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无锡市惠山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及答案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7/M00/22/35/wKhkGWcJqiyAFm_LAAFX5mtk7dE449.jpg)
![江苏省无锡市惠山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及答案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7/M00/22/35/wKhkGWcJqiyAFm_LAAFX5mtk7dE4492.jpg)
![江苏省无锡市惠山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及答案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7/M00/22/35/wKhkGWcJqiyAFm_LAAFX5mtk7dE4493.jpg)
![江苏省无锡市惠山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及答案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7/M00/22/35/wKhkGWcJqiyAFm_LAAFX5mtk7dE4494.jpg)
![江苏省无锡市惠山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及答案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7/M00/22/35/wKhkGWcJqiyAFm_LAAFX5mtk7dE4495.jpg)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江苏省无锡市惠山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
题
一、基础知识综合
1.根据语境完成题目。
打开七年级上册语文课本,书本的墨香让人沉醉,眼前花团锦6(),美不胜收。
徜徉其间,跟朱自清在yiin()酿着花香的春风中散步;和老舍一起去济南欣赏秋天澄清的
水;随莫怀戚在散步时完美解决家人的分qi();与鲁迅一起畅游人迹罕至却别有趣味的
百草园,感受三味书屋孩子们读书时的里,看老师陶醉地吟哦;还分享了海伦•凯勒顿悟“杯
子”和“水”这两个词语的区别时的激动和喜悦,感受莎莉文的欣慰……
(1)给加点字注音
缗()清
(2)根据拼音写汉字。
花团锦cu()yun()酿分qi()
(3)下列词语填入原文横线甲处展恰总的一项是()
A.熙熙攘攘B.络绎不绝C.人声鼎沸D.吵吵闹闹
二、名句名篇默写
2.根据课文内容默写
①水何澹澹,。(曹操《观沧海》)
②峨眉山月半轮秋,0(李白《峨眉山月歌》)
③,风正一帆悬。(王湾《次北固山下》)
④,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天净沙・秋思》)
⑤,一夜征人尽望乡。(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
⑥遥怜故园菊,O(岑参《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
仅〈论语〉十二章》中阐述学与思的辩证关系的句子是:,。
三、选择题
3.下列文学常识的表述有毛的一项是()
A.《春》作者朱自清,字佩弦,散文家、诗人、学者,著名的散文有《背影》《荷塘
月色》。
B.《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作者鲁迅,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文学家、
思想家、革命家,代表作有小说集《呐喊》《彷徨》《故事新编》,散文集《朝花夕拾》,
散文诗集《野草》和杂文集《坟》《热风》等。
C.《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作者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诗人,有“诗
仙”之称,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
D.《世说新语》是由南朝宋刘义庆组织一批文人编写的,是六朝志人小说的代表作。
4.将下列句子的序号填入横线处,使上下文语意连贯,最恰当的一项是()
春天来临的标志是什么呢?_
①李白、王安石他们在诗中统用“绿”字来象征春天的到来,到如今,在物候学上,花木抽青
也还是春天的重要标志之一。
②王安石晚年住在江宁,有诗句云:“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③李白诗:“东风已绿瀛州草,紫殿红楼觉春好。”
④据宋洪迈《容斋续笔》中指出:王荆公(王安石)写这首诗时,推敲后,认为“到”字不合
意,改了几次才用了“绿”字。
⑤这从许多唐、宋人的诗中我们可以找到答案。
A.②③①⑤④B.⑤③②④①C.②①④⑤③D.⑤④③①②
四、综合性学习
5.班级开展“有朋自远方来”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和同学们参与。
(1)你们小组的同学收集了一些有关交友的诗文、名言等,你认为不妥的一项是()
A.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B.结交在相知,骨肉何必亲。
C.高山流水,非知音不能听。D.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2)你们小组的同学拟写了邀请函的正文,邀请任课老师参加此次活动。你推敲后发现用词不
妥的一项是()
敝班将于11月8日(周二)下午3点到5点在学校报告厅举行“有朋自远方来”综合性学习
活动。届时同学们将充分展示自我。诚邀您莅临现场,发表拙见,赐复为盼。
A.敝班B.莅临C.拙见D.赐复
(3)阅读下面这则材料,你想给中学生在交网友方面提哪学建议呢?
有些学生说:“进网吧就好像回家,网友的问候和关心,会让人觉得比父母还亲切。”有的学
生说:“有许多话不便向父母说,向网友倾诉后会释放心里的压力和郁闷,会顿感轻松和宽慰。”
还有些中学生为了与网友长时间聊天,竟学会了逃课,甚至背着父母通宵网聊,甚至有些中学
生因为不注意保护自己隐私,在与网友聊天时被不法分子在网上敲诈勒索。
五、名著阅读
6.《朝花夕拾》在平静朴素的叙述中渗透了鲁迅强烈的“爱”与“憎”。请结合你的阅读和思
考,完成以下任务:
原文我的理解
【选文A】
每看见小学生欢天喜地地看着一本粗拙的
《儿童世界》之类,另想到别国的儿童用书的精
(1)鲁迅先生对《二十四孝图》的憎恨,
美,自然要觉得中国儿童的可怜。但回忆起我和我
特别是其中“_________”和
的同窗小友的童年,却不能不以为他幸福,给我
“_____________”两个故事的憎恨,对
们的永逝的韶光一个悲哀的吊唁。我们那时有什
封建教育的抨击,对一切反对白话,妨害
么可看呢,只要略有图画的本子,就要被塾师,就
白话者的诅咒,都是源于先生对______
是当时的“引导青年给我们的永逝的韶光的前辈”
的爱。
禁止,呵斥,甚而至于打手心。我的小同学因为专
读“人之初性本善”读得要枯燥而死了,只好偷偷
地翻开第一页,看那题着“文星高照”四个字的
恶鬼一般的魁星像,来满足他幼稚的爱美的天性。
【选文B】
(2)研读选文B,结合《无常》一文,
他们——敝同乡“下等人”——的许多,活着,
谈谈鲁迅喜爱“无常”的原因。________
苦着,被流言,被反噬,因了积久的经验,知道阳
间维持“公理”的只有一个会,而且这会的本身
就是“遥遥茫茫”,于是乎势不得不发生对于阴间
的神往。人是大抵自以为衔些冤抑的;活的“正人
君子”们只能骗鸟,若问愚民,他就可以不假思索
地回答你:公正的裁判是在阴间!想到生的乐趣,
生固然可以留恋;但想到生的苦趣,无常也不一定
是恶客。
【选文C】
过了十多天,或者一个月罢,我还记得,是
她告假回家以后的四五天,她穿着新的蓝布衫回
来了,一见面,就将一包书递给我,高兴地说道:(3)选文中的“我似乎遇着了一个霹
“哥儿,有画儿的'三哼经',我给你买来了!”雳,全体都震悚起来”这句话生动传神地
我似乎遇着了一个霹雳,全体都震悚起来;赶紧写出了“我”得到向往已久的《________》
去接过来,打开纸包,是四本小小的书,略略一时_________的心情,这件事让“我”对长
翻,人面的兽,九头的蛇,……果然都在内。这妈妈产生新的敬意。
又使我发生新的敬意了,别人不肯做,或不能做
的事,她却能够做成功。
她确有伟大的神力。
(4)很多同学以前觉得鲁迅先生的很多文章都是在“骂人”,总是语带带讥讽和嘲笑,不懂
得为什么先生总是看不惯这,看不惯那的。经过对《朝花夕拾》中先生“爱”与“憎”的品读,
你对鲁迅先生有了什么新的认识?______________
六、诗歌鉴赏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列小题。
江亭夜月送别二首其二
唐王勃
乱烟笼碧砌,飞月向南端。
寂寞离亭掩,江山此夜寒。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唐李白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7.结合诗句体会“乱烟笼碧砌”中“乱”的含义。
8.《江亭夜月送别二首其二》与《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两首诗在表现手法上有何
相似之处?分别表达了诗人怎样情感?请结合诗句作简要赏析。
七、文言文阅读
阅读【甲】【乙】两文,完成下列小题。
【甲】
子日:“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子日:“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子日:“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子日:“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乙】
晋平公①问于师旷②曰:“吾年七十,欲学,恐已暮矣。''师旷日:“何不炳烛乎?”
平公日:“安④有为人臣而戏其君乎?”师旷日:“盲臣安敢戏其君?臣闻之,少而好学,如日
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如炳⑤烛之明。炳烛之明,孰与昧行乎?”
平公曰:“善哉!”
注释:①晋平公:春秋时期晋国的国君。②师旷:春秋时晋国的乐师,眼睛失明,善于弹琴,
精于辨音。④安:怎么。⑤炳:点燃。
9.解释下列带点字
(1)人不知而不愠____________
(2)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3)年学,恐已暮矣
(4)何■不炳烛乎
10.下列句中“之”与“臣闻之”的“之”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A.日中之光B.曲肱而枕之
C.友人惭,下车引之D.其不善者而改之
11.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2)炳烛之明,孰与昧行乎?
12.(乙)师旷用了三个比喻句,意在说明一个什么道理?
八、现代文阅读
阅读现代文,完成下列小题。
一汤陈
①裕后街有一句口头禅:吃遍整条街,不如喝口汤。这一口汤还得上"一汤陈"去喝。
②“一汤陈”是一间馆子的店名。店子原来叫“陈八碗”,老板姓陈。俗称陈八碗,还是源
于祖上传承下来的“八碗菜”。因花了心思,俗莱也做出了几分特色。陈八碗接手馆子时,
裕后街吃饭的地方越来越多,他的店子被逼得不死不活了。陈八碗只得把几个小工辞了。
③一个月后,一天没两桌客,掌勺师傅也走了。陈八碗只得自己掌勺洗碗了。
④这天傍晚,有个瓜脸女子上门,问:“老板,要小工吗?”刚好整个一天没半个客人来吃
饭,陈八碗便脱口即说:“你是老板,你要小工吧。"瓜脸女子一噎,露齿道:“老板开玩
笑呐。”“开啥玩笑?我这个狗屁老板今天都没饭吃了。”
⑤瓜脸女子知道怎么一回事后,便往店门走去。她走了几步,又转过身子,跟陈八碗说:“老
板,点菜!”“你,你吃饭?”陈八碗有点意外。瓜脸女子点点头。陈八碗说:“看见了吧,
你才是我的老板。”“我第一次上馆子,好让你老板今天开个张吧。”
⑥原来瓜脸女子想帮自己!陈八碗心里不由一热。瓜脸女子点了一份青椒炒肉,他多抓了一
把五花肉扔进锅里。炒好后,瓜脸女子说打包,拿回去给儿子吃。原来,瓜脸女子进城陪儿
子读书,家底又不厚实,便想来裕后街找份小工做一做。陈八碗一吁:“都不容易呵。”就
在此时,八九个吃饭的客人嚷嚷闹闹走了进来。瓜脸女子马上跟陈八碗进了厨房,帮他洗菜,
切菜,端菜上桌。陈八碗见她做事利落,一张笑脸,嘴巴爽甜,便跟她说:“你是一个带财
来的人。行,就在我店子做点事吧。不过,工钱只能拿人家店子的一半。等生意好了,我再
跟你加点。”“好好好,谢谢老板!”第二天,瓜脸女子便来上班了。
⑦但接连几天的生意又不太好了。这天好容易才来了三四个客人。瓜脸女子在他们点菜时建
议说:“我们店子的汤更是一绝,不妨点一个汤。”“什么汤?”有个胖男子问道。“鱼头
汤。”“鱼头汤也算你店子一绝?哪个店子没鱼头汤?”“这汤你们喝了觉得一般般,算我
请客呗。”
⑧陈八碗听到瓜脸女子这么一说,吃了一惊。客人倒是很乐意听到瓜脸女子这般说话,马上
加了一份鱼头汤。不过客人结账时也没说什么,直接便把鱼头汤的账也给结了。
⑨客人走后,陈八碗跟瓜脸女子说:“做生意可不能这么说话。你今天算运气好。遇到一个
不好说话的角色,这碗汤我得扣你的工资。”瓜脸女子笑道:“该扣就扣。”
⑩第二天中午,又来了十几个客人。带头的就是昨晚来吃饭的那个胖男子。他跟朋友说:“今
天,我请你们喝鱼头汤。如果这鱼头汤算不上是裕后街最好喝的鱼头汤,我今天就把盆里的
鱼骨头统统吞下去!”陈八碗一惊,又来了一个乱说话的人!
⑪但他感到意外的是,一碗鱼头汤让客人们喝得连声叫好,还追加了一大盆,很快,店子里
的生意好了起来。每拨客人第一个菜就是点鱼头汤。陈八碗有点莫名其妙,这鱼头汤自己熬
了那么多年,怎么突然招人喜欢上了?他尝了一口汤,惊呆了。这汤怎么比以前的好喝多了?
鲜而不腻,回味无穷。呵,看来自己要走运了吧。
■艮快,他跟瓜脸女子加工钱了。瓜脸女子笑道:“老板,您是个好人,好人有好报。”
⑬第二年,陈八碗把店招牌换了,取名叫“一汤陈”。这牌子一亮,店子的生意更加火爆。
(g这年冬,陈八碗上街买鱼头时滑了一跤,屁股上的骨头全裂开了,店子只好交给儿子打理。
小老板走马上任的第一天,就把瓜脸女子辞了。理由就是一个,瓜脸女子年龄大了一点,有
损店面形象。他又花大价钱找了几个如花似玉的姑娘来当服务员。陈八碗一唏嘘,这店子他
做不了主啦。
⑮几年后,瓜脸女子来找“一汤陈”店子。结果发现,店子不知什么时候倒闭了。她敲了半
天门,才见陈八碗撑着拐杖把门打开。瓜脸女子称,她儿子刚考进北京城里读书,便想上门
答谢老板前几年的帮助,又问:“怎么馆子不开了?""妹子,你不晓得,我儿子一接手,
生意就越做越差。你说奇怪不奇怪,你走后,这鱼头汤就没人喝了。我尝了一口,是不好喝
To我都把熬鱼头汤的方法一五一十传给了儿子,怎么汤就是不好喝了?”
⑯“老板,您还蒙在鼓里吧?“瓜脸女子说,“现在,我不瞒您了。在您做的鱼头汤里我偷
偷地加了两味中药粉来,鱼汤才特别好喝。放心好了,我奶奶传给了我一个秘方,不仅好喝,
还补身子。奶奶说过,帮人便是帮自己。”“天呐,原来是这样!”陈八碗才明白一切。
⑰殳多久,“一汤陈”又开张了,老板换了,瓜脸女子做老板。不过,店名并没换。因为女
老板也姓陈。她把陈八碗请来坐收银台,还开了一个很高的工钱。陈八碗说:“这行不行呢?”
瓜脸女子爽朗地说:“有啥不行的?当年我最艰苦时,您收留了我。”
⑱女老板在鱼头汤里放了两味什么中药,至今仍是让街坊们津津乐道的一个谜。
13.结合选文说说瓜脸女子是个怎样的人?
14.从刻画人物方法的角度来说,第⑥段画线句子“他多抓了一把五花肉扔进锅里”属于什么
描写?反映了陈八碗当时怎样的心理?
15.瓜脸女子在鱼头汤里放中药粉末的情节,被移至小说快要结尾才补叙,作者这样安排叙
事有什么作用?
16.小说标题“一汤陈”有什么作用?
九、作文
17.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作文。
我们每一个人,都在无可避免地一天天长大。在成长的过程中,有阳光,也有躲闪不及的风
雨。但请相信,它们都是人生中最宝贵的财富:幸福宁静的生活,让我们品评甜蜜;失败彷
徨的苦痛,让我们懂得坚强。未来生活就这样在成长中一一展现它的奇妙远景。在你十四、
五岁的年纪里,一■定有一■些事、一■些人;一■抹微笑、一■个拥抱;抑或是永远地刻在了你
的记忆中,对你的成长起着非凡的作用。
请以“一让我成长”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记叙文。
参考答案:
1.(l)cheng
⑵簇酝歧
(3)C
【详解】(1)本题考查给加点字注音。
澄清:读音是chengqTng,表示清晰明了、不含糊。
(2)本题考查根据拼音写汉字。
花团锦簇:huatuanjincu,形容五彩缤纷,十分鲜艳多彩的景象。也形容文章辞藻华丽。注
意“簇”与啼”的区别,
酝酿:yunniang,本意是造酒的发酵过程,比喻做准备工作。注意“酝”与“耘”的区别,
分歧:fenqi,是两人或多人的意愿不一致。注意“歧”与“岐”的区别。
(3)本题考查成语的理解和运用。
A.“熙熙攘攘”形容人来人往,非常热闹。句中说的是“三味书屋孩子们读书时”情况,可知该
成语与语境不符,使用不恰当;
B.“络绎不绝,,形容行人、车马、船只等来往频繁,连续不断。句中说的是“三味书屋孩子们
读书时”情况,可知该成语与语境不符,使用不恰当;
C.“人声鼎沸”本意是锅里的水烧开了,发出响声;现指人群的声音吵吵嚷嚷,就像炸开了锅。
句中说的是“三味书屋孩子们读书时”情况,与语境相合,使用恰当;
D.“吵吵闹闹”故意发出各种争吵声的情况。句中说的是“三味书屋孩子们读书时”情况,可知
该成语与语境不符,使用不恰当;
故选C。
2.山岛竦峙影入平羌江水流潮平两岸阔枯藤老树昏鸦不知何处吹芦
管应傍战场开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详解】本题考查古诗文默写。默写题作答时,一是要透彻理解诗文的内容;二是要认真审
题,找出符合题意的诗文句子;三是答题内容要准确,做到不添字、不漏字、不写错字。本
题中的“竦峙、枯藤、芦管、罔”等字词容易写错。
3.C
【详解】本题考查文学常识。
C.李白是浪漫主义诗人,选项中“现实主义诗人”表述有误;
故选C。
4.B
【详解】本题考查排序。
⑤句“这从许多唐、宋人的诗中我们可以找到答案”中的“这”指的是前文的问题“春天来临的
标志是什么呢?",为第一句;③句“李白诗:‘东风已绿瀛州草,紫殿红楼觉春好。’”与②句
“王安石晚年住在江宁,有诗句云:‘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对应③句“唐、宋
人的诗中”为第二、三句;④句“据宋洪迈《容斋续笔》中指出:王荆公(王安石)写这首诗
时,推敲后,认为'到’字不合意,改了几次才用了‘绿'字"承接②句,为第四句;最后①句来
总结;故排序为:⑤③②④①;
故选Bo
5.(1)D
(2)C
(3)中学生结交网友是可以的,但要选择文明、高雅、有才华的人;不要轻易相信网络中“朋
友”的言论,不要被他们传播的信息或情绪影响;不要对网络和网友有依赖心理;偶尔上网
释放压力是可以的,但不能逃课或背着父母经常去网吧同网友聊天;网上交友要注意保护自
己的隐私,遇到问题要及时向家长和专业人员求助……(至少两条,合理即可)
【详解】(1)本题考查理解诗句意思。
D.“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意思是人生自古以来有谁能够长生不死?我要留一
片爱国的丹心映照史册。与交友无关;
故选D。
(2)本题考查邀请函用语分析。
C.“拙见”是谦辞,称自己的见解,用在这里不恰当,应改为“高见”;
故选C。
6.郭巨埋儿老莱娱亲中国儿童因为阳间太苦,没有公正,而无常相对善
良公正。山海经惊喜(高兴,兴奋)鲁迅先生是一个爱憎分明的人,他的“骂
人”和“看不惯”都是源于对儿童、对国家和民族深切的爱。
【详解】本题考查名著内容理解与分析。
(1)根据《二十四孝图》中“其中最使我不解,甚至于发生反感的,是‘老莱娱亲’和'郭巨埋
儿’两件事",可知①②处可分别填写:郭巨埋儿、老莱娱亲;
结合选文A“自然要觉得中国儿童的可怜。但回忆起我和我的同窗小友的童年,却不能不以
为他幸福,给我们的永逝的韶光一个悲哀的吊唁。我们那时有什么可看呢,只要略有图画的
本子,就要被塾师,就是当时的‘引导青年给我们的永逝的韶光的前辈‘禁止,呵斥,甚而至
于打手心”,可知③处可填写:中国儿童。
(2)结合选文B中的“势不得不发生对于阴间的神往。人是大抵自以为衔些冤抑的……他
就可以不假思索地回答你:公正的裁判是在阴间!”和《无常》中的“和无常开玩笑,是大家
都有此意的,因为他爽直,爱发议论,有人情,——要寻真实的朋友,倒还是他妥当“,可
以看出阳间生活太苦,没有公正可言,而阴间的无常相对公正、善良,因此作者才喜欢。
(3)根据选文C“哥儿,有画儿的,三哼经,,我给你买来了!,可知⑤处填:《山海经》;
结合文段中“全体都震悚起来”,可知表现得是“我”在得知阿长买来《山海经》后的意外、激
动与兴奋。
(4)围绕《朝花夕拾》作品中先生的爱与憎,谈自己的认识即可。
示例:鲁迅先生在作品中,爱憎分明。即使是同一个人,在不同的事情上态度也不一样。如
《阿长与〈山海经〉》中,鲁迅知道了是阿长谋害了他的隐鼠时,就极严重地诘问她,并且
当面叫她阿长。而当长妈妈给他买来了渴求已久的绘图《山海经》,鲁迅则对她充满了感激,
用深情的语言表达了对这位劳动妇女的真诚的怀念。
7.乱的意思是乱糟糟(或者写烟雾弥漫),乱糟糟的烟雾笼罩着青绿的台阶,写出了夜晚
烟雾弥漫,看不真切的特点,表达了诗人因和友人离别而心情迷乱。8.都运用了借景抒情
(融情于景)的手法,王诗表达了诗人送别友人后孤寂怅惘、凄凉寂寞之情,李诗表达了对
被贬友人的思念、同情与关切。
【解析】7.本题考查炼字。
在理解本义的基础上理解其语境义,“乱”的意思是乱糟糟,“乱烟笼碧砌"意思是乱糟糟的烟
雾笼罩着青绿的台阶。“乱”这里的意思是写烟雾弥漫,写出了夜晚烟雾弥漫,看不真切的特
点,此诗是王勃旅居巴蜀期间所写的客中送客之作,因此,“乱”字既是形容夜烟弥漫,也表
达了诗人因和友人离别心情的迷乱。
8.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主旨的理解。要分析文章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就必须从文
章的主要内容和写作背景这两方面来分析,然后用准确简明的语言表述出来。这首诗借景抒
情,表达诗人送别友人后孤寂怅惘之情。
《江亭夜月送别二首其二》,首句写烟而曰“乱”烟,既是形容夜烟弥漫,也表达了诗人心
情的迷乱。次句写月而曰"飞”月,既是说明时间的推移,也暗示诗人伫立凝望时产生的聚散
匆匆之感。第三句写离亭掩而加了“寂寞”二字,既是写外界的景象,也是写内心的情怀。诗
人借景抒情,把送别后的孤寂怅惘之情融化入景色的描写之中。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杨花落尽子规啼”中“杨花”“子规”是诗中描写的自然景物,
同时又是春天独特的景物,故首句写“杨花”和“子规”,既是写景又点明时令——暮春。但从
“杨花落尽”知,此时的杨花已不在树枝而是四处漂泊,随风飘扬;从“子规啼”知,叫着“归
去、归去”的子规,给人思乡之感。故首句写“杨花”和“子规”,表现的是南国的暮春景象,
烘托出一种离别伤感的气氛,风雨飘零,友人分别之伤尽在其中。一切景语皆情语,故首句
的“杨花”和“子规”融情入景,表达诗人对王昌龄的关心和对其不幸命运的同情。
9.生气,恼怒;以……为快乐;想要;为什么10.A11.(1)
温习学过的知识,得到新的理解和体会,就可以凭借(这一点)成为老师了。
(2)点燃烛火照明比起在黑暗中走路,哪个更好呢?12.人生学无止境,任何时候都应该
抓紧学习。终身学习,受益终身。(言之有理即可)
【解析】9.本题考查重点文言词语在文中的含义。解释词语要注意理解文言词语在具体语
言环境中的用法,如通假字、词性活用、古今异义等现象。
(1)句意为:人家不了解我,我却不恼怒。愠:生气,恼怒。
(2)句意为:爱好学习的人比不上以学习为乐趣的人。乐:以……为快乐。
(3)句意为:想要学习,恐怕已经晚了。欲:想要。
(4)句意为:为什么不点燃火烛呢?何:为什么。
10.本题考查文言虚词。“臣闻之”的“之”解释为:代词。
A.“日中之光”的“之”解释为:助词,的;
B.“曲肱而枕之”的“之”解释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度铝型材行业人才培养与交流合同
- 2025年度蔬菜大棚冷链物流服务合同
- 2025年度城市道路改造工程承包合同
- 2025年度荒山造林项目生态效益合同范本
- 2025年度个人汽车贷款利息支付及保险合同
- 微课题研究在教师发展中的作用
- 2025年度数字经济时代合同制数据分析师劳动合同标准书
- 天然林保护修复的社会参与与宣传
- 2025年度工程项目资料归档与归因合同
- 2025年镀锌机项目投资可行性研究分析报告
- 监狱安全课件
- 《初三开学第一课 中考动员会 中考冲刺班会》课件
- 护理干预在慢性病管理中的作用
- 慢性萎缩性胃炎的护理查房
-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临床实践能力结业专科技能考核(全科医学科)妇科检查及分泌物留取
- 加强网络空间治理工作的调研与思考
- 产后修复学习培训课件
- mysql课件第五章数据查询
- 超滤培训课件
- 《冠心病的介入治疗》课件
- 中医防感冒健康知识讲座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