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引言东北是由黑龙江、吉林、辽宁三个省份和内蒙古东四盟组成的。于这片土地上产生的东北方言与其他方言一样,它的形成并不是单一、孤立的,东北方言是一种多元性的文化现象,东北方言简洁幽默的特点,与东北人率直幽默的社会群体性格相契合。东北方言于这片土地上产生体现了当地特有的文化,研究东北方言对于研究东北地区文化是很有帮助的。东北方言在近几年在走向全国的道路上越走越远,在影视剧中或小品等艺术形式中大放异彩,这展现了东北方言极强的感染力的同时引起了人们的关注和兴趣,东北方言的研究也逐渐成了热点。随着人们对于东北方言的兴趣的提高,对东北方言进行研究有助于更好地促进东北方言的发展,扩大东北特色文化的影响力,促进当地经济文化的发展。在研究东北地域文化时,东北方言就是一个不可替代、绕不开的部分。笔者也希望能为家乡的方言发展尽绵薄之力,让家乡的方言出现在更多人的视野之中,让更多人感受到它的魅力并获得更多喜爱。在东北方言中有许多程度副词,“老”在东北方言中是一个具有特色并且非常常见的程度副词,它的语义特征、句法功能等方面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它的口语色彩很浓,“老……了”这一结构具有加深程度的功能,但往往并不客观。“老……了”的组合能力强。东北方言程度副词“老”修饰的词比普通话的副词“老”多,由于其副词词性的限制,能进入这一结构的词多是谓词性的,它可以修饰形容词、动词及动词短语以及名词。而相对应的是时至今日在我们对于程度副词的研究已经非常深入的情况下涉及“老”这一东北方言程度副词的论文却不多,而且有的只是收录或一笔带过。在知网以“东北方言程度副词老”进行检索仅检索到文章十篇左右,本文使用比较研究的方法,将东北方言程度副词“老”与相似的程度副词如普通话与东北方言中的“很”、“诚”、“太”等进行比较,以便明确这一程度副词的用法,避免与其他词的使用产生混淆,并为东北方言的研究提供一些材料。研究现状东北方言研究现状因东北方言与普通话相对其他方言更为相近,东北方言也被认为是非常容易理解的,所以这就是东北方言在一段时间相关的研究被忽视的原因。我们有许多研究比较成熟的方言,例如吴语、晋语,(E.G.Pulleyblank,1991)而与之相对应的东北方言的研究却并不成熟。东北方言研究的起步是在20世纪50年代的东北方言语音系统的方言普查,这一普查确立了东北方言语音系统。由于方言学的发展,以及近年来具有东北方言特色的影视文学、戏剧小品等艺术形式的火热,东北方言有向强势方言转变的趋势,这引起了人们的关注和兴趣,(佟鸣,贾秀春,2019)东北方言的研究也成了热点,东北方言研究的成果增加了许多。(ZhanBohui,2001)东北方言词汇简洁明了、民族色彩浓厚的特点,使得东北方言研究的文章中研究东北方言词汇的文章数量更多。(NaMingu,CuiXianglan,2017)李光杰发现170篇左右研究东北方言的文章,在这些文章中涉及东北方言词汇研究的文章有约80篇。(李光杰,2015)不过从中也可看出东北方言的相关论文数量并不可观,东北地区经济文化蓬勃发展会使东北方言出现在更多人的视野中,对东北方言的研究仍需更进一步。(王艺颖,2020)东北方言副词研究现状副词在现代汉语中具有重要地位,相对应的相关研究颇受学界关注,与之相关的研究成果也颇为丰富。语言学的发展使方言副词也得到了重视并成为了火热的研究点。即便如此,方言副词研究相对而言起步较晚,并且东北方言副词研究相较吴方言等起步较晚,研究成果相对也比较贫乏,(李英姿,2008)东北方言副词得到关注与研究始于1983年常纯民对一些东北方言常用的程度副词如“贼”、“溜”、“老”等词进行了研究(常纯民,1983)。近些年相关的研究迅速增加。收录了东北方言副词的有关词典主要有7本,然后是与东北方言副词相关的论文,在知网进行搜索“东北官话副词”“东北方言副词”“东北方言程度副词”等,检索到有关东北方言副词研究的论文大概有60篇左右。虽然近些年相关研究迅速增加,但是东北方言副词研究存在着发展不平衡的问题。(张兆金,2014)张明辉、李萌萌得出结论,1.在对于东北方言副词研究中有个别东北方言副词研究更多而整体东北方言副词相对则较少;2.在进行东北方言副词研究时多着眼于整个东北地区,而对于东北地区内部各地的方言副词研究较少。3.研究东北方言副词的论文并不多,在研究东北方言副词上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张明辉,李萌萌,2019)(刘胜男,张明辉,2019)东北方言程度副词“老”的研究现状东北方言程度副词是在东北地区使用的以义项为单位,意义上表程度,句法功能上只能充当状语或者补语,形式上包括词和词化短语的程度副词。常纯民在对“老”的使用和词义进行了分析。曹曼莉、李冬梅、杨松柠指出了“老”的使用在句法、语义、语用方面都与普通话有许多不同之处;曹曼莉研究了“老”的句法功能并对其进行了语用分析指出其特殊表达效果;徐宏宇、李雪莹以及毛玉梅研究了东北方言程度副词“贼”的句法和语义;(李雪莹,2017)宋咏雪发现了东北方言程度副词“老”在语用方面的五项新成果:1.被东北方言程度副词“老”修饰的形容词可界定为表示量度的非绝对性质形容词;2.“老+V”是不能成立的而“老+V+了”可以成立;3.程度副词“老”的否定结构少,动词无法进入;4.“老P的”与“老P了”有一定的区别和联系,“老+A”作状语和补语更自由;5.在表示数量多的时候“老了”与“老鼻子”两者的用法是不同的。(宋咏雪,2014)研究的问题在东北方言中诸多的程度副词中,“老”是一个非常常见且在语义特征以及句法功能上具有一定特殊性的程度副词。而相对应的是时至今日在我们对于程度副词的研究已经非常细致的情况下涉及“老”这一词的论文却不多,有的只是收录或一笔带过。在知网以“东北方言程度副词老”进行检索仅检索到文章十篇左右,本文使用比较研究的方法,将东北方言程度副词“老”与相似的程度副词如普通话与东北方言中的“很”、“诚”、“太”等进行比较,以便明确这一程度副词的用法避免与其他词的使用产生混淆,并且希望探寻东北方言程度副词“老”的来源,为东北方言的研究提供一些材料。东北方言程度副词“老”的来源语言融合在东北这片富饶广袤的土地上有许多的少数民族例如:满、蒙、赫哲、鄂温克、缊伯、朝鲜等。由于历史因素越来越多的汉人也迁往东北地区。随着时间的推移,在这片土地上生活的各个民族频繁往来,在他们的交流中东北方言慢慢产生并不断发展进步。正因为东北地区的特点,根植于这片土地的东北方言有着独特的魅力,例如在东北方言中我们经常能发现具有少数民族色彩的词汇,这些词汇让东北方言更加有吸引力。(NAMingu,LeeSoobin,2016)据当地人讲奉系的张作霖在小的时候被叫做“老疙瘩”,是最小的孩子的意思。这一叫法出现在蒙语中,但有说法称“老”这一词被蒙语挪用了,在蒙语中在表达大小的程度时使用,表达“最”的意思。汉语的“疙瘩”在被挪用后产生了表示“小”的意思,二者结合就产生了这一词,表示最小的孩子。语言借用在东北由于历史和地理的因素人们与俄罗斯人以及日本人有相对较多的交流往来,在频繁的交流中产生了语言的借用,例如在东北方言中会把蒲公英称为“婆婆丁”,这一词来源于日语中的蒲公英,并且由于常有年龄较大的妇女挖婆婆丁吃,便有了“婆婆丁”这一词;还有“抠抠搜搜”这一词,在东北方言中表小气的意思,日语中的“こそこそ”二者的读音是一样的,表偷偷摸摸的意思,二者的意义也非常相似,也可以认为是语言的借用;在东北老人口中会把饼干、糕点之类的东西称作“果子”,在日语中的“菓子”与这里的“果子”意义相同;在东北方言中会把煤气罐叫做“嘎斯罐”,在俄语中嘎斯是指煤气,可以看做语言借用;与东北方言程度副词“老”意义相近的“诚”在日语中也有相近的用法。实词虚化虚词一般由实词转变而来。实词虚化的过程被称为语法化,先秦两汉时期,“老”用作名词和形容词,经过漫长的发展,“老”在宋、元时产生了程度副词的用法,并在明清时大量使用。(曹曼莉,2009)甲骨文和金文中就有“老”字,其形态就像一个驼背的老人。许慎《说文解字》指出:“老,考也。七十曰老。”即“老”的初始意义严格指七十岁的老人。在上古汉语中,“老”多用来泛指老年人,不只限于指七十岁,作名词,又凡年岁大的都可以称为“老”,即“老”又泛指年岁大,作为形容词,例如: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孟子·梁惠王上》说到程度副词“老”的形成,就不能不提到和“老”初始义相同的“大”,“大”在上古汉语中也指年长的人或尊长,“老”和“大”在汉语词汇系统中,都是比较常用的基本词汇,因此有很强的生命力。到了汉代,开始出现了“老”和“大”同义连用的情况。《汉语大词典》中对“老大”的第1条释义为:“年纪大”,如: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这还只是最初的萌芽,“老大”的出现是为了与“少壮”在韵律上相配合。到了唐代,“老大”的使用逐渐增多,特别是在《全唐诗》中大量使用,例如: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贺知章《回乡偶书》)男儿功名逐,亦在老大时。(杜甫《送高三十五书记》)少年真可喜,老大百无益。(韩愈《感春三首》)手折衰杨悲老大,故人零落已无多。(刘长卿《七里滩重送》)这时的“老”和“大”是两个同义语素连用,构成联合式的复合形容词,多作状语。“老”和“大”都是实义语素,都指“年纪大”,“老大”的使用一方面是因为中古后汉语中出现了大量的双音节词汇,受到这种复音化的影响,另一方面是为了满足诗词韵律的需要。到了唐代中后期,“老大”开始出现做定语的用法,所修饰的名词表示有生命的事物。“老”和“大”仍然是实语素。例如:惆怅老大藤,沈吟屈蟠树。(杜甫《西枝树寻置草堂地,夜宿赞公土室二首》)敢料安危体,犹多老大臣。(杜甫《伤春五首》)不是因行乐,堪伤老大心。(钱起《江行无题一百首》)诚知春游频,其奈老大身。(白居易《春游》)莫强疏慷性,须安老大身。(白居易《晓寝》)到了宋代,“老大”仍然修饰名词,“老”的本义开始虚化,“老大”和所修饰的名词之间出现了助词“底”,使结构发生了变化。这时“老大”所修饰的名词仍然表示有生命的事物,和年龄有关。但是这种用法并不多见。例如:入学底多是老大底人,如何服得他。(北宋《朱子语类》)长马,则是口头道个老大底马。(北宋《朱子语类》)进入元代,“老”后开始出现“大”以外的形容词,仍然修饰名词,但所修饰名词变为非生命的名词,与年龄无关。例如:但仙子虽同织女,小生非比牵牛,怎么也要一年一会?做这般老远的期约也。(元·吴昌龄《张天师》第一折)这是“老”最初的虚化,开始萌生出表示程度的“很”意,但使用还很少。到了明清时期,“老”作为程度副词的用法开始普遍起来。“老”能修饰的形容词开始增多,“老”完成了它从表示“年纪大”的形容词到程度副词的虚化。“老+形容词”修饰名词作定语时仍以“老大”用得最多。例如:这等一个小瓶儿,如何装得一个老大的人在里面?(明《三宝太监西洋记》)若是张贡生闻得此言转了念头,还是老大的造化。(明《三言二拍·二刻拍案惊奇》)表兄,你老大年纪,不趁此时干些功名,等待何时?(清《说唐全传》)“老”与“大”不再是联合式的关系,形容词“大”已变为“老”所修饰的对象。可以说,“老”已完全取得了它作为程度副词的用法。除了形容词“大”外,其他形容词也开始能接受程度副词“老”的修饰。明清时,“老+形容词”不仅可以修饰名词作定语,而且还可以修饰谓词性成分作状语和补语,并出现了少数几例作谓语。到了民国,“老”作为程度副词继续使用,用法稍有扩展,表现为“老”修饰形容词后作谓语情况增多,面且还出现了一例“老高”作状语的句子,例如:爷儿几个说着话,太阳老高了。(民国《雍正剑侠图》)那知等他赶到村外,一眼瞥见,敌军里面,一根竹杆上面,老高的挂起一个人头。(民国《大清三杰》“老”和“大”同义,“老大”表示年纪大。随着“老大”的使用逐渐增多,久而久之,“老大”被重新分析,使其结构关系发生变化,由联合变为状中,“老”转化为副词,状语修饰形容词“大”,联合结构被变成为偏正结构,这种重新分析导致了“老”的语法化,而且形容词“老”经常与形容词“大”连用,出现在副词常出现的典型位置上,“老”进入状位,开始虚化,由表核心功能转变为表辅助性功能。“老大”的语义重心发生偏移,由原来的两个重心,变“大”为重心,“老”的词义变得抽象,产生了表示程度的“很”意,“老”从表示“年纪大”的形容词语法化为程度副词,一是由于联合结构被重新分析成偏正结构,二是“老”进入了状语的句位,还有就是人的认知引起“老”的语义变化,使之变得抽象,从而引起“老”的语法化。虚化是一种词汇—语法现象,同时也是一个心理认识的过程。语法化的过程是语义由具体到逐步抽象的过程。“老”最初是指七十岁的老人,后来不仅限于七十岁,泛指老年人,又从老年人中抽取出“年岁大”的性质,成为“老”的基本义,“年岁大”表示时间长,即表示时间在量上达到了很高的程度,由表示时间转变为表示量,从而引起“老”的语义的虚化和功能的变化,在此基础上,表示量度的程度副词“老”形成了。东北方言中的程度副词“老”与普通话中程度副词“老”的区别情感色彩“老”作为程度副词在普通话中使用时多带有反感的意味,比如:“他老是迟到。”在东北方言中使用时则没有这种特点,“老”的感情色彩与与之搭配的对象一致。比如:“他人老好了。”、“他语文老差了。”使用范围当“老”作为东北方言程度副词时可以与动词和动词性结构搭配,但普通话中则不可以。东北方言程度副词“老”在句中可以搭配光杆动词、动宾短语、兼语短语、由助动词构成的偏正短语、中补短语。表达效果“老”在普通话中表示“很”;而在东北方言中则与“极其、特别”相近,如普通话中“他把杯子放得老远”和东北方言中“他把杯子放得老远了”二者强调“他把杯子放得远”的程度不同。后者表达的程度更高。通过上面对于二者的比较我们可以得知东北方言中的“老”与普通话中的“老”二者相比较前者具有更强的表达效果。(曹曼莉,2008)东北方言中“老”的句法分析“老”修饰形容词性成分能被“老”修饰的形容词大致分为:一、性质形容词,如“美、胖、好、扣<方>(小气)、次、淘、埋汰<方>(脏)、能干、宽敞”等。“公司里新来的小王老能干了、隔壁新盖的房子老宽敞了、我弟弟有个同学老淘了、你看公园里的花老美了、王姐减肥之后老瘦了”。;二、状态形容词,如“累、舒服、香、酸、饱、凉、麻、渴、刺挠<方>(痒)高兴、害怕、刺激、烦、高兴、难受、感动”等。“每天运动之后老累了、睡前洗个澡老舒服了、这香水老香了、柠檬老酸了、我胳膊被蚊子咬了一口老刺挠了”“今天见到你我老高兴了、你看他肯定老害怕了、这游戏老刺激了、又要上班了我老烦了、今天他让我老感动了”“老”修饰动词性成分。“老”可以与光杆动词、动宾短语、兼语短语、由助动词构成的偏正短语以及中补短语搭配,相对应的在普通话中“老”则不能与动词或动词性结构搭配。(1)东北方言程度副词“老”修饰光杆动词:主要指描述心理、情绪的动词,如“闹心、憋气、高兴、难过、平静、慌张以及‘像’”等,“我老闹心了、这是真让我老憋气了、他老高兴了”。只有“像”可以,其他的单音节动词不行。(2)东北方言程度副词“老”修饰动宾短语:“老”可以与有的心理活动动词、表具体动作的动词和表领有的动宾结构进行搭配。如“老想你了、老喜欢他了、老费心思了、老有能力了、老会办事了”。(3)东北方言程度副词“老”修饰兼语短语:只有第二个动词描述心理的兼语短语能被东北方言程度副词“老”所修饰。如“老招人烦了、老让人激动了、老讨人喜欢了。”(4)东北方言程度副词“老”修饰由助动词构成的状中短语:东北方言程度副词“老”可以修饰一些由“能、想、好”与动词性成分组合的状中短语。如“老能瞎说了、老好用了、老想跑了、老能干了、老能睡了”。(5)东北方言程度副词“老”修饰中补短语:补语为可能补语的否定式的可以与“老”组合,如“老想不清了、老看不懂了”、“老猜不透了”。“老”修饰名词性成分“老”可以修饰一些有描述性语义特征的名词,如“老笨蛋了”、“老好人了”。(冯真真,2018)“老”的句法功能“老”修饰以上提到的成分,作为东北方言程度副词时只能作状语,它与被修饰的成分的组合(记作“老x”)在句中则可以作谓语、定语、状语、补语。这四种情况中最为常见的是作谓语和补语。(1)“老x”作谓语:“老x”在句中可以做谓语,如:他人老讲究了、他这嘴老损了、你来看我我心里老感动了。(2)“老x”作定语:“老x”在句中作定语只有一种情况:“老x”结构中的“x”为与表达积极意义的度量形容词。如:老多人在这了、老大一阵子咱俩没见过了、老高一人在外面呢(3)“老x”作状语:只有“老早”、“老远”可以作状语,如:老早就起床了、离老远就闻到香味了。东北方言程度副词“老”使用的新趋势东北方言作为方言并非是一成不变的,它在人们的使用中不断产生着变化。“老”作为东北方言的一员也在人们的使用中不断发展变化。“老”作为程度副词在东北方言中可以修饰量度形容词,而如今“老”的使用发生了变化,我们通过举例说明。A高、大、多、长、宽、厚、深、胖、粗、硬、沉、远B低、小、少、短、窄、薄、浅、瘦、细、软、轻、慢、近。我们上面举例的词是形容量度的、意义相反的形容词A组形容词表达表示积极意义,B组形容词则是表达消极意义。东北方言程度副词“老”在与这类形容词搭配时与普通话程度副词“老”二者在与这类形容词搭配时二者的用法大致是一样的,表示积极意义的A组形容词常常与东北方言程度副词“老”搭配,与表示消极意义的B组形容词则往往稍有搭配,在使用时可以这样搭配“这树老高了、那根绳子老长了、鬼点子老多了、那道沟老深了”等;而往往不会使用这样的搭配“这房子老矮了、那条路老短了、心眼儿老少了、那条河老浅了”等。而随着东北方言的不断使用,东北方言也发生了发展与变化。东北方言程度副词“老”与表示消极意义的形容词搭配的例子在年轻人中出现,但这一现象并不多见。据笔者调查,一些使用东北方言的、年龄不大的人认为“老”和一些表示消极意义的量度形容词搭配是可以的,但受调查的人对于“老”与消极意义量度形容词中可搭配的对象的范围以及程度所持的意见并不相同。通过这一调查可以发现东北方言程度副词“老”的使用有所变化,原本东北方言程度副词“老”只被接受与积极意义的量度形容词搭配,而现在与部分消极意义的量度形容词的搭配也得到接受。在以上提到的之外东北方言程度副词“老”在使用的范围上也产生了变化。在过去的漫长时间里“老”作为的程度副词往往不会出现在书面语中,往往是在日常生活中使用。而随着东北方言的发展变化,在东北方言作为程度副词的“老”的适用范围也随之发展变化,从修饰口语词扩展发展为可以修饰一些书面语词。东北方言程度副词“老”随着实际运用中的发展与变化使用范围在进一步扩大。“老”与普通话、东北方言中相近程度副词比较“老”与“很”比较在使用普通话时“很”作为在我们日常交际中广泛且经常运用的程度副词,它的修饰范围也十分广泛。程度副词“很”在句中具有与形容词、动词和名词性成分搭配的功能。(鄢柏龄,张道俊,2019)与之相对应的我们要比较的东北方言程度副词“老”在东北方言中也是一个在日常交际中常常使用的程度副词,可以用来加强说话人所表达意思的强度。(续文嘉,2011)“老”以及其由它构成的结构以在句中作谓语、补语、定语、状语。相同点:二者的使用方法相同(1)王姐去年旅游花了老多钱了。(宾语的定语位置)(2)昨晚吃饭点了老多菜了。(非宾语的定语位置)(3)昨天早上我老早就问他了。(状语位置)我们上面举的例句中东北方言“老”与普通话程度副词“很”这二者在使用上是相同的。不同点:(1)与“了”连用。东北方言程度副词“老”及其组成的结构在句子中作谓语和补语时是一定要与“了”搭配使用,而普通话中的“很”则不需要。例如:这孩子脑袋老聪明了(2)情感色彩不同。“很”后接形容词非常常见。如“这本书读起来很有意思”、“那道菜闻起来很香”、“这间房子很宽敞”、“这套卷子很难”。用“老”替换“很”:“这本书读起来老有意思了”、“那道菜闻起来老香了”、“这间房子老宽敞了”、“这套卷子老难了”。我们对比替换前后的两组句子可以发现,东北方言程度副词“老”与普通话程度副词“很”二者在使用中无论是意义还是使用方法上都是一致的。“老……了”可以与“很”转换。虽然二者有很多相似之处,在情感上我们在使用时能体会到二者对于表达个人情感有很大的不同之处。东北方言程度副词“老”所带有的感情色彩更加强烈,所表达的程度更强,更为口语化。“老”与“太”比较在普通话中“太”第一个意思表示程度过了,表达的不是积极意味,而第二个意思则是只是表示程度高。这两个意思在语义以及句法上都是有不同的。第一个不同就是当它表示第一个意思时不一定要与“了”一起使用。另外一点则是第一个意思因为具有消极意味,在某些语境可以搭配一些其他词,例如“点”:你也太笨了点。而表达第二个意思时则不然。通过上面的分析我们可以得知适合与东北方言程度副词“老”进行比较的是第二个意思的“太”。二者在语用上存在较大的差异:已知与未知的差别。只有对方是不了解句中的情况时才会使用“老”。相对应的“太”则可以在已知和未知时都能使用,与东北方言程度副词“老”相比它有更大的适用范围,如:甲:今天的演唱会的场面如何?乙:今天的演唱会真是太让人激动了。乙在与甲聊天时很容易就能通过甲的问话来知道甲是不知道演唱会的场面是怎样的,所以乙在回答甲的问题时就可以使用这一程度副词来搭配自己的描述,在这种情况下并不是只能用句中使用的这一程度副词,使用“老”也是可以的。在有的情况下二者就不能互相替换,例如我和朋友都买了一辆车,我们都很满意。我的朋友想和我分享对这辆车的满意,对我说:“这辆车真是太帅了!”这是可以的,由于我们都买了这辆车,并且我也对这辆车很满意,比较了解这辆车,这种情况则不能使用“老”,不能对我说“这辆车老帅了”。“老”与“诚”比较“诚”在《现代汉语词典》中词性为副词,释义为“实在、的确”。如:那朵花诚美丽。在例句中的“诚”作为副词并无程度意义,而“诚”在东北方言是很常用的程度副词,如:那天那个事搞得我诚开心了。这里的“诚”表现出的“很、非常”的意义来源于“的确”这一语义的强调。“老”作为东北方言程度副词时也具有“很、非常”的意义。它们二者的意义相同。我们前文提到东北方言程度副词“老”可以在句中作谓语、定语、补语、状语,而“诚”作为东北方言程度副词时可以做谓语、定语、补语。它们都可以成为句中的谓语成分、定语成分、和补语成分。“诚+x”可以做谓语、定语、补语。如:小王的妈妈诚担心他不好好上班了、这事诚简单了,你犯不着担心、这小伙子跑得诚快了,谁也追不上他。除“诚”不能作状语外二者还有其他不同,首先“诚”修饰形容词、动词性成分时可以组成“诚+x”的格式,可以不加“了”,但“老”则不可以。如:你那个朋友诚讲究、他想得诚好、他运动会上跑得诚快。另外“诚”与“老”不同的一点是虽然它们都可以修饰活用或兼类的名词性成分,但“老”不能修饰方位名词或短语,而“诚”则可以。“诚”与方位词或短语搭配可以做主语,如:学校就在诚北边,上学别迟到了(指最北边)。“老”与“贼”比较“贼”与“老”在东北方言里都是常用的程度副词,二者在用法上极为相近,很多情况下都可互相替换。程度副词“老”与“贼”在量级划分中都归属于“次高级”,且二者均可表示“很、非常”的含义,与此同时,“老”与“贼”又都为绝对性程度副词,带有强烈的主观性。(陈威霖,2019)但根据语言的经济性原则,语言中不可能出现两个意义和用法完全一致的词汇。根据这一原则我们可以断定东北方言中的程度副词“贼”与“老”一定是有不同之处的。下面我们将通过对比分析,找出二者在意义和用法上的差异。语义方面,“老”与“贼”所表达的主观情感略有不同,“老”表达的主观情感程度比“贼”高,口语化色彩更浓厚,情感表达更丰富。我们发现,与“老”相比,“贼”多用于评述客观事实,而“老”多用于描述某种心理状态或表达某种强烈的情感倾向。东北方言程度副词“老”的主观化倾向要比“贼”强烈得多,所要表达的主观情感也比“贼”丰富。“老”主要的功能是突出说话者强烈的主观情感,“贼”主要的功能是陈述一种客观事实,并且这种客观事实程度较高。虽然二者都有强化事物某一性状特征的语义倾向,但“老”的夸张意味更明显,所要表达的程度更高。“贼”与“老”相比,主观性减弱,只是表达了一种客观的评价。东北方言程度副词“老”与“贼”最基本的句法功能就是作状语,二者均可与其所修饰成分共同在句中作谓语和补语。但二者在句法搭配上也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副词“老”很少单独使用,当程度副词“老”修饰形容词作谓语时,句末通常要加语气助词“了”,构成“老……了”结构槽,此时,语气词“了”是一个完句成分,表达一种肯定的语气,而“贼”在与其他成分组合时,不强制语气词与之共现。结论本文通过语言演变的三种方式探究东北程度副词“老”的来源,并通过比较研究的方法,将“老”和“很”、“太”、“诚”、“贼”等程度副词进行比较,研究其使用规律。研究发现东北方言程度副词“老”是由实词“老”从表示“年纪大”的形容词语法化而来;东北方言程度副词“老”与上述程度副词在语用、语义、语法上具有显著差异。其中,与“很”比较发现:东北方言程度副词“老”作谓语和补语时一定要与“了”搭配使用且情感色彩强烈;与“太”进行比较得出“老”使用范围小,只有对方是不了解句中的情况时才会使用“老”;与“诚”比较“老”可以作状语、“老”修饰形容词、动词性成分时一定要加“了”、“老”不能修饰方位名词或短语;与“贼”比较“老”表达的主观情感程度比“贼”高,口语化色彩更浓厚,情感表达更丰富。“老”修饰形容词作谓语时,强制语气词与之共现。通过研究的结论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东北方言程度副词“老”的来源以及更好地了解东北方言程度副词“老”的使用规律。参考文献E.G.Pulleyblank.ChineseDialectStudies[J].JournalofChineseLinguisticsMonographSeries,1991,(3):33-45.NaMingu,CuiXianglan.ASociolinguisticStudyonChineseNortheastDialect—CenteringontheCityofSiping[J].TheJour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二零二五年度农产品代加工与农业绿色生产合作合同3篇
- 2025年度全新员工离职保密协议及知识产权归属合同2篇
- 二零二五年度互联网医疗股东股权变更及服务协议3篇
- 二零二五年度文化场馆租赁合同范本3篇
- 二零二五年度环保材料研发人员劳动合同书(含成果转化)2篇
- 2025年公司法人变更合同审查与合规性审查专项服务3篇
- 二零二五年度环保设备检修及保养协议3篇
- 二零二五年度农产品电商运营委托收购合作协议3篇
- 2025养生馆合伙人生态养生旅游项目合作协议3篇
- 二零二五年度农机作业与农村环境保护服务合同3篇
- 环境土壤学课件
- 《计算机组装与维护》课件
- 110kv各类型变压器的计算单
- 马克思中国化论文【3篇】
- 辽宁省辽南协作校物理高一上期末达标检测试题含解析
- 管径流速流量计算公式
- 中小学人工智能课程指南及教材介绍
- 城管总结美篇 城管总结结尾
- 校园零星维修服务 投标方案
- 工程承接施工能力说明
- 百词斩高考高分词汇电子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