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卷)2022年中考化学第二次模拟考试(全解全析)_第1页
(河南卷)2022年中考化学第二次模拟考试(全解全析)_第2页
(河南卷)2022年中考化学第二次模拟考试(全解全析)_第3页
(河南卷)2022年中考化学第二次模拟考试(全解全析)_第4页
(河南卷)2022年中考化学第二次模拟考试(全解全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2年中考化学第二次模拟考试(河南卷)化学·全解全析1234567891011121314BCDDAACADCACAB1.B【解析】A、冰雪消融是物质状态的改变,没有新物质的生成,属于物理变化;B、刀耕火种一种原始的耕作方法。把地上生长的草木砍倒烧成灰作肥料,就在烧后的地面上挖坑下种,该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故该过程中涉及了化学变化;C、量体裁衣指按照身材裁剪衣服,是布料形状的改变,属于物理变化;D、积土成山意思是堆积的土多了可以成为山,没有新物质生成,是物理变化;故选B。2.C【解析】A、羊毛属于天然有机高分子材料,不属于有机合成材料,故A选项错误;B、蚕丝属于天然有机高分子材料,不属于有机合成材料,故B选项错误;C、塑料、合成纤维和合成橡胶属于有机合成材料,涤纶属于合成纤维,所以涤纶属于有机合成材料,故C选项正确;D、金属材料饱和纯金属和合金,铝合金是合金,属于金属材料,不属于有机合成材料,故D选项错误;故选C。3.D【解析】鸡蛋壳和稀盐酸反应,有气体产生,该气体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说明有二氧化碳气体生成,说明该化合物中含有碳酸根离子,说明该化合物是碳酸盐。A、氢氧化钙与稀盐酸反应不能生成二氧化碳气体,故选项错误。B、氧化钙与稀盐酸反应不能生成二氧化碳气体,故选项错误。C、氯化钙不与稀盐酸反应,故选项错误。D、碳酸钙属于碳酸盐,能与稀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故选项正确。故选:D。4.D【解析】根据化合物中各元素化合价代数和为零,硫化氢的化学式为,氢元素显+1价,设硫元素化合价为,,解得。答案为:D。5.A【解析】A、可燃性气体点燃前,一定要检验纯度。以免可燃性气体和空气混合受热发生爆炸。正确。B、吹灭燃着蜡烛的灭火原理是降低温度到着火点以下。气流带走热量使温度降低到蜡烛的着火点以下,从而灭火。错误。C、乙醇燃烧产物为水和二氧化碳,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所以说明乙醇中一定含有碳、氢元素,可能含有氧元素。错误。D、燃气灶火焰呈现出黄色或橙色,锅底出现黑色,说明燃烧不完全,需要进入更多空气或减少燃气。所以此时应加大灶具的进风口,错误。故选A。6.A【解析】A、氢氧化铝与胃酸中的盐酸发生反应生成氯化铝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该反应是由两种化合物相互交换成分生成两种新的化合物的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故该项说法正确;B、工业制氧气用的是分离液态空气法,发生的是物理变化,而过氧化氢分解制氧气是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方法,故该项说法错误;C、比较铁和铜的金属活动性,可以将铁放入氯化铜溶液中,生成氯化亚铁和铜,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故该项说法错误;D、二氧化硫和二氧化氮是造成酸雨的主要气体,二氧化碳虽能与水反应生成碳酸使雨水呈酸性,但不叫酸雨,故该项说法错误。故选A。7.C【解析】A、倾倒液体时,试管倾斜,瓶塞倒放,标签指向手心,试管口紧挨试剂瓶口,缓慢倒,操作正确,故A选项错误;B、检验装置的气密性,将导管伸入水中,用手紧握试管,导管口有气泡冒出,说明装置气密性良好,操作正确,故B选项错误。C、浓硫酸稀释时,一定要把硫酸沿器壁慢慢注入水里,并不断搅拌,切不可将水倒入浓硫酸,操作错误,故C选项正确;D、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时,使用酒精灯的外焰加热,且试管内液体体积不能超过试管容积的三分之一,操作正确;故D选项错误。故选C。8.A【解析】A、地下水中含有微生物和细菌,不能直接饮用,故选项说法不正确;B、明矾溶于水后形成的胶状物能吸附杂质,使杂质沉降,达到净水的目的,故选项说法正确;C、地下水通过蒸馏可制得蒸馏水,故选项说法正确;D、用肥皂水区分硬水和软水,向水中加入肥皂水,振荡,如果产生的泡沬较多,是软水,如果产生大量浮渣、气泡少,是硬水,故选项说法正确。故选A。9.D【解析】A、根据题目所给的微观示意图,该反应是甲醛与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化学反应方程式为,该反应单质和化合物反应生成两种化合物,不符合置换反应(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化合物)特征,故A错误;B、O2为单质,单质化合价为0,故B错误;C、结合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反应前后原子个数、种类不变,故C错误;D、根据题目所给的微观示意图,化学反应方程式为,甲物质和丁物质的质量比为:(12+12+16):(12+16)=5:3;故D正确;故选D。10.C【解析】A、升温,微粒的运动速率加快,故可以加快溶质溶解,不符合题意;B、蔗糖溶液不导电,是因为蔗糖由蔗糖分子构成,溶液中不存在自由移动的离子,不符合题意;C、澄清石灰水溶液中,溶质是氢氧化钙,溶剂是水,符合题意;D、打开可乐有气泡冒出,是因为打开瓶盖,压强减小,气体的溶解度减小,二氧化碳气体逸出,不符合题意。故选C。11.A【解析】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取氧气的过程,若采用排水法收集氧气时,选择好仪器进行连接组装后,可按查、装、定、点、收、离、熄的步骤进行。即⑧选择好仪器进行连接组装;②检查装置气密性;⑦往试管中装入高锰酸钾固体;⑨将试管固定在铁架台上;③把集气瓶装满水倒置在水槽中;④点燃酒精灯;⑤收集气体;⑥撤出水槽中的导管;①撤出酒精灯。综上所述:选择A。12.C【解析】A、氢气、甲烷燃烧都能够生成水,因此点燃后,火焰上方罩干冷烧杯,现象都会出现小水滴,现象相同无法鉴别,选项错误;B、氢氧化钠溶液中含有碳酸钠,碳酸钠能与稀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取样,加入两滴稀盐酸,氢氧化钠先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无明显变化,应加入过量的稀盐酸,故选项不能达到实验目的,错误;C、氯化钙能与适量碳酸钠溶液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氯化钠,再过滤,能除去杂质且没有引入新的杂质,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能达到实验目的,正确;D、氧化铜能与适量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铜和水,铜不与稀硫酸反应,再过滤,无需进行蒸发、结晶,错误;答案为:C13.A【解析】A、蒸发时,应用玻璃棒不断搅拌,防止局部温度过高,造成液滴飞溅,符合题意;B、推动注射器活塞,如果气密性良好,装置内压强增大,长颈漏斗下端液面上升,不符合题意;C、氧气的密度比水小,用该装置收集氧气,应“短进长出”,不符合题意;D、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用该装置收集氧气,应“长进短出”,二氧化碳不燃烧、不支持燃烧,二氧化碳验满:将燃着的木条放在短管一侧,木条熄灭,说明已经集满,不符合题意。故选A。14.B【解析】A、20℃时,A物质的溶解度是30g,所以A的饱和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为,故该项说法错误;B、20℃时,B物质的溶解度大于A物质的溶解度,所以形成相同质量的A和B的饱和溶液,B物质需要的溶剂更少,因此溶剂质量:A>B,故该项说法正确;C、A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较大,所以应采用降温结晶的方法除去A中混有的少量B,故该项说法错误;D、60℃时,M是A的不饱和溶液,N是A的饱和溶液,溶液A可通过加入溶质或恒温蒸发溶剂的方法实现从M→N的转化,故该项说法错误。故选B。15.(1)(2)在放电的条件下氮分子分解成氮原子,氧分子分解成氧原子【解析】(1)图AB是分子的分开过程,图A中有一个氮分子和一个氧分子,一个氮分子分解成两个氮原子,一个氧分子分解成两个氧原子,图B与图A的原子数目相同,故B中相关粒子图形为:;(2)从微观角度解释由A到B变化的实质是在放电的条件下氮分子分解成氮原子,氧分子分解成氧原子。16.③④⑤⑥⑦⑨

①②⑧⑩【解析】①液氧由一种物质组成,属于纯净物;②氯酸钾由一种物质组成,属于纯净物;③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后的剩余物是锰酸钾和二氧化锰,属于混合物;④洁净的空气中含有氧气、氮气等物质,属于混合物;⑤澄清石灰水中含有氢氧化钙和水,属于混合物;⑥糖水中含有糖和水,属于混合物;⑦过氧化氢溶液中含有过氧化氢和水,属于混合物;⑧冰是固态的水,冰水混合物由水一种物质组成,属于纯净物;⑨人呼出的气体中含有氮气、氧气、二氧化碳等多种物质,属于混合物;⑩氖气由一种物质组成,属于纯净物;混合物有:③④⑤⑥⑦⑨,纯净物有:①②⑧⑩。17.(1)氢原子和氧原子

氢分子和氧分子(2)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分。【解析】(1)化学变化的实质是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分成原子,原子又可以结合成新的分子,因此在水通电过程中水分子变成了氢原子和氧原子,每两个氢原子结合成一个氢分子,每两个氧原子结合成一个氧分子;故填:①氢原子和氧原子②氢分子和氧分子;(2)在化学反应中,分子可以分解为原子,原子不能再分,只能组合为新分子;故填: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分。故答案为(1)①氢原子和氧原子②氢分子和氧分子(2)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分。18.(1)依次为BaCl2,Ca(OH)2,Na2CO3(合理即可)

(2)除去溶液中的钙、钡离子

(3)7个【解析】(1)镁离子用氢氧根离子沉淀,加入过量的Ca(OH)2溶液可以将镁离子沉淀;硫酸根离子用钡离子沉淀,加入过量的氯化钡溶液可以将硫酸根离子沉淀;钙离子用碳酸根离子沉淀,除钙离子加入过量的碳酸钠溶液转化为沉淀,先加氢氧化钙或氯化钡溶液均可,但是加入碳酸钠溶液要放在加入的氯化钡溶液之后,这样碳酸钠会除去反应剩余的氯化钡;完全反应后,再进行过滤,最后再加入盐酸除去反应剩余的氢氧根离子和碳酸根离子。加放试剂的顺序依次为BaCl2、Ca(OH)2,Na2CO3或Ca(OH)2、BaCl2、Na2CO3;(2)加入过是Na2CO3溶液的目的除去氯化钡、生成的氯化钙和过量的氢氧化钙。即:除去溶液中的钙、钡离子;(3)氢氧化钙与氯化镁反应生成氢氧化镁沉淀和氯化钙,氯化钡和硫酸钠溶液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氯化钠,碳酸钠和氯化钙溶液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氯化钠,碳酸钠和氯化钡溶液反应生成碳酸钡沉淀和氯化钠,碳酸钠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氢氧化钠,稀盐酸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稀盐酸和碳酸钠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所发生的复分解反应共有7个。19.建筑材料

CaCl2

CaO+H2O=Ca(OH)2【解析】A是白色难溶固体,相对分子质量为100,A为碳酸钙,其中钙元素的质量分数为40%;氧化钙因和水反应生成固体氢氧化钙,化学方程式为CaO+H2O=Ca(OH)2;常做干燥剂;含钙元素的碱为氢氧化钙;碳酸钙高温分解生成二氧化碳和氧化钙,B为二氧化碳,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20.(1)盐酸(或HCl)

(2)2NaOH+CuCl2=Cu(OH)2↓+2NaCl

(3)2【解析】(1)AE为初中化学五种不同类别的常见物质,已知C含有两种元素,E为世界年产量最高的金属,所以E是铁,C会与铁反应,所以C是盐酸,D会转化成铁,会与盐酸反应,所以D是氧化铁,盐酸转化成的A会与铁反应,所以A是氯化铜,B会与盐酸、氯化铜反应,所以B是氢氧化钠,经过验证,推导正确,所以物质E是Fe;(2)A和B反应的即氯化铜和氢氧化钠生成氢氧化铜沉淀和氯化钠,化学方程式为2NaOH+CuCl2=Cu(OH)2↓+2NaCl;(3)铁和盐酸、氯化铜的反应属于置换反应,氢氧化钠、氧化铁和盐酸的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所以图中相互关系涉及基本反应类型有2种。21.(1)

(2)实验室制取氢气可选锌和稀硫酸反应、制氧气可选二氧化锰催化过氧化氢反应、制二氧化碳气体可选碳酸钙和稀盐酸反应,以上反应均为固液不加热反应,适合选择装置B。【解析】(1)实验室用A装置制取氧气,反应为固体加热反应且试管口有一团棉花,故反应为高锰酸钾受热分解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反应方程式为:。(2)实验室中B装置适合固液不加热反应,实验室制取氢气可选锌和稀硫酸反应、制氧气可选二氧化锰催化过氧化氢反应、制二氧化碳气体可选碳酸钙和稀盐酸反应,以上反应均为固液不加热反应,适合选择装置B。22.(1)2Na2O2+2H2O=4NaOH+O2↑

(2)氢氧化钠的腐蚀性太强,容易杀死水中微生物甚至鱼

(3)碳酸钠【解析】(1)已知过氧化钠(Na2O2)与CaO2的化学性质相似,由于过氧化钙和水反应生成氧气,反应原理是:2CaO2+2H2O=2Ca(OH)2+O2↑,则过氧化钠和水反应也能生成氧气,同时生成氢氧化钠,对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2O2+2H2O=4NaOH+O2↑。故填:2Na2O2+2H2O=4NaOH+O2↑(2)由于氢氧化钠的腐蚀性太强,容易杀死水中微生物甚至鱼,所以水族馆不能用过氧化钠来增加水中含氧量。故填:氢氧化钠的腐蚀性太强,容易杀死水中微生物甚至鱼(3)由于过氧化钠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氢氧化钠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会生成碳酸钠,所以用久置的过氧化钠固体做了与水反应的实验,在处理废液时,向反应后的溶液中滴加适量的盐酸,意外的看到了气泡,即生成二氧化碳。说明该过氧化钠中可能含有碳酸钠。故填:碳酸钠23.(1)铝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常温下,铝能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在其表面形成一层致密的氧化铝薄膜,从而阻止铝进一步被氧化(2)过量的稀硫酸【解析】(1)铝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常温下,铝能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在其表面形成一层致密的氧化铝薄膜,从而阻止铝进一步被氧化,故铝耐腐蚀;(2)铜与稀硫酸不反应,锌能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锌和氢气,故可选用过量的稀硫酸除去锌。24.(1)2Ni+O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