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章基础知识第一节概述一、什么是安全教育安全教育也称为安全生产教育,是一项为提高员工安全技术水平和防范事故能力进行的教育培训工作。安全教育是有计划地向新老员工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灌输安全生产方针政策和知识,通过典型经验和事故教训教育,促使群众不断认识和掌握企业不安全、不卫生因素和伤亡事故规律,是实现安全文明生产、全面提高员工素质的一项重要工作。二、企业员工安全教育作用企业员工安全教育工作是企业安全管理的一项十分重要的内容,是一项经常性的基础工作,在企业安全管理中占有重要地位,其作用有:提高企业员工的安全意识所谓安全意识,就是安全生产重要性在人们头脑中所反映的程度,员工的行为是由他的思想意识支配的。从诸多事故案例可以看出,越是安全的地方越容易发生事故,其原因是因为安全系数大,导致了人们思想麻痹、安全意识减弱。许多事故发生的原因分析和调查结果明确显示,员工对安全生产的认识和态度与事故发生率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员工对安全重视则事故发生率低,反之,事故发生率高。加强安全意识的宣传和教育,引导员工摆正安全与生产的辩证关系,牢固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只有这样,才能把安全管理工作做到实处。帮助员工掌握安全知识和技术在安全生产工作中,良好的安全意识固然很重要,但是如果缺乏必要的安全知识和安全操作技能也能免会发生事故。工作中由于不懂安全知识,没有熟练的安全操作技术而发生的事故也时有发生。企业员工不断变动更新,同时,随着科技发展,企业不断运用新原料、新设备、新工艺、新技术、新产品;如果不进行安全知识和技术的更新教育,就很难避免发生事故。实现全员安全管理从某种意义上说,安全管理的效果如何,取决于广大员工对安全的认识水平和责任感,只有人人都切实感觉到,搞好安全生产是他们的切实利益所在,是与自己本身和家庭幸福息息相关的大事,是每位员工义不容辞的责任,员工才会积极行动起来,自觉地参与安全管理。为此,必须通过广泛的宣传教育,提高员工搞好安全生产的责任感和自觉性,这样,安全管理才有坚实的群众基础。有效的安全教育可以大大地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增强员工的安全操作技能和安全管理水平,最大限度地减少人身伤害事故的发生。安全教育常识安全教育的主要内容安全教育的内容,根据生产设备、工艺、人员特点的不同来确定,有一定的侧重性。一般来说,安全教育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安全基础知识。主要包括党和国家的安全生产方针、政策,安全生产法律法规,规章制度,个体防护用品的使用,安全色和安全标志,事故案例教育等内容。﹙2﹚员工必须掌握的安全技术知识。常用的包括:有关电气安全知识、机械安全知识、防火防爆知识、特种作业安全知识及其他先进经验等。﹙3﹚工作中危险因素的识别和消除方面的知识。主要有危险因素辨识、“三违”的识别和预防、如何预防和消除危险因素等等。﹙4﹚事故应急、逃生与急救方面的知识。其主要有发生事故时的应急处理方法、伤害急救的常识、灭火及逃生常识等。安全生产教育的种类“三级”教育三级安全教育制度是企业安全教育的基本教育制度。教育对象是新进厂的人员,包括新调入的工人、干部、学徒工、临时工、合同工、季节工、代培人员和实习人员。三级安全教育包括厂级安全教育、车间级安全教育和班组级安全教育。新作业人员上岗前必须进行“三级”安全教育。厂级安全教育厂级安全教育由企业安全技术部门负责组织进行。时间应不少于8学时。主要教育内容是:①了解劳动保护的意义、任务、内容和其重要性,使新入厂的职工树立起“安全第一”和“安全生产人人有责”的思想。②介绍企业的安全概况,包括企业安全工作发展史,企业生产特点,工厂设备分布情况(重点介绍接近要害部位、特殊设备的注意事项),工厂安全生产的组织。③介绍国务院颁发的《全国职工守则》以及企业内设置的各种警示标志和信号装置等。④介绍企业典型事故案例和教训,抢险、救灾、救人常识以及工伤事故报告程序等。(2)车间级安全教育车间级安全教育应由车间主任会同安技人员负责进行,授课时间一般需要4~8课时。主要教育内容是:①介绍车间的概况。包括本车间生产性质、特点及基本安全要求;生产工艺流程、危险部位及有关危险因素;车间安全管理制度和劳动纪律;介绍车间常见事故和对典型事故案例的剖析,介绍车间安全生产中的好人好事,车间文明生产方面的具体做法和要求。②根据车间的特点介绍安全技术基础知识。③介绍车间消防安全知识,包括防火的方针,车间易燃易爆品的情况,防火的要害部位及防火的特殊需要,消防用品放置地点,灭火器的性能、使用方法,车间消防组织情况,遇到火险如何处理等防范措施及事故应急措施。④组织新员工学习安全生产文件和安全操作规程制度,并应教育新员工尊敬师傅,听从指挥,安全生产。(3)班组级安全教育班组安全教育应由班组长会同安全员及带班师傅进行。教育时间应不少于4学时。主要教育内容是:①班组工作任务、性质及基本安全要求、生产特点、作业环境、危险环境、设备状况、消防设施等。②本工种的安全操作规程和岗位责任。③劳动防护用品使用要求及其注意事项。④岗位安全操作示范。2、特种作业教育《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第二十三条规定:“生产经营单位的特种作业人员必须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经专门的安全作业培训,取得特种作业操作资格证书,方可上岗作业。”特种作业是指在劳动过程中容易发生伤亡事故、对操作者本人尤其对他人和周围设施的安全有重大危害因素的作业。●特种作业包括:(1)电工作业。(2)金属焊接、切割作业。(3)起重机械(含电梯)作业。(4)企业内机动车辆驾驶。(5)登高架设作业。(6)锅炉作业。(7)压力容器作业。(8)制冷作业。(9)爆破作业。(10)矿山通风作业。(11)矿山排水作业。(12)矿山安全检查作业。(13)矿山提升运输作业。(14)采掘作业。(15)矿山救护作业。(16)危险物品作业。(17)经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批准的其他作业。特种作业人员培训分为安全技术理论培训和实际操作培训。●培训内容主要有:(1)学习相关的安全基础知识和安全技术理论知识。(2)掌握本工种的专业技术知识。(3)接受安全操作技能训练。●复审培训内容主要有:(1)了解相关的法律法规、标准、规范。(2)熟悉有关本工种的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3)分析典型事故案例。(4)回顾总结上次取证后个人安全生产情况的经验教训。●培训层次:(1)参加集中资格培训,以提高操作技术。只有考核合格者才能获得操作证,才可上岗操作,(2)所有取得操作证的特种作业人员,按照《按照作业人员安全技术培训考核大纲及考核标准》的规定,每两年接受一次复审培训教育,考核合格后方可继续从事特种作业。3、全员安全教育全员安全教育是面向企业全体员工的定期安全教育。●内容主要有:(1)了解安全生产法规、政策、方针及意义。(2)学习安全技术知识。(3)掌握正确使用及保管劳动防护用品的方法。(4)掌握工伤事故的紧急救护及自救措施。(5)分析工伤事故案例及教训。4、转岗安全教育转岗安全教育是指员工转换工作岗位时接受的新操作方法和新工作岗位的安全教育,一般只需接受车间、班组两级安全教育。被转岗的特种作业人员,要经过特种作业人员的安全教育和安全技术培训,经考核合格取得操作许可证后方准上岗作业。5、复工安全教育复工安全教育是指员工离岗三个月以上和工伤后上岗前的安全教育。复工教育后腰填写《复工安全教育登记表》。(1)工伤后的复工安全教育首先要针对已发生的事故作全面分析,找出发生事故的主要原因并指出预防对策,进而对复工者进行安全意识教育、岗位安全操作技能教育及预防措施和安全对策教育等,引导其端正思想认识,吸取教训,提高操作技能,克服操作上的失误,增强预防事故的信心。(2)休假后复工安全教育员工常因休假(节、婚、丧或产、病假等)而造成情绪波动、身体疲乏、精神分散、思想麻痹,复工后容易因意志失控或者心情不定而产生不安全行为,导致事故发生,因此,要针对休假的类别,进行复工“收心”教育,即针对不同的心理特点,结合复工者的具体情况,有的放矢地进行教育,如重温工种安全操作规程,熟悉机器设备的性能,进行实际操作练习等。对休假不足三个月的复工者,一般由班组长或班组安全员对其进行复工教育。对于因工伤和休假等超过三个月的复工安全教育,应由企业各级分别进行。离岗三个月以上六个月一下复工,要重新进行岗位安全教育;离岗六个月以上者,重新进行车间、岗位安全教育。经过教育后,由劳动人事部门出具复工通知单,班组接到复工通知单后,方允许其上岗操作。6、“四新”安全教育“四新”安全教育是指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试制新产品时,对从业人员进行的有针对性的安全生产教育。●内容主要有:(1)掌握新工艺、新产品、新设备、新材料的特点和使用方法。(2)了解“四新”投产使用后可能导致的新的危害因素及其防护方法。(3)了解新产品、新设备的安全防护装置的特点和使用方法。(4)学习新订的安全管理制度及安全操作规程的内容和要求。“四新”作业和变换工种(转岗)人员教育后参加考试,合格后,要填写《“四新”和变换工种人员安全教育登记表》。7、日常安全教育日常安全教育是对员工进行经常性的安全思想、安全技术、劳动纪律和法制教育。常见的有:企业经常性安全教育、季节教育、节日教育等。(1)企业经常性教育企业经常性教育的内容主要有:①了解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安全生产方针、目标。②学习安全生产新知识、新技术和先进经验。③掌握作业场所和工作岗位存在的危险因素及相应的防范措施、应急措施。④开展事故预想及事故紧急处理的训练,分析、讨论事故或事故苗头的原因,参观安全生产展览会,观看安全教育电影,安全操作表演,进行典型教育,表扬先进等。(2)季节教育在不同季节中安全生产有各自不同的特点,员工应该接受有针对性、灵活多样的超前思想教育,预防事故的发生。(3)在各种节假日的前后,员工情绪波动较大,应当接受有针对性的安全教育。三、安全教育的过程示意图一个人在不同的生活、工作阶段,受工作条件、性质及自身条件的限制,为预防事故保证作业人员自身及财产安全,需要接受不同种类的安全教育。企业安全教育过程如下图所示。新人员入职↓三级安全教育从事一般工种↓↘从事特殊工种特种作业教育↙考核合格后上岗作业当变换岗位时↙离岗复工前↓↘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试制新产品时转岗教育复工教育“四新”教育↓考核合格后重新上岗作业员工教育过程示意图安全基础知识教育第一节安全生产常识安全生产的基本概念(1)安全生产安全生产是指在劳动生产过程中,要努力改善劳动条件,克服不安全因素,防止伤亡事故的发生,使劳动生产在保证劳动者安全健康和国家财产及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前提下顺利进行。它既包括对劳动者的保护,也包括对生产、财物、环境的保护,使生产活动正常进行。(2)危险源危险源是指一个系统中具有潜在能量和物质释放危险的、可造成人员伤害、财产损失或环境破坏的、在一定的触发因素作用下可转化为事故的部位、区域、场所、空间、岗位、设备及其位置。它的实质是具有潜在危险的源点或部位,是爆发事故的源头,是能量、危险物质集中的核心,是能量从那里传出来或爆发的地方。(3)事故与事故隐患事故是指造成人员伤亡、伤害、职业病、财产损失或者其他损失的意外事件。事故隐患泛指生产系统中可导致事故发生的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和管理上的缺陷。(4)职业病危害职业病危害,是指对从事职业活动的劳动者可能导致职业病的各种危害。职业病危害因素包括:职业活动中存在的各种有害化学、物理、生物因素以及在作业过程中产生的其他职业有害因素。(5)工伤和工伤保险工伤,又称为职业伤害、工作伤害,是指劳动者在从事职业活动或者与职业活动有关的活动时所遭受的事故伤害和职业病伤害。工伤保险又称职业伤害保险,是指国家或社会为生产、工作中遭受事故伤害和患职业性疾病的劳动者及家属提供医疗救治、生活保障、经济补偿、医疗和职业康复等物质帮助的一种社会保障制度。安全生产方针安全生产方针《安全生产法》第三条明确规定“安全生产管理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上,胡锦涛总书记、温家宝总理把“综合治理”充实到安全生产方针当中,反映了国家领导人对安全生产工作的重视,同时也反映了随着安全生产实践活动的深入,我们对安全生产发展规律特点认识的不断深化。因此,我国目前的安全生产方针是“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安全生产方针含义(1)安全第一安全第一,就是在生产过程中把安全放在第一重要的位置上,切实保护劳动者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坚持安全第一,是贯彻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2)预防为主预防为主,就是把安全生产工作的关口前移,超前防范,建立预教、预测、预想、预报、预警、预防的递进式、立体化事故隐患预防体系,改善安全状况,预防安全事故。在新时期,预防为主就是通过建设安全文化、健全安全法制、提高安全科技水平、落实安全责任、加大安全投入,构筑坚固的安全防线。(3)综合治理综合治理,是指适应我国安全生产形势的要求,自觉遵循安全生产规律,正视安全生产工作的长期性、艰巨性和复杂性,抓住安全生产工作中的主要矛盾和关键环节,综合运用经济、法律、行政等手段,人管、法治、技防等手段多管齐下,并充分发挥社会、员工、舆论的监督作用,有效解决安全生产领域的问题。安全生产责任制度安全生产责任制是根据我国的安全生产方针“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和安全生产法规建立的各级领导、职能部门、工程技术人员、岗位操作人员在劳动生产过程中队安全生产层层负责的制度。安全生产责任制是企业岗位责任制的一个组成部分,是企业中最基本的一项安全制度,也是企业安全生产、劳动保护管理制度的核心。第二节安全法规和标准一、安全生产法1、《安全生产法》的立法时间、目的《安全生产法》于20XX年6月29日,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八次会议通过,并以第七十号主席令公布,自20XX年11月1日起施行,《安全生产法》是我国有关安全生产管理的基础法,是我国职业安全卫生法律体系的核心。其立法目的是“为了加强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防止和减少生产安全事故,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和财产安全,促进经济发展。2、安全生产法德是适用范围《安全生产法》第二条明确规定“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单位(以下统称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生产,适用本法”。3、安全生产法的主要内容(1)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生产保障《安全生产法》规定了生产经营单位的主要责任人在安全生产工作方面的职责,即建立、健全本单位安全生产责任制,组织制定本单位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保证本单位安全生产投入的有效实施,督促、检查本单位的安全生产工作,及时消除生产安全事故隐患,组织制定并实施本单位的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及时、如实报告生产安全事故。《安全生产法》规定了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对相关从业人员进行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保证从业人员具备必要的安全生产知识,熟悉有关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安全操作规程,掌握本岗位的安全操作技能。未经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合格的从业人员,不得上岗作业。《安全生产法》规定了生产经营单位对重大危险源应当登记建档,进行定期检测、评估、监控,并制定应急预案,向从业人员如实告知作业场所和工作岗位存在的危险因素、防范措施,为从业人员提供符合国家标准或者执行行业标准的劳动防护用品,并监督、教育从业人员按照使用规则佩戴、使用。《安全生产法》规定了生产经营单位必须依法参加工伤社会保险,为从业人员缴纳保险费。(2)从业人员的权利和义务《安全生产法》明确规定了从业人员的权利:享有工伤保险和伤亡求偿权,危险因素和应急措施的知情权,安全管理的批评权和检举、控告权,拒绝违章指挥、强令冒险作业权,紧急情况下的停止作业和紧急撤离权等。《安全生产法》同时也规定了从业人员的义务:遵章守则,服从管理的义务,佩戴和使用劳动保护用品的义务,接受教育培训,掌握安全生产技能的义务,发现事故隐患及时报告的义务。二、劳动法1、《劳动法》的立法时间、目的1994年7月5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八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自1995年1月1日起施行。《劳动法》的立法目的是“为了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调整劳动关系,建立和维护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劳动制度,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2、《劳动法》的适用范围《劳动法》明确规定:“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企业、个体经济组织(以下统称为用人单位)和与之形成劳动关系的劳动者,适用本法。”3、《劳动法》的主要内容《劳动法》规定了“劳动者享有平等就业和选择职业的权利、取得劳动报酬的权利、休息休假的权利、获得劳动安全卫生保护的权利、接受职业技能培训的权利、享受社会保险和福利的权利、提请劳动争议处理的权利以及法律规定的其他劳动权利。”(1)劳动合同和集体合同《劳动法》规定了劳动合同是劳动者与用人单位确立劳动关系、明确双方权利和义务的协议。建立劳动关系应当订立劳动合同。订立和变更劳动合同,应当遵循平等自愿、协商一致的原则,不得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劳动合同依法订立即具有法律约束力,当事人必须履行劳动合同规定的义务。《劳动法》规定了劳动合同应当以书面形式订立,并包括:劳动合同期限,工作内容,劳动保护和劳动条件,劳动报酬,劳动纪律,劳动合同终止的条件,违反劳动合同的责任。劳动合同除以上规定的必备内容外,当事人可以协商约定其他内容。《劳动法》规定了企业职工一方与企业可以就劳动报酬、工作时间、休息休假、劳动安全卫生、保险福利等事项,签订集体合同。集体合同草案应当提交职工代表大会或者全体职工讨论通过。依法签订的集体合同对企业和企业全体职工具有约束力。职工个人与企业订立的劳动合同中劳动条件和劳动报酬等标准不得低于集体合同的规定。(2)工作时间和休息休假第三十六条国家实行劳动者每日工作时间不超过8小时、平均每周工作时间不超过44小时的工时适度。第三十七条对实行计件工作的劳动者,用人单位应当根据本法第三十六条规定的工时制度合理确定其劳动定额和计件报酬标准。第三十八条用人单位应当保证劳动者每周至少休息1日。第三十九条企业因生产特点不能实行本法第三十六条、第三十八条规定的,经劳动行政部门批准,可以实行其他工作和休息方法。第四十条用人单位在下列节日期间应当依法安排劳动者休假:元旦,春节,国际劳动节,国庆节,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休假节日。第四十一条用人单位由于生产经营需要,经与工会和劳动者协商后可以延长工作时间,一般每日不得超过1小时;因特殊原因需要延长工作时间的在保障劳动者身体健康的条件下延长工作时间每日不得超过3小时,但是每月不得超过36小时。第四十二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延长工作时间不受本法第四十一条规定的限制:(一)发生自然灾害、事故或者其他原因,威胁劳动者生命健康和财产安全,需要紧急处理的。(二)生产设备、交通运输线路、公共设施发生故障,影响生产和公众利益,必须及时抢修的。(三)法律、行政法规定的其他情形。第四十三条用人单位不得违反本法规定延长劳动者的工作时间。第四十四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应当按照下列标准支付高于劳动者正常工作时间工资的工资报酬:(一)安排劳动者延长时间的,支付不低于工资的百分之一百五十的工资报酬。(二)休息日安排劳动者工作又不能安排补休的,支付不低于工资百分之二百的工资报酬。(三)法定休假日安排劳动者工作的,支付不低于工资的百分之三百的工资报酬。第四十五条国家实行带薪休假制度。劳动者连续工作1年以上的,享受带薪年休假。(3)工资第五十条工资应当以货币形式按月支付给劳动者本人。不得克扣或者无故拖欠劳动者的工资。第五十一条劳动者在法定休假日和婚丧假期间以及依法参加社会活动期间,用人单位应当依法支付工资。(4)劳动安全卫生第五十四条用人单位必须为劳动者提供符合国家规定的劳动安全卫生条件和必要的劳动防护用品,对从事有职业危害作业的劳动者应当定期进行健康检查。第五十五条从事特种作业的劳动者必须经过专门培训并取得特种作业资格。第五十六条劳动者在劳动过程中必须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劳动者对用人单位管理人员违章指挥、强令冒险作业,有权拒绝执行;对危害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的行为,有权提出批评、检举和控告。(5)女职工和未成年特殊保护第五十八条国家对女职工和未成年工实行特殊劳动保护。未成年工是指年满十六周岁未满十八周岁的劳动者。第五十九条禁止安排女职工从事矿山井下、国家规定的第四级体力劳动强度的劳动和其他禁忌从事的劳动。第六十条不得安排女职工在经期从事高处、低温、冷水作业和国家规定的第三级体力劳动强度的劳动。第六十一条不得安排女职工在怀孕期间从事国家规定的第三级体力劳动强度的劳动和孕期禁忌从事的劳动。对怀孕七个月以上的女职工,不得安排其延长工作时间和夜班劳动。第六十二条女职工生育享受不少于九十天的产假。第六十三条不得安排女职工在哺乳未满一周岁的婴儿期间从事国家规定的第三级体力劳动强度的劳动和哺乳期禁忌从事的其他劳动,不得安排其延长工作时间和夜班劳动。第六十四条不得安排未成年工从事矿山井下、有毒有害、国家规定的第四级体力劳动强度的劳动和其他禁忌从事的劳动。第六十五条用人单位应当对未成年工定期进行健康检查。三、职业病防治法1、《职业病防治法》的立法时间、目的20XX年10月27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四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自20XX年5月1日起施行。《职业病防治法》的立法目的是“为了预防、控制和消除职业病危害,防治职业病,保护劳动者健康及其相关权益,促进经济发展”。2、《职业病防治法》的适用范围《职业病防治法》适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的职业病防治活动。3、《职业病防治法》的主要内容(1)劳动过程防护《职业病防治法》规定了劳动者依法享有职业卫生保护的权利。用人单位应当为劳动者创造符合国家职业卫生标准和卫生要求的工作环境和条件,并采取措施保障劳动者获得职业卫生保护。用人单位必须依法参加工伤社会保险。第二十条用人单位必须采用有效的职业病防护设施,并为劳动者提供个人使用的职业病防护用品。用人单位为劳动者个人提供的职业病防护用品必须符合防治职业病的要求。第三十条用人单位与劳动者订立劳动合同(含聘用合同,下同)时,应当将工作过程中可能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及其后果、职业病防护措施和待遇等如实告知劳动者,并在劳动合同中写明,不得隐瞒或者欺骗。劳动者在已订立劳动合同期间因工作岗位或者工作内容变更,从事与所订立劳动合同中未告知的存在职业病危害的作业时,用人单位应当依照前款规定,向劳动者履行如实告知的义务,并协商变更原劳动合同相关条款。用人单位违反前两款规定的,劳动者有权拒绝从事存在职业病危害的作业,用人单位不得因此解除或者终止与劳动者所订立的劳动合同。第三十一条用人单位应当对劳动者进行上岗前的职业卫生培训和在岗期间的定期职业卫生培训,普及职业卫生知识,督促劳动者遵守职业病防治法律、法规、规章和操作规程,指导劳动者正确使用职业病防护设备和个人使用的职业病防护用品。劳动者应当学习和掌握相关的职业卫生知识,遵守职业病防治法律、法规、规章和操作规程,正确使用、维护职业病防护设备和个人使用的职业病防护用品,发现职业病危害事故隐患应当及时报告。劳动者不履行前款规定义务的,用人单位应当对其进行教育。第三十二条对从事接触职业病危害的作业的劳动者,用人单位应当按照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的规定组织上岗前、在岗期间和离岗时的职业健康检查,并将检查结果如实告知劳动者。职业健康检查费用由用人单位承担。第三十三条用人单位应当为劳动者建立职业健康监护档案,并按照规定的期限妥善保存。劳动者离开用人单位时,有权索取本人职业健康监护档案复印件,用人单位应当如实、无偿提供,并在所提供的复印件上签章。第三十六条劳动者享有下列职业卫生保护权利:(一)获得职业卫生教育、培训;(二)获得职业健康检查、职业病诊疗、康复等职业病防治服务;(三)了解工作场所产生或者可能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危害后果和应当采取的职业病防护措施;(四)要求用人单位提供符合防治职业病要求的职业病防护设施和个人使用的职业病防护用品,改善工作条件;(五)对违反职业病防治法律、法规以及危及生命健康的行为提出批评、检举和控告;(六)拒绝违章指挥和强令进行没有职业病防护措施的作业;(七)参与用人单位职业卫生工作的民主管理,对职业病防治工作提出意见和建议。用人单位应当保障劳动者行使前款所列权利。因劳动者依法行使正当权利而降低其工资、福利等待遇或者解除、终止与其订立的劳动合同的,其行为无效。(2)诊断职业病与职业病病人保障第五十条职业病病人依法享受国家规定的职业病待遇。用人单位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安排职业病病人进行治疗、康复和定期检查。用人单位对不适宜继续从事原工作的职业病病人,应当调离原岗位,并妥善安置。用人单位对从事接触职业病危害的作业的劳动者,应当给予适当岗位津贴。第五十一条职业病病人的诊疗、康复费用,伤残以及丧失劳动能力的职业病病人的社会保障,按照国家有关工伤社会保险的规定执行。第五十二条职业病病人除依法享有工伤社会保险外,依照有关民事法律,尚有获得赔偿的权利的,有权向用人单位提出赔偿要求。第五十三条劳动者被诊断患有职业病,但用人单位没有依法参加工伤社会保险的,其医疗和生活保障由最后的用人单位承担;最后的用人单位有证据证明该职业病是先前用人单位的职业病危害造成的,由先前的用人单位承担。第五十四条职业病病人变动工作单位,其依法享有的待遇不变。用人单位发生分立、合并、解散、破产等情形的,应当对从事接触职业病危害的作业的劳动者进行健康检查,并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妥善安置职业病病人。四、工伤保险条例1、《工伤保险条例》的立法时间、目的20XX年4月16日国务院第5次常务会议讨论通过《工伤保险条例》,自20XX年1月1日起施行。《工伤保险条例》的立法目的是“为了保障因工作遭受事故伤害或者患职业病的职工获得医疗救治和经济补偿,促进工伤预防和职业康复,分散用人单位的工伤风险。”2、《工伤保险条例》的适用范围《工伤保险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各类企业、有雇工的个体工商户(以下称用人单位)应当依照本条例规定参加工伤保险,为本单位全部职工或者雇工(以下称职工)缴纳工伤保险费。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各类企业的职工和个体工商户的雇工,均有依照本条例的规定享受工伤保险待遇的权利。3、《工伤保险条例》的主要内容(1)工伤保险基金《工伤保险条例》规定了工伤保险基金由用人单位缴纳的工伤保险费、工伤保险基金的利息和依法纳入工伤保险基金的其他资金构成。用人单位应当按时缴纳工伤保险费。职工个人不缴纳工伤保险费。用人单位缴纳工伤保险费的数额为本单位职工工资总额乘以单位缴费费率之积。(2)工伤范围《工伤保险条例》第十四条规定,职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认定为工伤:(一)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工作原因受到事故伤害的;(二)工作时间前后在工作场所内,从事与工作有关的预备性或者收尾性工作受到事故伤害的;(三)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履行工作职责受到暴力等意外伤害的;(四)患职业病的;(五)因工外出期间,由于工作原因受到伤害或者发生事故下落不明的;(六)在上下班途中,受到机动车事故伤害的;(七)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应当认定为工伤的其他情形。《工伤保险条例》第十五条规定,职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视同工伤:(一)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岗位,突发疾病死亡或者在48小时之内经抢救无效死亡的;(二)在抢险救灾等维护国家利益、公共利益活动中受到伤害的;(三)职工原在军队服役,因战、因公负伤致残,已取得革命伤残军人证,到用人单位后旧伤复发的。职工有前款第(一)项、第(二)项情形的,按照本条例的有关规定享受工伤保险待遇;职工有前款第(三)项情形的,按照本条例的有关规定享受除一次性伤残补助金以外的工伤保险待遇。(3)工伤认定申请《工伤保险条例》第十七条规定,职工发生事故伤害或者按照职业病防治法规定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所在单位应当自事故伤害发生之日或者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之日起30日内,向统筹地区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遇有特殊情况,经报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同意,申请时限可以适当延长。用人单位未按前款规定提出工伤认定申请的,工伤职工或者其直系亲属、工会组织在事故伤害发生之日或者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之日起1年内,可以直接向用人单位所在地统筹地区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按照本条第一款规定应当由省级劳动保障行政部门进行工伤认定的事项,根据属地原则由用人单位所在地的设区的市级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办理。用人单位未在本条第一款规定的时限内提交工伤认定申请,在此期间发生符合本条例规定的工伤待遇等有关费用由该用人单位负担。《工伤保险条例》第十八条规定了提出工伤认定申请应当提交下列材料:(一)工伤认定申请表;(二)与用人单位存在劳动关系(包括事实劳动关系)的证明材料;(三)医疗诊断证明或者职业病诊断证明书(或者职业病诊断鉴定书)。工伤认定申请表应当包括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原因以及职工伤害程度等基本情况。工伤认定申请人提供材料不完整的,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应当一次性书面告知工伤认定申请人需要补正的全部材料。申请人按照书面告知要求补正材料后,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应当受理。(4)劳动能力鉴定第二十一条职工发生工伤,经治疗伤情相对稳定后存在残疾、影响劳动能力的,应当进行劳动能力鉴定。第二十三条劳动能力鉴定由用人单位、工伤职工或者其直系亲属向设区的市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提出申请,并提供工伤认定决定和职工工伤医疗的有关资料。第二十六条申请鉴定的单位或者个人对设区的市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作出的鉴定结论不服的,可以在收到该鉴定结论之日起15日内向省、自治区、直辖市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提出再次鉴定申请。省、自治区、直辖市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作出的劳动能力鉴定结论为最终结论。第二十八条自劳动能力鉴定结论作出之日起1年后,工伤职工或者其直系亲属、所在单位或者经办机构认为伤残情况发生变化的,可以申请劳动能力复查鉴定(5)工伤医疗待遇《工伤保险条例》第二十九条规定,职工因工作遭受事故伤害或者患职业病进行治疗,享受工伤医疗待遇。治疗工伤所需费用符合工伤保险诊疗项目目录、工伤保险药品目录、工伤保险住院服务标准的,从工伤保险基金支付。工伤保险诊疗项目目录、工伤保险药品目录、工伤保险住院服务标准,由国务院劳动保障行政部门会同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药品监督管理部门等部门规定。职工住院治疗工伤的,由所在单位按照本单位因公出差伙食补助标准的70%发给住院伙食补助费;经医疗机构出具证明,报经办机构同意,工伤职工到统筹地区以外就医的,所需交通、食宿费用由所在单位按照本单位职工因公出差标准报销。(6)工伤津贴待遇《工伤保险条例》第三十一条规定,职工因工作遭受事故伤害或者患职业病需要暂停工作接受工伤医疗的,在停工留薪期内,原工资福利待遇不变,由所在单位按月支付。停工留薪期一般不超过12个月。伤情严重或者情况特殊,经设区的市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确认,可以适当延长,但延长不得超过12个月。工伤职工评定伤残等级后,停发原待遇,按照本章的有关规定享受伤残待遇。工伤职工在停工留薪期满后仍需治疗的,继续享受工伤医疗待遇。生活不能自理的工伤职工在停工留薪期需要护理的,由所在单位负责。(7)伤残待遇《工伤保险条例》第三十三条规定职工因工致残被鉴定为一级至四级伤残的,保留劳动关系,退出工作岗位,享受以下待遇:(一)从工伤保险基金按伤残等级支付一次性伤残补助金,标准为:一级伤残为24个月的本人工资,二级伤残为22个月的本人工资,三级伤残为20个月的本人工资,四级伤残为18个月的本人工资;(二)从工伤保险基金按月支付伤残津贴,标准为:一级伤残为本人工资的90%,二级伤残为本人工资的85%,三级伤残为本人工资的80%,四级伤残为本人工资的75%。伤残津贴实际金额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的,由工伤保险基金补足差额;(三)工伤职工达到退休年龄并办理退休手续后,停发伤残津贴,享受基本养老保险待遇。基本养老保险待遇低于伤残津贴的,由工伤保险基金补足差额。职工因工致残被鉴定为一级至四级伤残的,由用人单位和职工个人以伤残津贴为基数,缴纳基本医疗保险费。《工伤保险条例》第三十四条规定,职工因工致残被鉴定为五级、六级伤残的,享受以下待遇:(一)从工伤保险基金按伤残等级支付一次性伤残补助金,标准为:五级伤残为16个月的本人工资,六级伤残为14个月的本人工资;(二)保留与用人单位的劳动关系,由用人单位安排适当工作。难以安排工作的,由用人单位按月发给伤残津贴,标准为:五级伤残为本人工资的70%,六级伤残为本人工资的60%,并由用人单位按照规定为其缴纳应缴纳的各项社会保险费。伤残津贴实际金额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的,由用人单位补足差额。经工伤职工本人提出,该职工可以与用人单位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关系,由用人单位支付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和伤残就业补助金。具体标准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规定。《工伤保险条例》第三十五条规定,职工因工致残被鉴定为七级至十级伤残的,享受以下待遇:(一)从工伤保险基金按伤残等级支付一次性伤残补助金,标准为:七级伤残为12个月的本人工资,八级伤残为10个月的本人工资,九级伤残为8个月的本人工资,十级伤残为6个月的本人工资;(二)劳动合同期满终止,或者职工本人提出解除劳动合同的,由用人单位支付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和伤残就业补助金。具体标准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规定。第三节员工的权利和义务为防止和减少生产事故,员工依法享有获得安全技能和安全保障的权利。同时,员工也必须认真履行安全义务与责任。一、员工在安全生产方面的权利(1)劳动合同保障权生产经营单位与从业人员订立的《劳动合同》,应当载明有关保障从业人员劳动安全、防止职业危害的事项,以及依法为从业人员办理工伤保险的事项。生产经营单位不得以任何形式与从业人员订立协议,免除或减轻其对从业人员因生产安全事故伤亡依法承担的责任。(2)危险因素和应急措施的知情权生产经营单位的从业人员有权了解其作业场所和工作岗位存在的危险因素、防范措施及事故应急措施,有权对本单位的安全生产工作提出建议。(3)安全管理的批评检控权从业人员有权对安全生产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批评、检举、控告。生产经营单位不得因此而降低其工资、福利等待遇,或者解除与其订立的劳动合同。(4)拒绝违章指挥、强令冒险作业权从业人员对生产经营单位违反法规、强制性国家标准和安全生产规章制度的指挥、指令以及强令冒险作业等,有权拒绝执行。(5)紧急情况下的停止作业和紧急撤离权从业人员发现直接危及人身安全的紧急情况时,有权停止作业,并在采取可能的应急防范措施后从作业现场撤离。(6)事故人身伤害赔偿权因生产安全事故收到损害的从业人员,除依法享有工伤社会保险外,依照民事法律尚有获得赔偿的权利的,有权向本单位提出赔偿要求。(7)获得符合标准的劳动防护用品的权利生产经营单位必须为从业人员提供符合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的劳动防护用品,并监督、教育从业人员按照使用规则佩戴、使用。(8)获得安全教育和培训的权利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对从业人员进行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保证从业人员具备必要的安全生产知识,熟悉有关安全生产规章制度的操作规程,掌握本岗位的安全操作技能。二、员工在安全生产方面的义务(1)严格遵守本单位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服从管理的义务。(2)正确佩戴和使用劳动保护用品的义务。(3)接受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掌握本职工作所需的安全生产知识,提高安全生产技能,增强事故预防和应急处理能力的义务。(4)发现事故隐患或者其他不安全因素,应当立即向现场安全生产管理人员或本单位负责人报告的义务。第四节劳动防护用品的适用劳动防护用品,一般是指为防止各种职业毒害和伤害而发给员工在劳动中随身适用的各种必备护具,亦称为个人劳动防护用品或个体护具。一、劳动防护用品的分类劳动防护用品的种类很多,从职业卫生角度考虑,劳动防护用品可分为七类。(1)头部防护类头部防护用品是为防御头部不受外来物体打击和其他因素危害而配备的个人防护装备。如安全帽、防寒帽、矿工帽、女工防护帽等。(2)呼吸器官防护类呼吸器官防护用品是为防御有害气体、蒸汽、粉尘、烟、雾从呼吸道吸入,直接向使用者供氧或清洁空气,保证尘、毒污染或缺氧环境中作业人员正常呼吸的防护用品。如防尘口罩、防毒口罩、滤毒护具等。(3)眼、面防护类眼面部防护用品是为预防烟雾、尘粒、金属火花和飞屑、热、电磁辐射、激光、化学飞溅等伤害眼睛或面部的个人防护用品。如防冲击眼具(防护眼镜)、焊接护目镜及面罩、炉窖护目镜及面罩等。(4)听觉器官防护类听觉器官防护是为了能够预防过量的声能侵入外耳道,使人耳避免噪声的过度刺激,减少听力损失,预防由噪声对人身引起不良影响。如耳塞、耳罩、头盔等。(5)手足防护类手足防护用品具有保护手、足的功能,防止生产过程中有害物质和能量损伤劳动者的手足部。如绝缘手套、防酸碱手套、防寒手套、绝缘鞋、防酸碱鞋、防寒鞋、防油鞋、皮安全鞋(防砸鞋)等。(6)防护服类根据防护功能,防护服分为一般防护服、防水服、防静电服、防酸碱服、阻燃服、防尘服、防毒服、防寒服、防电磁辐射服等。(7)防坠落等防坠落用品是防止人体从高处坠落,通过绳带,将高处作业者的身体系统在固定物体上,或在作业场所的边沿下放张网,以防不慎坠落。如安全带、安全绳等。二、劳动防护用品的适用常识1、安全帽(1)任何人进入生产现场或在厂区内从事生产和劳动时,必须戴安全帽。(2)戴安全帽时,必须系紧安全帽带,保证各种状态下不脱落;安全帽的帽檐,必须与目视方向一致,不得歪斜。(3)严禁在帽衬上放任何物品。严禁随意改变安全帽的任何结构。严禁用安全帽充当器皿使用。严禁用安全帽充当坐垫使用。(4)不能私自拆卸帽上部件和调整帽衬尺寸,以保持垂直间距和水平间距符合有关规定值,用来预防冲击后触顶造成的人身伤害。(5)安全帽应经常保持帽衬清洁,不干净时可用肥皂水清洗和清水冲洗。用完后不能放置在酸碱、高温、日晒、潮湿和有化学溶剂的场所。(6)若帽壳、帽衬老化或损坏,使用中受过较大冲击,降低了耐冲击和奶穿透性能,不得继续使用,要更换新帽。(7)防静电安全帽不能作为电业用安全帽使用,以免造成触电。(8)安全帽从购入时算起。植物帽使用有效期为一年半,塑料帽不超过两年,层压帽和玻璃钢帽两年半,橡胶帽和防寒帽三年,乘车安全帽为三年半。上述各类安全帽超过其一般使用期限易出现老化,丧失安全帽的防护性能。2、防护眼镜和面罩(1)使用的眼镜和面罩必须经过有关部门检验。(2)挑选、佩戴合适的眼镜和面罩,以防作业时脱落和晃动,影响使用效果。(3)眼镜框架和脸部要吻合,避免侧面漏光。必要时应使用带有护眼罩或防侧光型眼镜。(4)防止面罩、眼镜受潮、受压,以免变形损坏或漏光。(5)镜片磨损、镜架损坏,会影响操作人员的视力,应及时调换。(6)防护眼镜要专人使用,防止传染眼病。3、防尘口罩、面罩(1)使用前要检查部件是否完整,如有损坏必须及时修理或更换。此外,要注意检查各连接处的气密性,特别是送风口罩或面罩,看街头、管路是否畅通。(2)佩戴要正确,系带和头箍要调节适度,对面部应无严重压迫感。(3)各式口罩的主体脏污时,可用肥皂水洗涤。洗后应在通风处晾,切忌暴晒、火烤,避免接触油类、有机溶剂等。(4)防尘用具宜专人专用。(5)淋水、湿式作业场所,选用的防尘用具应带有防水装置。(6)作业场所除粉尘外,还伴有有毒的雾、烟、气体或空气中氧气不足18%时,应选用隔离式防尘用具,禁止使用过滤式防尘用具。4、防毒口罩、面罩(1)使用防毒口罩时,严谨随便拧开滤毒盒盖,避免滤毒盒剧烈震动。以免引起药剂松散;同时应防止水喝其他液体溅到滤毒盒上,降低防毒效能。(2)佩戴防毒口罩时,系带应根据头部大小调节松紧,两条系带应自然分开套在头顶的后方。过松和过紧都容易造成漏气或感到不舒服。(3)使用中应注意正确佩戴,一定要选择合适的规格,罩体边缘与头部贴紧。另外,要保持面具内气流畅通无阻,防止导气管扭弯压住,影响通气。(4)使用后的防毒面具,要清洗、消毒、洗涤后晾干,切勿火烤、暴晒,以防材料老化。(5)长时间不用的防毒面具,应在橡胶部件上均匀撒上滑石粉,以防黏合。现场备用的面具,放置在专用的柜内,并定期维护和注意防潮。(6)失效的滤毒罐,应及时报废或更换新的滤毒剂和做再生处理。5、耳塞、耳罩(1)佩戴耳塞时,先将耳廓向上提拉使耳甲腔呈平直状态,然后手持耳塞柄将耳塞帽体部分轻轻推向外耳道内与耳道贴合。(2)不要用劲过猛或塞得太深,以感觉适度为止。如隔声不良,可将耳塞慢慢转动到效果最佳位置;隔声效果仍然不好时,应另换其他型号规格的耳塞。(3)使用耳塞、耳罩时,应先检查罩壳有无裂纹和漏气现象。佩戴时应注意罩壳标记顺着耳型戴好。务必使耳罩软垫圈与周围皮肤相互贴合。(4)佩戴泡沫塑料耳塞时,应将圆柱体援成锥形体后再塞入耳道,让塞体自行回弹,充满耳道。(5)佩戴硅橡胶自行成型的耳塞,应分清左右塞,不能弄错。(6)无论戴用耳罩还是耳塞,均应在进入有噪声车间前戴好,工作中不得随意摘下,以免伤害鼓膜。如确需摘下,最好在休息时或离开车间以后,到安静处所再摘掉耳罩或耳塞。(7)耳塞或耳罩软垫用后需用肥皂、清水清洗干净,晾干后再收藏备用。6、防护手套(1)了解不同种类手套的防护作用和使用要求,以便在作业时正确选择,切不可把一般场合用手套当做某些专用手套使用。(2)不同种类手套有其特定用途的性能,在实际工作时一定结合作业情况来正确区分和使用,以保护手部安全。(3)所有手套大小应合适,避免手套过长,被机械绞或卷住,使手部受伤。(4)在使用绝缘手套前,应先检查外观,如发现表面有空洞、裂纹等应停止使用。7、防护鞋(1)布面绝缘鞋只能在干燥的环境下使用,避免布面潮湿。(2)穿绝缘靴时,应将裤管放入靴筒内。(3)低压绝缘鞋若地面花纹磨光,露出内部颜色时,不能作为绝缘鞋使用。(4)耐酸碱塑料靴和胶靴应该避免接触高温、锐器损伤靴面或靴底,引起渗漏,影响防护功能。(5)耐酸碱塑料靴和胶靴穿后,应用清水冲洗靴子上的酸碱液体,然后晾干,避免日光直接照射,以防塑料和橡胶老化变脆,影响使用。(6)防静电鞋不能当做绝缘鞋使用。(7)防静电鞋应与防静电服配套使用。8、安全带(1)使用前,应检查安全带的部件是否完整,有无损伤。如发现有破损变质情况及时反映,并停止使用,以确保操作安全。(2)安全带应高挂低用,不得低挂高用。(3)使用3米以上的长绳应加缓冲器、自锁钩或速差式自控器。(4)使用安全绳时,不允许打结,以免发生坠落受冲击时绳从打结处切断。(5)安全带使用期限为3~5年,在此期间安全绳磨损时应及时更换,发现异常应提前报废。第五节安全色和安全标志一、安全色安全色时传递安全信息含义的颜色,包括红、黄、蓝、绿四种颜色,表示禁止、警告、指令、提示等意义,应用安全色使人们能够对威胁安全和健康的物体和环境作出尽快的反应,以减少事故的发生。(1)安全色的含义和用途红色表示禁止、停止、消防和危险的意思。禁止、停止和有危险的器件设备或环境涂以红色的标记。如禁止标志、交通禁令标志、消防设备等。黄色表示注意、警告的意思。需警告人们注意的器件、设备或环境涂以黄色标记。如警告标志、交通警告标志,道路交通路面标志等。蓝色表示指令、必须遵守的规定。如指令标志、交通指示标志等。绿色表示通行、安全和提供信息的意思。可以通行或安全情况涂以绿色标记。如表示通行、机器启动按钮、安全信号旗等。(2)对比色对比色是为了使安全色更加醒目所使用的反衬色。对比色有黑色和白色两种,白色用于与红色、蓝色、绿色对比,黑色用于与黄色对比。黑白两色相互为对比色。红色和白色相间隔的条纹,比单独使用红色更为醒目,表示禁止通行,禁止跨越。用于公路、交通等方面所用的防护栏杆及隔离墩。黄色和黑色相间隔的条纹,比单独使用黄色更为醒目,表示特别注意,用于起重吊钩、低管道等方面。蓝色与白色相间隔的条纹,比单独使用蓝色更为醒目,表示指示方向,用于交通上的指示性导向标。白色作为安全标志红、蓝、绿色安全色的背景色。也可用于安全标志的文字和图形符号以及安全通道、交通上的标线。黑色用于安全标志的文字、图形符号,警告标志的几何图形和公共信息标志。二、安全标志安全标志是用以表达特定安全信息的标志,由图形符号、安全色、几何形状(边框)或文字构成。使用安全标志的目的是提醒人们注意不安全的因素,防止事故的发生,起到保障安全的作用。安全标志类型安全标志分为禁止标志、警示标志、指令标志和提示标志四大类型。2、安全标志含义及图形(1)禁止标志禁止标志的含义是禁止人们不安全行为的图形标志。其基本形式为带斜杠的圆边框。圆环和斜杠为红色,图形符号为黑色,衬底为白色。禁止标志有禁止吸烟、禁止通行、禁止放置易燃物、禁止带火种、禁止启动、禁止转动、禁止叉车和厂内机动车辆通行、禁止推动等。禁止吸烟禁止启动禁止转动禁止合闸(2)警告标志警告标志的含义是提醒人们对周围环境引起注意,以避免可能发生危险的图形标志。其基本形式是正三角形边框。三件形边框及图形为黑色,衬底为黄色。警告标志有:注意安全、当心腐蚀、当心中毒、当心触电、当心塌方、当心冒顶、当心扎脚、当心跌落、当心车辆、当心坠落等。注意安全当心中毒当心触电当心电离辐射(3)指令标志指令标志的含义是强制人们必须做出某种动作或采用防范措施的图形标志,是提醒人们必须要遵守的一种标志。其基本形式是圆形边框。图形符号为白色,衬底为蓝色。指令标志有:必须戴防护眼镜、必须戴防尘口罩、必须戴防毒面具、必须戴安全帽、必须戴护耳器、必须戴防护帽、必须穿救生衣、必须戴防护手套、必须穿防护鞋、必须系安全带、必须穿防护服等。(4)提示标志提示标志的含义是向人们提供某种信息的图形标志。几何图形是长方形,按长短边的比例不同,分一般提示标志和消防设备提示标志两类。提示标志图形背景为绿色,图形符号及文字为白色。避险处紧急出口可动火区一般提示标志有紧急出口、避险处、应急避难场所、可动火区、击碎板面、急救点、应急电话、紧急医疗站。第六节事故案例教育一、货物以意外倾倒压伤人(1)事故经过20XX年8月3日上午9时50分,某单位综合班在用液压手叉车移动钢制货架作业过程中,当时一人在前面拖拉、一人在后面扶。由于人员不够、配合不当等因素,货架在移动时意外向前倾倒,王某下意识的用力顶,但因力量有限,货架倾倒致王某压伤,造成王某两根肋骨骨折及两颗牙齿被磕掉。(2)原因分析①主要原因:王某安全技能欠缺,对作业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危险因素辨识不清,自我保护意识差。②管理原因:综合班对员工日常教育不够,人员分工安排不当。③物的原因:货架体积大、物质重,存在移动时不平衡,选用设备不当等危害因素。(3)预防措施起重搬运属于危险作业,应通过不断的安全教育提高员工的安全素质。应加强对转岗人员安全教育培训。②增强员工危险辨识能力,加强技能学习培训,提高防范能力。③及时、合理安排日常工作。二、违章操作挤压致死(1)事故概况某施工处空压队青年工人李某接夜班,其开启15号九立方移动式油动空压机送气阀后,发现空压机不能启动,遂要求施工员安排加油,加完油后空压机仍不能启动,李某认为是因为地势不平,便自作主张让其他四名民工帮助将空压机推到平地上,并交代每向前20厘米就在轮子下垫石头,然后李某和一民工在前面掌握空压机牵引杆,另三名民工分别在空压机两侧推,空压机移动下坡时,因惯性加速下滑,李某躲避不及被空压机右前轮挤压,经抢救无效死亡。(2)事故原因①移动式空压机应按有关规定牵引移动,而李某违反安全操作规程,在未经许可、更没有安全保证措施的情况下,擅自用人力牵引空压机。②李某经验不足,空压机未启动,便误判断是地势不平所致,并擅自指挥蛮干导致事故。三、无意触摸启动按钮致人死亡(1)事故概况刚从学校毕业参见工作不到一周的大学生张某,一日,其跟随师傅吴某到工地大型混凝土拌和楼现场,熟悉生产作业情况。在拌和楼操作间内,当师傅吴某临时与他人交谈工作时,张某出于好奇无意间触摸到下料斗得启动按钮,致使下料斗门打开,而当时下料斗内一工人王某正在处理料斗结块,料斗口突然打开使王某从5米高的料斗口摔落至地面,并被随后落下的混凝土块砸中,经抢救无效死亡。(2)事故原因①张某未经过严格的“三级”安全教育,缺乏基本的安全常识,违反操作规定,致使他人死亡。②师傅责任心不强,对徒弟管教不严。③操作工违反操作规程,没有执行挂牌上锁制度。四、静电起火造成烧伤(1)事故概况某企业青年王某,在工作中不小心把油渍溅在呢子大衣上,便用装在盆内用来清洗零件的汽油,刷洗大衣上的油渍,结果引起静电,造成盆内汽油着火。这时他惊慌失措,又错误地用手将已着火的汽油盆端到厂房外,以免引起火灾。但是没有走多远,手已被烧伤,本能地将汽油盆抛在地上。这时,他的下身由于溅到汽油,已被烧着。幸好许多老师傅赶来抢救,迅速将火扑灭。但是他的双手、双腿已被烧成重伤。(2)事故原因主要原因是王某缺乏安全知识,不了解用汽油刷大衣时,如果用量过多,摩擦频繁时,就能引起静电火花。着火后,王某处置不当,贸然用手端汽油盆,结果造成重伤。第三章安全技术知识教育安全技术涉及各种生产要素、各种性质的作业活动、各种行业。安全生产的需要决定了员工安全教育的知识体系,对员工的安全教育也包括安全生产技术知识的教育。本章介绍了企业员工必须具备的基本安全生产技术知识。第一节电气安全一、电气安全基本概念(1)安全电压安全电压是指不致使人直接致死或致残的电压。一般情况下,也就是干燥而触电危险性较大的环境下,安全电压规定为36V,对于潮湿而触电危险性较大的环境(如金属容器、管道内施焊检修),安全电压规定为12V。《安全电压》(GB3805-83)规定我国安全电压额定值的等级为42V、36V、24V、12V和6V。(2)接地接地是为防止触电或保护设备的安全,把电力电讯等设备的金属地盘或外壳接上地线。机壳安全接地是将系统中平时不带电的金属部分(机柜外壳,操作台外壳等)与地之间形成良好的导电连接,一保护设备和人身安全。(3)电气安全距离电气安全距离是为了防止人体触及或过分接近带电体,或防止车辆和其他物体碰撞或接近带电体,以及避免发生各种短路、火灾和爆炸事故,在人体与带电体之间、带电体与地面之间、带电体与其他物体和设施之间,都必须保持一定的距离,这种距离称为电气安全距离。(4)短路、短路电流短路就是电源未经过负载而直接由导线接通成闭合回路。短路电流是指不接用电器时的电流,相当于直接找个导线把电池的正负相连接时的电流。(5)绝缘绝缘就是使用不导电的物质将带点体隔离或包裹起来,以对触电起保护作用的一种安全措施。良好的绝缘对于保证电气设备与线路的安全运行,防止人身触电事故的发生是最基本的和最可靠的手段。绝缘通常可分为气体绝缘、液体绝缘和固体绝缘三类。(6)电气事故电气事故由电流、电磁场、雷电、静电和某些电路故障等直接或间接造成建设设施、电气设备毁坏,动物伤亡,以及引起火灾和爆炸等后果的事件。电气事故可分为触电事故、静电事故、雷电事故、射频辐射危害、电路故障等。二、电气设备危险因素的识别电气设备的危险、有害因素识别应紧密结合工艺的要求和生产环境的状况来进行,一般从以下几方面进行识别:(1)电气设备的工作环境是否属于爆炸和火灾危险环境,是否属于粉尘、潮湿或腐蚀环境。在这些环境中工作时,对电气设备的相应要求是否满足。(2)电气设备是否具有国家指定机构的安全认证标志,特别是防爆电器的防爆等级。(3)电气设备是否为国家颁布的淘汰产品。(4)用电负荷等级对电力装置的要求。(5)电气火花引燃源。(6)触电保护、漏电保护、短路保护、过载保护、绝缘、电气隔离、屏护、电气安全距离等是否可靠。(7)是否根据作业环境和条件选择安全电压,安全电压值和设施是否符合规定。(8)防静电、防雷击等电气连结措施是否可靠。(9)事故状态下的照明、消防、疏散用电及应急措施用电的可靠性。(10)自动控制系统的可靠性,如不间断电源、冗余装置等。(11)管理制度方面的完善程度。三、安全用电基本要求(1)不要随便乱动车间内的电气设备。自己使用的设备、工具,如果电气部分出了故障,不得私自修理,也不能带故障运行,应立即请电工检修。(2)自己经常接触和使用的配电箱、配电板、闸刀开关、按钮开关、插座、插销以及导线等,必须保持完好、安全,不得有破损或将带电部分裸露出来。(3)在操作闸刀开关、磁力开关时,必须将盖盖好,防止万一短路时发生电弧或熔丝熔断飞溅伤人。(4)需要移动某些非固定安装的电气设备,如电风扇、照明灯、电焊机等时,必须先行切断电源再移动。导线要收拾好,不得在地面上拖来拖去,以免磨损。如果导线被物体轧住时,不要硬拉,防止导线拉断。(5)在一般情况下,禁止使用临时线。如果必须使用时,需要向安技部门申请批准,同时临时线由专业人员按有关安全规定装好,不得乱拉乱拽,且应按规定时间拆除。(6)在打扫卫生、擦拭设备时,严谨用水去冲洗电气设备,或用湿抹布去擦拭电气设备,以防发生短路和触电事故。(7)在雷雨天,不要走进高压电杆、铁塔、避雷针的接地导线周围20米之内,以免雷击时发生跨步电压触电。(8)发生电气火灾时,应立即切断电源,用黄沙、二氧化碳等灭火器材灭火。切不可用水或泡沫灭火器灭火,因为它们有导电的危险。救火时应该注意自己身体的任何部分及灭火器具都不得与电线、电器设备接触,以防危险。四、如何预防触电事故1、正确使用电气设备正确地使用电气设备,远离带电部件,或将导线、带电部件装在人们不会接触到的地方,就可以防止触电事故的发生。(1)电气设备使用完毕后及时关闭电源。(2)不能用湿布或水擦洗电气设备,以免触电或使电气设备受潮腐蚀形成短路。(3)不要把物体堆置在电气设备旁边。(4)搬动移动电动工具,一定要切断电源。(5)检修后的电气设备在没有验明没电以前,一律认为有电,不准盲目触及。2、严格遵守电气安全制度规章制度是用血的代价换来的,是保障安全、促进生产的有效手段,我们必须严格遵守。(1)电气作业人员上岗,应按规定佩戴好劳动防护用品和正确使用符合安全要求的电气工具。(2)严禁乱接、乱拉临时电气线路,作业中需要接临时电线时,必须向有关管理技术部门申请,经批准后方可请电工安装,到期即请电工拆除。(3)发现电气设备故障、缺陷时,不得私自拆装和修理电气设备,应立即请设备修理人员修理。(4)不准随便移动电气设备和电气标志牌。(5)不准擅自合闸。3、定期检查电气设备员工掌握电气设备的检查方法和内容,就能在作业中发现问题,从而及时消除事故隐患。检查内容主要有:(1)电气设备不带电的金属外壳必须可靠接地。(2)开关、插头、保险丝等必须完整良好。(3)机床的局部照明电压不得超过36V。(4)绝缘损坏的电线和设备应及时通知电工修理。第二节机械安全一、机械的危险因素识别1、静止的危险(1)切削刀具的刀刃。(2)机械加工设备凸出较长的机械部分。(3)毛坯、工具、设备边缘锋利飞边和粗糙表面。(4)引起滑跌、坠落的工作平台。2、直线运动的危险直线运动的危险因素,就是指作直线运动的机械所引起的危险。作直线运动的零部件造成的伤害事故主要有压伤、砸伤、挤伤。包括:(1)纵向运动的构件,如龙门刨床的工作台、牛头刨床的滑枕、外圆磨床的往复工作台。(2)横向运动的构件,如升降式铣床的工作台。(3)单纯作直线运动的部位,如运转中的帯链。(4)作直线运动的凸起部分,如运动中的金属接头。(5)运动部位和静止部位的组合,如工作台与底座的组合。(6)作直线运动的刃物,如牛头刨的刨刀、带锯床的带锯。3、旋转运动的危险旋转运动造成人员伤害的主要形式是绞伤和物体打击伤,(1)卷进单独旋转机械部件中的危险,如卡盘、迸给丝杆等单独旋转的机械部件以及磨削砂轮、铣刀等加工刃具。(2)卷进旋转运动中的两个机械部件间的危险,如朝相反方向旋转的两个轧棍之间,相互啮合的齿轮。(3)卷进旋转机械部件与固定构件间的危险,如砂轮与砂轮支架之间,传输带与传输带架之间。(4)卷进旋转机械部件与直线运动件间的危险,如皮带与皮带轮、链条与链轮、齿条与齿轮。(5)旋转运动加工件打击或绞轧的危险,如伸出机床的细长加工件。4、振动部件夹住的危险机构部件的一些结构可以呈现如振动体一样的振动引起被振动体部件夹住的危险。5、飞出物击伤的危险(1)飞出的刀具或机械部件,如未夹紧的刀片、紧固不牢的接头、破碎的砂轮片等。(2)飞出的切屑或工件,如连续排出的或破碎而飞散的切屑,锻造加工中飞出的工件。二、机械操作的基本安全要求(1)必须正确佩戴个人防护用品和正确使用安全工具。例如:要求女工戴帽子,如果不戴就可能将头发绞进去。同时要求不得戴手套,如果戴了,机械的旋转部分就可能将手套绞进去,将手绞伤。(2)操作前要对机械设备进行安全检查,而且要空车运转一下,确认正常后,方可投入运行。(3)严禁机械设备带故障运行,千万不能凑合使用,以防出事故。(4)机械设备的安全装置必须按规定正确使用,不准将其拆掉使用。(5)机械设备使用的刀具、工夹具以及加工的零件等一定要装牢固,不得松动。(6)机械设备运转时,操作者不得离开工作岗位,以防发生问题无人处置。(7)机械设备在运转时,严禁用手调整,也不得用手测量零件,或进行润滑、清扫杂物等。如必须进行时,则应首先关停机械设备。(8)工作结束后,应切断电源,把刀具和工件从工作位置推出,并整理好工作场地,将零件、夹具等摆放整齐,打扫好机械设备的卫生。三、预防机械伤害事故在工作中发生机械伤害事故,往往会造成惨重的后果,如搅死、挤死、压死、碾死、被弹出物体打死、磨死等。1、形成机械伤害事故的主要原因(1)检修、检查机械时,忽视安全措施。例如:当有人进入机械设备检修、检查作业时,不切断电源,未挂“不准合闸”警示牌,未设专人监护等措施而造成严重后果等等。(2)机械设备缺乏安全装置例如:有的机械传动带、齿机、接近地面的联轴节、皮带轮、飞轮等易伤害人体部位没有完好防护装置;还有的人孔、投料口,绞笼井等部位缺护栏及盖板,无警示牌,人一疏忽误接触这些部位,就会造成事故。(3)电源开关布局不合理一种是有了紧急情况不能立即停车;另一种是好几台机械开关设在一起,极易造成误开机械引发严重后果。(4)自制或任意改造机械设备,不符合安全要求。(5)在机械运行中进行清理、卡料、上皮带蜡等作业。(6)任意进入机械运行危险作业区。(7)不具有操作机械素质的人员上岗或其他人员乱动机械。2、机械伤害事故的防范(1)设备运行前应检查设备的安全保护装置,各机械部件安装要牢固,防止刀具等飞出伤人。(2)需要穿戴防护用具的,应穿戴好防护用具。(3)不用手去清除碎屑等。(4)检修、检查机械必须严格执行断电、挂“禁止合闸”警示牌和设专人监护的制度。机械断电后,必须确认其惯性运转已彻底消除后才可进行工作。(5)对机械进行清理积料、捅卡料、上皮带等作业,应遵守停机断电挂警示牌制度。(6)需要用手直接频繁接触的机械,必须有完好紧急制动装置,该制动钮位置必须使操作者在机械作业活动范围内随时可触及到。(7)机械设备各传动部位必须有可靠的防护装置,投料口、螺旋输送机等部位必须有盖板、护栏和警示牌。(8)各机械开关布局必须合理,必须符合两条标准:一是便于操作者紧急停车;二是避免误开动其他设备。(9)严禁无关人员进入机械作业现场;非本机械作业人员因事必须进入的,要先与当班操作者取得联系,做好安全措施后才可同意其进入。(10)上岗作业中,必须思想集中,严格执行有关规章制度。(11)凡未经专业培训取得上岗操作证者,一律不准上岗。操作各种机械的人员必须经过专业培训,能掌握该设备性能的基础知识,经考试合格,持证上岗。已取得上岗证者,必须实现定人、定机、定岗操作,不准随意换人、换岗和代岗。要建立操作人员岗位档案卡,定期进行考核,增强操作者责任心和上进心。(12)作业环境保持整洁卫生。第三节防火防爆火灾和爆炸式安全生产的大敌,一旦发生火灾、爆炸事故,会给员工、工厂带来严重的后果。因此,不仅要求工厂各级领导和从事具有火灾、爆炸危险工艺的员工做好防火防爆工作,也要求每个员工都应做好这项工作。每个员工都必须掌握防火防爆的安全基础知识。一、燃烧、爆炸基本知识要有效防止火灾和爆炸的发生,正确掌握防火防爆技术,需要了解形成燃烧和爆炸的基本原理。1、燃烧燃烧是可燃物质与空气或氧化剂发生化学反应而产生放热、发光的现象。在生产和生活中,凡是产生超出有效范围的违背人们意志的燃烧,即为火灾。燃烧必须同时具备以下三个基本条件:(1)可燃物质。如木材、纸张、金属镁、金属钠、汽油、酒精、氢气、乙炔和石油液化气等。(2)助燃物质。如正常状态下的空气等。(3)点火源。凡能引起可燃物质燃烧的能源均可称之为点火源,常见的点火源有明火、电源、电火花、静电、摩擦等。2、爆炸物质由一种状态迅速转变成为另一种状态,并在极短的时间内以机械功德形式放出巨大的能量,或者是气体在极短的时间内发生剧烈膨胀,压力迅速下降到常温的现象,都称为爆炸。爆炸可分为化学性爆炸和物理性爆炸两种:(1)化学性爆炸。物质由于发生化学反应,产生出大量气体和热量而形成的爆炸。这种爆炸能够直接造成火灾。(2)物理性爆炸。通常指锅炉、压力容器或气瓶内的物质由于受热、碰撞等因素,使气体膨胀,压力急剧升高,超过了设备所能承受的机械强度而发生的爆炸。3、火灾爆炸事故的发生原因由于行业的性质、引起事故的条件等因素不同,工厂火灾、爆炸事故的类型也不相同,从产生事故的原因来看,主要有如下几种:(1)吸烟引起的事故。(2)使用、运输、存储易燃易爆气体、液体、粉尘时引起的事故。(3)使用明火引起的事故。有些工作需要在生产现场动用明火,因管理不当引起事故。(4)静电引起的事故。在生产过程中,有许多工艺会产生静电。例如:用汽车洗涤、皮带在皮带轮上旋转摩擦、油槽在移动时油类在容槽内晃动等,都能产生静电。(5)电气设施使用、安装、管理不当引起的事故。例如,超负荷使用电气设施,引起电流过大;电气设施的绝缘破损、老化;电气设施安装不符合防火防爆的要求等。(6)物质自燃引起的事故。例如煤堆的自燃,废油布等堆积引起的自燃等。(7)雷击引起的事故。雷击具有很大的破坏力,它能产生高温和高热,引起火灾爆炸。(8)压力容器、锅炉等设备及其附件,带故障运行或管理不善,引起事故。二、防火防爆措施1、防止火灾爆炸的基本要求(1)消除着火源:如安装防爆灯具、禁止烟火、接地、避雷、隔离和控制温度等。(2)控制可燃物:以难燃或不燃材料代替可燃材料;防止可燃物质的跑、冒、滴、漏;对那些相互作用能产生可燃气体或蒸汽的物品,应加以隔离,分开存放。(3)隔绝空气:将可燃物品隔绝空气存储,在设备容器中充装惰性介质保护。2、防止火灾爆炸的基本措施(1)严格遵守消防规定,消防通道、安全门、疏散楼梯和楼道、过道灯,要保持畅通。(2)在有火灾、爆炸危险的生产作业现场及仓库区域内,要严禁吸烟。(3)因检修确需动火时,要严格遵守动火制度。即动火前必须报请主管部门审批;审批后,需持有明确时间限制的“动火证”方可进行动火作业。(4)检修动火应严格遵守动火制度。(5)避免摩擦撞击引起火灾和爆炸。(6)消除电器火花。(7)加强通风。3、电气防火防爆基本措施根据作业场所特点,电气防火防爆所采取的基本措施有:(1)正确选用电气设备。具有爆炸危险场所应按规范选择防爆电气设备。(2)按规范选择合理的安装位置,保持必要的安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线虫轮虫资源》课件
- 学校安全培训工作
- 纹绣国庆活动策划方案
- 课件模板软件
- 《高级应用实例》课件
- 手术室护理案例分析
- 新生儿个案护理演讲
- 《工业成本核算》课件
- 技师培训错接线查找课件
- 好吃的水果课件
- 六朝志怪小说课件
- 2023江苏省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英语模拟试卷(含答案详解1)
-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书面分层作业设计案例25《王戎不取道旁李》(含答案)
- 设计任务通知单
- 北京理工大学2016级爆炸物理学习习题
- 研究生课程考核评分参考模板
- translated-2022+中国专家共识:危重症患者的血糖管理(中文版)
- 小学生心理健康主题班会PPT
- 校园暴力情景剧剧本8篇
- MBA英语历年真题及答案详解
- 新教材人教版高中物理选择性必修第二册全册教学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