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提升卷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册语文期末检测卷(广东专用)考试时间120分钟,满分120分一、积累运用(30分)1.古诗文默写。(10分)(1)____________,洪波涌起。(曹操《观沧海》)(2)杨花落尽子规啼,_________________。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3)____________,江春入旧年。(王湾《次北固山下》)(4)_________________,我言秋日胜春朝。(刘禹锡《秋词》)(5)君问归期未有期,_________________。(李商隐《夜雨寄北》)(6)_________________,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马致远《天净沙·秋思》)(7)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论语》十二章)(8)孔子感叹时光易逝,以勉励大家要珍惜时间求学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秋风萧瑟
(2)闻道龙标过五溪
(3)海日生残夜
(4)自古逢秋悲寂寥
(5)巴山夜雨涨秋池
(6)枯藤老树昏鸦
(7)择其善者而从之
其不善者而改之
(8)逝者如斯夫
不舍昼夜【解析】本题考查名句名篇默写。默写题作答时,一是要透彻理解诗文的内容;二是要认真审题,找出符合题意的诗文句子,三是答题内容要准确,做到不添字、不漏字、不写错字。注意:萧瑟、寂寥、藤、逝。2.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4分)(1)我听见有人在哭泣、shēnyín()。()(2)冬天的早晨,门口quánfú()着一只很可怜的小猫。(3)不管是那只家养的白鸭还是麝香鸭,都和真正的水鸭长得dàxiāngjìngtíng()。(4)我什么也没有看见!这可hàiréntīngwén()了。【答案】(1)呻吟
(2)蜷伏
(3)大相径庭
(4)骇人听闻【解析】呻吟:指人因痛苦而发出声音。蜷伏:弯着身体卧着。大相径庭:形容彼此相差很远,大不相同。骇人听闻:意思是使人听了非常吃惊、害怕(多指社会上发生的坏事)。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3分)A.千年古镇举行传统民俗节,近万名游客前往品尝当地传统的和家宴,各式各样的菜品摆了逾千桌,现场人声鼎沸。B.面对大批中东难民持续涌入欧洲这一状况,欧洲各国态度大相径庭,令人玩味。C.他填报高考志愿时,既想报中山大学,又想报浙江大学,总是见异思迁,拿不定主意。D.这次比赛我们班取得了第一名,老师除了给予我们奖励,还告诫大家要精益求精,不能骄傲自满。【答案】C【解析】考查对成语的理解运用。A.人声鼎沸:本意是锅里的水烧开了,发出响声;现指人群的声音吵吵嚷嚷,就像炸开了锅。这里是指民俗节的现场人声嘈杂喧闹。使用恰当;B.大相径庭:比喻相差很远,大不相同。这里是指面对大批中东难民持续涌入欧洲这一状况,欧洲各国态度相差很远,使用恰当;C.见异思迁:看见别的事物就改变原来的主意,指意志不坚定,喜爱不专一。贬义词。本句是说高考填志愿时犹豫不决,该词用在这里褒贬不当,使用不恰当;D.精益求精:比喻已经很好了,还要求更好。表示要求极高。这里是指虽然比赛得了第一名,但老师又告诫我们还要做到更好,使用恰当;故选C。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3分)A.通过运动员的努力拼搏,使我们班一举夺得了年级总分第一的好成绩。B.进入夏季,该地区气温逐渐升高,最高气温达到大约33℃左右。C.我们相信:爱读书,会读书,养成读书的好习惯,能使人受益终生。D.为了防止不再发生这类溺水事故,各个学校都加强了对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答案】C【解析】考查病句的辨析。A.成分残缺,应删去“通过”或“使”;B.语意重复,应删去“大约”或“左右”;D.否定不当,应删去“不”;故选C。5.某学校七(1)班“文学部落”社团,开展“我与读书”的系列活动,请你参加并完成下列任务。(10分)【活动一】“调查名著阅读”是本次活动的内容之一。下列表格是对班级40名同学必读名著阅读情况的调查结果。阅读情况基本没读只读序言读了部分重点选读专题探究精读与跳读《朝花夕拾》8人3人10人6人6人7人《西游记》2人1人18人4人8人7人(1)关于班级名著阅读情况,你从上表中得到什么结论?(20字以内)(2分)【活动二】为了激发更多同学参与到名著阅读中,社团负责人在教室里选择一角作为文学角,用来展示同学名著阅读成果。(2)请你给文学角取个名字(不超过5个字),并说说取名理由(30字以内)。(2分)①文学角名字:______②取名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活动三】班级“我与读书”活动开展得如火如荼,同学们对文学有了很深的认识。(3)你心目中的文学是什么?请仿照下面画线的句子,再续写一句。(3分)文学,是一座充满了智慧的知识宝库:孤独的时候,文学是你最忠实的朋友,让你有了精神的伙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班刊想从下列作品中任选一部进行推荐,请你写一段生动的推荐语。(3分)《西游记》《朝花夕拾》【答案】(1)示例:沉下心来认真阅读名著的同学不到二分之一。(2)示例:“读”领风骚。理由:只有“读”才能让我们达到知识和智慧的彼岸。(3)示例:悲伤的时候
文学是一种无言的慰藉
让你忘却了所有的忧愁苦闷的时候,文学便是最好的释怀,让你的心情天空布满了霞光。(4)示例一:《西游记》——一部妙趣横生的神话小说,寄寓了广大人民反抗恶势力,要求战胜自然、困难的乐观精神,曲折地反映了封建时代的社会现实。.它告诉人们:为了寻找、追求、实现一个美好的理想和目标,为了完成一项伟大的事业,必然会遇到困难和挫折,必须去顽强地战胜这些困难,克服这些挫折。示例二:《朝花夕拾》——现代文学家鲁迅的散文集,收录鲁迅于1926年创作的10篇回忆性散文,抒发了对往昔亲友和师长的怀念之情,同时也对旧势力、旧文化进行了嘲讽和抨击。文集以记事为主,做到了抒情、叙事和议论融为一体,富有诗情画意,有强烈的感染力。这本书记录了鲁迅先生的一些往事,留下了他成长的足迹,给人很多启发,值得一读。【解析】(1)本题考查图文作息转化。图表中对班级40名同学阅读《朝花夕拾》和《西游记》情况的了解。从图表可知,基本没有读两部作品的同学分别是8人和2人,大部分人都进行了阅读;在阅读的人中,读了部分的人占多数,这表明,很多人都没有静心阅读;而进行重点选读和专题探究的人只有12人,这表明沉下心来认真阅读名著的同学不到二分之一;同时也有不少同学选取了“精读与跳读”的方法,这表明有不少同学会选择合适的读书方法。综上分析,概括作答即可。(2)本题考查文学角命名。所取之名一定要符合读书这一行为特点,要形象生动,让人一看便明白其用途。同时注意5字以内的字数要求。(3)本题考查仿写。围绕“文学”的主题,运用“……的时候,文学是……,让你……”的形式仿写。示例:失意的时候,文学是你可敬的师长,让你对人生仍怀有希望。(4)本题考查名著推荐。从两部待选名著中选择自己最熟悉的一部进行推荐即可,可从其内容、主旨、人物或表现手法的某一个或几个方面来进行推荐。二、阅读(40分)(一)诗歌阅读。(4分)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岑参强欲登高去,无人送酒来。遥怜故因菊,应傍战场开。6.下列对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A.这首五绝,构思精巧,情韵无限。B.在长安被安史叛军所占领的特定情境下,诗人登高时的心情愈趋复杂。C.诗中巧妙化用王弘送酒给陶渊明的典故,其中的惆怅凄凉,难以言表。D.“应傍战场开”真实描绘丛丛菊花寂寞开放在城中断墙残壁间的景象。【答案】D【解析】D.“应傍战场开”是虚写,作者想象丛丛菊花寂寞开放在城中断墙残壁间的景象;而非“真实描绘(实写)”;故选D。7.诗中“故园菊”已突破了单纯的惜花和思乡之意,更寄托作者什么情感?(2分)【答案】岑诗中的菊花盛开在战火纷飞的家乡,已突破了单纯的惜花和思乡之意,寄托着对和平的渴望。【解析】本题考查诗歌意象。“遥怜故园菊”,可以有各种各样的想象,作者却设想它“应傍战场开”,结合安史之乱和长安被陷的时代背景,真实形象,血染天街,一丛丛菊花依然寂寞地开放着,战血涂地。作者在这里表达的不是一般的节日思乡,而是对国事的忧虑和对战乱中人民疾苦的深深关切。此处的想象之辞已经突破了单纯的惜花和思乡之意,更寄托了作者对国事的忧虑、取得和平的渴望。(二)课内文言文阅读。(6分)杞人忧天①杞国有人忧天地崩坠,身亡所寄,废寝食者。②又有忧彼之所忧者,因往晓之,曰:“天,积气耳,亡处亡气。若屈伸呼吸,终日在天中行止,奈何忧崩坠乎?”其人曰:“天果积气,日、月、星宿,不当坠邪?”③晓之者曰:“日、月、星宿,亦积气中之有光耀者;只使坠,亦不能有所中伤。”④其人曰:“奈地坏何?”⑤晓者曰:“地,积块耳,充塞四虚,亡处亡块。若躇步跐蹈?终日在地上行止,奈何忧其坏?”⑥其人舍然大喜,晓之者亦舍然大喜。8.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语。(1)舍然大喜_____
(2)充塞四虚_____(3)因往晓之_____
【答案】舍:同“释”,解除、消除
四虚:四方
晓:告知,开导【解析】本题考查重点文言词语在文中的含义。解释词语要注意理解文言词语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用法,如通假字、词性活用、古今异义等现象。(1)句意为:放下心来,很高兴。舍:同“释”,解除、消除;(2)句意为:填满了四处。四虚:四方;(3)句意为:就去开导他。)晓:告知,开导。9.翻译下列句子。杞国有人忧天地崩坠,身亡所寄,废寝食者,【答案】杞国有个人担忧天会塌下来,地会陷下去,自己无处藏身,因而睡不着觉,吃不下饭。【解析】本题考查文言翻译。解答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然后找出关键实词、虚词,查看有无特殊句式,直译为主,意译为辅。重点词语:忧:担心。崩坠:崩塌,坠落。亡:同“无”。寄,依附,依托。废:停止。参考译文:杞国有个人担心天会塌、地会陷,以为自己和所有人无处依托,几天食不下咽,寝不安席。另外又有个人为这个杞国人的忧愁而忧愁,就去开导他,说:“天不过是积聚的气体罢了,没有哪个地方没有空气的。你一举一动,一呼一吸,整天都在天空里活动,怎么还担心天会塌下来呢?”那人说:“天是气体,那日、月、星、辰不就会掉下来吗?”开导他的人说:“日、月、星、辰也是空气中发光的东西,即使掉下来,也不会有什么伤害。”那人又说:“如果地陷下去怎么办?”开导他的人说:“地不过是堆积的土块罢了,填满了四处,没有什么地方是没有土块的,你行走跳跃,整天都在地上活动,怎么还担心地会陷下去呢?”(经过这个人一解释)那个杞国人才放下心来,很高兴;开导他的人也放了心,很高兴。(三)课外文言文阅读。(8分)有屠人货肉归,日已暮。欻①一狼来,瞰担上肉,似甚垂涎,步亦步,尾行数里。屠惧,示之以刃,少却;及走,又从之。屠无计,思狼所欲者肉,不如姑悬诸②树而圣③取之。遂钩肉翘足挂树间示以空担。狼乃止。屠即径归。昧爽④,往取肉,遥望树上悬巨物,似人缢死状,大骇。逡巡⑤近视,则死狼也。仰首审视,见口中含肉,钩刺狼腭,如鱼吞饵。时狼革价昂,直十余金,屠小裕焉。缘木求鱼,狼则罹之,是可笑也。(节选自《聊斋志异》)【注】①欻(xū):忽然。②诸:之于。③蚤:通“早”,早上。④昧爽:黎明。⑤逡巡:迟疑徘徊、欲行又止或后退的样子。10.解释下面加点的词。(2分)(1)有屠人货肉归
货:__________(2)又从之
从:__________【答案】卖
跟从【解析】本题考查重点文言词语在文中的含义。(1)有屠人货肉归:有个屠夫卖肉回来。货:卖;(2)又从之:狼又跟从屠户。从:跟从。11.请用“/”为下面句子断句。(限2处)(2分)遂钩肉翘足挂树间示以空担。【答案】遂钩肉/翘足挂树间/示以空担。【解析】本题考查断句。划分句子节奏时,除了要考虑句子的意思,还要考虑句子的结构,一般来说,主谓之间应读有停顿,句中领起全句的语气词后应读有停顿。这句话的意思是:于是屠夫就把肉挂在钩子上,然后把空担子拿给狼看了看。“钩肉”“翘足”为两个连续动作,中间应断开;“示以空担”倒装句,应与前面内容断开;故正确断句为:遂钩肉/翘足挂树间/示以空担。12.【新考法】选文与我们所学的课文《狼》在写法上有何相同之处?请简要概括。(至少两点)(4分)【答案】【示例】①先叙事,后议论揭示寓意。②叙事简洁生动,情节曲折。③借物喻人,寓意深刻,令人警醒。④运用动作、心理描写来刻画狼和人物,使狼和人物的形象鲜明生动。【解析】本题考查比较阅读。文言文比较阅读,就是将两篇或两篇以上内容和形式上有一定联系的文章,加以比较分析、对照鉴别地阅读。在同中求异和异中求同中达到提高学生迁移思维能力和深入分析问题能力的目的。根据两文的结尾,“狼亦黠矣,而顷刻之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缘木求鱼,狼则罹之,是可笑也”都是对文中狼的行为的评价,属于议论的表达方式。因此,从结构安排来看,这两篇文章都是先叙事,后议论;从两篇文章中的“屠惧”“屠大窘”“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屠惧,示之以刃”“翘足挂树间,示以空担”等句子,可见都对人物进行了心理描写、动作描写。参考译文:有个屠夫卖肉回来,天色已经晚了。突然出现了一匹狼,狼不断的窥视着屠夫担子中的肉,嘴里的口水似乎都快要流出来了,就这样尾随着屠夫走了好几里路。屠夫感到很害怕,于是就拿着屠刀在狼的面前晃了晃,狼往后退了几步。但是等到屠夫转过身来继续朝前走的时候,狼又跟了上来。屠夫没有办法,想到狼想要的是担子里的肉,不如把肉挂在树上,等明天早上再来取肉。于是屠夫就把肉挂在钩子上,然后把空担子拿给狼看了看。就这样,狼就停下来不再跟着屠夫了。屠夫就回家了。第二天黎明,屠夫前去取肉,远远的就看见树上挂着一个巨大的东西,就好像一个吊死在树上的人,于是感到非常害怕。焦虑地在四周徘徊着向树靠近,等走到近前一看,原来是一只死狼。(屠夫)抬起头来仔细观察发现,狼的嘴里含着肉,挂肉的钩子已经刺穿了狼的上颚,那个形状就好像鱼儿咬住了鱼钩。当时市场上狼皮非常昂贵,一张狼皮价值十几两银子呢。于是屠夫就得到了这张狼皮,发了一笔小财。爬上树去找鱼钩,狼的遭遇也不免太可悲了!(四)非连续性文本阅读。(8分)【材料一】儿童及青少年肥胖大多会延续至成年。在人体脂肪增长的三个关键时期里,脂肪细胞很敏感,成长最迅速。一旦脂肪细胞数形成了规模,就不会消失。长大后,即使节食,也只能使脂肪细胞缩小。稍微多吃,立即反弹。而6~12岁是个关键点,在这个年龄段发胖,很可能就会胖一辈子。“减肥不能急于求成,慢慢胖起来的就得慢慢瘦回去。”北京儿童医院主任医师闫洁说,“尤其是肥胖儿童,减重并不需要追求减重的速度和斤数。”一般来说,对于12~18岁的孩子,建议每周减重不超过1千克。【材料二】2020年5月,中国工程院院士宁光指出,在地理空间上,“秦岭—淮河”一线将中国版图分为南方和北方两个部分。事实上,这条线也将中国肥胖及代谢性疾病的患病率一分为二:北方肥胖人群多于南方。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差别呢?根据调查分析,北方人饮食分量大,且以含碳水更高的面食为主,膳食中谷物偏少,高脂肪、高胆固醇食物偏多,这样的饮食结构更容易导致肥胖;加之天气寒冷,北方人容易吃热量高的食物,且居于室内,运动量少,消耗少,代谢慢,导致脂肪组织堆积,引起肥胖。南方就与之相反,天气热,吃的是含碳水和热量低的食物,饮食相对清淡,代谢快。但是儿童肥胖还有其它因素的影响,如遗传因素:父母双方或三代以内的直系亲属体重超标,孩子发生肥胖症的几率会比其他同龄孩子明显增高。儿童肥胖问题是不容忽视的,严重的肥胖对心理、行为、认知及智力产生不良影响,影响青春期的发育,甚至会危害呼吸系统及骨骼,增加成年后的肥胖相关慢性疾病的发病风险。【材料三】时下许多减肥班宣传,“42天减了51斤”“一个月至少减20斤”,配上孩子减肥前后的对比图,很容易让人信服。儿科医学博士刘喜红说,这些夏令营多采取“饥饿疗法”,但是会影响孩子生长发育。过度饥饿,孩子能量不足,容易发生低血糖。脂肪过度消耗,还可能出现危险的酮症酸中毒,出现头晕、脱水、食欲减退,甚至昏迷。刘喜红还特别提醒,如果参加这类夏令营的孩子体重下降太明显,家长就要重视了,这是一种不正常的现象。而魔鬼式的高强度训练,则会损伤孩子关节,更有甚者,在训练中发生猝死。“突击式减肥后,可能各种疾病会伴随而来。总而言之,肯定会对孩子造成伤害。”(以上材料均选自网络,有删改)13.下列对材料内容的分析和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A.如果在6~12岁这个年龄段没有发胖,基本上就不会再发胖了。B.饮食清淡对控制体重是有一定作用的。C.父母体重超标,孩子发生肥胖症的概率会明显增加。D.如果在参加减肥夏令营时发现体重减得快,应该意识到这是不正常的现象。【答案】A【解析】考查对材料内容的理解和辨析。A.有误,联系材料一中“而6~12岁是个关键点,在这个年龄段发胖,很可能就会胖一辈子”的内容可知,并未体现出“如果在6~12岁这个年龄段没有发胖,基本上就不会再发胖了”;故选A。14.家住东北的表弟随姑妈回陕西探亲,你发现,两年不见,12岁的表弟长胖了。姑妈很郁闷:“父母都不胖,我们怎么养了个胖儿子?”请你根据材料分析导致表弟肥胖的原因。(3分)【答案】①表弟处于关键年龄段,脂肪细胞很敏感,成长最迅速;②生活在北方,容易吃热量高的食物,且居于室内,运动量少,消耗少,代谢慢,导致脂肪组织堆积,引起肥胖;③与北方的饮食结构有关,饮食分量大,且以含碳水更高的面食为主,膳食中谷物偏少,高脂肪、高胆固醇食物偏多,容易导致肥胖。(意近即可)【解析】考查对材料内容的理解和概括。结合材料一中“儿童及青少年肥胖大多会延续至成年。在人体脂肪增长的三个关键时期里,脂肪细胞很敏感,成长最迅速。一旦脂肪细胞数形成了规模,就不会消失”的内容可概括为:处于关键年龄段,脂肪细胞很敏感,成长最迅速;结合材料二第一段中“北方人饮食分量大,且以含碳水更高的面食为主,膳食中谷物偏少,高脂肪、高胆固醇食物偏多,这样的饮食结构更容易导致肥胖;加之天气寒冷,北方人容易吃热量高的食物,且居于室内,运动量少,消耗少,代谢慢,导致脂肪组织堆积,引起肥胖”的内容可概括为:与北方的饮食结构有关,饮食分量大,且以含碳水更高的面食为主,膳食中谷物偏少,高脂肪、高胆固醇食物偏多,容易导致肥胖;结合材料二第一段中“加之天气寒冷,北方人容易吃热量高的食物,且居于室内,运动量少,消耗少,代谢慢,导致脂肪组织堆积,引起肥胖”的内容可概括为:居住在北方,容易吃热量高的食物,且居于室内,运动量少,消耗少,代谢慢,导致脂肪组织堆积,引起肥胖。15.请你根据材料,为表弟减重提三点注意事项。(3分)【答案】①减肥不能操之过急,要循序渐进,建议每周减重不超过1千克;②谨慎选择减肥夏令营;③不能进行魔鬼式的高强度训练,以免损伤关节,危及生命。(意近即可)【解析】考查对材料内容的理解和概括。联系材料一中“‘减肥不能急于求成,慢慢胖起来的就得慢慢瘦回去。’北京儿童医院主任医师闫洁说,‘尤其是肥胖儿童,减重并不需要追求减重的速度和斤数。’一般来说,对于12~18岁的孩子,建议每周减重不超过1千克”的内容可概括为:减肥要循序渐进,不能操之过急,建议每周减重不超过1千克;联系材料二中第一段中“北方人饮食分量大,且以含碳水更高的面食为主,膳食中谷物偏少,高脂肪、高胆固醇食物偏多,这样的饮食结构更容易导致肥胖;加之天气寒冷,北方人容易吃热量高的食物,且居于室内,运动量少,消耗少,代谢慢,导致脂肪组织堆积,引起肥胖”的内容可概括为:调整饮食结构,少食用碳水更高的面食,和高脂肪、高胆固醇食物,勤加锻炼;联系材料三第二段中“刘喜红还特别提醒,如果参加这类夏令营的孩子体重下降太明显,家长就要重视了,这是一种不正常的现象。而魔鬼式的高强度训练,则会损伤孩子关节,更有甚者,在训练中发生猝死”的内容概括为:谨慎选择减肥夏令营,避免进行魔鬼式的高强度训练,以免损伤关节,危及生命。(五)现代文阅读。(14分)禾下长梦①1961年7月,有个人在田间偶然发现一棵鹤立鸡群的稻株。稻株的稻穗低垂,颗粒饱满,推算下来,用其做种子,水稻产量能翻一倍。他小心翼翼地培育了一年,但新稻田的收获令人失望。他坐在田埂上反思、意外地想明白了水稻杂交的可能性。这个人就是袁隆平。②一切工作的关键变成寻找野生不育株。他带个水壶,前往稻田,寻找天然的特殊稻苗。多年后,他才知道,那个概率是五万分之一。14天后,他在14万株稻苗间,找到了第一代不育株,并以此写了论文。1966年,他的论文发表在中国科学院主办的《科学通报》上。他因那篇论文被高层关注,得以继续研究,然而妒者甚多:中专教师能搞什么研究,不过是骗取国家经费。③1968年夏天,袁隆平培育的不育株一夜之间被人拔光。袁隆平四处寻找,3天后,在一口井中发现水面上浮着5根秧苗。这5根秧苗成为宝贵的延续。此后为了安全,袁隆平带着两名助手,远行广东、广西、云南和海南,7年再未归乡。在云南,他们遭遇滇南大地震,从废墟中抢出种子,在海南三亚,他们碰到大洪水,将秧苗带着土挖出,放到门板上,漂游转移。在海南时日子清苦,他们唯一的福利就是从老家带去的腊肉,但只有在特殊日子才能吃,若平时想吃,需举手表决。④1970年,袁隆平的助手李必湖在铁路涵洞的水洼中,发现了一棵野生的不育株。袁隆平从外地赶回,将其命名为“野败”,“它像一堆野草,叶子一碰就掉了。”在当时,众人未曾料到,“野败”会成为奇迹的起点。袁隆平研究发现,“野败”完全符合培育需求,18个省市的科研人员赶赴三亚,水稻杂交的浪潮自此开始。⑤1975年,南方的杂交水稻种植面积仅370公顷,一年后便飞跃至13.87万公顷,两年后激增至210万公顷。袁隆平的事迹传遍神州,被写入课本。对这片饱经风霜的土地而言,吃饱饭的意义不言而喻。⑥1981年,袁隆平被国务院授予“特等发明奖”,他也成为继陈景润之后新的科学偶像。⑦1982年,袁隆平受邀前往菲律宾,参加国际水稻学术报告会。登台后,投影仪忽然打出他的头像,下面写着“YuanLongping,theFatherofHybridRice(袁隆平——杂交水稻之父)”。主办方的代表说:“我们把袁隆平先生称为‘杂交水稻之父’,他是当之无愧的。他的成就不仅是中国的骄傲,也是世界的骄傲。他的成就给世界带来了福音。”⑧成名后,袁隆平接受采访时,反复提及他有两个梦:一个梦,是他在稻田中睡觉,水稻像高粱一样高,稻穗像扫帚一样长,籽粒像花生一样大,他称其为“禾下乘凉梦”;另一个梦,是杂交水稻覆盖全球梦。若全球的稻田有一半种上杂交水稻,可多养活四亿到五亿人。他倾其一生,希望实现这两个梦。⑨曾有一次,在美国白宫前,袁隆平被中国游客发现,人们纷纷要求合影和签名,有人喊他“伟大的科学家”。在自传中,袁隆平说,这让他诚惶诚恐,“不是伟大,是尾巴大,尾巴大了也有好处,就是不能翘尾巴”。亲历近一个世纪的人生激流,袁隆平早知浮沉真意,高楼大厦让他压抑,他的梦终究还是在稻田之中。⑩晚年的袁隆平,爱好只剩运动和看书。他一度迷上气排球,打球时老人高度兴奋,其他人忘记比分,他一定记得。几年前,因为气喘,他被迫放弃游泳,此后,走路也需要人搀扶。所幸看书不受影响,老人每周有3天看专业书,其他时间看文史、地理,以及其他专业之外的书。他说,运动和看书的目的,是让脑子灵活,让他还能够下田。⑪2020年11月,袁隆平的团队培育的第三代杂交水稻亩产达到1530.76公斤,刷新了世界纪录。他流泪了。对于年逾九十的袁隆平而言,世事已难让他动情,除了禾下的梦。⑫然而,他无法再目睹两个梦的后续。2021年5月22日13时07分,老人与世长辞。⑬91岁的袁隆平,大半生在稻田之中。当我们见多了天马行空、光怪陆离的事,想起他,总觉得安心和有底气。江涛阵阵,送别一位老人。(有删改)16.班级准备制作一期以“世界杰出贡献人物”为主题的黑板报,请你结合文章内容为袁隆平制作一张身份卡。(4分)姓名袁隆平生卒年1930~2021主要贡献开创并推广了杂交水稻事业生平经历人物品质在小心翼翼地培育天然水稻一年失败后决定尝试水稻杂交善于反思,不言放弃在不知概率的情况下依旧坚持找寻不育株(1)(2)不折不挠,从不抱怨在成名后被喊作“伟大的科学家”却诚惶诚恐(3)(4)执着追求,至死不渝【答案】(1)不畏艰辛,勇往直前(2)在培育的不育株被毁之后远行偏远之地重新精心培育(3)不骄不躁,淡泊宁静(4)在晚年身体大不如前的情况下却依然坚持看书和运动【解析】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理解与人物形象。根据题干提示“在不知概率的情况下依旧坚持找寻不育株”,找到第②段“一切工作的关键变成寻找野生不育株。他带个水壶,前往稻田,寻找天然的特殊稻苗。多年后,他才知道,那个概率是五万分之一。14天后,他在14万株稻苗间,找到了第一代不育株,并以此写了论文”,可见其不畏艰辛,勇往直前的精神;根据题干提示“不折不挠,从不抱怨”,找到第③段“1968年夏天,袁隆平培育的不育株一夜之间被人拔光。袁隆平四处寻找,3天后,在一口井中发现水面上浮着5根秧苗。这5根秧苗成为宝贵的延续。此后为了安全,袁隆平带着两名助手,远行广东、广西、云南和海南,7年再未归乡。在云南,他们遭遇滇南大地震,从废墟中抢出种子,在海南三亚,他们碰到大洪水,将秧苗带着土挖出,放到门板上,漂游转移”等语句可概括为:在培育的不育株被毁之后远行偏远之地重新精心培育;根据题干提示“在成名后被喊作‘伟大的科学家’却诚惶诚恐”,找到第⑨段“曾有一次,在美国白宫前,袁隆平被中国游客发现,人们纷纷要求合影和签名,有人喊他‘伟大的科学家’。在自传中,袁隆平说,这让他诚惶诚恐,‘不是伟大,是尾巴大,尾巴大了也有好处,就是不能翘尾巴’。亲历近一个世纪的人生激流,袁隆平早知浮沉真意,高楼大厦让他压抑,他的梦终究还是在稻田之中”,可见其不骄不躁,淡泊名利;根据题干提示“执着追求,至死不渝”,找到第⑩段“晚年的袁隆平,爱好只剩运动和看书。他一度迷上气排球,打球时老人高度兴奋,其他人忘记比分,他一定记得”“所幸看书不受影响,老人每周有3天看专业书,其他时间看文史、地理,以及其他专业之外的书。他说,运动和看书的目的,是让脑子灵活,让他还能够下田”等语句可概括为:在晚年身体大不如前的情况下却依然坚持看书和运动。17.请任选一题,按照括号内的要求品析下面句子。(3分)(1)在海南时日子清苦,他们唯一的福利就是老家带去的腊肉,但只有在特殊日子时才能吃,若平时想吃,需举手表决。(加点词的表达效果)(2)对这片饱经风霜的土地而言,吃饱饭的意义不言而喻。(句子含义)【答案】(1)“唯一”说明了腊肉的珍贵;“只有”说明了腊肉不能随时吃到,体现了吃腊肉的“奢侈”。这两个词都体现了袁隆平团队在海南培育水稻时生活的艰辛,赞扬了袁隆平团队不怕吃苦、潜心科研的奋斗精神。(意思对即可)(2)“这片饱经风霜的土地”指的是以前粮食问题没有解决的中国,“吃饱饭的意义”指袁隆平杂交水稻的研究解决了中国的粮食问题,体现出其对中国乃至世界的贡献之大。这句话充满了作者对袁隆平无私奉献精神的赞美之情。(意思对即可)【解析】本题考查语句赏析与理解。(1)“唯一”指只有一个;联系语句“他们唯一的福利就是老家带去的腊肉”可知,“唯一”一词说明了腊肉的珍贵,侧面体现在海南日子的清苦;“只有”表示必需的条件,唯有,仅有;联系“只有在特殊日子时才能吃,若平时想吃,需举手表决”可知,“只有”一词体现了腊肉在当时品尝到是不易的,体现了吃腊肉的“奢侈”;联系语句中的“在海南时日子清苦”可知,这两个词都体现了袁隆平团队在海南培育水稻时生活的艰辛,但是它们仍坚持研究,赞扬了袁隆平团队不怕吃苦、潜心科研的奋斗精神。(2)“这片饱经风霜的土地”指的是当时我国的大背景——粮食问题没有解决,人们饱受问题的困扰;根据语句中的“吃饱饭的意义”,联系第⑤段“1975年,南方的杂交水稻种植面积仅370公顷,一年后便飞跃至13.87万公顷,两年后激增至210万公顷。袁隆平的事迹传遍神州,被写入课本”可知,指的是袁隆平杂交水稻的研究解决了中国的粮食问题;联系第⑦段“我们把袁隆平先生称为‘杂交水稻之父’,他是当之无愧的。他的成就不仅是中国的骄傲,也是世界的骄傲。他的成就给世界带来了福音”可知,袁隆平杂交水稻的研究对中国乃至世界的贡献都是非常巨大的。这句话体现了对袁隆平无私奉献精神的赞美。22.第⑪段提到当第三代杂交水稻亩产达到1530.76公斤,刷新了世界纪录时,袁隆平流泪了,请结合具体内容分析这泪水蕴含着哪些情感。(3分)【答案】①看到杂交水稻产量成功刷新世界纪录时的欣喜和激动;②多年辛苦付出的艰辛和不易;③在有生之年能看到第三代杂交水稻成功增产,离自己“禾下的梦”又近一步的欣慰。(答出任意两点,意思对即可。其他言之有理也可)【解析】本题考查作者情感。“当第三代杂交水稻亩产达到1530.76公斤,刷新了世界纪录时,袁隆平流泪了(题干)”,可见袁隆平因到杂交水稻产量成功刷新世界纪录而欣喜、激动,故而落泪;联系第②段“一切工作的关键变成寻找野生不育株。他带个水壶,前往稻田,寻找天然的特殊稻苗。多年后,他才知道,那个概率是五万分之一。14天后,他在14万株稻苗间,找到了第一代不育株,并以此写了论文”,第③段“1968年夏天,袁隆平培育的不育株一夜之间被人拔光。袁隆平四处寻找,3天后,在一口井中发现水面上浮着5根秧苗。这5根秧苗成为宝贵的延续。此后为了安全,袁隆平带着两名助手,远行广东、广西、云南和海南,7年再未归乡。在云南,他们遭遇滇南大地震,从废墟中抢出种子,在海南三亚,他们碰到大洪水,将秧苗带着土挖出,放到门板上,漂游转移”,第④段“1970年,袁隆平的助手李必湖在铁路涵洞的水洼中,发现了一棵野生的不育株。袁隆平从外地赶回”等语句可知,研究杂交水稻的过程是艰辛的(不易的),如今杂交水稻产量刷新世界纪录,袁隆平内心感受到了收获的喜悦;联系第⑧段“反复提及他有两个梦:一个梦,是他在稻田中睡觉,水稻像高粱一样高,稻穗像扫帚一样长,籽粒像花生一样大,他称其为‘禾下乘凉梦’;另一个梦,是杂交水稻覆盖全球梦。若全球的稻田有一半种上杂交水稻,可多养活四亿到五亿人。他倾其一生,希望实现这两个梦”,第⑪段“对于年逾九十的袁隆平而言,世事已难让他动情,除了禾下的梦”等语句可知,袁隆平在有生之年能看到第三代杂交水稻成功增产,离自己“禾下的梦”又近一步的欣慰。23.本文是用什么顺序组织材料的?请简要分析其作用。(4分)【答案】本文按照时间的推移和地点的转换记叙了袁隆平带领他的团队培育杂交水稻的过程。这样使文章层次井然有序,条理清晰,脉络分明。(意思对即可)【解析】本题考查文章的顺序。根据第①段“1961年7月,有个人在田间偶然发现一棵鹤立鸡群的稻株”,第③段“1968年夏天,袁隆平培育的不育株一夜之间被人拔光”“此后为了安全,袁隆平带着两名助手,远行广东、广西、云南和海南,7年再未归乡。在云南,他们遭遇滇南大地震,从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