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教育评价与考试管理作业指导书TOC\o"1-2"\h\u9895第1章教育评价概述 3137471.1教育评价的基本概念 3216911.2教育评价的目的与类型 3118511.2.1教育评价的目的 3276661.2.2教育评价的类型 3184441.3教育评价的原则与方法 4220471.3.1教育评价的原则 4245961.3.2教育评价的方法 45914第2章考试管理的基本原理 4243242.1考试管理的概念与任务 4156872.2考试管理的基本原则 5188582.3考试管理的组织与实施 54967第3章教育评价与考试管理的政策法规 5317943.1我国教育评价政策法规概述 6306533.1.1基础教育评价政策法规 629513.1.2高等教育评价政策法规 611123.2我国考试管理政策法规概述 6263783.2.1国家教育考试政策法规 6231603.2.2地方教育考试政策法规 6258103.3教育评价与考试管理的政策法规实践 6128713.3.1教育评价实践 6299643.3.2考试管理实践 664683.3.3政策法规贯彻落实 723859第4章教育评价的方法与技术 7238224.1量化评价方法 787634.1.1纸笔测验 7198194.1.2实践操作评价 7166134.1.3观察评价 760894.1.4档案袋评价 735374.2质性评价方法 7203664.2.1访谈法 789734.2.2观察法 745744.2.3案例分析法 7120814.2.4行动研究法 8268364.3教育评价技术的应用 8231144.3.1教育教学过程中的评价 8289874.3.2教育质量管理与监控 8223014.3.3教育决策与政策制定 880074.3.4教育教学改革与创新 8111494.3.5教育资源共享与优化 88671第5章考试设计与试题编制 8207775.1考试设计的基本原则 885705.1.1科学性原则 859315.1.2公平性原则 8160285.1.3系统性原则 9147035.1.4导向性原则 954875.2试题类型与编制方法 9317925.2.1选择题 9304915.2.2填空题 9231735.2.3简答题 9201535.2.4论述题 915275.2.5实践操作题 959205.3试题质量分析与评价 9101565.3.1试题质量标准 9122545.3.2试题质量分析 961355.3.3试题评价方法 1048795.3.4试题改进措施 1010058第6章考试安全与保密工作 10151036.1考试安全的重要性 10112326.1.1维护考试公平公正 10157926.1.2保障考生权益 10249876.1.3提高教育质量 1055636.2考试保密工作的组织与管理 10219916.2.1命题与审题环节 1028636.2.2印刷与运输环节 11101476.2.3保管与分发环节 1111046.2.4考试结束后的试卷回收与保管 11254376.3考试安全事件的预防与处理 1113836.3.1预防措施 11180236.3.2考试安全事件的处理 118195第7章考试实施与监督管理 11183117.1考试组织实施流程 11218557.1.1考试准备 11313247.1.2考试实施 12196517.1.3考试评分与反馈 12191147.2考试监督与管理措施 1215577.2.1监考人员管理 12141127.2.2考场管理 12128097.2.3考试过程监控 12121337.3考试违规行为的处理与预防 13257237.3.1违规行为处理 1359927.3.2违规行为预防 1315106第8章考试结果分析与评价 13169638.1考试数据分析方法 1383848.1.1描述性统计分析 1323628.1.2差异分析 13250728.1.3相关分析 1319378.1.4影响因素分析 1353288.2考试结果的评价与反馈 1426528.2.1评价标准 14191508.2.2成绩分布分析 14315978.2.3反馈机制 14215348.3考试结果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 1423168.3.1教学改进 14289788.3.2学生个性化辅导 1461768.3.3教育政策制定 14267858.3.4教育资源优化配置 1415601第9章教育评价与考试管理的改革与创新 14280249.1国内外教育评价与考试管理改革趋势 1458069.2教育评价与考试管理改革的策略与路径 15248609.3信息技术在评价与考试管理中的应用 153154第10章教育评价与考试管理的实践案例 15540510.1基础教育评价与考试管理案例 15759510.2高等教育评价与考试管理案例 16528310.3职业教育评价与考试管理案例 16第1章教育评价概述1.1教育评价的基本概念教育评价是对教育活动、过程和结果进行价值判断的活动。它旨在了解教育现象的现状、成效和问题,为教育决策、改进和教育研究提供依据。教育评价涉及对学生、教师、课程、教学方法、教育管理等多个方面的评价。1.2教育评价的目的与类型1.2.1教育评价的目的教育评价的目的主要包括:(1)诊断教育问题,为教育改进提供依据。(2)指导教育实践,促进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3)监测教育发展水平,为教育决策提供支持。(4)激励和促进教师、学生的成长与发展。1.2.2教育评价的类型根据不同的分类标准,教育评价可分为以下几种类型:(1)按评价对象划分:学生评价、教师评价、课程评价、教育管理评价等。(2)按评价时间划分:形成性评价、过程性评价、终结性评价。(3)按评价方法划分:定量评价、定性评价、综合评价。(4)按评价主体划分:自我评价、同伴评价、上级评价、专家评价等。1.3教育评价的原则与方法1.3.1教育评价的原则教育评价应遵循以下原则:(1)客观性原则:评价应基于事实,避免主观臆断,保证评价结果公正、公平。(2)科学性原则:评价方法应科学合理,保证评价结果的准确性和有效性。(3)全面性原则:评价内容应全面,涵盖教育的各个方面,避免片面性。(4)动态性原则:评价应关注教育的发展过程,及时调整评价方法和内容,以适应教育改革的需要。(5)激励性原则:评价应以促进教师、学生的成长与发展为目标,激发其内在动力。1.3.2教育评价的方法教育评价的方法包括:(1)观察法:通过观察教育现象,收集评价信息。(2)问卷调查法:通过设计问卷,收集评价对象的意见和建议。(3)访谈法:通过与评价对象进行交谈,了解其想法和需求。(4)测试法:通过考试、竞赛等形式,评价学生的学业成绩和综合素质。(5)数据分析法:运用统计学方法,对评价数据进行分析,得出评价结果。(6)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具体的教育案例,评价教育活动的成效和问题。(7)同行评议法:组织同行专家对教育成果进行评价,提出意见和建议。第2章考试管理的基本原理2.1考试管理的概念与任务考试管理是指在教育评价过程中,对考试活动进行计划、组织、协调、指导和监督的一系列活动。其任务主要包括:保证考试的公正性、客观性和有效性;规范考试程序,提高考试质量;为考生提供良好的考试环境和服务;以及发挥考试在评价教育质量和促进教育改革中的作用。2.2考试管理的基本原则(1)公平公正原则:考试管理应保证所有考生在同等条件下参加考试,严格保密考试内容,严肃处理作弊行为,保障考试的公正性。(2)客观性原则:考试管理应保证考试内容的科学性和合理性,提高考试的信度和效度,避免主观判断对考试成绩的影响。(3)标准化原则:考试管理应制定统一的考试标准、评分标准和考试流程,保证考试的规范性和一致性。(4)激励与引导原则:考试管理应关注考试结果对教学和学习的影响,通过考试激励学生积极学习,引导教师改进教学方法和内容。(5)动态调整原则:考试管理应结合教育改革和社会发展的需要,不断调整和完善考试内容、方法和手段。2.3考试管理的组织与实施(1)考试管理组织:建立完善的考试管理机构,明确各部门职责,制定详细的考试管理工作流程,保证考试管理的顺利进行。(2)考试计划与安排:制定年度考试计划,明确考试时间、地点、科目等,合理安排考试日程,保证考试有序进行。(3)考试命题与审题:组织专家进行命题和审题,保证考试内容的科学性、合理性和适应性。(4)考试实施:加强考试现场的监督与管理,严格执行考试规程,保证考试的顺利进行。(5)考试评分与登分:采用统一的评分标准,组织教师进行评分和登分工作,保证评分的客观性和准确性。(6)考试结果分析与反馈:对考试结果进行统计分析,及时向教育管理部门、学校、教师和学生反馈,为教学改进提供依据。(7)考试安全与保密:加强考试安全意识,落实考试保密措施,保证考试内容、试卷和考试数据的安全。(8)考试违规处理:严肃处理考试违规行为,维护考试的严肃性和公正性。第3章教育评价与考试管理的政策法规3.1我国教育评价政策法规概述我国教育评价政策法规体系是根据国家教育法律法规,结合我国教育发展实际,逐步建立和完善起来的。主要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等法律法规中关于教育评价的相关条款,以及一系列部门规章和规范性文件。3.1.1基础教育评价政策法规基础教育评价政策法规主要涉及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学业水平评价、教师教育教学评价等方面。相关政策法规强调以学生发展为核心,注重评价内容的全面性、评价方法的科学性和评价过程的公正性。3.1.2高等教育评价政策法规高等教育评价政策法规主要包括《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办法》、《高等教育评估暂行办法》等。这些政策法规旨在提高高等教育质量,推动高校内涵式发展,强化高校自我评估和社会评估。3.2我国考试管理政策法规概述我国考试管理政策法规体系主要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考试法》、《国家教育考试违规处理办法》等法律法规,以及各类考试的具体实施办法。3.2.1国家教育考试政策法规国家教育考试政策法规主要涉及高考、中考、研究生入学考试等国家级考试。这些政策法规明确了考试的组织管理、考试安全、考试违规处理等方面的规定,保证考试的公平、公正、安全。3.2.2地方教育考试政策法规地方教育考试政策法规主要包括地方教育行政部门根据国家教育考试政策法规制定的实施细则,如地方高考、中考等考试的组织实施、考试管理等。3.3教育评价与考试管理的政策法规实践我国教育评价与考试管理的政策法规在实践中不断得到完善和发展。3.3.1教育评价实践在教育评价实践方面,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积极摸索符合教育发展规律和时代要求的教育评价体系,推动教育评价内容、方法、手段的改革。3.3.2考试管理实践在考试管理实践方面,我国不断加强考试安全工作,严肃查处考试违规行为,保证考试公平、公正。同时推进考试管理信息化建设,提高考试管理水平和效率。3.3.3政策法规贯彻落实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认真贯彻落实教育评价与考试管理的政策法规,加强政策宣传和培训,提高广大师生和教育工作者依法治教、依法执考的意识和能力。同时加大监督检查力度,保证政策法规在教育评价与考试管理中得到有效执行。第4章教育评价的方法与技术4.1量化评价方法4.1.1纸笔测验纸笔测验作为一种传统的量化评价方法,主要用于考察学生的知识掌握程度和基本技能。它包括选择题、填空题、简答题和计算题等类型。4.1.2实践操作评价实践操作评价是对学生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所展现出的技能和能力的评价。它包括实验操作、作品制作、表演展示等形式。4.1.3观察评价观察评价是通过对学生在课堂、课外活动中的表现进行观察,收集相关信息,从而对其学习过程和成果进行评价。4.1.4档案袋评价档案袋评价是一种收集学生作品、反思日记、评价表等材料,以展示学生在一定时期内学习成果和进步的评价方法。4.2质性评价方法4.2.1访谈法访谈法是通过与被评价者进行面对面的交谈,了解其学习经历、态度、动机等质性信息,以全面评价其教育效果。4.2.2观察法观察法是在自然情境下,对被评价者的学习行为、情感态度、交往合作等方面进行细致观察,以获取评价信息。4.2.3案例分析法案例分析法是通过分析具有代表性的教育案例,揭示教育现象背后的规律,为教育评价提供依据。4.2.4行动研究法行动研究法是教育工作者在实践中针对实际问题进行反思、摸索、改进,以提高教育质量的方法。4.3教育评价技术的应用4.3.1教育教学过程中的评价在教育教学中,评价技术可以用于诊断学生学习问题、指导教学策略调整、促进学生学习进步等方面。4.3.2教育质量管理与监控教育评价技术可用于对学校、教师、课程等教育质量进行监测和评价,以提高教育管理水平。4.3.3教育决策与政策制定教育评价技术可以为教育决策者提供关于教育现状、问题和发展趋势的依据,辅助政策制定。4.3.4教育教学改革与创新教育评价技术在新课程实施、教学方法改革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有助于推动教育教学创新。4.3.5教育资源共享与优化通过教育评价技术,可以筛选优质教育资源,促进教育资源的共享和优化配置,提高教育质量。第5章考试设计与试题编制5.1考试设计的基本原则5.1.1科学性原则考试设计应遵循教育科学的原理,保证考试内容、形式和评价方法科学合理,充分体现考试的目的和功能。5.1.2公平性原则考试设计应保证对所有考生公平、公正、公开,避免任何形式的歧视和偏见,保证考试的公平性。5.1.3系统性原则考试设计应从整体出发,对考试目标、内容、方法、评价等方面进行系统规划,保证考试的完整性和连续性。5.1.4导向性原则考试设计应引导教育教学改革,注重考查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促使教育教学方法改革,提高教育质量。5.2试题类型与编制方法5.2.1选择题选择题包括单选题和多选题。编制方法:明确考查知识点,设计题干和选项,保证选项之间的互斥性和干扰性。5.2.2填空题填空题主要考查学生的基础知识掌握程度。编制方法:提炼关键信息,设计合适的填空形式,避免答案的唯一性。5.2.3简答题简答题用于考查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和运用能力。编制方法:设定问题背景,提出明确要求,指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分析和解答。5.2.4论述题论述题主要考查学生的综合分析、论证和表达能力。编制方法:选择具有探讨价值的问题,引导学生展开论述,注重考查学生的逻辑思维和创新能力。5.2.5实践操作题实践操作题用于考查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际操作技能。编制方法:结合实际情境,设计具有操作性的任务,明确评价标准。5.3试题质量分析与评价5.3.1试题质量标准试题质量标准包括:科学性、针对性、难易度、区分度、导向性、可操作性等。5.3.2试题质量分析对试题进行质量分析,主要包括:分析试题的考查目标、内容、难度、区分度等,评估试题的科学性和合理性。5.3.3试题评价方法试题评价方法包括:专家评审、统计分析、考生反馈等。通过多种方法综合评价试题的质量,为考试设计和试题编制提供依据。5.3.4试题改进措施根据试题质量分析和评价结果,采取相应措施改进试题,提高考试质量。措施包括:调整试题内容、形式、难易度等,优化考试结构。第6章考试安全与保密工作6.1考试安全的重要性考试安全是教育评价与考试管理工作的核心环节,关系到考试的公平、公正及评价结果的准确性。保障考试安全对于维护教育公平、选拔优秀人才具有重要意义。本节将从以下几个方面阐述考试安全的重要性:6.1.1维护考试公平公正考试安全是保证考试公平公正的基础,防止作弊、泄题等行为,使所有考生在同等条件下参加考试,保证评价结果的客观性和准确性。6.1.2保障考生权益考试安全关系到考生的切身利益,保证考生在公平的环境下参加考试,有助于选拔出真正优秀的人才,为考生提供公平竞争的平台。6.1.3提高教育质量考试安全有助于保证教育评价的准确性,从而为教育质量的提高提供有力保障。安全的考试环境能够促使教师、学生和教育管理部门关注教学过程,提高教育教学质量。6.2考试保密工作的组织与管理考试保密工作是保证考试安全的关键环节,涉及命题、印刷、运输、保管、分发、回收等多个环节。以下对考试保密工作的组织与管理进行详细阐述。6.2.1命题与审题环节(1)严格选拔命题人员,保证其具备相应专业水平和道德素质。(2)命题过程中,采取封闭式管理,防止试题泄露。(3)设立审题环节,对命题质量进行审核,保证试题的难度、区分度等符合要求。6.2.2印刷与运输环节(1)选择具备保密资质的印刷企业,签订保密协议,保证试题印刷安全。(2)试题印刷过程中,采取严格的管理措施,防止试题泄露。(3)运输过程中,采取专用车辆、专人押运等方式,保证试题安全。6.2.3保管与分发环节(1)考试前,将试题存放于保密室,实行双人双锁管理。(2)分发试题时,采取严密监控措施,保证试题安全到达考场。6.2.4考试结束后的试卷回收与保管(1)考试结束后,及时回收试卷,清点数量,保证试卷完整。(2)试卷回收后,存放于保密室,实行双人双锁管理,直至阅卷结束。6.3考试安全事件的预防与处理为预防考试安全事件的发生,本节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提出预防措施,并对可能发生的考试安全事件进行处理。6.3.1预防措施(1)加强考试安全意识教育,提高考生、教师及考试工作人员的安全意识。(2)完善考试安全管理制度,明确责任,落实到位。(3)强化考试安全监督检查,保证各项措施得到有效执行。6.3.2考试安全事件的处理(1)一旦发生考试安全事件,立即启动应急预案,迅速采取措施控制事态发展。(2)及时报告上级教育行政部门,依法依规进行查处。(3)对涉及考试安全事件的当事人及相关责任人,依法依规追究责任。(4)总结经验教训,加强考试安全管理工作,防止类似事件再次发生。第7章考试实施与监督管理7.1考试组织实施流程7.1.1考试准备(1)制定考试计划:根据教学安排,明确考试时间、地点、科目、考试形式等内容。(2)编排考场:合理分配考场资源,保证考试环境安静、舒适、安全。(3)发布考试通知:提前告知考生考试相关信息,包括考试时间、地点、考试要求等。(4)试卷准备:根据课程标准和教学要求,组织相关人员编写、审核试卷。7.1.2考试实施(1)考生入场:核实考生身份,检查携带物品,保证考试公平、公正。(2)考试监考:严格执行考试纪律,维护考场秩序,保证考试顺利进行。(3)考试时间控制:按照规定时间进行考试,保证考试时间充足,不得提前或延迟结束考试。(4)试卷收取:考试结束后,及时收集试卷,做好试卷保密工作。7.1.3考试评分与反馈(1)试卷批改:组织教师进行试卷批改,保证评分客观、公正。(2)成绩统计与分析:对考绩进行统计,分析教学效果,为教学改进提供依据。(3)成绩反馈:及时向考生反馈考试成绩,为考生提供成绩查询服务。7.2考试监督与管理措施7.2.1监考人员管理(1)选拔与培训:选拔具备责任心和业务能力的监考人员,进行专业培训,提高监考水平。(2)监考工作分配:根据考场数量和监考需求,合理分配监考人员,保证每个考场都有足够数量的监考人员。(3)监考纪律:监考人员需严格遵守考试纪律,不得徇私舞弊,保证考试公正。7.2.2考场管理(1)考场环境布置:合理布置考场,保证考生座位舒适,考场光线充足。(2)考场纪律:加强考场纪律宣传,严格执行考试规定,维护考场秩序。(3)考试物资管理:提前检查考试物资,保证试卷、答题卡等物品齐全、完好。7.2.3考试过程监控(1)视频监控:在考场安装视频监控系统,实时监控考试过程,防止作弊行为发生。(2)巡考制度:建立健全巡考制度,加强对考场的巡查,保证考试顺利进行。7.3考试违规行为的处理与预防7.3.1违规行为处理(1)考试作弊:对考试作弊行为,一经发觉,严肃处理,取消考试成绩,并根据情节轻重给予相应处分。(2)侵犯考生权益:对侵犯考生权益的行为,如泄露考试信息、篡改考试成绩等,严肃追究相关人员责任。(3)投诉与举报:设立投诉举报渠道,及时处理考生及家长反映的问题。7.3.2违规行为预防(1)加强诚信教育:通过各种形式,如讲座、宣传栏等,加强考生诚信教育,提高考生自律意识。(2)完善考试制度:建立完善的考试制度,堵塞漏洞,提高考试管理水平。(3)强化考试监督:加强考试监督力度,形成严密的考试监督网络,保证考试公平、公正。第8章考试结果分析与评价8.1考试数据分析方法8.1.1描述性统计分析考试数据分析首先采用描述性统计分析,对考绩进行频数分布、平均分、标准差、最高分、最低分等方面的统计,以直观了解考试的整体表现。8.1.2差异分析通过对不同学生群体(如性别、年级、地区等)的考试成绩进行比较,运用t检验、方差分析等方法,揭示不同群体间的成绩差异。8.1.3相关分析考察考绩与教学过程、学生学习状况等因素的相关性,以便找出影响考试成绩的关键因素。8.1.4影响因素分析运用多元线性回归、逐步回归等方法,分析影响考试成绩的主要因素,为教育教学改革提供依据。8.2考试结果的评价与反馈8.2.1评价标准依据教育目标和考试大纲,制定合理的评价标准,对考试结果进行客观、公正的评价。8.2.2成绩分布分析分析考试结果的成绩分布,判断考试难度、区分度等指标是否达到预期。8.2.3反馈机制建立有效的反馈机制,将考试结果及时、准确地反馈给教师、学生和家长,以便各方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为改进教学提供参考。8.3考试结果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8.3.1教学改进根据考试结果,分析教学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调整教学策略,提高教学质量。8.3.2学生个性化辅导针对考试结果,为不同学生提供个性化的学习指导,帮助其弥补知识漏洞,提高学习效果。8.3.3教育政策制定利用考试结果数据,为教育政策制定者提供决策依据,推动教育改革和发展。8.3.4教育资源优化配置根据考试结果,合理配置教育资源,提高教育公平性和效益。第9章教育评价与考试管理的改革与创新9.1国内外教育评价与考试管理改革趋势教育观念的转变和社会需求的多样化,国内外教育评价与考试管理改革呈现出以下趋势:(1)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教育评价不再单一地强调学生知识的掌握,而是更加注重学生的综合素质、创新能力与实践能力的培养。(2)评价主体多元化。教育评价不仅依赖于教育行政部门的评估,还充分发挥学校、教师、家长、社会等多方力量的参与,形成多元化的评价体系。(3)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重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将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全面客观地反映学生的学业成绩和成长进步。(4)考试管理规范化、科学化。加强考试管理制度建设,规范考试流程,提高考试的信度和效度。9.2教育评价与考试管理改革的策略与路径为了推进教育评价与考试管理的改革,我国应采取以下策略与路径:(1)更新教育观念,树立正确的评价导向。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核心,摒弃应试教育观念,树立正确的教育评价导向。(2)完善教育评价政策体系。加强顶层设计,制定一系列有利于教育评价与考试管理改革的政策措施,保证改革的顺利进行。(3)改革考试制度。优化考试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项目部安全培训考试试题及一套参考答案
- 2024-2025员工三级安全培训考试试题及答案预热题
- 2024-2025班组三级安全培训考试试题及参考答案(典型题)
- 知到智慧树网课:大学计算机基础及应用(吉林建筑科技学院)章节测试满分答案
- 2025中外合资经营企业合同范本:汽车零部件生产
- 2025电子产品购销合同范本电子产品购销合同格式
- 2025企业间的借款合同协议书范本
- 2025租私人车位的合同协议范本
- 2025办公室续租合同协议书
- 2025健身房房屋租赁合同模板
- 河南省普通高中2024-2025学年高三下学期学业水平选择性模拟考试(四)历史试题(原卷版+解析版)
- 一例盆腔脏器脱垂全盆底重建术患者的护理
- 旅游消费者决策
- 企业员工环保培训
- 2025年河北省唐山市玉田县第三中学中考一模地理试卷(含答案)
- 2025届金丽衢十二校高三语文第二次联考考场高分作文点评:“效率至上”与“深度求索”
- 快手账号转让合同范例
- 话剧《林黛玉进贾府》
- 妊娠期高血压综合征-ppt课件
- 《电力工程》PPT精品课程课件全册课件汇总
- 高强螺栓螺母垫圈重量一览表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