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信息传递-2025年高考生物一轮复习(新人教新高考)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2/M0A/3B/11/wKhkGWcJyR2ATS-5AAFmpZjSF8o778.jpg)
![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信息传递-2025年高考生物一轮复习(新人教新高考)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2/M0A/3B/11/wKhkGWcJyR2ATS-5AAFmpZjSF8o7782.jpg)
![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信息传递-2025年高考生物一轮复习(新人教新高考)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2/M0A/3B/11/wKhkGWcJyR2ATS-5AAFmpZjSF8o7783.jpg)
![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信息传递-2025年高考生物一轮复习(新人教新高考)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2/M0A/3B/11/wKhkGWcJyR2ATS-5AAFmpZjSF8o7784.jpg)
![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信息传递-2025年高考生物一轮复习(新人教新高考)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2/M0A/3B/11/wKhkGWcJyR2ATS-5AAFmpZjSF8o7785.jpg)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42讲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信息传递
课标内容(1)分析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在生物群落与非生物环境之间不断循环的
规律。(2)举例说明利用物质循环,人们能够更加科学、有效地利用生态系统中
的资源。(3)阐明某些有害物质会通过食物链不断地富集的现象。(4)举例说出生
态系统中物理、化学和行为信息的传递对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生物种群的繁衍
和种间关系的调节起着重要作用。
考点一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基础’精细梳理夯实必备知识
1.生态系统物质循环的概念
质
物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如C、H、O、
物N、P、S等
质
范围
循-非生物环境和生物群落之间
占
环
特
小-全球性、循环往复运动
2.碳循环
大气中的CC)2库
d太快、太
分
」3多导致温
解;a
作H室效应
遗
粪
用
体
便残枝败叶,燃烧
分解者][化石燃料]
(1)请写出图中各标号的含义:
a.生产者;b.消费者;c.呼吸作用;d.光合作用和化能合成作用;e.呼吸作用
(2)碳的存在形式及循环途径
生物群落内部:以含碳有机物
秤^形式传递
愧对、非生物环境中:主要以co?和
碳酸盐形式存在
、砥困生物群落和非生物环境之间主
形式要以co?形式循环一口“*
1----1--王雯美喑吸作用
BA
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和某
些微生物的化能合成作用
生产者和消费者的呼吸作
里、分解季典史解作坦,以
及化石燃料的燃烧
(3)温室效应
大量化石燃料的燃烧,导致大气中的
(形成)-也含量迅速增加,打破了生物圈中
逋沙禳循环的平衡
使气温升高,加快极地和高山冰川的
(M)融化,导致海平面上升,进而对人类
一和其他许多生物的生存构成威胁
植树造林,增加绿地面积;减少化石燃
(京北)料的燃烧;开发清洁能源;桔秆还田,
7^啰7增加农田土壤储碳量
3.生物富集
生物体从周围环境吸收、积蓄某种元素或
(®)-难以降解的化合物,使其在机体内浓度超
一过环境浓度的现象,称作生物富集
①化学性质稳定;②能够被生物体吸收;
送步一③不易被排出
食物链:随食物链延长,营养级越高生物体
运沙-内积累越多
闱官、一重金属如Pb、Cd、Hg等,化学农药如DDT、
便引六六六等
4.物质循环与能量流动的区别与联系
[能量流动)一目)[物质循环)
VVV
太阳能一化学能,——.
-热能,国.无机物二有机物
单向流动、逐级占]全球性、循环往
.复运动
递减
生态系统各营国]
养级,巫♦•生物圈(全球)
Sil
同时进行、相互依存、不可分割
①能量的固定、储存、转移和释放,都离不开物质
的合成和分解等过程
②物质是能量沿食物链(网)流动的例
③能量是物质在生态系统中循环往返的动力
【考点速览•诊断】
(1)“过腹还田”可使农作物秸秆得到多途径的利用。(2022•浙江6月选考,
18D)(V)
(2)碳在生物群落和非生物环境之间的循环主要以CO2的形式进行。(2020•全国卷
III,6D)(V)
(3)化石燃料的大量燃烧是造成温室效应的主要原因。(2017•江苏卷,11B)(J)
(4)物质是能量流动的载体,能量流动是物质循环的动力。(2016•上海卷,20C)(J)
广疑难•精准突破强化关键能力
【情境推理・探究】
1.就草原生态系统来说,碳在生物群落和非生物环境之间的循环主要是以
的形式进行。但是生态学家不能以草原生态系统为单位进行物质循环的
研究,试从物质循环特点的角度进行分析,其原因是。
提示co2物质循环具有全球性
2.在夏季稻田中往往分布着杂草等植物以及二化螟、青蛙等动物。研究发现,稻
田养鸭可有效提高水稻的产量和质量,请分别从种间关系及物质循环的角度分析
其原因:
①;
②O
提示鸭能防虫除草,使水稻生长良好鸭粪还田为水稻生长提供了优良的有机
肥,使水稻生长健壮,减少了化肥的使用
3.一场低强度的火灾过后,森林中的植被很快恢复,从生物种间关系的角度分析
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从物质循环的角度分析,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提示种群密度下降,克争减弱(捕食作用减弱)加速了物质循环使土壤中的矿
质元素含量增加
4.某城市利用人工建立的湿地公园对生活污水进行净化处理,形成藻菌共生的污
水净化系统,还可以利用藻类蛋白养鱼、养鸭等而获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如图是
该人工湿地系统的碳循环图解。
请在图中用恰当的箭头和文字补充完成该人工湿地公园的碳循环图解。
提示
大
气叫
呼
光
吸
合
作
作
用
用
相
【重点难点・透析】
“箭头分析法”分析常见物质循环模型
大气中的c?拜一^!声著与有生?会与大与
中的co,序之同传史
良双向的
消费者-----1分解者
(1)“三看法”快速判断
(2)常见模式图分析
B、、A
A吊星声善,B石夫气,葡CO2
库,C为消费者,D为分解者
C---------*D---------------------------------------------
图1
A为生产者,B为大气中的
CO2库,C为初级消费者,D
为次级消费者,E为分解者
图2
;E为生产者,A为大气中
二的CO2库,B、D、F为消
费者,C为分解者
图3
粤到二^^1^研_____________提升学科素养
考向1结合碳循环的过程,考查生命观念
1.(2023•黑龙江大庆模拟)低碳生活、绿色经济已成为人类共识。2021年国务院政
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了“碳达峰”的目标,并制定碳排放达峰的行动方案,其
中包括植树造林、节能减排、利用新能源等形式。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碳在生物群落和非生物环境之间主要是以含碳有机物的形式进行循环
B.人类活动大量利用煤、石油等化石燃料,打破了生物圈中碳循环的平衡
C.碳循环具有全球性,因此碳循环失衡影响的是整个地球的生态环境
D.通过光合作用或化能合成作用,大气中的CO2转化为含碳有机物
答案A
解析碳在生物群落和非生物环境之间主要是以二氧化碳的形式进行循环,A错
误。
2.(2023•河南九师联盟)如图是某生态系统的碳循环示意图,箭头表示碳流动的方
向。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碳在生物群落内主要以含碳有机物的形式流动
B.甲固定的能量除呼吸消耗外,其余都流入下一营养级
C.丙和乙的种间关系为捕食和种间竞争
D.若缺少甲和丁,该生态系统将会崩溃
答案B
解析碳在生物群落与非生物环境之间以CO2的形式流动,在生物群落内主要
以含碳有机物的形式流动,A正确;甲(生产者)固定的能量除呼吸消耗外,还流
入下一营养级和流入分解者,B错误;丙和乙有捕食关系,同时都捕食甲,故它
们的种间关系为捕食和种间竞争,C正确;生产者和分解者是生态系统中必不可
少的成分,缺失它们该生态系统将会崩溃,D正确。
考向2生物富集作用
3.(2023•福建泉州调研)某生态系统中,镉在沿着食物链传递的过程中产生生物富
集现象。该生态系统有甲、乙、丙、丁四个营养级,各营养级所积累的镉的相对
浓度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甲乙丙丁
A.图示四个营养级中的所有生物构成生物群落
B.该生态系统的食物链可表示为丙一甲一乙一丁
C.镉沿食物链不断聚集并最终积累在最高营养级,随生物的遗体残骸等能回归非
生物环境
D.四个营养级所同化的能量值的关系可表示为丁(甲+乙+丙
答案C
解析图示不同营养级的生物包括该生态系统的生产者和消费者,但未包括分解
者,不构成生物群落,A错误;某些有害物质沿食物链积累,因此图中含有镉浓
度越高,营养级越高,故该食物链可表示为丁一乙一甲一丙,由于上一营养级到
下一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为10%〜20%,因此四个营养级所同化的能量值的关
系可表示为丁〉甲+乙+丙,B、D错误。
考点二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
「基础.精细梳理夯实必备知识
1.生态系统中信息的种类
VVVVV
自然界中非生物环境
蜘蛛网的振
的光、声、(光、声、温
动频率、狼
温度、湿度、湿度、磁
的呼叫声、
-度、磁场场等)和生
植物的颜色、
等,通过物物个体或群
海豚的“回
理过程传体(声、颜色、
声定位”
递的信息性状等)
植物的生物以化昆虫的信息
生物产生
碱、有机酸学物素、狗的尿液
的可以传
等代谢产物,质为和粪便、植
-递信息的
动物的性外信息物体散发出
化学物质
激素等一载体的花香气味
生物通过牛棕鸟的鸣
动物
其特殊行叫与跳跃等
动物的特殊的异
为向同种报警行为、昆
行为,主要常表
一或异种生虫的舞蹈、孔
指各种动作现及
物传递的雀开屏、豪
行为
某种信息猪竖刺
2.信息传递的过程
信息受体
信息源
信道(空(动植物的器官或
(非生物
气、水,其植物的叶、芽以及
环境、生
他介质)细胞中的特殊物
物自身)
、质,如光敏色素)
一一人_____
生态系统中信息传递的信息传递既存在于
的信息来源范围不包括同种生物之内,也
于生物和非细胞之间的发生在不同生物之
生物环境传递间信息传递的方向
一■般是双向的
3.信息传递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
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离不开信息
的作用
海豚靠“超声波”捕食、定位等,
葛苣或烟草种子萌发需特定光波
生物种群的塞也离不开信息的
传递
植物开花需要光信息,雌雄昆
虫交尾涉及“性外激素”
信息能调节生物的种间关系,进而
维持生态系统的平衡与稳定
捕食者与被捕食者依赖信息追踪
或躲避猎捕
4.信息传递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
提高农畜产品的产量
对有害动物进行控制
;‘吸引传粉动物提高传粉效率和结实率
(0)延长光照时间提高产蛋率
生物防治
注:控制动物危害的技术方法比较
百相类:化学防治,;机械防治,生物防治,
VVVV
引入天敌、
侬>邹学
人工捕捉等寄生虫或使
用信息素等
1①作用迅速;①无污染;①效果好且
②短期效果②见效快,持久;②成本
明显效果好低,无污染
①使害虫抗
药性增强;①费时费力;天敌数量不
痣A②杀灭害虫
②对体型很确定,甚至
一天敌,破坏小的害虫无可能会引发
生态平衡法实施生态危机
③污染环境
【考点速览•诊断】
(1)采用灯光诱虫杀虫利用了物理信息的传递。(2022•湖南卷,8B)(V)
(2)在繁殖季节,白鹭求偶时发出的鸣叫声属于行为信息。(2021•江苏卷,9C)(X)
提示鸣叫声属于物理信息。
(3)某岛上的狼能够依据猎物留下的气味信息追捕猎物。(2019•海南卷,25A)(J)
(4)两只雄孔雀为吸引异性争相开屏,说明行为信息能够影响种间关系。(2019•江
苏卷,6D)(X)
提示说明生物种群的繁衍离不开信息的传递。
(5)黑光灯传递给趋光性昆虫的信息属于化学信息。(2018•全国卷HI,6B)(X)
r■疑难”精准突破强化关键能力
【情境推理•探究】
1.在适宜的温度和光周期的刺激下,草原上百花争艳,光照对植物来说是一种
信息,该实例说明信息传递的作用是O
提示物理调节种群繁衍。
2.由于水肥等条件不同,草原不同地段分布着不同的种群,这些种群通常呈
分布。草原返青,“绿色”为羊群流动采食提供了信息,说明信息传递
能够O
提示镶嵌调节生物的种间关系,以维持生态系统的平衡与稳定。
3.在草原生态系统中,某些鸟类看到食物时,其体内便分泌一种激素,促使其快
速完成捕食,判断这种激素是否属于生态系统的化学信息,并说出你的判断理由。
提示不属于。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在个体与个体或个体与无机环境之间,动物
激素属于个体内细胞间传递信息的分子。
整到j植深研__________提升学科素养
考向围绕信息传递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及应用,考查科学思维
1.(2023•辽宁大连联考)杜甫作为中国古代诗歌的集大成者,他的《江畔独步寻花
七绝句》其六中“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
莺恰恰啼”,描绘了百姓人家与大自然和谐相处的场景。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日照时间的长短决定植物的开花期,这体现了生物种群的繁衍离不开信息传递
B.彩蝶在花丛中留连忘返,不时在花间翩翩起舞,这属于行为信息
C.黄莺的鸣叫属于物理信息,物理信息还可来自非生物环境
D.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景激发了诗人的创作热情,这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间接
价值
答案D
解析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景激发了诗人的创作热情,这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
直接价值,D错误。
2.(2023・重庆巴蜀中学质检)草地贪夜蛾俗称秋黏虫,外号“行军虫”,成虫借助
风力可以在一夜之间飞行100公里,是世界十大植物害虫之一。草地贪夜蛾取食
范围广,但明显嗜好禾本科,其低龄幼虫对农药的抵抗力最弱。下列有关说法正
确的是()
A.用性引诱剂对草地贪夜蛾进行诱杀属于化学防治
B.利用黑光灯对草地贪夜蛾进行常规监测利用了物理信息
C.杀灭草地贪夜蛾的最佳时期是其成虫期
D.在卵孵化初期选择喷施苏云金杆菌进行防治,利用的种间关系是捕食
答案B
解析用性引诱剂对草地贪夜蛾进行诱杀属于生物防治,A错误;苏云金杆菌能
寄生在草地贪夜蛾的体内,在卵孵化初期选择喷施苏云金杆菌进行防治,利用的
种间关系是寄生,D错误。
跳出题海巧判生态系统信息的类型
(1)涉及声音、颜色、植物形状、磁场、温度、湿度等信号,通过动物感觉器官
皮肤、耳朵、眼或植物光敏色素、叶、芽等感知上述信息,则判断为物理信息。
(2)若涉及化学物质挥发性(如性外激素等)这一特点,则判断为化学信息。
(3)凡涉及“肢体语言”者均属于行为信息。
(4)在影响视线的环境中(如深山密林),生物间多依靠“声音”这种物理形式传递
信息。
(5)在嘈杂的环境中(如瀑布旁),生物多以“肢体语言”这种行为进行信息交流。
重温真题经典再现
1.(2022•湖南卷,8)稻一蟹共作是以水稻为主体、适量放养蟹的生态种养模式,
常使用灯光诱虫杀虫。水稻为蟹提供遮蔽场所和氧气,蟹能摄食害虫、虫卵和杂
草,其粪便可作为水稻的肥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该种养模式提高了营养级间的能量传递效率
B.采用灯光诱虫杀虫利用了物理信息的传递
C.硬壳蟹(非蜕壳)摄食软壳蟹(蜕壳)为捕食关系
D.该种养模式可实现物质和能量的循环利用
答案B
解析能量传递效率是指相邻两个营养级之间同化量的比值,稻一蟹共作模式提
高了能量的利用率,但不能提高能量的传递效率,A错误;生态系统的物理信息
有光、声、温度、湿度、磁力等,采用灯光诱虫杀虫利用了光,是物理信息的传
递,B正确;捕食关系是指群落中两个物种之间的关系,硬壳蟹(非蜕壳)和软壳
蟹(蜕壳)属于同一物种,两者之间的摄食不属于捕食关系,C错误;生态系统中
的能量流动是单向、逐级递减的,不能循环利用,D错误。
2.(2019•海南卷,25)假设在某岛屿上多年来总是存在一个约由m只狼组成的狼
群、一个约由n只狼组成的狼群和若干只单独生活的狼。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该岛上的狼能够依据猎物留下的气味信息追捕猎物
B.狼从猎物获得的能量大于猎物从生产者获得的能量
C.岛上狼的总数可能已接近该岛允许狼生存的最大数量
D.从岛上狼的数量相对稳定可推测岛上环境条件相对稳定
答案B
解析猎物的气味信息属于化学信息,可以为狼追捕猎物提供依据,A正确;由
于相邻两个营养级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约为10%〜20%,能量流动逐级递减,因
此猎物从生产者获得的能量大于狼从猎物获得的能量,B错误;由于岛上狼的数
量长期稳定在m+n+若干只,说明岛上狼的总数可能已接近该岛允许狼生存的
最大数量即环境容纳量,C正确;从岛上狼的数量多年来保持相对稳定,可推测
岛上环境条件相对稳定,若环境条件变化较大,则狼的数量会出现较大变化,D
正确。
3.(2021・河北卷,13改编)烟粉虱为害会造成番茄减产。研究者对番茄单作、番茄
玫瑰邻作(番茄田与玫瑰田间隔1m)模式下番茄田中不同发育阶段的烟粉虱及其
天敌进行了调查,结果见下表。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番茄植株不同部位
天敌昆虫多
种植模式成虫数量/(头•叶F)若虫/(头•叶-1)
样性指数
上部叶中部叶下部叶
番茄单作22.73.20.816.51.2
番茄玫瑰邻作1.40.20.11.82.2
A.由单作转为邻作,烟粉虱种群的年龄结构改变
B.由单作转为邻作,烟粉虱种群中成虫的空间分布类型改变
C.由单作转为邻作,群落的水平结构改变
D.玫瑰吸引天敌防治害虫,体现了生态系统信息调节生物种间关系的功能
答案B
解析由单作转为邻作,不同发育阶段的烟粉虱所占比例不同,烟粉虱种群的年
龄结构发生改变,A正确;由单作转为邻作,烟粉虱种群成虫在上部叶、中部叶、
下部叶的分布比例未发生明显改变,其空间分布类型未发生改变,B错误;由单
作转为邻作,植物类型由番茄一种变为番茄与玫瑰两种,群落的水平结构改变,
C正确;玫瑰吸引了烟粉虱的天敌,使天敌昆虫的多样性增加,体现了生态系统
信息能调节生物种间关系的功能,D正确。
4.(2022•广东卷,20)荔枝是广东特色农产品,其产量和品质一直是果农关注的问
题。荔枝园A采用常规管理,果农使用化肥、杀虫剂和除草剂等进行管理,林
下几乎没有植被,荔枝产量高;荔枝园B与荔枝园A面积相近,但不进行人工
管理,林下植被丰富,荔枝产量低。研究者调查了这两个荔枝园中的节肢动物种
类、个体数量及其中害虫、天敌的比例,结果见下表。
荔枝园种类/种个体数量/头害虫比例/%天敌比例/%
A52310327836.6714.10
B56810411840.8620.40
回答下列问题:
(1)除了样方法,研究者还利用一些昆虫有—性,采用了灯光诱捕法进行取样。
(2)与荔枝园A相比,荔枝园B的节肢动物物种丰富度,可能的原因是林
下丰富的植被为节肢动物提供了,
有利于其生存。
(3)与荔枝园B相比,荔枝园A的害虫和天敌的数量—,根据其管理方式分析,
主要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O
(4)使用除草剂清除荔枝园A的杂草是为了避免杂草竞争土壤养分,但形成了单
层群落结构,使节肢动物物种多样性降低。试根据群落结构及种间关系原理,设
计一个生态荔枝园简单种植方案(要求:不用氮肥和除草剂、少用杀虫剂,具有
复层群落结构),并简要说明设计依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O
答案(1)趋光(2)高食物和栖息空间(3)少荔枝园A使用杀虫剂,降低了
害虫数量,同时因食物来源少,导致害虫天敌数量也少(4)林下种植大豆等固
氮作物,通过竞争关系可减少杂草的数量,同时为果树提供氮肥;通过种植良性
杂草或牧草,繁育天敌来治虫,可减少杀虫剂的使用
解析(1)可利用一些昆虫的趋光性,采用灯光诱捕法进行取样调查。(2)由表可
知,荔枝园B的节肢动物物种丰富度高,是因为丰富的林下植被为其提供更多
的食物和栖息空间。(3)由题表可知,荔枝园A的害虫和天敌的数量均低于荔枝
园B,原因可能是荔枝园A使用杀虫剂,降低了害虫的数量,同时因食物来源
少,导致害虫天敌数量也少。(4)根据群落结构和种间关系原理,在荔枝林下种
植大豆等固氮作物,可以为果树提供氮肥,并通过竞争关系减少杂草的数量,避
免使用除草剂;同时通过种植良性杂草或牧草,繁育天敌来治虫,可减少杀虫剂
的使用。
限时强化练
(时间:30分钟)
【对点强化】
考点一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1.(2023•石家庄二中模拟)下列有关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叙述,错误
的是()
A.碳在非生物环境与生物群落之间主要以二氧化碳的形式循环
B.处于最高营养级的生物所同化的能量不会再提供给其他生物
C.生产者通过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能量就从非生物环境流入了生物群落
D.提倡素食能够使人类的食物链缩短,减少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损失
答案B
解析碳在非生物环境与生物群落之间主要以二氧化碳的形式循环,在生物群落
之间以含碳有机物的形式流动,A正确;处于最高营养级的生物所同化的能量有
一部分流向分解者,B错误。
2.(2023・四川绵阳一中诊断)如图为生物圈中碳元素的循环过程,下列有关叙述正
确的是()
A.④过程代表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③过程代表化能合成作用
B.图中甲、乙、丙分别代表消费者、生产者和分解者
C.碳循环是指碳元素在甲、乙、丙之间以CO2的形式传递
D.图中甲、乙、丙包含的所有种群共同构成生物群落
答案D
解析③过程代表呼吸作用,④过程代表光合作用或化能合成作用,A错误;由
图可知,甲代表分解者,乙代表生产者,丙代表消费者,B错误;碳元素在生物
群落中的传递主要沿食物链和食物网进行,传递形式为含碳有机物,故碳元素在
甲、乙、丙之间以含碳有机物的形式传递,C错误。
3.(2023•合肥市质检)图1是某生态系统碳循环示意图,其中a、b、c、d是生态
系统内各生物成分,①②③④⑤⑥表示有关的生理过程;图2为该生态系统中某
一食物链及部分能量流动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在图1中,b、c分别属于初级消费者、生产者
B.图1中能表示呼吸作用过程的只有②④⑤
C.在图2的食物链中,②/①的比值代表兔与狼(生物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
D.如果a发生瘟疫,d的数量将先增加后减少最后趋于稳定
答案D
解析图1中c是生产者,b是分解者,d是初级消费者,a是次级消费者,A
错误;图中的过程③是分解者的分解作用,其实质也是呼吸作用,B错误;图2
中的①和②代表兔和狼的摄入量而不是同化量,所以②/①的比值不能代表兔与
狼(生物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C错误;如果次级消费者a因发生瘟疫而数量减
少,则初级消费者d的数量会增加,增加后会导致生产者数量减少,d又会因食
物减少而数量减少,最后趋于相对稳定状态,D正确。
4.(2023•江苏徐州调研)如图为某草原生态系统的部分碳循环示意图,据图判断下
列错误的是()
A.碳进入非生物环境的途径是②③④
B.碳元素通过①进入群落的主要生理过程是光合作用
C.②、③和④分别表示呼吸作用和分解作用
D.图中的碳元素均是以含碳有机物的形式进行循环的
答案D
解析碳在生物群落和非生物环境之间的循环主要是以二氧化碳的形式进行的,
D错误。
5.(2023•广东六校联考)如图为生态系统物质循环与能量流动示意图,其中甲、乙、
丙是生态系统中的三种成分,1〜4是乙中的四种生物。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碳在生物群落内部的传递形式是二氧化碳
B.生态系统的主要成分是乙
C.该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是一-3--4
D.联系非生物环境和生物群落的关键成分是甲、丙
答案D
解析碳在生物群落内部的传递形式是含碳有机物,在生物群落与非生物环境之
间的传递形式是二氧化碳,A错误;生态系统的主要成分是甲(生产者),B错误;
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是食物链和食物网,/包括、生产者和消费者,即除了消费者1、
甲一、4
2、3、4外还应包括生产者甲,即、3/,C错误。
考点二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
6.(2023•山西太原五中调研)婿虫的粪便中有含糖分的黏液,称为“蜜露”。蚂蚁
非常喜欢吃“蜜露”,常用触角拍打蛆虫背部,通过拍打产生的振动频率促使婿
虫分泌“蜜露”。蛆虫受到其天敌瓢虫袭击时,会从尾部发出报警信息素,将危
险信息通知其他蛆虫,同时蚂蚁接收到报警信息素就会赶来驱除蛆虫的天敌。下
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蚂蚁拍打蛆虫背部产生的振动频率属于物理信息
B.蚂蚁吃“蜜露”的过程中,蛆虫同化的能量的一部分传递到蚂蚁
C.化学信息可以在同种或异种生物间传递
D.信息能调节生物的种间关系,进而维持生态系统的平衡与稳定
答案B
解析蚂蚁拍打蜡虫背部产生的振动频率对于螃虫来说是物理信息,A正确;蜜
露是蜘虫的粪便的一部分,而粪便不属于蜘虫同化的能量,B错误;化学信息可
以在同种或异种生物间传递,C正确;分析题干信息“蜘虫受到其天敌瓢虫袭击
时,会从尾部发出报警信息素,将危险信息通知其他螃虫,同时蚂蚁接收到报警
信息素就会赶来驱除螃虫的天敌”可知,信息还能够调节生物的种间关系,进而
维持生态系统的平衡与稳定,D正确。
7.(2023•哈六中调研)雌嶂螂能分泌一种性外激素。研究人员将人工合成的这种激
素浸入纸中,放在距雄嶂螂55cm的位置,在1min内有60%的雄嶂螂被吸引。
以上材料不能说明()
A.人工合成的嶂螂性外激素具有挥发性
B.嶂螂的性外激素是一种信息素
C.信息能调节生物的种间关系,以维持生态系统的平衡与稳定
D.信息传递能在种群的繁衍过程中发挥作用
答案C
解析根据题干信息”放在距雄嶂螂55cm的位置”可知,嶂螂的性外激素具有
挥发性,A不符合题意;根据题干信息“在1min内有60%的雄嶂螂被吸引”可
知,嶂螂的性外激素是一种信息素,B不符合题意;题中只涉及嶂螂一种生物,
不能说明信息能调节生物的种间关系,C符合题意;雌嶂螂分泌的性外激素能吸
引雄嶂螂来交尾繁殖后代,说明信息传递能在种群的繁衍过程中起作用,D不符
合题意。
8.(2023・武汉二中调研)科学家做过一个实验:在一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农村采购山货合同范例
- 公司委托他人经营合同范本
- 公司投标委托担保合同范本
- 交易收取押金合同范本
- 冬虫夏草买卖合同范本
- 公寓商业租赁合同范本
- 做kt板合同范本
- 兽药企业劳动合同范例
- 公司提前终止合同范本
- 个人收购公司合同范本
- 基于振动信号的齿轮故障诊断方法研究
- 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2022年版word版)
- 医疗器械分类目录2002版
- 研学旅行概论教学课件汇总完整版电子教案
- DB11_T1713-2020 城市综合管廊工程资料管理规程
- 最常用2000个英语单词_(全部标有注释)字母排序
- 气管套管滑脱急救知识分享
- 特种设备自检自查表
- 省政府审批单独选址项目用地市级审查报告文本格式
- 往复式压缩机安装方案
- 汉字的演变甲骨文PPT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