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 水循环过程及地理意义 课时1水循环及人类对水循环环节的影响 课件 高一上学期地理中图版(2019)必修第一册_第1页
2.4 水循环过程及地理意义 课时1水循环及人类对水循环环节的影响 课件 高一上学期地理中图版(2019)必修第一册_第2页
2.4 水循环过程及地理意义 课时1水循环及人类对水循环环节的影响 课件 高一上学期地理中图版(2019)必修第一册_第3页
2.4 水循环过程及地理意义 课时1水循环及人类对水循环环节的影响 课件 高一上学期地理中图版(2019)必修第一册_第4页
2.4 水循环过程及地理意义 课时1水循环及人类对水循环环节的影响 课件 高一上学期地理中图版(2019)必修第一册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二章第4节水循环过程及地理意义自然地理要素及现象课时1:水循环的类型与过程1.通过观察水循环模拟实验,绘制水循环的示意图;2.运用水循环示意图,说明水循环过程和主要环节;3.结合材料和生活实例,说出人类活动对水循环的影响。【学习目标】【课标要求】运用示意图,说明水循环的过程及其地理意义。模拟水循环1.在一个平底器皿中加少量的水,布满底部即可。把一个装有沙子的小瓶放入水中。2.把一块塑料纸盖在器皿上并用橡皮筋扎紧,然后把一块石头放在塑料纸上,压住塑料纸。石头要放在装沙小瓶的正上方。3.将器皿放在阳光下直晒一个白天,然后在户外放置一个夜晚。观察器皿内和塑料纸会有什么变化。思考:这个实验展示了水的什么现象?在自然界中,这种现象是怎么体现的?学习导入:模拟实验问题1:这个实验展示了水的什么现象?问题2:在自然界中,这种现象是怎么体现的?

可能出现的现象:器皿的内壁和塑料纸底面出现大量凝结的水珠,塑料纸底面的水珠向中部聚集,并滴落到装满沙子的水瓶中,然后下渗到小瓶底部。这个实验揭示了水的运动现象。在自然界中,这种现象是通过水循环来表现的。模拟水循环实验装置水体分布海洋水

96.53%陆地水3.469%大气水0.001%全球水陆地淡水人类可直接利用我们应该树立什么样的水资源观?节约用水保护水资源!从身边小事着手节约水资源,我们随手可做的……随手拧紧水龙头;洗衣服的水用来拖地;拖地水用来冲厕所;淘米洗菜的水用来浇花;……水圈组成固态水仅在高纬、高山或特殊条件下才能存在。气态水数量最少,但分布最广液态水数量最多想一想:自然界中的水是怎样运动的?自然界中的水,在水圈、大气圈、岩石圈和生物圈四大圈层中,通过蒸发、植物蒸腾、水汽输送、凝结降水、下渗和径流等环节,在各水体之间进行着连续不断的运动,这种运动过程称为水循环。1水循环概念蒸发降水海陆间循环地表径流地下径流下渗地下水水汽输送水循环过程

蒸发降水海上内循环蒸发、蒸腾降水陆地内循环蒸发水汽输送降水地表径流下渗地下径流海陆间循环水循环示意图学生活动:描述水循环过程水循环类型、主要环节海陆间循环陆地内循环海上内循环水量最大水量最少最重要的循环运动水循环类型环节海陆间循环蒸发、水汽输送、降水、地表径流、下渗、地下径流陆地内循环蒸发、植物蒸腾、降水海上内循环蒸发、降水连连看你能正确选择水循环的类型吗?A塔里木河的河流径流B亚马孙河的河流径流C洞庭湖水注入长江D未登陆的台风形成降水海上内循环陆地内循环海陆间循环问题3:哪一种水循环可以使陆地上的水不断地得到补充,水资源得以再生?哪一种水循环所参与的水量最多?问题2:什么作用使径流流回海洋?问题1:使海洋蒸发的能量来源于哪里?太阳辐射重力作用海陆间循环太阳辐射和重力为水循环提供了能量和动力,是水循环的外因。问题4:水循环的内因是?问题5:水循环的外因是?水在自然界中的三态变化1.产生原因

内因:水在自然界中的三态变化

外因:太阳辐射

重力作用2.分类:海陆间循环、陆地内循环、海上内循环

蒸发是初始环节,海水蒸发是大气中水汽的主要来源水循环的条件气液固水循环的动力DBB人类活动对水循环主要环节的影响(1)改变地表径流修建水库调水工程(2)影响地下径流超采地下水(3)影响降水人工降雨(4)影响蒸发(蒸腾)植树造林扩大水域面积,例如修建水库(5)影响下渗铺设渗水砖路面硬化硬化城市路面

铺设透水砖

跨流域调水过度抽取地下水

下渗增加,地表径流减少,地下径流增加下渗减少,地表径流增加,地下径流减少影响地表径流空间分布

地下径流减少目前人类活动对()的影响最大,地下径流、下渗、降水等环节在局部地区却可以施加某些影响,对()几乎没有影响。地表径流水汽输送一起到城市来“看海”研究性学习一:城市内涝的原因及对策弊人地协调观城市“看海”(原因)海绵城市扩大城市绿地面积渗水砖雨水花园加强管网设施建设降水强度大地面硬化地势低洼排水设施不完善海绵城市建设举例——雨水花园雨水花园是自然形成的或人工挖掘的浅凹绿地,被用于汇聚并吸收来自屋顶或地面的雨水,通过植物、沙土的综合作用使雨水得到净化,并使之逐渐渗入土壤,涵养地下水,或使之补给景观用水、厕所用水等城市用水。北京奥林匹克森林公园洪水时:迅速排水下雨时:吸水干旱时:释水平时:蓄水、净水新一代城市雨洪管理概念,是指城市能够像海绵一样,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雨水带来的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弹性,也可称为“水弹性城市”。DFEACBMNP(1)水循环的原动力是___________太阳辐射(2)海洋水在太阳辐射作用下,大量的海水(A)______形成水汽,水汽被(B)________到陆地上空,在适当的条件下凝结形成(C)_____,降落到地面的水,通过(F)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