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教学四专题培训课件_第1页
小说教学四专题培训课件_第2页
小说教学四专题培训课件_第3页
小说教学四专题培训课件_第4页
小说教学四专题培训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小说教学(四)小说的主要艺术手法06修辞手法,就是通过修饰、调整语句,运用特定的表达形式提高语言表达作用的方式或方法。语文中主要修辞手法有以下: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对偶、反复、借代、比拟、象征、寄寓(寄托),互文、设问、引用、呼告、反问、顶真等。接下来将重点阐述小说中常用的修辞方法。(一)修辞手法比喻就是“打比方”。即抓住两种性质的事物的相似点,用一事物比喻另一事物的一种修辞手法。比喻一般由本体(被比喻的事物)、喻体(用来比喻的事物)和比喻词(联系本体和喻体的词语,比喻关系的标志)三部分组成。构成比喻的关键:甲和乙必须是本质不同的事物,甲乙之间必须有相似点,否则不能构成比喻。1.比喻初中语文九年级上册《故乡》例句:我吃了一吓,赶忙抬起头,却见一个凸颧骨,薄嘴唇,五十岁上下的女人站在我面前,两手搭在髀间,没有系裙,张着两脚,正像一个画图仪器里细脚伶仃的圆规。这句话首先对杨二嫂进行具体的外貌᧿写,然后用一个比喻来刻画她的形象,鲜明而又生动。案例:比拟就是把一个事物当作另外一个事物来᧿述、说明。比拟的辞格是将人比作物、将物比做人,或将甲物化为乙物。运用这种辞格能收到特有的修辞效果:或增添特有的情味,或把事物写得神形毕现、栩栩如生,抒发爱憎分明的感情。2.比拟【案例】高中语文第二册《荷花淀》例句:那肥大的荷叶下面,有一个人的脸,下半截身子长在水里。荷花变成了人,那不是我们的水生吗?又往左右看去,不久,各人便找到了各人丈夫的脸,啊,原来是他们!几个妇女去前方看望丈夫。在荷花淀,看见荷叶下面的人“下半截身子长在水里”。人拟为荷,将隐蔽在荷叶下面的战士物化了,显得那么清新、美丽、可爱。案例:借代是指不直接说出人或事物的名称,而是借用同它密切相关的的名称去代替的一种修辞手法。被代替的事物叫“本体”,用来代替的事物叫“借体”。运用借代,可以表达作者的爱憎,体现作者的思想感情,引人联想,发人深思,增强作品的表达效果。3.借代初中语文九年级下册《孔乙己》例句:如果出到十几文,那就能买一样荤菜,但这些顾客,多是短衣帮,大抵没有这样阔绰。只有穿长衫的,才踱进店面隔壁的房子里,要酒要菜,慢慢地坐喝。“短衣帮”指穷苦的劳动人民,“穿长衫的”指有钱的上层人物。这是用衣着特征来指代人。案例:夸张是为了达到Ḁ种表达效果,对事物的形象、特征、作用、程度等方面着意扩大和缩小的一种修辞手法。4.夸张【案例】在初中语文九年级上册《故乡》中有这样一段叙述:“我的母亲早已迎着出来,接着便飞出了八岁的侄儿,宏儿。”这里是“我”回到故乡时宏儿出来迎接的一个细节᧿写,一个“飞”字就把宏儿即将见到亲人的那种急切、欢快、好奇的心情传神地表现出来,同时也尽显孩子天真无邪的个性,真是令人称奇。【案例】在初中语文九年级下册《孔乙己》中,作者用画龙点睛之笔᧿写孔乙己的外貌:“穿的虽然是长衫,可是又脏又破,似乎十多年没有补,也没有洗。”长衫是孔乙己身份的象征,十多年没有补,也没有洗,竟然还穿在身上,这可能吗?显然作者是运用夸张的手法᧿写人物外貌,极言孔乙己的穷、懒、脏,把一个深受封建科举制度毒害的老儒生的形象推到读者面前,充分表现人物穷困潦倒、思想迂腐、死要面子、好喝懒做的性格特征,真正达到了以其外貌显其内心的效果。案例:为了强调Ḁ个意思,表达Ḁ种感情,有意重复使用Ḁ个词语、句子或句群,这种修辞手法叫反复。5.反复初中语文九年级下册《孔乙己》:有一天,大约是中秋前的两三天,掌柜正在慢慢地结账,取下粉板,忽然说,“孔乙己长久没有来了。还欠十九个钱呢!”……中秋过后,秋风是一天比一天凉,看看将近初冬……掌柜也伸出头去,一面说,“孔乙己么?你还欠十九个钱呢!”……到了年关,掌柜取下粉板说,“孔乙己还欠十九个钱呢!”到第二年的端午,又说“孔乙己还欠十九个钱呢!”在《孔乙己》这篇小说的最后几节,掌柜的四次ᨀ到“孔乙己还欠十九个钱呢!”三次分别是在中秋、年关、端午这样旧时商店结算清账时,一次是在孔乙己长久没来,突然再来时。这一反复,说明了几个问题:一是孔乙己已经穷困不堪,不能再保持原来“从不拖欠”的“好品行”了;二是掌柜的并不关心孔乙己的死活,除了拿孔乙己当笑料外,只关心孔乙己拖欠下的酒钱;三是从这一反复中更可看出孔乙己的可悲命运和惨痛结局。案例:由三个或三个以上结构相同或相似、内容相关、语气一致的短语或句子排列一起,用来加强语势、强调内容、加重感情的修辞方法叫排比。排比的运用,都必须从内容的需要出发,不能单纯追求形式,失之于滥。6.排比(二)表现手法象征是借助Ḁ一具体事物的形象,以表现Ḁ种抽象的概念、思想或感情。它的特点是利用象征物与被象征物之间的Ḁ种类似,使被象征物的Ḁ一内容得到含蓄而形象的表现。象征手法的巧妙运用,可以显现主题、塑造人物、表现作者的主观态度,最终控制读者的反应,获得理想的语言效果。1.象征沈从文的小说《边城》中的第十三至十五节,多次出现了“虎耳草”这一形象。我们细细品味“虎耳草”的指向:小说中,“虎耳草”外公给翠翠讲述父母的浪漫凄美的爱情故事,翠翠却联想到了自己的感情,“虎耳草”在文中第一次出现。她梦见自己在山崖上采摘虎耳草。“平时攀折不到手”的虎耳草,“这时节却可以选顶大的叶子作伞”。这翠翠以前心里对傩送朦胧的感情,现在明确起来了。第二次出现是紧接上文,翠翠第二天给祖父讲昨晚上所梦的事情,翠翠梦中听见傩送的歌声,“像跟了这声音各处飞,飞到对溪悬崖半腰,摘了一大把虎耳草”,“梦得真有趣”。没有听外公讲父母唱歌的故事,翠翠心里的爱情是不会清晰和坚定起来的。听了父母的故事,翠翠真正明白爱情是什么,所以她梦见自己“得到了虎耳草”。但翠翠不知傩送是否也如自己爱着对方一样爱着自己,因此她梦见摘了虎耳草,却“不知道把这东西交给谁去”,内心是ᘀᘁ不安的。第三次是小说的最后,全文的十五节的末尾,翠翠听外公唱歌,是傩送昨晚唱的情歌,她知道了傩送也像自己爱他一样爱着自己。她说:“我又摘了一把虎耳草了”。虽然她没说交给谁,但我们已经很明白翠翠的心意了,这时她已经知道把虎耳草交给谁了。由此可见,虎耳草在小说中多次出现,它实际上成了翠翠日思夜梦的寄情物。翠翠爱傩送,但又羞于出口,因此,虎耳草便多次出现在翠翠的梦中,而每出现一次,翠翠的情感便产生一次波动。可以说,虎耳草是翠翠纯真爱情的象征。案例1:林海音的《爸爸的花儿落了》(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标题本身就具有象征意义。一方面实指夹竹桃的败落,一方面象征天性爱花的爸爸离开人世。象征性的标题自然而然引出师生对文中反复出现的“夹竹桃”的探索。小说开头写道:我的襟上有一朵粉红色的夹竹桃,是临来时妈妈从院子里摘下来给我别上的,她说:“夹竹桃是你爸爸种的,戴着它,就像爸爸看见你上台时一样!”……小说中间写道:“爸爸是多么喜欢花。……他回来的第一件事就是浇花。那时太阳快要下去了,院子里吹着凉爽的风,爸爸摘下一朵茉莉花插到瘦鸡妹妹的头发上。”小说的末尾写道:“旁边的夹竹桃不知什么时候垂下了好几枝子,散散落落的,很不像样,是因为爸爸今年没有收拾它们――修剪、捆扎和施肥。……看着那垂落的夹竹桃,我默念着:爸爸的花儿落了。”这样一来,作品一线串珠,浑然一体,充满情味,严谨周密。同时借花的柔性来调和爸爸性格中的刚性,使爸爸的严厉和慈爱和谐发展。花的败落,暗示父亲已不在人间。案例2:对比,是把具有明显差异、矛盾和对立的双方安排在一起,进行对照比较的表现手法。对比是把对立的意思或事物、或把事物的两个方面放在一起作比较,让读者在比较中分清好坏、辨别是非。写作中的对比手法,就是把事物、现象和过程中矛盾的双方,安置在一定条件下,使之集中在一个完整的艺术统一体中,形成相辅相成的比照和呼应关系。运用这种手法,有利于充分显示事物的矛盾,突出被表现事物的本质特征,加强文章的艺术效果和感染力。2.对比初中语文九年级上册《故乡》有一日,母亲告诉我,闰土来了,我便飞跑的去看。他正在厨房里,紫色的圆脸,头戴一顶小毡帽,颈上套一个明晃晃的银项圈,这可见他的父亲十分爱他,这来的便是闰土。他身材增加了一倍;先前的紫色的圆脸,已经变作灰黄,而且加上了很深的皱纹;眼睛也像他父亲一样,周围都肿得通红,他头上是一顶破毡帽,身上只一件极薄的单衣,浑身瑟索着;手里ᨀ着一个纸包和一只长烟管,那手也不是我所记得的红活圆实的手,却又粗又笨而且开裂,象是松树皮了。作者通过对眼前的和二十年前的闰土的外貌的对比,深刻地揭示了由于多子、饥荒、苛税和兵、匪、官、绅的种种困扰,使得他由一个天真活泼的少年变成了历尽沧桑心态麻木的木偶人。对此,作者感到非常悲哀,对闰土表现了无限同情和怜悯。案例1:不直接地对主要的人物或事物进行᧿写,而是对其背景、与之相关的人或事物加以᧿绘,使其形象突出,这种写法除了利用反差对比使主要形象更加鲜明外,还会使文章曲含蓄,独具风格。衬托分为正称和反衬。3.衬托正称。初中语文九年级下册《孔乙己》一文中文章的开头部分的社会环境描写,作者寥寥几笔就勾画出咸亨酒店的环境气氛:曲尺形的大柜台隔开了短衣帮和长衫客,短衣帮只能站着喝酒,趁热喝下,走开完事;长衫客却可以慢慢坐喝,要酒要菜,呼唤人家侍候。这个画面一下子就反映出了壁垒森严的阶级差别。在这里,不仅顾客有壁垒森严的等级差别,就连伙计也等级森严,有专门侍候长衫客的,也有专门侍候短衣帮的,甚至还有连侍候人的资格也没有的,只能做温酒一类杂事的小伙计。掌柜经常对小伙计摆出一副凶脸孔,幸亏荐头情面大,才辞退不得。而且掌柜卖酒要羼水,短衣帮要监督温酒,大家都没有好声气。这几句简单的勾勒,从正面衬托了森严的阶级对立、等级差别,腐朽的势利思想、剥削思想,人与人之间互不信任等封建社会的一切丑恶本质的东西。孔乙己这个穷苦没落的老童生,就生活在这样一个令人窒息、冷漠的氛围里,其命运的悲剧性是不可避免的。案例1:反衬。初中语文九年级下册《孔乙己》中,孔乙己从穿着到言行委实令人可笑。经济地位只属于短衣帮却不肯脱下标明读书人身份的长衫,而且“又脏又破”;有了几个来历不明的钱时则要在短衣帮、小伙计前“排”一“排”;“口里常是一些教人半懂不懂的之乎者也”。于是,孔乙己一到店,所有人都笑他:“孔乙己,你脸上又添了伤疤了。”“你一定又偷了人家的东西了!”“你怎的连半个秀才也没有捞到呢?”于是孔乙己一次次地和众人争辩:“你怎么这样凭空污人清白?”“窃书不能算偷。”当别人戳到他痛处时,他便用全是之乎者也之类的文言话语来搪塞;于是众人都哄笑起来。正是这种欢乐的肆无忌惮的笑,揭示了孔乙己凄凉的处境及可悲的地位的社会根源。这种以乐衬悲的反衬手法,巧妙地写尽了封建社会的冷酷(如掌柜的笑),也写尽了封建社会里人与人之间的隔膜(如短衣帮与伙计的笑)。文章的最后,当孔乙己拖着断腿,用两手爬来喝酒时,掌柜对孔乙己的取笑,把这种悲乐相衬的艺术推向了高潮,也正是这种冷酷无情的笑,宣告了孔乙己命运的最终必然结果。案例2:渲染原为中国画的一种技法,指对所画物体的主体浓彩重抹加以点染,使主体凸显。后来这种技法用于文学领域,文学作品中的渲染,指通过对环境、行为,心理等方面的铺叙、形容和烘托,以突出᧿写的主要对象或主要方面,加强艺术效果。4.渲染鲁迅的小说《故乡》的开头:“时候既然是深冬;渐近故乡时,天气又阴晦了,冷风吹进船舱中,呜呜的响,从缝隙向外一望,苍黄的天底下,远近横着几个萧索的荒村,没有一些活气。我的心禁不住悲凉起来了。”这里所用笔墨并不多,但却把当时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之下农村的萧索境况充分渲染了出来,也很好的烘托了“我”回故乡的悲凉心境。由此可见,渲染运用的效果,不决定于笔墨的多少,而关键在于作者能否抓住事物的本质特点,并进行精致有力的᧿写刻画。案例:讽刺是在真实的基础上,用比喻、夸张等方式揭露腐朽落后现象,批判愚昧蠢笨的行为,使人发笑而予以否定的一种创作方法。5.讽刺如初中语文九年级下册《范进中举》中写范进的疯态:“他爬将起来,又拍着手在笑道:‘噫,好,我中了’笑着,不由分说,就往门外飞跑。把报录的人和邻居都吓了一跳。走出大门不多路,一脚踹在塘里,挣起来,头发都跌散了,两手是泥,淋淋漓漓一身水……”这些细节生动地揭示了范进内心和外形的矛盾:就内心而言他是个胜利者,他感到扬眉吐气,因而拍着手大笑,他要向周围的人宣布自己的愿望已经实现,所以往门外跑,跑到集上。但在外形上,他却是个失败者,头发跌散,两手黄泥,遍身是水,丑态百出,这就是强烈的讽刺。案例:运用滑稽、夸张、变形、双关、反语等艺术手法,对社会的黑暗现实进行嘲讽和鞭挞,让人在觉得滑稽可笑的同时又感到沉重和苦闷。6.幽默在《骆驼祥子》中,有这样一个情节:三十七八岁的黄花女虎妞一味追求人力车夫骆驼祥子。本来,虎妞是丑陋、刁怪、,沾染着寄生性的厂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