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湖南省娄底市新化县中考模拟语文试题含答案_第1页
2024年湖南省娄底市新化县中考模拟语文试题含答案_第2页
2024年湖南省娄底市新化县中考模拟语文试题含答案_第3页
2024年湖南省娄底市新化县中考模拟语文试题含答案_第4页
2024年湖南省娄底市新化县中考模拟语文试题含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4年中考模拟试题(一)

语文

(时间:120分钟总分:120分)

一、积累与运用(20分)

请认真阅读以下文段,完成各题。

①随着春节临近,各地各种丰富的文化年货逐渐备好,文化年货丰富了群众的文

化生活,营造出浓厚的节日氛围。

②文化年货的安季是人民群众文化自信提升的生动体现。春节是中华民族重要的

传统节日,也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藜佟。借春节明年团圆的良机,让传统

文化木衣毛衫,并新时代元素和内涵,这样的文化年货既能人民群

众对节日文化生活的新需求、新期待,又能人民群众的文化自信和精神力

量,不断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和字形,不亚琥的一项是()

A.火爆B.款(zai)体C.|题家(he)D.大放异彩

2.下列依次填入文中横线处的词语,怆学的一项是()

A.融入满足提升增强

B.满足提升增强融入

C.提升增强融入满足

D.增强融入满足提升

3.下面是某同学网上找的关于“文化年货”的文段,其中有谓旃的一项是()

①文化年货走俏见证了人民群众的幸福生活。②“仓履实而知礼节”,丰富的文

化供给,使越来越多的人们享受到了高品质的文化滋养。③丰富多彩的文化年货,

满足了群众多层次、多样化的精神文化需求。④随着生活水平和人们对传统文化

重视程度的不断提高,使越来越多的文化年货相继诞生。

A.①B.②C.③D.(4)

4.下列是小新搜集整理的关于文化文学知识的解说,请帮他指出有误的一项

()

A.剧本是戏剧演出的文本依据,主要由剧中人物的对话、旁白、独白和舞台说

明组成。其中,舞台说明是剧作者根据排练需要,仅提供给导演的说明性文字。

B.2023年12月22日,第78届联合国大会通过决议,将春节确定为“联合国

假日”一一春节的典型风俗有拜年、祭祀、吃团年饭等。

C.古代许多表述年龄的说法具有形象性。如“垂髯”指小孩,“花甲”指六十

岁,“加冠”指男子已二十岁。

D.赤子之心,家国情怀;古今墨客,概莫能外。如辛弃疾的《破阵子•为陈同

甫赋壮词以寄之》饱含了收复失地、重拾山河的豪情。

5.古诗文默写。

(1)你带着初次来新化的朋友游览沿江风光带时,在明媚的春景中,莺在歌,

燕在舞,不禁想到白居易《钱塘湖春行》中的两句:,O

看到资江水面宽阔,帆船顺风而行,你不禁引用了王湾《次北固山下》中的两句:

,。风光带上人潮涌动,游客们的脸上都带着笑意,

有人在路上欢唱,有人在树下休息,这又让你不觉吟诵出欧阳修《醉翁亭记》中

的两句:,O

6.综合性学习。

(1)学校准备开展“经典诵读”比赛,请你参考示例,再拟一句主题标语

示例:传诵经典承梦未来

主题标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下面是某同学观看了“经典诵读”比赛后在学校贴吧上发的帖子,请你跟

帖。(要求:提出自己的观点并至少用一个例子加以阐述,60字左右)

某同学的帖子:读书可以养气。腹有诗书气自华,宋濂遍观群书,则有儒雅之气;

苏轼饱读诗书,则有豪放之气。故多读则气足,气足则文华。

你的*艮帖:读书可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与理解(50分)

(一)古诗文阅读(18分)

7.阅读诗歌,完成后面小题。

柳梢青①•岳阳楼

(南宋)戴复古

袖剑②飞吟。洞庭青草,秋水深深。万顷波光,岳阳楼上,一快披襟③。

不须携酒登临。问有酒、何人共斟?变尽人间,君山④一点,自古如今。

【注】写作背景:宋金符离之战后,金国战败,但南宋朝廷只图苟安,无心北伐。

①柳梢青:词牌名,此词上下片各六句。②袖剑:袖内所藏短剑。③披襟:解开

衣襟。④君山:洞庭湖中的一个小岛,由七十二座山峰组成。

(1)下列说法镣误的一项的是()

A.“袖剑飞吟”,是讲“登楼之壮志"。仗剑远游,去国怀乡,就是渴望建立

功名,并在建立功名的道路上能遇到志同道合的知己。

B.“洞庭青草,秋水深深”,写出了“登楼之时空”,时间为深秋,地点为洞

庭湖。“深深”二字,蕴含着深秋时节,亦有情意深深。

C.“不须携酒”的真正原因是不想与人共饮,无人能与之对饮。

D.词中的情绪虽然一再变化,意脉始终不断,语句流畅奔放,措词天真自然,

形成了豪健轻快的特殊风格。

(2)这首词是词人登临遣怀之作,请结合全词内容分析词人情感变化的过程。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沈宣词学为丽水令,自言家大梁①时,厩常列骏马数十,而意常不足。感理六年,

客有马求售,洁白而毛鬣类朱甚异之客许而直未及给遽为将校王公遂所买。

他日,谒公遂,问向时马。公遂日:“竟未尝乘。”因引出,至则奋眄②。翌日,

令诸子乘之,亦如是;诸仆乘,亦如是,因求前所直售宣词。宣词得之,复如是。

会魏帅李公蔚市贡马③,前后至者皆不可。公阅马,一阅遂售之。后入飞龙④,

上最爱宠,为当时名马。

(选自《唐语林》,有删改)

【注释】①大梁:今河南开封。②奋眄(mian):举头斜视,不驯服的样子。③

贡马:向皇帝进贡的马。④飞龙:指皇家。

【材料二】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目:“天下

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唐•韩愈《马说》)

8.下面对文中加点字词的理解或推断,有明显错误的一项是()

A.“沈宣词学为丽水令”与“予攀求古仁人之心”(《岳阳楼记》)中的“尝”

含义相同。

B.“咸通六年”是年号纪年法,其中“咸通”为年号,年号往往追求美好寓意。

C.“引”本义为“开弓”,后引申为“拉”“招来”等,“因引出”中的“弓I”

应为“拉”的意思。

D.“售”有“卖出去”“买”两个义项,“一阅遂售之”中的“售”为“卖出

去”的意思。

9.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语句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洁白而毛鬣/类朱甚异/之客许而直未及/给遽为将校王公遂所买

B.洁白而毛鬣类朱/甚异之/客许而直未及给/遽为将校王公遂所买

C.洁白而毛/鬣类朱甚/异之客许而直/未及给遽为将校王公遂所买

D.洁白而毛鬣类朱/甚异之客许而直未及给/遽为将校王公/遂所买

10.用现代汉语写出文中画线语句的大意。

会魏帅李公蔚市贡马,前后至者皆不可。

11.请结合【材料一】和【材料二】,说一说千里马如何不被埋没。

(二)非文学类作品阅读(8分)

阅读下面选文,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中国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通常简称为“春晚”,下表是它的历史发展历程。

1956春节大联欢。由人民日报、新华社等媒体联合发起一场联合

年工、农、商、学、兵、知识分子和曲艺大家们欢聚一堂的文

艺表演汇演

1979迎新春文艺晚会。由中央电视台录制,播出了一场“茶座式”

年晚会

1983第一届春晚。整体是以歌曲、舞蹈和相声为主要表演形式,

年从此逐渐成为中国收视率最高的晚会节目

1984晚会的形式开始有了全新的变化和突破,这届春晚首次邀请

年了港台演员参加表演

趋向于现代娱乐晚会。节目一改八十年代的那种单调、死板

90

的布局安排,变得更加轻松,呈现出多元化的色彩,春晚的

年代

舞台上也开始出现了越来越多的港台歌手

央视节目组开始尝试采用了向外界公开征集小品、节目创

2003

意、歌曲的形式,试图推陈出新,在一定时期内带给观众一

些更具有新鲜感的节目类型

【材料二】

①40年来,作为每年全国最重要的媒介事件,春晚一直走在技术创新与运用的

前列。

②第一,电视传播技术。1983年的电视直播和电话点播模式在20世纪80年代

非常罕见。1993年,LED首次在春晚中以屏幕而非指示灯形式使用。千禧年后则

进一步采用了卫星转播技术,随着频道激增,各大卫视春晚也为观众提供了多元

选择。

③第二,网络信息技术。互联网带来的技术演进则是革命性的。2010年被称为

“网络春晚元年”,北京卫视等地方卫视播出首届网络春晚,2011年,央视正

式开办网络春晚;2010年,哗哩哗哩《春节X圣战》播出,40余位UP主自发筹

备线上新春联欢活动,2011年,哗哩哗哩“拜年祭”正式开办。

④这个关键节点,象征着春晚由电视走向网络、由电视台走向新型互联网媒体的

变迁。也正是在这个关键节点之后,春晚举办主体竞争激烈,央视春晚的垄断地

位难以为继。再加之网络游戏、互联网平台提供的更多娱乐选择,观众分流愈发

明显。

⑤第三,智能沉浸技术。随着媒体融合战略演进和技术赋能基本理念的推动,越

来越多智能沉浸技术进入春晚舞台。2012年的全息投影,2019年的“4K+5G”,

2020年的裸眼3D,2021年的云舞台纷纷投入使用,技术赋能艺术,电视春晚成

为千姿百态技术融合的演练场。同时,春晚也走出电视,借助网络,大屏小屏互

动成为新的探索热点。

【材料三】

①卯兔追冬去,辰龙报春来。中央广播电视总台《2024年春节联欢晚会》以“龙

行蕊蕊,欣欣家国”为主题,创新“思想+艺术+技术”融合传播,与全球华人相

约除夕,共享一台精彩纷呈、情真意切、热气腾腾的文化盛宴。

②据《康熙字典》记载,“蕊”出自第一部楷书字典《玉篇》,音同“沓(dd)”。

“龙行蕊蕊”形容龙腾飞的样子,昂扬而热烈。从上古图腾到吉祥瑞符,在中华

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龙逐渐演变为中华民族的精神象征与文化符号。2024年

春晚以“蠹”字为题眼,寄望以“蕊蕊”之姿描摹中华儿女奋发有为,昂扬向上

的精神风貌。

③2024年总台春晚主标识以“嘉”字为主视觉符号,整体设计以中国传统篆刻

艺术中极具特色的“国朝官印”字体——九叠篆为灵感来源,庄重平衡、中正匀

称,彰显出大气雄健的文化气象。

④主标识由中国探月工程、中国行星探测工程标识的设计者顾永江设计,在传统

书法的基础上,进行了富有现代气息的“再加工”,金属质感的色彩光泽让''鑫"

字的造型酷似一枚芯片——从古老汉字到现代科技,龙年春晚主标识连接古今、

融通未来。

12.根据上述材料,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第一届春节联欢晚会由人民日报、新华社等媒体联合发起。

B.随着时代的变迁,春晚从最初的节日庆典演变为一种引领时尚潮流的方式。

C.春晚举办主体竞争激烈,央视春晚一直处于垄断地位。

D.网络游戏、互联网平台让春晚也走出电视,借助网络,探索大屏小屏互动。

13.2024年春晚主标识一发布,有网友评论“主标识使用生僻字,不利于使用

和普及”,也有网友评论“主标识'疆'字表达了中华民族追求进步和不断创新

的精神,展现了中国文化的独特魅力和无限的未来可能性”。请你结合材料内容,

说说你的看法。

(三)文学作品阅读(16分)

懂月亮的人

刘鹏

①我很小的时候,就觉得父亲与月光之间有着某种隐秘的关系。我觉得这月色,

不单单是村庄、河流的月色,也不仅仅是田野、阡陌的月色,还是父亲的月色。

夜归的父亲披着月色,每移动一步,白月光就紧随其后。

②起初,父亲上夜班,他回来时我已熟睡。偶尔醒来,也是被细密的东西扎疼,

借一帘月色看看,竟是长着络腮胡的父亲在吻我的脸。

③待我渐渐长大,父亲已改上白班,但他照例晚归。夜里看书时,我常被夜月疏

影扰乱思绪,于是心动得一脚踏进妖媲绽放的月华,不知不觉走上门前小径,眺

望远方,一星昏黄的灯火在水气中摇曳。细一寻思,那正是我行走于月色中的父

亲,他在查看布下的黄鳍笼,捕捉黄鳍贴补家用。

④父亲的身影很小,在辽远而润湿的月光里,渐渐有些飘忽不定了。我揉了揉双

眼,望见他拐了几个弯,向更远的地方移动。捉黄鳍累人,夜半时分需查看黄鳍

是否入笼。我仿佛看到父亲正弯腰拨开河岸上茂密的菱白叶,习惯性双手向后撑

着堤岸,两只脚缓慢探向水中,我猜想那下面肯定隐藏着黄鳍笼,它被父亲用水

花生与河泥压着沉入了水中。在父亲做出这些动作时,我的心被攥紧,害怕、恐

惧,父亲身形矮小,患高血压,倘若一脚踩空,那怎么办?而且时间一久、用力

过多,他还会咳嗽!夜晚的凉气重,风好像将他一阵紧似一阵的咳嗽声传到了我

的耳边,我忽然觉得冷,很想喊他回家。但我知道,他不肯。好不容易找到了落

脚地,父亲于是猫着腰打破静谧而寒冷的河水,掏出黄鳍笼,摇一摇、听一听,

“L”形的黄鳍笼是父亲的另一个世界,这个世界里,潜伏着许多危险。

⑤高中那年,我肝胃不和,父亲一方面带我寻医问药,一方面竭力伺候好我的肠

胃。他不仅下黄鳍笼,还下“卡钩”(尼龙绳上一头系着鱼钩,一头捆着一拄长

的竹条,是专钓黑鱼的一种工具),还在港汉里布设“困龙网”(一种尼龙线编

织的大型渔网,能捉各种鱼)。有时候,我半夜失眠,想起了还在月光里迟迟未

归的父亲,那一刻,蓦地感觉父亲就是一片行走着的白月光,皎洁而柔和。

⑥在父亲夜复一夜、日复一日的操劳下,我身体终于康复。如今再回想起那些病

中的滋味,病痛的苦楚早已淡忘,而鱼汤的鲜香仿佛还萦绕在舌尖唇齿上。

⑦我结婚后,妻子回娘家安胎。父亲担心她营养跟不上,特意从家里带了十只黄

鳍笼去亲家公家里,手把手教我岳父如何捕捉黄鳍。但我岳父从来没有熬夜的习

惯,父亲想想,仍旧自己放黄鳍笼,半夜巡视,清早收回。可能是营养太丰富,

孩子出生时已有八斤多重,抱在手上沉沉的,我们一家人感觉到前所未有的踏实

与快乐。

⑧月光从未停止过它的行走,父亲也从未停止过他的忙碌。每每看到或想到那铺

天盖地的白月光,我就莫名感动,盈满期许,白月光与父亲是那么和谐融洽地相

依相伴。我爱这白月光,行走着的白月光……

⑨然而有一天,那片千古不变的月光突然就破碎成一地泪珠。2014年,父亲于

10月末的一个月夜不幸去世。据他生前的两个工友说,那晚他装卸化肥,中途

没有休息……他太累了,感觉到胸闷、气喘,想要躺下来歇会儿。当他被送往医

院时,距离他不适已过去了很长一段时间。医生出具的死亡证明上,赫然写着:

猝死。

⑩所有我曾眷恋过的月色都变得寒冷、孤独。我缺失了生命里最重要的一抹温馨

月色。第二天临近中午,我才在一路奔波中再次看到父亲——他正躺在殡仪馆。

我害怕地抚摸着他的手,那手突然变得又瘦又冷,像浸泡了一晚上的月色。

⑪有一次,梦见父亲站在午夜的码头上,猎猎江风吹得他衣袂飘飘,让我想起一

个古人来——苏东坡。他们都是月中人,都是懂月亮的人。我很想握住他的手,

可一挣扎,那轮落在江心的月亮,就被江水瞬间融化了。我唯一能握住的,只有

眼眶再也无法藏住的泪滴。

(选自《思维与智慧》2024年1期,有删改。)

14.请按时间先后顺序梳理全文情节,概括“我”和父亲之间的故事,完成下面

的填空。

“我”幼小时,-“我”渐渐长大,随父亲捉黄鳍非常担心他的安全和

健康一“我”上高中时,-“我”结婚后,父亲长期熬夜捉鳍鱼帮儿媳

安胎保养一2014年10月一个月夜,一第二天,“我”一路奔波看到父

亲,害怕地摸他的手一有一次,“我”梦见月夜下的父亲,醒来不禁流泪。

15.阅读下面句子,根据括号中的要求回答问题。

可能是营养太丰富,孩子出生时已有八斤多重,抱在手上沉沉的,我们一家人感

觉到前所未有的踏实与快乐。(加点词有什么含义和作用?)

16.文章第④段是如何表现父亲这个人物的?请从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的角度,

各举一例简要分析。

17.有报刊把这篇文章题目定为“行走的白月光”,与题目“懂月亮的人”比较,

你觉得哪个更合适?请结合题目含义和文章内容,说说你的理解。

(四)名著阅读(8分)

阅读下面《朝花夕拾》的片段,完成下面小题。

【片段一】

大家放开喉咙读一阵书,真是人声鼎沸。……读书入神的时候,于我们是很相宜

的。有几个便用纸糊的盔甲套在指甲上做戏。我是画画儿,用一种叫作''荆川纸”

的,蒙在小说的绣像上一个个描下来,像习字时候的影写一样。读的书多起来,

画的画也多起来;书没有读成,画的成绩却不少了,最成片段的是《荡寇志》和

《西游记》的绣像,都有一大本。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片段二】

至于玩着“摇咕咚”的郭巨的儿子,却实在值得同情。他被抱在他母亲的臂膊上,

高高兴兴地笑着;他的父亲却正在掘窟窿,要将他埋掉了。说明云,“汉郭巨家

贫,有子三岁,母尝减食与之。巨谓妻日,贫乏不能供母,子又分母之食。盍埋

此子?”但是刘向《孝子传》所说,却又有些不同:巨家是富的,他都给了两弟;

孩子是才生的,并没有到三岁。结末又大略相象了,“及掘坑二尺,得黄金一釜,

上云:天赐郭巨,官不得取,民不得夺!”

我最初实在替这孩子捏一把汗,待到掘出黄金一釜,这才觉得轻松。然而我已经

不但自己不敢再想做孝子,并且怕我父亲去做孝子了。

(《二十四孝图》)

【片段三】

看新书的风气便流行起来,我也知道中国有一部书叫《天演论》。星期日跑到城

南去买了来,白纸石印的一厚本,价格五百文正。翻开一看,是写得很好的字……

“你这孩子有点不对了,拿这篇文章去看去,抄下来去看去。”一位本家的老辈

严肃地对我说,而且递过一张报纸来。接来看时,“臣许应骁跪奏……”,那文

章现在一句也不记得了,总之是参康有为变法的;也不记得可曾抄了没有。仍然

自己不觉得有什么“不对”,一有闲空,就照例地吃停饼,花生米,辣椒,看《天

演论》。

(《琐记》)

18.下面是对文段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片段一:写活了一个徜徉在天地间的无忧无虑的孩提时代。

B.片段二:写出了《二十四孝》中郭巨埋儿给“我”带来了心理的恐惧和摧残。

C.片段一:写出了鲁迅的童年生活,我们看到他的童年既有对美好事物的热爱,

也有对封建教育的无奈和厌烦。

D.片段三:面对本家老辈的嘱咐,鲁迅“仍然自己不觉得有什么‘不对',一

有闲空,就照例地吃传饼,花生米,辣椒,看《天演论》”体现了他傲慢无礼的

一面。

19.《朝花夕拾》虽然是回忆性散文,但也蕴含鲁迅对教育的深刻思考。请你结

合《熨花夕拾》中受教育的相关情节,谈一谈他的思考体现在何处,这对我们有

何启示。

三、写作(50分)

20.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快乐很简单,简单到看到一朵绽放的花,吃到一顿可口的饭菜,一次独特的研学

旅行,一个关注的眼神,一场美丽的邂逅……请写下你生活中的快乐点滴及感悟。

要求:①依据材料的整体语意立意,自拟标题;②不少于600字,不要抄袭,不

要套作;③文中不得出现自己的真实姓名、校名等相关信息。

语文

(时间:120分钟总分:120分)

一、积累与运用(20分)

请认真阅读以下文段,完成各题。

①随着春节临近,各地各种丰富的文化年货逐渐备好,文化年货丰富了群众的文化生活,营

造出浓厚的节日氛围。

②文化年货的火爆是人民群众文化自信提升的生动体现。春节是中华民族重要的传统节日,

也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O借春节阖家团圆的良机,让传统文化大放异彩,并

新时代元素和内涵,这样的文化年货既能人民群众对节日文化生活的新需求、新期待,

又能人民群众的文化自信和精神力量,不断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和字形,不正确的一项是()

A.火爆B.载(zai)体C.阖家(he)D.大放异彩

2.下列依次填入文中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

A.融入满足提升增强B.满足提升增强融入

C.提升增强融入满足D.增强融入满足提升

【答案】LB2.A

【解析】

【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字音、字形辨析。

B.载(zai)体--zai。

故选B。

【2题详解】

本题考查词语辨析。

融入:融合,混入、混合。

满足:感到已经足够了。

提升:意思是使位置、程度、水平、数量、质量等方面比原来高。

增强:增进,加强。

第一空,需要填入的词语应该与“新时代元素和内涵”相搭配,表示将新时代的元素和内涵融

入传统文化中。在选项中,“融入”最为合适,表示将两者融合在一起。

第二空,需要填入的词语应该与“新需求、新期待”相搭配,表示满足人民群众对节日文化生

活的新需求和新期待。在选项中,“满足”最为合适,表示达到或实现人民群众的需求和期待。

第三空,需要填入的词语应该与“文化自信和精神力量”相搭配,表示提升人民群众的文化自

信和精神力量。在选项中,“提升”最为合适,表示使文化自信和精神力量得到提高或增强。

第四空,需要填入的词语应该与“获得感和幸福感”相搭配,表示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和幸

福感。在选项中,“增强”最为合适,表示使获得感和幸福感变得更加强烈或显著。

故选Ao

3.下面是某同学网上找的关于“文化年货”的文段,其中有语病的一项是()

①文化年货走俏见证了人民群众的幸福生活。②“仓縻实而知礼节”,丰富的文化供给,使越

来越多的人们享受到了高品质的文化滋养。③丰富多彩的文化年货,满足了群众多层次、多

样化的精神文化需求。④随着生活水平和人们对传统文化重视程度的不断提高,使越来越多

的文化年货相继诞生。

A.①B.②C.③D.④

【答案】D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病句辨析。

D.句④成分残缺,缺少主语,可删去“随着”或“使”。

故选D。

4.下列是小新搜集整理的关于文化文学知识的解说,请帮他指出有误的一项()

A.剧本是戏剧演出的文本依据,主要由剧中人物的对话、旁白、独白和舞台说明组成。其

中,舞台说明是剧作者根据排练需要,仅提供给导演的说明性文字。

B.2023年12月22日,第78届联合国大会通过决议,将春节确定为“联合国假日”一春节

的典型风俗有拜年、祭祀、吃团年饭等。

C.古代许多表述年龄的说法具有形象性。如“垂髯”指小孩,“花甲”指六十岁,“加冠”指男

子已二十岁。

D.赤子之心,家国情怀;古今墨客,概莫能外。如辛弃疾的《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

之》饱含了收复失地、重拾山河的豪情。

【答案】A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文学文化常识。

A.有误,舞台说明是剧作者根据演出需要,提供给导演和演员的说明性的文字;

故选Ao

5.古诗文默写。

(1)你带着初次来新化的朋友游览沿江风光带时,在明媚的春景中,莺在歌,燕在舞,不

禁想到白居易《钱塘湖春行》中的两句:,O看到资江水面宽阔,

帆船顺风而行,你不禁引用了王湾《次北固山下》中的两句:,O

风光带上人潮涌动,游客们的脸上都带着笑意,有人在路上欢唱,有人在树下休息,这又让

你不觉吟诵出欧阳修《醉翁亭记》中的两句:,。

【答案】①.几处早莺争暖树②.谁家新燕啄春泥③.潮平两岸阔④.风正一帆悬⑤.

负者歌于途⑥.行者休于树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名句名篇默写。注意本题中的易错字:潮、阔、帆、悬、莺、啄、歌、途。

6.综合性学习。

(1)学校准备开展“经典诵读”比赛,请你参考示例,再拟一句主题标语。

示例:传诵经典承梦未来

主题标语:

(2)下面是某同学观看了“经典诵读”比赛后在学校贴吧上发的帖子,请你跟帖。(要求:提

出自己的观点并至少用一个例子加以阐述,60字左右)

某同学的帖子:读书可以养气。腹有诗书气自华,宋濂遍观群书,则有儒雅之气;苏轼饱读

诗书,则有豪放之气。故多读则气足,气足则文华。

你的跟帖:读书可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示例1:诵读经典启发智慧

示例2:传承经典传颂千秋

(2)示例:读书可以明智。书中自有黄金屋,诸葛亮读书万卷,故能运筹帷幄,决胜千里;

毛泽东博览群书,所以能领导革命,改变中国。故多读则知广,知广则智深。

【解析】

【小问1详解】

本题考查宣传标语。宣传标语要语言简洁、具有宣传性。仿照示例,“传诵经典承梦未来”

的结构为:动宾+动宾,与示例的结构一致,要围绕主题“经典诵读”设计,可体现活动的内

容或意义。

示例:诵读经典浸润人生

【小问2详解】

本题考查语言表达。结合题干“提出自己的观点并至少用一个例子加以阐述“可知,应当提出

自己的观点并至少用一个例子加以阐述,字数60字左右,而且应该是一个正能量的语段。

根据示例提示,解答时指出读书的作用,并举出相对应的例子即可。要注意答题时一定要观

点明确,举例要能支持所持观点。

示例:读书可以益智。王安石说过“读书谓己多,抚事知不足”,多读书使人知识丰富,眼界

开阔,思维缜密。郑樵读古今之书,通百家之学,最终成为知识渊博的史学家。

二、阅读与理解(50分)

(一)古诗文阅读(18分)

7.阅读诗歌,完成后面小题。

柳梢青①•岳阳楼

(南宋)戴复古

袖剑②飞吟。洞庭青草,秋水深深。万顷波光,岳阳楼上,一快披襟③。

不须携酒登临。问有酒、何人共斟?变尽人间,君山④一点,自古如今。

【注】写作背景:宋金符离之战后,金国战败,但南宋朝廷只图苟安,无心北伐。①柳梢青:

词牌名,此词上下片各六句。②袖剑:袖内所藏短剑。③披襟:解开衣襟。④君山:洞庭湖

中的一个小岛,由七十二座山峰组成。

(1)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的是()

A.“袖剑飞吟”,是讲“登楼之壮志"。仗剑远游,去国怀乡,就是渴望建立功名,并在建立功

名的道路上能遇到志同道合的知己。

B.“洞庭青草,秋水深深”,写出了“登楼之时空”,时间为深秋,地点为洞庭湖。“深深”二字,

蕴含着深秋时节,亦有情意深深。

C.“不须携酒”的真正原因是不想与人共饮,无人能与之对饮。

D.词中的情绪虽然一再变化,意脉始终不断,语句流畅奔放,措词天真自然,形成了豪健

轻快的特殊风格。

(2)这首词是词人登临遣怀之作,请结合全词内容分析词人情感变化的过程。

【答案】(1)C(2)这首词一开始情调昂扬,颇有为眼前景所陶醉意思;进入下片以后,

先用无人共斟道出自己的孤独和苦闷,后以人间变尽点破忧国之情。

【解析】

【分析】

【小问1详解】

C.下片“不须携酒登临。问有酒、何人共斟?变尽人间,君山一点,自古如今”意思是:用

不着带酒登上高楼,即便有酒又与谁共饮呢?人世间的事不停变幻,只有湖中那一点君山,

依然故我,自古如今。联系【注】中写作背景“宋金符离之战后,金国战败,但南宋朝廷只

图苟安,无心北伐”可知,此时南宋收复北方领土已经无望,南方的偏安局面也在风雨飘摇

之中,词人想到当时的上层人士流连光景、苟且度日,无人共饮词人手中之酒,无人了解词

人心中抑郁,无人了解词人想要抗金复国的志向,所以“不须携酒”;“真正原因是不想与人

共饮,无人能与之对饮”表述有误;

故选C。

【小问2详解】

本题考查诗词中寄寓的作者情感。

上片“袖剑飞吟。洞庭青草,秋水深深。万顷波光,岳阳楼上,一快披襟”意思是:带着短剑

到处歌吟,洞庭湖和青草湖,明净的秋水深又深;在雄伟的岳阳楼上,眺望万顷粼粼波光,

迎着西风敞开衣襟。写词人登临岳阳楼,面对广阔无垠的洞庭湖,不禁陶醉于波澜壮阔的景

致当中,任风吹开衣襟,表现了词人旷达的胸襟;

下片中的“不须携酒登临。问有酒、何人共斟?”意思是:用不着带酒登上高楼,即便有酒又

与谁共饮呢?写词人登临岳阳楼上却无人共赏美景,无人了解词人心中抑郁,无人了解词人

想要抗金复国的志向,因内心孤独苦闷而无限感慨;下片中“变尽人间,君山一点,自古如

今”意思是:人世间的事不停变幻,只有湖中那一点君山,依然故我,自古如今。联系【注】

中写作背景“宋金符离之战后,金国战败,但南宋朝廷只图苟安,无心北伐”可知,此处写南

宋收复北方领土已经无望,南方的偏安局面也在风雨飘摇之中,人事千变万化,山色依旧,

表现了诗人因物是人非而感慨万千,由眼前之景联想到国家的命运,不禁陷入深深的忧虑之

中,道出忧国之情。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沈宣词尝为丽水令,自言家大梁①时,厩常列骏马数十,而意常不足。咸通六年,客有马求

售,洁白而毛鬣类朱甚异之客许而直未及给遽为将校王公遂所买。

他日,谒公遂,问向时马。公遂曰:“竟未尝乘。”因引出,至则奋眄②。翌日,令诸子乘之,

亦如是;诸仆乘,亦如是,因求前所直售宣词。宣词得之,复如是。

会魏帅李公蔚市贡马③,前后至者皆不可。公阅马,一阅遂售之。后入飞龙④,上最爱宠,

为当时名马。

(选自《唐语林》,有删改)

【注释】①大梁:今河南开封。②奋眄(miM):举头斜视,不驯服样子。③贡马:向皇帝

进贡的马。④飞龙:指皇家。

【材料二】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

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唐・韩愈《马说》)

8.下面对文中加点字词理解或推断,有明显错误的一项是()

A.“沈宣词尝为丽水令”与“予尝求古仁人之心”(《岳阳楼记》)中的“尝”含义相同。

B.“咸通六年”是年号纪年法,其中“咸通”为年号,年号往往追求美好寓意。

C“引”本义为“开弓”,后引申为“拉”“招来”等,“因引出”中的“引”应为“拉”的意思。

D.“售”有“卖出去”“买”两个义项,“一阅遂售之”中的“售”为“卖出去”的意思。

9.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语句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洁白而毛鬣/类朱甚异/之客许而直未及/给遽为将校王公遂所买

B.洁白而毛鬣类朱/甚异之/客许而直未及给/遽为将校王公遂所买

C.洁白而毛/鬣类朱甚/异之客许而直/未及给遽为将校王公遂所买

D.洁白而毛鬣类朱/甚异之客许而直未及给/遽为将校王公/遂所买

10.用现代汉语写出文中画线语句的大意。

会魏帅李公蔚市贡马,前后至者皆不可。

11.请结合【材料一】和【材料二工说一说千里马如何不被埋没。

【答案】8.D9.B

10.恰好魏帅李公蔚在街市买贡马,前后来的马都不合心意。

11.①千里马需要得到伯乐的赏识和推荐。在材料一中,千里马几易其主,都不能发现它的

才能,最终在魏帅李公蔚的赏识下进入宫里,得到了君主的赏识;在材料二中,伯乐能够识

别出千里马,并将其推荐给合适的人。千里马才能有机会展示自己的才能,并得到更好的发

展。②千里马需要有一个能够发挥其才能的环境和平台。在材料二中,千里马也需要一个能

够让其才能得以发挥的舞台,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其价值。

【解析】

【8题详解】

本题考查文学常识和实词意思。

D.“一阅遂售之”的意思是,第一眼看见就把它买了下来,“售”为“买了下来”的意思。本项分

析不当;

故选D。

【9题详解】

本题考查文言文断句。

根据文言文断句的方法,先梳理句子大意,结合语法,然后断句。一般来说,主谓之间,谓

语和宾语、补语之间应该有停顿。

句意:此马通体雪白,但是颈上的鬣鬃却有点近似红色,十分奇异。门客答应卖给他,但是

还没来得及将马给他,马就被将校王公遂买走了。

其中“洁白而毛鬣类朱”这是描写马的样子,“甚异之”这是沈宣词看到马的感受,“客许而直

未及给”“遽为将校王公遂所买”这是完整的主谓句;故断为:洁白而毛鬣类朱/甚异之/客许而

直未及给/遽为将校王公遂所买;

故选B。

【10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句子翻译能力。

我们在翻译句子时要注意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特殊句式等情况,如遇倒装句就要

按现代语序疏通,如遇省略句翻译时就要把省略的成分补充完整。重点词有:

会:适逢;市:买;不可:不合心意;

【11题详解】

本题考查理解文章主要内容。

结合【材料一】“他日,谒公遂,问向时马。公遂曰:‘竟未尝乘。’因引出,至则奋眄。翌

日,令诸子乘之,亦如是;诸仆乘,亦如是,因求前所直售宣词。宣词得之,复如是"“公阅

马,一阅遂售之。后入飞龙,上最爱宠,为当时名马”可知:千里马几易其主,先是公遂买,

然后是沈宣词买,但都没有人发现它的潜能。最终在它受到李公蔚的赏识,把它买下,最后

这匹马进入宫里,得到了皇上最喜爱的马;由此可见,千里马需要伯乐的赏识和推荐,他们

才能有一个适合他们的环境施展他们的才华。这样才能发挥千里马的价值。

结合在材料二“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

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可知:千里马要用驾驭它的方法,要用喂养

千里马的食物来喂养,要通晓它的意思,这样千里马才能有机会展示出千里马的才能,并得

到更好的发展。由此可知,我们要善于发掘千里马,用恰当的方式让千里马发挥其内在的的

才能,这样千里马才不会被埋没。

【点睛】参考译文:

材料一

沈宣词曾经是丽水县令,他常说家在大梁的时候,家中马厩里曾经有骏马几十匹,然而中意

的却很少。咸通六年,门客有马要出售,此马通体雪白,但是颈上的鬣鬃却有点近似红色,

十分奇异。门客答应卖给他,但是还没来得及将马给他,马就被将校王公遂买走了。

过了几天,沈宣词去拜见公遂,问起当时那匹马,公遂说:“我竟然还没有骑过呢。”于是将

马牵出,马举头斜视,站在原地。第二天,叫几个孩子去骑这匹马,还是像昨天一样,让家

仆去骑,也是一样。于是将马卖给了之前打算买的沈宣词,宣词得到马以后,情况也和公遂

一样。

恰好魏帅李公蔚在街市买贡马,前后来的马都不合心意。李公蔚看马,第一眼看见就把它买

了下来,后来这匹马进了飞龙厩,是皇上最喜爱的马,成了当时的名马。

材料二

不按照(驱使千里马)正确方法鞭打它,喂养它却不能竭尽它的才能,听千里马嘶鸣,却不

能通晓它的意思,拿着鞭子面对它,说:“天下没有千里马!”唉!难道果真没有千里马吗?

大概是真的不认识千里马吧!

(二)非文学类作品阅读(8分)

阅读下面选文,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中国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通常简称为“春晚”,下表是它的历史发展历程。

1956年春节大联欢。由人民日报、新华社等媒体联合发起一场联合工、农、商、学、兵、

知识分子和曲艺大家们欢聚一堂的文艺表演汇演

1979年迎新春文艺晚会。由中央电视台录制,播出了一场“茶座式”晚会

1983年第一届春晚。整体是以歌曲、舞蹈和相声为主要表演形式,从此逐渐成为中国收视

率最高的晚会节目

1984年晚会的形式开始有了全新的变化和突破,这届春晚首次邀请了港台演员参加表演

90年代趋向于现代娱乐晚会。节目一改八十年代的那种单调、死板的布局安排,变得更加

轻松,呈现出多元化的色彩,春晚的舞台上也开始出现了越来越多的港台歌手

2003年央视节目组开始尝试采用了向外界公开征集小品、节目创意、歌曲的形式,试图推

陈出新,在一定时期内带给观众一些更具有新鲜感的节目类型

【材料二】

①40年来,作为每年全国最重要的媒介事件,春晚一直走在技术创新与运用的前列。

②第一,电视传播技术。1983年的电视直播和电话点播模式在20世纪80年代非常罕见。

1993年,LED首次在春晚中以屏幕而非指示灯形式使用。千禧年后则进一步采用了卫星转

播技术,随着频道激增,各大卫视春晚也为观众提供了多元选择。

③第二,网络信息技术。互联网带来的技术演进则是革命性的。2010年被称为“网络春晚元

年”,北京卫视等地方卫视播出首届网络春晚,2011年,央视正式开办网络春晚;2010年,

哗哩哗哩《春节X圣战》播出,40余位UP主自发筹备线上新春联欢活动,2011年,晔哩

啤哩“拜年祭,,正式开办。

④这个关键节点,象征着春晚由电视走向网络、由电视台走向新型互联网媒体的变迁。也正

是在这个关键节点之后,春晚举办主体竞争激烈,央视春晚的垄断地位难以为继。再加之网

络游戏、互联网平台提供的更多娱乐选择,观众分流愈发明显。

⑤第三,智能沉浸技术。随着媒体融合战略演进和技术赋能基本理念的推动,越来越多智能

沉浸技术进入春晚舞台。2012年的全息投影,2019年的“4K+5G”,2020年的裸眼3D,2021

年的云舞台纷纷投入使用,技术赋能艺术,电视春晚成为千姿百态技术融合的演练场。同时,

春晚也走出电视,借助网络,大屏小屏互动成为新的探索热点。

【材料三】

①卯兔追冬去,辰龙报春来。中央广播电视总台《2024年春节联欢晚会》以“龙行矗矗,欣

欣家国”为主题,创新“思想+艺术+技术”融合传播,与全球华人相约除夕,共享一台精彩纷

呈、情真意切、热气腾腾的文化盛宴。

②据《康熙字典》记载,“卷'出自第一部楷书字典《玉篇》,音同“沓(da)”。“龙行矗疆”

形容龙腾飞的样子,昂扬而热烈。从上古图腾到吉祥瑞符,在中华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龙

逐渐演变为中华民族的精神象征与文化符号。2024年春晚以“疆”字为题眼,寄望以“矗矗”

之姿描摹中华儿女奋发有为,昂扬向上的精神风貌。

③2024年总台春晚主标识以“雄”字为主视觉符号,整体设计以中国传统篆刻艺术中极具特

色的“国朝官印”字体——九叠篆为灵感来源,庄重平衡、中正匀称,彰显出大气雄健的文化

气象。

④主标识由中国探月工程、中国行星探测工程标识的设计者顾永江设计,在传统书法的基础

上,进行了富有现代气息的“再加工”,金属质感的色彩光泽让嚏1”字的造型酷似一枚芯片

——从古老汉字到现代科技,龙年春晚主标识连接古今、融通未来。

12.根据上述材料,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第一届春节联欢晚会由人民日报、新华社等媒体联合发起。

B.随着时代的变迁,春晚从最初的节日庆典演变为一种引领时尚潮流的方式。

C.春晚举办主体竞争激烈,央视春晚一直处于垄断地位。

D.网络游戏、互联网平台让春晚也走出电视,借助网络,探索大屏小屏互动。

13.2024年春晚主标识一发布,有网友评论“主标识使用生僻字,不利于使用和普及“,也有

网友评论“主标识'雄'字表达了中华民族追求进步和不断创新的精神,展现了中国文化的独

特魅力和无限的未来可能性”。请你结合材料内容,说说你的看法。

【答案】12.B13.示例:我赞同使用“矗”字作为主标识。首先,“龙”是中华民族的精神象征

与文化符号。春晚以“矗”字为主标识,用“矗矗”之姿生动描摹了我们十四亿中华儿女奋发有

为、昂扬向上的精神风貌;其次,主标识以“疆”字为主视觉符号,整体设计以中国传统篆刻

艺术中极具特色的“国朝官印,,字体,庄重平衡、中正匀称,彰显出大气雄健的文化气象;最

后,主标识设计金属质感的色彩光泽让“矗”字的造型酷似一枚芯片,从古老汉字到现代科技,

连接古今,融通未来。所以我赞同2024年春晚主标识使用“疆”字。

【解析】

【12题详解】

本题考查对材料内容的理解与分析。

A.根据材料一图表可知,1956年由人民日报、新华社等媒体联合发起是“春节大联欢”,并

非第一届春晚,第一届春晚是在1983年;

C.由材料二第④段“春晚举办主体竞争激烈,央视春晚的垄断地位难以为继”可知,选项“一

直处于垄断地位”错误;

D.由材料二第⑤段“随着媒体融合战略演进和技术赋能基本理念的推动,越来越多智能沉浸

技术进入春晚舞台”“同时,春晚也走出电视,借助网络,大屏小屏互动成为新的探索热点”

可知,并非网络游戏、互联网平台让春晚走出电视;

故选Bo

【13题详解】

本题考查对材料内容的理解与看法。

由材料二可知,春节联欢晚会具有40年的发展历史,作为每年全国最重要的媒介事件,春

晚一直走在创新与运用的前列。根据材料三讲述了2024年春节联欢晚会主题,主标识“雕”

的出处和寓意。“龙行矗矗”形容龙腾飞的样子,昂扬而热烈。从上古图腾到言祥瑞符,在中

华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龙逐渐演变为中华民族的精神象征与文化符号。2024年总台春晚

主标识整体设计彰显出大气雄健的文化气象,在传统书法的基础上,进行了富有现代气息的

“再加工”,金属质感的色彩光泽让“篇”字的造型酷似一枚芯片——从古老汉字到现代科技,

龙年春晚主标识连接古今、融通未来,符合春晚一贯的发展理念。据此发表自己的看法。

示例:我赞同使用“疆”字作为主标识。首先,正如材料三所述,“龙行矗矗”不仅形容了龙腾

飞的壮观景象,也象征着中华民族昂扬向上、奋发有为的精神风貌。这一点与春晚的宗旨一一

展现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和民族精神相契合。其次,从设计角度来看,主标识采用了中国传

统篆刻艺术中的九叠篆字体,这种设计既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庄重与平衡,又通过现代金

属质感的色彩光泽,将古老汉字与现代科技巧妙结合,展现了中国文化的无限未来可能性。

对于部分网友提出的“主标识使用生僻字,不利于使用和普及”的观点,我认为这反而是一个

机会。使用不常见的“疆”字作为主标识,可以激发公众对汉字文化的兴趣和探索欲,促进人

们对中华文化深层次的了解和学习。此外,随着社交媒体和网络平台的广泛传播,这样的设

计也容易引起公众讨论和关注,从而增加春晚的曝光度和影响力。

(三)文学作品阅读(16分)

懂月亮的人

刘鹏

①我很小的时候,就觉得父亲与月光之间有着某种隐秘的关系。我觉得这月色,不单单是村

庄、河流的月色,也不仅仅是田野、阡陌的月色,还是父亲的月色。夜归的父亲披着月色,

每移动一步,白月光就紧随其后。

②起初,父亲上夜班,他回来时我已熟睡。偶尔醒来,也是被细密的东西扎疼,借一帘月色

看看,竟是长着络腮胡的父亲在吻我的脸。

③待我渐渐长大,父亲已改上白班,但他照例晚归。夜里看书时,我常被夜月疏影扰乱思绪,

于是心动得一脚踏进妖姨绽放的月华,不知不觉走上门前小径,眺望远方,一星昏黄的灯火

在水气中摇曳。细一寻思,那正是我行走于月色中的父亲,他在查看布下的黄鳍笼,捕捉黄

解贴补家用。

④父亲的身影很小,在辽远而润湿的月光里,渐渐有些飘忽不定了。我揉了揉双眼,望见他

拐了几个弯,向更远的地方移动。捉黄鳍累人,夜半时分需查看黄靖是否入笼。我仿佛看到

父亲正弯腰拨开河岸上茂密的菱白叶,习惯性双手向后撑着堤岸,两只脚缓慢探向水中,我

猜想那下面肯定隐藏着黄靖笼,它被父亲用水花生与河泥压着沉入了水中。在父亲做出这些

动作时,我的心被攥紧,害怕、恐惧,父亲身形矮小,患高血压,倘若一脚踩空,那怎么办?

而且时间一久、用力过多,他还会咳嗽!夜晚的凉气重,风好像将他一阵紧似一阵的咳嗽声

传到了我的耳边,我忽然觉得冷,很想喊他回家。但我知道,他不肯。好不容易找到了落脚

地,父亲于是猫着腰打破静谧而寒冷的河水,掏出黄靖笼,摇一摇、听一听,“L”形的黄鳍

笼是父亲的另一个世界,这个世界里,潜伏着许多危险。

⑤高中那年,我肝胃不和,父亲一方面带我寻医问药,一方面竭力伺候好我的肠胃。他不仅

下黄鳍笼,还下“卡钩”(尼龙绳上一头系着鱼钩,一头捆着一排长的竹条,是专钓黑鱼的一

种工具),还在港汉里布设“困龙网”(一种尼龙线编织的大型渔网,能捉各种鱼)。有时候,

我半夜失眠,想起了还在月光里迟迟未归的父亲,那一刻,蓦地感觉父亲就是一片行走着的

白月光,皎洁而柔和。

⑥在父亲夜复一夜、日复一日的操劳下,我身体终于康复。如今再回想起那些病中的滋味,

病痛的苦楚早已淡忘,而鱼汤的鲜香仿佛还萦绕在舌尖唇齿上。

⑦我结婚后,妻子回娘家安胎。父亲担心她营养跟不上,特意从家里带了十只黄鳍笼去亲家

公家里,手把手教我岳父如何捕捉黄鳍。但我岳父从来没有熬夜的习惯,父亲想想,仍旧自

己放黄解笼,半夜巡视,清早收回。可能是营养太丰富,孩子出生时已有八斤多重,抱在手

上沉沉的,我们一家人感觉到前所未有的踏实与快乐。

⑧月光从未停止过它的行走,父亲也从未停止过他的忙碌。每每看到或想到那铺天盖地的白

月光,我就莫名感动,盈满期许,白月光与父亲是那么和谐融洽地相依相伴。我爱这白月光,

行走着的白月光……

⑨然而有一天,那片千古不变的月光突然就破碎成一地泪珠。2014年,父亲于10月末的一

个月夜不幸去世。据他生前的两个工友说,那晚他装卸化肥,中途没有休息……他太累了,

感觉到胸闷、气喘,想要躺下来歇会儿。当他被送往医院时,距离他不适已过去了很长一段

时间。医生出具的死亡证明上,赫然写着:猝死。

⑩所有我曾眷恋过的月色都变得寒冷、孤独。我缺失了生命里最重要的一抹温馨月色。第二

天临近中午,我才在一路奔波中再次看到父亲——他正躺在殡仪馆。我害怕地抚摸着他的手,

那手突然变得又瘦又冷,像浸泡了一晚上的月色。

有一次,梦见父亲站在午夜的码头上,猎猎江风吹得他衣袂飘飘,让我想起一个古人来一

苏东坡。他们都是月中人,都是懂月亮的人。我很想握住他的手,可一挣扎,那轮落在江心

的月亮,就被江水瞬间融化了。我唯一能握住的,只有眼眶再也无法藏住的泪滴。

(选自《思维与智慧》2024年1期,有删改。)

14.请按时间先后顺序梳理全文情节,概括“我”和父亲之间的故事,完成下面的填空。

“我呦小时,―“我”渐渐长大,随父亲捉黄鳍非常担心他的安全和健康一“我”上高

中时,一“我”结婚后,父亲长期熬夜捉鳍鱼帮儿媳安胎保养-2014年10月一个月

夜,一第二天,“我”一路奔波看到父亲,害怕地摸他的手一有一次,“我”梦见月夜

下的父亲,醒来不禁流泪。

15.阅读下面句子,根据括号中的要求回答问题。

可能是营养太丰富,孩子出生时已有八斤多重,抱在手上沉沉的,我们一家人感觉到前所未

有的踏实与快乐。(加点词有什么含义和作用?)

16.文章第④段是如何表现父亲这个人物的?请从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的角度,各举一例简

要分析。

17.有报刊把这篇文章题目定为“行走的白月光”,与题目“懂月亮的人”比较,你觉得哪个更

合适?请结合题目含义和文章内容,说说你的理解。

【答案】14.①.父亲月夜捉鳍鱼回来,偶尔把“我”吻醒②.父亲捉鱼做汤治好了“我”的肝

胃不和③.父亲装卸化肥劳累猝死

15.“踏实”指安胎成功,孩子顺利出生,“快乐”指父亲捉鳍鱼补充了足够的营养,孩子八斤

多,一家人的喜悦衬托出父亲关爱家人的辛苦与奉献。

16.正面描写示例一:动作描写。“拨开”“撑着”“打破”“摇一摇”等动词,描写父亲捉鳍鱼时

熟练谨慎的动作,表现他不怕寒冷、麻利轻巧、吃苦耐劳的性格。

正面描写示例二:外貌描写。“身影很小”“身形矮小”写父亲身材瘦小,加上患高血压,不断

咳嗽的声音,表现父亲带病捉鱼的辛苦和为家人无私奉献的精神。(任选一点即可)

侧面描写示例:“心被攥紧,害怕、恐惧”“觉得冷”等心理描写,表现“我”对父亲受凉挨冻、

踩空落水的担心,侧面烘托出父亲吃苦忍耐的崇高品质。

17.示例一:“行走的白月光”合适。题目运用比喻的修辞,把父亲比喻为“白月光”,写父亲

冒着寒冷和危险,常年在月光下辛苦捉鳍鱼,补贴家用,为孩子补充营养,他奔波操劳的身

影与月光融为一体,表现父亲的辛苦和父爱的伟大。题目含蓄,意境优美,内涵丰富。

示例二:“懂月亮的人”合适。苏轼中秋赏月写“千里共婵娟”祝福亲友,父亲在月光中捉雄鱼

奉献家人,两个人都能深刻理解月亮代表团圆亲情的深刻含义。这个题目重点在表现父亲,

赞美深沉厚重的父爱,抒发思念之情。题目点明主旨,富有文学意味,饱含深情。

【解析】

【14题详解】

本题考查概括故事情节。根据时间先后顺序,依据主要人物的经历,简要概括主要事件,细

节可以忽略。注意前面时间词的提示。

第一空,结合②段中“起初,父亲上夜班,他回来时我已熟睡。偶尔醒来,也是被细密的东

西扎疼,借一帘月色看看,竟是长着络腮胡的父亲在吻我的脸”可概括为:父亲捉鳍鱼回来,

偶尔把“我”吻醒;

第二空,结合⑤⑥段中“高中那年,我肝胃不和,父亲一方面带我寻医问药,一方面竭力伺

候好我的肠胃”“在父亲夜复一夜、日复一日的操劳下,我身体终于康复。如今再回想起那些

病中的滋味,病痛的苦楚早已淡忘,而鱼汤的鲜香仿佛还萦绕在舌尖唇齿上”可概括为:父

亲捉鱼做汤治好了“我”的肝胃不和;

第三空,结合⑨段中“然而有一天,那片千古不变的月光突然就破碎成一地泪珠。2014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