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通州区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_第1页
北京市通州区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_第2页
北京市通州区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_第3页
北京市通州区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_第4页
北京市通州区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通州区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高二年级期中质量检测语文试卷2024年4月本试卷共8页,150分。考试时长150分钟。考生务必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一、本大题共5小题,共18分。阅读下面材料,完成各题。材料一:侠,作为中国古代社会的特殊群体,虽历经几度兴衰,但始终活跃于中国历史的舞台。战国韩非子提及的“儒以文乱法,而侠以武犯禁”被看作中国侠这一名称的最早出现。司马迁《史记》是记载这些社会群体并加以描述的最早记录,其对侠客有这样的点评:“今游侠,其行虽不轨于正义,然其言必信,其行必果,已诺必诚,不爱其躯,赴士之厄困,千里诵义者也。”与韩非子站在法家立场上批判侠不同,司马迁记载和描述的是这群社会边缘人的精神理想和行为准则,强调的是他们的社会责任和民间道德,具有理想主义的色彩。之后,东汉班固在《汉书》中作《游侠传》,从国家立场上论侠,强调“上下相顺”,对这些有悖于国家秩序的人物给予了批评。虽然不同于司马迁的立场,班固的《游侠传》也对这一社会群体的行为进行了形象的记叙。从此,这群形象特别、有特殊行为的人有了个社会名称:侠客。随着时代的发展,“一诺千金,以信立于天地;赴士厄困,以勇撼于人心;除暴安良,以义济于民间;性情旷达,以气动于人群”成为中国的侠客内涵和侠文化的传统底色。元末明初的《水浒传》使侠客的行为不再是个人的恩怨情仇,而是与打江山、保江山结合在一起。清末霍元甲形象的出现又一次在侠客和侠文化的底色上抹上了新的色彩:在现代国家和民族的竞争中彰显出了中华民族精神——侠之大者,为国为民。金庸小说沿袭了这种精神,以中国历史为背景,在民族纷争的乱世中塑造人物,揭示民族大义,暗示人生哲理,强调民族融合的国家意识和百姓安宁的社会意识,这给予了侠客和侠文化以新内涵,并且成为中国侠客人格和侠文化价值判断的终极标准。(取材于汤哲声的相关文章)材料二:武侠小说是中国通俗小说中的重要类型,多以侠客和义士为主人公,描写他们身怀绝技、行侠仗义和叛逆抗争的行为。先秦至民国是武侠小说的古典时期。先秦两汉文学乃至魏晋志怪,为武侠小说的产生构筑了坚实的基础。中国的侠客形象最早出现在《史记》的《刺客列传》和《游侠列传》中,司马迁对侠客的描述及其人格界定为中国武侠小说的文学想象构建了体系。到唐传奇在文学史上一领风骚时,武侠小说真正开始萌芽。宋元明时期社会动荡,下层人民豪侠的行为更多成为具有群众性的好汉行动,从而冲淡了剑客的神秘色彩。民国时期武侠小说主要是武侠技击小说,它的出现使武侠小说深入广大民众。传统时期自20世纪50年代起,其武侠小说大多突破了民国武侠剑仙斗法、门派纷争的题材范围,较多表现人民群众的斗争。着重人物性格描写,兼用中西技法,突破了旧武侠小说的窠臼。其缺陷在于侠客英雄超人化,缺乏现实主义的深度。现代时期即古仙武侠时期,20世纪90年代末,网络文学兴起,写手们在读者阅读选择越来越多、阅读口味越发挑剔的压力下,不得不向传统作家的实力靠拢,出现了一些质量较高的武侠作品。当下的网络武侠小说更具有文化的开放性,它们以中华文化为基点,交融平衡欧美、日本、印度文化,吸收当下的数字智能文化,进行创造和翻新,表现出武侠化的逻辑性,这是中国百年武侠小说的魅力所在。从明初《水浒传》《近代侠义英雄传》,到金庸小说和当下网络武侠小说创作,中国武侠小说呈现出明晰的发展轨迹,每一个发展阶段都与中国社会的变动、时代的变化和审美接受的转换相联系,以自我的呈现方式构成了中华民族精神的“发展谱系”。爱国、民族、强身、交融、安宁,五位一体,中国百年武侠小说彰显了中国侠文化的现代观念,具有很高的时代价值。(取材于网络相关文章)材料三:中国武侠小说是类型小说,有着鲜明的“武侠美学”。在中国传统的众多文化形态中也只有“侠文化”才是演绎自然美的最佳载体。武侠小说在通过对“自然荒凉”进行摹写,烘托出生命脆弱的同时,也通过对武侠世界“自然美”的由衷赞叹和切身感悟,启发人们在“坐忘”(庄子语)中摒弃生命无常、人生苦短的担忧,从而使生命达到一种与万物一体、生死为一的人生之境。武侠世界的“人格美”在于侠客行侠仗义的行径和舍己救人的精神境界,表现了一种恢弘豪迈的人生气度。侠客那种已诺必诚,不爱其躯的献身精神,那种快意恩仇、伸张正义的入世情结,集中展示了武侠世界的人格美。武侠世界的“境界美”就是武侠作品启发人们领悟一种奇异瑰丽的人生况味和人性。恩怨情仇反映的是人生苦难,人生苦难昭示的是人生哲理,体验人生哲理是在感悟武侠世界的境界美,同时也提升了人生境界。同时,武侠小说兼类民间文学、侦探小说和科学作品,也进一步拓展了武侠小说的美学空间。当然,中国武侠小说的问题也很明显,粗制滥造和游戏化、金钱化的创作倾向,一直被人们批评。这与小说创作的草根化、运作机制的市场化以及创作理念的商业化有关,更和创作者的社会责任感的缺失和文学修养的低下有关。这就需要社会和读者不断地给予批评和监督,需要对中国武侠小说的文化精神、创作机制、美学特点给予更为合理的认知和更为科学的评判。(取材于汤哲声等的相关文章)1.根据材料一,下列理解与推断正确的一项是()A.中国古代各家对侠的看法经历了由批评转为赞美的过程。B.韩非子与司马迁对侠持不同看法是由于其所站立场不同。C.韩非子和班固的著作都有对侠客这一形象的记叙和描述。D.侠客的社会名称来源于这一群体的形象特别、行为特殊。2.根据材料二,下列理解与推断正确的一项是()A.武侠小说就是写侠客和义士的侠义抗争行为的通俗小说。B.秦汉及魏晋志怪使武侠小说萌芽,奠定了武侠小说的基础。C.剑客的神秘色彩减弱是宋元明出现群众性好汉行动的原因。D.民国时常见以剑仙斗法、门派纷争为题材的武侠技击小说。3.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下列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司马迁《史记》的相关内容在材料一和二中均有涉及,其用意是相同的。B.随着时代的发展,侠客和侠文化的内涵越发丰富,并逐渐形成判断标准。C.现代时期出现质量较高的武侠作品,与读者的阅读选择和阅读口味有关。D.武侠小说发展轨迹与中国社会变动相关,呈现出民族精神的阶段性发展。4.对下列示例的分析和推断,不符合材料三内容的一项是()A.“迅捷的武功多命名猿鹤,潇洒的剑法多取自星月”,说明武功技法取法于自然,烘托出生命的脆弱。B.金庸小说中塑造的人物郭靖,在中原地区遭受靖康之变时挺身而出,集中展示了武侠世界的人格美。C.金庸作品中描绘三把宝剑,一把寒光逼人,一把厚实稳重,一把外形腐朽,隐喻人生不同状况和境界。D.《蜀山剑侠传》中对化学转换、北极光等自然现象的描绘,说明武侠小说的创作受到科普知识的影响。5.请结合材料,概括如何使中国当代武侠小说获得更好、更健康的发展。【答案】1.B2.D3.A4.A5.①武侠小说中侠客形象的塑造应彰显中华民族精神——侠之大者,为国为民,符合中国侠客人格和侠文化价值判断的标准。(人物形象塑造的标准)②着重刻画人物性格,使用和借鉴中西方创作技法,突破旧武侠小说窠臼(融合、创新),体现现实主义的深度。(小说创作的方式方法)③借助网络、媒体等多种手段进行传播。(传播手段)④武侠小说应与中国社会的变动、时代的变化和审美接受的转换相联系。(武侠小说的时代性)⑤国家对武侠小说创作的市场和商业运作做出监管。(行业监管)⑥小说创作者应提高社会责任感和文学修养。(创作者)⑦读者对武侠小说创作进行合理的监管和评判。(行业监管)【解析】1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辨析信息的能力。A.“经历了由批评转为赞美过程”错误。由材料一可知选项曲解文意,如西汉司马迁的点评是褒贬兼具,不是单纯的批评或赞美。C.“都有对侠客这一形象的记叙和描述”错误。由材料一可知,对侠客行为进行形象记叙的是班固,并没有说韩非如此。选项以偏概全,表意绝对。D.“来源于这一群体的形象特别、行为特殊”错误。由材料一“虽然不同于司马迁的立场,班固的《游侠传》也对这一社会群体的行为进行了形象的记叙。从此,这群形象特别、有特殊行为的人有了个社会名称:侠客”可知,因有了形象的记叙,才使得这群形象特别、有特殊行为的人有了社会名称侠客,选项强加因果。故选B。【2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文中信息的能力。A.“就是写侠客和义士的侠义抗争行为”错误。由材料二“武侠小说是中国通俗小说中的重要类型,多以侠客和义士为主人公,描写他们身怀绝技、行侠仗义和叛逆抗争的行为”可知,原文意思是“多以侠客和义士为主人公”,选项说“就是写”表意绝对。B.“秦汉及魏晋志怪使武侠小说萌芽”错误。由材料二“到唐传奇在文学史上一领风骚时,武侠小说真正开始萌芽”可知,选项张冠李戴。C.“原因”错误。由材料二“宋元明时期社会动荡,下层人民豪侠的行为更多成为具有群众性的好汉行动,从而冲淡了剑客的神秘色彩”可知,选项强加因果。故选D。【3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多个信息进行比较、辨析的能力。A.“其用意是相同的”错误。材料一写“司马迁《史记》是记载这些社会群体并加以描述的最早记录”“其对侠客有这样的点评……”,侧重写的是对侠客的认识;材料二写“司马迁对侠客的描述及其人格界定为中国武侠小说的文学想象构建了体系”,侧重写的是司马迁对中国武侠小说做的贡献。二者用意不同。故选A。【4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A.“烘托出生命的脆弱”错误。由材料三“武侠小说在通过对‘自然荒凉’进行摹写,烘托出生命脆弱的同时……”可知,武侠小说通过对“自然荒凉”进行摹写烘托出生命脆弱,“迅捷的武功多命名猿鹤,潇洒的剑法多取自星月”不属于对“自然荒凉”的摹写。故选A。【5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由材料一关于“清末霍元甲形象的出现又一次在侠客和侠文化的底色上抹上了新的色彩”这一评价及“金庸小说沿袭了这种精神”的意义可知,武侠小说中侠客形象的塑造,应彰显中华民族精神——侠之大者,为国为民,符合中国侠客人格和侠文化价值判断的标准。由材料二“传统时期自20世纪50年代起,其武侠小说大多突破了民国武侠剑仙斗法、门派纷争的题材范围,较多表现人民群众的斗争”的具体表现可知,要着重刻画人物性格,使用和借鉴中西方创作技法,突破旧武侠小说的窠臼,即做到融合、创新。此外由“其缺陷在于侠客英雄超人化,缺乏现实主义的深度”,可知要体现现实主义的深度。由材料二“当下的网络武侠小说更具有文化的开放性,它们以中华文化为基点,交融平衡欧美、日本、印度文化,吸收当下的数字智能文化,进行创造和翻新,表现出武侠化的逻辑性,这是中国百年武侠小说的魅力所在”可知,从传播手段看,要借助网络、媒体等多种手段进行传播。由材料二“中国武侠小说呈现出明晰的发展轨迹,每一个发展阶段都与中国社会的变动、时代的变化和审美接受的转换相联系,以自我的呈现方式构成了中华民族精神的‘发展谱系’”可知,武侠小说应与中国社会的变动、时代的变化和审美接受的转换相联系。由材料三最后一段“当然,中国武侠小说的问题也很明显,粗制滥造和游戏化、金钱化的创作倾向,一直被人们批评”之后的原因分析可知,从行业监管角度看,国家要对武侠小说创作的市场和商业运作做出监管,从创作者角度看,小说创作者应提高社会责任感和文学修养。由“这就需要社会和读者不断地给予批评和监督,需要对中国武侠小说的文化精神、创作机制、美学特点给予更为合理的认知和更为科学的评判”可知,读者对武侠小说创作进行合理的监管和评判。二、本大题共5小题,共18分。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各题。十过:一曰行小忠,则大忠之贼也。二曰顾小利,则大贼之残也。三曰行僻自用,无礼诸侯,则亡身之至也。四曰不务听治而好五音,则穷身之事也。五曰贪愎喜利,则灭国杀身之本也。六曰耽于女乐,不顾国政,则亡国之祸也。七曰离内远游而忽于谏士,则危身之道也。八曰过而不听于忠臣,而独行其意,则灭高名、为人笑之始也。九曰内不量力,外恃诸侯,则削国之患也。十曰国小无礼,不用谏臣,则绝世之势也。奚谓小忠?昔者楚共王与晋厉公战于鄢陵,楚师败,而共王伤其目。酣战之时,司马子反渴而求饮,竖谷阳操觞酒而进之。子反曰:“嘻!退!酒也。”谷阳曰:“非酒也。”子反受而饮之。子反之为人也,嗜酒而甘之,弗能绝于口,而醉。战既罢,共王欲复战,令人召司马子反,司马子反辞以心疾。共王驾而自往,入其幄中,闻酒臭而还,曰:“今日之战,不谷【1】亲伤。所恃者,司马也。而司马又醉如此,是亡楚国之社稷而不恤吾众也。不谷无复战矣!”于是还师而去,斩司马子反以为大戮【2】。故竖谷阳之进酒,不以仇子反也,其心忠爱之而适足以杀之。故曰:行小忠,则大忠之贼也。奚谓国小无礼?昔者晋公子重耳出亡,过于曹,曹君袒裼而观之。厘负羁与叔瞻侍于前。厘负羁归而不乐,其妻问之,负羁曰:“今日吾君召晋公子,其遇之无礼。我与在前,吾是以不乐。”其妻曰:“吾观晋公子,万乘之主也。今穷而出亡,过于曹,曹遇之无礼。此若反国,必诛无礼,则曹其首也,子奚不先自贰焉?”负羁曰:“诺。”乃盛黄金于壶,充之以餐,加璧其上,夜令人遗公子。公子自曹入楚,自楚入秦。秦穆公辅重耳入之于晋,立为晋君。重耳即位三年,举兵而伐曹矣。因令人告曹君曰:“悬叔瞻而出之,我且杀而以为大戮。”又令人告厘负羁曰:“军旅薄城,吾知子不违也。其表子之闾,寡人将以为令,令军勿敢犯。”此礼之所用也。(取材于《韩非子·十过》)注释:【1】不谷:古代君王的自称。【2】大戮:斩首陈尸,古代的一种酷刑。6.下列对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则穷身之事也穷:困窘B.则灭国杀身之本也本:根源C.嗜酒而甘之甘:甜美D.军旅薄城薄:迫近7.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A.而共王伤其目其表子之闾B.竖谷阳操觞酒而进之共王驾而自往C.子反受而饮之故竖谷阳之进酒D.司马子反辞以心疾不以仇子反也8.下列对文中语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不务听治而好五音

不致力于治理国家而沉溺于音乐B.离内远游而忽于谏士

离开朝廷到远方游玩,又不听谏士的规劝C.曹君袒裼而观之

曹君脱去上衣偷看晋公子的骈肋D.悬叔瞻而出之

把叔瞻从城上吊下来9.根据文意,下列理解与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A.“十过”,是君主治国时有可能会犯的十种过错。B.子反战场饮酒,导致楚国战败,最终被共王处死。C.重耳登基讨伐曹国,战中考虑到了厘负羁的安全。D.作者以曹君无礼招致战祸的故事警戒后世统治者。10.根据文章内容,谈谈如何理解韩非子“行小忠,则大忠之贼也”的观点。【答案】6.C7.B8.C9.B10.本句话的意思是献小忠,这是对大忠的祸害。小忠是对个人的爱与忠,本质是谄媚;大忠是对君主和国家的忠。文中谷阳投其所好,战场上为子反献酒,子反大醉贻误战机,导致子反被楚共王处死。其本心是对子反的忠爱但恰是这种小忠小爱害死了子反。作者以此故事告诫统治者,要分辨臣子的行为,不要因所谓的小忠小爱,招致大祸。【解析】【6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实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C.甘:意动用法,认为甜美。句意:子反这个人,喜爱喝酒,觉得酒味甜美。故选C。【7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A.代词,他的;/语气副词,表祈使语气。句意:共王伤了眼睛。/请在您住的巷门上做好标记。B.都是连词,表修饰。句意:侍仆谷阳拿了一杯酒来给他。/共王乘车亲自前往。C.代词,它,指酒;/助词,主谓之间。句意:子反接过来喝了。/所以侍仆谷阳献酒。D.介词,用;/连词,因为。句意:司马子反用心病为由推辞不去。/并不是因为仇恨子反。故选B。【8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C.“曹君脱去上衣”错,“袒裼”的主语不是曹君,而是晋公子重耳。句意:曹君趁他脱去上衣时偷看他的骈肋。故选C。【9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B.“导致楚国战败”错,原文“楚师败,而共王伤其目”在子反喝酒之前,而子反喝酒之后“共王驾而自往,入其幄中,闻酒臭而还,曰:‘……不谷无复战矣!’于是还师而去”,可见不是导致楚国战败,而是导致楚国撤军。故选B。【10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辨析文中思想观点的能力。“行小忠,则大忠之贼也”意思是献小忠,这是对大忠的祸害。结合谷阳拿酒给司马子反这件事看,谷阳是爱司马子反的,知道他爱喝酒,于是拿酒给他喝,这是对子反的“小忠”;谷阳这样做的结果却导致楚国不能再与敌军作战,并且导致了子反被杀,谷阳的行为导致了国家的损失,是对国君的不忠诚,是对“大忠”的损害,同时也害死了子反。可见小忠是对个人的爱与忠,本质是谄媚;大忠是对君主和国家的忠。对于统治者而言,要学会分辨哪些是“小忠”,以此分辨臣子或者侍臣的行为,不要因为所谓的小忠小爱,招致大祸。参考译文:十种过错:第一种叫献小忠,这是对大忠的祸害。第二种叫贪图小利,这是对大利的危害。第三种叫行为怪僻,自以为是,对其他诸侯国没有礼貌,这是天亡的最大危险。第四种叫不致力于治理国家而沉溺于音乐,这是使自己走上末路的事情。第五种叫贪心固执喜欢私利,这是亡国杀身的根源。第六种叫沉溺于女子歌舞,不关心国家政事,这是亡国的祸害。第七种叫离开朝廷到远方游玩,又不听谏士的规劝,这是使自己遭受危险的做法。第八种叫有过错却不听忠臣劝谏,而又一意孤行,这是丧失好名声并被人耻笑的开始。第九种叫内不量力,外靠诸侯,这是削弱国家的祸患。第十种叫国小无礼,不听谏臣,这是断绝后代的形势。什么叫小忠?过去楚共王和晋厉公在鄢陵大战,楚军失败,共王伤了眼睛。战斗激烈之时,楚军司马子反口渴要水喝,侍仆谷阳拿了一杯酒来给他。子反说:“嘿!一边去,这是酒。”谷阳说:“不是酒。”子反接过来喝了。子反这个人,喜爱喝酒,觉得酒味甜美,不能停下来,结果醉了。战斗已经结束,共王想再战,派人召司马子反,司马子反以心病为由推辞不去。共王乘车亲自前往,进了子反帐中,闻到酒气而返回,说:“今天的战斗,我自身受了伤。依靠的是司马,司马却又醉成这样。这是忘了楚国的神灵而不关心我的民众。我不能继续战斗了。”于是把军队撤离鄢陵,把司马子反处以死刑。所以侍仆谷阳献酒,并不是因为仇恨子反,他的内心是忠爱子反的,但却恰好是杀了他。所以说,献小忠,便是对大忠的祸害。什么叫国小无礼?过去晋公子重耳出逃在外,路过曹国,曹君趁他脱去上衣时偷看他的骈肋。厘负羁和叔瞻在前侍奉。厘负羁回家,脸上不高兴,他的妻子问他,负羁说:“今天国君召见晋公子,待他没有礼貌。我当时也在跟前,因此不高兴。”他的妻子说:“我看晋公子像大国的君主。现在困窘逃亡,路过曹国,曹国待他没有礼貌。他如果返回晋国,必会声讨对他无礼的人,那曹国就是第一个了。您为什么不先把自己和曹君区别开呢?”负羁说:“好吧。”就在壶里盛上黄金,用饭把它装满,用璧盖上,晚上派人送给晋公子。晋公子从曹到楚,从楚到秦。秦穆公帮助重耳回到晋国,立为晋君。重耳登基三年,就发兵攻打曹国了。于是派人告诉曹君说:“把叔瞻从城上吊下来,我将杀掉他陈尸示众。”又派人告诉厘负羁说:“大军迫城,我知道您不会反抗我。请在您住的巷门上做好标记,我将据此下达命令,使军队不敢去侵犯。”这就是礼的作用。三、本大题共5小题,共30分。阅读下面诗歌,完成各题。水调歌头葛长庚江上春山远,山下暮云长。相留相送,时见双燕语风樯。满目飞花万点,回首故人千里,把酒沃愁肠。回雁峰前路,烟树正苍苍。漏声残,灯焰短,马蹄香。浮云飞絮,一身将影向潇湘。多少风前月下,迤逦天涯海角,魂梦亦凄凉。又是春将暮,无语对斜阳。11.下列对诗歌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词中“远”“长”“万点”“千里”等词语都是指行人去向遥远。B.“满目”三句分写三个时段:别时所见、分手远去、别后独处。C.“马蹄香”是用马蹄尚有踏花余香,来说明主人公驻足不久。D.“迤”意为曲折连绵,词中指离人一路曲折行向天涯海角。12.下列对诗歌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江上”两句为写景对偶句,工整而流畅,绘出一幅春日山川图。B.“双燕语风樯”一句借物写人,从侧面补叙“相留相送”中的情意。C.词人叙写别离时,用“云”“花”“漏”等众多意象反衬离人的辛酸。D.结尾两句分别呼应开篇两句,这使得本词的首尾连贯,浑然一体。13.你认为词中哪一句最能展现词人形象?请写出这一句,并结合本词主旨说说你作此选择的理由。【答案】11.A12.C13.我认为结尾一句“无语对斜阳”最能展现词人形象。这首词抒发了词人与友人分别时的依依不舍以及别后的无限孤寂、凄苦。面对缓缓下落的斜阳,诗人倍感无奈,时光流逝之快,春日美好难留,挚友远去他乡,都让词人伤感无语,最后只有久久伫立,那凝望的眼神里,我们可以读出他的深挚友情、无限的孤独、浓重的凄凉。所以我选择结尾一句。【解析】【11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分析诗歌思想内容的能力。A.“‘万点’‘千里’等词语都是指行人去向遥远”错,“万点”不是指行人去向遥远,“满目飞花万点”形容落花纷纷状,心中无限凄苦的人,面对暮春景致,飞花万点,更使得这种凄凉意绪加深加重。故选A。【12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的理解和赏析能力。C.“反衬”错,应该是烘托正衬离愁别绪。故选C。【13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艺术形象和分析主旨思想的能力。这首词赋离愁,多方面渲染个人情绪,与友人离别后孤独寂寞凄苦,写来愁肠百转,深沉郁结,若不胜情。结处出现“无语对斜阳”的词人形象,面对脉脉斜阳,诗人伫立无语。把所有的情思全凝聚在他那深沉的眼神里,也极耐寻味。那凝望的眼神里,我们可以读出他的深挚友情以及无限孤独凄凉。这首词以形象结尾,情中有景,则可收动荡、迷离之双重效果。“无语对斜阳”既呼应“山下暮云长”,又挽住无穷的凄凉。有了这两句,就能总揽全篇大旨,使词作首尾连贯,浑然一体,彰显词人形象。14.在横线处填写作品原句。要求:书写规范,字迹清晰。(1)高适《燕歌行·并序》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表现了军队出师时的盛大气势,也为失利时的狼狈情景作了反衬。(2)李商隐《锦瑟》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分别运用庄子和杜宇的典故,写诗人由锦瑟弦声而生发的无限感慨。(3)陆游《书愤》开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作者感叹世事艰难,追述了年轻时收复失地的雄心壮志。(4)杜甫《蜀相》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用高度凝练、精辟的语言概括了诸葛亮一生的丰功伟绩。(5)姜夔《扬州慢》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融合了杜牧“春风十里扬州路”的美景和杜甫“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的悲哀。【答案】①.𪭢金伐鼓下榆关②.旌旆逶迤碣石间③.庄生晓梦迷蝴蝶④.望帝春心托杜鹃⑤.早岁那知世事艰⑥.中原北望气如山⑦.三顾频烦天下计⑧.两朝开济老臣心⑨.过春风十里⑩.尽荠麦青青【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篇名句的能力。易错字词有:𪭢、旆、晓、鹃、那、烦、荠。15.阅读下面《论语》中的文字,回答问题。①子曰:“君子不器。”(《为政》)②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子罕》)③子曰:“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里仁》)(1)请解释“不器”和“与议”。(2)任选以上材料中的两个概括孔子的主张,并结合《论语》的思想谈谈你的认识。【答案】(1)不器:不能像器皿一样。与议:是“与之议”的省略,不得和他谈论什么。(2)①孔子认为:君子应为通才,博学多能。君子求学,不以一器为自己画地为牢,而是要博学多闻,具备浩然的大丈夫胸襟。②孔子认为:人不可没有志气。“志”,就是人的志向、志气。“匹夫不可夺志”,反映出孔子对于“志”的高度重视,甚至将它与三军之帅相比。【解析】【小问1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中重要词语的能力。①“不器”解释为“不能像器皿一样”。“君子不器”意思是君子不能像器皿一样(只有一种用途)。君子在这个世界上不是作为一个只有一种功用的器具而存在的,而是要不拘泥于人与事的,要有容纳百川的大胸襟、大气度,善于发现他人之善而加以吸取借鉴,善于反省自己而能加以变通,这就是孔子的“不器”思想。器具终究有所局限,不能通达,一个人如果像只器具,就会心胸褊狭行动局促,难以通达天下。所以君子求学,不以一器为自己画地为牢,而是要博学多闻,具备浩然的大丈夫胸襟。②“与议”是省略句,补全成分为“与之议”,解释为“不得和他谈论什么”。孔子说:“读书人立志于追求真理,却以穿得不好吃得不好为耻辱,那就值不得和他谈论什么了。”【小问2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概括材料观点的能力。①孔子认为君子应为通才,博学多能。器具终究有所局限,不能通达,一个人如果像只器具,就会心胸褊狭行动局促,难以通达天下。所以君子求学,不以一器为自己画地为牢,而是要博学多闻,具备浩然的大丈夫胸襟。君子是孔子心目中具有理想人格的人,他应该担负起治国安邦平天下的重任。对内可以处理各种政务;对外能够应对四方,不辱君命。所以,孔子说,君子应当博学多识,具有多方面才干,不只局限于某个方面。②孔子认为人不可没有志气。“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指军队的首领可以被改变,但是男子汉(有志气的人)的志向是不能被改变的。这句话形容了一个人志气的重要。在孔子时代称为“志”,就是人的志向、志气。对于一个人来讲,他有自己的独立人格,任何人都无权侵犯。作为个人,他应维护自己的尊严,不受威胁利诱,始终保持自己的“志向”。这就是中国人“人格”观念的形成及确定。四、本大题共4小题,共18分。阅读下面作品,完成各题。江流如琴这一日,冷暖正好,气候温润似春朝。我站在派河口泵站前方远望,泵站的主体建筑像一台巨型的钢琴,安放在茫茫水面,黑白两色琴键相间。从长江逆势而上的水流,缓慢而又急速的冲过,如同看似绵软实则有力的手指,拂动着琴键,弹奏出袅袅琴声。冬阳和暖,披在琴身,铺于水面,洒到衣服和脸上,我恍惚以为身在吴越。江水流经安徽中部小城肥西,肥西随即幻化为秀丽婉约的江南。引江济淮工程长长的输水线行经之所,似桃花风轻柔拂过。长江与淮河之间广袤的大地上,柳烟青,土色润,田园新。江水由南向北,跨原野,穿城镇,过村庄,翻越江淮分水岭,最后汤汤注入淮河。自《尚书·禹贡》起,到《史记·河渠书》,再到北魏郦道元的《水经注》,诸多山川地理著作,哪一个作者会想到,长江水翻山越岭行走七百多公里,竟从高处流入淮河?白鹭、豆雁、鹈鹕、斑嘴鸭,盘桓起落,从容捕鱼。这些鸟儿是从巢湖飞来?从瓦埠湖飞来?从长江飞来?还是原本就栖息在肥西本地?若是身生两翼,化作飞鸟升空俯瞰,万里长江、千里淮河与七百余公里的运河河道,似一个硕大的“工”字。上面一横是淮河,下面一横是长江,中间一竖是引江济淮工程。建在安徽中南部的两座泵站,也即无为市境内的凤凰颈泵站和枞阳县境内的枞阳泵站,像两个龙嘴,把长江之水吸入腹中,又吞吐出来,提升着水位,然后分别经由兆西河线路和菜子湖线路,输送到巢湖,谓之“引江济巢段”。建在皖中的派河口泵站和蜀山泵站,先后两次提水,把江水引入瓦埠湖,沟通长江和淮河,谓之“江淮沟通段”,安徽人又称之为“江淮大运河”。建在皖北和河南省境内的八座泵站,接力提水八次,最终让江水自然流进淮河,谓之“江水北送段”。整个引江济淮工程,江水被抬高近四十米,输水线路总长七百余公里,惠及安徽、河南两省数千万人。开挖一条大运河,沟通长江与淮河两大水系,并非今人才有的奇思妙想。三国时曹操为攻打东吴,下令将士开挖江淮大运河,用来输送士兵、武器、粮草。开挖之处位于江淮分水岭一侧的鸡鸣山。谁知在开挖过程中,土方“日挖一丈,夜长八尺”。也就是说,白天挖好的河渠,一夜之后又基本恢复了原样。反反复复多次,劳民伤财,费时费力,进展缓慢,只好停工,留下了一条曹操河灌溉两岸,福荫后世。曹操河虽然未能开挖成功,但安徽、河南两省人民沟通江淮的愿望世代延续,直到引江济淮大运河,终于圆了这一千年梦想。清澈的江水奔涌在江淮之间,宛如初升的朝阳,和煦晶莹,泽被两岸。在肥西县上派镇,路遇一位远嫁到这里的妈妈,正带着孩子在运河边散步。说起运河,她满面春风,激动不已。回忆着以前喝的地下水,味道苦涩,水壶里总起一层碱。如今,她满足地喝着又清亮又甘甜的家乡水,我知道她喝着的不仅是水,也是足以慰藉的思乡之情。一位来自亳州的朋友说,以前,地处皖北平原的亳州,人均水资源紧缺,地下水超采严重,市中心水资源供需矛盾尤其突出。过去他家里经常停水,洗一次澡要攒几天的水。而现在,江水注入了城南调蓄水库,满足了百姓的用水需求,遏制了地下水位的持续下降,甚至于皖北平原上一望无际的麦田也不再为灌溉发愁。引江水入淮河,让水往高处流,浩大的工程是想象力、创造力、经济力、建造技艺的完美结合。我以为,正如那个“工”字,引江济淮工程是现代工匠精神的具体体现。肥西的作家朋友多次邀请我去看一看引江济淮工程,特别是看一看江淮大运河。他的语气是极自豪的。肥西我到过多次,住过烟水迷蒙的三河古镇,看过麻栎森森的紫蓬山,欣赏过山南镇长庄村的十里风荷,在春秋时期吴楚鹊渚之战的古战场听过庐剧……但当我站在派河口泵站跟前,那一台锃亮的“钢琴”,那浩渺无尽的江水,壮观的让人晕眩。当天下午,在高店乡,望见淠河总干渠——世界第一大跨度钢结构渡槽,从江淮大运河上方凌空而过,宛如一条腾飞的巨龙。眼底的那一渠江水,夕阳下绿如古玉,震人心魄,撼人心神,岂是一个惊字了得!老子说水“几于道”,管子说水是“万物之本原也,诸生之宗室也”。人类史也是一部逐水、治水、与水和谐共生的历史。植物也是如此,遇水滋茂,离水枯槁。《诗经》里的草木,“蒹葭苍苍”也好,“绿竹猗猗”也好,“采采卷耳”也好,它们水汽氤氲,枝叶欣欣,全然是今日江南的气息,写的却是中原风物。商周时代的中原,气候润泽,并不似今天这般干燥。而今,江水福泽皖中、皖北和中原,千里平原水土丰茂,草长莺飞,处处洋溢着江南气息,俨然已是鱼米之乡。四十年前,肥西素有贫苦之名。而今的肥西县,繁华如都,多年蝉联全国百强县,让人唏嘘不已。转过街角,清幽的月色之下,我依稀听见汽笛呜呜而鸣。袅袅琴音,星光灯火,江淮大运河上,一艘夜航巨轮正驶过肥西,驶向远方,驶向明天。(取材于储劲松的同名散文)16.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汤汤注入淮河汤汤:水势浩大之貌B.盘桓起落盘桓:因留恋而逗留C.泽被两岸泽被:地域宽广辽阔D.它们水汽氤氲氤氲:水汽浓郁弥漫17.下列对文章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第二段“披”“铺”“洒”三个动词形象写出作者当时感受。B.第五段四个问句无疑而问,意在引发读者思考鸟栖息地。C.古代诗文和历史典故丰富了文章内容,增强了文化内涵。D.“工”字的两次出现,内涵各异,前指喻体,后指工匠精神。18.文章第十、十一段叙写了引江济淮工程的影响,请简要分析这两部分内容在全文中的作用。19.请结合文章内容,谈谈标题“江流如琴”的涵义及表达效果。【答案】16.C17.B18.①外嫁女的事例写水质改变慰藉了思乡之情,着眼于普通人的生活;②亳州朋友的话语重点在改善生态环境,促进了农业发展,着眼于经济社会;③承接上文的内容,揭示了水利工程的价值,为后文的议论抒情做了铺垫。④两部分内容从不同角度写出了引江济淮工程的影响,由衷地赞扬了引江济淮工程。19.(1)内涵:①派河口泵站的主体建筑像一台钢琴,而流过的水流像弹奏钢琴的手指,水流流动就像钢琴在演奏。②引江济淮工程改善了沿岸的生态环境,解决了千里平原的缺水问题,造福了沿岸的数千万百姓。(2)表达效果:使用比喻,形象生动,吸引读者的阅读兴趣。【解析】【16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中重要词语含义的能力。C.根据语境“直到引江济淮大运河,终于圆了这一千年梦想。清澈的江水奔涌在江淮之间……”可知,这里说的是引江济淮工程,引来了清澈的江水,使得两岸的土地得到灌溉,人民享受到了江水的恩泽。因此这里的“泽被”意思是恩泽覆盖或到达(某物或某地)。故选C。【17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B.“意在引发读者思考鸟栖息地”错,此处四个问句,借鸟儿来自不同的江河湖泊,意在说明引江济淮工程中长江泽被了众多江河,改善了这些地方的生态环境。故选B。【18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重要段落作用的能力。①第十段写一个远嫁到这里的妈妈说起运河十分激动,她以前喝的水味道苦涩,碱很大,而现在的水又清又甜,“她喝着的不仅是水,也是足以慰藉的思乡之情”。这里外嫁女的事例写水质改变慰藉了思乡之情,着眼于普通人的生活;②第十一段亳州朋友说以前亳州人均水资源紧缺,洗一次澡要攒好几天水;而现在不仅满足了百姓用水,而且灌溉了皖北平原的麦田。亳州朋友的话语不仅着眼于居民生活,重点在改善生态环境,促进了农业发展,着眼于经济社会;③从结构上看,这两段在文中中间,前面第九段末尾是“清澈的江水奔涌在江淮之间,宛如初升的朝阳,和煦晶莹,泽被两岸”,而这两段具体写了如何“泽被两岸”,因此这两段承接上文的内容,揭示了水利工程的价值;而第十二段则是议论抒情,“引江水入淮河,让水往高处流,浩大的工程是想象力、创造力、经济力、建造技艺的完美结合”,这两段也为后文的议论抒情做了铺垫。④第十段侧重百姓生活,十一段侧重经济发展,两部分内容从不同角度写出了引江济淮工程的影响,由衷地赞扬了引江济淮工程。【19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标题的含义和作用的能力。(1)内涵:①“江流如琴”浅层含义:原文“我站在派河口泵站前方远望,泵站的主体建筑像一台巨型的钢琴,安放在茫茫水面,黑白两色琴键相间”,水流“缓慢而又急速的冲过,如同看似绵软实则有力的手指,拂动着琴键,弹奏出袅袅琴声”,可见派河口泵站的主体建筑像一台钢琴,而流过的水流像弹奏钢琴的手指,水流流动就像钢琴在演奏。②深层含义,文章主要写了“引江济淮工程”,题目中的“江流”指的正是这个工程;“如琴”是指琴声能够给人带来美好的感受,而这个工程也两岸、给百姓带来了幸福,如“江水流经安徽中部小城肥西,肥西随即幻化为秀丽婉约的江南”“长江与淮河之间广袤的大地上,柳烟青,土色润,田园新”,这是改善了沿岸的生态环境;如过去地处皖北平原的亳州缺水,而现在“江水注入了城南调蓄水库,满足了百姓的用水需求”,并且“皖北平原上一望无际的麦田也不再为灌溉发愁”,解决了千里平原的缺水问题;如“输水线路总长七百余公里,惠及安徽、河南两省数千万人”,造福了沿岸的数千万百姓。(2)表达效果:“江流如琴”使用比喻,形象生动,吸引读者的阅读兴趣:为何把江流比喻成琴?五、本大题共3小题,共66分。20.语言基础运用。①中华文化符号具有特殊的表现形式,是具有高辨识性的符号,是与其他国家、民族文化相区别且能标识自身的独特符号。②例如,文字类符号中的汉字的字形构造,饮食文化符号中的汤圆、饺子形状,服饰文化符号中的旗袍、汉服等等。③上述符号纷繁复杂、包罗万象,但都具有外在标识性和指向性,能使人迅速联想和移情到中华民族以及中华文化。④可以说,中华文化符号是中华文化的直观表达,是传递中华意义与价值观的载体,是连接中华民族过去、现在与未来的文化密码。(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①句两个画线句表达意思相同。B.②句“例如”后逗号应改为冒号。C.③句中两个加点短语使用恰当。D.④句中使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2)为②句补写一个其他类型的中华文化符号示例,以丰富语段内容。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答案】(1)B(2)示例:建筑文化符号中的长城、故宫【解析】【小问1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语段中相关句意、标点、短语、修辞手法的说法的辨析能力。A.正确。“具有高辨识性”具体意思就是“与其他国家、民族文化相区别且能标识自身”,两个句子意思相同。B.“例如”表示提示下文,后用逗号、冒号均可,不必将逗号应改为冒号。C.正确。纷繁复杂:头绪、表象多而且复杂。包罗万象:形容内容丰富,无所不有。语境“文字类符号中的汉字的字形构造,饮食文化符号中的汤圆、饺子形状,服饰文化符号中的旗袍、汉服”,可见中华文化符号确实很丰富和复杂,两个词语使用正确。D.正确。三个“”字句构成排比。故选B。【小问2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给文段补写恰当语句、仿写句子的能力。此处要补写的是一个其他类型的中华文化符号示例,补写时可参照前文示例的句式特点。“文字类符号中的汉字的字形构造,饮食文化符号中的汤圆、饺子形状,服饰文化符号中的旗袍、汉服”均为“……中的……”。此句已经提到了文字、饮食、服饰,可从其它文化中选择内容。如“建筑”。故可补写:建筑文化符号中的长城、故宫。微写作从下面三个题目中任选一题,按要求作答。21.微写作:近年来,“博物馆热”成为文化现象,“到博物馆去”成为很多人的生活方式,博物馆正在被越来越多的人列为出游计划中的必选项。对这种现象你有何看法?要求:言之有理,观点明确;不超过150字;不透露所在学校及个人信息。【答案】示例:我认为,随着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及教育理念的变化,人们希望孩子到更广阔的领域开阔眼界、学习知识,这为博物馆游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空间。博物馆旅游不仅能够让游客近距离触摸历史、接受传统文化熏陶,也能有效树立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增强爱国情。【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微写作的能力。写作类型:议论类微写作。审题:明确题干要求,针对近年来“博物馆热”成为文化现象来发表看法。从所给材料来看,学生应紧抓住这一现象的两个具体表现:一是,“到博物馆去”成为很多人的生活方式;二是,博物馆正在被越来越多的人列为出游计划中的必选项。从这两个具体表现中,深挖其产生的原因及对游客所产生的积极影响。写作思路:首先分析“博物馆热”成为文化现象的原因,由“‘到博物馆去’成为很多人的生活方式,博物馆正在被越来越多的人列为出游计划中的必选项”可以分析出,其产生的原因是:社会整体文化水平的提升,使得人们对于文化的认识和需求更加深入和广泛。人们对于精神文化需求的提升,以及对于文化消费的重视。来表明,“博物馆热”这一文化现象的出现,既是时代发展的必然产物,也是人们对于精神文化需求不断提升的体现。然后从博物馆及游客两个方面谈一谈这种现象所带来的积极影响。22.微写作。你的好朋友因为月考成绩欠佳,情绪低落。请你写一段文字,鼓励他(她)振作精神。要求:条理清晰,语言简洁;不超过150字;不透露所在学校及个人信息。【答案】示例:苏格拉底说:“世界上最快乐的事莫过于为理想而奋斗。”在奋斗的过程中,难免会遇到挫折。这次考试虽然不理想,但正好让我们反思自我,查找不足,相信下一次考试一定会取得好成绩!朋友,一次考试失利算得了什么?迎着挫折前进,你才会体会到风浪带给我们的激情。让我们继续努力奋斗吧,你会发现,明天会更美好!【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的微写作能力。写作类型:实用类微写作。审题:本题设定了朋友月考成绩不理想、情绪低落的写作情境,要求我们写一段鼓励他(她)的文字,目的是让他(她)振作精神。写作时注意朋友情绪低落的原因,除了必要的鼓励之外,要从学习方面针对性的给出解决问题的办法,而不是空喊口号,如此才能真正起到鼓励的作用。另外注意写作身份,你作为对方的朋友,要注意说话的分寸,用劝慰的语气让对方情绪平和起来,然后再进行劝说,最后再说一些鼓励的话。写作思路:首先对朋友的感受表示理解,然后再引用一句名言,阐述学习和生活中难免会遇到挫折的道理,接着说我们如何应对这样的挫折,光伤心难过没有用处,对于考试而言,应该查找不足,或者知识方面的,或者做题技巧方面的,只要找到了问题所在,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弥补不足,相信下一次一定会取得好成绩。23.微写作。请以“上春山”为题写一首小诗或一段抒情文字。要求:感情真挚,语言生动,有感染力;不超过150字;不透露所在学校及个人信息。【答案】上春山一夜春风无眠,次第吹落冬日的残雪和沉闷。春,萌动着、雀跃着、笑着跑着一往而深,和我一起上春山吧,同走向春的姹紫嫣红。三月里,上春山。春风相随,一身岚烟,一坡坡桃花,在向我微笑。我看见深情的鸟儿,含着阳光歌唱。走在山间,我想把回忆揉进诗页。春山什么也没说,只轻轻地拥着我。那时,有梦想的声音,响在山巅。【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微写作的能力。这是一道抒情类微写作题。审题立意:题干的要求是以“上春山”为题,写一首小诗或一段抒情文字。《上春山》这个题目本是一首歌曲的名字,表达了对春天美好愿景的向往。而从题目本身来说,“春”是其最显著的词眼,体现了万物萌发、生机勃勃的特点。而“上春山”作为一个动宾短语,则体现了走进春天、享受春光的特点。写作思路:写作时要注意,必须围绕“春”来写。具体内容上可有针对性地写景,也可写物,注意突出春天景物有别于其它季节特征;要带有自己的真情实感,抒发对春天的情怀;体裁上可以是诗歌形式,也可以是描写抒情性的文字,诗或文字都有具体要求。比如,如果写成一首现代诗,可以选取春天的意象,营造一种表现春天特点的意境,借“上春山”之后所见的春景抒发对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