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六盘水市外国语学校2025届生物高二上期末监测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1页
贵州省六盘水市外国语学校2025届生物高二上期末监测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2页
贵州省六盘水市外国语学校2025届生物高二上期末监测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3页
贵州省六盘水市外国语学校2025届生物高二上期末监测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4页
贵州省六盘水市外国语学校2025届生物高二上期末监测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贵州省六盘水市外国语学校2025届生物高二上期末监测模拟试题考生须知:1.全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全部在答题纸上作答。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的答案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答字笔写在“答题纸”相应位置上。2.请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答字笔在“答题纸”上先填写姓名和准考证号。3.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一、选择题:(共6小题,每小题6分,共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1.如图为某高等生物细胞不同分裂时期的模式图,Ⅰ、Ⅱ表示染色体片段.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图甲细胞处在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此时细胞中含核DNA为8个B.若两图来源于同一个精原细胞,则图乙是图甲细胞分裂形成的C.由图可知分裂过程中可能由于四分体中的非姐妹染色单体发生了交换造成基因重组D.图乙细胞形成过程中,减数第一次和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都可能发生等位基因的分离2.下图为ATP的结构和ATP与ADP相互转化的关系式。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A.图甲中的A代表腺苷,b、c为高能磷酸键B.图乙中进行①过程时,图甲中的c键断裂并释放能量C.ATP与ADP快速转化依赖于酶催化作用具有高效性D.夜间有O2存在时,图乙中过程②主要发生在线粒体3.当我们摸到很烫的东西时会迅速缩手,但在医生从指尖抽血时却不缩手。下列关于不自觉缩手和主动不缩手的叙述,错误的是()A.参与不自觉缩手的神经细胞少于主动不缩手B.不自觉缩手的过程中没有中枢神经系统的参与C.主动不缩手体现了大脑皮层对脊髓功能的调控D.扎破指尖感到疼不只大脑皮层一种神经中枢参与4.下图为种群数量增长曲线,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J”型和“S”型曲线均属于物理模型B.“J”型和“S”型增长曲线均存在K值C.控制农林害虫爆发应在种群数量达K/2时进行D.bc段种群增长速率逐渐下降,出生率大于死亡率5.冠状病毒是自然界广泛存在的一大类病毒。2019年末新型冠状病毒引发的疫情给国家经济和人民生活带来巨大影响,为阻断疫情,科学防治,国人众志成城。据观察,感染者常见体征有发热、咳嗽、呼吸困难等,严重者出现肺炎、肺衰竭甚至死亡。下列有关描述错误的是()A.新型冠状病毒属RNA病毒,寄生在宿主细胞内才表现生命特性B.新型冠状病毒主要攻击T细胞,引起机体的免疫力下降C.与机体正常时相比,发热过程中细胞有机物的氧化分解较快D.肺衰竭症状的出现说明机体的自我调节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6.下列关于调查方法的叙述,错误的是()A.调查种群密度的方法分为逐个计数法和估算法B.调查土壤中小动物类群的丰富度,可以用标志重捕法C.调查某种昆虫卵的密度、植株上蚜虫的密度,通常采用样方法D.对于有趋光性的昆虫,可以用黑光灯诱捕法调查它们的种群密度二、综合题:本大题共4小题7.(9分)如图为人体中下丘脑参与的部分调节过程示意图,据图回答:(1)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方向是_____的。途径①中,兴奋传至神经元①时,兴奋部位的电位变化为_____;兴奋再传至神经元②时,后者轴突末梢释放的_____作用于胰岛B细胞,使胰岛素分泌增加。(2)人在寒冷环境中,通过途径②使人体代谢增强,神经系统兴奋性提高。则激素B是_____,激素C是_____,其作用于甲状腺,可促进甲状腺分泌_____。(3)临床上,下丘脑或垂体等损伤引起途径③中激素D分泌不足,将可能导致尿崩症(具有尿特别多等症状)。则激素D是_____,其分泌不足会导致_____对水的重吸收减少。8.(10分)苹果素来享有“水果之王”的美誉,种植苹果可获得很好的经济效益.但品相不好的苹果很难销售。某生物小组的同学们为了让品相不好的苹果能够产生更大的经济效益设计了下面的实验。请据图回答问题。(1)在过程①中主要发生的反应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化学反应式)(2)在果酒的自然发酵过程中,起主要作用的是_____________上的野生酵母菌,①②中实验操作中控制的温度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过程②中使用的微生物是_____________,该微生物的代谢类型是____________________。(4)果醋发酵初期不通气,溶液中有气泡产生;中期可以闻到酒香;后期接种醋酸菌,适当升高温度并通气,酒香逐渐变成醋香。整个发酵过程中培养液这pH变化的趋势是________________。9.(10分)下图中图1表示某生态系统中物种数与样方面积的关系,图2表示甲、乙两种群先后迁入该生态系统后的种群变化曲线。请分析回答:(1)_______是区别不同群落的重要特征。统计植物种类一般采用样方法,结果如图甲,则调查该生态系统物种数的样方面积最好是______m2研究该生态系统中土壤小动物丰富度时,对个体较大、种群数量有限的生物常用的统计方法是_____。(2)图乙中,在t2时刻甲的出生率____________(填“等于0”或“不等于0”)。(3)若乙种群突然灭绝,则甲种群的变化趋势是____________。(4)在人为干预下,该生态系统被分割成环境不同的几个区域,后来某区域生物种类明显发生改变,这种变化过程称为____________。10.(10分)建立人工湿地公园是解决城市水污染的一种有效途径,下图是成都市活水公园构造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1)人工湿地公园能够净化污水,是因为该生态系统能通过物理沉降、__________和__________等过程逐渐消除污染。厌氧池、兼氧池中的微生物主要是生态系统组成成分中的__________。(2)景观设计中的植物床群处理系统栽有芦苇、香蒲、菖蒲、美人蕉等具有一定净化污水能力的湿地植物,这些人工湿地植物一般宜选用本地物种,避免__________,以保证当地生态系统的安全。香蒲、美人蕉等还能向水中分泌萜类化合物、类固醇等,抑制藻类的生长,这体现出信息传递在生态系统中的功能是__________。荷花等挺水植物能在一定程度上抑制水中藻类的繁殖,原因是__________。(3)活水公园中的植物死亡后被分解者分解,富集在植物体内的重金属返回水体会造成二次污染,请据此给公园的植物管理提出合理的建议:__________。11.(15分)顾方舟(1926年—2019年),我国著名医学科学家、病毒学家、教育学家和社会学家,原中国医学科学院院长、中国协和医科大学校长。他把一生献给了脊髓灰质炎的防治工作,他发明的“小儿麻痹糖丸”(脊髓灰质炎疫苗)让无数儿童免于致残,被称为“糖丸爷爷”。脊髓灰质炎是一种急性传染病,我国利用“小儿麻痹糖丸”已经消灭脊髓灰质炎。“小儿麻痹糖丸”是一种减毒活疫苗,由低致病力的活病毒制成,所以这种疫苗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调节性T细胞是一类特殊的免疫细胞,能够抑制其它T细胞的作用,从而调节机体的免疫能力。请回答下列问题(1)脊髓灰质炎患者会出现肢体有感觉但不能自主运动的症状,病毒可能破坏的是________(填“感觉”或“运动”)神经元。控制调节性T细胞数量可为疾病的治疗提供新途径。在癌症治疗中,科研人员通过________(填“减少”或“增加”)调节性T细胞的数量,可降低对其它T细胞的抑制作用,从而增强免疫系统对癌细胞的免疫监视和免疫自稳功能。在体液免疫中,辅助性T细胞能产生________,促进激活B细胞增殖、分化为浆细胞和小部分记忆细胞;细胞毒性T细胞增殖分化形成的________________与靶细胞密切接触,使靶细胞裂解死亡属于________(填“细胞凋亡”或“细胞坏死”)。(2)脊髓灰质炎疫苗属于抗原,抗原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小儿麻痹糖丸”中的有效成分进入人体内环境后,可引起第二道防线中________细胞的反应,进一步引起机体产生________免疫。(4)免疫缺陷症、接受免疫抑制剂治疗者禁止服用“小儿麻痹糖丸”,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6小题,每小题6分,共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1、B【解析】A、据图分析:图甲细胞没有同源染色体,染色体着丝点排列在赤道板上,说明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细胞中含有4条染色体,8个DNA分子,故A正确;B、若两图来源于同一个精原细胞,则甲图表示次级精母细胞,乙表示精细胞,据图分析,图乙细胞来自另一个次级精母细胞,故B错;CD、甲中1条染色体含有其同源染色体的部分,可知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发生了发生交叉互换,导致姐妹染色单体上含有等位基因,因此等位基因的分离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和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故CD均正确。故选B。2、A【解析】【考点定位】ATP的化学组成和特点、ATP与ADP相互转化的过程【名师点睛】ATP又叫三磷酸腺苷,简称为ATP,其结构式是:A-P~P~P;A-表示腺苷、T-表示三个、P-表示磷酸基团,“~”表示高能磷酸键;ATP是一种含有高能磷酸键的有机化合物,它的大量化学能就储存在高能磷酸键中;ATP水解释放能量断裂的是末端的那个高能磷酸键;ATP是生命活动能量的直接来源,但本身在体内含量并不高;ATP来源于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场所是细胞质基质、叶绿体和线粒体。【详解】图1中的A代表腺嘌呤,b、c都为高能磷酸键,储存大量的能量,A错误;图乙中反应向右进行时,也就是ATP的水解,图1中的c键断裂,也就是远离腺苷的高能磷酸键断裂并释放能量,B正确;ATP与ADP快速转化依赖于酶催化作用的高效性和专一性,C正确;细胞进行有氧呼吸,线粒体是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因此夜间有O2存在时,图2中过程②主要发生在线粒体,D正确。3、B【解析】非条件反射是指人生来就有的先天性反射,是一种比较低级的神经活动,不需要大脑皮层的参与。条件反射是人出生以后通过学习和训练逐渐形成的,需要大脑皮层的参与。【详解】A、主动不缩手需要大脑皮层的参与,反射弧中的神经元较多,兴奋传递需要的时间长,参与不自觉缩手不经过大脑皮层,所以参与不自觉缩手的神经细胞少于主动不缩手,A正确;B、不自觉缩手的过程中有中枢神经系统的参与,相关神经中枢为脊髓,B错误;C、主动不缩手体现了大脑皮层对脊髓功能的调控,C正确;D、扎破指尖感到疼不只大脑皮层一种神经中枢参与,还需要脊髓的参与,D正确。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神经调节,明确低级中枢受高级中枢的调控是解答本题的关键。4、D【解析】1、“J”型曲线:指数增长函数,描述在食物充足,无限空间,无天敌的理想条件下生物无限增长的情况。2、自然界的资源和空间总是有限的,当种群密度增大时,种内竞争就会加剧,以该种群为食的动物的数量也会增加,这就使种群的出生率降低,死亡率增高,有时会稳定在一定的水平,形成“S”型增长曲线。在环境条件不受破坏的情况下,一定空间中所能维持的种群最大数量称为环境容纳量,又称为K值。【详解】A、“J”型和“S”型曲线均属于数学模型,A错误;B、“J”型曲线为食物充足,无限空间,无天敌的理想条件下生物无限增长的情况,不存在K值,B错误;C、在K/2时种群增长速率最大,故控制农林害虫爆发应在种群数量达K/2之前进行,C错误;D、bc段种群增长速率逐渐下降,但种群数量仍在上升,故出生率大于死亡率,D正确。故选D。5、B【解析】新型冠状病毒属于RNA病毒,由RNA和蛋白质外壳构成,新型冠状病毒为非细胞生物,营寄生生活。【详解】A、新型冠状病毒为RNA病毒,需要寄生在宿主细胞中才能表现生命特性,A正确;B、新型冠状病毒主要攻击肺部细胞,肺部细胞感染新型冠状病毒后引起免疫系统对肺部细胞的攻击导致肺炎,B错误;C、与机体正常时相比,发热过程中,机体温度较高细胞有机物的氧化分解较快,C正确;D、感染者常见体征有发热、咳嗽、呼吸困难等,严重者出现肺炎、肺衰竭,表明人体免疫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D正确;故选B。6、B【解析】1.调查种群密度的方法:(1)样方法:调查植物和活动能力弱、活动范围小的动物。(2)标志重捕法:调查活动能力强,活动范围大的动物。

大多数土壤动物身体微小,不适于用“样方法”或“标志重捕法“进行调查,在这类研究时,常采用取样器取样的方法,即用一定规格的捕捉器(如采集罐、吸虫器等)进行取样,通过调查样本中小动物的种类和数量来推测某一区域内土壤动物的丰富度。【详解】A、针对不同种群及物种的特点,调查种群密度的方法分可为逐个计数法和估算法,A正确;B、用取样器取样法探究土壤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B错误;C、对活动能力弱、范围小的动物如某种昆虫卵的密度、植株上蚜虫的密度,通常采用样方法调查,C正确;D、趋光性昆虫具有趋光的特点,可利用黑光灯诱捕法调查其种群密度,D正确。故选B。二、综合题:本大题共4小题7、(1)①.单向②.内负外正变为内正外负③.神经递质(2)①.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②.促甲状腺③.甲状腺激素(3)①.抗利尿激素②.肾小管和集合管【解析】分析图示,表示人体中下丘脑参与的部分调节过程示意图,激素A由胰岛B细胞分泌,表示胰岛素;在寒冷环境中,通过途径②使人代谢增强,神经系统兴奋性提高,则激素B是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激素C为垂体产生的促甲状腺激素;激素D为下丘脑合成由垂体释放的抗利尿激素。【小问1详解】由于神经递质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作用于突触后膜,所以兴奋在神经元之间是单向传递;当神经元①兴奋时,由静息电位变为动作电位,所以兴奋部位的电位变化为内负外正变为内正外负;兴奋再传至神经元②时,后者轴突末梢释放神经递质作用于胰岛B细胞。【小问2详解】寒冷环境中,下丘脑释放的激素B(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增加,作用于垂体,促进垂体分泌激素C(促甲状腺激素),作用于甲状腺,促进甲状腺分泌甲状腺激素,使人体代谢增强,神经系统兴奋性提高。【小问3详解】激素D分泌不足,将可能导致尿崩症,激素D可以减少尿量,所以是抗利尿激素,分泌不足导致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减少。【点睛】本题考查了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相关知识,考查考生的识图能力和理解所学知识要点,把握知识间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网络结构的能力;能运用所学知识,准确判断问题的能力。8、①.C6H12O62C2H5OH(酒精)+2CO2+少量能量②.附着在苹果皮③.18~25摄氏度④.30~35摄氏度⑤.醋酸杆菌⑥.异养需氧⑦.降低【解析】本题考查发酵技术的应用,考查对果酒和果醋制作原理、过程的理解和识记。流程图中①为果酒制作,②为果醋制作。根据菌种代谢特点的不同可判断果酒和果醋制作控制条件的不同。【详解】(1)在过程①中酵母菌通过无氧呼吸产生酒精,同时产生少量二氧化碳。(2)在果酒的自然发酵过程中,主要利用附着在苹果皮上的野生酵母菌,果酒发酵的最适温度为18~25°C,果醋发酵的最适温度为30~35℃。(3)进行果醋发酵时,利用的微生物是醋酸酐菌,该生物可以在有氧的条件下,把糖类或酒精转化为醋酸,代谢类型为异养需氧型。(4)果醋发酵初期不通气,溶液中有气泡产生,中期可以闻到酒香,这是由于酵母菌进行无氧呼吸产生酒精,同时产生少量二氧化碳,后期接种醋酸菌,适当升高温度并通气,酵母菌的发酵被抑制,醋酸菌代谢旺盛,产生醋酸,整个发酵过程中培养液pH逐渐降低。【点睛】果酒和果醋制作原理与发酵条件的比较果酒制作果醋制作菌种酵母菌醋酸菌菌种来源附着在葡萄皮上的野生型酵母菌变酸酒表面的菌膜发酵过程有氧条件下,酵母菌通过有氧呼吸大量繁殖:C6H12O6+6O2→6CO2+6H2O;无氧条件下,酵母菌通过无氧呼吸产生酒精:C6H12O6→2C2H5OH+2CO2氧气、糖源充足时:C6H12O6+2O2→2CH3COOH+2CO2+2H2O;缺少糖源、氧气充足时:C2H5OH+O2→CH3COOH+H2O温度一般酒精发酵18~25℃,繁殖最适为20℃左右最适为30~35℃气体前期:需氧,后期:无氧需要充足的氧气时间10~12天7~8天35.9、(1)①.物种组成②.S0③.记名计算法(2)不等于0(3)先增加后减少,最终维持相对稳定(4)(次生)演替【解析】分析题图:图1中,随着样方面积的增加,样方内的物种数目先增加,后不变。图2中,甲种群先迁入该生态系统呈现出S型种群增长曲线,乙种群后迁入,甲乙种群数量呈现不同步的增减变化,说明乙捕食甲。【小问1详解】区别不同群落的重要特征是群落的物种组成。对于植物应采用样方法进行调查种群密度或物种数,由图可知S1物种数较少,在S0时达到最大,而S2和S0物种数一样,但面积较大不利于调查,故选S0最好。研究该生态系统中土壤小动物丰富度时,对个体较大、种群数量有限的生物常用的统计方法是记名计算法。【小问2详解】在t2时刻甲种群数量稳定在K值,此时出生率等于死亡率,但不等于0。【小问3详解】捕食者突然灭绝,被捕食者数量会先增加后减少,最终维持相对稳定,此图中甲为被捕食者,乙为捕食者,故乙种群突然灭绝,甲种群的变化趋势是先增加后减少,最终维持相对稳定。【小问4详解】在人为干预下,该生态系统被分割成环境不同的几个区域,后来某区域生物种类明显发生改变,由于保留了基本的土壤条件,这种变化属于群落的次生演替。【点睛】本题综合考查群落、种群密度调查及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的识图能力和理解所学知识要点,把握知识间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网络结构的能力;能运用所学知识,准确判断问题的能力,属于考纲识记和理解层次的考查。10、(1)①.化学分解##微生物的分解②.微生物的分解##化学分解③.分解者(2)①.外来物种入侵②.调节种间关系,维持生态系统的相对稳定③.挺水植物能够遮光和吸收水中的N、P等矿质元素(3)定期收割植物并无害化处理【解析】1、人工湿地中的植物一般选择芦苇、香蒲、菖蒲、美人蕉等具有一定净化污水能力的,并且宜选用本地物种,避免外来物种入侵,导致对当地生态系统生物生存造成威胁。2、生态系统中信息的类型(1)物理信息:生态系统中的光、声、颜色、温度、湿度、磁力等,通过物理过程传递的信息。(2)化学信息:生物在生命活动过程中,产生的一些可以传递信息的化学物质。(3)行为信息:是指某些动物通过某些特殊行为,在同种或异种生物间传递的某种信息。【小问1详解】人工湿地公园能够净化污水,是因为该生态系统能通过物理沉降、化学分解和微生物的分解等过程,逐渐消除污染,说明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厌氧池、兼氧池中的微生物的能量来源是池里有机物的化学能,这些微生物主要是生态系统组成成分中的分解者。【小问2详解】景观设计中的植物床群处理系统栽有芦苇、香蒲、菖蒲、美人蕉等具有一定净化污水能力的湿地植物,这些人工湿地植物一般宜选用本地物种,避免外来物种入侵,打破当地的生态平衡,以保证当地生态系统的安全。香蒲、美人蕉等还能向水中分泌萜类化合物、类固醇等化学物质,抑制藻类的生长,这里的信息交流发生在不同物种之间,体现出信息传递在生态系统中的功能是调节种间关系,维持生态系统的相对稳定。荷花等挺水植物能在一定程度上抑制水中藻类的繁殖,原因是挺水植物比浮游的藻类生长得更高,能够遮光,同时还可以吸收水中的N、P等矿质元素,与藻类具有竞争关系。【小问3详解】活水公园中的植物死亡后被分解者分解,富集在植物体内的重金属返回水体会造成二次污染,因此定期收割植物并无害化处理,以尽量保证富集在植物体内的重金属不再返回水体。【点睛】本题考查了生态系统的结构、功能、稳定性以及人工湿地的作用等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能从题干中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能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