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儿科课件:《小儿药证直诀学说概要》_第1页
中医儿科课件:《小儿药证直诀学说概要》_第2页
中医儿科课件:《小儿药证直诀学说概要》_第3页
中医儿科课件:《小儿药证直诀学说概要》_第4页
中医儿科课件:《小儿药证直诀学说概要》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小儿药证直诀学说概要时代背景及历史渊源一、时代背景北宋时期较为安定的年代,政府重视文士的培养。“不为良相,当为良医”。钱乙(1032-1113)与苏轼、沈括同时代。《伤寒指论微》5卷,《婴孺论》百篇,惜已散佚。阎孝忠将他的临床经验加以收集整理,于1119汇编成《小儿药证直诀》。比伤寒论晚700多年。时代背景及历史渊源此书对小儿生理、病理、辨证施治和制方用药等颇有创见。比欧洲最早出版的儿科著作早300年。是中国现存第一本以原本形式保存下来的儿科学专书。时代背景及历史渊源《宋史·钱乙》“乙始以颅囟经方著山东”。但书中内容与《颅囟经》并非一脉相承,如无纯阳说法,无虎睛为主治疗惊风的处方。所列调中丸、牛黄丸处方大不相同。经考证,钱乙的学术思想是继承《内经》、《伤寒论》、《金匮要略》《神农本草经》《太平圣惠方》等内容,结合几十年实践后总结而成。治学方法和思路一、知难而进,专一为业二、师古不泥,用于创新三、无书不窥,赅括古今《四库全书总目提要》载:“小儿经方,千古罕见,自乙始别为专门,而其书亦为幼科之鼻祖,后人得其绪论,往往有回生之功”。理论建树1.同中求异,明析小儿特点:“小儿脏腑之气软弱,易虚易实”“五脏六腑成而未全、全而未壮”

“易虚易实,易寒易热”。2.四诊合参,尤重望诊“面上证”

“目内证”。3.确立儿科五脏辨证纲领:心主惊,肝主风,脾主困,肺主喘,肾主虚。4.善用清凉,注重脾胃5.化裁古方,创制新方对儿科学的影响1.钱乙的崇拜者----同时代的董汲、阎季忠2.南宋刘昉《小儿卫生总微论方》全部收载《直诀》内容。3.明代《保婴撮要》阐发、注释,增补验案。4.明代万全三不足两有余,慎务犯胃气,均源于钱乙的理论。对儿科学的影响清吴鞠通《温病条辨·解儿难》,提“稚阴稚阳”观点.“脏腑薄,藩离疏,易于传变;肌肤嫩,神气怯,易于感触;其用药也,稍呆则滞,稍重则伤,稍不对症,则莫知其乡。”五脏辨证一、药物换算十毫=一厘十厘=一分十分=一钱十钱=一两十六两=一斤一两=37.3g一盏=200ml一升=1ml一方寸匕=1.5g一钱寸匕=0.9g一字=0.3g心病虚实证治

心病,多叫哭发热,手足动摇,发热饮水。心主惊。实则叫哭发热,饮水而摇(搐),虚则卧而悸动不安。视其睡,口中气温,或合面睡(俯卧),及上窜(努其气而直伸者)咬牙,皆心热也,导赤散主之。心病虚实证治

心热:导赤散:生地、甘草、木通各等分,为末,三钱(11.2g),水一盏(200ml),入竹叶同煎至五分,食后温服。本方主治虚热,有滋阴之效心实:喜仰卧临床伴目赤、舌尖红、苔黄等泻心汤主之:黄连一两(37.3g),去须为末,每服五分(1.87g),临卧取温水化下。黄连为泻心火之要药,兼燥湿之功。关木通含有马兜铃酸,关木通会导致严重的肾毒性,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已经于2003年4月1日向全国发出通知,取消关木通药用标准,因此任何人都不能将关木通继续作为药物使用,在原来使用关木通的组方中,应使用不含马兜铃酸的木通。含马兜铃酸的中药马兜铃、天仙藤、青木香、寻骨风、关木通、广防已、细辛。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决定,暂停受理含马兜铃、寻骨风、天仙藤和朱砂莲等4种药材的中成药的中药品种保护申请和已有国家标准药品的注册申请,暂停受理含上述4种药材制剂的新药注册申请。36种含马兜铃酸中成药

喘息灵胶囊、肺安片、复方蛇胆川贝散、鸡鸣丸、鸡苏丸、京制咳嗽痰喘丸、七十味松石丸、青果止嗽丸、润肺化痰丸(鸡鸣丸)、十三味疏肝胶囊、胃福颗粒、消咳平喘口服液、新碧桃仙片、止嗽化痰胶囊、止嗽化痰颗粒、止嗽化痰丸(部颁标准10册)、止嗽化痰丸(药典2000版一部)、止嗽青果片、和胃降逆胶囊、香藤胶囊、杜仲壮骨胶囊、杜仲壮骨丸、风湿宁药酒、复方风湿药酒、复方拳参片、祛风除湿药酒、三蛇药酒、伤湿镇痛膏、少林正骨精(酊剂)、神农药酒、益肾蠲痹丸、金朱止泻片、朱砂莲胶囊、保胃胶囊、复方胃痛胶囊、九龙解毒胶囊

心病虚实证治之安神丸治面黄颊赤,身壮热,补心。一治心虚肝热,神思恍惚。马牙硝、白茯苓、麦门冬、干山药、寒水石、甘草(各五钱18.7g),龙脑一字(0.3g)朱砂一两(37.3g)服法:为末,炼蜜为丸,鸡头大,每服半丸,沙糖水化下,无时。关于朱砂天然的辰砂矿石-*硫化汞

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列为上品。性味与归经:甘、微寒,有毒,入心经功效:重镇安神、清热解毒1;用于神志不安、心悸怔忡、失眠、惊痫等症2;用于疮毒肿痛,口舌生疮,咽喉肿痛等症。

朱砂图片关于朱砂现代药理研究:对中枢神经系统有抑制力作用,外用能抑制或杀灭细菌或寄生虫。朱砂的主要成份为硫化汞,还常夹杂雄黄、磷灰石、沥青质等。其中含有的砷、铅、锑等都对人体有害。朱砂在临床上的主要中毒表现神经系统:失眠多梦,记忆力减退,头痛头晕,手脚麻木等消化系统:初期表现为恶心,呕吐,咽喉肿痛,食欲不振,重者可出现消化道出血泌尿系统:常表现在中毒后期,血压下降,心率紊乱或中毒性心肌炎等。汞吸收入血后通过生物膜进入红细胞与血红蛋白的巯基(-SH)结合,可侵害脑细胞、胎儿、精子、卵子、心、肝、肾等,还可抑制多种酶的活性,严重时发生急性肾功能衰竭而死亡。朱砂用量祖国医药学对朱砂毒性的认识,经历了由“无毒”到“有毒”,到“限量”使用的过程。《中国药典》水飞冲服,0.1-0.5g/d,或入丸散,外用适量。人体汞的积蓄量达到100mg时即可发生中毒反应。按照汞在人体内代谢速度推算,每天吸收10mg汞,经过10.5天即可达到100mg的体内积蓄量。一般患者,连续服用朱砂及其制剂的时间不宜超过7天。关于朱砂美国等国都已禁止药物中使用朱砂有人认为,为治病不得已用朱砂无异于饮鸩止渴,在中药方剂中找到替代品是当前一个课题,在口服类中考虑以羚羊角、黄羊角、半枝莲、郁金、砂仁中加冰片、薄荷调整配方替代朱砂。目前儿科临床常用含朱砂药物安宫牛黄丸:含朱砂约10%小儿葫芦散:含朱砂约10%,0.3g含0.03g朱砂。小儿七珍丹胃肠安丸紫雪关于朱砂

中药领军人物、中国中医科学院研究员周超凡表示,从今天来看,朱砂的药用价值已经不大。“可以说是弊大于利。而且该成分不是非用不可,不是不可替代,在风险大、效益小的情况下,应该舍弃。”

生犀散:治目淡红,心虚热生犀二钱(7.5g),地骨皮、赤芍药、柴胡根、干葛、各一两(37.3g),炙甘草五钱(18.7g)为粗末,每服一二钱(3.7-7.5g),水一盏(200ml),煎至七分,温服,食后。适用于血分有热毒兼阴虚而又夹外邪者。心系虚实辨证小结心主惊,心恶热,心主火,心藏神。实热(仰卧,叫哭发热,渴饮抽搐)—泻心汤虚热(俯卧,避热就冷,咬牙)—导赤散阴虚血热夹外邪—生犀散面黄颊赤,身壮热,心神恍惚者—安神丸肝病虚实证治:哭叫目直,呵欠顿闷项急。

肝主风实则目直大叫,呵欠(叹气)顿闷(猝然闷绝)项急;虚则咬牙多欠气肝热:手寻衣领及乱捻物,泻青丸主之肝有热:目直视不得搐,得心热而搐。治肝泻青丸主之,治心导赤散主之。肝有风:目连札不搐,得心热则搐,治肝泻青丸主之,治心导赤散主之。肝病虚实证治肝外感生风:呵欠顿闷,口中气热,当发散,大青膏主之。若能食,饮水不止,当大黄丸微下之,余不可下。肝有风甚:身反折强直不搐,心不受热也,当补肾治肝,补肾地黄丸,治肝泻青丸主之。泻青丸治肝热搐搦,脉洪实当归、龙脑、川芎、山栀子仁、川大黄、羌活、防风等分为末,炼蜜,和丸鸡头大,每服半丸至一丸,煎竹叶汤同沙糖温水化下。

大青膏

治小儿热盛生风,欲为惊搐,血气未实,不能胜邪,故发搐也。大小便依度,口中气热,当发之。天麻一钱(3.7g),白附子一钱五分(5.6g),青黛一钱,蝎尾一钱,乌梢蛇肉一钱,朱砂天竺黄各一字匕(0.3g)生蜜和成膏,每服半皂子大至皂子大。大黄丸:治诸热大黄,黄芩各一两(37.3g)为末,炼蜜丸如绿豆大,每服五丸至十丸,温蜜水下,量儿加减。肝病虚实证治小结肝主风肝有风,目连札肝有热,目直视肝主怒,肝病则性急大叫哭肝藏魂,肝热则手寻衣领,胡乱捻物。肝主筋,肝病则项急抽搦。目直视,大叫哭,项急顿闷—大青膏已见抽搐—泻青丸肝虚气逆呵欠咬牙—地黄丸脾病虚实证治:脾病,困睡洩泻,不思饮食脾主困,实则困睡,身热饮水虚则吐泻生风面晄白,无精光,口中气冷,不思食,吐水,当补脾,益黄散主之。口频撮,当调气,益黄散主之食不消,脾胃冷,故不能消化,当补脾,益黄散主之益黄散(补脾散)治脾胃虚弱及治脾疳腹大身瘦陈皮一两(37.3g),丁香二钱(7.5g),诃子,青皮,炙甘草各五钱(18.7g)为末,三岁儿一钱半(5.6g),水半盏(100ml),煎三分,食前服。泻黄散:治脾热弄舌藿香叶七钱(26.1g),山栀子仁一钱(3.7g)石膏五钱(18.7g),甘草三两(111.9g),防风四两(149.2g)挫,同蜜酒微炒香如细末,每服一钱(3.7g)至两钱,水一盏(200ml),煎至五分,温服清汁,无时。异功散

温中和气,治吐泻不思乳食、凡小儿虚冷,先与数服,以助其气。人参,茯苓,白术,陈皮,甘草各等分为末,每服二钱(7.5),水一盏(200ml),生姜五片,枣两个,同煎至七分,食前温,量多少与之。调中丸人参,白术,干姜各三两,甘草减半为细末,丸如绿豆大,每服半丸至二三十丸,食前温水送下。温中丸人参,甘草,白术各一两姜汁面和丸,绿豆大,米饮下一二十丸,无时。白术散:治脾胃久虚,呕吐腹泻,频作不止,精液枯竭,烦渴燥,但欲饮水,乳食不进,羸瘦困劣,因而失治,变成惊痫,不论阴阳虚实并宜服。人参二钱,白茯苓五钱,白术五钱,藿香叶五钱,木香二钱,甘草一钱,葛根五钱,渴者加至一两。每服三钱,水煎,热甚发渴者去木香。藿香散:治脾胃虚有热,面赤呕吐涎嗽,及转过度(攻下或泻下过度)者。麦门冬,半夏曲,甘草,各半两,藿香叶一两为末,每服五分(1.87g)至一钱,水一盏半,煎七分,食前温服。脾病虚实证治小结倦怠多卧,身热饮水为湿热困脾—泻黄散吐泻不止,久成慢惊为脾胃衰弱—益黄散脾阳虚—调中丸,温中丸脾气虚—异功散口渴便泻—白术散胃阴伤气逆呕吐—藿香散肺病虚实证治肺病,闷乱(胸闷不适),哽气(呼吸不利),长出气(呼气延长),气短喘息。肺主喘:实则闷乱喘促,有饮水者,有不饮水者;虚则哽气,长出气。肺热:手掐眉目鼻面,甘桔汤主之。肺热:肺热饮水喘闷,泻白散主之。肺脏怯,唇白色,当补肺,阿胶散主之。若闷乱气粗,喘促哽气者难治,肺虚损故也。肺虚热:唇深红色,治之散肺;虚热,少服泻白散。肺盛复有风冷:胸满短气,气急喘嗽上气,当先散肺,后的、发散风冷,散肺泻白散,大青膏主之。肺不伤寒,则不胸满。肺病方剂泻白散:治小儿肺盛,气急喘促地骨皮,桑白皮各一两(37.3),炙甘草一钱(3.7g)锉散,入粳米一撮,水小二盏,煎七分,食前服。肺病方剂阿胶散阿胶一两五钱(56g),黍黏子、炙甘草各两钱五分(9.3g),马兜铃五钱(18.7g),杏仁七个,糯米一两。为末,每服一二钱(3.7g-7.5g),水一盏,煎至六分,食后温服。肺病方剂甘桔汤桔梗二两(74.5g),甘草一两(37.3g)为粗末,每服二钱,水一盏,煎至七分,去渣,食后温服。肺病虚实证治小结肺主喘胸闷气急而喘为肺实--泻白散短气喘息,吸少呼多为肺虚—补肺散手掐眉目鼻面为肺热—甘桔汤肾病证治肾病,无精光,畏明,体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