒。(2)“大吼”是鼠王对蟾蜂王的回应,与“谁都不怕”结合在一

起,表达了鼠王的狂妄;“别说……就是……”将蟾蜂王与老鹰一起比较,“也”不怕,表

现了鼠王面对蟾蜂王恐吓、威胁时的有恃无恐。

2.标点角度:(1)“你是哪里来的强盗”运用问号,有疑问,更是对鼠王侵占行为的质问;

“竟敢践踏我的土地”运用感叹号,强烈地表达了对鼠王的不满和恐吓;“否则我就向你宣

战”运用感叹号,表达了对鼠王的威胁。(2)“我现在谁都不怕”用句号,表现了鼠王面对

挑衅时的满不在乎;“我也不怕”后用感叹号,将鼠王的无所畏惧、有恃无恐强烈地表达了

出来。

3.句式角度:(1)蟾蜂王的语言,运用四个短句,简短急促,节奏感较强,充分表达了蟾蛛

王质问鼠王时的气势汹汹,有利于表达他心中的愤怒。(2)鼠王的语言也是运用短句,表现

他回应的速度快,及他的狂妄自大、有恃无恐。

4.描写方法角度:划线句是鼠王和蟾蛛的对话,属于语言描写。“竟敢践踏我的土地”“赶

快离开这里”表现了蟾蛛王的愤怒和嚣张,对鼠王的恐吓威胁;“谁都不怕”“也不怕”表

现了鼠王的不怕威胁。这段对话,将鼠王和蟾蛛王的形象生动地展现在读者的面前,同时形

象地描绘了当时两个国王之间针锋相对的情景,预示一场战争即将开始。

14.本题考查内容理解。作答此题,先确定“老树保持沉默”这一情节出现的段落,再结合

上下文语境分析。

⑤老树沉默不语:这是在鼠王说“我要在这里重建一座城堡”时;⑫老树沉默着,一句话也

没说:这是在鼠王说“我要你把所有果实拿出来,分给我的将士们吃”时;⑭老树依旧沉默:

这是在鼠王说“我需要你的树枝,给我的将士们烧火取暖”时;⑯老树还是一句话也没说:

这是在鼠王说“我们要好好庆祝一番!我要把你点燃,做篝火”时。由此可知,“老树的沉

默”被鼠王理解为同意,因此鼠王不断地索取,才有下文“老树被点燃做篝火”这一情节,

“老树的沉默”起到了推动故事情节发展的作用;由情境可知,老树的“一直沉默”总是在

鼠王提出要求时,二者形成鲜明的对比,突出了老树的隐忍,引发读者对''沉默”的思考,

同时反衬鼠王的贪婪与嚣张;从全文看,“老树的沉默”反复出现,是文章的线索,巧妙地

将文章的情节连接在一起,使全文浑然一体。

15.本题考查语言表达。要求结合故事情节,联系社会生活,谈启示。这是一则寓言故事,

通过鼠王贪婪索取最终消失与老树默默忍受最终获得新生的对比,启发我们对索取与给予、

战争与和平、毁灭与新生的思考。表达时可以从这三个角度谈启示。

示例:老鼠在树根下发现了金灿灿的王冠,欲望被激发后,成为了鼠王。面对蟾蜂王的宣战

狂妄自大,开战后不断向老树索取,致使老树毁灭。这启示我们,君王为了自己的征服欲,

不惜发动战争,对百姓是没有好处的。文章最后“残破的城堡、古老的王冠”也告诉我们,

战争获得的物质与权力不会长久,和平才是人心所向。

三、阅读下面两个语段,回答问题。(12分)

(一)

曾子日:“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学而》)

子日:“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

回也!”

(《雍也》)

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述而》)

子日:“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述而》)

子在川上目:“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子罕》)

子日:“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子罕》)

(节选自《〈论语〉十二章》)

(二)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

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

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选自诸葛亮《诫子书》)

16.解释下面加点词语在句中的意思。(2分)

(1)吾日三省吾身

(2)险躁则不能治性

17.把语段(一)(二)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2)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18.下列对语段(二)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俭以养德”强调物质生活的低要求对个人品德修炼的关键性作用。

B.“静以修身”强调内心宁静对个人品德修养的重要作用。

C.文章虽不足百字,却把修身治国的大道理谈得透彻深刻,许多语句流传久远。

D.诫,劝解、劝勉之义。诫子书,即诸葛亮写给儿子,旨在劝诫、劝勉的信。

19.语段(一)(二)中都提到“志”。结合“匹夫不可夺志也”“非志无以成学”两句谈

谈其侧重点有何不同?(4分)

【答案】

16.(1)自我检查、反省(2)轻薄

17.(1)用不正当的手段得来的富贵,对于我来讲就像天上的浮云一样。

(2)选取他们的优点而学习,如果也有他们的缺点就加以改正。

18.C

19.①“匹夫不可夺志也”中的“志”侧重于强调志向的坚定性,越是危急的时候,越要坚

守气节;②“非志无以成学”中的“志”,侧重于强调“志”与“学”之间的关系,没有志

向,则学无目标,不能专一。

【分析】

16.本题考查文言词语解释。

(1)句意:我每日多次进行自我检查。省:自我检查、反省。

(2)句意:轻薄冒险就不能陶冶性情。险:轻薄。

17.本题考查句子翻译。注意重点词语的翻译要准确。

(1)不义:用不正当的手段。于:介词,对,对于。如:像。

(2)择:选取。善:优点。从:学习。

18.本题考查内容理解。

C.文章用“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淫慢则不能励精,

险躁则不能治性”等来谈论修身的道理,并没有涉及到“治国”方面;故选C。

19.本题考查内容理解与分析。

匹夫不可夺志也:平民百姓的志向不可改变。侧重于志向的不可改变性,坚定性;

非志无以成学:没有志向就无法使学习有所成就。侧重于侧重于强调“志”与“学”之间的

关系,只有志向明确,才能学有所成。

【点睛】

译文:

(-):曾子说:“我每日多次进行自我检查:替人谋划事情是否竭尽自己的心力了呢?

同朋友交往是否诚实可信了呢?老师传授的知识是否复习了呢?”

孔子说:“多么贤德啊,颜回!一碗饭,一瓢水,住在简陋的小巷子里,别人都不能忍

受这种穷困清苦,颜回却不改变他(爱好学习)的乐趣。多么贤德啊,颜回!”

孔子说:“吃粗粮,喝冷水,弯着胳膊枕着它睡,乐趣也在这当中。用不正当的手段得

来的财富和地位,对我来说就像天上的浮云一样。”

孔子说:“在多个人的行列里,其中一定有人可以做我的老师。我选择他的优点向他学

习,发现他的缺点(如果自己也有)就对照着改正自己的缺点。”

孔子在河边上说:“逝去的一切像河水一样流去,日夜不停。”

孔子说:“军队的主帅可以改变,平民百姓的志向却不可改变。”

(二):君子的行为操守,从宁静来提高自身的修养,以节俭来培养自己的品德。不恬

静寡欲无法明确志向,不排除外来干扰无法达到远大目标。学习必须静心专一,而才干来自

学习。不学习就无法增长才干,没有志向就无法使学习有所成就。放纵懒散就无法振奋精神,

轻薄冒险就不能陶冶性情。年华随时光而飞驰,意志随岁月而流逝。最终枯败零落,大多不

接触世事、不为社会所用,只能悲哀地坐守着那穷困的居舍,其时悔恨又怎么来得及?

四、阅读下面一首诗,回答问题。(4分)

次北固山下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20.请展开想象,用生动的语言描绘颔联所展现的画面。(2分)

21.“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一句历来被人称道,“生”和“入”用的很妙,请说说妙

在何处。(2分)

【答案】

20.示例:春潮涌涨,江水浩渺,放眼望去,江面似乎与岸平了,船上人的视野也因之开阔.和

风吹来,恰好把帆儿高悬,船一路顺风行去。

21.“生”“入”采用拟人手法,将“日”和“春”人格化,赋予它们人的情感,无意说理,

却在描写景物节令中蕴含哲理,或者揭示了大自然新旧交替的自然理趣,给人以积极向上的

力量。

【解析】

20.本题考查四联的称呼及画面的描绘。律诗四联:首联、颔联、颈联、尾联。然后在理解

的基础上用优美的语言描绘即可。颔联“潮平两岸阔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