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5.1《新中国初期的外交》课件-新人教版必修1_第1页
高中历史-5.1《新中国初期的外交》课件-新人教版必修1_第2页
高中历史-5.1《新中国初期的外交》课件-新人教版必修1_第3页
高中历史-5.1《新中国初期的外交》课件-新人教版必修1_第4页
高中历史-5.1《新中国初期的外交》课件-新人教版必修1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外交是智者的游戏,外交是妥协的艺术,外交更是一个国家实力强弱的晴雨表。那么,你认为影响一个国家外交政策的因素有哪些?〔1〕国家利益(决定性因素)〔2〕国家性质〔3〕国家力量〔4〕国内外形势……国家与国家之间没有永恒的朋友,也没有永恒的敌人,只有永恒的利益!——英国伯默斯顿外交无小事。——周恩来根本原那么:国家利益至上阅读史料:第一页,编辑于星期五:九点五十四分。在近代中国的历史上,“外交〞和“屈辱〞是一对孪生兄弟。周恩来义愤填表膺地说:“中国的反动分子在外交一贯是神经衰弱怕帝国主义的。清朝的西太后、北洋军阀的袁世凯、国民党的蒋介石,哪一个不是跪在地上办外交的呢?〞答复以下问题:(1)近代清政府、北洋军阀政府、南京国民政府奉行怎样的外交政策?请举例说明。(2)为什么要奉行这样的外交政策?新中国的外交政策与近代外交政策有何本质区别?从中可以得出哪些历史认识?①屈辱外交。②?南京条约?、?马关条约?、?辛丑条约?、?二十一条?、?中美友好通商航海条约?原因:①“两半〞社会;②国力弱;③政府腐败无能。认识:①落后就会挨打,弱国无外交②政府腐败,经济落后,必然导致外交失败③保卫国家主权,提高综合国力是国家外交的坚强后盾区别:①旧中国:屈辱外交政策;②新中国:独立自主外交政策

1、新中国初期的外交

——建国到20世纪50年代中期的外交政策及成就

2、外交环境恶化

——20世纪50年代中期至60年代

3、打开外交新局面

——20世纪70年代中国外交的重大突破

4、改革开放以来的外交

——20世纪80年代以来对外交政策的调整和完善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第二页,编辑于星期五:九点五十四分。第23课新中国初期的外交毛泽东访问苏联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周恩来参加日内瓦国际会议1、新中国初期外交方针制定背景

2、新中国初期外交根本方针

3、新中国初期外交外交成就

4、新中国初期外交外交特点第三页,编辑于星期五:九点五十四分。一、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1、外交方针制定的背景(国际、国内形势)2、根本方针:〔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1)“另起炉灶”——改变了半殖民地的地位(2)“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清除帝残余势力,再建交(3)“一边倒”——不致于孤立,巩固了新政权第四页,编辑于星期五:九点五十四分。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政策的原那么,为保障本国独立、自由和领土主权的完整,拥护国际的持久和平和各国人民的友好合作,反对帝国主义的侵略和战争政策。——?共同纲领?阅读史料:回答下列问题:⑴材料反映了新中国实行怎样的外交政策?⑵新中国初期实行这种外交政策的依据是什么?①资本主义阵营(削弱)②社会主义阵营(壮大)③亚非拉大批国家(独立)美帝孤立、封锁、包围中国两大阵营的对立和斗争国际形势有利形势:不利形势:最大特点:国内形势

:①历史:帝国主义与旧中国存在不平等的外交关系;②现实:建国之初,百废待兴,根底薄弱,国力不强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外交方针制定的背景(国际、国内形势)第五页,编辑于星期五:九点五十四分。内容含义意义

新中国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另起炉灶〞“清扫干净屋子再请客〞“一边倒〞不成认旧的屈辱外交关系,而在新的根底上另建新的平等外交关系使我国改变了半殖民地的地位,在国际交往中独立自主。先去除帝国主义在华势力和一切特权,再考虑与西方国家建交稳固了新中国的独立与主权。旗帜鲜明地站在社会主义阵营一边在保障革命成果,保卫和平的斗争中不致处于孤立地位第六页,编辑于星期五:九点五十四分。材料一:“一边倒,是孙中山的四十年经验和共产党的二十八年经验教给我们的,深知欲到达胜利和稳固胜利,必须一边倒。积四十年和二十八年的经验,中国人不是倒向帝国主义一边,就是倒向社会主义一边,绝无例外。骑墙是不行的,第三条道路是没有的。我们反对倒向帝国主义一边的蒋介石反动派,我们也反对第三条道路的梦想。〞材料二:“苏联革命成功后遭十几国干预,而我国革命胜利的时候,帝国主义并未干预我们,并不是怕我国人民,主要是有苏联存在,这对我们鼓励很大,当时假设无苏联存在,美国一定要来的,它不仅在台湾,还要到大陆来。〞——毛泽东阅读史料:探究1: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新中国实行“一边倒〞方针必要性?产生了怎样的影响?既要“独立自主〞又“一边倒〞岂不矛盾?就这些问题说说你的看法。第七页,编辑于星期五:九点五十四分。两大阵营对立和斗争;美帝敌视、封锁、包围中国;苏联愿意跟中国建立外交关系。保卫新中国的独立与主权。帝国主义是中国革命的敌人,苏联曾经帮助中国革命。⑴“一边倒”方针必要性:⑵影响:①打破帝国主义的孤立封锁,保卫新中国的独立和主权②隔断了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联系,不利于中国的开展③苏联的政治经济体制和后来的霸权主义政策,给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和国际环境也带来了负面影响从当时的国际形势看:从目的看:是近代中国人民革命斗争经验的总结:从国家性质看:中苏同是社会主义国家,在国家利益上有更多共同之处第八页,编辑于星期五:九点五十四分。⑶不矛盾:〔4〕认识:一边倒〞以“独立自主〞为前提,最终目的是为了维护、保卫新中国的独立与主权。倒向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只是因为新中国受到美国等资本主义阵营的打压,并不意味着中国就盲目的、无原那么地顺从苏联,而不维护自己的国家利益。一边倒〞实质是中国人民反对帝国主义的严正立场。①不仅不与独立自主的外交方针相悖,相反是我国独立自主外交政策的重要表达。②原因:“一边倒〞并不拒绝与西方国家交往;它是根据我国国情和国际形势而制定的〔国际、国内形势分析……〕第九页,编辑于星期五:九点五十四分。二、建国初期外交成就〔1949-50年代中期〕1、迎第一次建交高潮〔17国〕,打破帝国主义的“孤立、封锁〞政策。2、提出处理国际关系的根本准那么——和平共处五项原那么。3、出席日内瓦会议〔和平解决朝鲜和印度支那问题〕4、出席万隆会议——提出“求同存异〞方针三、建国初期外交特点:“一边倒〞第十页,编辑于星期五:九点五十四分。1949年12月至1950年2月毛泽东首次访问苏联1950年2月,中国和苏联两国政府在莫斯科签署《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毛泽东主席和苏联部长会议主席斯大林出席签字仪式。周恩来总理兼外长代表中国政府在条约上签字。这是新中国与外国签订的第一个条约。苏联保加利亚罗马尼亚匈牙利朝鲜捷克斯洛伐克波兰蒙古民主德国阿尔巴尼亚越南印度瑞典丹麦缅甸瑞士芬兰1、新中国第一次建交高潮:1949.10—1950.10中国与17国建交1.17个国家2.大多数国家为人民民主国家充分表达“一边倒〞外交原那么发挥的作用第十一页,编辑于星期五:九点五十四分。2、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目的:

提出:内容:意义:特点:为了同邻近国家和新兴的民族独立国家开展友好关系53年,与印度;54年,与印度、缅甸〔原那么〕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预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国内:标志着新中国外交政策的成熟国际:成为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包容性:它适用于相同或不同社会制度的国家;适用于发展中或发达国家;适用于国家间的政治或经济关系。开放性:在不同历史时期能容纳不同的时代内容,其内涵随时代发展而不断充实和丰富。第十二页,编辑于星期五:九点五十四分。3、1954年日内瓦国际会议背景:目的:特点:成果:意义:1953朝鲜停战后,美国舰队继续盘踞在台湾海峡,干预中国内政,并企图从印度支那地区对中国进行威胁。为了和平解决朝鲜和印度支那问题新中国首次以世界五大国之一的地位参加重要的国际会议?关于恢复印度支那和平的日内瓦协议?提高了新中国的国际声誉第十三页,编辑于星期五:九点五十四分。促使会议圆满成功。

这是会议期间的周恩来

1955年4月,周恩来在万隆会议上。这是由29个亚非国家组织,

没有西方国家参加的国际会议。

周恩来在会上大力提倡和平共处

五项原则,坚持“求同存异”方针,3、万隆会议第十四页,编辑于星期五:九点五十四分。1、亚非会议的背景、主题、特点是什么?2、周恩来是在什么背景下提出“求同存异”方针的?3、“求同存异”中的“同”与“异”应如何理解?4、“求同存异”方针产生了什么作用?5、会议对我国外交产生的直接影响是什么?探究2:阅读教材P111页『历史纵横』回答下列问题:背景:亚非民族解放运动的高涨;主题:讨论各国共同关心的国际问题和亚非国家开展问题;特点:第一次没有…面对帝国主义国家对会议的干扰破坏,与会国存在矛盾和分歧可能使会议走向歧途;“同〞:①共同的经历:都曾遭受过殖民主义的侵略;②共同的任务:面临着民族独立、开展经济的任务;③共同的愿望:维护世界和平与开展“异〞:社会制度、意识形态、宗教信仰、生活习惯等推动会议取得成功,通过?关于促进世界和平和合作宣言?①加强了与亚非各国的联系,会后与更多亚非国家建立外交关系;②形成了团结一致,保卫世界和平,…“万隆精神〞。第十五页,编辑于星期五:九点五十四分。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基本方针)“另起炉灶”“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一边倒”外交成就与苏联等17国建交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参加日内瓦会议参加万隆会议国家利益国家性质国际环境新中国初期的外交小结:背景政策成就特点第十六页,编辑于星期五:九点五十四分。1、?共同纲领?第二十五条:“对于国民政府与外国所订立的各项条款和协定,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加以审查,按其内容分别予以成认,或废除,或修改,或重订。〞这一规定主要表达了以下哪一外交政策?A.“另起炉灶〞B.“清扫干净屋子再请客〞C.“一边倒〞D.“一大片〞2.〔山东济宁2007年3月模拟〕观察以以下图,以下关于这次外交活动的表达,正确的选项是A.新中国首次打破了以美国为首的帝国主义孤立封锁中国的政策B.双方同意以和平共处五项原那么作为指导相互关系的根本原那么C.双方签署了关于恢复印度支那和平的协议D.双方就共同建议发起不结盟运动达成共识第十七页,编辑于星期五:九点五十四分。3.〔2007广东文科根底〕新中国建立后,在外交上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就。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

A.中美建交后中国恢复了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B.1954年日内瓦会议后中国与许多欧洲国家建交C.改革开放后中日两国正式建交

D.“另起炉灶〞的外交方针维护了中国的独立与主权4.〔2006上海,30〕1950年除夕,上海?新民报?报道:“毛主席和和斯大林元帅给我们带来了过年礼物,教我们全国人民在大年夜欢欢喜喜高快乐兴过个年。〞文中的“礼物〞指的是A.苏共将派代表到西柏坡B.签定?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C.苏联支持中国抗美援朝D.苏联援助中国实施“一五〞方案第十八页,编辑于星期五:九点五十四分。5、〔2004年广东,15〕1953年中国政府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那么是为了处理A.同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的关系B.同邻国和新兴民族独立国家的关系C.同美国等西方兴旺国家的关系D.朝鲜战争遗留问题6.〔2006年天津文综卷,22〕中国政府评价一次会议时说:“这个会议的召开,反映了最近时期以来在世界的这个地区所发生的巨大变化,也反映了亚非各国要把自己的命运掌握在自己手里,同时以平等的地位同世界上其他国家友好合作的日益坚强的愿望。〞这个会议是指A.日内瓦会议B.万隆会议C.旧金山会议D.26届联大第十九页,编辑于星期五:九点五十四分。7.〔广东实验中学、深圳中学2021届高三水平测试15〕.下面是周恩来在1954年参加的一次国际会议上的发言:“中华人民共和国对于目前正在她的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