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信息化管理系统设计与实现方案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8/M03/21/35/wKhkGWcJkMaAJG42AAKyyz1fhH4395.jpg)
![行业信息化管理系统设计与实现方案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8/M03/21/35/wKhkGWcJkMaAJG42AAKyyz1fhH43952.jpg)
![行业信息化管理系统设计与实现方案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8/M03/21/35/wKhkGWcJkMaAJG42AAKyyz1fhH43953.jpg)
![行业信息化管理系统设计与实现方案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8/M03/21/35/wKhkGWcJkMaAJG42AAKyyz1fhH43954.jpg)
![行业信息化管理系统设计与实现方案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8/M03/21/35/wKhkGWcJkMaAJG42AAKyyz1fhH43955.jpg)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行业信息化管理系统设计与实现方案TOC\o"1-2"\h\u11056第1章项目背景与需求分析 4215121.1行业信息化管理现状 4198461.2系统建设目标与需求分析 416807第2章系统总体设计 5198142.1系统架构设计 551042.1.1表示层 5236602.1.2业务逻辑层 5251822.1.3数据访问层 6223442.1.4数据存储层 6136832.2功能模块划分 6124592.2.1用户管理模块 6226702.2.2信息发布模块 6174592.2.3业务处理模块 619292.2.4数据统计与分析模块 6230812.2.5系统管理模块 6158942.3技术选型与标准 6107082.3.1前端技术 6243752.3.2后端技术 6224382.3.3数据库技术 7238782.3.4网络通信技术 755202.3.5安全技术 73939第3章数据资源规划与数据库设计 7325783.1数据资源规划 718703.1.1数据资源规划概述 7228193.1.2数据资源需求分析 748403.1.3数据流分析 7205433.1.4数据分类 7120223.1.5数据标准化 726953.2数据库设计原则 773983.2.1实用性原则 746173.2.2可扩展性原则 870563.2.3数据一致性原则 8151273.2.4安全性原则 88593.2.5功能优化原则 8257153.3数据库表结构设计 8184753.3.1用户表 8107403.3.2部门表 8143283.3.3职务表 895403.3.4文件表 8171623.3.5公告表 8301203.3.6业务表 8171973.3.7权限表 9202103.3.8日志表 98533第4章系统功能设计 943614.1用户权限管理 9300874.1.1用户注册与登录 9134854.1.2用户角色管理 9233094.1.3权限分配 9326084.1.4用户行为审计 9172114.2信息采集与处理 9162874.2.1信息采集 990294.2.2信息审核 971154.2.3信息分类与存储 10322594.2.4信息更新与维护 1044674.3业务流程管理 1042404.3.1流程设计 10286404.3.2流程发起与审批 10248724.3.3流程监控 10123084.3.4流程优化与调整 10106784.4数据分析与展示 10239554.4.1数据查询 1091844.4.2数据统计 1078634.4.3数据挖掘 10109234.4.4数据可视化 108282第5章系统安全设计 1014995.1系统安全策略 1020755.1.1物理安全 1155695.1.2访问控制 11270235.1.3身份认证 1125855.1.4安全审计 11240795.2数据安全保护 11258845.2.1数据加密 1171895.2.2数据备份与恢复 11215025.2.3数据访问控制 1146625.3网络安全防护 11287745.3.1防火墙 11274545.3.2入侵检测与防御系统 11232085.3.3网络隔离 12194635.3.4安全运维 1223237第6章系统开发与实现 12248126.1系统开发环境搭建 12262406.1.1开发环境配置 12164076.1.2开发工具选择 1274346.2系统编码规范 1238316.2.1编码风格 1333436.2.2代码组织结构 1332276.2.3安全性 13446.3系统开发与实现 13286236.3.1系统架构设计 1379566.3.2模块划分 13161686.3.3功能实现 1371566.3.4系统测试 13149476.3.5系统部署 1415571第7章系统测试与优化 14265587.1测试策略与计划 14117697.1.1测试范围 14115857.1.2测试方法 1411997.1.3测试工具 14238137.1.4测试流程 14237597.2功能测试 1453747.2.1界面测试 1440917.2.2业务流程测试 1455907.2.3数据校验测试 14152287.2.4异常处理测试 1445687.3功能测试与优化 15128147.3.1压力测试 15153577.3.2并发测试 1584917.3.3功能优化 1524730第8章系统部署与维护 15116698.1系统部署方案 15236148.1.1部署目标与原则 15105338.1.2部署架构 15109448.1.3部署流程 15215508.2系统运维策略 16224228.2.1运维组织架构 16284128.2.2监控与预警 1686688.2.3故障处理与恢复 16174588.2.4数据备份与恢复 16311708.3系统升级与扩展 16233058.3.1升级策略 16271928.3.2扩展策略 16145458.3.3升级与扩展流程 1622790第9章培训与售后服务 1748899.1用户培训 1763339.1.1培训目标 1782939.1.2培训对象 17253839.1.3培训内容 17254449.1.4培训方式 17184519.1.5培训时间与地点 17279049.2售后服务与支持 17152899.2.1技术支持 17132479.2.2现场支持 1723149.2.3备件支持 18213199.3用户反馈与持续改进 18203859.3.1用户反馈 18238269.3.2持续改进 1812857第10章项目评估与风险管理 182752410.1项目评估指标体系 181685010.1.1系统功能性指标 182945110.1.2系统功能指标 182122110.1.3用户满意度指标 182687010.1.4技术先进性指标 18546610.1.5经济效益指标 192203610.2风险识别与管理 191974810.2.1风险识别 192340410.2.2风险管理 191449810.3项目总结与经验借鉴 19857910.3.1项目实施经验 192336110.3.2经验借鉴 19第1章项目背景与需求分析1.1行业信息化管理现状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行业信息化管理已成为提高工作效率、优化公共服务的重要手段。当前,我国行业在信息化建设方面已取得一定成果,但仍然存在以下问题:(1)信息化水平参差不齐:各级各部门之间信息化水平存在较大差距,影响了行业信息化管理的整体效果。(2)数据资源共享程度低:行业内部数据资源分散,缺乏有效整合与共享,导致信息孤岛现象严重。(3)系统功能不完善:现有信息化管理系统在功能上尚不完善,难以满足行业日益增长的管理需求。(4)用户体验不佳:部分行业信息化管理系统操作复杂,用户体验较差,影响了工作效率。1.2系统建设目标与需求分析针对行业信息化管理现状,本项目旨在设计与实现一套具有以下特点的行业信息化管理系统:(1)统一平台:构建统一的信息化管理平台,实现各级各部门之间的信息资源共享与业务协同。(2)完善功能:系统应具备以下功能模块:a.信息发布与宣传:及时发布行业相关政策、新闻动态等信息,提高政策透明度和公众参与度。b.公共服务:提供在线办事、在线咨询、投诉举报等功能,方便公众办理相关事务。c.数据分析与决策支持:对行业内部数据进行挖掘与分析,为决策提供科学依据。d.安全保障:保证系统数据安全,防范网络攻击,保障系统稳定运行。(3)高效便捷:优化系统操作界面,简化操作流程,提高用户体验,提升工作效率。(4)可扩展性:系统设计应考虑未来发展需求,具备较强的可扩展性,便于后续功能升级与拓展。(5)兼容性:系统应兼容现有行业信息化基础设施,降低系统迁移成本。通过以上需求分析,本项目将为行业提供一个高效、便捷、安全的信息化管理解决方案,助力行业实现数字化转型。第2章系统总体设计2.1系统架构设计本章主要对行业信息化管理系统进行总体设计,首先从系统架构方面进行阐述。系统架构设计是保障系统稳定性、扩展性和可维护性的关键。根据行业的特点及业务需求,本系统采用分层架构设计,主要包括以下层次:2.1.1表示层表示层主要负责与用户进行交互,提供友好、易用的操作界面。本系统采用Web前端技术,结合响应式设计,支持多种终端访问,包括PC、平板和手机等。2.1.2业务逻辑层业务逻辑层负责处理具体的业务逻辑,包括数据验证、计算、业务流程控制等。本层采用模块化设计,将不同业务功能划分为独立的模块,便于开发和维护。2.1.3数据访问层数据访问层主要负责与数据库进行交互,提供数据的增、删、改、查等操作。本层采用DAO(DataAccessObject)模式,实现数据访问与业务逻辑的分离。2.1.4数据存储层数据存储层主要负责存储系统数据,包括关系数据库、非关系数据库等。本系统采用关系数据库作为主要存储方式,同时结合非关系数据库存储非结构化数据。2.2功能模块划分根据行业的业务需求,将系统划分为以下功能模块:2.2.1用户管理模块用户管理模块负责对系统用户进行管理,包括用户注册、登录、权限分配等。2.2.2信息发布模块信息发布模块负责行业新闻、政策法规等信息的发布和管理。2.2.3业务处理模块业务处理模块包括行业各项业务流程的办理,如行政审批、公文处理等。2.2.4数据统计与分析模块数据统计与分析模块负责对行业相关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和展示。2.2.5系统管理模块系统管理模块负责对系统进行配置、监控和维护,包括系统参数设置、日志管理等。2.3技术选型与标准为了保证系统的高效、稳定运行,本系统在技术选型与标准方面遵循以下原则:2.3.1前端技术前端采用HTML5、CSS3和JavaScript技术,结合Vue.js、React等主流前端框架,实现响应式、高功能的Web界面。2.3.2后端技术后端采用Java、Python等主流编程语言,结合SpringBoot、Django等框架,实现高并发、易扩展的后端服务。2.3.3数据库技术数据库采用MySQL、Oracle等关系数据库,结合MongoDB、Redis等非关系数据库,满足不同场景下的数据存储需求。2.3.4网络通信技术网络通信采用HTTP/协议,保障数据传输的安全性。2.3.5安全技术系统遵循国家信息安全标准,采用SSL加密、防火墙、权限控制等手段,保证系统安全可靠。通过以上技术选型与标准,本系统将实现行业信息化管理的高效、稳定运行。第3章数据资源规划与数据库设计3.1数据资源规划3.1.1数据资源规划概述行业信息化管理系统的核心在于对数据资源的合理规划与管理。本节主要从数据资源的需求分析、数据流分析、数据分类和数据标准化等方面进行阐述。3.1.2数据资源需求分析根据行业业务特点和管理需求,对行业信息化管理系统中的数据资源进行详细需求分析,保证系统能够满足各部门的业务需求。3.1.3数据流分析分析行业内部及各部门之间的数据流向,明确数据产生、处理、存储、传递和销毁等环节,为数据库设计提供依据。3.1.4数据分类根据业务需求和数据属性,对行业数据进行合理分类,便于数据库的构建和管理。3.1.5数据标准化对行业数据资源进行标准化处理,包括数据命名规范、数据格式、数据编码等,提高数据的一致性和可用性。3.2数据库设计原则3.2.1实用性原则数据库设计应充分满足行业业务需求,保证系统在实际应用中的高效性和实用性。3.2.2可扩展性原则数据库设计应考虑未来业务发展的需要,具有一定的可扩展性,以便于后期系统升级和功能拓展。3.2.3数据一致性原则保证数据库中数据的一致性,避免数据冗余和矛盾,提高数据质量。3.2.4安全性原则数据库设计应充分考虑数据安全,包括数据备份、恢复、访问控制等方面,保证数据安全可靠。3.2.5功能优化原则通过合理设计索引、分区等策略,提高数据库的访问速度和查询效率。3.3数据库表结构设计3.3.1用户表包括用户ID、用户名、密码、联系方式、角色等信息,用于实现系统用户的注册、登录和管理。3.3.2部门表包括部门ID、部门名称、上级部门ID、部门负责人等信息,用于描述行业内部部门组织结构。3.3.3职务表包括职务ID、职务名称、职务描述等信息,用于描述行业内部职务分类。3.3.4文件表包括文件ID、文件名称、文件类型、发布部门、发布时间、文件内容等信息,用于存储和管理行业文件。3.3.5公告表包括公告ID、公告标题、公告内容、发布时间、发布人等信息,用于发布和管理行业公告。3.3.6业务表根据行业具体业务需求,设计相应的业务表,包括业务ID、业务名称、业务描述、业务数据等信息。3.3.7权限表包括权限ID、权限名称、权限描述、权限级别等信息,用于实现系统权限管理和控制。3.3.8日志表包括日志ID、操作用户ID、操作时间、操作类型、操作结果等信息,用于记录系统操作日志,便于问题追踪和审计。第4章系统功能设计本章主要对行业信息化管理系统的功能模块进行详细设计,包括用户权限管理、信息采集与处理、业务流程管理以及数据分析与展示等四个方面。4.1用户权限管理用户权限管理是保障系统安全、高效运行的关键环节。本系统根据行业内部员工的职责和需求,设计如下功能:4.1.1用户注册与登录系统提供用户注册和登录功能,支持多渠道登录,包括用户名、手机号码、邮箱等。4.1.2用户角色管理根据用户职责和业务需求,将用户划分为不同角色,如系统管理员、部门管理员、普通用户等。不同角色拥有不同的权限。4.1.3权限分配系统管理员可以为不同角色分配相应的权限,包括查看、编辑、删除、审批等操作权限。4.1.4用户行为审计系统自动记录用户操作行为,便于审计和追溯。4.2信息采集与处理信息采集与处理是行业信息化管理系统的基础功能,主要包括以下内容:4.2.1信息采集系统支持多种信息采集方式,包括手工录入、文件导入、网络爬虫等。4.2.2信息审核对采集的信息进行审核,保证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4.2.3信息分类与存储根据信息内容进行分类,并存储在系统中,便于查询和管理。4.2.4信息更新与维护支持信息的实时更新和维护,保证信息的时效性。4.3业务流程管理业务流程管理是行业信息化管理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包括以下功能:4.3.1流程设计根据行业业务需求,设计灵活、可配置的业务流程。4.3.2流程发起与审批用户可以发起业务流程,并按照预设的流程进行审批。4.3.3流程监控实时监控业务流程的运行状态,便于管理和调度。4.3.4流程优化与调整根据业务发展需要,对现有流程进行优化和调整。4.4数据分析与展示数据分析与展示为行业决策提供有力支持,主要包括以下功能:4.4.1数据查询提供多种查询方式,包括简单查询、组合查询、模糊查询等。4.4.2数据统计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以图表、报表等形式展示。4.4.3数据挖掘通过数据挖掘技术,发觉潜在规律和趋势,为决策提供依据。4.4.4数据可视化将分析结果以可视化方式展示,便于用户快速了解和掌握信息。第5章系统安全设计5.1系统安全策略为保证行业信息化管理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本章节将从物理安全、访问控制、身份认证、安全审计等方面制定系统安全策略。5.1.1物理安全(1)数据中心物理位置选择:应选择地理位置安全、易于监管的场所作为数据中心,避免自然灾害、人为破坏等因素影响。(2)数据中心设施安全:对数据中心进行防火、防盗、防潮、防雷等安全设施的建设,保证数据中心的物理安全。5.1.2访问控制(1)用户权限管理:根据用户职责和需求,合理分配用户权限,实现最小权限原则。(2)操作审计:对系统操作进行审计,记录操作行为,以便追踪和定位安全事件。5.1.3身份认证采用多因素认证方式,如密码、指纹、短信验证码等,提高用户身份认证的安全性。5.1.4安全审计建立安全审计系统,对系统运行过程中的安全事件进行实时监控、记录和分析,以便及时发觉并处理安全风险。5.2数据安全保护5.2.1数据加密采用国家密码管理局认可的加密算法,对数据进行加密存储和传输,保证数据在存储和传输过程中的安全性。5.2.2数据备份与恢复制定数据备份策略,定期对重要数据进行备份,保证数据在遭受意外损坏或丢失时能够及时恢复。5.2.3数据访问控制对敏感数据进行访问控制,防止未经授权的用户访问和操作敏感数据。5.3网络安全防护5.3.1防火墙部署防火墙,对进出网络的数据进行过滤,防止恶意攻击和非法访问。5.3.2入侵检测与防御系统部署入侵检测与防御系统,实时监控网络流量,发觉并阻止恶意攻击行为。5.3.3网络隔离采用物理隔离、虚拟隔离等技术,将内部网络与外部网络进行隔离,降低网络攻击风险。5.3.4安全运维建立安全运维制度,对网络设备、系统软件等进行定期检查和维护,保证网络安全防护能力持续有效。第6章系统开发与实现6.1系统开发环境搭建为了保证行业信息化管理系统的稳定、高效开发,首先需搭建合适的系统开发环境。本节主要介绍开发环境的配置及相关工具的选择。6.1.1开发环境配置(1)硬件环境:配置高功能服务器、客户机及必要的网络设备,保证硬件资源满足系统开发需求。(2)软件环境:(1)操作系统:服务器端选用稳定可靠的Linux操作系统,客户机端支持Windows、macOS等常见操作系统。(2)数据库管理系统:采用成熟的关系型数据库管理系统,如Oracle、MySQL等。(3)应用服务器:选用主流的应用服务器,如Tomcat、WebSphere等。(4)开发工具:采用集成开发环境(IDE),如IntelliJIDEA、Eclipse等。6.1.2开发工具选择根据项目需求,选择以下开发工具:(1)编程语言:Java、Python等主流编程语言。(2)前端框架:Vue.js、React等主流前端框架。(3)后端框架:SpringBoot、Django等主流后端框架。(4)版本控制工具:Git。6.2系统编码规范为保证系统开发过程中编码质量,提高代码可读性和可维护性,制定以下编码规范:6.2.1编码风格(1)遵循PEP8(Python)或GoogleJavaStyle(Java)等编程规范。(2)代码注释清晰,说明代码功能、参数含义及关键算法。(3)合理使用命名空间,避免命名冲突。6.2.2代码组织结构(1)遵循MVC(ModelViewController)设计模式,将代码分为模型、视图和控制器三个层次。(2)模块化设计,降低各模块之间的耦合度。(3)遵循单一职责原则,每个类或函数实现单一功能。6.2.3安全性(1)遵循安全编码规范,防范常见的安全漏洞,如SQL注入、XSS攻击等。(2)对用户输入进行严格校验,保证数据合法性。(3)合理设置权限,保证系统安全。6.3系统开发与实现在完成开发环境搭建和编码规范制定后,本节将详细介绍行业信息化管理系统的开发与实现过程。6.3.1系统架构设计根据业务需求,设计系统架构,包括前端、后端和数据库三个部分。6.3.2模块划分将系统划分为以下主要模块:(1)用户管理模块:负责用户注册、登录、权限管理等。(2)数据管理模块:实现数据的增删改查、统计分析等功能。(3)业务处理模块:根据行业特点,实现相关业务流程的自动化处理。(4)系统监控模块:实时监控系统运行状态,保障系统稳定运行。6.3.3功能实现按照模块划分,采用面向对象的方法,逐步实现各模块的功能。6.3.4系统测试(1)编写测试用例,进行单元测试、集成测试和系统测试。(2)采用自动化测试工具,如Selenium、JMeter等,提高测试效率。(3)根据测试结果,优化系统功能,修复存在的问题。6.3.5系统部署将系统部署到生产环境,保证系统稳定运行,并提供持续的技术支持与维护。第7章系统测试与优化7.1测试策略与计划为保证行业信息化管理系统的高质量、高稳定性及高效运行,本章将阐述系统测试与优化策略。测试策略主要包括测试范围、测试方法、测试工具及测试流程等方面。7.1.1测试范围系统测试范围包括功能测试、功能测试、兼容性测试、安全测试、稳定性测试等方面。7.1.2测试方法采用黑盒测试、白盒测试、灰盒测试相结合的方法,保证系统功能的正确性和完整性。7.1.3测试工具选用成熟的自动化测试工具,如Selenium、LoadRunner等,提高测试效率。7.1.4测试流程测试流程分为单元测试、集成测试、系统测试、验收测试四个阶段。7.2功能测试功能测试是验证系统功能是否符合需求规格说明书的过程。主要内容包括:7.2.1界面测试检查系统界面布局、样式、交互是否符合设计规范。7.2.2业务流程测试验证系统业务流程是否按照预期执行,保证业务逻辑正确。7.2.3数据校验测试检查系统数据的准确性、完整性和一致性。7.2.4异常处理测试验证系统在各种异常情况下的应对策略,保证系统能够稳定运行。7.3功能测试与优化功能测试旨在评估系统在高并发、大数据量处理等方面的功能,以保证系统在实际运行中满足用户需求。7.3.1压力测试通过模拟高并发访问,测试系统在极限负载下的功能表现,找出功能瓶颈。7.3.2并发测试评估系统在多用户同时操作时的功能,保证系统在高并发环境下的稳定性。7.3.3功能优化针对测试过程中发觉的问题,采取以下措施进行优化:(1)数据库优化:优化数据库查询语句,提高查询效率;合理设计索引,降低数据检索时间。(2)缓存优化:使用缓存技术,减少系统对数据库的访问次数,提高响应速度。(3)代码优化:重构代码,提高代码质量,降低系统资源消耗。(4)硬件优化:根据系统需求,升级服务器硬件配置,提高系统处理能力。通过以上测试与优化措施,保证行业信息化管理系统能够稳定、高效地运行,满足用户需求。第8章系统部署与维护8.1系统部署方案8.1.1部署目标与原则系统部署旨在实现信息化管理系统的稳定、高效运行,保障行业业务流程的顺畅和数据安全。部署遵循以下原则:安全性、可靠性、可扩展性、易维护性及经济实用性。8.1.2部署架构系统部署采用分布式架构,分为应用服务器、数据库服务器、文件服务器等。根据业务需求及用户规模,合理配置服务器资源,保证系统运行稳定。8.1.3部署流程(1)确定部署环境:包括硬件设施、网络环境、操作系统等;(2)安装部署:按照系统要求安装相应的软件,并进行配置;(3)数据迁移:将现有数据迁移至新系统,保证数据完整性;(4)系统测试:对部署好的系统进行功能测试、功能测试、兼容性测试等;(5)培训与上线:对用户进行培训,保证用户熟练掌握系统操作,然后正式上线。8.2系统运维策略8.2.1运维组织架构建立健全的运维组织架构,明确岗位职责,制定运维管理制度,保证系统运维工作的高效开展。8.2.2监控与预警建立系统监控体系,实时监控系统运行状态,发觉异常情况及时预警,防止系统故障。8.2.3故障处理与恢复制定故障处理流程,针对不同类型的故障制定相应的处理措施。在发生故障时,迅速响应,尽快恢复系统正常运行。8.2.4数据备份与恢复定期对系统数据进行备份,保证数据安全。在数据丢失或损坏时,能够迅速恢复数据。8.3系统升级与扩展8.3.1升级策略根据系统发展需求和技术进步,定期对系统进行升级。升级前充分评估风险,保证升级过程顺利进行。8.3.2扩展策略系统设计考虑未来业务发展需求,具备良好的扩展性。在需要时,可进行模块扩展、功能增强等,以满足行业信息化管理的发展。8.3.3升级与扩展流程(1)需求分析与评估:分析升级或扩展的必要性,评估所需资源和风险;(2)制定方案:根据需求制定升级或扩展方案;(3)实施与测试:按照方案进行实施,并进行严格测试;(4)上线与验收:保证升级或扩展后的系统满足预期要求,进行上线验收;(5)培训与支持:为用户提供培训和技术支持,保证系统稳定运行。第9章培训与售后服务9.1用户培训为了保证行业信息化管理系统的顺利实施与运行,提高用户的使用效率,我们将提供全面、系统的用户培训服务。9.1.1培训目标使行业工作人员能够熟练掌握系统的操作方法,提高工作效率,保证系统正常运行。9.1.2培训对象行业信息化管理系统的全体用户,包括管理人员、操作人员和维护人员。9.1.3培训内容(1)系统概述:介绍系统的主要功能、特点和架构。(2)操作培训:针对不同角色,详细讲解系统操作流程和方法。(3)系统维护与管理:介绍系统日常维护与管理方法,保证系统稳定运行。(4)常见问题与解决方法:分析系统使用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并提供解决方案。9.1.4培训方式采用线上培训、现场培训、远程支持和培训资料等多种方式进行。9.1.5培训时间与地点根据用户需求,合理安排培训时间与地点,保证培训效果。9.2售后服务与支持我们将提供全方位的售后服务与支持,保证行业信息化管理系统的稳定运行。9.2.1技术支持(1)提供电话、邮箱、在线客服等多种咨询渠道。(2)针对用户在使用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提供专业的技术支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