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遂宁市射洪中学2025届高三上学期一模生物试题 含解析_第1页
四川省遂宁市射洪中学2025届高三上学期一模生物试题 含解析_第2页
四川省遂宁市射洪中学2025届高三上学期一模生物试题 含解析_第3页
四川省遂宁市射洪中学2025届高三上学期一模生物试题 含解析_第4页
四川省遂宁市射洪中学2025届高三上学期一模生物试题 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射洪中学高2022级高三一模考试生物试题(时间:75分钟满分:100分)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班级、姓名、考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对应题号的位置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4.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第I卷(选择题)一、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请把它选出来,并把它前面的字母涂在答题卡相应的位置。(每小题2分,共40分)1.幽门螺杆菌是一种富含脲酶的细菌,可通过脲酶水解尿素产生氨,在菌体周围形成“氨云”保护层,是目前已知能在人胃中生存的唯一微生物。幽门螺杆菌感染可引起胃夾、消化道溃疡甚至胃癌等疾病。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幽门螺杆菌的DNA和RNA集中分布在拟核区域B.幽门螺杆菌利用宿主核糖体合成脲酶的过程中消耗水C.幽门螺杆菌合成脲酶所需的能量主要由线粒体提供D.幽门螺杆菌在菌体周围形成的“氨云”可中和胃酸【答案】D【解析】【分析】幽门螺杆菌是原核生物,没有核膜包被的细胞核,只有核糖体一种细胞器。【详解】A、幽门螺杆菌的DNA主要分布在拟核区域,RNA主要分布在细胞质中,A错误;B、幽门螺杆菌合成脲酶是在自身的核糖体上完成的,脱水缩合的过程中产生水,B错误;C、幽门螺杆菌是原核生物,无线粒体,C错误;D、幽门螺杆菌富含脲酶,通过脲酶水解尿素产生氨,在菌体周围形成“氨云”保护层中和胃酸,以抵抗胃酸的杀灭作用,是目前已知能在人胃中生存的唯一微生物,D正确。故选D。2.南瓜中含有丰富的糖类、蛋白质、维生素等营养成分,以及钴、锌等矿物质,具有补胃、健脾等作用,是很好的保健食品。已知钴能活跃人体的新陈代谢,促进造血功能。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南瓜种子中的结合水是细胞内良好的溶剂和化学反应的介质B.南瓜中含有钴、锌等大量元素和维生素,食用南瓜可提高人体免疫力C.南瓜蒸煮时其蛋白质中的肽键被破坏,肽链松散,有利于人体的消化、吸收D.南瓜中的纤维素是由葡萄糖组成的多糖,不能被消化,能促进人体肠道的蠕动【答案】D【解析】【分析】糖类分为:单糖、二糖、多糖,其中单糖包括葡萄糖、果糖、核糖和脱氧核糖,二糖包括麦芽糖、蔗糖和乳糖,多糖包括淀粉、纤维素和糖原。【详解】A、结合水是不能自由流动的水,南瓜种子中的自由水是细胞内良好的溶剂和化学反应的介质,A错误;B、锌是细胞中的微量元素,B错误;C、南瓜蒸煮时蛋白质变性,空间结构变得松散,有利于人体进行消化、吸收,但肽键并未被破坏,C错误;D、南瓜中的纤维素是多糖,是由葡萄糖组成,不能被吸收利用,但能促进人体肠道的蠕动,D正确。故选D。3.下列关于细胞中元素和化合物的描述,正确的是()A.与等质量糖类相比,油脂中H含量高,故分解时油脂产生更多的水B.与等质量蛋白质相比,核酸中P含量高,故核酸也是一种能源物质C.与水相比,细胞中无机盐含量很少,但它们都是组成细胞结构的成分D.RNA分子携带大量遗传信息,是绝大多数真核生物的遗传物质【答案】A【解析】【分析】1、化合物的元素组成:(1)糖类的元素组成:只有C、H、O;(2)脂质的元素组成:主要含C、H、O,有的含有N、P;(3)蛋白质的元素组成:主要为C、H、O、N,有的含有S;(4)核酸的元素组成:C、H、O、N、P。2、水在细胞中以两种形式存在:(1)一部分水与细胞内的其他物质相结合,叫做结合水。结合水是细胞结构的重要组成成分,大约占细胞内全部水分的4.5%。(2)细胞中绝大部分的水以游离的形式存在,可以自由流动,叫做自由水。自由水是细胞内的良好溶剂,许多种物质溶解在这部分水中,细胞内的许多生物化学反应也都需要有水的参与。多细胞生物体的绝大多数细胞,必须浸润在以水为基确的液体环境中。水在生物体内的流动,可以把营养物质运送到各个细胞,同时也把各个细胞在新陈代谢中产生的废物,运送到排泄器官或者直接排出体外。3、细胞中大多数无机盐以离子形式存在。【详解】A、脂质分子中氧的含量远远少于糖类,而氢的含量更多,所以分解时油脂需要更多氧,产生更多的水,A正确;B、蛋白质的主要组成元素为C、H、O、N,核酸的组成元素为C、H、O、N、P,核酸中P含量高,但核酸不是能源物质,B错误;C、与水相比,细胞中无机盐含量很少,且大多数无机盐以离子形式存在,不是组成细胞结构的成分。水有自由水和结合水两种形式,其中结合水是细胞结构的重要组成成分,C错误;D、RNA分子只是RNA病毒的遗传物质,DNA病毒和细胞结构生物的遗传物质都是DNA,D错误。故选A。4.下列有关细胞中“一定”的说法正确的是()①光合作用一定在叶绿体中进行②有氧呼吸一定在线粒体中进行③没有细胞结构的生物一定是原核生物④以RNA为遗传物质的生物一定是原核生物⑤所有生物的蛋白质一定是在核糖体上合成的⑥有中心体的生物一定不是高等植物A.①③⑤⑥ B.②④⑥C.④⑤⑥ D.⑤⑥【答案】D【解析】【分析】生物包括细胞生物和非细胞生物,非细胞生物是指病毒类生物,而细胞生物分为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生物界与非生物界之间存在统一性,即生物界中含有的元素在无机自然界中均能找到。线粒体是进行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而原核细胞没有线粒体,但是部分生物也能进行有氧呼吸。叶绿体是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但是原核细胞中没有叶绿体,而蓝藻也能进行光合作用。【详解】①蓝藻没有叶绿体,但是含有叶绿素,也能进行光合作用,因此光合作用不一定在叶绿体中进行,①错误;②原核细胞没有线粒体,但有的原核生物也能进行有氧呼吸,如硝化细菌、蓝藻等,②错误;③没有细胞结构的生物一定是病毒,原核生物具有细胞结构,③错误;④以RNA为遗传物质的生物一定是病毒,原核生物的遗传物质是DNA,④错误;⑤核糖体是合成蛋白质的场所,所有生物的蛋白质一定是在核糖体上合成,⑤正确;⑥中心体分布在动物细胞和低等植物细胞中,因此有中心体的生物一定不是高等植物,⑥正确。综上分析可知,⑤⑥正确,D正确,ABC错误。故选D。5.联系内质网与高尔基体之间物质运输的小泡表面具有由蛋白质构成的笼状衣被,衣被小泡主要有COPⅡ衣被小泡和GOPI衣被小泡两种类型。COPⅡ衣被小泡介导物质从内质网到高尔基体的顺向运输;COPI衣被小泡介导从高尔基体将可循环的或错误修饰的物质运回内质网的逆向运输。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内质网、高尔基体及衣被小泡的均属于生物膜B.衣被小泡在内质网和高尔基体间运输表明两者存在结构上直接联系C.大肠杆菌中不发生衣被小泡的顺向运输和逆向运输D.推测顺向运输和逆向运输都与衣被小泡膜蛋白的识别功能有关【答案】B【解析】【分析】分泌蛋白的加工、运输过程:(1)分泌蛋白最初是在内质网上的核糖体中由氨基酸形成肽链,肽链进入内质网进行加工,形成有一定空间结构的蛋白质;(2)内质网可以出芽,也就是鼓出由膜形成的囊泡,包裹着要运输的蛋白质,离开内质网,到达高尔基体,与高尔基体膜融合,囊泡膜成为高尔基体膜的一部分,高尔基体还能对蛋白质做进一步的修饰加工,然后形成包裹着蛋白质的囊泡。囊泡移动到细胞膜,与细胞膜融合,将蛋白质分泌到细胞外;(3)在分泌蛋白合成、加工和运输的过程中,需要消耗能量,这些能量的供给来自线粒体;(4)在细胞内,许多由膜形成的囊泡就像深海中的潜艇,在细胞中穿梭往来,繁忙着运输着货物,而高尔基体在其中起重要的交通枢纽作用。【详解】A、内质网、高尔基体及衣被小泡都是单层膜结构,均属于生物膜,A正确;B、衣被小泡在内质网和高尔基体间运输表明两者存在结构上间接联系,B错误;C、由于大肠杆菌属于原核生物,没有内质网和高尔基体,故其体内不发生衣被小泡在内质网和高尔基体之间的顺向运输和逆向运输,C正确;D、无论顺向运输还是逆向运输,特定的运输方向与衣被小泡膜蛋白的识别功能有关,D正确。故选B。6.马达蛋白沿细胞骨架运动,参与细胞内物质运输的过程如图所示。马达蛋白可重复进行图示过程。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细胞骨架在维持细胞形态、信息传递、细胞分裂等方面起重要作用B.马达蛋白在运输细胞内物质时,空间结构发生可逆性改变,利于远距离运输C.马达蛋白的合成和加工场所都是核糖体,核糖体是无膜细胞器D.马达蛋白在运输细胞内物质时,沿细胞骨架定向移动,这个过程消耗ATP【答案】C【解析】【分析】细胞骨架是真核细胞中维持细胞形态、保持细胞内部结构有序性的网架结构,细胞骨架由蛋白质纤维组成。【详解】A、细胞骨架在维持细胞形态、信息传递、细胞分裂等方面起重要作用,A正确;B、马达蛋白在运输细胞内物质时,空间结构发生改变,之后恢复原状,这个过程循环发生,可将物质远距离运输,B正确;C、核糖体不是蛋白质的加工场所,核糖体是无膜细胞器,C错误;D、根据题意,马达蛋白运输细胞内物质时,沿细胞骨架按一定方向移动,这个过程消耗ATP,D正确。故选C。7.细胞作为基本的生命系统,其结构复杂而精巧。下列关于细胞的说法,合理的是()A.洋葱表皮细胞在清水中不会涨破,主要是因为细胞膜能控制物质进出B.变形虫细胞中的细胞骨架锚定并支撑许多细胞器,并与细胞的运动有关C.叶绿体内堆叠着大量类囊体,有利于二氧化碳在膜上的吸收利用D.蓝细菌细胞具有多种膜结构细胞器,可将细胞质分割成许多功能化区域【答案】B【解析】【分析】细胞骨架是真核细胞中维持细胞形态、保持细胞内部结构有序性的网架结构。细胞骨架由蛋白质纤维组成,细胞骨架包括微丝、微管和中间纤维。细胞骨架与细胞运动、分裂、分化以及物质运输、能量转换、信息传递等生命活动密切相关。【详解】A、洋葱表皮细胞在清水中不会涨破,主要是因为细胞壁具有支持保护作用,A错误;B、变形虫细胞中的细胞骨架锚定并支撑许多细胞器,并与细胞的运动有关,B正确;C、叶绿体内堆叠着大量类囊体,扩大膜面积,为酶提供更多的附着为位点,有利于光反应的进行,C错误;D、蓝细菌细胞为原核细胞,不具有含膜结构的细胞器,D错误。故选B。8.酶的抑制剂分为可逆型抑制剂(与酶结合使酶的活性降低,但酶活性能恢复)和不可逆型抑制剂(与酶结合使酶的活性降低,但酶活性不能恢复)。物质P对酶A的活性具有抑制作用,为了探究物质P属于哪种类型的抑制剂,某同学进行如下相关实验:试管甲:加入酶A和底物;试管乙,加入酶A、底物和物质P试管丙:加入酶A和物质P,透析去除物质P后再加入底物;分别检测三支试管中的酶活力。下列相关分析错误的是()A.单位时间内试管甲中的产物生成量明显多于试管乙B.若试管乙的酶活力低于试管丙,则物质P为可逆型抑制剂C.实验说明酶抑制剂通过与酶结合导致酶空间结构改变进而抑制酶活性D.若试管乙的酶活力与试管丙相同,则物质P为不可逆型抑制剂【答案】C【解析】【分析】酶是活细胞产生的具有催化作用的有机物,其中绝大多数是蛋白质,少数是RNA。催化剂是降低反应的活化能。与无机催化剂相比,酶降低活化能的作用更显著。酶的活性受温度、pH、激活剂或抑制剂等因素的影响。【详解】A、试管甲:加入酶A和底物;试管乙:加入酶A、底物和物质P,物质P抑制酶的活性,所以单位时间内试管甲的产物生成量多于试管乙,A正确;B、试管丙:加入酶A和物质P,透析后再加入底物;若P为可逆型抑制剂,则透析后去除抑制剂P,酶的活性恢复,试管乙的酶促反应速率低于试管丙,B正确;C、酶抑制剂可能与酶结合后导致酶的空间结构发生改变从而抑制酶活性,也可能与底物竞争酶的结合位点而抑制酶活性,但本实验无法说明抑制剂作用的具体机制,C错误;D、若物质P为不可逆型抑制剂,酶的活性不能恢复,透析后酶促反应速率为试管丙与试管乙相同,D正确。故选C。9.将某幼儿脐贴在患儿肚脐处皮肤贴敷12小时可有效缓解小儿腹泻腹痛。如图所示,贴剂中的丁香酚经扩散最终进入胃壁细胞,刺激胃蛋白酶和胃酸分泌,进而促进食物的消化。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丁香酚进入细胞方式与小肠上皮细胞吸收氨基酸的方式相同B.胃壁细胞膜上协助H⁺排出的载体蛋白还可为反应提供活化能C.胃蛋白酶在胃壁细胞内合成后可通过胞吐作用进入内环境D.K⁺从胃腔进入胃壁细胞中与H⁺从胞内排出的方式相同【答案】D【解析】【分析】分析题图,丁香酚顺浓度梯度进入胃壁细胞,促进胃蛋白酶的分泌,并且通过H+-K+-ATP酶把K+转运进胃壁细胞,同时把H+转运出胃壁细胞,促进胃酸的分泌,具有促进消化的作用。【详解】A、丁香酚进入细胞为顺浓度梯度的被动运输,而小肠上皮细胞吸收葡萄糖为主动运输,二者的方式不同,A错误;B、胃壁细胞膜上协助H+排出的载体蛋白兼有ATP水解酶活性,可降低反应的活化能,B错误;C、胃蛋白酶在胃壁细胞内合成后可通过胞吐作用进入胃腔,但胃腔不属于内环境,C错误;D、H+由从胞内排出时,pH由7.3变为0.8,运输方式为主动运输,K+从胃腔进入胃壁细胞膜的运输方式也为主动运输,D正确。故选D。10.科研人员发现,给健康小鼠接种衰老细胞,之后它们受到黑色素瘤和胰腺癌细胞攻击时,能够防止或延缓肿瘤的形成。对于已经长出肿瘤的小鼠,接种衰老细胞也有明显的改善效果。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自由基学说认为,细胞衰老后产生的自由基会通过负反馈阻止生物膜产生自由基B.端粒学说认为,与衰老细胞有关的端粒由RNA和蛋白质组成,细胞每分裂一次缩短一截C.细胞毒性T细胞具有杀死癌细胞的作用,该过程可能使癌细胞发生细胞凋亡D.根据题干信息可知,在临床上,人们也可以通过将衰老细胞注射到人体内以便促进抗肿瘤免疫反应【答案】C【解析】【分析】目前普遍认为导致细胞衰老的有两种学说:(1)自由基理论:自由基是生物氧化过程中产生的、活性极高的中间产物。自由基的化学性质活泼,可攻击生物体内的DNA、蛋白质和脂质等大分子物质,造成氧化性损伤,结果导致DNA断裂、交联、碱基羟基化,蛋白质变性失活等胞结构和功能的改变。(2)端粒学说:端粒是染色体末端的一种特殊结构,其DNA由简单的重复序列组成。在细胞分裂过程中,端粒由于不能为DNA聚合酶完全复制而逐渐变短。科学家提出了端粒学说,认为端粒随着细胞的分裂不断缩短,当端粒长度缩短到一定阈值时,细胞就进入衰老过程。【详解】A、自由基学说认为自由基会通过正反馈促进生物膜产生自由基,A错误;B、端粒学说认为端粒由DNA和蛋白质组成,细胞每分裂一次缩短一截,B错误;C、细胞毒性T细胞具有清除功能,细胞毒性T细胞清除癌细胞的过程可使癌细胞发生细胞凋亡,C正确;D、题干中的实验仅可证明该方法可在小鼠体内促进抗肿瘤免疫反应,不能证明在人体内有相同效果,D错误。故选C。11.外泌体是活细胞衍生的一种囊泡状结构,可以作为细胞间信息交流的载体。其形成过程中产生的多囊体可以与溶酶体融合,其中内容物被水解酶降解,也可与细胞膜融合,释放外泌体(如下图所示)。图中V-ATPase是溶酶体膜上的蛋白复合物,可作为质子泵维持溶酶体正常的pH。受体细胞可以通过特异性受体识别外泌体。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外泌体的形成和受体细胞识别外泌体的过程均体现了膜的流动性B.抑制V-ATPase的功能,内环境中的外泌体可能会增加C.若外泌体应用于疾病治疗,可能会成为理想的大分子药物载体D.若microRNA能与靶细胞内相应的mRNA结合,则会影响相应基因的翻译【答案】A【解析】【分析】细胞膜中的大多数蛋白质分子和磷脂分子是可以运动的,这体现细胞膜的流动性,是细胞膜的结构特性;而细胞膜具有不同种类和数量的载体蛋白,这是细胞膜选择透过性的基础,是细胞膜的功能特性。【详解】A、外泌体形成过程体现了膜的流动性,受体细胞通过特异性受体识别外泌体,这属于细胞膜的信息交流作用,并没有体现膜的流动性,A错误;B、V-ATPase是溶酶体膜上的蛋白复合物,作为质子泵维持溶酶体正常的pH,多囊体可以与溶酶体融合,其中内容物被水解酶降解,多囊体也可与膜融合后释放到胞外,形成外泌体,当抑制V-ATPase的功能,多囊体与溶酶体融合减少,释放到细胞膜外的增多,外泌体将增多,B正确;C、受体细胞可以通过特异性受体识别外泌体,且外泌体能够运输大分子物质,若外泌体应用于疾病治疗,可能会成为理想的大分子药物载体,C正确;D、若microRNA能与靶细胞内相应的mRNA结合,则会导致mRNA作为翻译模板的功能丧失,影响相应基因的翻译,D正确。故选A。12.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联会和分离与黏连复合蛋白(REC8和RAD21L)相关,见右图。在细胞分裂过程中,黏连复合蛋白被分离酶(separase,一种蛋白水解酶)水解后,相应染色体才能正常分离,使细胞分裂继续进行。下列相关推测不合理的是()A.正常情况下,REC8蛋白和RAD21L蛋白水解分别发生在减数分裂Ⅱ后期、减数分裂I后期B.能够催化相应黏连复合蛋白水解的分离酶在发挥作用前可能处于非活跃状态C.据图和题干信息推测,有丝分裂过程中不会合成RAD21L蛋白D.REC8蛋白存在不利于染色体着丝粒的粘附【答案】D【解析】【分析】由图可知REC8蛋白是用于姐妹染色单体之间的黏连,RAD21L蛋白用于同源染色体之间的联会。【详解】A、由图可知REC8蛋白是用于姐妹染色单体之间的黏连,RAD21L蛋白用于同源染色体之间的联会;而姐妹单色单体的分离发生在减数分裂Ⅱ后期,同源染色体的分离发生在减数分裂Ⅰ后期,A正确;B、能够催化相应黏连复合蛋白水解的分离酶在发挥作用前不能破坏对应的蛋白质,因此其处于非活跃状态,B正确;C、RAD21L蛋白用于同源染色体之间的联会,而有丝分裂过程中不发生同源染色体的联会,C正确;D、REC8蛋白的存在可以将姐妹染色单体黏连,有利于染色体着丝粒的粘附,D错误。故选D。13.动物细胞呼吸部分代谢过程如图所示;非糖物质代谢所形成的某些产物与细胞呼吸中间产物相同,这些物质可进一步形成葡萄糖。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过程②发生的场所在细胞质基质B.过程①生成的氨基酸是必需氨基酸C.X物质是甘油,不是合成磷脂分子的成分D.蛋白质、糖类和脂质的代谢可以通过细胞呼吸联系起来【答案】D【解析】【分析】细胞呼吸是指有机物在细胞内经过一系列的氧化分解,生成二氧化碳或其他产物,释放能量并生成ATP的过程。其意义如下:1、细胞呼吸为生物体提供能量;2、细胞呼吸是生物体代谢的枢纽,例如:细胞呼吸产生的中间产物可转化为甘油、氨基酸等非糖物质;非糖物质代谢形成的某些产物与细胞呼吸中间产物相同,这些物质可以进一步形成葡萄糖,蛋白质、糖类和脂质的代谢,都可以通过细胞呼吸过程联系起来。【详解】A、过程②为有氧呼吸第二阶段,发生的场所在线粒体基质,A错误;B、过程①生成的氨基酸能够在体内合成,是非必需氨基酸,B错误;C、脂肪是由脂肪酸和甘油组成,因此X物质是甘油,磷脂是由甘油、脂肪酸和磷酸等组成,因此甘油是合成磷脂分子的成分,C错误;D、细胞呼吸是生物体代谢的枢纽,蛋白质、糖类和脂质的代谢,都可以通过细胞呼吸过程联系起来,D正确。故选D。14.图1表示某植物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过程示意图,图2为探究密闭装置中不同温度对该植物叶肉细胞光合速率和呼吸速率的影响。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图1中产生O2与消耗O2的场所分别为线粒体内膜、类囊体薄膜B.图2温度为t2时,氧气的去向仅被线粒体利用C.图2温度为t3时,叶肉细胞的实际光合速率为12.5mg/hD.图2温度为t4时,植物体光合速率等于呼吸速率【答案】C【解析】【分析】黑暗条件下氧气的消耗值代表了呼吸速率,且已知t1<t2<t3<t4,由图可知,随着温度的升高,呼吸速率逐渐增加,说明在实验温度范围内,绿藻呼吸作用相关酶的活性与温度呈正相关;光下氧气的增加值代表了净光合速率(=总光合速率-呼吸速率),随着温度的升高净光合速率先逐渐增加后降低,t4时净光合速率与呼吸速率相等。【详解】A、图1中光合作用产生O2与呼吸作用消耗O2的场所分别为类囊体薄膜、线粒体内膜,A错误;B、适宜光照条件下,图2温度为t2时,光合速率大于呼吸速率,产生的氧气被线粒体利用和释放到外界环境中,B错误;C、光照下氧气产生量就是实际光合速率,t3温度下,叶肉细胞的实际光合速率为12.5mg/h,C正确;D、t4温度条件下,叶肉细胞的光合速率等于呼吸速率,对于整个植物体而言,光合速率小于呼吸速率,D错误。故选C。15.下图为马蛔虫和果蝇减数分裂过程的示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①一定来自马蛔虫的精巢B.②可能来自马蛔虫的精巢或果蝇的卵巢C.③可能来自马蛔虫的精巢或马蛔虫的卵巢D.④一定来自马蛔虫的卵巢【答案】B【解析】【分析】分析题图:①中发生了同源染色体的分离和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细胞质均等分裂;②中存在同源染色体且发生了着丝粒的分裂,处于有丝分裂后期;③中无同源染色体且着丝粒分裂,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④中发生了同源染色体的分离和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细胞质不均等分裂。【详解】A、①中发生了同源染色体的分离和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细胞质均等分裂,且细胞中含有2对同源染色体,①一定来自马蛔虫的精巢(2n=4),A正确;B、根据题干信息,图②为减数分裂过程,并且着丝粒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说明图②所处时期应该是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此时细胞内染色体条数为8条,那么该生物体细胞染色体条数也为8条,同时,该细胞细胞质均等分配,因此,该细胞既可以来源于果蝇的精巢,又可以来源于果蝇的卵巢,不可能是马蛔虫精巢,B错误;

C、③中同一极无同源染色体且着丝粒分裂,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细胞质均等分裂,③可能来自马蛔虫的精巢或马蛔虫的卵巢(第一极体在减数第二次分裂时细胞质均等分裂),C正确;D、④中发生了同源染色体的分离和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细胞质不均等分裂,且染色体数目为4,④一定来自马蛔虫的卵巢,D正确。故选B。16.真核细胞的细胞周期分为间期和分裂期,受多种物质的调控,分裂间期又分为G1、S、G2三个阶段。下图是某动物细胞的调节过程,图中CDK2-CyelinE是细胞周期G1进入S期的关键调控因子。如果细胞中的DNA受损,会发生如图所示调节过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DNA正常,p53蛋白会降解;DNA损伤,p53蛋白会活化B.活化的p53蛋白有利于DNA复制和转录的发生C.失活的CDK2-CyclinE,将导致细胞周期中分裂期的细胞比例显著下降D.细胞内DNA受损可能是自由基的攻击所致,自由基还可能攻击蛋白质和磷脂分子【答案】ACD【解析】【分析】分析题图:DNA正常时,p53蛋白会降解;DNA损伤时,会活化p53蛋白,活化的p53蛋白能促进p21基因表达形成p21蛋白,p21蛋白使CDK2-cyclinE失活,导致细胞不能从G1期进入S期。【详解】A、由图可以看出,DNA正常,p53蛋白降解,DNA损伤,p53蛋白活化,A正确;B、活化的p53蛋白能促进p21基因表达形成p21蛋白,p21蛋白使CDK2-CyclinE失活,导致细胞不能从G1期进入S期,不利于DNA复制的发生,图中看出促进p21基因转录,B错误;C、CDK2-CyelinE是细胞周期G1进入S期的关键调控因子,CDK2-CyclinE失活,导致细胞不能从G1期进入S期,可能导致连续分裂的细胞大量停留在间期,分裂期的细胞比例下降,C正确;D、自由基可能攻击细胞膜上的磷脂分子,产生更多的自由基、攻击DNA分子,可能使DNA发生基因突变,攻击蛋白质,蛋白质活性下降,细胞衰老,D正确。故选ACD。17.如图为丙酮酸进入线粒体的过程,丙酮酸可以通过外膜上由孔蛋白构成的通道蛋白进入膜间隙,再通过与H+(质子)协同运输(利用H+浓度梯度势能)的方式由膜间隙进入线粒体基质。下列相关分析正确的是()A.丙酮酸由孔蛋白进入线粒体膜间隙的方式为自由扩散B.丙酮酸通过膜间隙进入线粒体基质的方式为协助扩散C.H+经质子泵由线粒体基质进入膜间隙的方式为主动运输D.加入蛋白质变性剂会降低线粒体内膜对各种物质的运输速率【答案】C【解析】【分析】物质运输方式:(1)被动运输:分为自由扩散和协助扩散:①自由扩散:顺相对含量梯度运输;不需要载体;不需要消耗能量。②协助扩散:顺相对含量梯度运输;需要载体参与;不需要消耗能量。(2)主动运输:能逆相对含量梯度运输;需要载体;需要消耗能量。(3)胞吞胞吐:物质以囊泡包裹的形式通过细胞膜,从细胞外进或出细胞内的过程。【详解】A、根据题意可知,线粒体外膜的通道蛋白(孔蛋白)可以让丙酮酸通过,不需要消耗能量,因此为协助运输,A错误;B、丙酮酸通过内膜时,丙酮酸要借助特异性转运蛋白,利用H+(质子)协同运输的方式由膜间隙进入线粒体基质,则会消耗能量,因此为主动运输,B错误;C、H+(质子)通过质子泵由线粒体基质进入膜间隙是逆浓度梯度,且需要载体蛋白,所以运输方式为主动运输,C正确;D、加入蛋白质变性剂会使蛋白质变性,但不影响自由扩散的速率,D错误。故选C。18.将大小、长势相同的某种植物幼苗均分为甲、乙两组,在两种不同浓度的KNO3溶液中培养(其他条件相同且不变)。两组植物培养时鲜重的变化情况如下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6h时,两组幼苗都已出现萎蔫现象,直接原因是蒸腾作用失水和根细胞失水B.6h后,甲组幼苗因根系开始吸收K+、NO3-,吸水能力增强,使鲜重逐渐提高C.12h后,若继续培养,甲组幼苗的鲜重可能超过处理前,乙组幼苗死亡D.一般情况下,植物从土壤中吸收K+、NO3-需要根细胞通过细胞呼吸提供能量【答案】B【解析】【分析】渗透作用必须具备两个条件:一是具有半透膜,二是半透膜两侧的溶液具有浓度差。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有自由扩散,例如氧和二氧化碳进出细胞膜;协助扩散,例如葡萄糖穿过红细胞的细胞膜;主动运输,例如Na+、K+穿过细胞膜。【详解】A、6h时,由于蒸腾作用失水和根细胞失水,两组幼苗都已出现萎蔫现象,A正确;B、实验开始时,甲组幼苗根系就已开始吸收K+、NO3﹣,而不是在6h时才开始吸收K+、NO3﹣,到6小时时细胞液浓度大于KNO3溶液浓度,从而使吸水能力增强,使鲜重逐渐提高,B错误;C、12h后,由于甲组根系不断通过主动运输吸收K+、NO3-,从而保持根细胞内外浓度差,使其吸水量大于蒸腾量而有可能超过处理前的鲜重量;乙组放在比根细胞液浓度大很多的KNO3溶液中,根细胞通过渗透作用和蒸腾作用不断大量失水造成严重萎蔫最后死亡,C正确;D、一般情况下,植物从土壤中吸收K+、NO3﹣是主动运输,需要根细胞呼吸作用提供ATP,D正确。故选B。19.生物实验材料的选用直接影响实验的成败和效果,下列有关实验“材料”的选用科学可行的是()A.在观察叶绿体和细胞质的流动实验中,选用叶片薄的颤蓝细菌为材料B.在探究细胞的吸水和失水实验中,选用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为材料C.在研究分泌蛋白的合成和运输实验中,选用豚鼠心肌细胞为材料D.在探究对酶活性的影响实验中,选择淀粉和淀粉酶为材料【答案】B【解析】【分析】1、活细胞中的细胞质处于不断流动的状态。观察细胞质的流动,可用细胞质基质中的叶绿体的运动作为标志。2、酶的催化具有高效性(酶的催化效率远远高于无机催化剂)、专一性(一种酶只能催化一种或一类化学反应的进行)、需要适宜的温度和pH值(在最适条件下,酶的催化活性是最高的,低温可以抑制酶的活性,随着温度升高,酶的活性可以逐渐恢复,高温、过酸、过碱可以使酶的空间结构发生改变,使酶永久性的失活)。【详解】A、颤蓝细菌属于蓝细菌,是原核生物,没有叶绿体,不能用于观察叶绿体和细胞质的流动实验的材料,A错误;B、由于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的液泡呈现紫色,便于观察,因此可用来“探究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B正确;C、豚鼠心肌细胞不产生分泌蛋白,在研究分泌蛋白的合成和运输实验中,常选用豚鼠的胰腺细胞为材料,C错误;D、在“探究pH对酶活性的影响”实验中,不能选用淀粉和淀粉酶为材料,原因是淀粉在酸性条件下可以水解,D错误。故选B。20.神经氨酸酶又称唾液酸酶,是分布于流感病毒被膜上的一种糖蛋白,可以催化唾液酸水解,协助成熟流感病毒脱离宿主细胞并感染新的细胞。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强酸能破坏神经氨酸酶的氨基酸序列,从而导致其失活B.神经氨酸酶的作用原理是能提供唾液酸水解所需的活化能C.在一定的范围内,随着温度上升,神经氨酸酶活性下降D.低温导致神经氨酸酶空间结构改变,活性发生不可逆下降【答案】C【解析】【分析】酶:(1)酶活性:酶的活性受温度、pH、激活剂或抑制剂等因素的影响。(2)活化能:分子从常态转变为容易发生化学反应的活跃状态所需要的能量。(3)作用机理:催化剂是降低反应的活化能。与无机催化剂相比,酶降低活化能的作用更显著。(4)酶的本质:酶是活细胞产生的具有催化作用的有机物,其中绝大多数是蛋白质,少数是RNA。(5)酶的特性:高效性、专一性、作用条件较温和(高温、过酸、过碱,都会使酶的结构遭到破坏,使酶永久失活;在低温下,酶的活性降低,但不会失活)。【详解】A、强酸导致酶失活的原因是破坏神经氨酸酶的空间结构,A错误;B、酶的作用原理是能降低反应所需的活化能,神经氨酸酶的作用原理是能降低唾液酸水解所需的活化能,B错误;C、当温度超过最适温度后,随着温度上升,神经氨酸酶活性下降,C正确;D、低温条件下,酶活性降低的变化是可逆的,D错误。故选C。第II卷(非选择题)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5个小题,共60分)21.下图所示为构成细胞的部分元素及化合物(其中a、b、c、d代表小分子物质,X,Y,Z代表大分子物质,C、H、O、N、P代表化学元素)。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1)物质a是____,检验物质a的常用试剂是____。在动物细胞内,与物质X作用最相似的物质是____。与物质X组成元素相同,在动物、植物细胞中均可含有的最理想的储能物质是____。(2)若某种Y分子含有2条直链肽链,由18个b分子(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为128)组成,则该Y分子的相对分子质量大约为____。(3)物质c在人体细胞中共有4种,分子中____的不同决定了c的种类不同。(4)图中d和____、维生素D都属于固醇类物质。【答案】(1)①.葡萄糖②.斐林试剂③.糖原④.脂肪(2)2016(3)含氮碱基(4)胆固醇【解析】【分析】据题图分析可知,X是植物细胞的储能物质,可能是淀粉,基本单位a是葡萄糖;d能促进生殖器官发育、激发和维持动物的第二性征,d是脂质(性激素);核糖体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和RNA,Z含有P,因此Z是RNA,Y是蛋白质,b为氨基酸,c为核糖核苷酸。【小问1详解】植物细胞内特有的储能物质是X淀粉,淀粉的基本结构单元是a葡萄糖,葡萄糖是还原糖,检验的常用试剂是斐林试剂。在动物细胞内,与物质X淀粉作用最相似的物质是糖原。与物质X组成元素相同,在动物、植物细胞中均可含有的最理想的储能物质脂肪。【小问2详解】蛋白质的相对分子量=氨基酸的个数×氨基酸的平均分子量-18×水分子个数=18×128-(18-2)×18=2016。【小问3详解】Z表示RNA,基本结构单位c是核糖核苷酸,有4种,分子中的含氮碱基的不同决定了c的种类不同。【小问4详解】d能促进生殖器官发育、激发和维持动物的第二性征,d是脂质(性激素),性激素、胆固醇和维生素D都属于固醇类物质。22.研究表明:相对于动物,植物的细胞呼吸还包括另一条由交替氧化酶(AOX)主导的途径,该呼吸途径可帮助其抵抗强光等逆境,具体过程如图所示,其中iATP为细胞内ATP,eATP为细胞外ATP。(1)若要将叶肉细胞中叶绿体与线粒体等其他细胞器分离,常采用的方法是_____。从结构上来看,二者都具有_____层磷脂双分子层。(2)据图推测,图1中的光系统Ⅰ和光系统Ⅱ应位于_____膜上。在暗反应阶段,NADPH参与卡尔文循环时的具体作用是_____(答出2点即可)。(3)强光下,植物细胞通过“苹果酸—草酰乙酸穿梭”途径,将过多的NADPH转移出叶绿体,并最终通过AOX呼吸途径将其中大部分能量以_____的形式散失,从而有效缓解强光对植物细胞内光系统的损伤。同时,eATP通过DORN1受体可缓解因交替呼吸抑制引起的光系统反应效率下降,进一步避免光抑制现象产生,因此强光照射下植物可避免光抑制,该调节过程为_____(填“正反馈”或“负反馈”)。(4)目前尚未发现在植物细胞的表面或质膜上存在ATP合酶,eATP可来源于_____(填场所)产生的iATP,据图判断,eATP最可能是作为一种信号分子调节植物的光合作用,理由是_____。(5)光饱和点是指当光照强度上升到某一数值之后,光合作用速率不再继续随着光照强度增强而升高时的光照强度,科研人员测定了不同脱水率对海藻浒苔光合作用速率的影响,实验结果如图2所示。据图2结果分析,在一定范围内,随海藻浒苔脱水率增大,其光饱和点将会_____(填“升高”“降低”或“不变”)。【答案】(1)①.差速离心法②.双##两##2##二(2)①.类囊体##类囊体薄膜②.作为还原剂并提供能量(3)①.热能②.负反馈(4)①.细胞质基质、线粒体(细胞质基质、线粒体内膜、线粒体基质)②.eATP与细胞膜上的DORN1结合后能激发细胞内与光合作用相关的信号传导(eATP与(细胞膜上的)受体结合后能激发与光合作用相关的信号传导)(5)降低【解析】【分析】光合作用的过程及场所:光反应发生在类囊体薄膜中,主要包括水的光解、ATP和NADPH的合成过程;暗反应发生在叶绿体基质中,主要包括CO2的固定和C3的还原过程。【小问1详解】由于不同的细胞器的重量不同,因此分离细胞器常采用的方法是差速离心法;叶绿体与线粒体都具有两层膜,一层生物膜等于一层磷脂双分子层,即为2层磷脂双分子层。【小问2详解】分析题图可知,光系统Ⅰ和光系统Ⅱ参与光反应,故光系统Ⅰ和光系统Ⅱ应位于类囊体膜上;在暗反应阶段,NADPH作为还原剂促进C3的还原,并与ATP一起为该过程提供能量。【小问3详解】由图中可知,强光环境下,植物细胞通过“苹果酸—草酰乙酸穿梭”途径,将过多的NADPH转移出叶绿体,并最终通过AOX呼吸途径将其中大部分能量以热能的形式散失从而有效缓解强光对植物细胞内光系统的损伤;eATP通过DORN1受体可缓解因交替呼吸抑制引起的光系统反应效率下降,进一步避免光抑制现象产生,因此强光照射下植物可避免光抑制,该调节过程为负反馈。【小问4详解】据图可知,eATP来源于iATP,而细胞内的ATP可由细胞呼吸产生,细胞呼吸发生的场所是细胞质基质、线粒体;据图判断,eATP与细胞膜上的DORN1结合后能激发细胞内与光合作用相关的信号传导,故eATP最可能是作为一种信号分子调节植物的光合作用。【小问5详解】光饱和点为达到最大光合速率时的最小光照强度,故据图2结果可知,在一定范围内,随海藻浒苔脱水率增大,其光饱和点(即图中的转折点)将会降低。23.下图甲曲线表示某果蝇(2N=8)精原细胞的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组数目的变化,乙曲线表示细胞分裂过程中一条染色体上DNA含量的变化。回答下列问题:(1)图甲曲线AB段染色体的主要行为有_____(填两点)。(2)图乙曲线“J→K”段与图甲中含义相同的区段是_____;不考虑变异,IJ时期的细胞中染色体数量为_____条。(3)若该果蝇的基因型为AaBb,两对基因均在同一对常染色体上(正常情况如下图所示),已知产生了一个Ab配子,最可能发生了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间的互换,实现了同源染色体_____(填“等位基因”或“非等位基因”)的重新组合,这是产生配子多样性的原因之一。据该推测,产生Ab配子的次级精母细胞的基因型为_____。【答案】(1)螺旋化、同源染色体联会、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等(2)①.DE②.8或4(4或8)(3)①.非等位基因②.AABb或Aabb(Aabb或AABb)【解析】【分析】甲图中AB段时减数第一次分裂,CD段时减数第二次前期和中期,EF段时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和末期,乙图中HI段时减数分裂前的间期,IJ段时减数第一次分裂和减数第二次分裂前期和中期,KL段表示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和末期。【小问1详解】据图甲可知,染色体组有减半的过程,说明该图表示精原细胞减数分裂过程,图中AB段染色体组数为2,故可表示减数第一分裂,染色体的主要行为有螺旋化、同源染色体联会、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等。【小问2详解】乙曲线表示细胞分裂过程中一条染色体上DNA含量的变化,J→K表示一条染色体上DNA含量由2变成1,即发生了着丝粒分裂,为减数第二次分裂的后期,对应图甲中的DE段(DE段染色体组数目加倍,是着丝粒分开,为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IJ段每条染色体上有2个DNA分子,表示减数第一次分裂及减数第二次分裂前期和中期,故染色体数为8或4。【小问3详解】已知果蝇的基因型为AaBb,两对基因均在同一对常染色体上,据图可知,A和B在一条染色体上,a和b在同一条染色体上,正常情况下只能产生AB和ab的配子,若已产生了一个Ab配子,最可能发生了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间的互换,实现了同源染色体非等位基因的重新组合,产生Ab配子的过程中发生的互换可以发生在A和a之间,也可以发生在B和b,进而可推测,则产生该配子的次级精母细胞的基因型为Aabb或AABb。24.下图表示某种新型抗肿瘤药物分子进入细胞核后产生效应的过程。另有研究表明,亲核蛋白在细胞质中合成后,可以迅速被运输至细胞核内。回答下列相关问题:(1)细胞核的边界是____(填名称),对细胞核功能较为全面的阐述是____。(2)由上图可知,药物分子进入肿瘤细胞后,一部分在溶酶体和____中被降解,另一部分通过核孔进入细胞核,积累后产生效应。(3)请结合题意,提出一种提高该新型抗肿瘤药物作用效果的设计思路____。(4)为验证该新型抗肿瘤药物的药效,请完善下列实验。①取某种离体的肿瘤细胞,均分为4份,用同样的含有牛血清的培养基培养,分别编号为甲、乙、丙、丁组。②向甲组培养基加入一定量的生理盐水,向乙、丙、丁组分别加入等量的用____配制的50mg/L、____mg/L、150mg/L该新型抗肿瘤药物溶液。③培养一段时间后,可用健那绿染液对培养基中的细胞进行染色,根据线粒体着色的情况来判断细胞的死活。④根据统计出来的活细胞和死细胞的数目和比例,可以计算出各组肿瘤细胞的抑制率。⑤预期实验结果:甲组的抑制率最低,____。实验结论:新型抗肿瘤药物能够有效抑制癌细胞,且药物用量越大,抑制效果越好。【答案】(1)①.核膜②.细胞核是遗传信息库,是细胞代谢和遗传的控制中心(2)细胞质基质(3)将该新型抗肿瘤药物与亲核蛋白结合,促进药物分子快速进入细胞核,以减少降解(4)①.生理盐水②.100③.乙、丙、丁三组的抑制率高于甲组且依次增高【解析】【分析】题图分析:据图可知,药物分子可直接穿过细胞膜进入到细胞质基质,在细胞质基质中的药物分子有部分会被分解;药物分子还可以与细胞膜表面受体结合,以胞吞方式进入细胞。胞吞时形成的包裹有药物的囊泡有一部分与溶酶体结合后被降解,另一部分在细胞质基质中从囊泡中释放出来。未被降解的部分药物分子通过核孔进入到细胞核中,在细胞核中积累后发挥效应。【小问1详解】核膜将细胞核和细胞质分开,是细胞核的边界,对细胞核功能较为全面的阐述是细胞核是遗传信息库,是细胞代谢和遗传的控制中心。【小问2详解】据图可知,药物可以胞吞的方式进入细胞,胞吞时形成的包裹药物的囊泡有一部分与溶酶体结合后被降解。药物分子也可以直接穿过细胞膜进入细胞质基质,这部分药物也有一部分药物被分解。通过以上两条途径进入细胞又未被降解的药物分子通过核孔进入细胞核,积累后产生效应。【小问3详解】根据题干信息“亲核蛋白在细胞质中合成后,可以迅速被运输至细胞核内”,所以可以将该新型抗肿瘤药物与亲核蛋白结合,促进药物分子快速进入细胞核,以减少降解,从而达到抗肿瘤的目的。【小问4详解】依题意,实验目的是“验证该新型抗肿瘤药物的药效”,所以自变量是该药物溶液的浓度,因变量是肿瘤细胞的生长情况。依题意,步骤②中甲组添加生理盐水作为对照组,实验的自变量是该药物溶液的浓度,故乙、丙、丁组应以生理盐水配制药物,以控制无关变量相同且适宜。不同实验组的药物浓度为自变量,则不同组之间的浓度梯度应设置成相同,故丙组所添加的药物浓度为100mg/L。依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