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教案_第1页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教案_第2页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教案_第3页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教案_第4页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教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4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剩下的要用5天挖完,平均每天挖多少米?问题:1.你知道了什么?2.要求“平均每天挖多少米”你会解答吗?画一画,算一算,把你的想法表示出来。(60-15)÷54.解答正确吗?你是怎么知道的?3.为什么这道题要用两步来解决?剩下的要用5天挖完,平均每天挖多少米?3.同学们在做操,如果9个人一排,可以站几排?问题:1.你知道了什么?2.你会解答吗?把你的想法写出来。6×3÷9

3.为什么这道题要用两步来解决?4.这道题的综合算式不需要加小括号吗?5.解答正确吗?【二】年级【数学】科下册教学设计 第七周第三节教学内容:混合运算及两步计算应用题练习题一、用脱式计算(1)(37–28)×4

(2)8×6–30

(3)42–30÷6=

==

(4)19+6×5

(5)35÷(28–21)

(6)5×(28÷4)=

==

=二、列式计算(文字题只能写综合式,然后脱式计算)(1)21加上24,再减去45得多少?

(2)8乘以3的积再除以6得多少?三、应用题(1)体育老师买了一条36米长的绳子,做长跳绳用去15米,还剩多少米?(2)体育老师买了一条36米长的绳子,做长跳绳用去15米,做短跳绳用去8米,还剩多少米?(3)学校用80元买体育用品,买篮球用去60元,还剩多少元?(4)学校用80元买体育用品,买篮球用60元,剩下的买了4根跳绳,每根跳绳多少元?(5)菜站运来60筐黄瓜,一个食堂拉走30筐,剩下的分给6个副食店,平均每个副食店分到多少筐?(6)水泥厂一天生产了98袋水泥,上午运走50袋,下午运走23袋,还剩多少袋?(7)自行车厂要生产80辆自行车,已经生产了50辆,剩下的每天生产6辆,还需要多少天?(8)要修一条90米长的水渠,修好了60米,――――――――――?(把它编成用两步计算的应用题,再解答出来)。【二】年级【数学】科下册教学设计 第七周第四节教学内容:有余数的除法教学内容:教科书第60页例1。教学目标:1.通过分草莓的操作活动,使学生理解余数及有余数的除法的含义,并会用除法算式表示出来,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比较的能力。2.借助用小棒摆图形的操作,使学生巩固有余数的除法的含义,并通过观察、比较探索余数和除数的关系,理解余数比除数小的道理。3.渗透借助直观研究问题的意识和方法,使学生感受数学和生活的密切联系。重点重点:理解余数及有余除法的含义,探索并发现余数和除数的关系。教学难点:理解余数要比除数小的道理。教学过程:观看动画,引出活动问题:这些同学在做什么呢?摆一摆,比较感知(一)摆一摆,回顾除法意义把下面这些每2个摆一盘,摆一摆。问题:1.读一读,你知道了什么?2.摆一摆,说一说你是怎样做的。3.能把摆的过程用算式表示出来吗?6÷2=3(盘)问题:1.这个算式什么意思?2.这个意思你还在哪看到了?(沟通算式、文字、摆的过程之间的对应关系。)问题:1.观察,你发现了什么?2.现在你还会摆吗?互相说一说你打算怎样做。3.这1个草莓怎么不摆了?4.能把你的想法用算式表示出来吗?7÷2=3(盘)……1(个)问题:1.这个算式什么意思?2.这个意思你还在哪看到了?(沟通算式、文字、摆的过程之间的对应关系。)(三)比一比,初步感知有余数除法的意义问题:比较,有什么相同?有什么不同?讲解:算式里的“1”表示剩下的1个草莓,在算式中称为“余数”,今天我们研究的是“有余数的除法”。追问:余数表示什么?(四)圈一圈,填一填,及时巩固要求:问题:1.用9根小棒,你能摆几个这样的正方形?请你动手摆一摆。2.能用除法算式表示你摆的意思吗?问题:1.用9根小棒,你能摆几个这样的正方形?请你动手摆一摆。2.能用除法算式表示你摆的意思吗?3.如果用10根小棒来摆呢?4.11根、12根呢?5.余数和谁有很密切的关系?是什么关系?余数<除数(2)说一说你是怎么想的。三、对比观察,理解关系(一)初步理解余数与除数的关系三、对比观察,理解关系(二)活动思考,加深理解用一堆小棒摆。如果有剩余,可能会剩几根小棒?问题:1.读一读,说一说你知道了什么。2.你是怎么想的?和同伴说一说,也可以摆一摆证明自己的想法。3.如果用这些小棒摆呢?四、课堂作业作业:第60页“做一做”,第2题。第64页练习十四,第1题、第2题。【二】年级【数学】科下册教学设计 第七周第五节教学内容:有余数的除法教学目标:在操作中建立有余数除法的竖式表征形式与其他表征形式的联系。在比较中理解除法竖式。教学重点:掌握有余数的除法竖式的写法。教学难点:理解除法竖式中各部分所表示的意义。教学过程:一、学生活动,运用旧知解决问题(一)呈现题目,明确题意13根小棒,每4根分一组,结果怎样?问题:1.读一读,说一说你知道了什么。2.“13根小棒”指的是什么?3.“每4根分一组”什么意思?问题:结果怎样呢?自己动手试一试。提示:可以摆一摆,画一画,写一写。(三)交流想法,解决问题13根小棒,每4根分一组,结果怎样?、问题:结果怎样呢?你是怎么知道的?二、研讨竖式,理解各部分含义(一)尝试书写,交流想法13根小棒,每4根分一组,结果怎样?尝试:摆、圈、列除法算式的办法都可以解决这个问题。你们知道吗,除法也可以写成竖式,想一想摆、圈、写算式问题:你是怎样写的?说一说你的想法。二、研讨竖式,理解各部分含义预设:尝试书写,交流想法指导书写,建立联系过渡:这位同学的写法,就是我们通用的竖式写法,你知道应该怎样写出来吗?我们一起来看看。(二)指导书写,建立联系13根小棒,每4根分一组,结果怎样?13÷4=3(组)……1(根)除法也可以写成竖式:独立书写,及时巩固如果有16根小棒,每4根分一组,结果怎样?竖式怎么写?问题:1.竖式怎么写呢?请你自己写一写。2.小组互相学习,看看写得怎么样。3.这个竖式中的每个数什么意思?交流想法,体会试商方法问题:我们应该从哪儿开始思考呢?回顾例题,整理所学内容问题:今天我们主要研究了哪些问题?你有什么想对大家说的?五、课堂作业作业:第62页“做一做”,第1题。第63页“做一做”,第2题。第64页练习十四,第3题。第65页练习十四,第4题、第5题。【二】年级【数学】科下册教学设计 第八周第一节教学内容:第三课时:解决问题(例5)教学目标:用有余数的除法解决问题,要采用“进一法”得出问题的答案。教学重点:用不同表征方式理解“进一”的道理。教学难点:用进一法解决问题。教学过程:审读题意,交流理解22个学生去划船,每条船最多坐4人。他们至少要租多少条船?问题:1.你都知道了什么?追问:“最多坐4人”你怎么理解?“至少”是什么意思?2.谁能完整地说一说这道题的意思?二、讨论辨析,理解进一法(一)独立尝试22个学生去划船,每条船最多坐4人。他们至少要租多少条船?问题:他们至少要租多少条船呢?请你自己试一试。提示:可以写一写,算一算,画一画。(二)交流想法,体会进一法问题:至少要租几条船呢?这里有几位同学的想法,我们一起看一看。二、讨论辨析,理解进一法22个学生去划船,每条船最多坐4人。他们至少要租多少条船?(三)讨论辨析22个学生去划船,每条船最多坐4人。他们至少要租多少条船?问题:1.有的同学认为至少需要5条船,还有的同学认为至少需要6条船,你觉得呢?2.看来余下的2人是关键,应该怎样安排他们?三、结果检验,梳理强化检验:他们至少需要6条船,解答正确吗?梳理:解决同一个问题,大家用了不同的方法。在研究3位同学的想法时大家发现,解决问题要注意考虑实际情况,即使坐不满,剩余的人也要再租一条船,这样才能满足让22个学生都去划船的要求。22个学生去划船,每条船最多坐4人。他们至少要租多少条船?有27箱菠萝,王叔叔每次最多能运8箱。至少要运多少次才能运完这些菠萝?问题:1.读一读,你知道了什么?2.你能自己解决问题吗?动笔试一试。3.至少要运多少次啊?你是怎么想的?监控:为什么要“加1”。交流理解,提升认识审读题意,独立尝试小丽有10元钱,买3元一个的面包,最多能买几个?问题:1.读一读,你知道了什么?2.你能自己解决问题吗?动笔试一试。追问:“最多”是什么意思?(二)交流想法,体会舍余法问题:1.最多能买几个?你是怎么想的?2.还余下1元呢,应该再加上1个面包吗?3.用这些钱能买几个4元的面包?对比感悟,提升认识问题:1.这个问题和刚才解决划船的问题哪儿相同?哪儿不同?2.刚才余下“2人”就要增加1条船,现在余下“1元”,怎么不增加1个面包呢?3.想一想今天研究的问题,你有什么想对大家说的?五、课堂作业作业:第69页练习十五,第1~3题。【二】年级【数学】科下册教学设计 第八周第二节教学内容:解决问题(例6)教学目标:1.经历观察、操作,使学生理解并掌握解决与按规律排列有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2.经历应用有余数的除法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全过程,进一步体会解决问题策略与方法的多样化,发展应用意识。3.体会数学知识之间的联系,积累解决问题的基本经验。教学重点:理解并掌握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教学难点:理解余数在解决与按规律排列有关的问题中的作用与含义并解决问题。教学过程:一、回顾规律,引出新问题问题:横线上画什么?你是怎么想的?引出:如果按照这样的规律接着摆下去,第12个图案是什么?第17个呢?今天我们继续来研究这样的问题。二、方法交流(一)理解题意,自主尝试按照下面的规律摆小旗。这样摆下去,第16面小旗应该是什么颜色?问题:读一读,说一说你知道了什么。探究:第16面小旗应该是什么颜色呢?请你自己试一试。提示:可以摆一摆,写一写,画一画。问题:第16面小旗应该是什么颜色呢?这里有几位同学的想法,我们一起看一看。(三)数据变化,体会方法问题:解决这个问题,大家想到了几种好办法?谁再简单说一说?检验:这个问题解答正确吗?我们一起来答题吧。变化:1.如果求第20面小旗的颜色,你准备怎样解决问题?试一试。2.第25面呢?第29面呢?你有什么想告诉大家的?(四)变化练习,完善认识问题:1.读一读,说一说知道了什么。2.第27面小旗应该是什么颜色?自己试一试。3.有的同学发现27÷3=9没有余数,该怎样判断呢?小结:余数是几,答案就是这一组中的第几个;没有余数说明正好分完,就是每组最后一个。按照例6的规律接着往下摆,第27面小旗应该是什么颜色?三、巩固练习,积累经验1.按照上面的规律穿一串珠子,第24个珠子应该是什么颜色?要求:(1)读一读,说一说知道了什么。(2)独立解决问题。(3)你是怎样做的?2.第32盆应该摆什么颜色的花?要求:(1)独立解决问题。(2)你是怎样做的?(3)你还能提出其他数学问题并解答吗?四、课堂作业一个星期有7天。(1)六月份有30天,有几个星期?还多几天?(2)如果六月份有5个星期六和星期日,那么6月1日是星期几?完成建议:第一问独立完成。第二问指导找关键信息:30天、7天,体会商和余数与这个问题的关系。【二】年级【数学】科下册教学设计 第八周第三节教学内容:小小设计师教学目标:1.能辨认出生活中的图案是由一个图形经过轴对称或平移等运动得到的。能在正方形中贴或设计图形,并将所设计的图形通过轴对称、平移等运动创造出自己喜欢的图案。2.能将同样的图案拼在一起,并根据实际确定所观察成果的基本图形,会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图形的运动。3.让学生经历观察、操作及合作交流的过程,获得用图形的运动设计图案的基本方法,在想象图形运动的过程中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4.在欣赏图形运动所创造出的美丽图案的过程中,进一步感受轴对称、平移和旋转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感受数学的美,体会数学学习的价值。教学重点:利用图形的运动设计图案。教学难点:根据给定的图案找基本图形。教学过程:综合与实践一、欣赏,揭题我们经常在桌布、墙纸等生活物品上见到下面这类图案。它们都是由一个图形经过轴对称、平移等变换得到的。我们一起看看吧!二、动手,创作剪下教材第123页中的图形,与小组同学一起在正方形里贴出喜欢的图案。三、交流,欣赏每个小组先自我评比,然后再推荐给全班同学。说一说好在哪里,你有什么改进的好想法吗?解决问题的过程:明确要求、作好计划、通过操作解决问题、组织好交流活动目的1.结合图案的设计,感受轴对称图形、图形的平移和旋转。2.培养学生的简单推理能力。3.用数学眼光观察生活,用数学创造美。四、课堂总结【二】年级【数学】科下册教学设计 第八周第四节教学内容:千以内的数的认识教学目的:1、通过直观的数数使学生认识计数单位百、千、,并掌握数数方法,掌握10个一百是一千。建立数的概念,培养数感。2、初步理解相邻计数单位间的十进关系。教学重点:能熟练地数千以内的数教学难点:拐弯数。教学过程:一、信息汇报汇报收集到的有关1000以内数的资料。二、探究新知1、数的认识。1000有多大?(估计说不清)大的数往往可由一些小的数组成,咱们看看电脑演示。动态演示P68例题1。(1)一个一个地数,10个一是()边演示边数。怎么数的?(2)一十一十地数,10个十是()边演示边数。怎么数的?(3)如果要数更大的数,你想怎么数?为什么?边演示边数。你发现了什么?引导学生说,一百一百地数,10个一百是1000。2、计数单位间的十进关系。10个一是1010个十是10010个一百是1000。(板书)观察后小组讨论:你发现了什么?3、小组学习任务:[1]数数(100——1000以内)[2]找出你认为最难数的地方,说说为什么?如何解决这些困难?[3]汇报。小结4、数数练习。[1]集体数,P68做一做[2]数数接龙游戏5、猜数游戏三、生活中的数。说说生活中1000以内的数。教学反思:【二】年级【数学】科下册教学设计 第八周第五节教学内容:三位数的读、写法教学目的:使学生掌握三位数的组成,学会正确地按照数位顺序读写三位数.为以后理解四则计算做准备.初步培养学生分析、比较、抽象概括的能力.培养学习认真观察、思索的良好学习习惯.教学过程一、复习引入.1.一位数和两位数的读写法.(1)让学生口头各举出一个一位数和两个两位数.(要求两位数应包括末尾是0和末尾不是0这两种情况)(2)学生在黑板上写出上面列举的数.(3)引导学生说出列举的数的组成.(4)提问式小结.读数、写数都从什么位开始,末尾的0读不读.二、探究新知1、教学P69例2(1)出示计数器讨论:如何在计数器、数位表上表示1000以内的数。教师出示计数器并进行如下提问:①从右起第一位、第二位、第三位、第四位各表示什么数位?②每个数位的计数单位是什么?③10个一是()、10个()是一百、()个一百是一千.(2)教师分别在计数器的百位、十位、个位上各拨上两个珠子.提问:百位、十位、个位上的2个珠子各表示什么意思?小结:2个珠子所在的数位不同,它所表示的意思也不同.(3)三位数的读写法.讨论:如何在计数器、数位表上表示1000以内的数。[1]不带0的三位数.在计数器上表示235.[2]中间带0的三位数.[3]末尾带0的三位数.学生边演示边汇报。总结2、练习(1)读出下面各数.234520806721910900(2)写出下面各数三百六十二四百零四六百五十七百(3)P69“做一做”1、2三、发展练习(1)最小的三位数是几,最大的三位数呢?(2)一个三位数,它的百位上是最小的一位数,个位上最大的一位数,十位上是0,这个三位数是多少?(3)用0、1和3这三个数字,可以组成多少个不同的三位数?四、作业P711、2、3【二】年级【数学】科下册教学设计 第九周第一教学内容:千以内数的大小比较教学目标:1、通过“比一比”活动,掌握千以内数的大小比较的方法,能够用正确的符号表示千以内数的大小。2、通过“估一估”的活动,结合现实的素材,感受大数的的意义,体会估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3、发展学生的数感。教学重点:通过比较、理解数位的意义和数的实际大小掌握学会比较1000以内数的大小。教学难点:掌握千以内数的大小比较的方法,能够用正确的符号表示千以内数的大小。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复习导入1、出示插图,看图上有两只小鸟在争吵,到底哪只鸟叼来的木棒多?为什么?其实比较数的大小。2、出示比一比,在○里填上>或<。6○2066○62100○8975○57[设计意图]通过复习百以内的数大小比较的方法位迁移性的学习千以内的数大小对比较的方法作铺垫。二、新课教学活动出示教学例3:小鸟叼卡图100○1000(1)教师分别拨出100和1000。①学生写出两个数,个别板演。②比较这两个数,谁大?谁小?为什么?[设计意图]通过“估一估”活动发展学生的数感和估算能力。让学生回答。使其明白:100是三位数,最高位是在百位上,表示一百。1000是四位数,最高位是在千位上,表示一千,10个一百是一千,所以100<1000。③从这两个位数不同的数的比较大小中,你还知道了什么?两个整数比较大小,位数多的数就大。(2)教师分别拨出210和120。①学生写出这两个数,个别板演。②这两个数有什么相同的地方?请学生说。(这两个数都是由1、2、0三个数字组成的三位数。)③它们一样大吗?为什么?(让学生说,使其明白:因为百位上的数不同,一个表示二百,一个表示一百,所以210>120。)(3)再请看小鸟叼来的卡片图:459○456730○780(学生汇报,教师板书)(4)做一做。①比较两数的大小,完成课本第70页的第1题。(可以先估计一下谁多谁少,做完后,让学生说一说自己是怎样比较的。)②练习课本第70页的第2题。(同桌互说,再请学生说。)(5)小组讨论:通过刚才的学习,你认为怎样比较两个数的大小?①小组成员交流各自的方法。②请代表小组汇报讨论结果。③教师根据学生汇报小结。比较千以内两个数的大小分两种情况:得出:第一种:位数不同的数,哪个数位数多哪个数就大。第二种:位数相同的数,从最高位进行比较。如果相同就再看它们的下一位,谁大、谁小,如果第二位也相同,再看下一位,直到比出两个相同数位上的数的大小,就可以了。三、巩固练习1、课本第70页的第3题。(1)请学生分角色读题,帮助学生理解题意。(2)猜一猜,他们家各种了几棵?(3)说一说你是怎么想的。2、练习十五第4、5两题。(1)独立完成4、5两题的填空。(2)请学生说一说是怎么填写的。3、练习五的第6题。(1)先观察图中的书架,估算一下,大约有多少本书?(2)说一说你的估算结果和方法。在这里,可让学生明白,要估算整个书架上的书,先要估算一下一层有多少本书,再估算整个书架上的书。[设计意图]通过多样的练习,巩固新知的掌握。四、课堂小结这节课你学到什么?【二】年级【数学】科下册教学设计 第九周第二节教学内容:万以内数的认识认识算盘教学目标:1.直观认识算盘,知道算盘各部分的名称,学会用算盘记数和数数。2.经历用算盘表示数、数数的操作过程,掌握用算盘记数的方法,初步渗透位值思想。3.了解算盘的历史,知道算盘是我国古代的伟大发明之一,增强民族自豪感,激发学生对算盘的热爱。教学重点:认识算盘,会用算盘表示数。教学难点:带有上珠的数的读、写。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下面每幅图代表的数分别是多少?填一填说说它们的组成。二、探究新知认识算盘。算盘四周叫做框,根根小棒叫做档,一根横梁分上下;梁的上面是上珠,梁的下面是下珠;一个上珠表示5,一个下珠表示1。二、探究新知用算盘数数、记数。用算盘数数、记数。在算盘上拔出563。二、探究新知你知道吗?数学的逐渐发展标志着人类的不断进步。三、知识应用1.读出下面各数,并在算盘上表示出来。17,254,180,609,800,10002.说一说在算盘上拨数和在计数器上拨数有什么不同。3.写数,并读一读。四、课堂作业作业:第81页练习十六,第10题、第11题。【二】年级【数学】科下册教学设计 第九周第三节教学内容:万以内数的读写教学目标:1、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学会读写万以内的数(中间、末尾有0),且能总结出读写万以内数的方法。2、让学生学习用具体的数描述生活中的事物,并与他人交流,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和自信心,逐步发展学生的数感。教学重点:学会读写万以内的数。(末尾,中间有0。)教学难点:学会读写万以内的数。(末尾,中间有0。)教学过程一、复习准备1、在下面的每个数的后面接着写出三个数。(1)569()()()(2)1998()()()(3)9997()()()2、填空。(1)在数位顺序表里面,从右边起,第一位是(),第二位是(),第三位是(),第四位是(),第五位是()。(2)读出下面的数。368读作()820读作()409读作()500读作()4758读作()(3)写出下面各数。一百二十三写作六百写作四百五十写作三百零六写作五千七百三十写作二、导入新课1、学生汇报课前收集的数据资料情况。学生自由汇报课前收集的数据资料。一台空调大约是3500元,学校学生人数为1206人,爸爸的工资一个月2630元……(教师把同学们收集的数据有选择的板书在黑板上。)2、观察这些数据,复习数的组成。让学生选用一个数据,说一说这个数是由几个千、几个百、几个十、几个一组成的。师:这些数同学们都知道它的组成,那你们知道这些有什么共同的特点呢?(数中有0。)这些数怎么读、写呢?今天我们就来继续学习万以内的数的读写。三、讲授新课教学例6。1、请学生先在下面试读这些数。2、请学生读出黑板上的数,教师板书。如1206读作:一千二百零六。3、师:读了这些数后你有什么发现?(这些数中,有的0读出来,有的0不读,教师板书后,让学生发现什么样的0要读,什么样的0不要读。)4、教师分别拨出4305、3003。(1)看着计数器,写出这个数,请一名学生板演。(2)再写出这两个数的读法。(3)说一说你是怎么读、写这两个数的。5、小组总结:怎样读万以内的数?怎样写万以内的数?师生小结:我们读数的时候要从高位读起,万位上有几就读几万,千位上有几就读几千……末尾有的0读不读。中间有0的数不管有几个0都读一个0。四、巩固练习1、第76页的“做一做”。(1)学生独立完成。(2)请学生核对。2、教师报数,学生写数。75048007950032073、写出下面各数。四千二百二十五千零四七千零六十八千零五十四(1)学生写出这些数。(2)请几名学生说出自己写出的数并全班核对。(3)说一说你怎样判断,每个数中的“0”分别代表着几个“0”。4、同桌拨数,读写。一同学拨数,一同学在本子上写出写出这个数的读法和写法,然后再换过来。五、课堂小结本节课我们学的是万以内数的读、写方法,大家要记住的是不管是读数还是写数都要从高位往低位读写。写数时一定要看清这个“0”代表的是几个0,即要弄清前后两个数字所在的数位。六、布置作业完成本课的练习题。【二】年级【数学】科下册教学设计 第十一周第一节教学内容:万以内数的大小比较教学目标:1、通过“比一比”活动,掌握万以内数的大小比较的方法,能够用正确的符号表示万以内数的大小。2、通过现实的素材,感受大数的的意义,加深学生对万以内数的认识。3、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的能力。教学重点:通过比较、理解数位的意义和数的实际大小掌握学会比较10000以内数的大小。教学难点:掌握万以内数的大小比较的方法,能够正确运用符号表示万以内数的大小关系。教学过程一、准备活动1、读一读,并说一说,各个数中的“5”在什么数位上,各表示什么?257105957911352、填空()个一是十。()个十是一百,10个百是(),10个()是一万。八百七十二是由()个百、()个十、()个一组成的。8个千、4个十组成的数是()。3、在2287、650、80、285、651、79这几个数中:是两位数的有()是四位数的有()最大的数有()。最小的数有()。二、学习情景的创设1、看挂图聪聪和妈妈一起去商场买电器,聪聪和妈妈看中了空调和电视机。售货员说空调的价格是由3一个千、四个百和三个十组成的。你知道空调的价格吗?2、引导学生猜出电视机的价格。售货员又告诉我们电视机的价格比1000少,又比500多,你还能猜出电视机的价格吗?教师根据学生的汇报提示学生“多一些”、“多得多”3、引导学生进行数的大小比较。4、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比一比万以内数的大小。板书:万以内数的大小比较三、教学互动活动(1)提示:想一想我们千以内不同数位大小数比较的方法。自主探究四位数和三位数的大小比较。出示1430和980的大小,同时说一说自己是怎么比的?引导学生用多种方法比较小组汇报结果1430大于980。因为1430是四位数,而980是三位数。四位数比三位数大。也就是不同数位的数比较,数位多的数就大。谁来说说聪聪和妈妈能买到什么电器?你是怎么想的?及时帮助学生理清思路,比较出数的大小。探究四位数与四位数的大小比较。出示课件,聪聪正在和另一个小朋友比赛谁读数的速度快,聪聪得了3864分,另外一个小朋友得了3529分。(2)小组进行讨论:怎样比较3864和3529的大小?汇报得出:因为3864大于3529。所以聪聪获得胜利,是先比较千位一样大,所以比较百位,3864的百位是8比3529的百位5大,所以3864大于3529。师生总结:比较万以内数的时候,先比数位,数位多的数大,数位一样从高位比起,最高位大的数就大。教后练习要求学生独立比较各组数的大小,并集体订正。(3)引导学生完成练习十六第5题。理解题意。独立比一比。汇报比较的结果。用自己的话说一说。出示:5850和8637239和70072133和31445488和5458独立比较,集体订正。四、课外练习1、在里填上合适的数字。28□3○28677□00>7240646>6□2□49>413□21>2014293>4□6315+7<□+720-20÷5>□-20÷52、找规律,填一填。(1)596、597、()、()、()(2)1720、1730、()、()、()(3)5000、5100、()、()、()(4)1360、2360、()、()、5360、()(5)2130、3240、()、()、6570、()(6)9999、8888、()、()、5555、()【二】年级【数学】科下册教学设计 第十一周第二节教学内容:近似数教学目标:1、通过具体的情景让学生理解近似数的含义,体会近似数在生活中的作用。2、通过独立猜测、交流等活动让学生掌握一定猜测的方法,培养学生的数感和估计能力。教学重点:1、通过独立猜测、交流等活动让学生掌握一定猜测的方法。2、培养学生的数感和估计能力。教学难点:1、通过独立猜测、交流等活动让学生掌握一定猜测的方法。2、培养学生的数感和估计能力。教学过程一、准备练习1、接着数数。1998、()、()、()9997、()、()、()497、()()、()2、按照要求排列下面各数。10019961008()>()>()205306402()<()<()二、新课教学1、组织理解近似数的含义。出示例8的主题图。聪聪去调查了育英小学的学生数,他写下了这样的一句话:“育英小学有1506人,约是1500人。”育英小学到底有1506人还是1500人呢?为什么?组织学生进行讨论、交流。思考:后半句约1500人是什么意思?小组汇报:A、认为育英小学的认数是1506人,因为他告诉我们就是1506人,后半句他说的是约是1500人,是说他们学校的人数和1500人的差不多。B、也认为育英小学有1506人,他说约有1500人是大概就是1500人的意思。师小结:我们把1506这个很准确的数字就叫做“准确数”,而1500这个和1506差不多的数就叫做“近似数”。(边说边板书)引导学生明白近似数更容易记,因为它正好是正百数。出示例8主题图比较一下1506和1500这两个数,体会一下准确数和近似数哪个数更容易记住(2)聪聪那天不仅调查了育英小学的人数,还调查了新长镇的人数是9992人,约是()人,先独立填填,再和你的同桌交流交流。谁来说说你写出的近似数是多少?个别汇报:A、约是10000人,因为我觉得9992人接近10000人,B、我写的是“约9990人”因为9992人和9990只相差2。同学们你们同意哪位写的呢?为什么?师生小结:我们用近似数就是为了让我们更容易记住,所以,一般我们都用整百、整千、整万数。2、请你说说身边的近似数,找找生活中的近似数。按照教师的要求,先独立想想,再和小组的同学交流。3、组织活动3——猜一猜。(1)(练习十六第9题)提出题中的要求。请大家独立动脑筋想一想,再和同桌交流看你们手猜的一样吗?互相说说你们为什么要这样猜。(2)组织进行集体交流。说一说你猜出来的结果是什么样的?你是怎么猜的?及时肯定回答好的学生,并帮助学生总结应当怎样猜。让学生将所准备的卡片,按照教师的要求摆一摆:将所准备的卡片组成三位数或四位数;读一读:同桌相互读摆出的数;说一说:再互相说一说对方所摆事出的数的组成;比一比:比较两个数的大小。三、课外训练组织数学游戏——猜价格/(1)电视节目“幸运52”猜商品价格的游戏大家看过吗?其实这样的游戏应用的也是数学知识。今天我们也来玩一玩这样的猜数游戏。(2)游戏规则:老师给你一个提示,比如这个数几千几百的数,然后就开始猜,老师提示手中的数比你猜的数大还是小。同学们再根据这个提示继续猜直到猜对为止。(3)进行第一轮猜数游戏。【二】年级【数学】科下册教学设计 第十一周第三节教学内容:整百、整千加减法教学目标:1、通过熟悉的买电器的生活情景,提出加减法问题,探索口算整百、整千的加减的方法,经历交算法的过程。2、能正确熟练地进行计算,发展口算能力,培养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教学重点:掌握整百、整千的进(退)位加减法的计算方法。难点:算法的多样和优化。教学难点:掌握整百、整千的进(退)位加减法的计算方法。难点:算法的多样和优化。教学过程一、准备练习出示准备题要求能快速准确地计算出结果。[设计意图]复习旧知,为新知学习奠定基础。二、教学新课1、出示主题图,引导学生看图。爷爷去商场买电器,买了一台大电视机,和一台冰箱。2、根据这幅图提出数学问题。学生自由说一说问:(1)爷爷一共花了多少钱?(2)电视机和电冰箱哪个的价格贵?(3)买了电冰箱比买电视机多了多少钱?想一想:要用什么方法来解决?三、教学新课,探究整百、整千、数的加减的算法1、根据上面的情况,选择一个你想解决的问题写在课堂练习本上,根据问题列出相应的算式:一共花多少钱?各自进行并汇报板书算式:2000+1000=()那么,电视机和电冰箱哪个的价格贵?买了电冰箱比买电视机多了多少钱?先自己独立想一想,再进行小组交流,讲明白你的想法,听懂他人的想法,选择你想计算的算式。板书算式是:2000-1000=()想一想:()个百加()个百是()个百,也就是();()个千减()个千是()个千,也就是()。组织学生进行汇报,教师板书算式。2、组织活动编题口算活动用这些整百、整千数来进行一次编题口算的活动引导学生说出一些整百、整千的数将算式写在练习本上。2人一组,从整百和整千数中任意选出四个数组成一个加法和一个减法算式,将算式写在自己的练习本上。3、出示:80+50=130-50=要求学生独立完成在练习本上做做、想想应该怎么算?4、出示900+600=9000+6000=1500-600=1500-600=组织小组活动,解决问题集体校正5、学生完成练习十七第1题。认真看图,说说图意,自主提问解决问题。四、展性练习1、你有几种填法?(练习十七第5题)8□27>82632、○里填上“>”、“<”或“=”。20+80○40+605800-800○3600-3000130+70○200+20700-90○700-801200-200○1000+200500-50○400+5090+50○200-6090-60○100-70【二】年级【数学】科下册教学设计 第十一周第四节教学内容:利用估算解决问题教学目标:1.学会用估算的方法解决问题。2.会根据实际问题的需要选择合适的估算方法。教学重点:将估算作为解决问题的策略。教学难点:熟练掌握找一个近似数的方法。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揭示课题1.口算。300+200=700-300=900+1000=800-500=600+300=1500-700=100+900=700+900=6600-600=2.填一填。(1)妈妈买了一台电脑花了4995元,约是()元。(2)欣欣小学有608人,约是()人。(3)果园里有1298棵果树,约是()棵。二、探究新知师:知道了什么?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生1:500元买了300多元的电话机,剩下不到200元,肯定不够买电吹风。生2:不用准确算出得数,可以这样想:电话机超过了300元,电吹风超过了200元。300+200=500,带500元肯定不够。师:怎样解决?生:可以这样想:电话机不到400元,电吹风不到300元。400+300=700,带700元肯定够。三、知识运用1.城关镇礼堂有3000个座位,城关镇的三所小学各有八百多名学生。如果这三所小学的学生同时来参加活动,能坐下吗?师:怎样解决?生:可以这样想:城关镇的三所小学各有八百多名学生,也就是都不到900人,如果900+900+900=2700,3000个座位都够坐,那么这三所学校实际人数也够坐。2.连一连。3.(1)现在《科学世界》打折,现价是212元。打折后《科学世界》大约便宜了()元钱。(2)如果按原价买这三套书,带600元够吗?(3)你还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你会解决吗?四、课堂总结【二】年级【数学】科下册教学设计 第十一周第五节教学内容:整千的加减法(2)教学目的:1.通过练习,巩固前面所学的整百、整千数加减法的知识,加深学生对万以内数的认识。2.通过练习提高整百、整千数加减法的计算速度,计算准确率。3.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应用意识。教学重、难点:提高整百、整千数加减法的计算速度,计算准确率。教学过程:一、口算练习1.口算,其中几道题请学生说说做法。900-300500+4002000+50008000—3000300+504000+3003500—500600+7000800+9004500+7003300—8002.口算计时比赛二、数学游戏1、猜价格:例:提示:彩电大约3000元学生根据所给的近似数,猜测准确数,猜中为止。出示准确数。2、送信:P84第4题三、练习:P832先指名说,后同桌互说。P843、5【二】年级【数学】科下册教学设计 第十二周第一节教学内容:千克、克的认识教学目的:1、使学生初步形成重量的概念,认识重量单位千克和克,初步建立1千克和1克的重量观念,知道1000克=1千克。2、使学生了解日常生活中称量物品经常用到的秤称。能正确估计出物品的重量。3、在建立质量观念的基础上,培养学生估量物体质量的意识。教学重点难点:认识1000克=1千克。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天平、砝码、台秤、2分硬币、花生教学过程:一、课前口算训练1、今天老师带来了一些乘法和除法的口算题,请你看卡片进行解答。(指名学生答题)2、我把做过的乘法题目放在天平的左边,把除法题目放在天平的右边。3、做完了口算题目你有什么想对大家说的?4、通过刚才是实验表明,只有天平左右两边放一样重的物体托盘才会保持平衡。二、认识重量单位——克1、师:请你用手掂一掂,一包盐和一个硬币,如果放在天平上,天平会往哪边沉?请你再用手掂一掂,一个硬币和一团棉花,如果放在天平上,天平会往哪边沉?问:通过掂一掂,你有什么想和大家说的?盐比硬币重得多,所以同学们很快就知道了,但是硬币和棉花就不那么容易判断了,因为它们之间的差别不是很大,对于很轻的物体,我们就用克来衡量。板书:克的认识2、实验:拿出一个5克的砝码放在天平的左边,不断往另一边加2分的硬币直到两端平衡。问:你得出了什么结论?3、掂一掂1克有多重。4、称1克米、2克花生、5克绿豆,说说你是怎么称的。三、认识重量单位——千克1、师:我们刚才认识了克,在实际生活中还有哪些词是用来表示重量的呢?完成板书:克和千克的认识师:我们经常见到的台称就是以千克为单位的。(讲解台秤的使用方法)师:请你往台秤上放一些有标识重量的零食,称出1千克来,然后统计1千克到底有多少克。学生汇报,板书:1千克=1000克2、随便称1千克物品,然后去参观别的小组。(以上视学生的表现发给一个信封,学生不能当场打开)3、学生根据信封中的内容购物,采取成信购物的方式,并说说自己是怎么购物的。【二】年级【数学】科下册教学设计 第十二周第二节教学内容:

称一称教学目的:1、使学生通过“称一称”的实践活动,亲自感受1课和1千克的实际质量。2、通过实践活动使学生加深质量单位的理解,让学生深刻体会到质量单位与实际生活是紧密联系的,在实际生活中是非常有用的。3、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及创新意识。4、培养学生与他人的合作意识和分工合作的精神。教学重点难点:1、进一步了解克和千克的质量单位概念。2、能够用老师提供的称,来称量物体质量。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引人新知。请同学们想一想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哪些知识?二、实践、操作领悟新知1、称一称。(1)我们通过调查,知道了一些物品的质量。如果想知道同学们带来的水果蔬菜的质量,可以用什么方法?要称我们就要用到什么?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认识几种常见的称。这些称各有什么用途?(2)下面我们来重点实践一下生活中最常见的盘称和电子称。出示挂图称水果、蔬菜。1千克苹果有多少个?能把书中的苹果数一数吗?你们想自己称一称吗?(3)分组活动。明确活动要求:各小组把自己带来的水果、蔬菜各称出1千克。再数一数各有多少个。(4)刚才我们使用了盘称称物品的质量,是用什么作单位?请小组长上来汇报一下本组称的结果。(5)通过刚才的小组活动,大家发现1千克的水果、鸡蛋有几个。鱼有几条?2、估一估。(1)大家能估一估你们带来的其他日用品的质量有多少吗?你估计的理由是什么?把估计的结果写到书上。(2)称一称,验证学生估计的结果。(3)请大家看书上的图,李奶奶从市场里买了苹果、鸡蛋、鱼,大家可以提出哪些数学问题?三、教学效果测评1、引导学生完成教材第88页第1题。2、引导学生完成教材第88页第2题。3、引导学生完成教材第89页第7题。四、全课总结。今天我们学到了什么?请大家想一想,说一说。【二】年级【数学】科下册教学设计 第十二周第三节教学内容:克和千克练习课教学目的:1、通过实践活动使学生加深质量单位的理解,让学生深刻体会到质量单位与实际生活是紧密联系的,在实际生活中是非常有用的。2、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及创新意识。教学重点难点:1、进一步了解克和千克的质量单位概念。2、能够用老师提供的称,来称量物体质量。教学过程:1、课前让每位学生去任选看两件物品并填好调查表;调查表物品名称净含量(克、千克)物品的重量物品的个数1千克(苹果)()个1千克(盐)()袋2、学生汇报自己是如何进行调查的。3、动手实践:师的桌面上陈列了一些物品,请每组任选1件猜它的重量,你们认为组内谁猜得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