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网络安全行业数据加密与防护方案TOC\o"1-2"\h\u17645第1章数据加密基础 4107491.1加密算法概述 4206931.1.1加密算法的基本概念 472061.1.2加密算法的分类 4299111.1.3加密算法的相关性质 431411.2常用加密技术 4115631.2.1对称加密技术 4291381.2.2非对称加密技术 5222771.2.3混合加密技术 5210971.3加密技术在网络安全中的应用 5209821.3.1数据传输加密 5261331.3.2数据存储加密 5311311.3.3数字签名 5304151.3.4VPN应用 585891.3.5移动设备安全 67471第2章数据防护策略 6199432.1数据防护体系架构 6192902.1.1层次化防护模型 6299162.1.2防护技术体系 6247582.1.3防护策略体系 6149062.2数据安全策略制定 650992.2.1需求分析 6235002.2.2策略制定 6118322.2.3策略审批与发布 7322462.3数据防护策略的实施与优化 7107922.3.1数据防护策略实施 7168962.3.2数据防护策略优化 76435第3章密钥管理 771453.1密钥与分发 737083.1.1密钥 7193943.1.2密钥分发 79943.2密钥存储与保护 8160893.2.1密钥存储 826543.2.2密钥保护 8325733.3密钥生命周期管理 8297693.3.1密钥创建与激活 8195523.3.2密钥使用与更新 8183913.3.3密钥禁用与销毁 835643.3.4密钥审计与监控 81843第4章数据传输加密 866514.1传输层加密协议 85744.1.1SSL/TLS协议 8210744.1.2IPsec协议 8182814.1.3SSH协议 9308134.2应用层加密技术 9133834.2.1协议 9219964.2.2SMIME协议 9275904.2.3VPN技术 923134.3数据传输安全评估 9264284.3.1传输加密算法评估 9295404.3.2加密协议安全性评估 9165374.3.3数据传输过程监控 946394.3.4安全合规性检查 91929第5章数据存储加密 10268875.1数据存储加密技术 10164595.1.1存储加密概述 10175265.1.2加密算法 10252145.1.3加密技术 10285375.2数据库加密方案 1080025.2.1数据库加密概述 10102205.2.2数据库加密策略 10126255.2.3数据库加密实现 10104075.2.4数据库加密与合规性 10202285.3云存储加密实践 1086985.3.1云存储加密背景 10218585.3.2云存储加密技术 10314865.3.3云存储加密应用案例 11155205.3.4云存储加密管理与优化 1119084第6章访问控制与身份认证 11106916.1访问控制策略 11114836.1.1基本概念 11200426.1.2访问控制模型 117836.1.3访问控制实施 1135766.2身份认证技术 11215706.2.1密码学基础 11256696.2.2用户名与密码认证 119716.2.3一次性密码技术 1135796.3多因素认证应用 11283706.3.1多因素认证原理 11248386.3.2常见多因素认证方式 12213636.3.3多因素认证在网络安全中的应用 12193326.3.4多因素认证的发展趋势 1213816第7章安全审计与监控 12318947.1安全审计概述 12238027.1.1安全审计的定义 1232067.1.2安全审计的目的 128687.1.3安全审计的原则 12264247.2安全审计技术 1360577.2.1日志收集 1348617.2.2日志分析 13229697.2.3安全事件监测 13325887.3安全监控与报警 13300637.3.1安全监控 1386797.3.2报警机制 14259937.3.3应急响应 147795第8章网络安全防护 1429368.1防火墙与入侵检测 14213928.1.1防火墙技术 1426888.1.2入侵检测系统(IDS) 14168848.2虚拟专用网络(VPN) 14104968.2.1VPN技术概述 1494918.2.2VPN加密技术 14207038.2.3VPN部署与配置 1447028.3端口安全与防护 15205868.3.1端口扫描与防护 15233268.3.2端口安全策略 15182208.3.3端口防护技术 153695第9章安全合规与风险评估 15180609.1安全合规性要求 1592059.1.1法律法规要求 15113049.1.2行业标准与规范 15238619.1.3企业内部管理制度 15113429.2风险评估方法 1568429.2.1定性风险评估 16299549.2.2定量风险评估 1629319.2.3威胁与脆弱性分析 16221319.2.4风险矩阵法 1640759.3风险应对与整改措施 169709.3.1风险应对策略 16144069.3.2整改措施 16224549.3.3风险监测与预警 16151489.3.4持续改进 168744第10章案例分析与未来趋势 162996010.1数据加密与防护案例分析 162895310.2网络安全行业发展趋势 171491910.3面向未来的数据加密与防护策略展望 17第1章数据加密基础1.1加密算法概述加密算法是保障信息安全的核心技术之一,其主要目的是保证数据在传输和存储过程中的保密性、完整性和可用性。加密算法通过对原始数据进行一系列的数学变换,将明文数据转换为密文数据,从而防止非法用户窃取、篡改和滥用信息。本节将对加密算法的基本概念、分类及其相关性质进行概述。1.1.1加密算法的基本概念加密算法通常包括加密过程和解密过程。加密过程是将明文数据转换为密文数据,解密过程则是将密文数据恢复为明文数据。加密算法的核心是密钥,密钥是控制加密和解密过程的关键信息,分为对称密钥和非对称密钥。1.1.2加密算法的分类根据密钥的使用方式,加密算法可分为以下两类:(1)对称加密算法:加密和解密过程使用相同的密钥,如DES、AES等。(2)非对称加密算法:加密和解密过程使用不同的密钥,通常分为公钥和私钥,如RSA、ECC等。1.1.3加密算法的相关性质加密算法应具备以下性质:(1)保密性:密文数据不能被非法用户理解。(2)完整性:数据在传输和存储过程中未被篡改。(3)可用性:合法用户可以在需要时访问到数据。(4)抗攻击性:加密算法应能抵抗各种密码攻击,如穷举攻击、差分攻击等。1.2常用加密技术在实际应用中,常用的加密技术包括对称加密技术、非对称加密技术和混合加密技术等。1.2.1对称加密技术对称加密技术使用相同的密钥进行加密和解密,其优点是加解密速度快,但密钥分发和管理较为复杂。常见的对称加密算法有:(1)数据加密标准(DES):采用64位密钥,已被证实存在安全漏洞。(2)高级加密标准(AES):采用128、192或256位密钥,是目前最常用的对称加密算法。1.2.2非对称加密技术非对称加密技术使用不同的密钥进行加密和解密,分为公钥和私钥。其优点是密钥分发和管理相对简单,但加解密速度较慢。常见的非对称加密算法有:(1)RSA算法:基于大数分解难题,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非对称加密算法。(2)椭圆曲线加密(ECC):基于椭圆曲线离散对数问题,具有更高的安全性和更快的加解密速度。1.2.3混合加密技术混合加密技术是将对称加密和非对称加密相结合的加密方式,利用对称加密技术的高效性和非对称加密技术的安全性。常见的混合加密算法有:(1)数字信封:使用非对称加密技术加密对称密钥,再使用对称加密技术加密数据。(2)SSL/TLS:在传输层实现混合加密,保障网络通信的安全。1.3加密技术在网络安全中的应用加密技术在网络安全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以下列举了几种常见的应用场景:1.3.1数据传输加密在数据传输过程中,加密技术可以有效防止数据被窃取、篡改和滥用。例如,使用SSL/TLS协议对网站数据进行加密,保障用户在浏览网页、进行在线交易等场景下的数据安全。1.3.2数据存储加密数据存储加密是指对存储设备上的数据进行加密保护,防止数据在设备丢失、被盗或被非法访问时泄露。例如,使用AES算法对硬盘数据进行加密,保证数据在存储过程中的安全性。1.3.3数字签名数字签名是一种基于非对称加密技术的身份认证和数据完整性保护机制。通过使用私钥对数据进行签名,接收方可以使用公钥验证签名,保证数据在传输过程中未被篡改。1.3.4VPN应用虚拟专用网络(VPN)使用加密技术在公共网络上建立安全的通信隧道,实现远程访问和跨地域互联。通过对传输数据进行加密,VPN保障了用户在互联网上的数据安全。1.3.5移动设备安全在移动设备安全方面,加密技术可以保护用户数据不被非法访问。例如,使用加密算法对手机通讯录、短信、照片等数据进行加密,防止数据泄露。第2章数据防护策略2.1数据防护体系架构为了保证网络安全,构建一套科学、合理的数据防护体系架构。本节将从以下几个方面阐述数据防护体系架构:2.1.1层次化防护模型层次化防护模型是一种将网络划分为多个安全层次,对数据传输和存储进行分层次保护的方法。主要包括物理安全、网络安全、主机安全、数据安全和应用安全等层次。2.1.2防护技术体系防护技术体系包括加密技术、身份认证、访问控制、安全审计、入侵检测、防火墙等多种技术手段,以提高数据安全性。2.1.3防护策略体系防护策略体系主要包括数据加密策略、数据备份与恢复策略、数据访问控制策略等,以保证数据的机密性、完整性和可用性。2.2数据安全策略制定数据安全策略是保障网络安全的核心,以下为数据安全策略的制定过程:2.2.1需求分析分析组织内部的数据安全需求,包括数据类型、敏感程度、业务流程等,为制定数据安全策略提供依据。2.2.2策略制定根据需求分析,制定以下数据安全策略:(1)数据加密策略:对敏感数据进行加密处理,保证数据在传输和存储过程中的机密性。(2)数据备份与恢复策略:定期对重要数据进行备份,并在数据丢失或损坏时进行恢复。(3)数据访问控制策略:对用户进行身份认证和权限控制,防止未授权访问和操作。2.2.3策略审批与发布将制定的数据安全策略提交给相关部门进行审批,并在通过审批后发布实施。2.3数据防护策略的实施与优化2.3.1数据防护策略实施(1)部署加密技术:根据数据加密策略,选择合适的加密算法和设备,对数据进行加密处理。(2)建立访问控制机制:根据数据访问控制策略,实施身份认证、权限控制等安全措施。(3)定期备份与恢复:按照数据备份与恢复策略,对重要数据进行备份,并定期进行恢复演练。2.3.2数据防护策略优化(1)持续监控与评估:对数据防护体系进行持续监控和评估,发觉潜在的安全风险。(2)优化防护策略:根据监控与评估结果,调整和优化数据防护策略,提高数据安全性。(3)员工培训与意识提升:加强员工的安全意识培训,提高员工对数据防护策略的认知和执行力度。第3章密钥管理3.1密钥与分发3.1.1密钥密钥是数据加密过程中的关键环节,其安全性直接关系到整个加密系统的可靠性。本节将介绍如何采用业界公认的强随机数算法和硬件安全模块(HSM)高质量密钥。3.1.2密钥分发在保证密钥安全的前提下,高效地完成密钥的分发是的。本节将阐述几种常用的密钥分发机制,包括对称密钥分发、非对称密钥分发以及混合密钥分发。3.2密钥存储与保护3.2.1密钥存储密钥存储的安全性是保障加密数据安全的关键因素。本节将讨论密钥存储的最佳实践,包括硬件存储、软件存储以及云端存储等方案。3.2.2密钥保护为了防止密钥泄露、篡改等安全风险,必须对密钥进行严格保护。本节将从物理安全、访问控制、加密算法等方面介绍密钥保护的相关措施。3.3密钥生命周期管理3.3.1密钥创建与激活本节将详细描述密钥从创建到激活的整个过程,包括密钥策略的制定、密钥、审核与启用等环节。3.3.2密钥使用与更新加密场景和业务需求的变化,密钥需要定期更新以保持其安全性。本节将探讨密钥的使用与更新策略,包括密钥轮换、密钥扩展等方法。3.3.3密钥禁用与销毁当密钥不再使用或泄露风险时,应立即对其进行禁用和销毁。本节将介绍密钥禁用与销毁的最佳实践,以保证密钥不再被非法使用。3.3.4密钥审计与监控为了保证密钥管理的合规性和透明度,实施密钥审计与监控是必要的。本节将阐述如何对密钥管理活动进行审计、监控和报警,以提高安全防护能力。第4章数据传输加密4.1传输层加密协议4.1.1SSL/TLS协议安全套接层(SSL)及其继任者传输层安全(TLS)协议,为网络通信提供加密保障。这两种协议广泛应用于Web浏览器与服务器之间的数据传输加密,保证数据在传输过程中的安全性。4.1.2IPsec协议IPsec协议为IP层提供安全保护,对数据进行加密和认证。它适用于不同网络设备之间的数据传输加密,如路由器、防火墙等。4.1.3SSH协议安全外壳(SSH)协议是一种专为远程登录会话和其他网络服务提供安全性的协议。它采用加密技术对传输的数据进行保护,防止数据泄露。4.2应用层加密技术4.2.1协议协议是基于HTTP协议的安全版本,采用SSL/TLS协议对数据传输进行加密。在Web应用中,协议广泛应用于用户登录、支付等敏感信息的传输。4.2.2SMIME协议安全/多用途互联网邮件扩展(SMIME)协议是一种基于邮件的加密和数字签名技术。它为邮件通信提供端到端的安全保护,保证邮件内容在传输过程中的安全性。4.2.3VPN技术虚拟私人网络(VPN)技术通过加密技术在公共网络上构建一个安全的通信隧道,实现数据传输的加密。VPN技术广泛应用于远程办公、跨地域企业网络互联等领域。4.3数据传输安全评估4.3.1传输加密算法评估对所采用的加密算法进行安全性评估,包括加密强度、算法复杂性、抗攻击能力等方面,以保证加密算法能够满足数据传输安全需求。4.3.2加密协议安全性评估对传输层和应用层的加密协议进行安全性评估,分析协议的漏洞、弱点,并提出相应的防护措施。4.3.3数据传输过程监控对数据传输过程进行实时监控,发觉异常情况,如数据泄露、非法访问等,及时采取措施,保障数据传输安全。4.3.4安全合规性检查根据国家法律法规和行业规定,对数据传输加密措施进行合规性检查,保证企业数据传输加密方案符合相关要求。第5章数据存储加密5.1数据存储加密技术5.1.1存储加密概述存储加密是指对存储设备中的数据进行加密保护,以保证数据在静态存储状态下的安全性。本节将介绍存储加密的基本概念、加密算法和加密技术。5.1.2加密算法本节将介绍常用的对称加密算法(如AES、DES等)和非对称加密算法(如RSA、ECC等),并分析其优缺点及适用场景。5.1.3加密技术本节将探讨全盘加密、文件级加密和数据库加密等存储加密技术,以及其实现方式和功能影响。5.2数据库加密方案5.2.1数据库加密概述数据库加密是指对数据库中的数据进行加密保护,以防止敏感数据泄露。本节将介绍数据库加密的背景和重要性。5.2.2数据库加密策略本节将讨论如何制定合理的数据库加密策略,包括选择合适的加密算法、确定加密粒度和加密范围等。5.2.3数据库加密实现本节将介绍数据库加密技术的具体实现方法,如透明数据加密(TDE)、字段级加密等,并分析其优缺点。5.2.4数据库加密与合规性本节将探讨数据库加密在国内外法规和标准中的要求,如我国《网络安全法》等,以及如何满足合规性要求。5.3云存储加密实践5.3.1云存储加密背景云计算的广泛应用,云存储加密成为保障数据安全的关键技术。本节将介绍云存储加密的背景和挑战。5.3.2云存储加密技术本节将分析云存储环境下的加密技术,包括客户端加密、服务器端加密和混合加密等。5.3.3云存储加密应用案例本节将通过实际案例,介绍不同场景下云存储加密的应用,如对象存储、文件存储和块存储等。5.3.4云存储加密管理与优化本节将探讨如何有效管理和优化云存储加密,包括密钥管理、功能优化和安全性评估等方面。第6章访问控制与身份认证6.1访问控制策略6.1.1基本概念访问控制是网络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主要目标是保证经过授权的用户才能访问受保护的资源。访问控制策略是制定和实施访问控制的具体规则和措施。6.1.2访问控制模型本节将介绍几种常见的访问控制模型,包括自主访问控制(DAC)、强制访问控制(MAC)和基于角色的访问控制(RBAC)等。6.1.3访问控制实施详细阐述如何在网络安全中实施访问控制,包括访问控制列表(ACL)、访问控制矩阵、访问控制令牌等技术。6.2身份认证技术6.2.1密码学基础介绍身份认证中所涉及的密码学知识,包括哈希函数、对称加密、非对称加密等。6.2.2用户名与密码认证分析传统的用户名与密码认证方式的优缺点,以及如何提高其安全性。6.2.3一次性密码技术介绍一次性密码技术,包括时间同步、挑战应答等,以降低密码泄露风险。6.3多因素认证应用6.3.1多因素认证原理阐述多因素认证的原理,即结合两个或多个不同类型的身份验证因素,提高系统安全性。6.3.2常见多因素认证方式介绍几种常见的多因素认证方式,包括短信验证码、动态令牌、生物识别等。6.3.3多因素认证在网络安全中的应用分析多因素认证在网络安全中的应用场景,如在线银行、电子商务、企业内网等,并探讨其实施策略。6.3.4多因素认证的发展趋势探讨多因素认证技术的未来发展趋势,如无密码认证、基于风险分析的动态认证等。第7章安全审计与监控7.1安全审计概述安全审计作为网络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对网络中的信息活动进行监督、记录与分析,以保证数据加密与防护方案的有效性。安全审计通过对系统、网络和应用程序的运行状态进行监控,评估潜在的安全威胁,并为安全防护提供决策支持。本节将从安全审计的定义、目的和原则等方面进行概述。7.1.1安全审计的定义安全审计是指对计算机系统、网络和应用程序的安全相关活动进行监控、记录和分析的过程。其主要目的是保证信息的保密性、完整性和可用性,以及检测和预防安全威胁。7.1.2安全审计的目的(1)发觉潜在的安全威胁和漏洞。(2)监测违规行为,及时采取措施防范风险。(3)评估安全防护措施的有效性,为改进提供依据。(4)遵守法律法规和行业标准,满足合规性要求。7.1.3安全审计的原则(1)客观性:安全审计应基于事实和证据,避免主观臆断。(2)全面性:安全审计应覆盖所有相关系统和网络,保证无遗漏。(3)动态性:安全审计应持续进行,以适应不断变化的网络环境。(4)保密性:安全审计过程中涉及的信息应严格保密,防止泄露。7.2安全审计技术安全审计技术主要包括日志收集、日志分析和安全事件监测等。本节将从这几个方面介绍安全审计技术。7.2.1日志收集日志收集是安全审计的基础,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系统日志:记录操作系统、应用程序和服务的运行状态。(2)网络日志:记录网络设备的运行状态、流量信息和安全事件。(3)安全设备日志:记录防火墙、入侵检测系统等安全设备的运行状态和事件。7.2.2日志分析日志分析是对收集到的日志信息进行深入挖掘,以发觉潜在的安全威胁。主要分析方法包括:(1)基于规则的检测:通过预定义的安全规则,对日志进行匹配分析。(2)基于异常的检测:通过建立正常行为模型,发觉偏离正常行为的事件。(3)机器学习:利用数据挖掘技术,自动识别安全威胁。7.2.3安全事件监测安全事件监测是指对网络中的安全事件进行实时监控,以便及时发觉并采取应对措施。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实时监控:对系统、网络和安全设备进行实时监控,发觉异常行为。(2)报警机制:当检测到安全事件时,立即触发报警,通知相关人员处理。(3)响应策略:根据安全事件的严重程度,制定相应的应急响应策略。7.3安全监控与报警安全监控与报警是网络安全防护的关键环节,旨在对网络中的安全事件进行实时监测,并及时采取应对措施。7.3.1安全监控(1)流量监控:对网络流量进行实时监控,分析异常流量和潜在威胁。(2)行为监控:对用户和系统的行为进行监控,发觉违规行为。(3)安全设备监控:监控安全设备的运行状态,保证其正常工作。7.3.2报警机制(1)报警阈值设置:根据安全事件的风险程度,设置合理的报警阈值。(2)报警方式:通过邮件、短信、声光等方式,及时通知相关人员。(3)报警处理:对报警信息进行分类、分析和处理,保证安全事件得到有效应对。7.3.3应急响应(1)制定应急响应预案:针对不同类型的安全事件,制定相应的应急响应预案。(2)应急响应流程:明确应急响应的组织架构、人员职责和工作流程。(3)应急演练:定期进行应急响应演练,提高应对安全事件的能力。第8章网络安全防护8.1防火墙与入侵检测8.1.1防火墙技术防火墙作为网络安全的第一道防线,对于保护内部网络免受外部攻击。本节主要介绍防火墙的分类、工作原理及配置策略。重点讨论包过滤防火墙、应用层防火墙以及状态检测防火墙等技术。8.1.2入侵检测系统(IDS)入侵检测系统是防火墙的补充,用于实时监控网络流量,识别和响应潜在的安全威胁。本节将阐述入侵检测系统的类型、工作原理以及如何与防火墙协同工作,提高网络安全防护能力。8.2虚拟专用网络(VPN)8.2.1VPN技术概述虚拟专用网络是一种通过公共网络(如互联网)提供安全连接的技术。本节将介绍VPN的基本概念、工作原理及主要应用场景。8.2.2VPN加密技术加密是VPN技术的核心,保障数据传输的安全性。本节将详细讲解VPN中常用的加密算法,如AES、DES等,并探讨如何选择合适的加密技术。8.2.3VPN部署与配置本节将介绍如何在企业网络中部署和配置VPN设备,包括VPN服务器和客户端的设置,以及针对不同场景的优化策略。8.3端口安全与防护8.3.1端口扫描与防护端口是网络攻击的主要目标,本节将分析常见的端口扫描技术,并提出相应的防护措施。8.3.2端口安全策略制定合理的端口安全策略,可以有效降低网络风险。本节将探讨如何根据业务需求,制定端口安全策略,包括端口限制、访问控制等。8.3.3端口防护技术本节将介绍常用的端口防护技术,如TCPWrappers、端口映射等,以及如何在实际应用中部署和配置这些技术,提高网络安全性。通过以上章节的学习,读者可以全面了解网络安全防护的相关技术,为构建安全可靠的网络环境奠定基础。第9章安全合规与风险评估9.1安全合规性要求本节主要阐述网络安全行业在数据加密与防护方面需遵循的合规性要求。根据我国相关法律法规及国际标准,企业应保证其信息安全管理体系满足以下要求:9.1.1法律法规要求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信息安全技术信息系统安全工程管理要求》等法律法规的规定,对数据进行加密处理,保障用户隐私和数据安全。9.1.2行业标准与规范参照信息安全行业标准,如ISO27001、ISO27002等,以及行业特定规范,保证数据加密与防护方案的合规性。9.1.3企业内部管理制度建立完善的企业内部信息安全管理制度,对数据加密与防护工作进行规范,保证各项措施得以有效执行。9.2风险评估方法本节介绍网络安全行业数据加密与防护方案的风险评估方法,帮助企业识别潜在的安全风险。9.2.1定性风险评估通过专家评审、头脑风暴等方法,对数据加密与防护方案中可能存在的风险进行识别和定性分析。9.2.2定量风险评估采用定量分析方法,如概率论和数理统计等,对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影响程度和损失大小进行评估。9.2.3威胁与脆弱性分析结合实际业务场景,识别潜在的威胁和脆弱性,对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中国网络游戏市场深度研究与前景趋势报告(定制版)
- 2024年中国钢铁行业节能减排行业调查报告
- 中国车用仪表制造市场深度分析及投资战略咨询报告
- 健康生活课件
- 萧山区指纹门禁管理办法
- 薪酬福利管理办法中体检
- 蛋糕店冷库管理办法细则
- 衡水土地合作社管理办法
- 医疗保障管理课件
- 装修质量保证金管理办法
- 嘉峪关市招聘公办幼儿园编制外聘用制教师考试真题2022
- 塔吊基础沉降观测记录
- 综合日语说课讲课公开课一等奖市优质课赛课获奖课件
- 教师职业道德(高职)PPT完整全套教学课件
- 茶楼服务员的礼仪培训资料
- GB/T 5976-2006钢丝绳夹
- GB/T 4169.3-2006塑料注射模零件第3部分:带头导套
- GB/T 12325-2008电能质量供电电压偏差
- 医德医风培训
- 新《高等教育学》考试复习题库450题(含各题型)
- 日照正济药业有限公司创新原料药及制剂研发生产项目一期工程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报告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