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朝阳区2023-2024学年高二年级上册期末质量检测化学试题(原卷版)_第1页
北京市朝阳区2023-2024学年高二年级上册期末质量检测化学试题(原卷版)_第2页
北京市朝阳区2023-2024学年高二年级上册期末质量检测化学试题(原卷版)_第3页
北京市朝阳区2023-2024学年高二年级上册期末质量检测化学试题(原卷版)_第4页
北京市朝阳区2023-2024学年高二年级上册期末质量检测化学试题(原卷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北京市朝阳区2023〜2024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质量检测

高二化学

2024.1

(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lC-12N-140-16Na-23S-32

第一部分

本部分共14题,每题3分,共42分。在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最符合题目要求的一

项。

1.胃酸的pH为0.9〜15Ba?+有毒,医疗上常用BaS04作x射线透视肠胃的内服造影剂(俗称“钢餐”)。

BaC03与BaS04的溶度积相差不大。下列说法不呵的是

A,可用BaCO3代替BaSO4作项餐”

B.BaCC)3与BaSC)4都属于难溶电解质

C.在水溶液中SO:难以与H+结合成硫酸分子

D.胃酸能促进BaCC>3的溶解

2.下列化学用语或图示表达不思卿的是

A.质量数为2的氢核素:;H

B.P*电子云轮廓图为

用0.1000mol/LHC1溶液滴定20.00mL0.1000mol/LNaOH溶液过程中的pH变化

D.基态24Cr原子的价层电子轨道表示式为

3.中国科学家首次在月球上发现新矿物,并将其命名为“嫦娥石[(CagYjFelPOj71'。Y(轨)是金属元

素。下列说法不思硬是

A.(Ca8Y)Fe(PC)4)7是一种磷酸盐

B.电负性0>P,嫦娥石中P显正价,0显负价

C.元素周期表中,O、P、Fe均属于s区元素

D,原子半径:0<P

4.下列事实不熊用平衡移动原理解释的是

口几滴.

AII溶泄

田溶液国

K2c

橙色黄色

51015

NH,HO

214791.5701.625

KJ(105molLi)

5.下列方程式不熊准确解释所给事实的是

A.Na2s除去废水中的CW+:Cu2++S2=CuS;

2+

B.久置的澄清石灰水变浑浊:Ca+COt-CaCO3>k

C.用铁粉除去硫酸亚铁溶液中的铁离子:Fe+2Fe3+=3Fe2+

D.钢铁发生吸氧腐蚀的正极反应:2H2O+O2+4e=4OH-

一定条件

6.已知:2H2+O2^^^2H2OO下列说法不亚项的是

A.电解Na2SO4溶液可将H?O分解为H2和。2

B.生成ImolH2(D(g)放出的热量多于生成ImolH2O(1)放出的热量

C.装置a不仅能产生H?与。2,而且能将二者反应的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D.每生成O.SmolH2。,转移电子的数目为NA

7.下列过程与水解无关的是

A.向饱和NaCl溶液中滴加浓盐酸,产生白色沉淀

B用铁盐作净水剂,生成Fe(OH)3胶体能使水中细小悬浮颗粒聚集、沉降

C.向NaHCC>3溶液中加入少量CuS。,溶液,生成沉淀2co3]

D.用TiC)制备TiC)2,制备时加入大量的水,同时加热

8.下列过程涉及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A.加热密闭烧瓶内的NO?和N?。4的混合气体,气体颜色变深

B.用稀H2s。4做导电实验,加入Ba(OH)2,灯泡变暗直至熄灭

C.用碳酸钠溶液处理水垢中的硫酸钙,使之转化为易溶于酸的碳酸钙

D,将二氧化碳通入氨气饱和的NaCl溶液中,析出固体物质

9.依据图示关系,下列说法不亚确的是

A.Cu(s)与。2(g)的反应是放热反应

B.C%。有较好的热稳定性,与Cu+的价层电子排布为3di°有关

C.4Cu(s)+O2(g)=2Cu2O(s)

D.化学反应的AH,只与反应体系的始态和终态有关,与反应途径无关

10.下列实验中,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AB.BC.CD.D

11.我国某科研团队将电解食盐水的阳极反应与电催化还原C。?的阴极反应相耦合,得到高附加值产品

CO和NaClO,原子利用率接近100%。原理如下图所示。

00

CO1饱和的NaCl

Nadi溶液-一溶液

质子交换膜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在阴极区,CO?饱和的NaCl溶液有利于C。?的还原

B.推测阳极区可能产生HC1O,CO2在阴极的还原会抑制HC1O的电离

C.调控电压、选择合适的催化剂可抑制发生2H++2e=H2T等副反应

电角军

D,根据上图可知,电解总反应:NaCl+CO2^CO+NaClO

12.2so2(g)+C)2(g)凯催化列2s03(g)AH。当SC)2(g)、O2(g)和N2(g)按一定比例混合时,SO?平衡

转化率a随温度、压强的变化如下图所示。

下列说法不巧破的是

A.AH<0

B.Pi〉心〉。3

C.帆催化剂能降低反应的活化能,提高反应速率

D.增大压强平衡正向移动,反应平衡常数增大

13.利用下图装置进行“反应条件对FeCh水解平衡的影响实验”。

装置操作与现象

①加热a至溶液沸腾,呈红褐色;用pH试纸检验b中

溶液,试纸无明显变化

②持续加热一段时间,取b中溶液,用pH试纸检验,

试纸变红;用KSCN溶液检验,溶液变浅红

下列说法不E理的是

A.①中溶液呈红褐色,推测是由于温度升高促进了Fe3+的水解

B.常温下,Fed?溶液水解的产物HC1是以H+、CT形式存在的

C.以上现象说明HC1挥发促进了FeCb+BH2。Fe(OH)3+3HCl正向移动

D.根据上述现象,说明不宜用蒸干Fed?溶液的方法制备FeCL固体

14.下图为Fe(OH)3、Al(OH)3和Cu(OH)2在水中达沉淀溶解平衡时的pM—pH关系。

己知:①pM是c(M"+)的负对数,即pM=—lgc(Mn+),NT+表示Fe3+、Al3+>Cu2+«

②当溶液中剩余金属离子浓度小于1x10-5mol/L时,可认为金属离子沉淀全。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a点与b点的溶液中,c(Fe3+)-c3(OH)不相等

B.由上图可知,初始状态pH=3,pM=4,溶液中均无沉淀生成

C.浓度均为0.001mol/LFe3+、Ci?+混合液,调pH=3能除去Fe?+而不损失Cu?+

D.向等物质的量的Fe(OH)3、Al(OH)3的混合物中逐滴加入稀盐酸,Fe(OH)3先溶解

第二部分

15.氨是最重要的化学品之一,我国目前氨的生产能力居世界首位。

(1)NH3的电子式是

(2)以H?为氢源合成氨。

①a-Fe是合成NH3的催化剂,N2在催化剂表面解离为氮原子,是合成氨的关键步骤。基态Fe原子的

价层电子排布式为o

②根据下图所示的能量转换关系,回答问题。

“孑皿d

*•I2.、2•

合成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i.N2,H2NH3

ii.N的价电子层d轨道(填“有”或“没有”),一般来说,N不能形成5个共价键。

(3)以H2。为氢源合成氨。

①N2只能与电离能小的IA族、IIA族的金属形成离子型氮化物。比较Mg原子和Ca原子的第一电离能

大小,从原子结构的角度说明理由:o

②将MgsN?置于H?O中能释放出NH3反应的方程式是。

(4)以CH4为氢源合成氨。

①以熔融的LiCl-KC1-CsCl为电解质,在电解池中实现氨的合成。总反应为:

电解

3CH4+2N24NH3+3C

②阴极反应:3基态-价层电子轨道表示式为。

N2+6e-=2N-oN3

③阳极的电极反应是。

16.高纯碳酸钙在电子材料工业中用于集成电路板、固体激光材料的制作。利用原料碳酸钙(含少量镁的化

合物)制备高纯碳酸钙,流程示意图如下。

气体

原料燃烧

滤渣C

碳酸钙

NHCICaO

固体A4溶液

溶浸'B精制

co2高纯

溶液D碳酸钙

已知:

物质Mg(OH)2Ca(OH)2

5.6xlO-124.7x10-6

(1)煨烧:

①碳酸钙受热完全分解的化学方程式为。

②燃烧时,将原料碳酸钙与焦炭按一定比例混合,连续鼓入空气,使焦炭完全燃烧。从能源及资源利用的

角度说明该工艺的优点O

(2)溶浸:

①用离子方程式表示NH4cl溶液呈酸性的原因.

②溶浸CaO的化学方程式为,

③若溶浸温度较高(>90℃),沉钙时高纯碳酸钙的收率降低(如下图所示),原因是

100

95

%(

)

投90

4

O

O85

0

J

80

85℃90℃95℃

(3)精制:

2+

溶浸后,溶液B含有的金属阳离子有Ca?+、MgO通过平衡常数可判断

Ca(OH)+Mg2+,-Mg(OH),+Ca2+进行的程度,该反应的K=。说明该反应进行的基本完

全。

(4)沉钙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0

17.CH,还原重整CO?既能减少二氧化碳排放,又能生产增值化学品,是实现“双碳”经济的有效途径之

(1)甲烷干法重整(1000℃)

1

i.CH4(g)+CO2(g)2CO(g)+2H2(g)AH1=+247kJ-mor

ii.CO2(g)+H2(g)CO(g)+H2O(g)AH2=+41kJ-mor'

①反应i的平衡常数表达式为o

②对于反应i,既能加快反应速率又能提高CO?平衡转化率的措施是o反应ii为副反应,生产中

要尽可能控制该反应,减少水的生成。

(2)甲烷超干重整(750℃)

CH4(g)+3CO2(g).-4CO(g)+2H2O(g)AH

①AH=kJ-mol-1。

②CO2的转化原理如下图所示:恒压、750℃时,将混合气[〃(€114):〃((202)=1:3]通入反应器人,充

分反应;待反应平衡后,改通He气,吹出反应器A内气体;如此往复切换通入的气体,实现C。?的高效

转化。

IIJ

i.基态28砧原子3d轨道能活化CO2,3d轨道的未成对电子数为o

ii.结合有关反应方程式,说明CaO对Fe3()4氧化CO反应的影响=

iii.反应达平衡后,改通He气,测得一段时间内CO物质的量上升,解释CO物质的量上升的原因

(3)从能源利用的角度,分析甲烷超干重整法的优点:0

18.硫化氢的转化是资源利用和环境保护的重要研究课题。实验室模拟脱除硫化氢并获得硫黄的装置如

To

资料:CuS(黑色),K,p=1.3x10-36。

(1)A为H2s发生装置。A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C中,以FeCk为吸收液脱除H?S。

①H2s气体持续通入FeJ溶液中,发生H2s(g),\H2s(叫)以及电离:、HS--H++S2-=

②将脱除H2s的反应补充完整:o

Fe3++HS=|-+H++S。

③充分反应后,测Fe?+浓度:滤出沉淀,取vmL滤液,除去杂质,加入适量稀硫酸,用xmoLIji的

K2Cr2O7溶液滴定到终点,消耗K2Cr2O7溶液ymL„滴定时发生的离子反应:

2++3+3+2+1

Cr2O^+6Fe+14H=2Cr+6Fe+7H2O。滤液中c(Fe)=mol.17。

(3)实验发现,在FeCL溶液中加入一定浓度的CuCU可以明显提高H2s的脱除率。做对比研究:

实验序号iiiiii

吸收液FeCl3溶液CuCU溶液FeCl3溶液+CuCl2溶液

脱除率

H2S=92%-100%-100%

脱除产物

H2SSCuSs

①ii中产生CuS的离子方程式为0

②iii中,加入CuC"后,脱除率几乎达到100%。结合方程式解释原因:0

③pH减小会降低i中脱除率,但对ii中的脱除率几乎无影响,解释原因:

④充分反应后,滤出iii中沉淀,通入。2,吸收液再生。

19.资料显示,SO:能还原Ag+、Cu?+,某小组对此进行探究。

实验:将0.2mol-IjiNa2sO3溶液滴入到物质a中,记录如下:

装置物质a现象

I1饱和Ag2SO4溶液产生白色沉淀

3

0.2mol-LTCuSC)4溶溶液变绿,继续滴加产生棕黄色沉

II

2mL物质液淀

a

(1)Na2sO3溶液呈碱性,发生水解的离子是。

(2)经检验,I中白色沉淀是Ag?SO3。用酸性KM11O4溶液证实白色沉淀中含有SO;,现象是

(3)分析SO,未能还原Ag+的原因,重新设计实验(III),证实了SO:能还原Ag+,装置如下图所示。

现象:

i.电流表指针偏转。

ii.B中石墨电极上析出白色固体。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