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说新语》阅读-2024年统编版新七年级语文暑假提升讲义(解析版)_第1页
《世说新语》阅读-2024年统编版新七年级语文暑假提升讲义(解析版)_第2页
《世说新语》阅读-2024年统编版新七年级语文暑假提升讲义(解析版)_第3页
《世说新语》阅读-2024年统编版新七年级语文暑假提升讲义(解析版)_第4页
《世说新语》阅读-2024年统编版新七年级语文暑假提升讲义(解析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08讲《世说新语》阅读

T模块导航一-----•学习目标•——

模块一思维导图串知识

1.了解作品、文体及编者,能借助注释读懂选文;

模块二基础知识全梳理(吃透教材)2.识记重点文言字词,学习古人的敬辞和说辞;学习通过语言、

模块三教材习题学解题神态、动作刻画人物的方法;

模块四核心考点精准练(六大考点)3.感受古人的文化修养、生活情趣,学习诚实守信、尊重他人的

模块五小试牛刀过关测美德。

模块一思维导图串知识

»模块二基础知识全梳理

一、《世说新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世说新语》

《世说新语》原为8卷,今本作3卷,分德行、言语、政事、文学、方正、雅口《

量、识鉴、赏誉等36篇,主要记录汉末于东晋士大夫的言谈、逸事,较全面地反映X热

新率r

出当时士族的思想、生活和清谈放诞的风气。鲁迅说它“记言则玄远冷隽,记行则高再诏

*MM|彳©

简瑰丽”,并称其为“一部名士教科书”。这部书不仅保留了许多珍贵的史料,也因w

为其语言凝炼、人物形象鲜明成为古典小说的源头之一。A

七年级上册课文所选的《咏雪》这一则被编入书中《言语》篇,《陈太丘与友期》

这一则被编入书中《方正》篇,“方正”,指人行为、品行正直,合乎道义,即正直不阿,为人正派,是

一种好品格。

二、编者简介

刘义庆(403-444),字季伯,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南朝宋宗室,宋武帝刘裕之侄,袭封临川王,

南朝宋文学家。自幼才华出众,爱好文学,广招四方文学之士,聚于门下,组织文人编写《世说新语》。

除《世说新语》外,还著有志怪小说《幽明录》。

三、创作背景

东汉末年,士人即注重乡党品题,往往寓褒贬于片言之中,进而影响到个人的社会地位。魏晋之后,

伴随着门阀制度的兴起,个人的品性德行显得尤为重要,于是名人言行的一鳞一爪,常常被传为口实;再

加上当时玄谈之风大行其道,尤重语言的精妙,于是《世说新语》就在这样的背景下产生。

四、文体知识——志人小说

一志人小说是指魏晋六朝时期流行的专记人物言行和人物传闻逸事的一种杂录体小说,又称清谈小说、

逸事小说。

志人小说有以下几方面的艺术特点:

1.以真人真事为描写对象;

2.篇幅简短;

3.善于运用典型细节描写和对比衬托手法,突出刻画人物某一方面的性格特征;

4.语言简练朴素、生动优美,言简意丰。

五、从《世说新语》学古人敬辞、谦辞

古人称谓有谦称和尊称的区别,像《陈太丘与友期行》中的“尊君”与“家君”,前者尊称对方

的父亲,后者谦称自己的父亲。

令:令尊用于称呼对方父亲的敬词。

意思是美令堂指对别人母亲的尊称,敬辞。

敬辞好,用于令郎称对方儿子的敬词。

称呼对方令爱敬称他人(对方)的女儿。

的亲属令荆尊称对方妻子

令亲尊称对方亲戚

此外还有:

惠:惠顾、惠存、惠赠

垂:垂问、垂询、垂念、垂爱

赐:赐教、赐复

高:高见、高论、高寿、高龄、高就、高朋、高邻

奉:奉送、奉还、奉劝、奉陪

其他:久仰、劳驾、赏光、赏脸、贵姓、贵庚、大作、大驾

家父

家:是用来对别人称比自己辈分高或年长“家”、“舍”都是指在别人面前对自

家严

的活着的亲人,含有谦恭平常之意,表示可译成“我的”。家君己父亲的谦称。又作

对别人的尊敬。至于兄、嫂等,都可在称在别人面前谦称“家尊”

家母

谦辞谓前加“家”字以表示自称。祖父母可自比自己辈分高的对人谦称自己的母亲。

家慈

称做“家祖”;侄也可自称“家侄”,但亲人,要用“家”;

子、孙不自称作“家子”“家孙”。谦称比自己辈分

舍,原指”居住的房子”,引申指“谦辞,舍弟对自己弟弟的谦称。

低的亲人,要用

舍妹对自己妹妹的谦称。

多指亲属中比自己年纪小或辈分低的”。

“舍”

此外还有:

小:小弟、小儿、小女、小店

愚:愚兄、遇见

拙:拙作、拙著、拙见

敝:敝人、敝姓、敝校

鄙:鄙人、鄙见

其他:寒舍、见教、见谅

六、《世说新语》选读

1.咏雪

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目:“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

/日:“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日:“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

/王凝之/妻也。

谢安谢安出身于名门世族,年轻时常隐居会稽东山,屡次拒绝朝廷征召,不肯为官。后应征西大将

军桓温所邀走入仕途。成语东山再起说的就是他的故事。在泗水之战中,谢安指挥八万晋军击败了号称百

万的前秦军队,终于力挽狂澜,稳定了东晋国家危局。

谢道镉谢道镉是中国历史上的著名才女,东晋时女诗人,是宰相谢安的侄女,安西将军谢奕的女儿,

也是著名书法家王羲之次子王凝之的妻子。《三字经》里说:谢道镉,能吟咏,说得就是她把雪花比作柳

絮的事。因此后世就用“咏絮之才”来指代有才华的女子。有个成语叫“檀郎谢女”,檀郎就是古代的美

男子潘安,谢女即指谢道镉,后用来指代才貌双全的夫妻或情侣。

2.陈太丘与友期行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

元方:“尊君/在不?”答日:“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目:“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元方/日:“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

元方/入门/不顾。

(一)文本解读

咏雪1.谢太傅:即谢安(320年-385年),字安石,晋朝陈郡阳

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夏(现在河南太康)人。做过吴兴太守、侍中、吏部尚书、

中护军等官职。死后追赠为太傅。

骤,公欣然目:“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日:

2.内集:把家里人聚集在一起。

“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日:“未若柳絮因风起。”3.儿女:子女,这里泛指小辈,包括侄儿侄女。

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4.文义:文章的义理。

5.俄而:不久,不一会儿。

【翻译】6.骤:急。

谢太傅在一个寒冷的雪天把家里人聚集在一7.欣然:高兴的样子。

起,跟子侄们谈论文章的义理。一会儿雪下得更紧8.何所似:像什么。何,什么;似,像。

了,太傅高兴地说:“这白雪纷纷扬扬的像什么?”9.胡儿:即谢朗。谢朗,字长度,谢安哥哥的长子。做过

他哥哥的长子胡儿说:“把盐撒在空中大体可以相东阳太守

比。”他哥哥的女儿说:“不如比作柳絮乘风满天10.差可拟:大体可以相比。差,大体;拟,相比。

飞舞。”谢太傅高兴地大笑起来。(谢道程)就是11.未若:不如,不及。

谢太傅大哥谢无奕的女儿,左将军王凝之的妻子。12.因风:乘风。因,趁、乘。

13.即:是

14.无奕女:指谢道镉(ytm),东晋有名的才女,以聪明有

才著称。无奕,指谢奕,字无奕。

15.王凝之:字叔平,大书法家王羲之的第二个儿子,做过

江州刺史、左将军、会稽内史等。

陈太丘与友期行1.元方:即,字元方,陈富的长子。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2.陈太丘:即陈富(shi),字仲弓,东汉颖川(现在河南许

昌)人,做过太丘县令。太丘,县名;长,长官。古代常以

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

地名称其官长。

“尊君在不?”答日:“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3.期行:相约同行。期,约定,今义为日期,行,出行。

便怒目:“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日:4.期日中:约定的时间是正午。日中,正午时分。

5.过中:过了正午。

“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

6.至:到

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7.舍去:丢下他而离开了。舍,丢下;去,离开

顾。8.乃至:(友人)才到。乃:才。

9.戏:玩耍,游戏。

【翻译】10.尊君在不(f6u):你父亲在吗?尊君,对别人父亲的一种

陈太丘与朋友相约同行,约定的时间是中午。尊称。不,通假字,通“否”。家君:家父,谦词,对人

过了中午(那位朋友)没有到,太丘丢下(他)而离称自己的父亲。

开,(太丘)走后(那位朋友)才至九11.非:不是。

(陈太丘的儿子)陈元方那年七岁,正在门外12.相委而去:相委,丢下别人;相,副词,表示动作偏向

玩耍。客人问元方:”令尊在不在?”(元方)一方;委,丢下,舍弃。而,表示修饰。

回答说:(父亲)等您好久不见您来,已经走13.君:古代尊称对方,现可译为“您”。

了。”(那位)朋友便生气地骂道:“不是人哪!14.家君:对人谦称自己的父亲。

与别人约好一起走,(却)丢下我走了。”15.信:诚信,讲信用。

元方说:“您和我父亲约定好在中午(一同出行)。16.礼:礼貌。

中午您没有来,就是不守信用;对着儿子骂他的父17.惭:感到惭愧。

亲,就是没有礼貌。”(那位)朋友感到惭愧,从18.引:拉,这里是表示友好的动作。

车里下来拉他,元方(却)走进门去,连头都不回。19.顾:回头看。

(二)字词梳理

L通假字

不通“否”,读“fbu”,句末表疑问,译为“吗”

2.古今异义

(1)与儿女讲文义(古义,子侄辈,泛指家中年轻的一代;今义,儿子和女儿。)

(2)与儿女讲论主义(古义,文章的义理;今义,文章。)

(3)未若柳絮国风起(古义:凭借,趁,乘;今义:因为)

(4)陈太丘与友朋行(古义:约定。今义:日期)

(5)太丘舍去(古义:离开。今义:前往)

(6)下车引之(古义:拉,牵拉。今义:引用)

(7)元方入门不顾(古义:回头看。今义:照顾)

(8)相委而去(古义:舍弃;今义:委任)

3.词的活用

(1)陈太丘与友期行期:名词作动词,约定。

(2)友人惭惭:形容词的意动用法,感到惭愧。

(三)文言翻译的方法

文言文的翻译有直译和意译两种O

直译:即用现代汉语的词对原文进行逐字逐句的对应翻译,做到实词、虚词尽可能文意相对。要求原

文字字在译文中有着落,译文字字在原文中有根据。

意译:即根据语句的意思进行翻译,做到尽量符合原文的意思,语句尽可能照顾原文

文言文翻译“六字诀”

1.留:专有名词、国号、年号、人名、地名、物名、官职、称谓等,可照录不翻译。

例:元方陈太丘(照录不译)

2.补:补出省略成分。

例:①(陈太丘)去后(友)乃至。

②(家君)待君久(君)不至,(他)己去。

3.换:用现代汉语的单音了词替换文言文中的双音节词。

例:陈太丘与友朗行约定

4.调:调整顺序,使句子更符合现代汉语的语序。

例:白雪纷纷四折似?所似何(像什么)

5.册上删去没有实际意义的词。

6.加:为了使句子更通顺,加上些词句,使句子更通顺更连贯。

(四)重点理解

1.用一句话概括《咏雪》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概括:谢家子弟(谢公,兄子,兄女)在下雪日家庭聚会,比赛咏雪。

2.本文中故事发生的地点是家庭,这个家庭具有怎样的家庭氛围?在你的生活中有没有这样的时刻?

融洽、和睦、欢快、轻松、文化氛围浓厚。

3.说说你更欣赏谁的比喻?

用“撒盐空中”和“柳絮因风起”来比拟“大雪纷飞”,各有千秋。

示例一:“撒盐空中”更好,雪的颜色和下落之态跟盐比较接近,而柳絮呈灰白色,在风中往往上扬,

甚至飞得更高更远,跟雪的飘舞方式不同。写物必须首先求得形似而后达于神似,形似是基础。

示例二:“柳絮因风起”更好,它给人以春天即将到来的感觉,有深刻的意蕴。而“撒盐”一喻所缺

乏的恰恰是意蕴。好的诗句要有意象,意象是物象和意蕴的统一。

4.如何理解作者在文章结尾交代谢道福的身份这种写法?

这样写,使读者在不知道她是谁的时候先领略了她的才华,已经暗示了她是一个不平凡的人。这是一

种未见其人先知其才的写作技巧,使谢道镉这个人物形象和她的才华展现得尤其突出,表明作者非常赞赏

她的才气。

5.“公大笑乐”该如何理解?你认为他大笑的内涵有哪些?谢太傅到底认为谁回答得更好?

既有享受天伦之乐的愉快,也有自己中途命题获得成功的得意;有对兄子的略含贬义的笑,更有对兄

女的赞许之笑。文章虽然没有明确交代谢太傅的评价,但从文末补充谢道镉的身份可以看出,作者分明是

暗示读者,谢太傅更赞赏谢道镉的才气。意在言外,耐人寻味。

6.《陈太丘与友期》中交代“元方时年七岁”的目的是什么?

交代元方年龄幼小,目的是为下文设下伏笔,从而突出他虽年幼却机智、聪慧。

7.“友人惭,下车引之”说明了什么?

“惭”字写出了“友人”已意识到了自己的错误,并对自己的言行感到后悔,尽显人物羞愧的神情。

“引”字则表明了友人想对元方表示自己的友好,以示悔意。

8.元方面对父亲朋友的粗野言语,针锋相对地指出他的“无信”“无礼”,这说明元方是个怎样的人?

这说明元方是一个聪敏、机智、善辩、懂得维护家人的尊严,懂得为人之道的孩子。从元方对友人的

批评话语中,我们可以看出元方有着良好的家庭教养,表现了他懂礼识义的品质。元方对粗俗的友人“入

门不顾”流露出小孩子性格直率,好恶情感易外露的特点,体现了他正直不阿的性格特征。

9.讨论结尾处元方入门不顾的行为。元方对友人的态度对错与否,人们一直存有争议。你认为“元方

入门不顾”是否失礼?

示例一:不失礼(友人失信又失礼,行事不端,态度恶劣;元方必须用“入门不顾”的态度维护自己

和父亲的尊严,这是坚持原则的一种体现,同时也是给“友人”一个难忘的教训。)

示例二:失礼(元方批评友人无礼,自己更应该做到有礼一一友人已经认错,又是父亲的朋友,是长

辈,即使有错,也应以礼待之。)

10.阅读《陈太丘与友期行》,谈谈你从陈太丘、友人和元方身上得出哪些道理?

本文告诫人们办事要讲诚信,为人要方正,否则会丧失朋友,失去友谊。通过陈太丘的行为,让我们

知道了要做一个言而有信的人。通过友人的行为,让我们知道了知错就改。而友人又作为一个反面教材告

诉我们信用的重要性。通过元方的言行举止,让我们知道了要做一个坚持原则的人。

(五)文章主旨

《咏雪》通过写谢太傅在家中与子侄辈咏雪一事,表现了谢道辘的文学才华,同时也透出一种家庭生

活的雅趣和文化的传承。

《陈太丘与友期行》讲述了七岁儿童陈元方的故事,表现了他小小年纪就明白事理、落落大方,同时

也告诫人们做事要讲诚信,为人要方正。

(六)艺术特色

《咏雪》

叙事简约,意蕴含蓄。

本文篇幅简短,语言精练,只是客观地将谢家儿女咏雪一事的始末写出,作者没有表明自己的态度,

只是在最后补叙了谢道辘的身份,但作者的情感倾向却蕴含在叙事中。

《陈太丘与友期行》

1.人物形象鲜明生动。

本文描写陈元方是从“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开始的。首先描写了元方彬彬有礼地回答客人的问话,

接着描写了元方对客人骂父行为的据理反驳,最后写“元方人门不顾”。一个明白事理、落落大方的儿童

形象跃然纸上。

2.情节剪裁详略得当。

本文的侧重点是说明做事要讲诚信,讲礼貌。围绕这一中心,文章略写了陈太丘等友人的过程,详写

了元方与友人的对话。

6模块三教材习翅学解题-----------------------------

教材习题0L《陈太丘与友期行》出自《方正》篇,方正,指人行为、品行正直,合乎道义。文中哪些地方

体现出陈元方的“方正”?

【答案】他懂得“信”的重要性;他懂得“礼”的重要性;他辩驳有理有据,落落大方;用“入门不顾”

的行为维护了父亲和自己的尊严。

【解析】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在理解文章内容的基础上,结合题目的解释,从文章中梳理相关内容概

括作答即可。可以从“信”“礼”“言”“行”等角度结合文本内容分析。

教材习题02.把大雪纷飞的情景分别比作“撒盐空中”和“柳絮因风起”,谢安认为哪个比喻更好?

【答案】对兄女的答案满意。因为文章最后一句“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补充点明了谢

道镉的身份,暗示了谢太傅对道镉才气的赞赏

【解析】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理解文章内容的基础上,根据题目的要求和提

示的信息梳理内容,找出相关的语句,概括即可。本题一般认为是兄女。因为雪与柳絮,形状和颜色相近,

又都很轻柔,都会在空中飘飞。比喻得形神兼备。作者虽没有表态,却在最后补充交代了谢道镉的身份,

“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这是一个有力的暗示,表明他欣赏及赞扬谢道镉的才气,并写

出了谢道镉是“咏絮才”。

G模块四核心考点精准练---------------------------------------------

咏雪

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目:“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日:“撒盐

空中差可拟。“兄女日:“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考点一文言词语理解

1.下列各项中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谢太傅寒雪日内集(内集:把家里人聚集在一起)

B.与公文讲论文义(儿女:儿子和女儿)

C.俄加雪骤(俄而:不久,一会儿)

D.木若柳絮因风起(未若:不如,不及)

考点二文言文朗读

2.下列句中的“/”表示朗读时的停顿,其中读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谢太傅/寒雪日/内集B.俄而/雪骤

C.白雪纷纷/何/所似D.未若/柳絮/因风起

考点三文言文翻译

3.把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未若柳絮因风起。

考点四选文理解

4.结合具体内容说说为何“公大笑乐”?

【答案】LB2.C3.不如比作柳絮趁着风漫天飞舞。4.谢太傅欣赏谢道镉的才华,谢太傅

对和谐温馨的家庭氛围感到愉悦。

【解析】L本题考查文言文词语翻译。

B.有误,句意:和他子侄辈的人讲解诗文。儿女,子侄辈;

故选B。

2.本题考查文言文断句。

C.有误,句意:这纷纷扬扬的白雪像什么呢?“白雪纷纷”是主语,“何所似”是谓语,主谓之间应停顿,所以

断句是:白雪纷纷/何所似?

故选C。

3.本题考查文言文句子翻译。

重点词:未若,不如,不及;因,趁、乘。

4.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理解和概括。

结合“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意思是他哥哥的女儿

说:“不如比作风吹柳絮满天飞舞。”太傅大笑起来。她就是谢安大哥谢无奕的女儿谢道镒,左将军王凝之

的妻子。“未若柳絮因风起。'‘把雪比作“柳絮”,既恰当又传神地写出了雪花飘舞的轻盈姿态,表明谢道镉有

才华,“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表明了谢道镉的身份,暗示了谢太傅欣赏谢道镉的才华;

结合“谢太傅寒雪日内集,”意思是谢安在寒冷的雪天举行家庭聚会,“公欣然曰"意思是太傅高兴地说,“公

大笑乐”意思是太傅大笑起来,营造出一种融洽的家庭氛围,表现出谢太傅对和谐温馨的家庭氛围感到愉悦。

6模块五小试牛刀过关测-----------------------------

(一)阅读下文,完成各题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

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日:“君与

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1.解释下列加点字的词。

(1)陈太丘与友期行()

(2)太丘舍去()

(3)门外戏()

(4)尊君在不()

2.“/”在句子中划分朗读节奏(划分两处)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

3.翻译下面的句子。

(1)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2)友人惭,下车引之。

4.元方是一个怎样的孩子?他“入门不顾”是否失礼?谈谈你的看法。

【答案】1.约定离开玩耍,嬉戏通“否”2.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3.(1)

真不是君子(应该有的行为)啊!和别人相约同行,却丢下我走了。

(2)朋友感到惭愧,下车想去拉元方的手。4.元方是一个明事理、天真活泼、又懂礼貌的孩子。

不失礼。元方为7岁孩童,一个7岁孩童具有了超人的判断力,而不一定有很好的礼节,况且是客人犯错

在先,元方这个自尊极强的孩子,肯定维护父亲的名誉,这个孩子气的行为是完全符合-个小孩子的行为的。

所以元方“入门不顾”不能理解为失礼。

【解析】1.本题考查重点文言词语在文中的含义。解释词语要注意理解文言词语在具体语境中的用法,如

通假字、词类活用、古今异义等现象。

(1)句意为:陈太丘和朋友相约同行。期:约定;

(2)句意为:陈太丘不再等候他而离开了。去:离开;

(3)句意为:在门外玩耍。戏:玩耍,嬉戏;

(4)句意为:你的父亲在吗?不:通“否”。

2.本题考查划分文言句子朗读节奏的能力。解答时,应了解文言的句读知识,学会有感情的朗读文言文,

培养语感并能根据句子中词语的意思含义来划分句子节奏。一般来说,主谓之间应该有停顿,领起全句的

语气词后应该有停顿,几个连动的成分之间也应该有停顿。

本句句意为:陈太丘和朋友相约同行,约定的时间在正午。在文言文中,人名或专有名词后常常会有断句。

在此句中,“陈太丘”是一个人名,因此在其后断句是符合文言文语法习惯的。接着,“与友期行”描述了一个

动作,即陈太丘与友人约定出行,这是一个完整的意义单元。最后,“期日中”说明了约定的具体时间,也是

一个独立的意义单元。

故划分为: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

3.本题考查文言文翻译的能力。解答时,注意重点词语的含义及句式理解,并按现代汉语的规范,将翻译

过来的内容进行适当的调整,达到词达意顺即可。

(1)句重点词语:非,不是。相委而去:丢下我走了。相:表示动作偏指一方。委:抛弃,舍弃。

(2)句重点词语:惭,感到惭愧。引:拉,要和元方握手。

4.本题考查人物形象和观点表达。

第一问:根据文中孩子的语言分析概括其性格特点。从“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可以看

出元方面对友人的言语,不卑不亢,分析友人的言行,以其既无信又无礼来驳斥对方,显示了元方的聪明

机智和知书识礼。其“入门不顾”的行为,显示了元方有节气的特点。

第二问:对元方“入门不顾”的做法可以认为合理,可以认为不合理,观点明确,有理有据即可。如:我觉得

元方的做法失礼了。因为“友人”已经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向元方表达了歉意,应该给他一个改正错误均机

会,所以不该“入门不顾”。

【点睛】参考译文:

陈太丘和朋友相约同行,约定的时间在正午,过了正午朋友还没有到,陈太丘不再等候他而离开了,陈太

丘离开后朋友才到。元方当时年龄七岁,在门外玩耍。陈太丘的朋友问元方:“你的父亲在吗?"元方回答道:

“我父亲等了您很久您却还没有到,已经离开了。“友人便生气地说道:“真不是君子啊!和别人相约同行,

却丢下别人先离开了。”元方说:“您与我父亲约在正午,正午您没到,就是不讲信用;对着孩子骂父亲,就

是没有礼貌。“朋友感到惭愧,下了车想去拉元方的手,元方头也不回地走进家门。

(二)小鑫学习了《世说新语》两则后,补充阅读了书中的其他内容,跟同学们展开了一场古文探究活动,

请你跟他一起完成下面的任务。

【甲】

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目:“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日:“撞

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乙】

谢公与人围棋,俄而谢玄淮上①信至。看书堂默然无言徐向苞。客问谁上利害,答曰:“小儿辈大破贼。”

意色举止,不异于常。

【注】①淮上:即淮水上,这里指战场上。

5.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俄画雪骤

(2)谢玄淮上信至

(3)看节竟默然无言徐向局

(4)京色举止

6.用“/”给下面句子断句。(限断两处)

看书竟默然无言徐向局

7.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1)撒盐空中差可拟。

(2)意色举止,不异于常

8.【甲】【乙】两则选文均出自《世说新语》,请根据内容,帮助小鑫分别推断【甲】、【乙】两文出自

《言语》《方正》《雅量》中的哪一篇,并阐述理由。

【小贴士】

《世说新语•言语》:记述了魏晋时人在各种语言环境中,说的得体、巧妙的话。

《世说新语•方正》:记述了魏晋时人表现出的行为、品性的正直。

《世说新语・雅量》:记述了魏晋时代的名士表现出来的潇洒举止和处变不惊的气度。

[甲]文出自,理由:

[乙]文出自,理由:

【答案】5.(1)不久,一会儿;(2)至小(3)书信;(4)神情、态度。6.看书竟/默然无言/徐

向局7.(1)把盐撒在空中大体可以相比(2)(谢公的)神色举止和平常没有什么不同8.[甲]

文出自《言语》篇理由:文章主要己录了谢太傅与家人围坐时,谢朗和谢道温的精彩言论,体现了他

们用语的得体、巧妙。[乙]文出自《雅量》篇理由:谢公在接到谢玄大破贼的消息时喜不形于色,

而是继续慢慢地下棋,体现了谢公处变不惊的气度。

【解析】5.本题考查重点文言词语在文中的含义。解释词语要注意理解文言词语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用法,

如通假字、词性活用、古今异义等现象。

(1)句意:一会儿雪下紧了。俄而,不久,一会儿。

(2)句意:谢玄从淮水战场上派出的信使到了。至,至IJ。

(3)句意:谢安看完信,默不作声,又慢慢地下起棋来。书,书信。

(4)句意:神情、脸色、举动。意,神情、态度。

6.本题考查断句。

句意:谢安看完信,默不作声,又慢慢地下起棋来。“看书竟”“默然无言”“徐向局”为承接关系;

可断句为:看书竟/默然无言/徐向局。

7.本题考查文言翻译。要求:完整,流畅,准确。注意:

(1)差,大体;拟,相比。

(2)意:神情;色:脸色;异:不同。

8.本题考查对文本内容的理解。

根据甲文中的“未若柳絮因风起”可知,谢道镉把白雪比作是柳絮随风而起。这一比喻生动形象且有春天的气

息。根据“公大笑乐”可知,谢安对她的话语非常欣赏。根据文末作者交代了她的身份,也可知作者对她言语

之中表现出来的才气非常欣赏。符合题目中的“《世说新语•言语》:记述了魏晋时人在各种语言环境中,说

的得体、巧妙的话”。所以此文应放入《言语》篇。

根据乙文中的“看书竟默然无言徐向局”和“意色举止,不异于常”可知,谢安再得知前线大胜的时候,完全没

有在神色上显露出来,还是如以前一样和友人下棋。符合“《世说新语・雅量》:记述了魏晋时代的名士表现

出来的潇洒举止和处变不惊的气度所以此文应放入《雅量》篇。

【点睛】参考译文:

【甲】谢安在寒冷的雪天举行家庭聚会,给子侄辈的人讲解诗文。不久,雪下得大了,太傅高兴地说:“这

纷纷扬扬的白雪像什么呢?"他哥哥的长子谢朗说:“在空中撒盐差不多可以相比。”另一个哥哥的女儿说:“不

如比作柳絮凭乘风飞舞。”太傅大笑起来。她就是谢无奕的女儿谢道镉,左将军王凝之的妻子。

【乙】谢安(谢太傅)和客人下围棋,一会儿谢玄从淮水战场上派出的信使到了,谢安看完信,默不作声,

又慢慢地下起棋来。客人问他战场上的胜败情况,谢安回答说:“手下大破贼兵。”说话间,神色、举动和平

时没有两样。

(三)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小题。

[甲]

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人*讲论文义。俄而雪卷,公欣然目:“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日:“攫

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乙]

谢奕作则令,有一老翁犯法,奕以醇酒罚之,乃至过醉而犹未太傅①时年七八岁,著青布患,在兄

膝边坐,谏日:“阿兄,老翁可念,何可作此!”奕于是改容②曰:“阿奴③欲放去邪?”遂遣之。

[丙]

谢公夫人教儿,问太傅:“那得初不见君教儿?”答日:“我常自举儿。”

[注释]①太傅:指谢安,丙文中的“谢公”也指谢安。②容:脸上的神情或气色。③阿奴:对幼小者的爱称。

这里是哥哥称呼弟弟。

9.解释下列加点词的意思。

(1)与儿文讲论文义()

(2)俄而雪骤()

(3)犹未号()

(4)我常自教儿()

10.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撒盐空中差可拟。

(2)阿兄,老翁可念,何可作此!

1L[甲]“寒雪”“内集”“欣然”“大笑'等词语营造了一种怎样的家庭氛围?

12.结合三则材料,说说谢安是个怎样的人。

【答案】9.子女,这里泛指小辈,包括侄儿侄女急停止教导10.(1)用把盐

撒到空中大体可以相比。

(2)哥哥,老人家可怜,怎么能做这样的事!11.营造了一种温馨、愉快的家庭氛围12.他是一

个善良的人,从他劝阻兄长不要过分为难老翁可以看出;他是一个身教重于言传的家长,并没有刻意地教

导儿子,而是以自己的言行作为表率,在潜移默化中熏陶孩子成长,从[丙]文的“我常自教儿”可以看出;他

还是一个开明的长辈,在谈论文学时,为小辈们营造了一个宽松和谐的氛围,从[甲]文“公大笑乐”可以看出。

【解析】9.本题考查重点文言词语在文中的含义。解释词语要注意理解文言词语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用法,

如通假字、词性活用、古今异义等现象。

(1)句意:给子侄辈们谈论文章的义理。儿女:子女,这里泛指小辈,包括侄儿侄女。

(2)句意:不久,雪下得更急了。骤:急。

(3)句意:还不停止。已:停止。

(4)句意:我总是以自身的言行来教导他们。教:教导。

10.本题考查文言翻译。要求:完整,流畅,准确。注意:

(1)差,大体;拟,相比。

(2)念,可怜,怜悯;何,怎么。

11.本题考查内容理解。

结合《咏雪》中“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可知,东晋的谢氏家族是个赫赫有名的诗礼之家,

为首的是谢太傅即谢安。在这样的家族里,遇到雪天无法外出,才有详论文义的雅兴。召集人兼主讲人是

谢安,听众是“儿女”们。“公欣然日:‘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

柳絮因风起。’”主讲人对这两个答案的优劣未做评定,只是“大笑乐”,通过“寒雪”“内集”“欣然大笑乐”等词

语可以看出营造了一种和谐、欢快、轻松的家庭气氛。

12.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人物形象的分析。

解答时,要结合原文内容进行分析概括。从【甲】文"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和冬日赛诗以及

【丙】文“我常自教儿”中重视身教可知,谢安是一个重视家庭教育,身教重于言教的人;从【甲】文中的“与

儿女讲论文义”,又“欣然”问他们“白雪纷纷何所似”,针对各自回答,“公大笑乐”,可知谢安家庭气氛温暖、

和谐、愉快,他也是一个非常爱护子侄辈、和蔼可亲的长辈;从【乙】文“阿兄,老翁可念,何可作此”中为

谢安为老翁求情,劝自己的哥哥放过那个老人,规劝不能以惩罚人为乐,可知他是一个善良,富有同情心

的人。

【点睛】参考译文:

【甲】谢安在寒冷的雪天举行家庭聚会,给子侄辈们谈论文章的义理。不久,雪下得更急了,太傅高兴地

说:“这纷纷扬扬的白雪像什么呢?"他哥哥的长子谢朗说:“在空中撒盐差不多可以相比。”另一个哥哥的女

儿说:“不如比作柳絮乘风飞舞。”太傅大笑起来。她就是谢无奕的女儿谢道镉,左将军王凝之的妻子。

【乙】谢奕做郑县县令时,有一个老人犯了法,谢奕就拿喝醇酒罚他,竟然到了醉得很厉害的地步,却还

不停止。谢安当时年仅七八岁,穿着蓝布裤,在哥哥膝边坐着,劝告说广哥哥,老人家可怜,怎么能做这样

的事!,,谢奕脸色就马上缓和下来说:“你要放他走吗?”于是就把老人放走了。

【丙】谢安的夫人教育儿子时间太傅谢安:“怎么从来没见过您教孩子?”谢安回答说:“我总是以自身的言

行来教育他们。”

(四)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小题。

【甲】

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卷,公"熔目:“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日:“撒

盐空中学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乌风起。”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乙】

谢遏①绝重其姊。张玄常称其妹,终以敌之。有济尼②者,并游张、谢二家,人问其优劣,答日:“王

夫人神情散朗,故有林下风气③;顾家妇清心玉映,自是闺房之秀。”

选自《世说新语》

注:①谢遏:谢玄,小名遏。②济尼:名字叫济的尼姑。③林下风气:称颂女子闲雅飘逸的风采,多用于称

颂贤淑有才学的女子。

13.解释下列加点字。

①俄而雪骤

②公欣名曰

③撒盐空中茬可拟

④未若柳絮H风起

14.在古代汉语词典中,“绝”有“断绝”“拒绝”“极,非常”等意思;“欲”有“欲望”“希望”“需要”等意思。根据

语句大意推断,“谢遏绝重其姊”中“绝”的意思应是,“欲以敌之”中“欲”的意思应是=

15.根据两文推断,王夫人和顾家妇,谁是谢遏的姐姐,谁是张玄的妹妹?

16.文章结尾往往隐含作者的态度。根据乙文章结尾语句,判断作者对“王夫人和顾家嫂”谁优谁劣的观点,

并结合具体内容,简要分析。

【答案】13.急高兴大体趁、乘14.极,非常希望15.王夫人

是谢遏的姐姐,顾家妇是张玄的妹妹。16.第一则作者认为谢道镉的才情高过谢朗。因为文章以介绍

谢道镉是谢无奕的女儿、左将军王凝之妻子的身份结尾,暗含对谢道镉的赞许。第二则作者认为两人各有

千秋。因为文章以尼姑认为王夫人神态风度潇洒爽朗,确实有隐士的风采和气度;顾家媳妇心地清纯,洁

白光润,自然是妇女中的优秀者的评价作为结尾。对两人都含有褒扬之意。

【解析】13.本题考查文言文实词。

(1)句意:不久,雪下得急了;骤:急。

(2)句意:太傅高兴地说;欣:高兴。

(3)句意:在空中撒盐大体可以相比;差:大体。

(4)句意:不如比作柳絮凭乘风飞舞;因:趁、乘。

14.本题考查文言文一词多义。

(1)谢遏绝重其姊:谢遏非常敬重自己的姐姐谢道嗣;绝:极,非常。

(2)欲以敌之:想让妹妹跟谢道银分庭抗礼;欲:希望。

15.本题考查文言文内容的理解与分析。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理解文章内容的基础上,根据题目的要求和

提示的信息梳理内容,找出相关的语句,得出答案。

阅读甲文,从“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等句子可知,谢道镉非常

有才华,她是谢无奕的女儿,左将军王凝之的妻子。结合乙文中“谢遏绝重其姊”“王夫人神情散朗,故有林

下风气”分析,“林下风气”多用于称颂贤淑有才学的女子,由此推断出王夫人就是谢道镉,也就是谢遏的姐

姐;顾家妇是张玄的妹妹。

16.本题考查文言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

甲文中作者认为谢道镉的才情高过谢朗,结尾句“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的意思是“她就是谢

无奕的女儿谢道镉,左将军王凝之的妻子”,这句话补充交代了谢道镉的身份,这是一个有力的暗示,表明

作者欣赏及赞扬谢道镉的才气,后来便把在诗文创作方面卓有才华的女子赞誉为“咏絮之才”。乙文末句“王

夫人神情散朗,故有林下风气;顾家妇清心玉映,自是闺房之秀”的意思是“王夫人的神态风度散淡爽朗,确

实有隐士的风采和气度;顾家媳妇内心清明、本质如玉,自然是闺房里的佼佼者”,由此可知,作者对两人

都含有褒扬之意,赞美她们都是妇女中的佼佼者,作者认为她们不分伯仲,各有千秋,谢道镉是“林下风气”

的所有者,有隐士的风度,顾家妇外表美丽,内心聪明,是“闺房之秀”的代表。

【点睛】参考译文:

甲文:

谢安在寒冷的雪天举行家庭聚会,给子侄辈的人讲解诗文。不久,雪下得急了,太傅高兴地说:“这纷

纷扬扬的白雪像什么呢?"他哥哥的长子谢朗说:“在空中撒盐大体可以相比。”另一个哥哥的女儿说:“不如

比作柳絮凭乘风飞舞。”太傅大笑起来。她就是谢无奕的女儿谢道嗣,左将军王凝之的妻子。

乙文:

谢遏非常敬重自己的姐姐谢道镉。张玄则常常称赞自己的妹妹,想让妹妹跟谢道镉分庭抗礼。有个名

字叫济的尼姑,同时在张、谢两家出入,有人问她这两人到底怎样,她回答:“王夫人的神态风度散淡爽朗,

确实有隐士的风采和气度;顾家媳妇内心清明、本质如玉,自然是闺房里的佼佼者。”

(五)阅读下面文段,回答小题。

【甲】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令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

君在不?”答日:“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日:“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日:“君与家君期

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尊。

17.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语。

(1)太丘舍去

(2)尊君在不?

(3)元方入门不顾。

18.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1)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2)友人惭,下车引之。

【乙】

陈元方年十一时,候袁公。袁公问日:“贤家君在太丘,远近称之,何所履行?‘'元方日:“老父在太

丘,强者绥之以德弱者抚之以仁恣其所安久而益敬。"袁公日:“孤往者尝为邺令,正行此事。不知御家君法

孤,孤法卿父?“元方日:"周公、孔子号世而出,周旋动静,万里如一。周公不停孔子,孔子亦不师周公。”

19.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不相同的一项是()

A.久而至敬/多多至善

B.孤往者学为邺令/浅学辄止

C.昇世而出/异口同声

D.周公不师孔子/不耻相财

20.请用“/”给文中画线句子断句。

强者绥之以德弱者抚之以仁恣其所安久而益敬。

21.结合甲乙两文,简析陈元方答语的巧妙之处。

【答案】17.舍弃,抛弃通“否”回头看18.(1)和别人相约同行,却丢下别人先离开了。

(2)朋友感到惭愧,下了车想去拉元方的手。19.B20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