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衡水市龙华镇中学2021年高二语文测试题含解析_第1页
河北省衡水市龙华镇中学2021年高二语文测试题含解析_第2页
河北省衡水市龙华镇中学2021年高二语文测试题含解析_第3页
河北省衡水市龙华镇中学2021年高二语文测试题含解析_第4页
河北省衡水市龙华镇中学2021年高二语文测试题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河北省衡水市龙华镇中学2021年高二语文测试题含解析一、现代文阅读(35分,共3题)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儒教是不是宗教?本来儒教的“教”有教化的含义,与欧洲宗教原来的意义接近,但由于近代以来,欧洲宗教概念发生变化,变成了跟世俗、跟科学相对立的概念,以这样的方法和角度去衡量中国的儒教,很多人就认为儒教就是一种学理,而不是宗教。近代以来,中国很多人就认为儒教不是宗教,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以后,我们为了避免儒教和现今宗教相混淆,就都称儒教为儒家了。改革开放以后,很多学者又提出来一个观点,即儒教也是一种宗教。最初提出并比较坚持这个说法的是任继愈先生。他的理论主要是一种文化不可能没有宗教,中国的文化里面也有宗教。五四以来,认为中国文化中没有宗教,这种说法是有问题的,至少是不全面、不准确的。他认为儒教具备了宗教所具有的特征。它有其经典,有基本的教义,还有传授、传播这些教义的儒士,还有宗教的仪式,以宗教的性质来界定,儒教全部具备。儒教或是儒家,在历史上确实有一个宗教化的过程,它发生在汉代,主要是西汉。在这个过程中有很多的情况出现,一是将孔子抬高到教主的地位,将孔子称为“素王”,素王就是没有王位的王,是个教主。汉代确定了“五经”作为儒家最根本的经典。围绕着“五经”就出现了一大批的纬书,“纬”是配合“经”的。这些纬书对孔子做了描述打扮,说孔子的脑袋很大,脑袋上还有坑,有河马那样大的嘴,在这种描述下孔子已经不是人了,而是一个神,这就将孔子神化了。另外,还完成了很乡教典的整理,如《礼记》。在古代,礼有三礼:《周礼》《仪礼》和《礼记》。《周礼》讲管制,主要涉及官的制度和职位设置等内容,《仪礼》则规定了各种各样的礼仪制度。《礼记》对于《仪礼》的思想做了进一步的阐发,细化了《仪礼》中的各种仪轨,用以管理人们的生老病死、婚丧嫁娶这样一些事情。到了汉末,因为儒家强调人的道德品行是判断人的最根本原则,汉代选拔官吏实行“察举制”,人才选拔,孝和廉是基本条件。推举都是基层推举,由乡里或村里推举,当然也不是随便推了就算数,还要认证。除了孝之外还有廉,廉指清廉、廉正、刚正不阿。这个本来应该是很好的事情,但推行久了弊病也随之产生。按照儒家的观点,孝,除了生前好好供养父母,死后还要守丧三年,报答父母养育之恩。这个在中国古代是非常重要的,你当再大的官,父母去世都要马上停职去守孝,明清都是这样的,这是衡量一个人很重要的一个指标。汉代时就是以这样一个标准来选拔人才。另外,“五经”已经到了这种地位:很多人都去注释“五经”,“五经”中的一个字就有上万字的解释,人一辈子读经都读不完,被称为“皓首穷经”。因此汉末学风上就有了很大的变化。产生了“玄学”,意在恢复人的自然本性。由于以上两个原因,儒家宗教化的进程被遏制了,要不然的话,它完全可以成为中国的宗教。(据凤凰网,有删改)1.下列关于“儒教”和“宗教”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A.近代以来,欧洲宗教概念发生变化,跟世俗、跟科学相对立,而儒教的“教”有教化的含义,与欧洲宗教原来的意义接近,据此很多人认为儒教就是一种学理,而不是宗教。B.近代以来,中国很多人都不认同儒教是宗教,因此在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后,儒教就被称作儒家了。C.改革开放以后,很多学者提出儒教也是一种宗教,他们认为宗教是文化的必然产物,五四以来,认为中国文化中没有宗教,这种说法是有问题的,至少是不全面、不准确的。D.有经典,有教义,有传授、传播教义的儒士,有仪式是判定一种思想或者文化是宗教的条件,据此可以判定,儒教即是宗教。2.下列理解和分析,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西汉是儒教宗教化的重要时期,在这一时期先是将孔子抬高到教主地位,完成了孔子的神化,之后又完成了很多教典的整理,如《礼记》。B.《仪礼》当中所阐发的思想,以及对生老病死、婚丧嫁娶等礼仪制度的细化在儒教宗教化的过程中具有重要的意义。C.汉末产生的玄学,是一次学风上的转变,也是一次思想上的解放,成为遏制儒家宗教化进程的一个因素。D.西汉时期,出现了一大批纬书,这些纬书对孑L子做了描述打扮,将孔子称为“素王”,这些描述打扮目的在于神化孑L子,提升其地位,因而全都是不可信的。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汉末人才选拔实行“察举制”,具备了“孝”和“廉”这些基本条件,就有可能被推举、认证成为官吏。B.从汉代的官吏选拔制度可以看出,汉末儒家思想强调人的道德品行的巨大影响是儒教确实有一个宗教化的过程的重要表现。C.围绕“儒教是不是宗教”,文章先摆出了两种不同观点,接着论述了儒教或儒家在汉代确实有一个宗教化的过程,最后阐述了遏制儒家宗教化的进程的两个原因,层次清晰,逻辑严密。D.汉末,“孝”和“廉”作为人的道德品行成为人才选拔的基本条件,“皓首穷经”的无奈致使“玄学”产生,这些遏制了儒家宗教化的进程,使儒家没有成为中国的宗教。参考答案:1.A

2.C

3.B2.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首先浏览选项,然后到文中找到与选项相关的语句,进行比较、辨析。解答理解和分析题要辨明检索区间,确定对应语句;联系上下文体会,要死抠字眼。A项,二者没有先后关系;B项,偷换概念,应该是《礼记》;D项,在纬书中将孔子称为“素王”属张冠李戴,没有依据;“都是不可信的”说法过于绝对。3.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对作者观点的理解。命题的手段为改变文章的表述和概括文章的内容,此题主要从概念的内涵的方面考核,概括文章的内容较难,答题时首先阅读题干,在文中找到题干对应的区位,然后仔细分析。B项,结合文本倒数第三节内容分析,“汉末儒家思想……是儒教确实有一个宗教化的过程的重要表现”结论不成立。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进入了职场就一切归零,学历什么都是浮云,你的工作经历、能力、情商,比你的学历重要多了。这个说法对不对?对的。但前提是,进入职场后,而且是一个好的职场。可以说在接近100%的情况下,学历低的人根本不太可能跟北大清华的学生进入同一个职场,因为在筛选简历的时候,他们就被筛选掉了。那些鼓吹经历比学历更重要的大企业,他们所谓的“经历比学历更重要”,是在进入他们的单位后。进入单位前,他们对学历的选择比谁都严苛。不信的话,你只要上985高校和三流院校的学生就业网站上看一下就知道了,到985高校招人的,都是各种高大上的国企、事业单位和研究机构。或者看看每年国家电网、人民日报、央视这些单位公示的录用名单,看看这些被拟录用的人的学校,你会发现,他们不仅几乎清一色都是985高校,而且频率最高的还是北大清华人大等顶级名校。(摘编自人民日报)材料二:本科及以上学历员工占比最高的行业TOP10申万一级行业硕士博士占比(%)本科及以上学历占比(%)银行8.9471.69计算机6.757.13传媒5.7749.13建筑装饰5.3542.77房地产6.2939.41国防军工9.338.96通信5.0936.77公用事业4.2134.89综合6.5133.73非银金融7.3130.68

材料三:“做研究工作,主要靠成果说话,并不只看学历有多高。将知识转化为生产力才有意义。”不过在工作中庞浩也看到了自己在发展前景上的学历短板,随着研究的深入,对很多专利的研究需要更深厚的理论基础。如今我国每年毕业的研究生已超过60万人,20年间,研究生扩招疯涨了11倍,甚至超过了本科生。研究生如此扩招,研究生就业势必遭遇“高学历泛滥”困境,造成很多岗位的学历要求超过岗位本身的需求。研究生数量的增加造成劳动力市场上供过于求,使得买方市场处于优势地位。而买方市场的优势又加大了用人单位挑选的余地,使得追求高学历成为一种风气。材料四:就群体来看,“学历越高,收入越高”仍然是一个不变的真理。这包括,本科生和高职高专生毕业三年后的月收入显著高于农民工,也包括本科院校毕业生的薪资待遇要明显高于高职高专院校毕业生。实际上,我们的大学中既然设置了这么多的专业,定然来自社会的客观需求,都有其合理的依据。而且,就整体就业率情况来看,所有的专业就业率都超过了86%。而且,半年之后所有的专业的就业率都超过了91.8%。这意味着,无论学什么专业,只要一心向上,态度积极,都会在茫茫社会与复杂的职场中找到自己的岗位。将目光放长远,很难说未来什么样的专业能吃香。当今社会发展速度之快、商品迭代速度之快,超乎想象。一些看似强大无比、能吃一辈子的专业,很可能因为技术的创新而倏然落伍。正如诺基亚、雅虎、柯达等巨无霸的倒塌,许多专业很可能在几年之内就失去社会土壤。大学所学的专业,对于越来越多的人而言,都基本不会是吃一辈子的饭碗。十年之后,谁也无法想象人工智能、机器人、“互联网+”能消灭哪些专业和工作。此语境下,能否拥有持续的学习能力、自生能力,才是让每一位个体立于不败之地的真本领。(摘编自中国网)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你的工作经历再多、情商再高,如果没有学历这一前提条件,很多单位在招人时连机会都不会给你。B.根据材料二,就整体学历水平而言,银行的本科及以上学历以及硕士博士学历的员工均占比最高。C.若干年后,一些专业可能会失去社会土壤,我们想立于不败之地,需要拥有持续的学习能力、自生能力。D.就整体就业率情况来看,大学所有的专业在毕业时就业率都能超过八成,半年后就业率能超过九成。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在高大上的国企、事业单位工作的人,全部都是985高校毕业生,而且北大清华等顶级名校毕业生最多。B.大学设置的专业都有其合理的依据,我们无论学什么专业,只要一心向上,态度积极,总会找到自己的岗位。C.我国高校研究生扩招,高学历人才大量增加,用人单位选人有了更大的余地,使得追求高学历成为一种风气。D.随着社会快速发展,商品快速迭代,大学所学的专业,对于所有从业者而言,都不会是吃一辈子的饭碗。3.根据材料三、材料四的内容,说说如何看待学历与工作、收入的关系。参考答案:1.B

2.B

3.①做研究工作,不只看学历,将知识转化为生产力才有意义。但一般情况下,学历越高,理论基础就越深厚,发展前景相对较好。②就群体来看,“学历越高,收入越高”仍然是一个不变的真理。【1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认真审题,明确题干的要求,如“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然后浏览选项,到材料中圈出相关的内容,进行比对,做出判断,同时要熟悉设误的类型,如偷换概念、混淆未然已然、混淆或然必然、无中生有,强加因果,肯定否定不当、强加因果,曲解原文等。B项,“本科及以上学历以及硕士博士学历的员工均占比最高”错误,根据材料二表格,国防军工硕士博士占比高于银行。故选B。2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整合文本信息,分析概括内容要点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即选择“正确”或“错误”“一项”或“两项”的要求,如本题“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然后浏览选项的内容,到文章中圈出相关的内容,进行比对,做出判断。A项,“在高大上的国企、事业单位工作的人,全部都是985高校毕业生”错误,原文表述的是“他们不仅几乎清一色都是985高校,而且频率最高的还是北大清华人大等顶级名校”,是“几乎”而不是“全部”;C项,“高学历人员”错,原文表述的是“高学历人才”;D项,“对于所有从业者而言”错误,原文“对于越来越多的人而言”。故选B。【3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概括文本信息的能力。解答此类试题,首先审清楚题干的要求,如本题“根据材料三、材料四的内容,说说如何看待学历与工作、收入的关系”,然后再根据题目要求在材料三、材料四中一一找出和“学历与工作、收入的关系”的句子,归纳概括。根据文中的“做研究工作,主要靠成果说话,并不只看学历有多高。将知识转化为生产力才有意义”“随着研究的深入,对很多专利的研究需要更深厚的理论基础”“就群体来看,‘学历越高,收入越高’仍然是一个不变的真理”等内容概况总结,意思对即可,并不一定要拘泥于答案。3.读下面文字,完成后面题目。(2分)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改革院士遴选和管理体制,优化学科布局,提高中青年人才比例,实行院士退休和退出制度”。院士制度改革 ,从何着手?毫无疑问,利益与特权是其中一个触点,只要(bō)

离依附之上的、额外的利益与特权,还院士称号学术性与荣誉性本真,对解决许多由争名夺利而滋生的问题应该大有帮助。(1)根据括号内的拼音填写正确的汉字:(bō)

(1分)

(2)在语段的划线处填写一个妥当的成语:

(1分)

参考答案: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共3题)4.阅读下列各章,完成文后(7-8)题。A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颜渊曰:“请问其目。”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颜渊曰:“回虽不敏,请事斯语矣。”B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C子夏问曰:“‘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为绚兮。’何谓也?”子曰:“绘事后素。”曰:“礼后乎?”子曰:“起予者商也!始可与言《诗》已矣。”7、C体现了孔子怎样的教学原则?(2分)8、从A、B、C中,我们可看出礼与仁存在怎样的关系。(4分)参考答案:7、教学相长(激励教学)(2分)8、仁是礼的基础,是礼的内涵,礼需靠仁来维护;礼是仁的外化,仁通过礼来体现。(4分)5.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徐稚字孺子,豫章南昌人也。家贫,常自耕稼,非其力不食。恭俭义让,所居服其德。屡辟公府,不起。时陈蕃为太守,以礼请署功曹,稚不免之,既谒而退。蕃在郡不接宾客,唯稚来特设一榻,去则县之。后举有道,家拜太原太守,皆不就。延熹二年,尚书令陈蕃、仆射胡广等上疏荐稚等曰:“臣闻善人天地之纪政之所由也诗云思皇多士生此王国天挺俊拔为陛下出当辅弼明时左右大业者也。伏见处士豫章徐稚、彭城姜肱、汝南袁闳、京兆韦著、颍川李昙,德行纯备,著于人听。若使擢登三事,协亮天工,必能翼宣盛美,增光日月矣。”桓帝乃以安车玄?,备礼征之,并不至。帝因问蕃曰:“徐稚、袁闳、韦著谁为先后?”蕃对曰:“闳生出公族,闻道渐训。著长于三辅礼义之俗,所谓不扶自直,不镂自雕。至于稚者,爰自江南卑薄之域,而角立杰出,宜当为先。”稚尝为太尉黄琼所辟,不就。及琼卒归葬,稚乃负粮徒步到江夏赴之,设鸡酒薄祭,哭毕而去,不告姓名。时会者四方名士郭林宗等数十人,闻之,疑其稚也,乃选能言语生茅容轻骑追之。及于涂,容为设饭,共言稼穑之事。临诀去,谓容曰:“为我谢郭林宗,大树将颠,非一绳所维,何为栖栖不遑宁处?”及林宗有母忧,稚往吊之,置生刍一束于庐前而去。众怪,不知其故。林宗曰:“此必南州高士徐孺子也。《诗》不云乎,‘生刍一束,其人如玉。’吾无德以堪之。”灵帝初,欲蒲轮聘稚,会卒,时年七十二。子胤字季登,笃行孝悌,亦隐居不仕。太守华歆礼请相见,固病不诣。汉末寇贼从横,皆敬胤礼行,转相约敕,不犯其闾。建安中卒。(节选自《后汉书·徐稚传》)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臣闻善人天地之纪/政之所由也/诗云/思皇多/士生此王国/天挺俊拔/为陛下出/当辅弼明时左右大业者也/B.臣闻善人天地之纪/政之所由也/诗云/思皇多士/生此王国/天挺俊拔/为陛下/出当辅弼明时/左右大业者也/C.臣闻善人天地之纪/政之所由也/诗云/思皇多/士生此王国/天挺俊拔/为陛下/出当辅弼明时/左右大业者也/D.臣闻善人天地之纪/政之所由也/诗云/思皇多士/生此王国/天挺俊拔/为陛下出/当辅弼明时/左右大业者也/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孺子是徐稚的字。古人的名和字在意思上是相关的,“稚”和“孺子”皆指幼小。B.陈蕃非常欣赏徐稚,在郡衙特地为他“设一榻”,这就是后来“下榻”一词的由来。C.文中的“三辅”指京畿地区,政治、经济、文化发达,所以韦著懂“礼义之俗”。D.文中的“庐”指的是郭家房舍,与陶渊明诗中“结庐在人境”的“庐”意思相同。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徐稚品德高尚,不羡富贵。他虽然家里贫困,自耕田地,自食其力,但为人恭敬节俭,讲义气,多谦让,所以邻居们都很佩服他。他常常回避官府,不与之打交道。B.徐稚等人不赴桓帝的征召。陈蕃、胡广等上书举荐多位“处士”,认为这些人德才兼备,可以辅政治国。于是桓帝以很高的礼遇征召他们,结果没有一个人应召而至。C.徐稚对待朋友真诚而友善。他与郭林宗彼此深知,让茅容传话,用“大树”喻国家,用“一绳”比喻郭林宗,劝他不要为国事过度忧虑,以致遑遑不安,不得清静。D.引用《诗经》加强表意效果。文中共引用《诗经》两次,第一次是陈蕃等人引用,对国之贤才表示期盼、欣喜和自豪;第二次是郭林宗引用,对徐稚的行为表示理解和感谢。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及课文中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闻之,疑其稚也,乃选能言语生茅容轻骑追之。(2)腾蛟起凤,孟学士之词宗;紫电青霜,王将军之武库。参考答案:10.D

11.D

12.A

13.(1)听说这件事,怀疑这个人就是徐稚,就选派了一位善于辞令名叫茅容的生员骑上快马去追他。(2)一代词宗孟学士的文章就像是蛟龙腾跃凤凰起舞,王将军的兵器库里贮藏的都是紫电清霜般的宝剑。【10题详解】此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能力。解答此类题,考生不仅需要具备一定的文言阅读的语感和断句技巧,而且还应具备一定的文化素养。文言断句有很多的标志,比如:四字短语、排偶句式、顶真修辞等等。还可以利用名词代词在句中担当的成分来断。划线句意思是“我听说贤善之人是天地的纲纪,是治政的依据。《诗经》说:希望众多的贤人,诞生在这个王国里。上天造就的有杰出才能的人,都是为陛下而出现的,他们都是能够担当辅佐盛世重任、帮助陛下成就大业的人”。“皇”“多”都是形容词,修饰“士”,修饰语和中心词之间不能断开,意思是“众多的贤人”,应在“士”后断开,排除AC两项;“为陛下”是介宾短语,如在“陛下”后断开,句子不完整,缺少谓语,故应在“出”后断开,意思是“为陛下二出现”,排除B项。故选D。【11题详解】此题考查理解古代文化常识的能力。文化常识的考核主要集中在古代的一些称谓、官职的变迁、建筑的名称、年号、谥号、庙号、一些文书的名称、官场的一些礼节、朝廷的一些机构、典章制度、行政区划、还有一些避讳的说法等。平时注意积累,尤其是课本的注释的相关内容,答题时还要注意集合语境的含义作答。D项,“与陶渊明诗中‘结庐在人境’的‘庐’意思相同”错误,文中的“庐”指古人于父母或老师死后,服丧期间守护坟墓,在墓旁搭盖的用来居住的小屋,而陶渊明诗中的“庐”指的是屋舍。故选D。【12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文有关内容要点的概括和分析能力。此类题答题时,注意对读选项和原文,寻找时间、地点、人物、时间、手法以及重点词句的翻译上的错误。本题要求选出“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A项,“他常常回避官府,不与之打交道”错误,该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第一段说的是“屡辟公府,不起”,意思是“屡次被公府征召,他都不肯就任”,是不肯任职,而不是“不打交道”,选项曲解实词意思。故选A。【13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翻译能力。文言翻译是文言文的必考内容,翻译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把句子中的每一个字都要落到实处,不能翻译的助词等删掉,省略的内容根据上下文补充,这样才能做到不丢分。平时训练时注意自己确定句子的赋分点,翻译时保证赋分点的落实。(1)中,“闻”,听说;“其”,代词,这个人;“其稚也”,判断句;“乃”,就;“能言语生”,善于辞令的生员。(2)中,“腾蛟起凤,孟学士之词宗”,文坛上众望所归的孟学士,文章的辞采有如蛟龙腾空,凤凰飞起(那样灿烂夺目);“紫电青霜,王将军之武库”,王将军的兵器库里藏有锋利的宝剑,意在显示王将军的勇武和韬略。【点睛】文言文语句翻译,首先要找出专有名词,即人名、地名、官职等;然后再看有否特殊句式,最后再确定关键字进行翻译,一般为直译。文言文的翻译,最基本的方法就是替换、组词、保留、省略。对古今异义的词语要“替换”,翻译为没有查处;对古今词义大体一致的词语则“组词”;对特殊的地名、人名等要“保留”;对古汉语中的同义反复的词语可以“省略”其中一个,有些虚词不必要或难于恰当翻译出来的也可以“省略”。参考译文:徐稚,字孺子,豫章郡南昌县人。家里很穷,常常亲自耕种,不是自己的劳动所得就不吃。做人谦恭节俭仁义谦让,周围的人都佩服他的品德。屡次被公府征召,他都不肯就任。当时陈蕃任豫章郡太守,按照礼节请求徐稚暂时代理功曹一职,徐稚无法推辞,拜见陈蕃之后就退回去了,陈蕃在郡府不接待宾客,只有徐稚来,才特意摆设一副坐榻,徐稚离开后就把它悬挂起来。后来徐稚因有德而被举荐,在家里被授予太原太守的职务,但他都没有就任。延熹二年,尚书令陈蕃、尚书仆射胡广等上疏推荐徐稚等人:“我听说贤善之人是天地的纲纪,是治政的依据。《诗经》说:希望众多的贤人,诞生在这个王国里。上天造就的有杰出才能的人,都是为陛下而出现的,他们都是能够担当辅佐盛世重任、帮助陛下成就大业的人。我见豫章郡的处士徐稚、彭城郡的姜肱、汝南郡的袁闳、京兆尹的韦着、颍川郡的李昙,道德品行纯正完备,世人都知道。如果使他们位登三公,辅佐陛下,他们就一定能够捍卫并发扬光大盛美的国政,为日月增光。”桓帝于是用安车玄纁,带上礼物去征召这五位高士,结果他们都不肯来。桓帝于是问陈蕃说:“徐稚、袁闳、韦着三人,谁最优秀?”陈蕃回答说:“袁闳长于公卿大族,能够在平时逐渐吸取道理;韦着生长在三辅礼义之国,正像人们所说的不扶自直,不镂自雕。至于徐稚,他出自江南卑薄的地方,却又特立杰出,他应当是最优秀的。”徐稚曾经被太尉黄琼征召,但没有就职,等到黄琼去世,归葬家乡,徐稚却背着干粮徒步赶到江夏,在黄琼的墓旁摆设了鸡酒祭奠,痛哭完了,就离开了,也不告诉自己的姓名。当时参加葬礼的四方知名之士有郭林宗等几十人,听说这件事,怀疑这个人就是徐稚,就选派了一位善于辞令名叫茅容的生员骑上快马去追他。在路上赶上了徐稚,茅容为他摆上了饭菜,二人谈些农业劳动之事。临别,徐稚对茅容说:“请替我向郭林宗致谢,大树要倒了,不是一根绳子所能维系,为什么要忙碌不停、四处奔波呢?”到后来,郭林宗的母亲去世了,徐稚又前往吊唁,将一把野草放到墓前就走了。众人奇怪,不知这是什么意思。林宗说:“这一定是南州高士徐孺子了。《诗经》不是说‘生刍一束,其人如玉’吗?只是我没有这样的品德来胜任啊!”灵帝初年,朝廷想要用蒲轮车礼聘徐稚,适值徐稚去世,时年七十二。徐稚的儿子徐胤,字季登,行为敦厚,孝顺父母友爱兄弟,也隐居不出来做官。豫章太守华歆以礼请求他相见,他一再称病不去。东汉末年盗贼纵横,但他们都敬佩徐胤的礼让品行,互相约束,不去侵犯他的住所。徐胤在建安年间去世。6.文言文课内阅读(12分,每小题3分)逮奉圣朝,沐浴清化。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臣以供养无主,辞不赴命。诏书特下,拜臣郎中,寻蒙国恩,除臣冼马。猥以微贱,当侍东宫,非臣陨首所能上报。臣具以表闻,辞不就职。诏书切峻,责臣逋慢。郡县逼迫,催臣上道;州司临门,急于星火。臣欲奉诏奔驰,则刘病日笃;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臣之进退,实为狼狈。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凡在故老,犹蒙矜育,况臣孤苦,特为尤甚。且臣少仕伪朝,历职郎署,本图宦达,不矜名节。今臣亡国贱俘,至微至陋,过蒙拔擢,宠命优渥,岂敢盘桓,有所希冀。但以刘日薄西山,气息奄奄,人命危浅,朝不虑夕。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母、孙二人,更相为命,是以区区不能废远。臣密今年四十有四,祖母今年九十有六,是臣尽节于陛下之日长,报养刘之日短也。乌鸟私情,愿乞终养。———《陈情表》2.对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以刘日薄西山

薄:迫近B.除臣冼马

除:革除

C.逮奉圣朝,沐浴清化

逮:及、至D.本图宦达,不矜名节

矜:自夸3.下列句中,加点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A.①臣之进退,实为狼狈

②况臣孤苦,特为尤甚B.①州司临门,急于星火

②是臣尽节于陛下之日长

C.①但以刘日薄西山

②猥以微贱,当侍东宫D.①报养刘之日短也

②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4.下列对选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这几段文字叙述了朝廷屡次征召催逼,自己辞不赴命,进退两难的处境,提出了“愿乞终养”的要求。B.“逮奉圣朝……实为狼狈”一段分别以“逮”“寻”两个时间副词领起,连续两次征召,一次“辞不赴命”,一次“辞不就职”,原因都是祖母“供养无主”,与全文首段呼应。C.首段连用“察臣”“举臣”“拜臣”“除臣”到“责臣”“催臣”,不仅文法错落,显出由弛而张、逐步紧迫的情势,同时也体现出先恭维皇恩浩荡,后申诉委屈矛盾的心理层次。D.作者在末段以两个年龄数字作对比,说明报国日长,尽孝日短,表明忠孝难以两全,有力地证明自己舍忠而取孝的抉择的正确性,以使皇帝心甘情愿地批准他的请求。5.把原文中划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3分)

⑵母、孙二人,更相为命,是以区区不能废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参考答案:2.B

除:授予官职。

3.A

(A项①②都为动词,是;

B项①介词,比;②介词,对、向;,C项,①连词,因为;②介词,凭……的身份;

D①结构助词,的;②动词,去、往、到。)4.D

(D项“以使皇帝心甘情愿地批准他的请求”是无中生有。)5.略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共4题)7.下列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这次活动的宗旨是展现书法艺术形成、发展的历史过程,并以此推动弘扬民族文化优秀传统和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B.能否解决“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这个党”的问题,关系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最终成功。C.古老的中国气功已经运用于竞技体育,它可以调节赛前运动员经常出现的紧张情绪。D.严厉打击仿造伪劣产品的不法行为,是本季度财贸战线的中心任务。参考答案:C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辨析病句的能力。A项搭配不当,“推动……文明”搭配不当;B项一面对两面,前后说法不一致,在“成功”前加“能否”;D项逻辑不当,“严厉打击仿造伪劣产品的不法行为”表述有歧义,应改为“严厉打击仿造名优产品的不法行为”。点睛:辨析病句首先应熟知病句的类型,最常用的判别方法是划分句子结构成分,先看主谓宾,再看定状补,判断句子是否存在成分残缺赘余、搭配不当、结构混乱、语序不当等问题。如果结构上没有问题,可从逻辑意义上分析,看是否有表意不明、句意关系不当等问题。还有一个简捷的方法便是借助标志法,比如,如果句中出现关联词,可从关联词的搭配、语序、逻辑等三个方面考虑;如果出现介词,可从主语残缺、中途易辙、主客颠倒等角度考虑。8.补写出下列有关节日的对联。(注意:补写内容与此节日相关)(5分)端午

上联:赛龙舟不忘楚风余韵下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参考答案:闻粽香尙思屈子忠魂试题分析:本题考查修辞运用的能力。对联的基本要求是形式相同,内容相对。形式相同包括句式(或结构)相同与词性相同两项,内容相对,包括正对与反对两类。同时必须注意,对联的对句最后一个字只能是平声(阴平、阳平)。考点:选用、仿用、变换句式。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9.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没出不超过15个字。

西方古代很早就有关于抑郁症的记载,直到20世纪末,我们才有了百忧解这种神奇的抗抑郁药。①_______。著名的医学杂志《英国医学期刊》上发表的一篇文章称,即使是对严重的抑郁症患者,“行为—认知”心理疗法的功效都不啻于抗抑郁药。研究人员随机挑选了11个患有严重抑郁症的患者,分别采用抗抑郁药物和“行为—认知”疗法治疗,结果发现这两种方式在治疗效果上没有明显区别。②_______,“行为—认知”疗法被证明比抗抑郁药更为有效。因此,法国健康管理局也建议,抑郁障碍初期,在症状尚属轻微的时候,③________。参考答案:

(1).但并非得了抑郁症就要服用药物

(2).对于轻度或中度的患者来说

(3).应首先采用“行为—认知”疗法试题分析:这是一道根据文意填空的题目,答题时注意前后文的照应,以及语意的提示,如第①空注意后文“功效都不啻于抗抑郁药”,第②空注意后面的“抑郁障碍初期”,第③空注意前文“‘行为—认知’心理疗法”。10.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正确的一组是①由于伤病,新疆广汇男篮的外援“幸福组合”中的韦弗赴京城复诊,辛格尔顿返美治疗,久假不归,新疆“飞虎队”一度是“全华班”上阵。②小错误不省思就可能酿成大错误,小腐败积累起来就会形成大腐败,所以党员干部必须明白群轻折轴的道想,防微杜渐。③互联网时代,社会快速发展,创客倍出,越是在这种时候,我们越要登高自卑,脚踏实地。④1992年11月17日这个冬天的早晨,路遥那双一生紧握着陕北的大手松开了,一个想要诉说的声音归于缄默,一个苍劲的手势在半空中戛然而止。⑤唐代水诗继承六朝山水诗精工刻画之长,去其有句无篇与烦琐刻板之短,既求形似,也要神似。模山范水,羚羊挂角,无迹可求。⑥秦武阳为人既无胆量,又少谋划,干大事而惜身,关键时刻引而不发,终不能成就大业。A.①④⑥

B.③⑤⑥

C.②③⑤

D.②④⑥参考答案:C六、写作(60分,共1题)11.阅读下面文字,根据要求作文。颜回是孔子的杰出弟子,他终生贫困,并不幸早逝按照世俗的看法,颜回的一生是不幸而凄惨的。但是我们看到的颜回却是“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虽居陋巷,革食瓢饮,内心世界却充盈着无比的快乐。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孔颜之乐”,留给后人的问题是,高度的精神修养是否能够冲淡现实生活中的不幸?或者说,当人们面对简陋匮乏的现实生活时,内心幸福感究竟源自何处?对此你一定有过自己的体验和思考,请结合上述材料,写一篇文章。注意:①角度自选,立意自定,题目自拟。②明确文体,不得写成诗歌。③不得少于800字。④不得抄袭、套作。参考答案:【例文示范】困境,莫忘安贫乐道孔子弟子三千,贤人七十二,何者让人念念不忘?是“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的颜回,是死后唯有草席裹尸的颜回。材料中讲颜回终生贫困,并不幸早逝,一生不幸而凄惨,已让人唏嘘;对比“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颜回的精神态度更让人感叹。贫贱不能移,是古来推崇的品质,生活清苦,不是不快乐的理由,颜回是能真正做到安贫乐道的人,也是值得我们敬慕和学习的人。他启示我们:困境,莫忘安贫乐道。安贫乐道,何意?安于贫困乐于求道,处境虽很贫困,仍乐于坚守信仰,或者说,为了自己信仰或理想的实现,宁愿处于贫困恶劣环境。这是君子之为,是成事之关键。追溯历史,不羡陶朱猗顿之富,不改安贫之心,陋室与“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比邻的刘禹锡,挥毫泼墨,远离尘嚣,笑回天下“惟吾德馨”“何陋之有”,终究求得内心的大自在。东晋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不管条件多么恶劣,都保持了心灵的安详和宁静,把清苦的生活过出了自在怡然,一成田园之风,传益后人。面对贫穷困厄,不同人会有不同的态度。小人向往富贵可以不择手段,一旦困苦,惶恐不可终日,落魄又丧志,而真正的君子会安然于贫困,把苦难当磨炼,不变节,底气无损。困境,不忘安贫乐道。安贫乐道,是中国古代的一个理想精神。一个要志于成事的人是不会贪图享受,斤斤计较个人的吃穿、物质环境的艰苦的,自然也不会丧失真心本性,不会缺少快乐。孔子强调安贫乐道,并不是鼓励世人非要居陋巷、箪食瓢饮以示清高,“居于富贵,安于富贵。居贫贱,安于贫贱”,他的教诲重在一个“安”字,贫贱不戚戚,富贵不汲汲。颜回之所以得孔子赞赏,受世人尊敬,是他能够用高度的精神修养冲淡现实生活中的不幸,当面对简陋匮乏的现实生活时,内心依然有着幸福感。《文子·上仁》中讲“圣人安贫乐道,不以欲伤生,不以利累身。”人的成长,离不开物质,更需要丰厚的精神滋养。生活没有一帆风顺的,一旦生活困窘、身处逆境,愿我们都能乐观以对,秉持安贫之心,拥有乐道的情怀,处贫能安,更能乐道。【点评】本文由材料生发感想,从安贫乐道的角度,以“困境,不忘安贫乐道”为题,写成了一篇议论文。议论文的题目即是观点,立意鲜明。第一、二段概述材料抒感,引出文章中心论点;第三、四、五段围绕中心论点,先从对“安贫乐道”的理解出发,然后列举事例,分析事理,讲明了“安贫乐道”的意义,并回答了材料中提及的问题,让读者对安贫乐道有了更深的理解;结尾一段,从人的成长需要和人生没有一帆风顺的实际出发,提出希望,再次强调了中心论点。全文结构完整,中心明确,说理到位,合乎要求,值得学习和借鉴。【详解】本题考查的是学生的写作能力。这是一篇材料作文。解答时,要按照材料的内涵来选取角度,确定文章立意,合理表述观点。这是一则材料作文,材料可以分为两层:一是历史上有名的“孔颜之乐”,二是由此引发的思考。古代颜回的“虽居陋巷,箪食瓢饮”而不改其乐,留给后人的问题,具有现实性、开放性和思辨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